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管理服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用风险管理服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用风险管理服务

信用风险管理服务范文1

国际三方回购业务经验

三方回购业务是指由中央托管机构作为第三方,提供专业担保品管理服务的债券质押融资交易。自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所罗门兄弟公司首次推出以来,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三方回购业务在国际市场发展迅速,深受参与者欢迎。

(一)欧美三方回购市场品种介绍

欧美三方回购市场根据参与者和业务机制特点,可分为一般三方回购市场(Triparty repo market)和通用回购市场(General Collateral Finance repo market),其中一般三方回购业务占主导地位。

一般三方回购业务是交易商对客户市场。美国的一般三方回购业务服务商是两大托管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和纽约梅隆银行,欧洲是两大国际中央托管机构(ICSD)――欧清和明讯。服务商为一般三方回购业务提供专业的担保品服务。在清算结算上,美国由于实行二级托管体制,由固定收益产品清算公司(FICC)作为中央对手方进行一级清算,摩根和梅隆作为二级托管人负责二级清算。欧洲市场的两大服务商按双边清算处理,为提高客户结算效率,还可为其客户提供回转结算便利。

通用回购业务在国内也被翻译为普通担保品回购业务或标准担保品回购业务,于1998年由FICC和美国两大托管银行推出,目的是既继承三方回购结构又提供净额结算机制,以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流动性。通用回购业务在回购交易商间市场,交易经由交易商间经纪商匿名撮合达成,FICC作为中央对手方提供担保交收,两大托管银行管理回购担保品。据统计,2015年美国通用回购业务日均交易额约1750亿美元,仅占三方回购业务日均交易额的10%。欧洲的通用回购市场于2005年建立,Eurex Repo和LCH.Clearnet提供电子平台交易,Eurex Clearing和LCH作为中央对手方,明讯和欧清管理回购担保品。根据国际资本协会(ICMA)2016年6月的统计,通用回购业务约占欧洲三方回购业务总量的19.1%。由此可见,一般三方回购业务仍占据国际三方回购市场的主导地位。

(二)三方回购业务的主要特点

从欧美发达市场的三方回购业务实践中,可以归纳出其主要特点。首先,依托中央托管机构。国际市场上三方回购业务的服务商主要是大型托管银行或中央托管机构,提供专业服务,具备显著的规模经济优势。其次,法律关系清晰。三方回购业务不改变回购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这是三方回购业务最本质的特征。中央托管机构只是担保品管理的人,回购双方是直接债权债务关系,风险各自承担,有效避免风险传染和系统性风险。此外,风险防控更有效。中央托管机构提供的专业担保品管理服务显著降低了信用风险。最后,提高了担保品管理乃至回购业务的效率,使得回购双方可以将精力更集中于资金借贷方面。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三方回购业务的意义

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现有双边回购业务相比,三方回购业务具有鲜明的优势,在为市场提供安全高效的短期资金融通和流动性管理工具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推动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一)中央托管机构提供专业的担保品管理服务,有效防范信用风险

中央托管机构以安全和效率为目标,提供包括逐日盯市、自动选择、优化配置等一整套专业的担保品管理服务,保证质押券足额质押,最大限度地防范信用风险。

(二)有利于盘活信用债券和零碎债券,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

从银行间市场目前的情况看,一方面回购担保品集中在利率债,信用债使用不多。据统计,2015年中央结算公司办理的质押式回购结算业务中约88%的质押券是政府债券和政策性银行债。另一方面,多券种组合式的回购运用不多,零碎债券得不到有效使用。三方回购业务的合格质押券范围基于同业授信管理机制,限定为利率债和较高等级的信用债,并设置一定的折扣率和动态调整机制,既能盘活投资者债券资产,又有效防控风险。

(三)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在双边回购询价中,双方不仅要洽谈利率、金额、期限等要素,还要就质押债券具体的价值和风险情况进行评估;质押式回购匿名点击交易虽然提升了交易效率,但质押券管理效率、尤其是回购期间管理效率仍有提升空间。引入三方回购业务,交易双方更加专注于资金借贷,显著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特别是在流动性趋紧时期能够更快疏导市场需求、降低市场风险。

银行间市场(中央结算公司托管债券)三方回购业务方案

银行间债券市场存在中央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两个登记托管机构,这里介绍的方案仅针对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前台、使用中央结算公司所托管债券作为质押券的三方回购业务。

中央结算公司作为债券市场的核心金融基础设施,承担了国债、地方政府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银行债等利率债和企业债、资产支持证券等高等级信用债券的登记托管职责。截至2016年9月底,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类资产已达40.16万亿元,占国内债券市场总量的73%,可以说集中了国内市场最优质的债券担保品,足以支撑三方回购业务的开展。

(一)参与者管理

投资者可自愿选择开展三方回购业务。参与三方回购业务前,投资者需签署《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交易主协议》,并与中央结算公司签署担保品管理服务协议。

(二)担保品管理服务

中央结算公司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提供三方回购担保品管理服务。在首到期结算环节以及回购期间内,中央结算公司对正回购方的质押券提供自动选取、计算、质押、解押、盯市、调整、替换等服务,确保足额质押。

(三)业务流程

在交易机制上,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将为三方回购业务提供双边询价、匿名点击、信息查询等交易服务。

在交易后处理上,中央结算公司系统实现三方回购首到期结算的全流程电子化处理,安全、高效、便捷。若出现到期违约,中央结算公司将根据与回购双方的事先约定,对违约方担保品进行违约处置。

在结算模式上,中央结算公司采用双边清算方式进行实时全额逐笔结算,不承担担保交收职责。双边清算安全、高效,更适宜于银行间回购市场的大宗交易方式。

(四)三方回购业务风险管理框架

中央结算公司为三方回购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全面管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运行风险。

1.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分为本金风险和重置成本风险。针对本金风险,中央结算公司采用全额逐笔DVP结算实现回购双方券款同步交付,从而消除本金风险。针对重置成本风险,国际上公认的措施是建立担保品管理制度。中央结算公司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为三方回购业务提供担保品管理服务,以化解重置成本风险。

2.流动性风险管理

三方回购业务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来自于正回购方到期违约的风险。由于中央结算公司提供专业的担保品管理服务,实现足额质押,到期违约时可对正回购方质押券进行处置,以化解流动性风险。

3.运行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服务范文2

【关键词】民营企业 信用缺失 风险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持续推进,民营企业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力量,但由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服务基础不够理想,长久以来融资困难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和前景并不十分明朗的宏观环境下,融资矛盾和困境更加凸显,而导致这一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民营企业信用不足,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诸多方面的不适应。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和欧洲债务危机使人们对信用风险有了全新的认识,而在国内部分地区发生的债务人跑路事件也为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用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1.民营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面对不利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的挑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企业信用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管理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但总体而言,民营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社会环境尚不完善,制度基础比较薄弱,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1.1从社会层面分析,信用文化观念薄弱,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我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集体,强调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要做到言而有信,以最大限度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但对基于法制基础的契约精神的培育则存在明显不足,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信用意识和信用动力出现弱化态势,信用关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社会信用环境和制度建设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同时,由于社会信用法律制度不健全,失信惩戒机制不完善,对企业信用缺乏强有力的刚性约束,以至于有可能形成企业失信的恶性循环,尤其是在当前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普遍较为淡漠、市场信息渠道不畅且扭曲失真的条件下,我国民营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面临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并日趋复杂化。

1.2从企业层面分析,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信用管理主体职责不明确。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和制度尚不完善,业务流程亟需进一步规范化。现实中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没有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其职责主要是由销售和财务部门共同承担。然而,不少民营企业常常由于部门职责分工不清,销售和财务部门各行其是,多头管理、效率低下,企业信用管理策略与经营管理目标不能很好地融合,难以真正形成相互协调配合的有效监控机制,以至于拖欠账款现象时有发生。此外,民营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重点明显滞后,一些企业对交易之前和交易过程中客户信用风险管理重视不够,而把全部工作的重点放在应收账款的催收追讨上,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参与讨债,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不仅未能使应收账款得到合理控制,而且也给企业造成了更大的财务压力。

1.3从技术层面分析,信用管理人才缺乏,技术手段和方法相对落后。现阶段,在我国民营企业中专门从事信用风险管理的人员数量不足,且专业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较为传统粗放,国内外实践证明一些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在资信调查评估方面,更多的是通过客户自我介绍,或实地考察以及网站查询等方式了解其资信状况,而未能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客户信用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和分析;在销售业务管理上,客户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的确定,往往缺乏科学的决策方法和依据,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销售人员违规经营、违章操作,甚至与客户相互勾结留下了可乘之机。此外,部分民营企业受传统思维定势影响,忽视了企业资信状况的多变性,过分相信大客户、老客户,错误地认为这些公司的信用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以至于盲目授信、放松监控。而一旦出现未能按期支付的警示信号,反映又往往过于谨慎保守,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妥善处理,结果会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风险损失。

2.民营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困境的内外环境因素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无处不在。民营企业也无法逃脱“信用问题”所带来的困扰,只有主动适应信用经济时代内外环境变化的要求,在扩大信用交易的同时,不断加强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充分发挥“信用”在企业持续成长中的加速器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到位,企业自身信用管理的规范化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1市场经济机制不完善,企业产权基础相对薄弱。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尊重私人产权基础上,由相互独立且拥有清晰产权的经济主体进行交易的一种机制。企业信用是以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产权与信用是不可分割的,产权明晰是社会信用体系得以有效运转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各种制度规范尚未完全确立,市场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从表面上看,产权清晰似乎是民营企业最大的特点和优势,但背后却潜藏着创业元老、家族成员与技术管理骨干之间利益的纠结和冲突,加之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和自律机制,企业普遍存在“寻租”现象,从而导致生产经营行为的短期化倾向,企业信用风险问题有可能被忽视或掩盖。

2.2信用服务体系不健全,法律保证措施明显缺位。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较快,对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风险补偿机制,担保机构常常片面提高门槛从而限制了民营企业资金的融通。同时,征信体系作为实现民营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和共享的社会化中介服务平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用信息不充分且缺乏科学性,信用信息网络化和动态化建设明显滞后,信用信息传输渠道不通畅,征信工作商业化运作的社会环境尚不完善,民营企业失信的成本依然处在较低水平。此外,在我国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作为社会信用机制赖以维系的信用法制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许多试点性的制度设计也很不完善,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缺乏刚性约束,民营企业违约不讲信用的收益远比付出的代价大,致使部分企业退出市场或者自动放弃守信原则。

2.3 企业自身管理不规范,信用关系维护面临挑战。社会信用关系的不断发展和扩大,拓展了民营企业交易活动的时空限制,但也给其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在繁杂的运营与决策过程中,信用管理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更加凸显。民营企业自身信用管理不仅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信用状况的改善。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自身信用管理的欠缺和相互间信用关系的混乱与失控,是造成债务拖欠和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之一,这其中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内部管理问题。如果企业不能加以妥善处理,就有可能损害与客户之间的正常业务关系。因此,民营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自身信用风险管理,有效发挥机制灵活的市场竞争优势,确保各项业务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3.完善民营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宏观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信用风险问题。因此,进一步增强信用风险意识,完善信用制度建设,创新信用管理模式,优化信用市场环境,这对于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尚处于初期阶段的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3.1增强信用风险意识,明确管理主体职责和工作要求。在现代开放经济条件下,良好的信用关系是企业健康运行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信用风险管理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特点,它贯穿于企业的计划、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和信息等各个基础管理领域,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核心作用。因此,我国民营企业管理者必须进一步增强信用风险意识,积极倡导信用观念和信用文化建设,及时弥补信用管理职能上的缺陷,明确管理主体的职责分工和具体要求,通过不断优化企业人、财、物等经济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销售与财务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力求对企业信用活动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最大限度消除不同部门在管理目标上的相互矛盾和利益冲突,逐步构建形成一个健全有效且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信用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提升企业的信用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3.2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建立规范有效的业务工作流程。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强化事前预防、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各环节的基础工作,这是民营企业有效避免信用风险的重要制度保证。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客户资信管理制度,民营企业在与客户进行交易之前,必须认真做好新老客户资信的调查与评估,并进行严格的制度化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剔除信用不良客户,努力把客户信用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内部授信管理制度,民营企业在交易决策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科学的信用管理政策和制度,主要包括“信用申请审查制度”、“信用额度审核制度”和“交易审批制度”,力求实现交易决策的科学化、定量化,规范企业与客户间的信用关系,减少交易人员的主观盲目决策;三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民营企业必须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跟踪与管理,定期核查账款的回收情况,对交易客户业务经营的异常变化要保持充分警惕,一旦出现可能影响账款回收的不利因素,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以避免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发生,最大限度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

3.3创新信用管理模式,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面临着如何有效控制客户信用风险的问题,但由于受自身管理经验和能力限制,完全依靠企业内设机构进行管理会面临许多困难,亟需社会中介机构提供完善的信用管理咨询和服务指导。从国内外实践来看,信用风险管理的委托制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服务外包方式,其业务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战略合作模式,即中介机构与民营企业保持长期业务合作关系,对企业进行信用管理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协助企业建立并不断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二是直接外包模式,即民营企业将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委托给信用管理咨询机构,由中介机构根据企业经营特点和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信用管理方案并具体组织实施。当然,这种管理模式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健全完善的社会信用管理服务体系的支撑和保证,能够为有需求的民营企业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高水平信用管理咨询服务。

3.4优化信用市场环境,建立健全失信约束和惩戒机制。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眼前长远利益相结合的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有效机制。政府应在借鉴世界各国信用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管理的法律和政策体系,积极扶持并逐步规范信用中介机构的服务行为,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进程,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以及失信惩戒管理和约束,有效发挥法律和市场对失信行为的双重惩罚机制。同时,要大力加强全社会诚信教育,建立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信用市场及其发展环境的监督作用,加大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逐步使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自觉行动,从而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信用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潘施琴.浅议我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识别与评价[J].现代商业. 2009(11)

[2]郭华.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2(04)

[3]马彩红.金融危机背景下民营企业发展探讨[J].企业研究.2012(04)

[4]武彦坤.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用管理[J].科技信息.2009(35)

[5]姚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对策建议[J].边疆经济.2012(07)

作者简介:

李盼盼(1987—),女,汉族, 山东德州,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包丽馨(1965—),女, 辽宁朝阳,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计财处主管会计,经济师;

信用风险管理服务范文3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核心竞争力;风险管理;信用风险;价值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2-0019-05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所处的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只有正确识别、全面提升信贷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科学竞争、有效竞争,推进新形势下信贷业务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什么是信贷核心竞争力、怎样构建信贷核心竞争力”成为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竞争态势加剧

受金融机构数量增加、直接融资比重扩大以及利率管制放松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一)竞争对手日渐多元化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之间的信贷业务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竞争逐渐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界限,跨地域竞争现象时常出现;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还面临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挑战,其中既有财务公司、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如个人保单质押贷款)信贷业务的直接竞争,也包括证券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其他融资方式的间接竞争。而且,融资“脱媒化”在挤占优质客户信贷市场的同时,还将使整体客户信用质量向下迁移,间接增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二)竞争内容多层次化

利率竞争是当前信贷业务竞争的主要方面。由于竞争激烈,商业银行对大型优质客户一般均执行基准利率或下浮10%的利率水平,而对部分优质中小企业,利率上浮幅度也仅为10%~20%。2005年第二季度至2007年第四季度,我国金融机构利率上浮贷款占比呈不断下降趋势(见图1)。随着贷款利率下浮管制的逐步放开,利率竞争的激烈程度将进一步增加,商业银行的风险差别化定价能力将面临更高要求。

管理及服务的竞争效果日益突出。随着信贷业务竞争的深化,金融机构的相关管理水平与服务效率在竞争中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显现。为了提高自身业务的竞争力,商业银行需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量对客户放宽贷款期限;在相同贷款额度下尽量降低抵押物价值要求,或是在相同价值抵押物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授信额度;尽可能放宽贷款发放的前提条件(如降低自有资本金比例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贷款审批效率,缩短客户的等待

周期。然而,也正是这些要求,造成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实践中市场拓展与风险控制之间的矛盾。

(三)传统竞争方式的局限性凸显

目前各商业银行仍以信贷市场,特别是优质客户信贷市场份额的竞争为主要目标,竞争手段与模式的同质性依然较高,使得信贷集中风险凸现。200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呈现出明显的向中长期集中趋势,中长期贷款在全部贷款中所占比重由2003年初的37.07%增至2008年11月的51.50%。同时,近年来贷款主要投向交通、能源、房地产等行业,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行业信贷集中。美国、日本、瑞士等国历史经验表明,信贷集中风险往往是导致巨额信贷损失,甚至引发银行危机的重要诱因,值得高度重视。传统信贷业务模式下的贷款利率管制,缺乏对不同客户的差别化定价,同时风险指标及风险管理以资产质量为重点,故信贷业务的竞争优势直接体现在信贷市场占比的扩大与信贷资产质量的优良上面。但这难以适应利率市场化、融资多元化以及风险管理前瞻性、科学性等诸多挑战,并且单一、过度关注资产质量,容易助长贷款发放与管理的短期行为,更不利于竞争优势的持续保持。而信贷集中风险的出现,也对信贷业务竞争中单纯追求规模、份额以及资产质量目标提出严峻挑战。

面对上述种种挑战,商业银行需要借助于更科学、更有竞争力的途径来发展自身的信贷业务。而信贷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提升,既有助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有效应对新形势、持续保持竞争优势,也将为信贷管理工作创新提供新思路。

二、信贷核心竞争力内涵及确定依据

从本质上来看,商业银行的信贷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就是风险管理能力,尤其是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原因主要是:

(一)符合核心竞争力概念与特点

普拉哈拉德和甘瑞・哈默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能的学识。核心竞争力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价值性,即既可为客户创造价值,又能为自身创造价值;二是独特性,指必须为企业所特有。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且难以转移或复制;三是延展性,能够同时应用于多个不同的任务,不仅表现在技术上,还可表现在经营、营销和财务上。

而风险管理能力既满足核心竞争力定义,又符合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三个特点。(1)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内部长期积累得以形成的。风险管理能力既涉及度量方法、管理工具、信息系统,又包括风险偏好、风险战略、风险文化等内容,这些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与整合。同时,风险管理能力也需要经过若干宏观经济周期的考验,不断总结提高,这更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2)风险管理能力具有价值性。风险管理能力既有益于科学识别自身业务价值创造情况,为优化资源配置、进行针对性管理提供依据,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也有助于通过进一步强化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功能,实现客户价值的增加。(3)风险管理能力具有独特性。风险管理能力形成并深植于银行内部,既长期又系统,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既不像具体产品或服务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或复制,也难以像人员、信息系统等容易转移。(4)风险管理能力具有延展性。风险管理能力的发挥贯穿于信贷业务的全过程,包括贷前调查、评级授信、抵押评估、审查审批、监测预警等。同时,既可反映为各类风险度量技术方面,又能在产品设计与定价、绩效衡量、计提拨备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信贷业务本质的必然要求

表面上,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向客户提供信贷资金,同时到期收回并获取利息收入。但从本质上讲,信贷业务是银行提供的一种能为客户增加价值的金融服务,特别是风险管理服务。信贷产品及相关服务保证了客户正常运转与扩大再生产,直接或间接地满足其经营周期中的流动性、市场及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促进了客户股东价值的增加。例如,无追索权保理业务,就可直接起到帮助客户防范信用风险的作用。随着客户融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加强,相关融资产品与方案的设计、定价工

作越来越需要风险管理能力的支撑。风险管理能力的强弱将更直接影响着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多少。

同时,信用起源之初,就伴随了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的产生。因此,信贷业务本质上也即风险业务,风险管理是信贷业务开展的内在要求。风险管理能力是科学判断信贷业务股东价值创造与否以及多少的基础。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约束、激励措施。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通过发挥自身风险管理能力,能够降低相关业务经济资本消耗量,获得更大的风险溢价收入,保持较高的经风险调整后收益率(RAROC),持续创造更多股东价值。

由此可见,信贷业务的竞争优势最终体现在能否创造价值,能否持续地较其他竞争对手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些都需要依靠较高的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实现。

(三)信贷业务发展的推动力量与客观需要

现代信贷业务较传统信贷业务已发生较大转变,商业银行已不仅仅局限于资金提供者的角色。具体表现在:经营目标不仅是扩大业务规模、保持良好资产质量,而且更加注重降低经济资本消耗、增加股东价值;经营模式由“购买-持有”(Buy and-Hold)转向兼具“发起-分散”(Originate-to-Distribute);经营范围扩大,信贷一级市场稳健发展同时,信贷二级市场甚至衍生市场迅速发展,信贷市场流动性不断增强;经营内容也由贷款、信用证、保函等传统信贷产品拓展为具有信用风险敞口的各类金融产品,如各类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ABS)、担保债务权证(cDO)甚至信用衍生品;经营成果不仅局限于利差收入,更重要的是发挥核心作用带动其他业务发展,直接与间接增加相应中间业务收入。

一方面,随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特别是风险识别与度量能力的提高,传统信贷业务顺周期性(procyclicality)、经济资本消耗相对较高的特点逐渐被重视,客观上推动了信贷业务经营目标、经营模式、经营范围等的转变,而这些反过来也为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利用市场信用价差曲线估计信用风险大小、利用信贷二级市场与衍生市场转移与对冲信用风险等。另一方面,新型信贷产品、信贷市场带来诸多新问题,要想解决它们,也离不开风险管理能力支撑,如资产证券化中相关信贷资产的选择、各类债券违约风险的度量以及各类信用衍生品的定价等等。

(四)现实矛盾的根本解决途径

市场拓展与风险控制矛盾的解决归根结底还在于风险管理能力。只有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才能深入认识风险本质,科学衡量不同利率、期限、额度、抵押条件下承担风险的大小以及创造价值的多少,并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设定利率、期限、额度、抵押的合理区间与组合。如此,既有利于统一内部认识、缓解前后台矛盾,也有助于真正做到科学合理竞争,保持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此外,信贷管理过程中信贷集中风险识别与防范、信贷退出及时性、信贷业务绩效考核指标科学性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解决也取决于风险管理能力。

三、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核心竞争力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风险度量能力相对不足

商业银行的“防范不良贷款发生、降低不良贷款比率”管理目标,对化解历史包袱、确保新增贷款资产质量、夯实信贷管理基础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将不良贷款等同于信用风险,并将不良贷款余额或比率作为核心风险度量指标,存在风险界定主观性较大,指标准确性与前瞻性不够等问题。尽管细化贷款分类(如贷款十二级分类)、加大贷款分类检查力度等工作使这一状况有所改进,但限于对信用风险认识的偏差,现有风险指标自身科学性不足、存在滞后性等缺陷难以根本克服,从而影响到风险识别和管理的前瞻性与有效性。

1 没有区分预期与非预期信用损失。不良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已发生的信用损失水平,而信用风险强调不确定性,准确定义应该是非预期信用损失,将两者混淆容易导致风险识别滞后,不利于积极主动地开展风险防范工作。例如,拨备对应预期信贷损失,在预期的基础上提取拨备既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业务收益,也有利于及时提供损失预警。而在敞口被认定为不良贷款后再以此为基础计提拨备,属事后行为,还将因收入与损失在时间上的不匹配导致收益失真。

2 难以科学衡量信贷业务价值创造情况。尽管防范不良贷款发生、保持较低不良贷款比率,目前仍既是监管当局监管要求,也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但在新形势下,大量不良贷款已被剥离,责任追究机制普遍建立,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大为降低,拨备核销制度得到加强,特别是作为上市银行,客观上要求信用风险管理转向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根本目标。当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主要关注贷款的规模、结构以及不良贷款的余额与比率等指标,缺乏对真正信用风险,即非预期信用损失的科学度量。在此情况下,无法精确度量信贷业务或具体信贷客户的经风险调整后收益率(RAROC),从而难以识别和度量具体信贷业务或信贷客户带来股东增加价值(Shareholder ValueAdded)的正负与多少。

3 未能从信贷组合角度准确度量风险。长期以来,从经营、财务等角度识别与度量单一客户的信用风险被普遍重视,而对信贷组合的系统性风险或集中风险,则缺乏相应准确有效的识别方法与度量工具。传统信用风险管理模式下,重点关注现有贷款组合的不良贷款比率,在此标准下,容易忽视信用集中风险。例如,对某行业信贷(特别是中长期信贷)投放越快、投放量越大,短期内该行业不良贷款比率就越低,如此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贷款投放进一步集中,而一旦宏观或行业形势变化,则形成刚性损失,难以逆转。此外,随着宏观调控力度加大,信贷组合系统性风险随之加大,但现有方法或指标难以对此进行度量,无法准确评估宏观形势变化对整个信贷组合的潜在影响。

4 无法实现对新型信用风险的有效度量。随着短期融资券、无担保企业债、利率互换等新产品不断推出,发行人与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大量显现,带来诸多信用风险度量的新课题。例如,短期融资券“06福禧CP01”,在上海社保案发后评级被降为c级,暴露出无担保的短期融资券具有的信用风险。而无担保企业债发行数量与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债券向信用产品本质回归的进程加快,度量、防范相应信用风险也日益重要。此外,利率互换等衍生产品的推出,也带来如何度量信用风险敞口与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等问题。在传统模式下,根据贷款资产质量水平与变化趋势判断风险大小的做法,无法适用于有价证券、衍生工具业务中新型信用风险的识别与度量。而且,金融市场的快速反应、金融资产价格的灵敏变化等,也对商业银行新型信用风险的度量、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风险管理手段相对单一

当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以风险控制为主,辅以风险分散、风险承担、风险转移等途径。具

体地,通过设定信贷限额、压缩信贷额度、缩短贷款期限、追加抵押物等手段控制风险,采取金融机构间组织银团贷款形式分散风险,通过核销途径承担风险,主要利用信用保险及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转移风险。

由于风险控制手段具有刚性强、实施难度大等特点,在具体运用中往往处于两难境地,操作空间受限。例如,贷款往往分批逐笔发放,短期内大幅度压缩、立即收回不尽现实,而对未到期贷款提前收回更面临违约责任,也不利于客户关系管理;对于经营正常但资金紧张的客户,大幅抽回贷款,反倒加剧其经营风险,容易引发剩余融资的安全性问题。同时。风险控制手段还存在着规模确定主观性较强、时机选择缺乏前瞻性的问题,尤其是在信贷组合风险控制方面。组合信用限额体系尚未全面建立,即便个别实施,也是或参照贷款投放计划或依据组合不良贷款比率水平建立简单的绝对额或比例限额。限额设定存在较大主观性,且与风险状况缺乏关联、反映滞后,往往在发生较大信贷损失时才紧缩限额,效果不佳。银团贷款近年虽得到大力发展,对于分散信用风险起到积极作用,但仍以贷款的一级市场为主;核销属于被动的风险承担方式,流程长、限制多;信用保险也局限于国际贸易融资中出口信用保险的运用;而信贷资产证券化方式刚刚兴起,受风险认识与度量水平不足的制约,面临诸如如何确定标的资产组合规模以及选择标准等实际操作问题。总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对冲、出售、转移等手段依然空白或刚刚起步,风险管理手段尚需进一步丰富。

风险管理能力的不足,极大削弱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核心竞争力,也是造成信贷业务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只有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才能有效解决现实矛盾、成功应对未来挑战。

四、提升商业银行信贷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科学认识

1 扩大信用风险管理范畴。商业银行需要科学地认识和界定信用风险的本质及特点,扩大、整合信用风险管理范畴,在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违约”模式基础上兼顾“盯市”模式。不但要关注信用风险的传统业务来源,管理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还需要适应信用风险范围逐步扩大的趋势,把握广义上信用风险的属性来源,管理发行人与市场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如企业短期融资券、公司债、衍生工具交易的信用风险),同时兼顾交易对手(债务人)信用状况和履约能力变化导致债权人资产价值变动发生损失的风险。

2 树立科学正确的竞争观、风险观,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信贷业务的竞争不仅仅是追求市场份额、利息收入。其根本目的是为自身及客户创造价值。信用风险的科学界定、准确识别、精确度量以及有效管理对于获得与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十分关键。因此,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应统一风险认识,在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中深入贯彻董事会制定的风险战略及风险偏好,使科学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技术渗透到整个业务流程以及员工的行为规范中,最终在全行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或信贷文化)。

(二)着力增强信用风险,特别是组合信用风险的度量能力

信用风险度量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与基础,精确的风险度量既为相应的风险管理手段提供了科学依据,又有利于风险识别前瞻性与监测持续性的实现。

1 提高风险度量指标的科学性与精确性。今后商业银行应实现以“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比率”为主要风险度量指标向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信用风险度量框架转变。通过实施内部评级法,确定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敞口(EAD)等信用风险参数,进而准确计算不同交易、不同客户信用风险经济资本消耗情况,判断与比较各自股东价值创造情况,计算相应的经风险调整后收益率(RAROC)。在单笔交易信用风险度量基础之上,更需注重信贷组合系统性风险与集中性风险的度量与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Creditrisk+、CreditMetrics等国际主流信用组合模型做法,开发内部信贷组合模型,积极实施信贷组合管理。通过计量行业、地区等不同维度信贷组合的经济资本消耗情况,从边际风险贡献角度识别与度量信贷集中风险。

2 高度重视压力测试在信用风险度量中的重要作用。采取以下步骤正确进行压力测试:先设定具体的压力情景,将情景转换为信贷组合模型中系统性因素的压力值,再模拟组合损失分布,计算非预期损失、经济资本等参数,确定压力情景对信贷组合的影响。同时,建立健全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识别机制。加强对宏观经济研究,提高对经济周期走势及物价指数、利率、汇率等经济参数的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设定不同情景(如GDP增长率下降两个百分点、电价上调5%、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0%等),对自身信贷组合进行压力测试,及时识别系统性风险及其影响。目前,房地产、交通、能源等行业信贷集中现象突出,且贷款抵押物也多集中于房地产,商业银行应将这些行业作为定期压力测试重点。

3 积极探索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为场外交易金融衍生品(如利率互换等)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新思路。首先,设定不同市场情景,利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计算各个时刻的潜在信用风险敞口;其次,结合潜在信用风险敞口与不同信用事件(交易对手不同的违约率、违约损失率等),再次进行模拟得到信用损失分布;最后,根据信用损失分布计算所需经济资本数量,得出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大小,进而应用于交易决策、产品定价以及风险缓释手段运用等具体实践中。

(三)多管齐下,有效实现信用风险的控制、转移与对冲

信用风险管理服务范文4

信贷管理服务系统是金融信息增值服务系统中的组成部分。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为银行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挑战,也为信贷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带来了扩展。开展为金融机构提供企业非金融类信用信息的服务工作,构建信贷管理信息服务系统,通过与银行信贷征信系统信息资源的有效互补,能够达到有效风范信用风险的目的,能够为金融机构拓展和管理企业信贷业务提供大力支持。

[关键词]

信贷管理;信息服务系统;研究

近些年来,部分企业为了顺利通过银行的层层信贷审查,从而使银行难以获得真实的信息。而银行需要掌握企业的主要经营和财务信息,才能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因此,银行希望充分的了解企业各个方面的信息,如:工商税收、遵纪守法等方面。同时,银行还希望通过多渠道对企业的信用信息跟踪、分析等,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有效降低信贷风险。

一、信贷管理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

(一)设计原则系统采用B/S结构,遵循易用性原则,将所有数据及应用都统一在服务器端维护,为了实现零客户端维护,用户端只要支持浏览器就可以完成全部操作,系统管理简单易用、安全,有相应的可视化的操作界面。其中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先进性,安全性包括了硬件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网络安全,从而避免了非法入侵者的盗用和破坏。另外,为了可以利用一些成熟的技术,进行开发和功能拓展、规范先进的设计模型、系统架构;从网络设计、应用设计到业务流程设计,系统总体设计思路要符合统一规范。

(二)网络结构分析为了实现信贷风险管理信息服务系统与金融机构的网络对接,要以使用方便、安全为原则,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与信贷风险管理信息服务系统之间进行物理隔离。其次,为了将需要的数据从信用信息系统人工信息交换同步到信贷风险管理信息服务系统中,可以利用数据导入处理及管理功能。信息中心与各金融机构之间是点到点网络关系,为了使金融机构访问信贷风险管理信息服务系统,金融机构用户终端只要内部可联接专网,以租用电信或其它通信运营商专线方式,连接信息中心。另外,通过VLAN等手段,通过部署便捷防火墙设备等,在信用中心内部构建信贷风险管理信息服务系统专用服务网,实现网络隔离,逻辑划分信贷风险管理信息服务系统不同功能的服务器。并未为了实现安全审计,使不同用户享有的查询及服务内容,设立使用权限,使系统记录整个服务过程,保障信贷服务系统应用网络的物理安全。

(三)系统数据分析信贷风险管理信息服务系统运行在专网中,而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运行在电子政务内网,在物理上,这两者之间相互隔绝。信息主要分为企业基础信息、良好信息、经营状况等。信息服务系统结合实际,在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确定用于提供服务的信息数据项和展示形式,在根据一定的整合、抽取数据规则,将多个部门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如:数据映射关系、对应关系、数据吃力条件等,从而生成信贷风险专题数据库。数据文件是由人工导入方式,通过介质拷贝的形式,经过解析后,传输到信贷风险服务专网内,在导入专网内的信贷风险数据库。并且通过介质拷贝,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导出后,专网内的异议申请信息等相关数据在内网专题数据库中进行处理。信贷风险数据库和系统数据库为构成信贷风险的WEB应用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四)内、专网数据交换随着政府部门数据的归集周期,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的企业信息更新周期也会有变化。一般情况下,为了确保内、专网数据的同步一致,专题库数据的生成是按月进行的,企业信用信息也是按照月进行的。并且数据的交换采用全量的方式,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双向数据交换能够对异议申请文件以及结果文件,提出异议信息处理,采用XML格式作为存储和数据交换的载体。通过介质拷贝,将异议数据文件拷贝到内网,从而通过内网的异议处理流程,形成异议处理结果信息。同时,通过介质拷贝,将异议结果文件拷贝到专网。

(五)系统安全设计系统管理员主要是负责设置中心业务主管和金融机构业务主管的权限。而为了保证权限设置的准确性,各个金融机构业务主管进行设置具体每个金融机构内部的权限。也就是说系统采用分级设置的方式,利用标准的权限安全控制模式,使不同类型的用户能够使用不同的系统功能,为每个用户设置角色。另外,为了明确权限和表空间、表对象的关系,选用ORACLE作为数据库,严格区分用户的访问权限和修改权限。

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一)中心管理子系统的功能该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查询统计、通知公告等功能,是建立在专网的信贷系统中心管理子系统。

(二)数据整合交换子系统的功能为了定期生成电子政务内网的专题应用数据库,该系统基于信息服务目录,依托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和服务平台,通过数据抽取整合,建立在中心内网段,将相关数据生成文件后,使用人工导入的方式,按照电子政务内网系统信息交换管理规定,实现与信贷服务系统数据库数据传输和同步,是业务管理系统,从而能够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并给接受信贷服务系统导出的异议信息申请作业数据,进行相应的意义信息处理,导入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后,能够将异议信息处理结果反馈给信贷服务系统等功能。

(三)信息服务子系统的功能该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机构管理、信息校对等,是面向金融机构的信息主管、核查人员等用户,是建立在专网的信贷系统信息服务子系统,能够协助开展信贷风险管理工作。

三、如何运用系统

企业信用信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可以为企事业及个人服务,可以为政府机关和具有管理智能的社团体服务,服务对象很广。在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中,各类信息可以独立提供服务,也可以相辅相成,联合运用。目前,信贷风险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已在部分商业银行使用,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服务一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工作,不但能够充分发挥银行信贷工作的作用,还能对贷款企业进行资质审核,使用户鉴别企业的合法性,从而具有识别风险和防范风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春梅.数据挖掘技术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4.

信用风险管理服务范文5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价值创造

[中图分类号] F832.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10-0077-04

一、导 言

商业银行自产生之日起,对风险的管理[1]就一直是其业务经营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风险的表现形式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风险管理能力日益成为商业银行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形式和实质[2]也因此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般认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大致经历了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负债风险管理、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及全面风险管理四个阶段。

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起源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阶段,经历了“切块管理”、“一逾两呆”和“五级分类”的历史变迁。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完善和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开始追踪世界先进水平,普遍更加重视风险管理。总体上看,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借鉴国外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经验的同时,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从管理的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对信用风险,特别是对信贷风险的管理上,对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相对薄弱;从管理的过程来看,对风险的事前预防和事后控制强于事中的管理;从风险管理的目标看,大多局限于为降低或消除风险而管理。

商业银行的企业属性决定了其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为股东创造价值。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也一定体现在其对价值创造的作用上。在经济学中,风险即不确定性。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它既可能带来损失,也存在收益机会。从前述风险管理理论看,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着眼点主要还在于通过规避和控制风险来创造价值。而从商业银行业务的本质属性来看,所有的业务都是存在风险的,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实质上是一部在承担风险、管理风险中寻求收益的历史。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的深层关系,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机理和模式,寻求现代商业银行在复杂与多变的风险环境中的有效发展途径。

二、商业银行价值驱动因素

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的关系中,价值创造是根本,是目的,风险管理是途径,是手段。因此,要分析风险管理如何创造价值,就必须从商业银行价值的衡量着手。公开上市银行的价值表现为其全部股份的市值,非公开上市银行一般估算其内在价值。由于从长远看,公开上市银行的市值是围绕着银行的内在价值上下波动的,因此,对内在价值的评估就成为衡量商业银行价值的基本途径。国际上通常用来评估银行价值的方法是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即银行未来各经营期内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用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成本率进行折现得出。即:

V=+ +…+

其中,V――价值; p――收益; d――折现率;n――预期经营年限。可以看出,计算这一等式,收益和折现率的确定是其中关键性的两步。从收益角度来看,公司要增加收益,必须增加每期的销售收入,减少各项成本开支,并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对于折现率,通常可以用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成本率代替。在公开市场上,股权资本成本可以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计算,有r=Rf+β(RM-Rf),这里r表示资本投资者所要求的回报率,可以反映为经风险调整的股权资本成本率,Rf是无风险利率,RM是市场组合的收益率,β反映不同企业股票的非系统性风险差异系数。非公开上市银行的资本成本率可以选取同类型银行的参考值。股权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数就是企业的资本成本率,是经过风险调整的、可以用来确定企业价值的折现率。

根据银行价值评估模型,所有能够影响银行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的活动,都构成商业银行的价值驱动因素。主要有:

1.净利息收入。主要来自于银行的贷款和其他债权的利差收入。在利率一定的情况下,贷款等资产业务量的增加意味着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的增加。在所有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这意味着折现现金流量的增长,从而带来商业银行价值的提高。

2.中间业务收入。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业务不仅是贷款,中间业务收入正越来越成为银行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发达国家,这个收入平均占到银行全部收入水平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水平也在逐年增长,并逐渐成为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有余中间业务一般不需要或仅需要很少的资金支持,付出的成本很低,现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价值驱动因素。

3.资金成本下降。商业银行资金来源除存款外,主要就是资本金及从市场上借入的资金。在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居民和企业存款。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它资金来源也在增长。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一些商业银行并不以各类存款作为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而是通过金融市场实行多元化的筹资。这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传统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商业银行要创造更大的价值,确保资金来源的成本更低是一个重要途径。这包括在贷款利率一定的情况下,更低的资金成本意味着在同样数量的贷款投放下能取得更高的利差收入,也包括在贷款利率可变的情况下,与各类贷款配套的资金来源的成本的相对下降,即高收入的贷款配高成本的资金,低收入的贷款配低成本的资金,实现总体利率水平的相对下降,进而实际利差水平提高。一般来说,核心存款构成、市场化筹资便利程度、银行声誉等都影响着银行的资金成本。

4.经营成本下降。这是指除资金成本外的其他经营成本的下降。包括为业务拓展、日常办公服务、员工工资福利、对外沟通等的各项支出。商业银行的经营必须保证成本增长幅度不高于收入增长幅度,现金流才能增加。经营成本的下降,一般伴随着银行体制、机制及组织流程等的配套变革,总体上反映为经营效率的提高。

5.风险降低。以上各项业务收入的增长,都是假定在没有风险条件下发生的。如果贷款本息收不回、投资受损或中间业务收入存在风险,那么,银行的现金流就不一定会增长,甚至可能下降。在影响商业银行现金流的因素中,资产减值准备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产减值准备根据资产可能的损失情况计提,当被用来弥补实际损失时,就造成现金的流出。同时,随着银行经营风险的扩大,资本成本将呈现升高的状态,而这意味着折现率的提高。因此,银行风险对银行价值的影响,在价值评估公式中将反映为分子和分母均向降低银行价值的方向移动。在公开资本市场上,这直接反映为股票价格的下跌,损害银行股东的价值。

三、风险管理创造价值

银行的价值创造,来自于对价值驱动因素的有效控制。风险管理在两个层面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价值驱动因素,进而影响银行价值创造:

第一,通过控制风险创造价值。现代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加强对这些风险的管理,能够促使银行的价值驱动因素朝向有利于价值创造的方向发展。商业银行管理信用风险,防止违约损失;管理市场风险,防止不利交易结果和流动性不足的风险;管理操作风险,控制非正常支出,都是在对风险的控制中,或增加银行的现金流量,或者是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从而增加了银行的价值。始于2007年下半年的“次贷”危机,已经造成了诸如花旗、美林、汇丰、贝尔斯登等一大批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市值一夜间大幅缩水,国内银行更应牢固树立控制风险就是创造价值的理念。

第二、在主动为客户管理风险中创造价值。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间的资金流动加剧,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任何经济主体都有加强风险管理的需要。由于并不是所有的经济主体都有足够的风险管理能力,或者虽有风险管理能力,但与其专注于主业相比,在成本效益权衡上并不划算。因此,依靠银行等金融中介管理风险就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金融中介提供的风险管理服务,如果能在保证一定收益率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风险,或者,对于愿意承担一定风险的当事人,为其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尽可能地提高收益率,都是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可以通过主动管理风险,在为客户创造价值中实现自身价值增加。一是在为客户提供传统业务的同时,附加风险管理服务。例如为客户提供风险管理方案、对外担保、提供承诺函、交易、结算等服务,使客户专注于自己的主营业务。客户在享受银行提供的增值服务的同时,银行也能在传统市场业务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获取更多的收入。二是提供符合市场需要的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组合的金融产品,满足具有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多样化需求,在产品销售中获得非利息收入。如银行开发的一些代客理财、财富管理、资产管理、财务顾问和现金管理业务,正日益发展成为银行获取非利息收入的重要手段。

美国著名管理削减迈克尔・波特(1990)认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取决于公司为客户创造的价值。[3]在他提出的构建竞争优势三战略中,成本领先战略试图通过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来增加市场份额;标新立异战略是通过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相区别来获取竞争优势;目标聚集战略则是集中服务于特定的区域性市场或消费者集团,并在这一选定的目标市场上努力地实现低成本和标新立异优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创新更能满足客户需求的风险收益搭配型产品,降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以及满足特定客户的需求方面,都将体现在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的实际行动上。因此,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主动承担风险、管理风险,也是其构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四、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模式分析

基于风险管理的价值创造模式是通过对风险进行管理的某种方式,促进价值驱动因素及其组合朝向有利于价值增加的方向发展。商业银行基于风险管理的价值创造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模式:

1.预控制模式。这是通过一系列预控制的方法和手段来降低风险,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控制损失的同时创造价值。在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中,预控制是一种主要的模式。预控制主要包括风险计量、风险预警、事前限制性合约的订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及实施等内容。通过这些方面的制度设计及辅助手段的完善,商业银行可以在风险发生前认识风险、发现风险,控制风险,将风险消除于萌芽状态。从创造价值的角度看,分散化的管理及风险定价也是事前规避风险的有效策略。分散化来自于投资组合的一个基本原则:“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分散化,可以通过发展综合性银行的方式实现。通过多样化业务的并举,把银行规模做大。国际上曾经流行商业银行“大则不倒”的说法。商业银行因为规模大、业务范围广,一种业务的风险往往可以被另一种业务的盈利所补偿,“东边不亮西边亮”。经验证据研究表明,在银行业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情形,但不存在自然垄断(Kevin Dowd,1996)[4]。分散化还可以在资产组合中实现多样化。如通过对不同行业产业的贷款投入,有助于分散信贷风险。在风险定价中,银行对违约风险大的客户收取较高的利息费用,这是一种在事前就将风险与价值创造联系起来的策略。但是风险定价与银行对风险的态度及社会信用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为防范由于风险定价而可能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应该把风险定价与其他事前控制法结合起来。

预控制模式的使用,在于银行风险管理制度设计是否与内外部环境的契合。这一模式对我国现阶段的商业银行经营是特别有用的,因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主要风险还是信用风险。而且一旦出现风险,往往就意味着损失。因此,在风险成为现实前就采取防范措施,是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通过风险管理创造价值的一个传统的、广泛使用的模式。

2.对冲操作(Hedging)模式。对冲操作模式将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的风险看成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业务活动的过程中采取相对应的以防范和规避风险为目的的金融交易活动。目前金融市场流行的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就是这样一些有效的管理风险的金融工具。对冲操作模式更多地是适用于对市场风险的防范。当银行的资产因利率、汇率等可能的变化而面临受损失的风险时,选用上述适当的工具作对冲操作,就可以降低预期回收现金流的不稳定性,为银行创造价值。同时,当商业银行从事对冲操作时,它也为金融市场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金融工具,这实际上是将风险转移到那些愿意承担的当事人手中,由于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这实际上也为金融市场上的相关经济主体在创造着价值。在商业银行经营中,利用对冲金融工具进行对冲操作,还可以作为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及期限的手段,从整体上降低财务及经营风险。

3.价值创新模式。[5]以防范、规避、化解、转移等方式来管理风险,虽然通过稳定预期现金流增加了银行的价值,但如果在风险被控制的情况下,还能增加预期现金流的产出,商业银行就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商业银行要致力于发现市场部上未被满足而又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需求,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风险管理服务、满足细分市场特点的多样化的风险收益产品等方式,来实现价值创新。基于风险管理的价值创新的核心,在于避开竞争拥挤的市场,利用自身的经营特色和专长,在主动承担风险、管理风险中开辟新市场和新业务,并由此获取收入。这种收入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直接来自于销售风险管理产品,提供风险管理服务所得到的收入;二是由于能提供高附加值的风险管理服务,而引致的业务及其收入的增长。三是通过提供相应的风险收益产品,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供受欢迎的、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工具。一些创新的金融产品如资产证券化衍生的产品,既能为金融市场提供投资组合的选择,更能管理银行本身的风险。

4.重组模式。重组也能创造价值。一个发展良好的商业银行必然是风险管理能力强的银行。商业银行重组包括战略上与其他银行、企业层次间的并购重组及内部的业务与管理重组两个层面。其目的是通过重组,集中内外部有利于推进自身战略实施的资源,提高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能力,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更好的创造价值。

五、结论与建议

商业银行通过风险管理创造价值[6],主要来自于其对价值驱动因素的正向控制,并由此产生四种基于风险管理的价值创造模式,即预控制、对冲操作、价值创新和重组模式。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阶段和内部资源禀赋情况,选择适合其发展需要的一种或多种模式,在承担风险、管理风险中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寻求竞争优势。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创造商业银行有效实施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7]。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从战略角度关注和管理风险。有金融活动就有风险。对商业银行来说,关键的不是去回避风险,而是发现风险中所蕴涵的机会,利用风险去创造价值。②完善公司治理,从制度及文化层面完善风险管理架构。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对高层管理者的有效激励与约束,使其为股东利益服务。要通过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在银行形成一种风险管理的文化,使从高层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认识到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商业银行对风险的有效管理,是经营成功的关键,也是实现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基础。③将风险管理融入组织设计与流程优化过程之中。在金融需求快速多变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必须具有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能够敏锐地识别风险和客户的需求,这要求有一个反应高效的组织体系及业务运作流程,确保经营的弹性化。商业银行要在对市场和客户的深入分析基础上,以流程优化为突破口,按照价值链的要求,对流程进行优化,去掉多余的环节,精简成本,提高效率,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进而实现银行自身的价值创造。④结合银行自身实际,选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先进的手段,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现代风险管理已经发展了一些相关的风险管理技术,如评价市场风险的VaR,新的风险衡量模型,资产组合管理、加强内部控制的相关准则等。商业银行要在确立相应的价值创造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全面风险管理的需要,合理选择风险管理技术,从价值创造角度,对各项业务、各操作环节的风险实施全面的控制。同时,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建立高效的风险计量、监测、评估及管理系统,使其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对即将发生和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快速反应,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R.费雷泽、本顿.E.冈普和詹姆斯.W.克拉里.商业银行业务:对风险的管理(Commercial Banking――TheManagement of Risk)[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韩]W.Chan.Kim和[美]Renee Mauborgne.蓝海战略(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 (中译本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Kevin Dowd. 竞争与金融 (中译本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40 .

[5]龙西安,朱正罡.金融体系选择理论评介 [J]. 经济学动态,2002,(2),: 83-85 .

[6]何德旭. 商业银行制度与投资基金制度:一个比较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2 ,(9):39-48.

[7]葛俊龙,翟立宏,谢锋.商业银行核心功能新解[J].经济体制改革,2004,(1): 75-77.

On the Value-Creating Model of Commercial Banks Based on Risk Management

She Yunjiu1,Yan Liqun2

(1.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Beijing 100036, China;2.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Commercial banks are risk-taking enterprises. Commercial banks seek to establish continu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s by two ways, controlling their risk of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actively managing their customers' risk, and then create value. There are four basic value creation models: pre-controlling, hedging operations, value innovation, and restructuring model.

信用风险管理服务范文6

摘要: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银行、金融的稳定关系着民生、关系着中国的发展。在国内金融机构即将接轨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目前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在新阶段下如何更为高效的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是本文分析阐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银行风险风险管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金融安全

一、金融资产对经济的影响

2009年6月,财政部金融司管理的中国金融资产近70万亿,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日益占据重要位置。如何保障巨额金融资产的安全和稳定,已经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

二、金融风险管理保障金融安全

近年来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使得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愈来愈关注金融安全的问题。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金融的安全和稳定离不开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金融业应正确处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保持资金正常运转,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金融风险管理分两个层面,一是提高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管理;二是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体系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相比而言,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管理侧重于架构的设计和方法的确定;而监管机构的监管体系建设侧重于模式的选择和政策的制定。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简称“BaselⅡ”)的推广和实施,兼顾了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风险管理要求,使金融风险管理更规范化,也更有效率。

三、BaselⅡ框架下的风险计量

BaselⅡ较之Basel,更强调风险的计量,而风险计量最突出的表现是以内部评级法(简称“内评法”)为核心。内评法信用风险下的高级法涉及对贷款违约概率(简称“PD”)、违约损失率(简称“LGD”)和风险暴露(简称“EAD”)的确定,其中LGD的估值一直是高级法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

BaselⅡ的三大支柱中均涉及到风险参数的计量,其中第一支柱中的高级法鼓励商业银行自行估算PD、LGD和EAD,第二支柱要求商业银行对外披露风险参数的确定方法,第三支柱要求监管部门能够对商业银行风险参数的确定进行评估和校验,因此可以说BaselⅡ是围绕着风险计量管理为核心的。

四、国内银行风险管理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建设现状

目前国内银行业基于BaselⅡ的银行风险管理建设,从框架到模块都借助于Moody’sKMV、S&P、Fitch、OliverWyman等外资咨询机构。外资咨询机构为国内银行提供的风险管理服务,大多是协助银行实施涵盖风险管理各方面的全局性改革。

不可否认,外资咨询机构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其所拥有的品牌效应和国际经验,使得欠缺独立完成整体规划专业能力的国内银行纷纷抛出“橄榄枝”,投入不菲的费用,全权委托外资机构进行本行新资本协议实施项目的总服务商。然而,在BaselⅡ领域,外来的“和尚”真的能念好“经”吗?

(二)存在问题

BaselⅡ实施的关键:一是数据,二是模型,但国内目前在这两个方面的准备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

1.数据基础方面

银行BaselⅡ的推行,离不开对其信用数据有效的归集和整理。新资本协议对数据质量、完整性和历史观察期有明确要求。但目前,进入中国市场从事银行风险管理建设的各家国际知名咨询机构,自身所积累的信用数据均不包含中国的数据,因此无法进行借鉴和引用;而国内金融机构正在进行历史数据的收集清理工作,在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定义、数据逻辑等方面,才刚刚起步,离实施新资本协议还存在一定差距。

2.模型建立方面

关于内评法中所涉及的核心参数PD、LGD和EAD的确定,目前国外业界在PD建模经验方面较为成熟,但是对于LGD和EAD的计量,因普遍缺乏分析数据,故基本都处于起步阶段,还在进行理论方面的探索。

从欧美国家以及亚洲发达国家的经验可知,单纯地依赖国际知名风险咨询机构进行BaselⅡ的框架建立和推行实施,对于现阶段的中国银行业而言,并非成熟的模式。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金融风险管理之路,应立足自身选择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

五、探索中国金融风险管理模式

实施新资本协议不存在最先进的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实施模式是新资本协议项目成功的关键。银行必须首先理解自己——包括理解自己的国情环境、历史未来、组织架构、管理流程,理解自己的业务和数据,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模式。因此,商业银行应避免从形式上套用新资本协议,应首先评估风险管理现状,评估IT和数据基础,适当借助而不是完全依赖外资咨询机构力量,更多的立足本国资源,将所借鉴的国外经验逐步转化为内部能力。

(一)掌握核心的数据

在实施BaselⅡ过程中,对数据基础的建设,应该以自力开发为主。

首先,将中国银行业的数据和系统向国外咨询机构开放,会涉及较为敏感的金融安全问题;其次,对中国数据的理解和应用,国内的银行和机构更有话语权;第三,核心数据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行为,而是贯穿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始终,所以外资咨询机构的阶段性辅助并不能支持该项工作长期有效的实施。

(二)突破关键的技术

BaselⅡ的制定,代表了国际金融市场规则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欧美发达国家在控制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和风险监管的最佳做法;但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看,尚不完善的基础条件制约协议作用的发挥。这些制约包括公司和银行破产制度和程序、法律和诉讼体系、资本市场、信用评级体系、会计体系、科技支持、数据库、公司治理结构,甚至包括人们对于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态度等等。

(三)探索中国金融风险管理之路

笔者认为,中国的金融风险管理可以选择如下的发展途径:

1.建立统一的数据联盟

数据不足是困扰各家银行风险建模工作、推进新资本协议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2004年12月,由于缺乏信用风险统计研究的历史数据,欧洲几家大银行建立了泛欧洲信用数据联盟PECDC(Pan-EuropeanCreditDataConsortium)。截止2008年底,已经拥有37家成员国银行。各成员按照PECDC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提交自己拥有的信贷数据、违约损失数据样本点,PECDC按照各成员的样本贡献率来分配数据共享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各成员银行数据不足的困境。

这一数据联盟为各成员银行提供了创造和分析不同信用风险参数的统计样本基础,也可以用来度量各成员银行的信用风险组合,有利于计量经济资本和新资本协议所要求的资本充足率,也为各国、各家银行解决风险建模工作数据不足提供了思路。

2.建立统一的数据信息平台,加强商业银行IT系统建设

在推进实施新资本协议过程中,银行的首要工作是有效地整合银行内部各业务部门系统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展现,为数据清洗、标准化整合工作提供统一的基础风险数据。

3.风险管理建模工作要与银行实际业务紧密结合,加强业界多方交流

风险管理部门研发模型最终要运用于银行日常风险跟踪及管理中,因此建模工作一定要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不断与信贷部门、监控部门进行沟通,使模型接近于实际业务需要,具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