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遗文化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遗文化总结范文1
【关键词】消费文化 综艺娱乐节目 《快乐大本营》
消费文化就是“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消费符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①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消费社会,媒体开始企业化运作,综艺娱乐类电视节目进入了消费文化占重要地位的时代,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综艺娱乐类电视节目纷纷出现。这些节目一般包含三重消费:第一、受众对该电视节目的精神消费;第二、受众消费该节目推介的影视作品和歌曲专辑等文化产品。第三、通过受众对节目的消费,媒体获得一定收视份额,吸引广告主前来消费广告时间。由此综艺娱乐类电视节目不可避免地充斥着消费文化的身影,其内容和形式具有鲜明的消费文化特色。
一、节目内容围绕消费偶像展开
以2012年《快乐大本营》为例,到10月27日为止的42期,每一期节目聘请的嘉宾全部来自于时下热播的电视剧、即将发行的专辑、即将上映的电影,而每期节目的内容也针对这些嘉宾进行编排。对于嘉宾的选择条件,一是受众喜爱,从而保证了节目的收视率;二是在符合收视率要求的众人中,来参加节目的一定是最具消费号召力的明星。他们在这档电视节目中,不仅要推销自己,也承担着把自己参与制造的文化产品推介给消费者的重任。
在此视角下,《快乐大本营》的受众就是即将发行的文化产品的潜在消费者,而节目的嘉宾则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代表,两者之间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而这些文化产品能否收回投资,产生收益,最终要由受众是否掏钱买电影票、买专辑、花时间看电视剧来决定,即受众的消费决定了这些文化产品的成功与否。因此,来参加节目的嘉宾需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演来展现文化产品的魅力,需要为这些文化产品进入消费领域涂抹一层或温馨、或浪漫、或典雅、或高贵的“油彩”,使之与明星形象相联系,具备符号价值,为人们所知晓、所喜爱,带动受众对这些文化产品的消费。于是我们发现电视综艺娱乐类节目的嘉宾主体成为娱乐明星等“消费偶像”,在节目中他们主要讲述自己吃喝玩乐等消费习惯,其身份符号更多的是一个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而媒体生产这些形象的目的是促进消费而不是促进生产,“对这些形象的塑造和描写,市场化媒体关注得更多的是形象的消费性特征而不是其生产性特征,形象的主要意义负载也就从承载价值过渡到了‘娱乐消遣’或‘生活示范’;媒体形象塑造的基本目标也由‘生产意义’变成了‘刺激消费’。”②
主持人和消费偶像通过对观众进行消费文化的启蒙与示范,将文化产品变成对受众而言“不可缺少”的东西,此外,节目还通过嘉宾与受众的互动,来增加产品的“符号附加值”和“心理附加值”,如对歌曲专辑进行签名留念,或是曝光明星们一些在电影中的表演细节,使得这些产品成为受众的心结,一定要消费的对象。最终,当受众如痴如醉于嘉宾的舞台表演时,他们也受到了一番消费文化的洗礼,成为一名令产品的生产者欣慰的消费者,最终达到将受众转化为消费者的目的。
二、嘉宾成为消费文化的象征性符号
以促进消费为主要目的的综艺娱乐类电视节目,其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谈话、游戏等互动环节,重点不在于表述这些嘉宾成名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在于彰显这些嘉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兴趣、消费习惯。这些环节的设置,透露出嘉宾和主持人大量的消费文化信息,如业余爱好、喜欢的玩具、旅游目的地等,呈现出明显的夸示性消费文化特点。如“钢琴王子”李云迪有收藏红酒的爱好,节目于是围绕收藏红酒设置了品酒环节,让李云迪和谢娜分别品尝三瓶去掉标签的红酒,对红酒的品质和价格进行鉴别。由于李云迪是高雅文化的代表,受众自然将其收藏爱好当作高品味的消费文化来了解甚至模仿。节目通过李云迪与谢娜的品酒比赛,让受众了解红酒消费的一些常识,从而培植出受众消费红酒和收藏红酒的心理欲望。那英喜欢购买香水,节目组就策划关于香水的使用与收藏的相关内容,请香水瓶收藏大师来展示他的收藏,请香水设计师来讲述每个人使用香水中应注意的细节等,从而带动观众对香水的使用和消费。此外范冰冰家里堆放的各种跳蚤市场淘来的饰物、吴昕家堆满的各种毛绒动物玩具,也都是这种夸示性消费的表现。
节目让受众感觉到明星们使用过的一些产品或其独特的消费习惯,是能够提高自身品味的象征符号。甚至明星们的休闲方式都成为重要的消费文化和符号消费的代表,如巴黎旅游、去跳蚤市场淘货、购买数不胜数的玩具,这些看似不经意间透露出的明星消费信息对于受众具有重要的消费示范意义,使嘉宾成为消费文化的象征性符号,让受众认为拥有了这样的消费行为,似乎便拥有了明星般的生活品质。因为一旦某种消费行为或产品成为社会或某个群体所崇尚的价值、个性、风格、地位、身份象征的时候,它就获得了符号价值。这种符号价值又使这种特定的消费具有心理价值,于是,消费行为便不可避免的发生。
三、主持人群被塑造为参照群体和社群感的符号
《快乐大本营》的受众群体是青少年,他们正处于自我认同感的形成期,而参照群体通过影响青少年的信仰、价值观、生活目标、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影响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感,成为青少年构建、强化、维持自我认同的重要榜样。青少年时期也是人一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理念的养成期,其主要的消费引导者除家庭、亲友、同学之外就是明星偶像,通过消费引导,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开始具有一定的符号价值偏向,即“通过某种产品而将自己编织进社会等级或特定阶层与群体的社会秩序的网络之中,这是使用者通过产品的消费而对自己进行的社会定位”,③青少年希望通过对这些明星偶像参与制造的文化产品的消费,找到自己的认同的青少年群体与社会定位。
《快乐大本营》面对这样的受众群体,适时地将主持人扩展到现在的五位,形成了主持人群。虽然五位主持人性格和风格各异,如谢娜搞怪无厘头,吴昕清新乖巧、维嘉英俊幽默,何炅亲和包容、杜海涛憨厚老实,五个人在这个群体中的地位和分工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他们每一个人对这个群体而言都很重要,对节目而言,缺一不可。而且他们在荧屏内外的相处非常融洽,媒体从未报道过他们工作中有摩擦、不和等负面新闻,他们被塑造成“快乐家族”,拥有青春、健康、积极、进取、成功的主持人群体形象,从而满足了青少年成长中的自我认同需要,“快乐家族”由此成为理想的青少年社群感的一种符号。而青少年认同“快乐家族”也就接受了某些特定的角色规范,行为准则和形象要求,并自觉自愿地按照这些来做。“人们接受了某种认同,也就是接受了某种认同的框架,并在这个框架内从事认同的管理、维护和创作活动。人们的消费活动,实际上也是在特定的认同框架内进行的”。④于是,主持人群体每期的服饰、语言、行为以及节目中透露的日常生活方式等都成为青少年关注的焦点,成为他们重要的消费参照群体。而节目为“快乐家族”设计的服装也凸显了青少年服装消费文化的特点:与央视主持人服装的大台风范、典雅不俗、难以接近截然不同,“快乐家族”的服装以时尚、活泼、个性为主,有时甚至与台下的观众融为一体,凸显出平民、大众、快乐、随意但亦很时尚的消费理念,成为青少年受众理想的参照群体以及象征符号,由此,《快乐大本营》不但成为青少年群体获取明星趣闻的一种时尚身份标识、彼此进行区分和认同的符号,也成为青少年生活态度和消费文化的一种表达符号。
参考文献
①③④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②徐小立:《传媒消费文化景观》,人民出版社,2010
非遗文化总结范文2
关键词: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研究;校企合作
广东是我国四大制鞋基地之一,位居沿海发达城市,地理位置的优越,省外、海外品牌纷纷入粤,使广东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鞋都和鞋业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有“中国十双鞋,广东有其五”“全球十双鞋,广东有其三”之称。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有广东鞋的踪迹。但无须讳言的是,广东自主品牌及产品的研究及创新工作做得相对有限。近些年来,广东制鞋行业正奋起直追,着力加快品牌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创新,要创新就要有新的技术和艺术灌入其中。非遗创新,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聚焦非遗与时尚融合之美,推动非遗活化传承、价值转化的过程。作为时尚之都的广州,助力文化产业新发展是当下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省级非遗工作站申报工作,其中服装服饰工作站落户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非遗工作站(服装服饰工作站)应运而生,将深度整合时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通过非遗文化赋能,优化提升全产业链,促进跨界合作,形成多业态、跨区域影响力,推动湾区时尚产业融合发展。制鞋行业作为服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品牌建设及产品创新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1价值所在,引领国潮
1.1应用价值
要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融合,以文化产业为载体,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方式,提升广东制鞋在中国乃至世界制鞋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使我国制鞋行业一改往日低端、廉价的加工状况,能够健康、飞速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以传统文化催生经济转型发展,在弘扬传统文化上具有很好的现实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近几年,随着我国在传统文化的大力推广下,国潮品牌应运而生。其设计理念将本国文化、元素添加在设计中从而形成。广东制鞋紧抓社会发展命脉,经过多年发展和培育,现已形成非常完善的皮革、制鞋产业链。据中国市场调研在线的中国女鞋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7年)显示,虽然我国制鞋行业受欧美市场受金融海啸影响进口数量下降,而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日益旺盛,所以在未来的十年里,中国制鞋市场仍将呈现迅猛上升的趋势。而广东,作为我国制鞋行业引导国内潮流的重要基地,接受最新国际流行讯息以及时尚元素的重要城市,企业对设计水平的发展非常重视,品牌建设更是行业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发展趋势。产品升级、品牌转型、发扬传统文化,无疑未当今鞋类设计师提供了很好的设计灵感,产品遵循在不同品类或风格的鞋产品当中,融入中国元素,既展示出新时代鞋靴个性的一面,又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1.2学术价值
目前在全球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融入各行各业。广东制鞋产业链以达到全国领先的生产制造水平,年产品出口总值远超越其他生产制造国家,如印度、越南、巴西等国。而在设计与文化引领方面,国外一线大牌仍处于主导地位,中国制鞋业没有形成属于本国独特的文化创意,加之当前本土鞋类优秀设计人才紧缺,中国鞋类设计环节较国际一线品牌有明显欠缺。如何打破设计环节,打造属于中国的鞋类世界品牌,广东制鞋行业的转型与升级是发展必然趋势。提高整体制鞋产业链,向全球制鞋产业链上游迈进,是广东制鞋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设计是目前广东制鞋企业迫切需要加强培育的方面。随着新时代文化创意全球发展的步伐,呈现以传统文化为主导,以产品创新创意为主要导向的发展现状。本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的宗旨,以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传统制鞋行业转型升级,对广东制鞋行业的资源整合、技术创新、文化素质提升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非遗文化传承下广东地区制鞋行业设计目的、开发方向与工艺技术等问题,行业、企业以及高等教育制鞋专业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转变当今制鞋行业“模仿”设计现状,努力推动和发展广东制鞋行业产业升级,企业转型。同时,依据企业、社会需求,对高等教育鞋类专业提供行业需求,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质量,有利于高职、本科等鞋类设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培养适合新时代企业需求的高级专业人才。
2行业快速发展,引导新型人才
制鞋行业属于工业密集型产业,而中国在全球制鞋行业中一直处于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消费大国,其鞋类产量、出口产量和消费产量分别接近全球的60%、70%和20%。中国鞋业的发展,可以说为全球鞋业消费市场提供了来源稳定的产品供给,与此同时,中国鞋业发展的外溢效应,为周边国家依托中国鞋业强大的供应链从而实现鞋业快速崛起,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但中国鞋业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其自主品牌及产品的研究及创新工作做得相对有限。基于此种原因,借助文化创意的全球化兴起,越来越多的原创品牌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兴起,而要独特,就要创新,要发展中国制鞋行业,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将两者紧密结合,提升广东制鞋业的同时,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水平,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就要了解鞋靴,了解鞋的各个构造以及从鞋类演变的历史开始。要发展就要创新,无论是从工艺技术创新,还是造型设计创新,只有根植我国传统文化,汲取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华,才能彰显中国鞋靴设计师的人文情怀,并由此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鞋靴品牌文化产物。目前,国内对于鞋靴文化的整体发展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研究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的学者,以及研究纺织服装学的学者对此都有一些研究成果,例如:《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鞋履艺术在现代鞋靴设计教学的应用研究》温州大学,刘阳,硕士论文,2018年;《论鞋靴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温州大学,顾任飞,中国皮革,2013年06期;《继承传统文化与鞋类时尚创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彭艳艳,西部皮革,2011年21期。但专门研究非遗文化并应用到鞋靴产品当中的机构、学者或企业还相对较少。在企业方面,设计师具有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使命,是一切文化作品的创造者。只有顺应时展,不断通过新品理念、产品质量、产品特色、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品牌产品价值,这就要求鞋类设计师既要有丰富的鞋产品技术设计能力,又要掌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审美,同时,鞋类产品必须符合当下时代的审美产物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处理好技术与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与现代科技等之间的关系,设计出代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潮品牌产品,向社会展示创意转型成果。在院校人才培养方面,随着市场整合、消费者需求的提升,使得制鞋行业从早期的培训机构上升到中专层次的《皮革制品设计专业》、高职层次的《鞋靴与工艺设计方向》等,以及本科层次的《皮革专业》、《鞋靴与皮具设计方向》,至现今《鞋屡设计》研究生方向等。教学层次不断提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逐步细化,涉及鞋靴工艺制作、鞋靴款式设计、鞋靴样板设计等分门别类的进行高等教育教学。依据不同层次鞋类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从技能型专门人才到设计类创新型高级人才,通过院校理论教育,让学生掌握该层次教育教学过程中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素养,加强非遗文化知识,以及在鞋靴设计当中给予创新,为根除中国鞋靴设计的一味模仿、抄袭现象提供有力依据,为高校鞋类专业及制鞋企业培养具有强烈民族意识,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新一代鞋类设计人才,给予有益意见。
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赴新时代
企业发展是高校教育的风向标。近年来,职业性院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高院校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增强高校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教育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方位合作办学等模式。如:企业管培生合作、学生就业合作、订单式培养、冠名班合作、名师工作坊等。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劳动者。对于广东制鞋而言,早期的样板师已退出时尚设计舞台,成为幕后支撑的主力军,而鞋靴设计师更多为年轻、潮流的90后、00后,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汲取时尚新理念,将制鞋行业引领国潮达到创新设计新高地。
4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也是一个国家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在研究和传承前人文化的同时,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然而即便如此,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遗资源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多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因此,在加强保护非遗工作的同时,各行各业也将非遗文化资源、文化传承引入行业建设当中,力争通过自己行业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现我国特有的文化底蕴。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广东制鞋行业着手,挖掘并深入中国非遗文化特色,结合院校人陪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努力推动或发展广东省乃至中国制鞋行业的发展里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凤华.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形成命运共同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
[2]高鸿.企业举办和参与是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
[3]覃大立.传统手工艺自主创新之我见[J].新美术.2012(03).[4]徐燕琳.广东传统非物质文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08).
[5]郑士林,张冬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高校素质教育对接路径新探———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
非遗文化总结范文3
一、“火流星”历史源流及发展脉络
火流星,当地又称“火流秀”、“风火流星”,关于它的起源,当地老人也知之甚少,“火流星”传承人谢双喜和吴福海两位老人曾说道“不清楚这东西从哪儿传来,只依稀记得老人们说,清道光年间有个和尚来到赵陵铺,靠表演这个化缘,由此赵陵铺村民就学会了。还有一种说法,说这是500年前一个道士发明的。”这些口头流传,可以作为研究“火流星”口述史重要来源,但仅靠口头简单相传是缺乏历史依据的。因此关于考证“火流星”的发展脉络,我们应从客观历史表征角度分析。
1.“火流星”起源
追溯“火流星”历史,并非起源于“和尚、道士的发明”,历史是否存在已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曾作为媒介传播者将“火流星”延承下去,这一点是肯定的。“火”自古以来便是人类崇拜和向往的对象,在远古社会,火的出现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因此“火流星”原始涵义应解释为人类对火的一种崇拜形式,并逐渐演变为祭祀习俗,如“祭炊火和燃野火”等。此外关于火的起源,还可以解释为在原始社会,人类生产力水平低,生产工具简陋条件下,随时都会面临死亡的危险,这其中便包括野兽的袭击。众所周知,野兽是惧怕火的,因此火还可以用来驱逐野兽,久之,人类对火的崇拜油然而生,并逐渐演变为火的祭祀活动。以上是对“火流星”文化表征层面认识,而如今“火流星”表演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试用比较手法对赵陵铺“火流星”与晋阳“风火流星”做简要对比分析,以得出结论,如下:
关于“火流星”表演形式,赵陵铺模式为“一条约一米半长的绳子,两头各拴一个拳头大小的铁笼,里边装上点着的木炭,把铁笼扣好,表演者抓住绳子的中间,慢慢悠起来,越悠越快。火借风力,木炭燃烧,暗夜里划出道道美丽的弧线,点点炭星随风洒落”,而在山西晋阳地区也有一种名为“风火流星”的民俗体育项目,其表演形式为“一根一米多长绳索链接两个特制铁丝网笼而成。网笼里装满燃烧的木炭,看起来不起眼的道具在老艺人的手里挥舞,色彩斑斓,煞是好看”,对比两者之间定义可知,赵陵铺“火流星”与晋阳“风火流星”实为同一种民俗活动,皆用一根一米多长绳子,两端各栓铁网笼,其中置碳,点之,舞动,呈现出灿烂多彩的景观。由两种分布不同地域却同一种民间项目可推证,两者之间绝非都是“源”,要么为平行发展,要么属源流关系,不会出现两种源头。晋阳“风火流星”在探讨其起源时解释为明末清初,从民间杂技或武术表演中发展而来,其创始人为韩荣华。而赵陵铺“火流星”解释为清道光年间和尚或五百年前道士发明,那么清道光年间是从公元1782~1850年,以最早1782年算,距今(以最晚计公元2016年止)总共224年,如为此种情况则晋阳“风火流星”早于赵陵铺“火流星”,为源与流的关系;五百年前道士发明时间推算可至明正德年间,属明代中后期,与晋阳“风火流星”又属行发展关系。但是“火流星”具体时间、确切地点、详细人物都无详细记载,再加之起源道光年间和尚与起源五百年前道士这本身就有相悖之处,因此通过以上例证分析至少我们可以得出赵陵铺“火流星”并不是简单的起源道光年间和尚和五百年前道士说法,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明清时期,“火流星”这一民俗活动就已在石家庄赵陵铺传播开来,并融合当地风土民俗,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火流星”。
2.“火流星”发展脉络
“火流星”从起源到发展,再经完善,最终定型,基本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远古人类旧石器时代出现火的运用开始,除用于驱逐野兽外,还可以驱寒保暖、照明、烧火做饭等功用,随着火的广泛使用,人类对火开始出现崇拜以及祭祀活动,如火神祝融一例,此时已进入第二阶段,将单纯用火转变为精神层次拜火。此后随着民俗活动的增多和相互融合,对火的崇拜演变为一种民间表演艺术,此时以社火形式出现,此时为第三阶段。社火是由古老祭祀活动发展而来,是聚民间各类表演艺术于一炉的庆典活动,而“火流星”则成为“一门融杂技、武术、锣鼓为一体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它是对火的一种崇拜表现形式,将拜火融入民间文化活动和祭祀活动中”,是社火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起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作用。推测此阶段“火流星”形式与口头相传的道光年间和尚和五百年前道士同处一期。进入21世纪以来,“火流星”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成为极具燕赵本土特色民间艺术活动,并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保护,此为第四阶段。
二、“火流星”非遗文化特征
“火流星”作为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其特征与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相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群体、团体,有时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人类的创造力”,“火流星”具有自身独特文化表现形式,又属《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的传统体育、游艺、杂技项,其发展演变与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反映出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结合“火流星”独有文化形式与《公约》、《条例》立法原则,总结其非遗文化遗产特征,如下:
1.非物质性。“火流星”与具有固定形态、独立发挥自身价值的如古代遗址、古代建筑等相比,它的传承模式需要借助于人,通过人的表演传播形式表现其文化价值,它是一种技艺类活动,从这一点来看,它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2.不可再生性。“火流星”是人类历史时期特定环境的产物,因此它的产生具有不可复制,不会随人类意识行为臆造,如煤、石油、水等不可再生资源一样,如不以保护传承,则有失传的危险。据“火流星”传承人吴福海介绍:20世纪50年代后,“火流星”鲜有人知晓,目前火流星继承人仅9人,其中6人平均年龄70岁左右,另3人则为“90后”,由此见,“火流星”作为一种不可再生非遗文化,应得到重视和保护。
3.灵活性。我国文化遗产分为物质与非物质,而像佛塔、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以随意搬动、变动的,具有固定性。而“火流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人的媒介形式表现,具有灵活性,可以依人体不同运动组合而表演出各种精彩的动作。
4.地域性。虽然“火流星”起源并非赵陵铺,但传播至此后,依托燕赵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劳动人民智慧结晶,与“火流星”本身特性结合,依据本地风土人情,发展成为现在极具燕赵文化特色的民间技艺活动。
5.健身性。“火流星”是一项民俗体育运动,通过技艺表演形式表现出来,将一米多长两端燃有火炭的绳子舞动起来,提升臂力及全身灵活性,还可以有“虎口吐艳”、“火环飞舞”、“仰首五环”等多个招式,达到强身健体功效。
6.娱乐性。“火流星”一般以节日庆典、代表演出、庙会等时间出现,如赵陵铺“火流星”表演一般在年后正月里举办。笔者曾在赵陵铺赵一街村生活过,当时每年逢正月,便会在赵一街小区广场举行表演活动,不仅有火流星还有秧歌、唱歌、吹唢呐等等,给人们带来欢声笑语和视觉上的享受。近年来,“火流星”作为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实现走出赵陵铺,在市区各地举办表演活动,让更多人民群众从中得以欢乐。
7.全民性。作为一种具有民间特色活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据谢双喜老人回忆道:当年整个赵陵铺人人都会玩,无论十几岁孩童,还是年过古稀老人,都对此有极厚兴趣。在笔者早年,家里老娘以及弟弟都会表演“火流星”,当时还是表演队成员之一,每次见他们一老一少在家里玩的不亦乐乎,很是欢喜。因此“火流星”是一项人人参与的全民性民俗活动。
三、“火流星”非遗文化保护措施
赵陵铺“火流星”民俗活动,在20世纪50年代后,曾一度面临淡漠、失传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随着现代化建设,传统民俗活动难以与其接轨,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出现断链局面,原有村落、活动场所也随现代化建设需要而消失。其次现代娱乐活动多样性,年轻人对此传统民俗活动不屑一顾,甚至有抵触情绪存在。再次传播人群呈现老龄化,后继无人,出现窘迫局面。最后当地政府对“火流星”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保护机制和资金投入。因此面对此种情形,我们应该坚持《文物保护法》中: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做好对“火流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发展工作,实现全方位、多角度、时空性保护。为切实保证“火流星”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试从以下几方面保护措施出发:
1.加强地方政府投资力度及法律保护措施,积极申报非遗保护项目,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序列。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赵陵铺“火流星”民俗活动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在社区建立专门演练场所、购置器材,还通过《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法律手段,积极有效的保护这一活动。并在2013年,“火流星”被列为石家庄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火流星”非遗保护初见成效。
2.提升宣传力度,通过多媒体渠道如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形式,加大人们对“火流星”的深度认识。通过网络媒体迅速传播力度,可以使“火流星”再次走进人们视野,对这一本土民俗活动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3.举办“火流星”民俗演出活动,组建培训班,举办文化论坛,实现全民参与。开展文艺演出,可以使这一民俗活动真正实现“走出去”效果,通过视觉上的感知让更多的人了解,近年来,赵陵铺“火流星”表演队先后在水上公园、文化广场、郊县举办表演活动,得到人们一致称赞。通过举办培训班、文化论坛形式,让老艺人将这一文化传承下去,可以避免技艺传承的断链,培养“90后”、“00后”新生代力量,全民参与,使“火流星”这一民俗活动延承下去。
4.结合当地本土文化特色,吸收外来文化因素,对“火流星”活动加以适当改造,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特性。目前,“火流星”表演形式已有十几种,如“虎口吐艳”、“火环飞舞”等,为了实现视觉效果及娱乐感,加入新的表演因素,使这一活动更能持久延续,实现与民同乐、强身健体功用。
5.建立“火流星”小型展览室,建立网上文化平台,并且借助地域优势开发相关衍生手工艺品,实现产业化管理模式。举办展览活动,展出老照片及火流星表演工具、服饰等,以达到社会教育目的,依托展览活动,开发网络平台,建立专门网站进行宣传教育,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赵陵铺地域“赵佗文化”优势制作精美手工艺品,如钥匙链、水杯、贴纸、摆件、“火流星”模型等,达成现代产业化管理。
四、结语
非遗文化总结范文4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104)
【摘要】高职校为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承载着,非遗项目课程引入高职校的现实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是深挖本土文化、弘扬古老艺术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展单元化研究性课程有利于非遗在高职校的教学实践,推动非遗文化在本地高职校的传承教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高职校;非遗;项目课程;单元化;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课题“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项目课程研究——以苏州非遗数字博物馆为例”(B/2014/06/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敏(1975—),女,江苏苏州人,教育硕士,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课程、艺术设计教育、非遗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对于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社会各界对非遗研究也逐步深入。然,政府重视、专家关注、公众参与的大好形势下,非遗的众多项目在当前时代下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有的项目甚至处于濒临灭失的窘状。如何使得非遗能在现今社会得以继续发展,尤其是非遗的有效保护传承问题尤为突出。本地高职校在肩负着弘扬本土文化,打造特色专业,致力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将非遗项目作为课程开发凸显专业特色。
1非遗项目课程的单元化研究性教学的现实性
项目课程是指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技术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弹性和综合性为特征,多种课程形态相结合的课程。项目课程开发的目的是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学科课程)设置课程门类.构建全新的项目课程体系。结合非遗门类的特色与高职校现有专业,挖掘两者间的内涵联系,将非遗项目作为单元化课程嵌入到现有的的课程体系之中,这是较为现实的做法。其原因有:
其一,本地高职校中的专业教师对非遗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对非遗的专业提高更需要行业专家的指导。院校的专业教师从其专业特长上需要结合非遗的专业特色,对非遗有足够的认知后才能开展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其二,原有的高职课程是依据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来设计实施的,其设定的课程是经科学的论证才得以落实。如果将非遗课程替换原有的课程是不合适的。只有将非遗课程开发为单元化项目课程,嵌入在原有的课程之中,在不改变原有课程体系的情况下,展开非遗教学,这样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其三,非遗专业性强,具有典型的地方特性,非遗传承人作为行业专家到院校的教学指导将设定为教学的常态化,课程的单元化教学,时间的灵活性,内容的可调节性,将有利于行业专家的亲临指导。最后,非遗项目历史渊源,有技术上专业上或是材料上的特殊要求,具有跨学科、较为复杂的社会性、实物类或口头类项目表述的、综合性的特点,将非遗项目分段单元化后,在院校的不同年级中开展教学,从时间跨度上促使学生对非遗的了解更加深入细致,这也是非遗项目课程的设立初衷。
2高职校专业教师对非遗项目课程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充分挖掘专业教师对非遗的科研,这对非遗项目入高职校最强有力的保障。专业教师确立高职课改意识,树立“单元化课程的意识”,掌握以后现代课程观为基础、以非遗文化为背景、以多课时教学为单位的课程设计原则,要包括复杂的单元教学活动的策划和设计能力、动态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反思和评价的能力等。传统的备课,专业教师可以按教材和教参的要求做好上课的准备,不强调教师的创造。但非遗项目课程则要求教师成为这一新型的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设计者。这是极具挑战性的。非遗入高校难度大,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教参,没有专业设备等状况。只有依据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并且在建构主义指挥下,师生共同学习和研究,以“做中学”为中心理念而开展。
其一,按高职课改的理念设计教学目标,高职课改的人才培养从技术型人才到技能型人才的模式转变。高职学生所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设计课程和教学,层层错落环环相扣。非遗项目课程的设计主要从这三维目标出发,即掌握非遗知识和技能,掌握非遗的工作过程或运用不同手段来实现设计精品,体验非遗的精髓和提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其二,策划相应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通过专家讲座、观摩课、体验课、示范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其三,运用《任务书》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评价方法方式。其四,以小组合作方式,明确分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可以提出小组的“行动口号”以激励士气,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便利,发挥学生小组的自我学习的能力,挖掘学生自我价值的潜力。
3非遗项目课程单元化研究性教学实施
相比原先单课时教学的封闭系统、简单结构和累积变革等特征,“单元化研究性教学”是动态的开放系统。在师生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断自我反思,更能促进非遗课程传承内涵的转型和创新。非遗项目课程的“单元化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掌握研究进步的过程,是一种螺旋式的前进的过程。由于探索的是非遗文化,务必要把这项特殊的课程与其产生或赖以存在的本土文化背景相连,考查其原生性、衍生性等,在传承非遗精髓的同时,体现了高职学生的情感教学目标,使高职教育同时具有了教育和文化双重意义。
在非遗项目课程实施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策略,致力于打造好“教学共同体”,主要是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方法,不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深化研究,创造性地完成课程目标。非遗项目博大精深,各有不同各有其精髓,非遗课程通过工作项目任务来实施,有工作前的准备、工作情境的设置、工作小组的合作、工作问题的讨论、工作成果的交流等。把非遗项目课程的最终的学习成果将以视觉化的形式(展演、模型、实物等)进行展示和交流,通过课堂的互动师生的展示,进行反思和总结(发展性评价)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能全面理解高职课改,积极学习、掌握“单元化研究性教学”及其背后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该由传统的知识、技能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向更全面的、具有综合性的“教学领导力”转型。在每个单元化的课程教学中,运用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的改革理念,进行了教学研究。虽单元化课程实践是短暂,但是对师生的思想的影响确实长远的。
4结语
非遗项目课程入高职校,对于非遗的保护传承是重要的一步。本文对非遗入高职校课程做出了一定的探讨并认为,非遗项目课程入高职校适用于单元化教学,在具体教学设计使用了许多教学方法的组合,如合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以及其他的主动学习策略,对于学生的评价也正转向表现性评价。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从而掌握非遗核心学识。整个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学生带着真实的工作任务,积极的主动学习。技术时代的到来,不仅影响教师,还影响学生的思想,从情境理论的角度看,非遗具有浓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只有培植好年轻一代对非遗的认知,才是今后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坚实的强大的后盾。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非遗文化总结范文5
1.基于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科技职业学院(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蓝印花布印染和通派盆景技艺入校,建设了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和通派盆景园,将极其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朴实地呈现给青年学生。,职业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和狼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建立了红木雕刻传承基地:朱宇雕刻艺术馆。该基地占地3亩,分为教学、展示、操作三个区域,为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之际正式开放文博馆,该馆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达3800平方米,资料、藏品、图片等约4000件,有四个独具特色的分馆,其中沈寿刺绣传习馆和色织土布技艺馆有力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发挥了积极的宣传展示作用,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2.基于学生活动层面的文化建设,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五月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学院艺术系专业的学生参与了整个活动的策划和设计工作,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接受了文化、艺术的熏陶,还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科技职业学院成立了“非遗寻访”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30余人,来到非遗园参观展馆:木版画、仿真绣、红木雕刻、板鹞风筝、扎染等馆,并在扎染坊的老师指导下,体验了扎染技术,自制扎染手帕。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还组织了“江海流韵宣讲团”,利用新媒体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性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收效。此外,各个学校还积极组建学生社团、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例如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园艺协会的两名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派盆景的蟠扎技艺传承人袁华指导下参加“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勇夺第一名。
3.基于专业课程层面的文化建设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民间工艺进校园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仿真绣、板鹞风筝、如皋丝毯等民间工艺引进校园,通过与企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合作,成立工作室,组建了一支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师和设计师在内的科研团队,将研发工作和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以创新的民间工艺品设计为载体,以工作室为平台和相对应的专业对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融入课堂,融入教学。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涵盖了蓝印花布制作的每一道工序,设计专业的学生得到了吴元新先生心口相传,学习并整理研究蓝印花布的技艺和图案设计,掌握了蓝印花布生产的整套工艺,抢救了一批珍贵的图案造型,并且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手段加以传承和保护。
4.基于科研立项层面的文化建设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的教师结合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开展研究,参加省市的各项“非遗”研讨会,加盟或成立有关学会,积极立项或发表文章。如:2013年,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申报了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仿真绣的研究与发展”现已结题,在非遗的传承和实践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学院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也纷纷结合自己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活动中的所学所想,参与“大学生创新计划”多项。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1.营造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教育氛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校园的教育氛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往往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各高职院校应积极营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环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教育氛围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并逐步大众化、规模化和多样化,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校园内设置橱窗宣传“非遗”文化,张贴“非遗”保护标语,校园内放置“非遗”标志物等;利用校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让学生们接受“非遗”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2.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的社团种类繁多,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团较少。我们应该积极创建并支持此类社团。另外,高校可开展特色的校园活动。如组织师生学习、表演非遗作品;或者举办与“非遗”文化相关的知识竞赛,鼓励师生以“非遗”为素材进行创作,举办“非遗”作品展览,邀请传承人进校园表演、讲座。另外,搭建校外实习实践平台,进行校外实践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开展一些“非遗”项目调查、研究、保护、宣传等工作,进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体验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这类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实践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民族民间文化的弥足珍贵,更加喜爱民间艺术,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之情,从而升华为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与自豪,同时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底蕴、人文品格和人文情怀的培育与熏陶,打造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
3.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其内涵丰富,并不缺乏教育的功能。而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较少涉及到“非遗”文化,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笔者认为,一方面,应该在课程项目立项阶段筛选出适合相关专业发展的非遗项目进行市场调研,综合传承人的意见,确定课程门类,制定课程目标及课时分配。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自身校企合作的平台,使该课程发挥出其优势。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与高职院校现有专业相融合,将非遗文化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例如,科技职业学院将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与学生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设计出图案更为精美的蓝印花布。这样不仅推广了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还使与之相关的专业学生成为保护此非遗项目的新丁。甚至将其开发成新的旅游纪念品。
4.构建“非遗”保护和传承三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没有固定的方法,却有着相同的原则。在其保护和传承的工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构建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就是指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与“非遗”传承人依托非遗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保护与传承。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一方都无法代替的,它应承担起唤醒社会保护意识、抢救文化遗产的重任,通过学术研究、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培育等多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然而这个过程必须有政府部门的整合与协调,建立包括政策、资金、法律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传承人的创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精神因子,是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其中所具有的特定思维、精湛技艺、文化意识是珍贵而无法复制的。整合三股力量的优势资源,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共同构建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与“非遗”传承人三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
5.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教师队伍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与教师队伍相结合,无论从保护传承角度还是师资队伍建设来看都是获益的。“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开设专修课程,举办讲座,对高职师资队伍是个有效的补充。高职院教师,尤其是部分学历较高并积极参与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是一股强有力的支持力量,弥补了部分“非遗”传承人学历较低的局面。两者的结合,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一是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定期开展文化讲座、选修课程等;二是让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职教师拜传承人为师,这样可代替不能参与到高职院校教学的传承人。这样的拜师,不是单纯的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授,也是对非遗传承工作的有益补充。三是可以组建“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传承人聘为传习课程专业师资。通过民间艺人与高校教师共同参与、同台授课的方式,组建了“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6.积极拓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宣传交流渠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服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高校在资源整理方面也要注意方式的创新。除运用传统的方式外,还要利用好当前的数字、网络平台。例如,可以成立学校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凭借图书馆资源,建立一个完备的数字化资源库,把资料和研究成果等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影像化方式记录下来,妥善保存并合理加以利用,从而拓宽宣传渠道。当然,高职院校更应加强校与校之间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交流。
三、总结
非遗文化总结范文6
关键词:课题研究;朱子文化研究;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19-01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是实现新形势下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有效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学校办学内涵,拓展学校办学空间,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学校文化建设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变成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武夷山一中位于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武夷山,武夷山不仅具有独特、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多年来,我校结合自身实际,确立了以"世遗育人"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特色,旨在利用地域优势,通过多方位的教育来宣传世遗文化,以此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怀。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教育形式,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并及时总结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语文组开发的"朱子文化研究"课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将理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起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1.将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 提升校园文化特色
国家课程开发确定了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这对于教育管理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但也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校校同课程,生生同课本",这明显地不利于学校文化特色的形成。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个不足,它能让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宗旨、资源特色、教师群体特点等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课程,来提升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武夷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并深入影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远及东亚、东南亚及欧美诸国。当代著名学者蔡尚思寓论于诗:"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朱熹在武夷山生活的五十多年中,勤勉治学、传道授业、游玩山水,留给后人不仅有许多传世之作,还有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朱熹和朱子文化,"朱子文化研究"课题组开发了题为《朱子文化研究》的校本课程,内容分为八个专题:(1)朱子简介 (2)朱子与武夷山 (3)朱子与南宋理学(4)朱子文作欣赏 (5)朱子诗作欣赏 (6)朱子格言欣赏 (7)朱子的民间传说 (8)千秋评说朱子伟业。借助开发《朱子文化研究》校本课程,让学生通过上选修课和听讲座的形式,真切感受到朱子文化的魅力。
2.将课题研究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 深化校园文化特色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每个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课程。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是改革传统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我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学生按自愿的原则组成学习小组,自主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课题,按选题、开题、证题和结题的步骤,以小组分工的方式来展开活动。"朱子文化研究"课题组将课题的实施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将目光投向课堂外、校外,为学习和研究朱子文化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课题组的老师在选题、开题、研究、结题上都给予了很多的建议和有效的帮助,涌现了一批有关朱子文化的优秀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这些成果涉及了朱熹在武夷山期间的生活、讲学以及朱子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例如《朱子与武夷山》、《朱子与五夫》、《朱熹与武夷山饮食》等,在进行朱子文化研究过程中,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很好地利用了本地特有的资源,到五夫、到三姑近距离地接近朱子文化,获得了更多感性的认识。这些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的采访、合作、协调、动手制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也使得我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得以进一步的深化。
3.将课题研究和学生的活动结合起来 打造校园文化特色
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如果学校开展的活动是丰富多样的,那么我们学生的校园生活就是绚丽多彩的。因为课堂教学是一种共性的教育活动,而校园文化活动则可使学生发展兴趣爱好,让学生充分施展才华,发展个性。为此,我们朱子文化研究课题组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努力做到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有力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朱熹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适合于中学生学习的很多,比如他的哲理诗、游记、格言等等。我们课题组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配合学校的读书节、艺术节等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朱子格言书写大赛、朱子诗歌诵读大赛,"朱子与武夷山"演讲赛等,这些活动都是面对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如在举办朱子格言书写大赛时,课题组与语文组互相配合,精心挑选言简意赅的、适合当代中学生的格言材料,将材料印发学生后,因为有些格言寓意深刻,比较深奥,所以语文老师用上课时间先讲解这些格言,并让学生在晨读的时候读朱子格言,形成全校学生读朱子格言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朱子格言书写大赛。又如朱子诗歌吟诵大赛,因为朱熹在武夷山生活了五十年的时间,他的很多诗歌用武夷山方言吟诵是非常押韵的,别有一番韵味,因此在此次大赛中,特别设置了一个"方言吟诵朱子诗歌"的板块,在学生中反响很大,还掀起了一股学生讲方言的热潮;课题组还组织了一场"知与行"的辩论赛,对朱熹的"先知后行"和陶行知的"先行后知"的思想进行了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而且加深了他们对"知与行"哲理思想的理解。"朱子文化研究"课题组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举办的一系列的学生活动,不仅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朱熹思想和成就,还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了锻炼,对我校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4.将课题研究和校园文化布置结合起来 凸显校园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