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家安全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家安全论文范文1
关键词:零售业 地位 安全
现阶段随着外资进入禁令的解除,摩拳擦掌的国际零售巨头将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信息技术以及庞大而高效的国际化商业链条网长驱直入,一步步蚕食我国零售市场领地,分割我国零售业的市场利润。中国零售业能否保持有利于自身持续发展的安全状态?本土零售业的地位与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入世后我国零售商业的地位转换
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
流通服务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现代化的大流通,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大生产。从国际经验看,商品流通对生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越来越大,流通已成为工业化加速度的根本动力,成为市场的咽喉通道,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
流通处在供应链的下游,作为供应链终端的零售业,成为整个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成为流通业中最活跃的部分和最灵敏的传导。零售终端、零售商业为全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与广大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广泛、最密切。它的媒介商品交换、提供商业服务的职能是其它产业无法替代的。无论从其产业关联度、贡献率、就业比、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都无法忽视。
国民经济先导产业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经济的供求总量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中,消费成为主导方面。消费的内容和水平决定着生产和供给的增长,消费者成为特殊的稀有资源,任何产品要转换为价值必须有消费者购买。零售业作为满足消费需求链的第一个环节,成为整个产品价值链实现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前沿行业。它及时掌握消费者的第一手资料,为上游的生产商提供有价值的需求信息,为消费者的购买提供消费引导。随着我国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零售业不仅是联系社会经济有机整体的桥梁和纽带,而且已经逐渐上升为先导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零售业的迅速发展,对促进工业的高速增长和农业的稳定增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向工业化后期过渡,投资率的提升空间已越来越小,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基础作用将越来越强。普华永道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国内的消费群已经超越美国和欧洲的总和,成为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单一消费市场。
然而,横向比较显示,我国目前的消费率仍然明显偏低,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状况更加突出。目前中国流通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尚不足9%,而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流通业对GDP的贡献率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达到15%以上。这种差距表明当前我国流通业在这方面有相当的增长空间。
在消费约束情况下,从零售终端、市场终端拉动投资和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对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无疑非常重要。近年来,新零售网点、业态的蓬勃发展成为推进流通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将成为当前及未来相当时期内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新增长点,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西方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中一直占据绝对优势。近20年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和国际投资,已经逐步形成一个新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传统的大烟囱产业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
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是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更加落后。在世界经济服务化水平迅速提高的今天,服务业发展的落后实质上是整体经济结构的落后,也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落后。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不能满足于传统工业化的成就,不能沾沾自喜于“世界工厂”。要摆脱在旧的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就必须维护本土企业在服务业中的相应地位。零售服务是具有民族性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将自己的终端市场交给外国人。本土零售业必须在对阵中成长、壮大自己,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国家也应该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扶持民族零售业的发展。
入世后中国零售业产业安全问题
进入管制效率低下
进入管制是指在一些市场失效的产业中,为了防止资源配置低效率或过度竞争,确保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率,政府机构通过批准和认可等手段,对企业的市场进入,包括数量、质量、期限以及经营范围等进行管制。
零售业由于其产业天然特点,使得它产业的进入壁垒很低,无论是规模经济壁垒、产品差异壁垒、人员进入壁垒还是新企业进入的相对费用壁垒都很低,加上理论和实践中对零售业进入的认识不到位,又不属于市场失效产业,使得零售业非常容易过度进入。
零售业相对来说投资少、见效快,往往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缩影。入世以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引资指标,出让城市黄金地段,甚至绕过原国家经贸委的规定,无条件协助国外零售业大开分店,给予外资零售企业各种“超国民待遇”。外资进入的管制很有限。有专家算过一笔帐:如果这些来中国“抢滩”的超大型的商业设施为了维持生存,必须增加销售额1700多亿元,这意味着将占国内同类型大店营业额的20%左右。这样大的规模和经济总量,已超过国内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势必给尚处于成长中的中国中小零售企业以致命打击。
交易成本高而利润低
从国际范围看,我们的制造成本很低,但是交易成本(获取信息、讨价还价、订立合同、执行合同、监督合同履行和制裁违约等的成本)非常高,使得零售业的总体利润水平相当低。
首先是中间环节多。从世界水平看中国的分销商各自的毛利水平都不高,2003年中国销售量前10名的超市和中国连锁百强的毛利润率,分别是12.8%及11.95%,而国外平均是20.56%。因为我们的产品常常都需要经过三四道中间环节(批发)才能交付到消费者手中,国内一层又一层的批发商从产品的分销过程获取了近80%的收益,留给零售商的就非常有限。而在美国,批发商获取的比例是20%,其余的则由零售商获得。同时,物流的落后,使得国内流通渠道的总体费用比国际流通行业的平均水平要高出许多。这样,不仅渠道的总体成本变得非常高,零售商的利润也大大降低。
其次,融资途径窄、债务成本高。国内零售企业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好比上青天,上银行贷款要抵押、上市条件又非常苛刻;国内零售企业偿债能力很低,长短期负债总数明显高于国外企业。资金的约束明显提高了企业的成本。海外零售企业可通过银行、上市、保险公司、基金、债券等多种途径去完成融资。
另外,信用环境的不健全也无形中提高了信息的搜寻成本,降低了企业利润。
条块分割、整合难
从国际零售业的发展历程和我国零售商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零售企业的集团化、现代化、国际化,商场、超市的连锁化、品牌化、资本化将成为零售商业发展的基本趋势。然而,由于中国特有的体制和人文环境,企业调整、转型与整合面临的障碍一时间难以解决,企业的跨地域、超规模发展困难重重。国内零售企业的联合与地方利益、企业利益、个人利益有很大关系,企业管理层缺乏联合的动力。
当前不少主管领导对流通市场的并购重组还存在片面的认识,将做大做强简单化,把打造几个特大型企业视为当前行业发展的唯一出路。事实上,勉强合并,表面上看好象有了规模经济,但是由于人事、产权、管理问题难以解决,即使合在一起,也很难有真正的整合。华润收购万佳不到一年,总经理挂印而去引发一系列动荡;物美因为业态的不同而从首联退出;联华收购家友后,家友原来的管理团队全体离职。
在国外,企业之间的合并重组是一种市场行为,企业对各自的资金支配、人员先做好统筹安排后,再坐下来谈合并的事宜,而国内的情况正好相反,政府主导的色彩仍然太浓,这些由政府捏合而非市场形成的商业航母,虽然能够形成规模优势,但规模并不等于核心竞争力。
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滞后
今天,中国零售业仍然停留在实物管理、门店管理的阶段,物流配送能力相当落后。欧美大型零售企业早已经超越门店管理阶段,转向对后台的供应链管理。如沃尔玛直接向供货商(制造商)采购,低价格和规模只不过是其成功的表象,背后是它出色的后勤物流配送(存货补充)能力。7-11开始将物流路径集约化转变为物流共同配送系统,以实现高频度、多品种、小单位配送,逐渐掌握整个产业链的主导权。
由于政策原因,近1-2年跨国零售巨头难以成体系地进入中国,他们在海外形成的业务和链条关系无法连接起来,加之本地化进程的时滞,给中国本土零售业留下了一定的成长空间。随着磨合、适应期的结束,跨国零售巨头将逐渐建立具有全国性战略态势的物流及采购系统,这些系统一旦完成,他们的扩张行动将是不计成本的。
目前国内零售企业仍然凭借其暂时相对供应商的强势地位,收取昂贵的“进场费”,而不是靠供求双方资源有效整合产生的链条和协同效应来赢利。对“通道利润”过分依赖、工商关系的紧张、供应链技术管理的落后等等,本土零售业一体化供应链体系的构建依然任重道远。
外资的垄断日益凸现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零售业竞争的主要地区。截至2004年4月,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中,已有40多家在华落户;而分布的地区也从最初的几个城市和经济特区延伸到内地和沿海20多个省市。
虽然外资零售企业目前在华数量并不大,但它们的优势很明显:首先是管理规范,实力强大;其次,它们在中国的发展计划相当庞大;再次,由于我国城市商业规划和商业立法的滞后,给他们创造了相当的发展空间。据中华商业信息中心统计,从店铺的销售额数据看,外资企业平均每平方米销售额为2.06万元,内资企业仅为1.40万元;在门店方面,5000米以上乃至万米以上,外资零售企业已占有绝对的优势;在销售方面,2003年全国前30家连锁企业销售总额为2704.2亿元,而同期沃尔玛一家公司,在中国直接和间接购买的商品就已达到150亿美元。
一旦不再有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的扩张策略将全面转向“内资收购”,这是企业规模急速扩张、也是快速杀伤中国零售业的有效措施之一。种种迹象表明,外资对中国零售业的垄断正在日益凸现,并愈演愈烈。
总之,我们只有正视自身的差距与不足,战略上邈视敌人,战术上高度重视敌人,抓紧时间,踏实行动,才有可能保持有利于自身持续发展的安全状态,并积累长足的发展后劲,真正支撑起中国零售业未来的天空。
参考资料:
国家安全论文范文2
论文致谢一:
华东理工大学MBA的学习即将过去,首先要感谢华东理工大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感谢学院和MBA中心的老师、同学们的指导和帮助。经过这两年多来在华东理工大学MBA的学生生涯,让我收获颇多,无论是在知识的学习上,还是在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上。因此,在这里要感谢商学院的各位老师,在我两年半的学习中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情感,也提供了及时、周到、热情的服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衷心感谢我们20XX级国际班的同学们,与他们的探讨交流使我受益颇多,他们给了我很多的支持和帮助,让我学到不少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本篇论文在他的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从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到选题到开题报告的修改,初稿二稿乃至最后的定稿,导师都是全心投入、一丝不苟。
尤其是在论文的结构布局、理论基础、案例选取等方面,都给予了我全面的指导。在此,特向导师表达深深的谢意。
最后的最后,感谢各位老师愿意抽出时间来评阅本篇论文,你们辛苦了。
论文致谢二:
大学毕业五年后再考取华政的在职大学生就读,再次体验到学生生涯的喜乐。在繁重的审判工作之余兼顾学习,特别是上课要坐单程四小时的长途客车往返于杭州和象山之间,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在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各门课程,给了我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最好的机会,非常感谢导师吴一鸣老师的悉心指导,也非常感谢两年多来为我传道、授业、解惑的所有授课老师和杭州班的所有同学,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使我获益良多,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论文致谢三:
两年多的研究生生涯即将要结束,毕业论文就等写完这篇致谢就算搁笔了,这是多年求学之路的终点站,也是今后崭新生活的起始点。从论文写作的开始到现在,每一步的完成都离不开我的导师、同学、室友的帮助,特别是我的导师胡教授,更是倾注了很多自己的业余时间来指导我,在这里,谢谢胡教授。当然,也谢谢所有帮过我的人。
华理商学院提供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使我的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在研究生学习的生涯中聆听诸多专家的学术报告,并进行交流,给予我很多的锻炼和成长机会。在此,对学院及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他们的无私教诲和帮助是我不断成长的源泉,也是完成本论文的基础。
另外,要感谢所有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过我的同学和朋友,他们给了我永远无法忘记的研究生生活。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给我生活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鼓励是我不断的学习动力,此刻也希望他们能够分享我的喜悦。
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本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老师,感谢您们的悉心指导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论文致谢四:
完成《我国国家安全行政处罚立法与实践问题探究》的论文时,心中涌出了无限的感慨。不禁回想起20XX年的早春二月,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在华政交谊楼举行的20XX级在职法律学士的开学典礼,带着对“大学生”的憧憬,带着对新知识的渴望,带着重回校园的感动,带着认识来自法律各界各行各业的同学们的欣喜,开始了将近四年辛苦又值得回味的大学生旅程。读本科的时候,上课就相当于“工作”,而等工作之后再拿起书本,才能体会这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当原本早已习惯的“朝九晚五”变成要上课读书至夜晚;当每个期末来临,要煎熬数个夜晚完成好几篇论文;当原来的“双休”变成“单休”,而这一周唯一的一天又要被单位的值班或者加班占用时,那种焦急无奈又激动充实的感觉,唯有这一路走来的同伴,才能产生共鸣。
国家安全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新安全观;政治安全;非传统安全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2)04-0026-06
一、引言
一般而言,安全从客观意义上讲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的状态,从主观上讲是因这种客观状态的存在而排除心理上的恐惧。安全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术语,一旦与政治产生关联,便立即成为政府权威部门优先处理的公共事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涉及国家和民众根本利益,是执政者不可回避的首要责任。
传统的观点把安全等同于以国家为对象的军事安全,或者把安全界定为保卫国家免受外来的颠覆和攻击,其内容是维护国家领土和完整。随着冷战的结束,对于安全的问题领域和范围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那就是逐渐突破了国家中心和军事政治领域,并向社会的其他领域推移。如哥本哈根学派在安全主体和安全领域两个维度上扩展了安全研究的外延。纵向上,将安全的主体由国家发展到个人、次国家集团、地区及全球体系。横向上,将安全的议题领域由军事政治安全扩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非传统安全领域[1]。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非传统安全语境中,安全的问题视角开始聚焦到“人的安全”上,这无疑是最具道德说服力的,同时也是极具包容性和综合性的概念。如联合国提出“人的安全”包括经济安全、食物安全、卫生安全、环境安全、个人安全、社会安全以及政治安全[2](p.24)。虽然“人的安全”作为一种安全观念在很多方面也反映出其内在的局限性,如忽视了国家层次的安全认同,客观上只能导致“虚无主义”;还比如把所涵盖的七类问题都提升到安全层面,容易导致“人的安全”概念的泛化,等等。但对“人的安全”的这些批判并不妨碍这一概念被联合国大力倡导,并在现代社会日益涌现的威胁与不确定的情形下得到众多不同政治背景的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的积极回应和更多的接受度。
作为“人的安全”的核心内容,政治安全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随着传统安全观念中军事-政治安全比重的相对下降,政治安全相对于以军事防御为中心的传统国家安全而言,其内涵和外延获得空前的拓展,在国家倡导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基本内容的“新安全观”的指引下,关于政治安全的研究逐渐脱离狭隘的国家间安全体系的零和博弈思维,从而获得更加宽广的研究路径。
二、政治安全的内涵界定
对政治安全这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及其边界进行准确界定是研究相关问题的逻辑起点,这直接关涉政治安全行为体的行动策略和行为边界。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很难把政治安全和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等其他领域的安全问题明确区分开来。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瑞?布赞就曾说过:“政治领域是最大的一个领域”,“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安全事务都属于政治的范畴”。“政治安全”这个概念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或价值判断因素,一般社会性问题只有经过特定的“安全化”机制运作之后才会成为真正的安全问题,当这些安全问题被政府作为最优先应对的事务后,促进政治安全的行动就成为“超越一切政治规则和政治结构的一种途径,实际上就是一种所有政治之上的特殊政治”[3](pp.3237)。
一般说来,围绕政治安全研究的基本问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对政治安全主体的认识,即谁是政治安全的主体和它代表谁的利益:国家、政府(某个部门)、族群、市民社会、社区、个体或是一套内在的制度机制?被强调的相关问题是否包括这些行为主体或机制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二是政治安全的议题领域。对威胁来源的认识,即不安全的根源是什么?除了确定存在某种威胁之外,我们也要考察对于威胁的性质是否在多种行为主体之间存在一致性看法,这就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三是对政治安全范围的认识,即政治安全的核心构成要素有哪些?其相互关系如何?四是对政治安全手段的认识,即如何达成政治安全目标,如何构建政治安全的体系。
近年来,学界对政治安全涉及的以上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产生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总体上还是偏重于对国家安全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对国家安全外部防范机制的研究成为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学界的热点议题,而对于政治安全的学理研究相对不足,特别是对其核心内涵及体系构建缺乏系统性研究,研究成果显得过于分散。笔者对近12年来(截至2012年4月)两大数据库进行检索的结果显示,以“政治安全”作为题名的学术论文不足200篇,远远低于以“国家安全”为主题的学术论文数(详见表1)。因此对政治安全的内涵、体系构建及其相关问题的系统研究仍然极具理论价值。
对于政治安全的内涵界定,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四种。
国家安全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 跨国并购 反垄断 申报审查 法律规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并购(Transnational Merger & Acquisition)已经成为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的最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近年来,外资并购也逐渐成为中国利用FDI的主要方式之一,因经济前景广阔,中国市场也成为了外国公司的竞争焦点,相应的,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相关法律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本文主要从跨国并购的审查监管方面,谈一谈笔者粗浅的看法。
一、跨国并购与反垄断概述
(一)跨国并购简述
跨国并购(Transnational Merger& Acquisition)作为一种企业并购的高级形态,是指在不同国籍企业之间进行的兼并或收购,国际上对跨国并购的概念尚无统一解释,国内很多学者也解释过这个概念,如史建三先生在其著作《跨国并购论》中指出:“跨国并购是指一国企业(并购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并购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收买下来”豍。无论哪种解释,从本质上说,跨国并购都不是一种单纯的买卖关系,而是通过产权交易对国际资本的重新分配,使国际资本进行流动。
(二)垄断与跨国并购
垄断(Monopoly)的概念最早源于经济学,国内一些学者将西方经济学者对垄断的定义加以总结,指出:“垄断是指特定经济主体为了特定目的通过构筑市场壁垒从而对目标市场所做的一种排他性控制状态”豎。与经济学定义不同,法律意义上的垄断则是指市场主体、政府机构或国家凭借其经济优势或国家权力,以单独、合谋或其他方式实施的妨碍或排除市场竞争效果的行为。为规制垄断行为,各国都相继出台了反垄断法,例如美国的“反托拉斯法”,德国的反对限制竞争法等,我国于2008年8月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开启了我国反垄断规制的新篇章。
在跨国并购中,跨国公司为了绝对控股,争取利益最大化,他们对很多企业拼命压价,甚至不惜高价收购,因此,对跨国并购行为进行严格的审查监管就变的至为重要,对规范市场的竞争机制,保护国有资产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如果没有配套完善的法律制度,跨国并购就可能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世界各国都相继把跨国并购纳入了本国反垄断法律体系。
二、我国有关跨国并购的反垄断法律制度
(一)我国有关跨国并购的反垄断立法现状
在《反垄断法》实施以前,我国在涉及跨国并购的审查监管问题方面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这个时期涉及到跨国并购问题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但由于各个法规规定零散,不系统,我国对外资并购的反垄断法律规制体现出了很多缺陷,不能够对跨国并购尤其是其中的反垄断问题进行有效地规制。
2008年8月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对于市场经济秩序的调节和垄断行为的规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反垄断法被喻为“经济宪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反垄断法》颁布实施之后,我国又相继颁布了多项配套法律法规,主要有:《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关于建立外资并购企业安全审查的通知》等等,这些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的颁布实施,对于完善我国的反垄断法律体系和实施《反垄断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仍然存在冲突或空白,伴随着新的经济形势的出现,对跨国并购的审查监管的法律规制仍面临着很多问题。
(二)我国对跨国并购的申报审查制度
1.相关市场与垄断标准的界定
我国《反垄断法》第12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相关场,是指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我国《反垄断法》将并购称作“经营者集中”,27条规定:“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由这些规定可以看出,相关市场的界定与垄断行为的判定之间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2.一般申报审查制度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反垄断申报审查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受理该申报的职能机关——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从竞争状况和消费者的利益角度考虑,在规定期限内履行法定程序,依法决定批准或不批准。依据《反垄断法》第21条,集中程度超过国务院规定的限度经营者若参与集中,则它有向反垄断机构申报的义务,没有进行申报或者经申报没有批准通过的不得实施集中。审查的程序,《规定》将垄断审查分为了申报审查阶段和实质审查阶段;对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在《反垄断法》被分为初步审查和进一步审查两个阶段。我们可以注意到,《反垄断法》的出台将导致一个新问题的出现——《反垄断法》规定的审查制度与以《规定》为主体的审查制度存在诸多的不一致,而如何解决规定的矛盾,有效地实施对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是立法机关和执法机关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3.国家安全申报审查制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外资并购的比例逐渐升高,哇哈哈遭强势并购,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等并购大案的出现开始让我们意识到有必要对国家安全审查作出相应规定。我国对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的原则上的规定体现于《反垄断法》的第31条,《规定》的第12条也规定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应当向商务部进行申报。
由于跨国并购会给东道国的经济带来重大影响,甚至会触及国家安全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外资并购的准入审查应由反垄断审查和国际安全审查两块组成,缺一不可。但就我国目前的立法状况,对于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只做了一些原则上的规定,并没有详细具体的立法规定,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分析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三、欧美国家对跨国并购的审查监管
(一)美国对跨国并购的审查监管
反垄断问题也是美国进行跨国并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美国反垄断法的法律体系由《谢尔曼法》、《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组成。其中,《谢尔曼法》只对鼓励竞争、禁止垄断的思想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具体的实施规定则是由其后的《克莱顿法》予以补充,后者与前者相比,主要是起着预防垄断的作用,凡是那些可以合理的预见可能会对竞争产生损害的行为,虽未实际未发生损害但为违法,显然后者的规定更加严格。出于对美国国家利益的保护,美国有相对完善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主要由《埃克森—佛罗里奥修正案》和《外国人合并、收购和接管规定》对国家安全审查进行具体规定,根据以上两部法律,美国国家安全审查的程序为:申报或通报—初审—调查—总统决定。从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并购美国MAMCO公司的失败和中海油宣布撤回对尤尼科的收购要约的案例可以看出,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在美国外资并购审查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二)欧盟对跨国并购的审查监管
在欧盟成立之初,相关条约中并没有关于企业合并控制的规定,直到1989年欧共体理事会审议通过了《理事会关于企业之间集中控制条例》(简称《欧盟并购条例》)。后来,2004年新的《欧盟并购条例》生效,和同年1月公布的《横向并购指南》都在5月1日起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参照了美国成熟的‘横向并购指南’,承认对并购的评价不仅需要界定相关市场、计算市场份额,也需要考虑买方力量、以及并购产生的效率和可能垂危企业的辩护,更在乎认定构成垄断性跨国并购的本质是要考虑各个参与者相互施加的竞争约束,来衡量其是否威胁或者损害有效市场竞争”豏。欧盟国家的反垄断法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由欧盟制定的条约,二是各成员国的国内法,欧盟委员会有权依据欧盟诉讼法适用欧盟反垄断实体法。根据欧盟的相关条例,委员会对跨国并购的审查标准为“严重阻碍有效竞争”,具体来说,就是欧盟在对跨国并购的实质审查标准上既保留了“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的内容,又重点强调了“严重阻碍有效竞争”的审查标准。
四、对于完善我国跨国并购的审查与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
首先,应当完善我国对于相关市场的界定标准。《反垄断法》应该结合我国市场的具体情况,从消费者和经营者的角度综合考虑,制定明确可操作的判定标准,这些都可以通过修改《反垄断法》和《外资并购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来实现。
其次,应当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完善我国跨国并购的实体审查标准。发达国家大多都对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以立法明确,我国应当吸取这些国家对跨国并购行为的审查标准的优点,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审查标准。
再次,应当建立独立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而不应该由多个机关协调处理,因为各个机关在其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之下,会导致反垄断案件的处理效率低下,因此,我国应当通过明确的立法规定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及其管理权限,完善我国的反垄断法律体系。
最后,应当不断完善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由于跨国并购涉及到了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因此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我们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主要经济体订立双边、多边条约等形式来协调反垄断法的域外执行,既尊重他国的反垄断法的司法主权,也为我国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提供合理的依据。
国家安全论文范文5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193X
国内刊号:11-5335/TB
邮发代号:82-37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科技期刊,定位于“国家级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性杂志”。
本刊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为技术支撑,编委会成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9名)和正高级职称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及各个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安全管理专家构成,形成强大后盾的专家队伍。
本刊是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 Info)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CNKI)全文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
国家安全论文范文6
课题名称开题报告(宋体,三号,加粗)
简要描述课题概况,主要描述课题要完成的目标。(宋体,小四,150字以内)
一、课题研究背景(宋体,四号,加粗)
(一)工程概况(宋体,小四号)
主要描述工程的具体名称,位置建设单位,规模,技术经济参数等。(宋体,小四,300字左右)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宋体,小四号)
主要描述课题研究对工程有何用途,及对本人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有何意义。(宋体,小四,200字左右)
二、课题研究内容(宋体,四号,加粗)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宋体,小四号)
主要描述课题研究哪些内容,或进行哪些项目的设计或计算。(宋体,小四,300字左右)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宋体,小四号)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描述具体目标)(宋体,小四,100字左右)
(三)预期成果形式(宋体,小四号)
施工组织设计文本、计算书、设计说明、或图纸等,结合课题自选。
三、研究步骤及使用的关键技术(宋体,四号,加粗)
(一)研究步骤
研究步骤如下:
200×年×月-200×年×月,具体任务1
200×年×月-200×年×月,具体任务2
200×年×月-200×年×月,具体任务3
(二)关键技术
描述完成课题使用的关键技术。(宋体,小四,100字左右)
四、课题研究价值(宋体,四号,加粗)
(一)创新点
描述课题的创新点。(宋体,小四,60字左右)
(二)应用价值
描述课题的应用价值。(宋体,小四,100字左右)
五、研究条件(宋体,四号,加粗)
描述课题的具体研究条件,如基础资料情况,已经掌握了课题研究需要的知识或技能,指导老师的情况等。(宋体,小四,200字左右)
六、参考文献(宋体,四号,加粗)
1、《××××》,作者名称,××出版社,***年第*版
2、《××××》,作者名称,××出版社,***年第*版
3、《××××》,作者名称,××出版社,***年第*版
4、《××××》,作者名称,××出版社,***年第*版
5、《××××》,作者名称,杂志名称,***年第*期
大学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范例:
题目:煤矿防治水管理及预防措施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选题目的:
煤矿水害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五大灾害之一,其危害程度仅次于瓦斯,矿井水害问题历来是制约煤炭资源开发和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生水害,不但会给生产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职工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随着泉上煤矿矿井开采范围的延伸、生产能力的提高及开采深度的增加,其开采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将变得更为复杂,涌水量进一步增大,水害问题也更为突出,故需要对其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防治水措施等重新进行分析研究。同时,通过对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运用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2、选题意义:
本论文着眼于矿井持续快速发展与安全生产的现状要求,运用水文地质学、、矿井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等课程的理论和方法,从充水水源、充水通道,矿井涌水量及其变化、水化学特征等方面对煤层底板灰岩承压水突水危险性进行分析研究。其研究成果,不仅可查明煤层底板水患影响程度,并对矿井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水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提升矿井经济与社会效益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1)研究矿井主要地层、地质构造及其构造演化规律,查明影响矿井生产的各种水害地质因素。
(2)只有建立和形成规范的防治水技术管理秩序,才能有效地开展一系列防治水工作。
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矿井突水严重威胁着矿井生产及工人安全,为此国内外专家对影响矿井突水因素和突水机理作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两类,
一:以水压为主要因素,主要考虑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力对隔水层的作用,如斯烈萨列夫理论、突水系数等;
二:以矿压为主要因素,试图通过研究顶底板隔水层和采动作用下的变形、破坏等特征来认识突水规律。
近年来,对于矿井突水通道,专家、学者从损伤力学、断裂力学、矿山压力学、岩体力学及构造地质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危害最大和难以准确把握的是断裂构造突水通道;对于突水机理,从“下三带”理论、矿压、大中型断层、小断层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出突水以承压水通过断裂构造进入矿井为主;对于突水预测,专家建立了遗传神经网络模型、GIS模型、尖点突变模型等煤矿突水预测模型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矿区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研究方法能对矿井突水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防治。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课题主要在充分整理研究泉上煤矿区域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地质与水文地质调查、水质分析等当今水文地质研究中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泉上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影响分析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根据分析的成果和结论提出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结合历史水文资料,对水文变化、防治水措施存在的不足进行全面总结、根据历史水文资料和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进一步优化泉上煤矿防治水措施方案通过专业技术刊物及相关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和书籍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包括:《煤、泥炭地质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地质工作手册》、《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等,确立相应的标准
六、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1、第1~4周现场实习调查阶段(泉上煤矿实习)
2、第5周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及提纲
3、第6周进行相关资料查阅与检索
4、第7~8周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5、第9~12周完成毕业论文初稿撰写
6、第13~14周交付指导教师审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
七、参考文献
1、柴登榜等。矿井地质工作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6.
2、郭颖、李智陵等。构造地质学简明教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8
3、孙超主编。构造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4、徐星宽。矿井突水机理、水害成因与防治[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3.22
5、章至洁等。水文地质学基础[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9
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防治水规定[S].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