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

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范文1

【关键字】高职 计算机类专业 综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0048-03

交换与路由技术是面向网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维护等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必修课程,它是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之后,对网络知识进行应用的实践课程。课程主要从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安装、使用和配置的角度出发,使学生熟悉中大型网络组网的基本知识,掌握网络的基本构建方法,具备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组网技能、网络架设和维护及网络安全技术的技能,完成交换机与路由器设备的安装、配置、调试以及常用网络协议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组网技术及高级应用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简单地以技术范畴为标准,把综合性的网络应用需求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技术实训项目,例如端口聚合、单臂路由等,也有部分教师在课程后期,选择性地把几个单项综合为一个类综合实训项目,但各子项目间缺乏有机的结合,且与企业实际应用情况有一定差距。此类做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基于工作岗位的技能体系被人为地划分为无关联的独立项目,缺乏整体规划与集中整合,学生缺少综合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训练,结果是学生在应对大型、复杂的网络需求时,不能全面地分析考虑,甚至束手无策。

因此,根据工作岗位技能需求,规划设计一个涵盖该专业领域主流技术、技能的综合实训项目,对培养学生的全局思考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非常重要。

一、实训目标及内容的确定

实训目标以能力目标为基础,实训内容根据工作岗位需求而设置。通过调研和分析,交换与路由技术课程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目标如表1所示。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并给合工作岗位需求,将实训内容设定为:

1.根据企业需求,设计网络拓朴结构。

2.根据拓朴,进行设备选型。

3.连接网络设备,并进行安装、调试,主要完成交换机基本配置、VLAN划分、端口聚合、生成树协议配置、单臂路由、静态与默认路由、RIP路由协议配置、OSPF路由协议配置、NAT地址转换、访问控制列表、Voip配置、帧中继配置、VPN配置等。

4.网络的测试。

本课程所培养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但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学习方法及能力也有所差异,在有限的时间和实训条件下,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上述的能力目标及职业素养。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可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进行实训项目的考核评估,即整体实施、分步考核,并在此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的特长,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二、综合实训项目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文所提出的综合实训项目,其设计思路是基于“理实一体,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以能力目标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对企业实际应用案例的科学分析,结合实训室软硬件条件,合理设计各个实训模块并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全面融合专业领域所需的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

其中,实训内容要以能力为导向,否则实训就会流于形式,不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产生实际作用。另外,提倡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其显著特点是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传授学生专业层面上的知识、技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包括思维方式、协作能力等。

(二)实现的平台

交换与路由技术课程综合实训项目的实现,可以基于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思科公司的网络模拟实训系统Packet Tracer为平台,另一种是以真实物理设备构建实训环境,两种实训形式各有利弊。以Packet Tracer为平台进行实训,优点是可在单机环境中运行,在一个统一的界面中,构建复杂的网络拓朴,可完成绝大部分技能项目的训练,成本低;不足之处是线缆的连接与端口状态等与真实环境尚有不同,学生缺乏直观感受。而以真实设备搭建实训环境,优点是与实际工程项目环境最为贴切,有助于学生养成职业能力;不足之处是建设成本高,高职院校普遍缺少可搭建完整复杂网络环境所需的网络设备,易造成技能训练的缺失。因此,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两种方式相互交替配合的方式进行,以取长补短,达到最好的实训效果。

(三)综合实训项目设计

1.实训项目原型源自实际工程案例。实训内容应来源于企业实际应用案例,才能与工作岗位需求接轨。通过对系统集成商、终端企业用户的深入调研,与企业工程师座谈,探讨企业岗位需求、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并广泛收集设计方案案例、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比较后,汇集整理出有代表性的应用需求及网络拓朴结构,作为综合实训项目的设计参考。

2.对案例进行教学化改造。教师根据实际的工程案例,进行部分改造与优化,使之适合教学情景的使用,之所以对工程案例进行改造,是因为单一的实际工程案例的应用技术不足以涵盖所有交换与路由领域。另外,在某些专业技术层面上,实际案例则要求过于高深、复杂,实施周期长,不适合作为课堂实训标准。

3.项目背景简要描述。通过对企业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综合,并进行教学化的改造后,交换与路由技术课程综合实训项目背景简要描述如下(限于篇幅,仅简要描述,实际应更为详尽):

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7-017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引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互联网+”经济新形态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受到广泛的关注,各大高校也非常重视,将“创新创业”理念融人课程教学、走进课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融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以及学生个体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创新创业理念融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设计整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融人创新创业的理念,以创新创业综合案例为指引,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所学的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上网搜索资料的能力,完成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发,提升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的运用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的理念,让学生形成创新创业的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

2创新创业理念融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设计

2.1课程设计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各大高校大力提倡并重点推进创新创业教,以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实际知识运用能力为目的,逐步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有了创新创业思维的理念,能够发掘生活中的商业机遇,成为具有开创个性、创业能力、独立工作以及管理能力的职业人士,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里加入创新创业理念,在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创业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基础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另外,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技能的运用能力,突出计算机应用课程的针对性以及实践性。

2.2课程设计思路

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载体,选取合适的企业素材以及创业素材,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办公软件基本技能进行实际锻炼,以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技能的运用能力和书写文档的技巧,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运用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3创新创业理念融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具体课程设计

该课程设计结合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设计特点(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在线上学习之前的导学课中引入创新创业思想,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里的线下课程授课部分,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础基本知识技能后,在线下的最后14课时里,以开发创新创业项目为目标,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所学的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上网搜索资料的能力,完成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发。有关创新创业部分的具体课程设计如表1。

2.4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该课程设计是在结合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设计基础上设计的,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目前采用的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分为线上28课时,线下28课时。在实施该创新创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开课前的引导课里,需要导人该设计中的第一个设计点,让学生知道创新创业是怎么回事,怎么设计,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思想,让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开发团队,以便后面分组完成综合创新创业项目。

2)课程设计里的市场调研、评价项目调研,确定具体项目和编写项目申报书任务需要在学生掌握了运用office办公软件里的Word、Excel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网络查询资料的能力之后开展。

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范文3

关键词 实验教学体系 电信与计算机分中心 信息工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47

Abstract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for colleges to train two essential link, for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other related majors,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 steps of application type talents training.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adi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has and social demand can not adapts with my school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 of tele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er center specific experiment teaching pattern and system, describes the various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th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solutions, in order to deepen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but also for future application key provinci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provides a basic guarantee.

Keywords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tele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er sub center;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我校信息工程学院所开设的四个专业分别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其80%以上的实验课是在电信与计算机分中心的实验室开设。这四个专业的共同特点就是实验课比例要多于理论课,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实验内容如果一成不变,则会极大地影响人才培养效果,如何让实验课程和社会接轨是目前电信与计算机分中心亟需解决的问题。

1实验教学体系主要研究内容

1.1 实验课程结构

(1)基础类、专业类、综合设计性以及创新性实验课程的比例不够合理,基础类实验所占比例过大;(2)大一可以开设和学科专业特点相近的基础性实验;大二可以以各种竞赛为导向、把硬件故障诊断的实例融入实验教学中去;大三可以把企业中实际的项目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渗透到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去。

1.2 实验教师结构

(1)学历结构;(2)年龄结构;(3)职称结构;(4)双师型教师比例。

1.3 实验教学大纲

因为电信、通信、物联网技术发现迅速,需要及时更新实验内容,陈旧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不能满足社会发展趋势。相对应的实验教学大纲最少三年要更新一次。

1.4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

(1)对实验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实验讲授方法、以及能否及时处理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为理论课中描述的都是在理想的环境中得出的规律和现象,而在实际进行的实验过程中会有各种不可预知的问题出现,需要教师能逐一分析并解决问题;(2)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遇到故障的处理方法等。

2 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各专业实验课教学体系结构

2.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

(1)专业基础实验课:大学物理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电信工程导论、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模拟电子线路实验、电工基础实验、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数据结构;(2)专业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信号系统实验、单片机技术应用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嵌入式与多核技术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移动通信系统实验、汽车电子实验;(3)项目综合实训:电子电路实训、电子工艺实训、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实用电源实训、FPGA课程设计、嵌入式应用实训。

2.2 通信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

(1)专业基础实验课:大学物理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通信工程导论、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电工基础实验、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模拟电子线路实验;

(2)专业实验:信号系统实验、单片机技术应用实验、通信原理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嵌入式与多核技术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移动通信技术实验、现代交换技术实验、光纤通信技术;

(3)项目综合实训:电子电路实训、电子工艺实训、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嵌入式与多核课程设计、传感器技术实训、安卓技术开发、通信系统综合实训。

2.3 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

(1)专业基础实验课:物联网工程专业导论、大学物理实验、数据结构、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计算机概论、计算机组成原理、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C语言程序设计;

(2)专业实验:数据库原理、传感器原理实验、操作系统、RFID原理实验、物联网通信技术实验、嵌入式系统设计、JAVA WEB开发技术、单片机原理实验、无线网络技术实验、网络互连技术、CC2530原理、软件工程;

(3)项目综合实训:C语言程序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语言类综合实训、关系数据库课程设计、嵌入式课程设计、Zigbee应用课程设计、网络通信课程设计、物联网应用项目实训、智能家居模拟实训、移动应用开发实训;

2.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课程体系

(1)专业基础实验课:数据结构实验、面向对象程序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

(2)专业实验:JAVA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网页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JAVA WEB、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单片机原理实验、网络管理、XML技术、多媒体技术;

(3)项目综合实训:嵌入式课程设计、JAVA WEB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JAVA课程设计、软件测试课程设计、Android系统课程设计、网络工程课程设计、Linux C课程设计。

3 目前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1 实验课时分配不合理

单片机课程设计、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等综合设计类实验为16学时,而通信原理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课则安排有34学时,明显设置不合理,今后更新培养方案可重新分配学时。

3.2 实验内容陈旧

(1)电子工艺实训仍使用potel99的最老版本,而目前经过升级后已有最新的potel2008版本;(2)嵌入式系统仍使用的是2006年流行的arm9的操作系统,而目前使用的主流操作系统应该是arm11;(3)移动通信仍使用的是3G技术,而目前4G移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且有部分高校向5G扩展;(4)单片机技术仍使用的是51系列单片机芯片,而目前应用较多的是STM32系列的单片机,相比处理速度更快,内存更大。(5)计算机网络实验仍是以有线网络教学为主,而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无线网络技术。

根据以上问题,可在培养方案中注明要求必须使用某种软件或实验方法,实验教学中心适时的淘汰过时的硬件或者软件设备。

3.3 单个教师承担一门课程的局限性

部分课程设计类实验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单个教师不能完全承担整门课程,这相当于做一个项目,项目组成员对于各个知识点进行分工协作才能更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某学生做一个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课程设计,就需要掌握单片机技术,开关电源技术,无线网络,高频等多个知识点,而几乎没有一个教师能同时精通这所有知识,这就需要在排课的时候能同时安排几个相关教师授课。

3.4 各专业实验课的专业性不强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可不开设移动通信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可增开设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微波技术等实验课程;通信工程专业可不开设电子工艺实训、FPGA技术,可增开设射频技术,光纤通信等实验课程;物联网工程可不开设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可增开部分专业基础实验课。

3.5 大部分实训课程未能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例如软件类实验相互抄袭、网上拷贝较多,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项目开发工作,因为真实的项目开发不同于普通按部就班的实验课教学,其整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可预知的困难,为了让学生学会分析处理各种问题,应把企业中实际的项目融入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让学生真实体验项目开发整个过程,这样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就能直接进入企业第一线工作。

4 结语

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学科专业特点随时改进,而信息工程专业实验发展尤为迅速,这就要求实验教师长期不断地学习,经常深入企业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实验教学中心也要适时更新硬件和软件设备,保障实验教学体系的实用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 柴文妍,王皖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实践与探讨[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21(3).

[2] 王青云,宗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题式”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4.

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范文4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37-02

目前,计算机已经直接渗透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获得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入门课程和必修课程。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通过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未来岗位上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更好地从事自己的工作。

一、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注重于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学体系中既包括理论课程也包括实践课程。目前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内容多集中在常规计算机知识应用方面,教学内容缺少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融合。

2.《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的内容有的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就学过,课程的授课方法多是以教师多媒体讲授为主,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没什么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3.《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传统的闭卷理论考试强调的是知识的记忆,对高职学生所需的“技艺”考虑不多,存在很多缺陷,不能准确反映出学生掌握、应用知识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能力。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简介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指课程开发必须是在有序性、整体性和生成性的原则下,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和高职教育需要这两个维度上予以整体设计,必须有系统的逻辑路线.它打破了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设计与建构能力的培养.缩短了教育和工作之间距离。工作任务分析(要根据高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进行职业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学习领域转换(根据高职学生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根据职业特征及完整思维细化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情境)。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设计

针对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缺少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融合,教授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以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教学为例,引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高职会展人才培养的需要。

1.确定职业岗位群。成立由学校教师、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对会展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进行调研分析。通过社会调研,进行职业分析,确立岗位群。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各类会展公司、会展中心、旅游公司、酒店宾馆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会会展服务、策划和管理等工作。

2.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在充分分析职业岗位群,初步概括的基础上再加以整合、提炼、深化基础上,并从中概括为典型工作任务。最终得到整合后的典型工作任务,见图表一中典型工作任务及具体工作内容。

3.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课堂教学中传授的只是技能,任何一项技能的掌握都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强调学生在课程单元学习情境的学习中,通过步骤的重复掌握技能,融入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为此我们结合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设计了会议型会展策划、庆典型会展策划、展示型会展策划、综合型会展策划4个案例,每个案例根据会展策划流程设计了会展咨询、会展决策、会展计划、会展实施、会展检查、会展评估6个学习情境。

4.课程教学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就是让学生将计算机知识融入到具体工作实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综合的职业能力.保证知识与职业经验、职业技能在结构上系统化。以学习情境1会议型会展策划为例分析,课程教学设计如下页的表所示。

我们在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设计时,引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课程围绕职业劳动中的实际工作任务来展开,实现了三个理念的转变:将典型任务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将创造力作为培养目标的重点。构建“工作过程完整”而不是“学科内容完整”的学习过程。课程的教学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通过步骤的重复让学生掌握技能,融入专业知识,最终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2]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

[3]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4]齐艳春.关于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7).

[5]李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综合化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范文5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多层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020-02

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计算机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且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教学计划以及课程设置中应突出实践性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作为一个关键环节。各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虽然都给予了充分重视,普遍的做法是在教学计划中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没有从根本上将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当作一个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和运作,从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第一,实践教学内容单一,更新缓慢,主要以满足课程的基本要求为目的。高职计算机专业一般是针对每门课程独立开设若干课时的实验,对理论内容进行验证的实践教学占较大比例,而将多门课程融合在一起开设的实践教学比例较少。例如,《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VB程序设计》和《SQL数据库》本来是两门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但一般高职院校都是对这些课程独立开设实验课,而将其融合在一起开设创造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较少。

第二,实践教学考核方法有待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仍以最终的实验报告作为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主要依据,并且实践教学的成绩通常只占该门课程总成绩很小比例(一般占课程总成绩的20%~30%),尚未形成科学、综合评定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

第三,缺乏实习基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多在校内实验室完成,且以各门课程的基础性实验为主。实验室设备主要满足课内各学科的实验教学,基本上没有开放性实验室。而各类实习(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由于缺乏实习基地,导致有些环节无法完成或完成的质量很差。

第四,师资不足。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带来的学生多、教师少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即要达到“双师”标准。但目前一般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师主要由原有的实验课教师、部分兼职的理论课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担任,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要求。

高职计算机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一个密不可分的部分。因此,应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以及实践教学的环境等进行合理配置,构建起一个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笔者结合我校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将该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图中数字1~6表示学期)。

第一层次侧重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由计算机专业各专业课的课程实验构成;第二层次侧重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第三层次侧重于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三个层次相互结合,辅之以“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考核方式”和完善的实践教学环境(开放实验室、实习基地、师资),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课程实验:侧重基本技能培养

对我校高职计算机专业而言,课程实验主要由三类实验构成:基础实验、软件实验和硬件实验。

基础实验包括三门核心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VB程序设计》。这三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的课程,主要目的是强化基本编程技能的训练。在学生上机实验中,我们把课堂上用到的案例实验延伸出去,举一反三,对于已掌握的知识可以不需要重复操作,同时压缩陈旧的、重复的验证性实验,增加反映学科发展方向的新实验项目。

软件实验着重于学生系统设计与分析能力及软件开发过程的训练。主要的核心课程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网页设计》等。这几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分量最重的。在操作系统实验教学中,我们并不拘泥于对操作系统原理书本内容的验证,而是紧紧结合流行的Windows作为实例加以分析。《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的实验教学则要求学生对课本上给定的实例数据库进行熟练操作。而《网页设计》的实验则是从书本上的案例出发,在对其验证操作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有特色的网站。

硬件实验主要包括三门核心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程序设计与接口原理》和《计算机网络》,着重培养学生硬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能力。《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实验重点放在部件设计这一级。《汇编程序设计与接口原理》主要学习一些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接口设计方法,如键盘、鼠标、USB接口等等。《计算机网络》则以局域网规划、组建与管理实验为核心。

(二)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侧重专业技能培养

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范文6

1 前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虽然属于管理学,但其主干学科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等三个,该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但是目前各高校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备,还未自成一家、各具特色,以致毕业生实践能力不突出,特色彰显不够,就业竞争力不强,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务之急,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要达到本目标,就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多层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曲靖师范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从2008年开办至今,已经培养5届学生,一直以来,我们不断加强和完善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实践教学体系的“硬件位”

实践教学体系的“硬件位”强调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开展教研的硬件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切教研工作就是空中楼阁。我们一直重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实验室建设。采购实验设备的指导思想是实验设备要先进、实用,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科研的需要。

该专业已经建成硬件实验室有2个: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通信与网络实验室有2个:计算机通信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信息管理类的实验室有3个:数字库应用实验室、信息管理与软件实验室、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同时为适应当今云计算、大数据的大趋势,我们投资200多万建立了云计算平台。

这些实验室的更新及新建,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及科研的需要。

3实践教学体系的 “抓手位”

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抓手,在学生的整个大学四年期间,为了在不同学期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贯穿大学4年的专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抓手,专业技能训练的目的是根据训练大纲,我们应以项目为驱动来创新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1],提升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形成几大子抓手,再作专项的打造。

我院的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两个级别,一是课程设计训练,本训练以课程为依托,制定课程级别的训练大纲和测试方案;二是综合设计训练,训练学生综合能力,要求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课程,完成一个综合性、设计性项目。

3.1 课程设计训练

“课程设计”一个多义词词条。它可以指“为掌握某一课程内容所进行的设计”[2]。课程设计是课程实验的高级环节,课程实验是提升学生立体实践能力的根本,课程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课程设计实验,我们在传统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课程设计实验,提升学生的课程综合实践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有6门,分别是:Java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及实验、管理学、经济学。我们针对这些课程,在编写实验大纲时,就要求编写课程对应的课程设计,设计方案要经过教研室的审核和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委员的讨论及审定。以审定通过的课程设计为依托,为后续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为例,课程设计的目的:利用Java语言的语法特性,结合数据结构算法、网络知识、文件处理和数据库等知识完成综合题目的设计和代码实现,并培养锻炼分析程序、撰写报告等能力。

3.2 综合设计训练

综合设计训练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设计和开发一个小项目的能力。这些项目有“ERP企业应用”、“Oracle运维管理”、“大数据管理”、“Java Web开发”等,这些小项目的训练要基于几门课的知识和技能,如“Java Web开发”就需要学生综合数据库、数据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程序设计等知识与技能。

综合设计训练要与毕业设计区别开来,此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和掌握项目开发流程,同时锻炼综合应用所学课程来完成一个具体的小项目。

3.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技能训练安排

为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得技能分,我们规定,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中级资格、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四级证书、思科(微软、ORACLE、华为、H3C或锐捷)的工程师级别认证、中级会计师,可获得3个学分;通过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高级资格、思科(微软、ORACLE、华为、H3C或锐捷)的高级工程师级别认证,可获得4个学分。

4实践教学体系的“信息系统开发能力位”

本专业的学生要求具体一定和信息系统开发能力,该能力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来炼成。毕业论文(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3]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技能整合,我院对毕业论文(设计)作重大改革,着力打造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分两部分,一部分在公司实习,同时要在公司完成毕业设计工作,余下的学生在校内完成毕业论文工作,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经向教务处请示,允许我院结合专业实践性强的实际,改革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改革思路包括三点,一是我院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以毕业设计为主,弱化对学生文本的要求,强化对实践动作能力的提升和检查,二是做好规范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文件,如:“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 “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开发文档的撰写与打印规范” 、“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开发文档”等。

5实践教学体系的“校企合作位”

为提升学生的实习水平,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我们自2013年开始,与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毕业实习合作,该公司是一家集软件外包、信息服务、学生专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软件公司,在全国小有名气。学生参加校企合作实习有两种类型,一是为期三个月的专业实习,二是为期四个月的就业培训。三个月的专业实习分为软件开发方向和网络方向,软件开发实训重点是提升学生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和水平,网络方向的实训重点是提升学生的网络设计、实施、部署能力。

从2013年开始,每年大概有一半的学生参加校企合作的实习,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了,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很多学生就在四川成都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