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程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体育课程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体育课程设计

高中体育课程设计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预设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107-02

语文课程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高中学生正处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重要时期,语文知识的汲取是今后发展的关键。语文是一个具有磁石般魔力的智慧碰撞和智慧生成的对话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精心的预设,也要注重精彩的生成,怎样做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已成为了教育改革中重要的研究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渐渐走进了人们视野。多媒体教学是开拓创新思维下的社会产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的提高显著,已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成为了教学中的重要技术,为教学活动提供了重要教学并对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 语文课堂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与多媒体技术

预设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预先设制的弹性教学方案。生成是指在课堂教学程序实施过程中引发出来的有关问题。预设是语文课堂生成的基础,生成则是对预设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生成和预设两种矛盾的共同体在课堂上的实现是由师生共同构建、共同创造的,确立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充分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育精神。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交流,具有不确定性和生成性,课堂预设和生成要求严谨,具有包容性和自由性,采用适合教育情境的行为或操作方式,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多媒体技术指的是将视频、图像文字以及声音等信息进行综合以及相互处理的技术,其被认为是教育史上继文字出现、学校创立、活字印刷之后的第四次革命。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国家重点建设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程数不低于30%,一般院校为15%”。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形成了更为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近年来,全国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渐渐走进了高中课堂,全国的高等院校基本上都开展了多媒体教育,从年轻教师到老教授,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越来越多同学和老师喜爱,也将成为未来课堂的发展趋势。

二 高中语文课堂预设与生成中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第一,高中语文人文性较强,内容较为枯燥,选择多媒体进行课堂的预设,能显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有更为深刻的感悟。多媒体教学对情境教学的发展有着较强的辅助作用,通过配乐或图片,创设情境,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所需表达的情境中,渲染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目的是是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感情。新颖的教学方式更为学生所接受,投其所好,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使语文课堂真正发挥了师生的双主体作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产生和课文内容的共鸣,使教学内容时时充满生命活力,增强了语文课堂的教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多媒体的生成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师生共同演绎了精彩富有活力的课题。

第二,多媒体的预设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使其能有序地展开,提高教师具有弹性化的教学方案预设及生成能力。多媒体技术能及时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实施调整完善预设的方案,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有效便捷的方法。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有了更新颖的方式,能即时地捕捉动态资源,丰富课堂预设内容,根据学生的反应及需要,随机生成内容,对预设的教学重点等方面进行调整。多媒体节省了板书所需的时间,使老师又更多的精力和实践去完成课堂内容的组织和讲授,使预设和生成的效果事半功倍。

第三,多媒体具有可重复性、可多次展示,课堂上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课后将课件进行整理、进行复习,效果更为显著,语文课堂的预设能力增强,并且能及时掌握学生的不懂之处,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遗忘,生成后的反馈是推动教学的有利工具,尤其在高三的教学中,多媒体的大容量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多媒体技术具有多样性、综合性、交互性,能提高教学效率,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第四,多媒体教学,使单位时间内输出的信息量增加,同时由于视觉、听觉并用,在相同的教学课时内,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大、任务重,积极有效率的学习是教学改革的目标。多媒体技术清除了文本中可能会阻碍学生理解的材料,补充了新知识,大大增加了课堂信息量,且有效地进行了知识的汲取,更深刻地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感悟,有利于学生的细读,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拓展思维的广度。应用多媒体的课堂预设能加快教学节奏,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有了双倍的效果,也使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教学本身,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

第五,多媒体技术使语文课堂预设中的理论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联系实践,生成得到直观反馈。多媒体技术通过音乐或图片等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文章所设情境中,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想象的情景,猜测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无论错与对都是学生的一种尝试,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实践教学,在课堂生成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地掌握情况,从而进行调整。教学中,预设多媒体课程教学,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兴奋感,也可将任务布置给同学完成,锻炼学生的独立探索意识。教师为同学示范好例子,学生按照模式进行,自己进行课堂预设,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老师与同学分享,教师在此时只起到指导作用,适当地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实践教学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中体育课程设计范文2

一、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存在的问题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优化是指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限制性与灵活性之间的调控以及各选修模块之间最优化的组联方式。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期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将高中语文课程设置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选修课程设计为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并指出:“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对于模块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顺序编排,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1]然而,这种理念上的初衷只是“看上去很美”。现实当中,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可谓问题丛生,具体表现如下。

1.选修模块多样有余而科学不足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置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围绕这五个系列,各个学校集思广益,结合实际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选修模块,如“论语选读”、“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影视名作欣赏”、“中国民俗文化”等等,不一而足。然而纵观来看,这些选修模块在表面的“热闹”下却掩盖不了暴露的缺陷。首先,选修模块大多限于语文学科领域内的“自娱自乐”,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糅合,少有的一些交叉内容却也仅限于简单的移植。显然,选修模块的狭窄视野必然带来学生学习视野的狭窄。其次,选修课程模块对学生发展关照不够。我国普通高中需要完成两个层次的教育任务,“第一层次的教育任务是,按照国家对高中学生提出的全面发展、具有个性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使之达到高中毕业的标准。第二层次的教育任务,是按照高三学生对于升学和就业的不同选择而分别进行升学教育与择业就业教育”[2]。而从现实来看,大多学校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只是关照到第一层次教育任务以及第二层次教育任务的升学教育目标,而择业就业教育的目标却极少体现。这与西方发达国家选修课程相比,是有很大出入的。再次,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以及校本特色凸显不够。一些学校选用了某一版本的必修课教材后,接着就选用该版本的选修模块教材,这样,校本、地方特色的语文选修模块开设空间就显得非常狭小了。最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时间保障不足。大多数学校往往在高二学年集中实施选修课程,以致学校无论如何加快速度,最多只能开设三个或四个选修模块。而《课标》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四个模块。对于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三个模块。”[1]显然,时间的保障不足可能带来选修模块的“走马观花”以及学生学习的“消化不良”,并且给学校的师资、场地条件带来巨大的压力。

2.选修模块限制有余而自由不足

区别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之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与拓展,其主旨在于关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自由与选择是选修课程的最大特征,这也是落实选修课程目标的关键所在。然而,囿于传统认识、教学设施、教学任务、教师水平和时间精力等因素的限制,许多中学在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开设上作了很多限制。这些限制可以概况为三种:一种是完全以高考为“指挥棒”,明确要求只开设与高考内容相关的几个选修模块,并且要求全体学生都选这几个模块,如此导致选修课程“名存实亡”,湮灭了选修课程的本真含义和价值。一种是由于学校师资、教学设施限制,或没有更多的教师来开设选修课,或没有更多的教学场地提供给学生走班、自由选课,因此,学生只能“看菜吃饭”,统一时间、室、师指定选修课程。第三种情况是由于必修课程任务繁重,高三升学压力较大,许多学校干脆大量挤占和压缩选修课程的时间,使选修课程仅仅停留在静态的课程设计层面。

3.选修模块功利有余而功效不足

《课标》要求“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1]。然而,当前大多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状况却正应验了这种担心。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选修课上成必修课。教师在选修课例教学时,照常按照惯性思维大肆训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至于新课程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关注历史与现实的意识等等或无从顾及或视而不见。二是将选修课上成高考专题辅导课。如开设“诗歌与散文”模块时,许多教师就选择古代诗歌、文言散文或诗词散文阅读专题训练;开设“小说与戏剧”甚至“文化论著研读”模块时,也是把相关的文章作为阅读专项训练的宝贵题材。三是简单照搬大学选修课教学模式,教师单纯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从而导致教学漫无计划,凌乱随意,效果甚微。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的优化思路

科学设计语文选修课程模块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涉及到诸多要素。要有机整合各种要素,就要求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围绕学生的语文基础、语文兴趣、语文能力,在语文必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凸现课程的选择性,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有效优化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课程结构入手。

1.宏观结构――探索“双轨并行+同步穿插”的选修模块实施模式

基于新课程理念而言,“走班制”应当是选修课程实施的最佳方式。然而,考虑到高中教育需要保障相对稳定而有序的教学秩序以及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软硬条件限制,高中选修课程实施要完全实现从传统的行政班授课制转到理想化的“走班制”,在当前多少是不可实现的。因此,实行“双轨并行”应当是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可行路径。所谓“双轨并行”是指把选修课程模块分为两轨,且两轨平行进行。其中,限定选修模块(即每个学生必选的课程模块)为一轨,任意选修模块(学生可真正自主选择的课程模块)为一轨。限定选修模块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并在原有行政班基础上统一实施。而任意选修模块则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并打乱已有行政班格局真正实行“走班教学”。学校可以每周确定一个固定时间,全部安排任意选修课程。这种开设组织形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需求,也缓解了大规模走班上课所引发的教学秩序混乱和教学设备不配套的矛盾。

在选修课程模块开设时间安排上,许多中学基本上是先上完必修课程后,再集中开设选修课程。这种安排的弊端在于必修课上得太匆忙而没落到实处,而选修课过于集中导致学生身心疲劳,学习效率低下。因此,选修课程的开设可以实行“同步穿插”的方式进行,即在时间上适当同步,在内容上必修与选修相互搭配,交叉安排,协调推进。具体而言,学校可以拉长选修模块的学习时间。在高中12个学段内(将以往的学期制改革为学段制,一学年分为4个学段,每个学段10周,其中9周学习,1周考试),第3~5学段开始设置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第6~8学段集中开设限定选修模块,第段开设偏向文理升学方向和就业方向的选修模块。必修与选修同步穿插的课程实施模式,会给学生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上带来新鲜感,有利于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2.中观结构――构建“统一集中+自主选择”的选修模块组联模式

高中阶段,“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必修课程是主要和核心,选修课程只能是“锦上添花”,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选修课是在约束性下的选择性修习。因此,在高中12个学段的划分范畴内,学校在第1~2学段可只开设必修课程,原因有二:一是高中第一学期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学校和地区,语文基础参差不齐,语文习惯各不相同,有必要对语文常规、语文基础、学习习惯进行统一的教学;二是以行政班为单位的必修学习有利于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的培养。第3~5学段可以开设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原因有二:一是这一学段学生的语文基础还不够,不能开设具有一定难度的、专题性的选修模块,以防挫伤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二是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第6~8学段集中开设限定选修模块,一是因为这一学段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在必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有了可能;二是必修任务大多已完成,有充裕时间集中选修,为学生的专业方向的发展和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奠定基础。最后,学校可在第段开设偏向文理升学方向和就业方向的选修模块,主要解决高三学生分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以上选修课程模块组联模式,通过兴趣选修模块进入限定选修模块,再到专业提升和择业就业准备选修模块,模块切换频度适中,基本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更注意关照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3.微观结构――施行“有机整合+遴选优化”的模块内容选择模式

“高中阶段的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选修课程在整个高中课程结构中不应该占据主导地位,适当控制选修课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必要的。”[3]可见,各个学校有必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语文选修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和遴选。

《课标》把语文选修课只确定到“系列”,而没有直接确定到具体模块,这为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此外,《课标》规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运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1]据此,可以将《课标》所确定的五个系列再次进行优化,即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分为三大系列:“语言文字应用”、“作品阅读与鉴赏”和“文化论著研读”。其中,限定选修课程部分又可以在“语言文字应用”和“作品阅读与鉴赏”系列中设置4个模块,即“语言文字应用”、“中国古今诗歌散文欣赏”、“中外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根据自身意愿或在教师的指导下选修这4个模块。此外,任意选修课程部分也可以设置若干模块,学生至少选择其中一个模块,模块内容要多样化,可增设文史方向的“中外文学名著选读”模块,也可以增设理工方向的“中外科普论著选读”模块、就业方向的“口语交际”、“常用应用文写作”、“网络文化”等模块。

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内容的遴选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既要考虑与必修课的内容相联系,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还要考虑现实环境等因素。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注重点面结合,点具有专题性、面具有综合性。以“作品阅读与鉴赏”系列里的模块为例:第一,模块教材以单元为组联方式,每个单元以某一领域的“上位”的文化知识作为单元的学习内容。如设置“中国古今诗歌散文欣赏”这一模块,可以设置诗歌、散文两个大类,诗歌部分又设置诗歌意象、诗歌意境、诗歌语言、诗歌主题思想、诗歌艺术手法部分;散文部分设置散文特点、散文形象、散文艺术表现手法等部分。第二,单元里的文章相互关联,文章必须是难度适中的“经典文章”。如“中国古今诗歌散文欣赏”模块中的散文形象单元,可以选择《祭十二郎文》、《项脊轩志》、《与陈伯之书》等几篇文章,这些文章属经典范文,理解难度不大,散文形象丰满,感情充盈,是必修课文《陈情表》等系列文章的拓展和提高。第三,单元体例设“单元提示”、“精读”、“略读”、“思考与探究”、“补充材料”。“单元提示”明确重难点、学习方法等,“精读”、“略读”、“思考与探究”是对单元内几篇文章的进一步融合,“补充材料”则是引导学生向专题纵深发展和探究。如在《论语》十则、《老子》五章、《孟子见梁惠王》、《庖丁解牛》等一组单元文章中,精读前两篇文章,略读后两篇,并以“儒道互补”为主题探讨本单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体育课程设计范文3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流程 整体重构与设计 “亲近—探究—感悟”

课堂是学校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舞台,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是张扬个性、体验成功的主要阵地,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充满激情地呼吁:“课堂教学应被看做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奉行“填鸭式”的历史教育,高中历史课堂变成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功利性教学,学生只是被动、机械地学习历史知识,整个课堂非常压抑、沉闷,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课程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而且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上也不再强调教师的讲解,而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人文精神。历史教学观的巨大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多样化,在教学构思上更多地力求构思的精细化,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注重课堂的互动性和生成性。而这些新理念的实践需要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得到检验。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原有的历史课堂教学流程进行整体重构与设计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良策,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所谓历史教学流程,从本质上说与教学过程的内涵是一致的,都是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但从词语本身的含义来讲,《现代汉语词典》将“过程”释义为事情进行或发展所经过的程序,“流程”释义为水流的路程。显然,流程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较之于过程更具动态感和生成性。从新的教学理念来讲,教学流程比教学过程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是发展的、动态的、生成的,所以,教学活动的展开不是过程,而是流程。将“教学过程”改为“教学流程”体现出对新教学理念的准确把握。

高中历史教学流程的整体重构与设计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的,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系统概括。历史教学流程的整体重构与设计紧扣教学大纲及新课程标准,以历史教材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教学环节及其各成分经过重新构建、有机联系、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凝聚效益,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学的学习方式,以期对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整体重构与设计过程既要进行观念的更新、理论的批判,又要在教学改革中探讨新的实践形态。

我校历史教研组“十一五”期间实施的课堂教学流程是“了解—理解—见解”历史“三步曲”。“了解”是历史学习的第一步,即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了解”的要义一定要“精准”,历史是一门科学,科学要求准确严谨。诸如历史事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等,要准确无误地掌握。梳理历史线索,有助于形成知识结构;概括阶段特征,便于立体地把握历史知识。“理解”是历史学习的第二步,即要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义一定要“深刻”,这就要求课堂学习时应精读、细读、有重点地阅读;要善于综合阅读,诸如历史地图、历史材料、图片乃至注释都应有目的地读一读;学习时,要讨论,要探究,要思考,要查阅资料,要整理笔记,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形成“见解”是历史学习的第三步,即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善于在历史的联系比较中获取真知,运用正确的史观对人物、事件进行历史的、科学的评价。“见解”的要义是“新颖”,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

对原有的课堂教学流程进行整体重构与设计是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经常思考并为之不断实践、探究的话题。“了解—理解—见解”历史这一教学流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但其最大问题在于它的普适性,与历史学科的切合度不够紧密。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与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密切相关。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鉴于此,我校历史教研组立足于校情学情,并结合学科特点,对原有的课堂教学流程进行整体重构与优化,那就是“亲近—探究—感悟”历史。

(一)“亲近”历史。历史具有过去性,时间一旦过去,历史不再重演。这一环节依据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特点,通过多元化的文本阅读,全面地接触历史学习的内容,梳理历史线索,还原历史真实。这一环节需要教师提供大量相关的历史资料,如史料、图表、漫画等作为支撑,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将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尽可能地以视听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历史活起来、动起来,为学生营造历史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在情理交融中完成由情入理的深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很明显,创设历史学习的情境,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脉搏,也正是由于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真实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情感,使学生感受到美、欣赏到美、创造出美。

(二)“探究”历史。“学贵有疑,疑则有进”。教学是思维的工具,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在教学的关键处设计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要有思维的层次性和梯度。然后让学生自主合作、思考探究,最后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要敏锐地捕捉学生的疑问,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历史探究活动是一种建构性的、追求协商的、尊重个性的体验课程观。探究活动的“验”质,深深植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并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合作及师生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过程使个体获得关于人、自然、社会和自我统一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对既往“经验”的超越。在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为课程划定的五个层次中,体验层次的课程被置于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被认为是最不易实现的课程。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素质的普遍提高。

(三)“感悟”历史。“感悟”是学习历史的最高境界。历史教育不仅让人们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眼界的开阔和精神境界的提高,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从历史经验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从前人的价值理性中汲取今天所需要的养分,这是历史的人文教育所特有和不可替代的。这一环节能更多地体现出史学的功能,从历史中认识现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历史的成败得失、纵横比较中,获得历史的启迪,以此指导生活,引领人生。这一环节通过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探讨历史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培养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这一环节,我们一般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现实确定一个情感视觉发散点或设置一个感悟主题,一般是一事一议,一课一议或学史一得等,要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从历史中汲取人生智慧,感悟人生精彩。

高中体育课程设计范文4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机电一体化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

吉教职成字[2014]5号、7号文件关于印发《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落实了吉林省中高职教育衔接工作。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试点院校进行了中高职衔接,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进行了中高职衔接的实践与探索。根据吉林省中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衔接的现状,成立中高职衔接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委员会,多元参与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了一体化的课程衔接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一体化课程衔接体系设计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中高职院校大多各自办学,各自为政,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中高职教育是一个联系o密的有机整体。目前吉林省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普遍存在课程体系自成一体,中高职教育中的课程和技能重复甚至倒挂,中高职衔接内涵缺失,没有合理的衔接点等问题。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关键是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建设。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衔接体系的结构框架

(一)理清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吉林区域产业链,通过充分调研理清典型工作任务,明确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目前吉林省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以机电制造产业链不同的职业岗位,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中职教育阶段,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主要从事机电产品安装与调试;而高职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该是中职阶段学生能力的横向和纵向延伸,专业知识更深,技术能力更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机电一体化领域的一般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高职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岗位面向,见表1。

(二)确定中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规格

中高职衔接中的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培养规格上虽然有不同的定位,但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纵向与横向共同发展的结果。

中职培养规格:掌握机电一体化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识读一般装配图和电气安装图;能够正确执行各种工艺及调整操作,具有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高职培养规格: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与使用企业的相关岗位,熟悉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掌握一般中小型机电产品的设计和调试;具有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生产组织与技术管理等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具有与不同层次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

中职教育在培养规格上注重经验层面的单一技能和专业通用基本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在培养规格上注重策略层面的复杂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三)中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一体化课程结构框架设计

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的是一般的经验技能;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是高端的策略技能。经验是策略的基础,策略是经验的升华。因此,要贯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中高职衔接,必须进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能力的螺旋式上升为主线,构建适应中高职培养规格的模块式课程。课程体系框架结构可分为基本素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四个模块。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一体化的课程衔接体系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课程,根据机电产品制造与使用企业相关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确定学习领域的内容,并确定体现完整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境。

(一)一体化的课程衔接体系开发原则

成立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开发组,邀请中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带头人和教师专家、行业企业的专家等多元参与,共同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根据中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各自的培养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对原有的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开发新课程等。最终确定各自所属课程,为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课程划分明确的界限,避免课程的重复。同时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明晰课程目标,促进课程的纵向深化和横向拓展,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二)一体化的课程衔接体系建设

对于素质课程,中职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和基本的职业素养,高职阶段着重培养良好的综合素养。对于专业核心课程,中职阶段以实践为核心,以机电设备的操作和运维能力培养为主线,高职阶段以理实一体为核心,以专业的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对于专业拓展课程,中职阶段强化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素质提升,高职阶段强化学生职业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模块之间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层层递进。

四、结束语

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政策、地方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一体化的课程衔接体系建设只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机电一体化专业由于其专业特点,在衔接过程中对课程的要求更高。为了保证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必须执行统一的课程标准,实行学分制或弹性学年制管理,执行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目前,这种衔接在教学实施中的策略和优化路径还在积极探索中,它将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桂萍,宋S.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4):31-33.

[2]张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价值工程,2014( 24) : 279-280.

高中体育课程设计范文5

关键词:机电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40-0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明确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国家正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如何系统构建从中职、高职、应用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成长“立交桥”,让广大职业院校的学生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对各级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机电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各中、高职学校在校生人数也较多,纵观本专业的中、高职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都存在交集,各中、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开设及教学内容都存在一定重复,在造成人力物力浪费的同时,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企业生产岗位需求,清晰确定本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好中高职课程体系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

1 基于职业岗位要求重新制定机电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1)机电专业中高职专业人才岗位能力表

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大量专业调研,对本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得到机电专业中、高职人才岗位情况如表1、表2所示。

2)中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岗位要求与就业情况的调研统计,组织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专家等组成的专业学术指导委员会研究,确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自动化装备的生产、使用或销售,培养具有爱岗敬业、安全生产意识、责任关怀意识,能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加工操作、安装等工作,具有车钳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工厂设备基本电路安装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高职:培养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爱岗敬业、安全生产意识、责任关怀意识和创新精神,能从事机械加工和机床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等工作,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 基于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机电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不同层次不仅要体现出文化素养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不同。机电专业中、高职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体现出鲜明的层次关系。一方面必须考虑中职课程的相对完整性以保证中职毕业生能直接就业;另一方面要保证继续升学高职学生在文化素养、职业能力方面较中职学生有较大的提升即知识纵向的延伸,同时还要体现出高职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提升即知识的横向延伸。为此,通过岗位能力进行知识分解与课程重构,将中职课程体系分成三大模块,即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高职课程体系除了在这三个模块的基础上通过增设课程或在原有的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提升知识的难度和广度来实现知识的纵向和横向延伸,同时增设职业拓展模块,让高职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机电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具体设计如图1所示。

3 具体实施方案

1)实施“2+2+1”教学模式

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衔接是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的核心问题,如何保证有效的实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采用2+2+1的模式比较符合教学实际,即前面2年的时间完成在学校的中职教学任务后,这样一部分学生分流进行1年的顶岗实训,实现中职培养目标,直接就业,而对于有升学要求的学生则再利用2年的时间在校完成高职教学任务,然后再进行1年的顶岗实训,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提升。

2)组织好项目教材开发与教学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过程和内容的衔接,将每门课程按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按内容深度与难度设计好中、高职衔接的教材,尤其是对于两个阶段都必须开设的课程则更应注意项目内容的衔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

3)加强师资建设

实施中高职衔接教学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职业院校要按项目化教材与教学要求,通过下企业锻炼或院内自培等多种方式,做好师资队伍建设,保证中高职衔接课程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2] 李英,欧阳丽.机电类专业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23):127-129.

[3] 朱能军,贺静伟. 中高职课程及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50-53.

高中体育课程设计范文6

[关键词]体育教学伤害防护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92

新课程实施后,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但由于体育的运动性和室外性,在体育课堂上还是难以避免发生意外伤害事件,做好体育教学中的完全防护,保证体育教学的完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教学中意外伤害出现的原因

1.教师课堂教学存在失误

高中体育教学出现意外伤害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高中生的实际身体条件,没有科学合理地进行高中体育课程的设计。一般情况下,由于高中体育教学的经费限制,高中体育教学所使用的活动场所面积相对太少。与此同时,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学生数目也不在少数。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高中体育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条件,合理地安排学生的体育活动,防止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在体育教学之前,教师都要进行一定的体育知识进修,了解学生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身体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学生身体条件的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有效杜绝学生因为过度运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

2.教师未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体育课是学生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高中生作为未成年人,在从事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往往还存在盲目性强和好面子的问题,导致在体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开始之前组织学生进行准备活动,列举出可能会引发学生安全问题的基本因素,防止体育课安全问题的发生。但是,在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课前准备的重要性,也没有对学生进行体育安全教育,导致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提高了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

3.教学环境影响

由于高中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帮助高中生备战高考,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校一般不会为高中体育课程划拨太多的教学经费,这也就导致大部分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是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的。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一旦出现极端的天气,就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问题。具体来说,在炎炎烈日的夏天,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及时补充水分,就很有可能会导致中暑问题的产生;在相对比较寒冷的冬天,则容易产生骨折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危及学生的健康安全。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意外伤害的防范措施

1.定期检查体育教学器材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高中体育安全隐患问题的威胁,学校应当加大对于体育运动的投入,并定期进行对内部体育器械的更新和维护,保证体育器械的安全性能。具体来说,在体育器械维护的过程中,学校可指派专门的物业人员进行,并为体育器械划分相应的责任人,督促这些责任人定期进行检查,防止因为体育器械的质量问题危及学生的健康安全。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为了防止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对学生的身体情况、学生近期的课业情况进行了解,充分感悟学生的实际状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对于那些有特殊情况的学生,为了充分尊重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教师要根据他们的身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的设计。

3.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体育课堂教学

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还要在现有体育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体育教学课堂标准,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课程设计。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各自的能力进行互帮互助小组的分配,并为每个小组选出责任心强、能力强的负责人,以便及时进行对学生的课堂管理。

高中体育教学有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做好体育教学意外伤害的防护,是保证学生提高体育学习质量的重要内容。学校要从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利用现有的体育教学设施,加强安全防护,做好学生的体育活动安全教育,为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体育素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