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生命基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共筑生命基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共筑生命基石范文1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关联的建筑行业虽然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不合理地使用能源资源,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因而从减少环境污染和降低能源消耗的角度出发,改进建筑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的热门课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对建筑施工技术的要求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 它与传统工业文明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不同,生态文明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那么,我们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进而建设生态文明,它在建筑施工技术中主要体现如下:

(一)倡导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又称可持续发展建筑或生态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之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以及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适用、健康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它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同时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以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据统计,城市中的土地、能源、水、材料等资源消耗及污水、垃圾等污染物排放,大约50%是由建筑产生的;因此,我们抓住了绿色建筑这个龙头,也就能最大限度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减少污染,有效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从而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

(二)推动科技进步。

发展绿色建筑从根本上要依靠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我们要大力支持绿色建筑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而住宅工业化是大幅度降低建筑建造过程中消耗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切实加快住宅工业化进程,要积极促进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同时,要推进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必须大力提高装修工业化、装备化水平。此外,还要深入推进墙体材料的革新,大力开发高强钢、高强混凝土、新型防火保温材料等。因此,我们必须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高度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墙体材料产业的开发,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使之服务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低碳施工。

十指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因而,建筑节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中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加强施工阶段的碳汇和碳排的控制,实现能源消耗最小化,效益最大化,从管网、热源和建筑系统考虑选择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用整体、系统的观念推进节能工作,提高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输配管网热损失,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所以我们要节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建设施工技术的新思路

(一)完善施工技术机制。

要完善自身机制,就要求建筑施工行业搭建具有优秀的团队;当前,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不断地更新换代,而建筑人员普遍素质不高,根本无法满足高创新性的组织的专业化、技术化和正规化等要求。因此,不仅要加强企业内部人才引进,更要加强对已在工作的建筑施工人员进行后期培训和考核激励机制的施行,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让他们树立起来质量第一的基本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观念,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机械、施工过程等各方面的因素的控制;还要加强他们专业性的培训和培养,对他们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重点放在灌输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精髓,而绝不仅仅简单的检查监督施工质量;另外也要加强经济、法律和管理等其他相关方面知识的灌输,使建筑施工人员的素养有质的提高;同时,一个好的团队离不开优秀的管理者,所以管理者也要加强自己的管理素质,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中心,进行科学的管理,把管理工作落实在实处,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使得员工自己主动的去保护材料的质量,认真的工作,保证工作环节中的任务质量,保证较低的返工率。

同时,由于建筑施工行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促进行业的持续增长,建筑施工行业要建立建筑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体系,严格工程招标的方式,设计科学的招标规范,实行阳光操作净化建筑市场;不允许没有资质的“伪”公司或队伍进入建筑市场,应把这种行为上升到法律性;明确建筑行业的法律责任,要使行业明白凡是不具备条件的“滥接工程”,是要受到法律追究责任的,一旦接了工程就必须为这个工程负起法律和经济责任;严格市场的准入制度,对建筑行业从机构、行政管理、施工组织、施工管理、技术管理、流动资金量、行业保证金标准、机械设备、技能掌握技工配备比例、行业信誉等方面进行全国联网量化的准入限制,实行全国联网的严格挂靠审核制度,按照国际惯例,凡挂靠的行业也必须与主体企业具有相同的资质、水平和能力。

(二)推进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当今世界是各类信息与文化相互交融的时代,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格局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与进步,使我国并逐步形成了以科技知识为引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期内,所有的建筑施工行业都必须与时俱进,紧抓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不断推广和使用新技术,否则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建筑施工市场中取得生存。面对科技的发展,新的施工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将会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建筑施工,成熟的行业应具有自觉更新知识、技能的机制和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能力。我们要建立行业的生产和技术管理,生产管理主要是指企业的工程管理体系,这个体系是由项目工程管理到企业整体工程运作管理的综合生产管理,通过细化的规范措施有效的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内容形成把控和推进;而技术管理是支持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不可忽视,企业要形成从理念上认识技术管理对生产管理的支撑作用,从措施上制定详细的技术管理条例,使技术管理落实到每个班组的每个环节。

如何规范施工监理的标准来促使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新时期非常值得探讨和关注的一个议题。我们首先要从“法”的角度加大监理的责任,一旦监理公司承接了甲方的工程,合同签订就要开始对甲方的工程承担法律上的监管的责任,监理必须对工程运行的好坏负起责任来否则对监理处罚力度;其次还要正确把握监理与建筑公司的关系,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从很多监理运行的实例看,监理如果不自律,就会与施工单位混为一体,出现对工程的不负责和相互包庇,有可能损害工程质量。所以对监理的监管应由行政职能部门按照规范进行监督,对于触犯法律的就由司法部门进行处理。我们要积极促进节能环保新型建材的市场应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还要注重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进而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施工技术和技艺进行提高和改进,在探讨中得到进步,从而可以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如屋面施工最主要的技术环节就是防水施工,比较常用的防水材料为防水卷材。目前,相对常见的防水卷材有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沥青防水卷材以及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三种类型,其中,以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最为常用。

三、创新施工技术理念

市场经济是相对开放的竞争性环境,在此环境下经营的建筑施工行业,想要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具有其特点的核心竞争力。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于建筑工程行业来说,科学的节能理念是必不可少的,建筑节能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缓解社会的能源危机、减轻环境的污染、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要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改进施工工艺,减少建材浪费,在建筑施工中积极的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如太阳能建筑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的等,这样才能创新发展施工技术,推动我国建筑节能水平的提高。

现代建筑施工行业在扩大自身资本运作实力和强化资源积累的同时,还要坚持创新施工的理念作为引导、加强建筑施工基础管理,促进施工环节技术创新,并试创新的科学策略,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或者技术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创新以及其经济实现。如果不坚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任何高品质的研发和生产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如绿色理念施工技术,它实质上是以保持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为目标,对工程项目施工采用的技术和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并严格实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和高效、产品质量严格受控的方式方法;在这里绿色施工技术理念不再只是传统施工过程所要求的质量优良、安全保障、施工文明、CI形象等,要从生产的全过程出发,去统筹规划施工全过程改革传统施工工艺,改进传统管理思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降耗、增效和环保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施工行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就不能放弃技术创新的工作;并且建筑施工行业要想持续获利,保持较大的利润点,就必须坚持高效率的创新理念,这种高效率不仅表现在技术创新的能力强、速度快,而且表现在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强、速度快。

三、结束语

总之,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建筑工程施工将会创新出更多更好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并且不断调整和补充建筑施工技术的新内容,使建筑技术不断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使建筑企业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向前迈进,实现生态文明的水平不断提升,共建更加美丽的国家。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基建处)

参考文献:

[1]黄毅聪.试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及其应用.中华民居,2012,(6):331.

共筑生命基石范文2

生命教育 高校辅导员 实际工作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伤害自我或他人生命等漠视生命的现象频有发生。究其原因,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缺乏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正确认识,缺乏对生命应有的敬重和正确的生活信仰,容易感到价值观迷惑以及生命意义感缺失,加之全球化信息时代以及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竞争和压力所致。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群体和教育力量,在整个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辅导员加强生命教育,充分发挥生命教育在其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最早由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提出,他认为学校教育应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做好准备,迎接人生的挑战。此后的几十年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不断发展。国外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两条主线进行,如澳洲1979年成立“生命教育中心”,日本提倡“余裕教育”,把热爱生命作为“余裕教育”的主题。国内台湾生命教育的功能已由预防自杀,降低自杀率,扩展到对生命价值、人生意义、人际关系以及人与大自然关系的探讨。国内关于生命意义的内涵,一是站在普遍人类学的立场,认为对生命目的和生命意义的探寻;二是站在社会学的立场,认为生命意义即是价值,生命存在的意义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三是站在个体生命存在的立场上,尤其是针对个体生命面临困境时,认为生命意义便是使人在面对痛苦、不幸和死亡时有所依持,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二、高校辅导员应确立生命教育的理念

教育本身应是生命的教育,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是如何认识与如何对待人的问题,不管教育者还是教育对象,都应当将“生命”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因此,高校辅导员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关照学生的生命状态,在目前很多学校没有单独设置生命教育的课程的情况下,辅导员应利用其工作范围广、综合性强、与学生接触多的特点开展生命教育。二是在反思如何培育教育对象的同时,关照辅导员自身的生命状态,关注辅导员个体生命的发展,在专业化的实现中实现对辅导员个体生命的价值确证,让“辅导员专业化”由冰冷的工具理性转向温热的生命情怀。

三、生命教育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

1.辅导员应把生命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视角

生命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高校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传统的思政教育偏重政治、道德说教、内容较为抽象,缺少人文、情感性的东西,缺乏从生命本体出发探索生命,缺乏从生命本体出发探索生命的价值。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增加生命教育的比重,加强对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从生命教育入手,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理解、关爱、尊重生命,能够发掘和展现自我的生命价值,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引导学生提升生命的价值。辅导员把生命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视角,在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情感,让学生感知生命的存在,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的意识,才能更好地解决大学生漠视生命现象,真正把思政工作做细做好。

2.辅导员应用生命教育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格的养成

社会的转型、多元文化的激荡,现实的问题和思想的困惑,给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市场经济相呼应的非主流思想观念,如实用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以及金钱至上观念、享乐观念、权力意志等,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而学校德育理念相对滞后于时代的要求,造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僵局。辅导员作为主要的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爱心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让学生学会关爱,学会尊重,学会宽容,让学生体验生命之趣,发现生命之真,感受人性之善,欣赏人生之美,促进其良好道德品格的养成。

3.辅导员应把生命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工作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式下学生的思想需要,于是心理健康教育应运而生并越来越重要。生活质量、快乐与发展等与生命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受到越来越多的讨论,心理问题和生命哲学思考息息相关,在实践操作中,涉及生命尊严以及由生命价值所引发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能适当地缓解和调整,但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立足于人生观、价值观或生命思考的哲学层面上。辅导员应把生命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心理沙龙、心理剧表演、心理博客等,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识别心理危机、有效自助他助与求助。

4.辅导员应发挥生命教育在大学生勤奖助贷中的作用,激扬其生命色彩

近年来,贫困生问题凸显,校园中也出现了一些贫困生因贫困、学习生活压力大导致心理扭曲而发生的悲剧。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入学“绿色通道”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但这种经济资助和人文关怀只是外力,要真正实现贫困生的“双脱困”,远离、摆脱生活贫困和心理贫困,关键还在贫困生本人。辅导员应发挥生命教育在大学生勤奖助贷中的作用,通过生命挫折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从而能够正视挫折,战胜困难,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不断汲取到受益终生的生存智慧和精神财富。

5.辅导员应把生命教育渗透就业指导与服务中

广义的“生命教育”还包括“生活教育”和“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必须要学会生存、珍惜生活,全面提高素质,才能提高就业中的竞争力。辅导员应把生命教育渗透就业指导与服务中,通过主题班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让大学生群体在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得到锤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6.辅导员应把生命教育充分运用于党团建设、学干培养中

生命与责任的关系,犹如鱼与水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责任是生命的依托,如果丧失了责任感,生命就会成为枯枝败叶,没有一点生气和价值。人从出生开始就有了责任,童年时代的责任是健康成长,学生时代的责任是学习,工作后的责任便是对职业岗位负责。在党团建设、学干培训中,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是学生中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和影响力的群体,是学生的领导者和带头人,他们的存在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学生党员与学生干部的责任感,是辅导员日常工作必须思考的一大问题。在党团建设、学干培养中,辅导员应把生命教育充分运用于其中,加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培养他们干好工作的紧迫感和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能够科学、务实、深入地对待工作,随时牢记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关爱生命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责任感,既会对他人的生命造成威胁,最终也必然会威胁到自己的安全。

7.辅导员应重视生命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熏陶作用至关重要,一所学校特色的形成不仅仅取决它的硬件环境,更重要的是把握它的思想内涵和灵魂精神。高校校园文化应当在体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同时,展现新形势下大学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彰显生命的活力。辅导员在工作中不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积极营造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校园环境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重视生命教育的辅导员工作中将在倡导重视自身生命的同时,更重视尊重他人的生命尊严与价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和谐稳定校园的建设。

总而言之,生命教育就是爱己、爱人的教育,强调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和自我完善。生命教育也是一种全人教育和真人教育,包括赏识教育、愉悦教育和成功教育,也有挫折教育、逆境教育和死亡教育。归根结底,生命教育是一种生活素质教育,它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高校辅导员应重视生命教育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从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从潜移默化的行动中,把生命教育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和自身生命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薇,杨邦翔.高校辅导员要把生命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视角[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

共筑生命基石范文3

我局将争创全省首批法治城市活动,作为“六五”普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以此次创建活动为契机,大力推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水平。为认真贯彻执行你办《关于开展“加强法治建设,争创全省法治城市”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局专门召开党组会议,制定活动方案,研究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同时,召开全局职工会,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广泛发动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会议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以主人翁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创建活动中,为我市的创建活动发挥应有的贡献。

二、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根据我局研究制定的活动方案,4月6日到4月30日,我局紧紧围绕“加强法治建设,争创全省法治城市”这一主题,结合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1、开展集中宣传活动。4月27日,我局组织政策法规科、监察支队、职业健康科等科室人员于在城南电信广场开展了一次集中宣传活动,宣传内容为《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六五”普法相关知识和创建全省首批法治城市的相关知识,接受群众咨询、举报和投诉。据统计,此次宣传共散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0人次。通过集中宣传,对于提高我市市民素质、提高群众法制意识、普及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知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市安全监管局局长黄永鸿、副局长王志军参加了集中宣传咨询活动。

2、开展入户宣传活动。4月6到4月30日期间,我局各科室、执法支队、瓦斯监控中心根据各自工作实际,每周抽出半天时间深入万盛街道五福社区长宁街锦绣华都、园西街嘉乐雅居、悦湖苑、长堰街电信楼、长桔街邮电楼开展入户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宣传《刑法》、《安全生产法》、《禁毒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和创建法治城市相关知识,将“创建全省首批法治城市”宣传资料送到每一个社区、每一户家庭中,确保入户到位,提升群众知晓率。

共筑生命基石范文4

如今,大家已经开始对这一现象有所反思,《钱江晚报》推出的《寻村记》栏目就曾引起了社会极大反响。去年,《温州日报》联合温州市委农办、市农业局,举行了古村落探访活动。在历时一年多的走访、记录古村落的活动中,一帧帧正在消失的文化片段,在记者的笔下、镜头下被找寻和定格。在采写过程中,笔者深切感受到古村落文化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消失,新闻人亟待以敬仰悲悯之心关注古村落保护,多方努力担当起新闻人作为记录者和传播者所应尽的义务。

抓紧保护正在消失中的古村落

根据官方统计,中国10年来每天消失250个村落。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曾在公开场合指出,中国村落消失问题严重,呼吁政府重视。

浙江省是我国古村落保有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2012年以来,浙江省已经组织开展了历史文化村落普查工作,摸清了浙江省971个历史文化村落的种类分布、建筑年代、建筑类型、古树名木、民俗风情、集体经济等现状,并且甄选了第一批43个重点古村落名单。在温州,现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村落146个,涉及古建筑4000多处。其中,古建筑村落106个、自然生态村落14个、民俗风情村落26个,这些村落有着建村历史悠久、规划严谨科学、建筑类型多样、建筑风格古朴、人文精神厚重等特点。

然而,当我们走进这些古村,发现绝大多数已经不复往日的风采,而极少数完整保留下来的也是满目疮痍。正是基于对古村落现状的调查,记者们从全市各县(市、区)选取了近30个古村,进行深入采访,通过文字、图片的表现形式,反映古村落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古村行》取点的古村落,有的隐身高山密林,如文成县的石庄村;有的远在海岛山区,如洞头县的东岙村。虽然每一次走访的古村落都各具亮点,但有一点始终如一,那就是它们都在萎缩,或是疏于保护走向破败、消失,或是在现代生活方式的挤压、侵占下,处境尴尬。《古村不存,牌楼焉附?》,写的就是南阁村虽然完整保留了5道牌坊,但周遭完整保留下来的古民居几乎没有。古村和古牌坊本是一体,几百年来休戚与共,已经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对话。而现在,村是村,牌坊是牌坊,试想林立在现代建筑群中的古老牌坊,它们所形成的文化气场能有多强,所传递出的文化信息又有多少。

表里合一的文化追寻

村落的消失,其实和部分人口外移,以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有关。城镇人口已占全中国人口的一半以上,民众向往城市的新生活,加上政府对相关问题反应滞后,造成了村落消失、破坏等问题。

记者以写实的笔触,让一个一个被遗忘在角落的古村落,走进了公众视野。《蓬溪风中摇曳的古建展览馆》一文,对地处永嘉腹地的蓬溪村,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院落间以蛮石垒成的垣墙相隔,内部则是将院落主人最心仪的景观纳入院落主轴线,尽量与地形、地貌取得协调统一……在《得益于永昌堡的保护与修缮,其所在的新城村实现了古貌与新颜交会―― “堡”护古村两相依》一文中,则对永昌堡所在的新城村进行了描述:在新城老百姓的观念中,堡即是村,村即是堡,在长778米、宽445米城墙所包围的0.34平方公里范围,这个450多年前相对于永兴老城的“新城”,“圈定”了和周围泾渭分明的边界……每个古村落各有其独特历史渊源,引人入胜。

记者以悲悯的情感,对古村落内在文化精髓的思考与提炼,进一步揭示了古村落对于人类思想家园的重要基石作用。《文化破坏无法重建》一文,便对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旌表徐尹沛尚义之门”及旁边20多间老宅遭火毁有所思考,提出建立完善的保护办法,为现存的古建筑打造一件“防护服”,是让古建筑所承载的文化能够延续传承的最迫切需求。《古树依然婆娑,古村的脸却渐行渐远》一文,针对古树还在但古村已经没有清晰轮廓的现实,“村头的古榕,成为古村的灵魂,那婆娑的影子,留下的只有历史的斑驳”,成为最为生动也是无奈的概括。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在探访古村落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那些拥有“国宝”、“省宝”遗迹的古村落,因为有政府资金的支持,在保护方面相对有所保障,但古迹归古迹、村落归村落的保护现状,让古村落的整体面貌难以得到保全。而这并不仅是村民保护意识淡薄的原因,还有他们改善生活状况的现实原因。记得在采访乐清南阁村时,村民曾无奈地说,他们也想把古村落保留下来,但孩子结婚要住房等,都是极为现实的问题,以致在村落里有很多违建,多数古建筑物倒塌也无人修建,建筑物上的雕花、装饰被偷走的更不在少数。由于没有维修经费,大家只能眼睁睁看着老屋古宅慢慢消失。

古村落的生命要延续,笔者认为它所涉及的保护应该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缺医少药”的当下,需要有更多的旁观者参与其中成为保护古村落的一分子。“村落价值堪比长城。”冯骥才曾大声疾呼,中国传统村落保留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实质的建筑,也表达了生活形态,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物,他呼吁国家要建立起完善的保护机制。但是,古村落消失已经等不起。

在走访古村落过程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地方都试图寻找古村落的旅游价值进行开发,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本钱。如瓯海区泽雅街道水碓坑村,将“纸山文化”和古村落保护结合;洞头县东屏街道东岙村,将“渔家文化”和石头房为特色海岛古村进行整体开发;瑞安市湖岭镇均路村,作为红极一时的电视连续剧《温州一家人》取景地,借此营销古村旅游……

以保护为前提的古村落旅游价值开发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旅游价值不是建立在古村落本身文化特性或文化内涵基础之上,或是没有对古村落本身的文化意义进行理解,那么开发旅游价值很可能会变成对古村落想当然的“重塑”,破坏它们本身的文化价值,甚至会使它们变得千人一面,丧失其旅游价值。

共筑生命基石范文5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进程中,我校迎来了发展契机,于今年乔迁进新校。在新校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学校的文化建设,思考构筑学校品牌的基石。

确立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明确办学方向

一所学校凝聚力的形成很重要的一点是有没有共同的价值观。这种共同的价值观是从校长到教职工的一个共同理念,即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它是一所学校共同思想认识与共同价值观的引领,具有导向性。

1.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文化教育底蕴的积淀,具有继承性,必须总结学校发展历史,筛选学校发展经验,反思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办学理念不会因校长的更替而随意改变,反而会因时间越长久而越根深蒂固。因此办学理念的确定要考虑时限性,尽可能地使它与时代同步,具有前瞻性。

3.办学理念的形成还应进行学校发展环境分析。我校地处金阊新城,金阊新城的定位是“综合物流园”,将着力打造专业市场集群和货物运输交易中心,成为全国各地商人的经商天堂。可以预想到金阊新城的未来将是个开放包容、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

4.办学理念的形成还应考虑生源因素。金阊新城的发展定位决定了我校学生生源的构成必定是复杂多样的,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具有不同背景的学生之间的碰撞在所难免,因此必须把他们“融和”在一起,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

5.办学理念的形成还应考虑学校的建筑风格。我校是一所全新的学校,建筑风格与苏州古城风格截然不同,体现了新城的“现代风格”。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确定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和合文化,学校的办学理念――让孩子的生命更加灿烂。

“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能。“和合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既重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让孩子的生命更加灿烂”蕴涵了为学生提供最优质服务,使学生获得终身眷恋的幸福童年和少年的回忆。

确定符合办学理念的三风一训,实现办学理想

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具体体现在校训、校风、学风、校规、校歌、育人取向、培养目标、育人途径等方面。

1.校训的确定

校训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精髓,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面貌,左右着学校教育的方向。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校长,我一直在问自己: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我认为:从教师工作的任务来看,无非是两方面:教书和育人。教书是育人的途径,而育人是教书的目的,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用通俗的话来讲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基于此,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建设主题,基于老师、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我校确定了校训――学为乐,和为贵。

学为乐――以学为乐。把学习当作人生最大的乐趣,学会学习,乐于学习,能抓住一切时间,一切机会学习,终身乐于学习,让学校真正成为学习的乐园。

和为贵――以和为贵。“和为贵”一词首见于《论语・学而》,乃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和重要特征,是宽容主义精神的表现,是理论理性的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高的道德境界和最高目标。

2.三风的确定

三风的确定,始终围绕着办学理念,围绕着校训。

校风:和生、和处、和爱

和生、和处、和爱来源于和合学“五大文化原理”,这是和合文化的具体体现,是整个学校文化的体现,表达了办学的目标、向往、追求,集中体现了“和”。

和生――这是“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精神的体现。人和自然、社会、他人、他文明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权利。只有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村”中,才能使各自的生命延续得到保障,因此要建构共生意识。而学校就好比“地球村”,每位师生员工都有存在的权利。

和处――这是“和而不同”的精神的体现。在共处中,由于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文化素质、的差异,亦会发生冲突和竞争,人类应以温和、善良、宽容、同情、恭敬的态度互相共处。

和爱――这是“泛爱众”精神的体现。和合学“五大文化原理”的基础和核心是共爱,即和爱意识。对于自然、社会、文明,也像爱自己一样地去爱。人类要懂得爱、学会爱,这是人类生命存在的第一要义。

教风:立德、立功、立言

中华文化中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教育是一种良心的事业,更是积善积德的事业。所以说,教育就是我们躬身践行“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良好契机。

立德――树立自己的德行。立德于教育,正其心,诚其意,修其身,学而不厌,不断完美老师品德学识修养。

立功――建立自己的事业。立功于教育,规范、改进、探索、创新教育教学实践,言传身教,做教学能师,挖掘学生无限潜能,爆发无限的创造力,驾驭科技发展之潮流,开创美好未来。

立言――建立自己的学术。立言于教育,探索真知,在实践之后对教育教学再次表达和反思,发表观点言论,写文章,积累经验,总结成果,丰富实践。

“立德、立行、立言”循环往复,是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的成长过程,让教育成为事业。

学风:乐学、乐思、乐行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快乐成长”、“快乐学习”、“愉快教育”成为这个时代的特色。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多给他们提供想和做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营造民主和和谐氛围,让孩子乐学、乐思、乐行,乐此不疲,哪怕苦,也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心灵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使之成为终生发展的动力,让学习成为习惯。

建设学校环境文化,外显学校特色

学校搬迁,给环境文化的整体重构带来了契机,围绕“和合文化”这一核心主题,我们在外显文化上做好文章,以期给师生扑面而来的“和合”文化的感觉。

1.标识系统,给人以视觉冲击

学校标志取材于“和合”两字的共同部分。整体标志像两个手拉手做游戏的小朋友,体现了学校氛围的和合融洽。同时该标志也像两本打开的课本,体现了学校读书育人的特点。辅助标志四个圆圈相互相连,相互依存,代表了学校相互包容、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和博大情怀。两个标志遍布于校园的每个角落,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冲击。

2.环境建设,主题鲜明突出

走进校门,展现在眼前的是雕塑“和合之路”及校训“学为乐,和为贵”,让师生时刻牢记学习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以和为贵”的为人处事原则。穿过门厅,以校训为主题的大型浮雕展现了校园、自然的美好,使人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来到运动场,以“和”、“合”为核心的楼名、路名跃入眼帘,时刻提醒师生该怎么做。运动场边的足球雕塑及足球运动员雕塑在展示足球运动魅力的同时,突显了学校的一大特色,使人立刻想起足球俱乐部“健康活泼、团结合作、顽强拼搏、创新求精”的足球精神。景观和走廊文化展现的则是“和合文化”、“和谐社会”的四个领域: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集中体现了校训中“和为贵”的思想。

共筑生命基石范文6

吉林一正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集科研、生产、经营、医疗为一体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现拥有吉林省一正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吉林一正药业有限公司、吉林省医药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四平春江医院和四平市胃肠病研究所等5个实体。集团公司资产总值已达2亿元,总占地面积9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员工2000余人。能生产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丸剂、贴膏剂和口服剂等8个剂型110个品种的药品,已全部通过国家药品GMP认证。

企业内部科研、生产自成体系,经营销售配套齐全。以“一正痛消”贴膏为龙头的主治风湿骨病系列产品追风舒筋活血片、归龙筋骨宁片、抗骨增生片、消炎镇痛膏等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为企业的主打品牌;以敖东壮肾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参茸补肾片、芪蛭降糖胶囊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招商品种,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呈现出良好的市场营销态势。集团公司先后被评为吉林省先进民营科技企业、吉林省质量诚信企业、吉林省百强私营企业、国家级“光彩之星”、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和“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连续多年被四平市委、市政府评为纳税突出贡献企业。

公司创始人于春江自主开发研制了治疗溃疡病的“胃愈胶囊”和治疗风湿骨病的“一正痛消”贴膏两个特效药,并为国内外无数患者解除了疾病的困扰,同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产业,创造了“一正”品牌。其中“胃愈胶囊”获国家专利局发明专利证书;“一正痛消”贴膏先后获得“第十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中国民营企业十年成果奖”和吉林省“重点保护产品”称号。于春江本人也屡获殊荣。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省高级专家”、“全省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吉林省创业先锋”、“感动吉林十大创业人物”、2006年度“推进吉林省诚信建设十大人物”等荣誉,并享受国务院特殊奖励津贴。

精心博取信任

于春江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酷爱中医中药文化,勤学多问,尽得其祖辈真传。他从当大队卫生员和“赤脚医生”做起,并在此基础上有机会进入了医科大学。在4年的临床专业学习中,他刻苦学习各类医学知识,把自家祖传的中医知识和在校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具有了深厚的医学知识底蕴,为以后医疗和医药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7年于春江在白求恩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被分配到四平中心医院工作。在十多年医务工作中,他始终孜孜不倦地专研业务,怀着济世救人的心愿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他对患者从不分尊、卑、贵、贱,一视同仁,精心诊治。对患者如家人一样负责,时时处处为患者着想,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并且细心询问病情,认真填写病例。为了让病人看清楚病例内容,在他填写的数万份病例中始终如一都是工工整整、清清楚楚的,不但字写得一笔一划,而且用词和语句也是既规范又通顺,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马虎。于大夫这种认真的工作态度使患者倍感亲切和信任。他为自己能够治疗好病人感到自豪,对能够帮助病人减少痛苦感到欣慰,可对那些被顽疾折磨得死去活来,不得不离去的病人,又深感愧疚。作为医生,他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痛苦地接受这个无情的现实。这引起了他深深的思索。在于春江行医过程中,经常遇到患胃病的人,同时他深知胃病的危害多么大,严重的可穿孔、出血甚至癌变,危及生命。面对很多人承受着胃病的折磨,但当时却很难找到能够有效治疗此病的药品。这让众多胃病患者花了很多钱,却依然得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那些患者的无奈和痛苦促使他产生了自己动手研制新药的想法。他把祖传治疗胃病的秘方再次进行认真研究,同时翻阅大量医学文献、民间验方,用现代医学理论整理研究中医、中药,不断思考,反复筛选验证。

功夫不负苦心人。一种治疗“溃疡病”的特效新药“胃愈1号”、“胃愈2号”研制成功了。他在短时间内,做出了一个最大的决定:离开医院,辞去公职,自己开中西医诊所。经过不懈探索,于春江将诊所定位于专治胃肠类疾病,让“胃愈1号”、“胃愈2号”发挥影响力,形成专科特色。在实际操作中,他扬长避短,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专科影响,千方百计把新药和疗法推向全国。他还经常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从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上确认新药的疗效和治疗原理,得到了医学界的认可和褒扬,同时提高了作为胃病治疗专家的知名度。

1992年,诊所更名为“四平胃肠病研究所”,定位更加准确。“告别胃病的地方”――这一形象宣传起到很大作用,来诊、邮购药品的越来越多,四平市英雄大街157号几乎成了胃病的克星。

“胃愈胶囊”于1993年申报国家专利,1999年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由于胃愈系列药物疗效可靠,定价合理,深受患者青睐。该药问世以来,使无数胃病患者得到康复,无数封感谢信让于春江感到欣慰,因为他收获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患者的信任。

诚信铸就辉煌

从公职医生到民营企业家的转变过程,是伴随着于春江的创业和“一正”的发展同步进行的。从辞职办诊所,一直到现在具有5个实体的吉林一正药业集团,从起步到成功,使“一正”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主要是凭借诚信的理念,立足健康大产业,倾力打造“一正”品牌,专心致志谋发展。“一正”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精神变物质,铸就了今天的辉煌。

1998年,于春江创办了“吉林省一正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2年又创办了“四平春江医院”。他充分发掘自己“医学专家”的研发潜能,不停地研制新产品。1997年末,主治风湿痛、骨质增生、跌打扭伤等疼痛的新型膏剂产品“一正痛消”贴膏开发、研制成功,2000年投产上市,到2003年末,稳固占领市场。“一正”产品还以不同的方式进入港、澳、台地区和新加坡、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尼、马来西亚等国,企业和产品以及于春江教授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正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显著提高。

“一正”品牌响亮了,如何利用产品优势使企业得到更大的发展呢?于春江经过多年考察和研究后,确定了“购并发展,扩张升级,抓住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契机,寻求强强联合,扩大企业规模,提升整体水平,巩固竞争实力,拓展生存空间,谋求快速发展”的战略。于春江和公司高层经过遴选,投入1027.8万元收购了四平最大的制药企业――四平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这家老企业曾在全国同行业排名248位,不仅有上百个国药准字号品种,还有一支实力较强的专业技术队伍,这些优势和潜能是一正公司快速发展的资本和力量。

2003年3月“吉林一正药业有限公司”成立,GMP异地改造项目也正式启动。于春江作为公司的决策者明确提出:“不重视GMP工程质量,就是不重视企业产品质量,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对GMP改造工程不负责,就是对企业的信誉和未来的发展不负责任,GMP改造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经过一年半奋战,一正药业有限公司于2004年9月17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GMP证书》。座落在四平市经济开发区的一正GMP药品生产基地,占地3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投资4000万元,同时生产8个剂型,110多个品种,一次性达到GMP标准。现在公司生产规模、设备水平等在区域同行业都是一流的,体现了高装备、高质量、高标准,企业年产值3亿元,利税可达2000万元,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

集团公司在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培育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精心打造“一心一意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企业核心理念;“用一流品质,打造一正品牌”、“选上等地道药材做最好的药,走同仁堂发展道路”的企业产品理念,以及“高起点,大市场、细终端、创品牌”的企业发展战略。一正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诚信理念。在董事长于春江看来,培育诚信文化,就是构建企业发展的基石。因为只有按照社会诚信标准,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诚信文化体系,也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为企业整个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奠定基础,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于春江的创业发展,不仅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多年来,他共安排2000多人上岗,很好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他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市政建设出资,为扶贫救助活动捐款,支持慈善事业,向西部开发的建设者捐赠药品,救助失学儿童,关心特困职工子女上学,帮助危重病人等共捐款、捐物超百万元。

在一正集团公司建章建制工作中,突出的是从制度上保障员工享有的基本权力和维护员工权益的工作机制。为照顾外聘员工生活,企业为他们提供了舒适的单身宿舍,为在本企业工作的20多户“双员工”家庭购置了2000多平方米装修一新的员工宿舍,其房租、水电、暖气等一切费用全免;企业一直对已经怀孕且在电脑前工作的女职工给予特殊关照。为防止电脑辐射,临时为她们安排一些适当的岗位,尽量为母婴健康创造条件。此外,还为40岁以上女职工购买了妇科疾病保险。今年又为全体女职工搞了妇科疾病普查。每年都组织员工到外地旅游。企业设有员工食堂,为全体员工免费提供工作餐,其中还为少数民族员工设置了特殊灶……,“一正”人象爱家一样关爱自己的企业。“一正光荣我光荣,我为一正争光荣”――这就是一正用诚信换来成功的力量源泉。

于春江的业绩和“一正”的成功发展是同步的。集团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除了研制新产品外,在生产过程和包装材料等方面也有较大收获。首先,设计并正式注册了“一正”企业形象标识,这是于春江自我精心设计的,体现了企业核心理念;其次创建了法人代言人文化。董事长于春江将自己确定为企业形象代言人。他说:“我虽不是名人,但我是企业法人,我以法人的形象告诉社会,告诉市场,告诉广大消费者,我以法人的身份亮相担保,一正产品可信,一正产品管用。把形象代言作为信誉文化去研究、去彰显,这便是于春江提升“一正”品牌形象的匠心独具,是一正经营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