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范文1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微课程 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微博、微信等微文化的主体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微课程的实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当前学生学习的需求,微课程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由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独特的特征性,这样为微课程的实现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本文就微课程的设计和实践提出了探讨。
一、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定义和特点
微课程教学的定义,是将信息技术的课程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将其中的模块分解为目标、任务、方式、材料、作业以及反思六项微课体系。它是将信息技术微课程的学习方法作为核心,同时,将小学生学习中的材料知识进行整合,并且将知识点进行细分,围绕这些知识进行的视频创作,借助于学生设计任务目标,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的课程。其特点如下:
1.学习时间缩短,学生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微课程的设计是按照学生学习特点进行的设计,通常时间设定在10min以内,这样的视频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与老师进行互动课本中的内容知识点,同时,老师结合知识点提出有趣的知识点,这样能够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多层次教学,让学习具有针对性。由于小学生成长环境与教育环境的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微课程教学,只采取一种微课程教学是片面的,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在进行微课程教学时,可利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自己的水平选择自己的层次需求,这样因人制宜,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
3.减轻老师负担,投入更多精力对学生进行辅导。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满堂灌和重复教学,微课教学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可以做一次科学的策划,构建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共享机制,自主学习,减轻老师教学负担。
二、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教学模块设计
(一)微课程课前准备工作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是微课程设计的第一步,也是设计的非常关键性的一步,课前准备工作时将学生的需求信息做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的,不仅仅是对微课程主题的构思,也是对教学计划目标进行的细化,同时针对学习需求的分析,对学生的信息水平和学习经验、态度、问题能够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微课程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学习需求的实现只有从微课程的角度展开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后期确定微课程主题后,能够根据老师讲解的内容和学生学习微课程自学的内容两个方向进行提出教学内容的实现,这样针对性强,主题鲜明。
(二)微课程学习过程设计
对微课程学习过程的设计就是对微课程视频教学内容的设计,其中主要包括人、微讲解以及微作业三个环节,主要的设计分为教学画面和教学语言,画面的呈现是给学生图片、文字的体现。微课程视频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通过拍摄录制的方法把需要讲的课程录入到视频中,再对视频进行剪辑处理,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制作周期较短,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录制,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反馈回来的视频效果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三)微课程学习的支持设计
对于微课程支持设计而言,其支持的对象就是主要的微课程素材和相关的资源信息,比如微课件,要通过进行信息技术的设计,将一系列不关联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将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演示,手段为PPT模式。微课程上体现什么内容,传递什么内容,需要老师进行可操作性的设计,以便教学的实现,不能太过于繁琐。
(四)微课程教学课件的设计
微课程教学的课件设计,是依据课前准备工作和教学计划模块设计基础上实现的,老师可以根据微课程学习过程方案和微课件、素材等资源,利用视频录制技术对教学活动实施录制,后期进行必要的剪辑,制作出10分钟之内的微课程视频资源。常见的微课程视频制作的方法有专业屏幕录像软件、智能手机拍摄、交互白板+专业屏幕录像软件、数码摄像机拍摄等等。这些微课程制作的方法依据的是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制作的,能够充分将视频分为讲解型和操作演示型两种方式,完成之后,借助一定的专业媒体进行微课程的发病,相应地展现给学生学习。
三、实践的效果
微课程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微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程的使用更能实现对重难点知识的解决和突破,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小足,大大增强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同时,在微课程的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要正确看待微课程的作用,正确而对、理智处理微课程与教师、教材的关系,这样才能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借助于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教学应用,学生不仅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够自主地进行选择性学习,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将知识变得简单、好记,让知识点更加的立体化,通过以上的设计,充分地证明了微课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晗阳.微课程在小学Scratch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傅小力.基于BL环境的项目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范文2
关键词:微课程;义务教育;设计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1-20
这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普及,我们的生活逐步迈向了微博、微信、微商等的“微时代”。与此同时,教育领域也出现了网络课堂、虚拟课堂等教学形式。教育资源的丰富化以及全球化,正改变着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创新型、自主性、个性化、方便快捷的“微课程”应运而生。微课程的短小精悍、多样的视频内容与小学课时较短和小学生注意力差等特征相符合,所以,微课程教学应用于小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微课程
微课程(micro-lecture),全称为“微型视频课程”,它由美国的“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最先提出,为从颠倒课堂的模式衍生出来的概念。微课程的核心是紧扣短小精悍的知识点,以生动有趣的视频资料为主要载体的学习方式,可以作为网络教学和面对面教学这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甚至可以加上课堂活动以加深和强化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2.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作为在线教育形式,近年来微课程正在迅猛发展,并且已列为义务教育必修课程。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正好契合了小学生教学的特征,因此,适合的微课程制作应用对提高小学的教育质量十分有必要。然而,在实际的开发设计中难免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第一,微课程这种特别的授课方式,并不是所有老师和家长都能习惯或适应,需要老师因材施教。第二,微课程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为它是提前录制好的,不能有效应对临时情况的出现。第三,可能存在学校资源管理平台不完善的问题,导致软硬件系统不能更好地支持微课程的实施。
3.应用效果分析
为了确切了解微课程在课堂中的实践效果,笔者取听课、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学生与听课老师进行调查,希望借此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从而提出优化整改建议,为数学课堂微课程开发理论提供实践支撑。
(1)实践对象概况。本次实验选取×××小学五年级四个班级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五(3)、五(4)两个班级共66人为实验组,五(1)、五(2)两个班级作为对照组。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学困生数量比参照组多,尖子生数量低于参照组。
(2)微课程课堂实践情况观察与测试。①课堂观察分析。笔者通过听课教师的观摩评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学习主动性等进行量化考核。②后测结果分析。两个实验班的平均分有明显提高,排后率降低,可见微课程的应用在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有较大的帮助。
(3)微课程应用效果分析。问卷调查。实施微课程后,笔者通过后测和与师生间的交流来了解微课程的应用效果,多数学生表现出对微课程形式的喜爱,并且希望能经常在课堂中看到这种形式的课程。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认同度以及对下一阶段课程设计的改进,笔者向五(3)班发放了 34份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微课程实施的喜好程度和评价情况如下:90%的学生对现行的数学课程表示满意,只有10%的学生表示不满意。针对这些学生,教师就需要利用微课程降低数学课程的难度,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个性化课程。67%的学生对微课程这一形式表示“特别喜欢”,26%的学生表示“喜欢”,认为“一般”的占7%。
由以上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微课程这一新的课程形式能接受。由于教师身份的权威性,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倾向于询问同学或求助于网络,微课程在其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如可以帮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离开教师指导而自主探究,同时老师也希望微课程能充实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趣。
微课程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视频内容成为小学生教学的新形式与新趋势。设计开发优质微课程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还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课堂教学实践;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96-01
如何将微课很好的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在于教师们怎么样运用微课以及学生对此的接受程度,除此之外,老师在什么时候运用和学生什么时候利用 也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微课的含义
微课是被美国一名高级数学设计师创造出来的。它主要是利用短小的视频为载体,详细的记录老师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讲解过程。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上,8到十分钟以下。要求清晰地表明主要观点,且语言和思路能够被大众接受。老师可以根据其擅长和喜欢的方式去创造微课,可以用熟练的office办公软件和摄像机相结合,甚至可以是老师用手机拍摄手写解题过程和思路。老师可以随意创新,创造出很多新颖的吸引学生眼球并且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微课。
2.微课的运用方式
2.1 上课前使用。在课件使用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熟悉将要讲解的内容,同时也可以起到回顾上节课的梗概的作用,这样可以让知识连接紧密,也帮助加深对学过内容的记忆。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微课的学习了解到自己可能对某些方面还存在疑问。当真正上课时就可以向老师发问得到解答。例如小学生要学习钟表,怎么去认钟表,这样的课可以回很繁琐,学生会觉得很困惑以至于不能完全弄懂这个问题,这时老师就可以创新一个微课,在视频中出现可爱的动漫形象,讲述一个小孩子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并搭配钟表的显示,在结尾课设置几个疑问,例如:图中小孩七点半做了什么?他什么时候 起床呢?让学生去回忆和寻找答案,在回忆和裙子工程中加深钟表的认识,可能有点孩子不懂则会发出疑问解决疑问,并且以这种方式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就会有在课堂上有足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2 课堂中使用。一节课堂4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一直完全集中,因此如何在课堂中使用好微课,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保持求知欲是老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好的老师会知道如何去在学生们对问题开始感到疲倦和失去兴趣的时候利用微课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一个简短有趣的小视频会让学生从新开始对问题感兴趣,同时学生可以放轻松把视频当做一种娱乐享受,同时从中可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重新带着问题去听讲。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做的微课视频要十分符合小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兴趣的方面。举一个例子:当小学生刚刚接触小学数学里的混合运算时他们会觉得十分吃力而且会感到困惑,枯燥的解题和运算会让他们失去兴趣同时失去对课堂的注意力,这时老师可以利用有声音的图像和有趣的表现形式表达出来,10+23-5=28这个式子就可以在微课中用10个动态的小鸡图像以报数的形式出现,然后又跑来一队小鸡有23只以报数形式加入小鸡队伍,然后前方出现一只小虫,有5只鸡同时跑过去抢小虫子,然后再得出剩下多少只鸡,这样不仅仅告诉同学们解题顺序还可以以趣味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们会在放松且愉快的心情下学习这个知识点,自然学习效率高。
2.3 课堂后使用。在一堂课结束后,传统的方式老师会给学生们出几道计算题作为家庭作业,但是有了微课之后,老师们不再需要给每位同学发作业资料,学生们也不需要捧着一大堆枯燥的作业题做练习,效果低,而且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作业都是找别人代做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感兴趣还有就是作业量太大。老师可以自己制作微课作业,将课堂上讲过的内容用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并且有了计算机的的辅助教学,老师们可以将所有的微课视频上传到班级的群文件中,学生自行下载,不懂的地方可以重温几遍视频,同时相对于纸质作业资料,学生对视频作业和兴趣要大得多,同学们会期待今天布置的视频作业是什么样子的,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学习视频,效率高且耗时短,这就要求了我们老师要尽量变化微课视频的背景,图像和形式。这样学生会更期待不一样的微课作业。
3.提高课堂教学实践的几点策略
3.1 微课制作要"短小精悍"且美观实用。首先,一节微课的时间要控制在5-10分钟,太长的话学生可以会厌倦或失去兴趣,太短无法清晰的表现主旨。要求内容要层次清晰、观点明确、解题思路符合小学生、通俗易懂。这就要求老师要了解整个班级的整体水平,然后相对于这个标准来制作让大多数人都能理解的微课。其次还要注意题材的选择和视频中图像背景声音等等的挑选,视频中注意文字和图像的搭配和处理,还要声音和动画的设置等等。这就要求老师要有一个创新思维和活跃可爱的性格,要讲小学生的心理和爱好相结合,所做的视频要符合他们的口味,这样才能达到微课的最佳效果。同时老师在选取教学素材的时候要尽量符合他们的年龄,小学生一般对动漫人物或动物植物等都十分感兴趣,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尽量选择运用它们。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教学实践。
3.2 老师要督促和培养学生利用微课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由于微课是一个新颖的教学辅助方法,因此有些学生可能不太适应或者不太会适应微课学习,这样的话就不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积极地参与其中,也很难让课堂教学实践提高,因此老师要经常督促学生进行微课学习,小学生是一个自控能力哈不是很成熟的年龄,十分需要老师去教导和督促他们学习,老师如果能够做到经常带领督促他们学习微课,长此以往让他们养成学习微课的好习惯并且培养他们的微课学习能力,加强他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有经常调查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数学水平,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这样就可以创造出更符合学生口味的微课视频。
3.3 老师要适当改变教学模式和结构。经常变换教学模式和结构可以让不拘泥与一种听课方式,在课堂上有的时候可以多增加一些互动和实践。有时也可以适当加一些往期课堂主要内容的回顾和复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回复在之前的课堂中可能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掌握好,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同时学生的提问和老师的解答,在课堂上的互动就提高了课堂教学实践。课堂上的实践还可以延生到家里的微课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在家里复习或完成课外实践作业时产生的疑问和父母进行互动。这样就可以把家庭也打造成了一个课堂教学的实践地。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4.总结
作为一种新颖的、实用的课堂资源,微课受到广大小学数学领域的师生的利用和认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身的教学资源和模式来设计和制作微课,让自己的数学课堂更加有趣味,更加吸引学生去学习和思考,与此同时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微课将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希望小学数学教育有了微课的加入而变得更加的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范文4
为了此次比赛,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教材的研读、理念以及技术的学习、模板的准备等。比赛第一天现场宣布课题后,我们开始进行教案的编写、文字的说明、微视频的制作等工作,当天晚上,我们又准备汇报答辩到深夜,第二天,我们的精彩答辩得到了现场评委的高度评价。最终,凭借着底蕴、默契、智慧、拼搏,我们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小学数学组的一等奖,同时也荣获了NOC活动的最高奖项――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
时至今日,赛场上与伙伴们合作的点点滴滴,依旧历历在目。
教学初设计
当走进赛场,初拿到小学数学的课题――24时计时法时,我们不由得紧张了起来,因为虽然对这一课题并不陌生,但是要通过微课突破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换这一教学难点,无论是从微课的设计上,还是从技术手段上,我们都觉得有一定的难度。
1.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在商讨中完成整体设计
面对这一挑战,我们很快调整好了状态,一起合作,对教材进行了研读,确定了教学的目标以及重难点。我们边厘清大致的教学设计思路,边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对教学设计提出各自的想法及改进建议。
【郭静】《24时计时法》对于学生来说一直是学习的难点,尤其是二年级的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以及如何正确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换算,是有一定学习困难的。但是微视频在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可以发挥有效作用。
【黄梅露】是的。在学习24时计时法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时间,以及时、分、秒和时间相关的知识,对钟面有所了解和掌握。但是学生在表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时极易混淆。我们应该如何设计这节微课呢?
【邵金晟】我觉得这节微课的设计,一定要关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有所收获,而不应是讲述性地介绍一个个知识点,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微课的设计更应考虑直观性、趣味性。
【黄梅露】是的。所以本节课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体动画效果,向学生直观地展示24时计时法的表示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的联系。
【郭静】24时计时法是学生在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了普通计时法后学习的一种新的计时方法。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十分广泛,所以我们的微视频可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切入点,通过普通计时法来引入,如何?
【邵金晟】同意。我们可以呈现一组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但他们又并不完全明白的邮局、银行等营业时间表的24时计时表示法,来引出新知,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郭静】同意。然后可以通过视频演示,让学生感知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力求帮助他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黄梅露】我觉得练习的设计应该考虑答案的核对方式,以及与伙伴的在线交流互动等问题。
【邵金晟】对。我们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通过扫描二维码来核对答案,并在班级QQ群里与其他伙伴交流。
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我们的教学设计渐渐明晰起来。
2.激烈研讨,难点突破环节再修改
在我们的齐心努力下,微课程设计的初稿终于有了雏形,但当我们静下心来再次回顾设计时,一个个问题又逐渐暴露了出来。
【郭静】在设计中,利用微课手段演示一天的24时变化,还是比较清楚和直观的。学生们的接受程度不同,如果需要加深印象的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倒回去再看一遍演示。
【邵金晟】我同意你的观点,可是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你们感觉呢?
【黄梅露】我也觉得少了些什么。仅仅通过这样的演示和讲解,学生们在生活中实际运用的时候还是会有困难。
【邵金晟】太对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再增加一些线性图形的练习和讲解,使学生尽可能地将形象的知识点转化成抽象的数学思维模型。
【黄梅露】是的,我建议在这里可以试着增加这样一组练习:想一想,这个钟面内圈和外圈的数分别表示时针第几圈转动时的时间?外圈和内圈的数有什么联系?
这样能给学生们一些自主思考的空间,使他们充分理解所学知识,从而进行内化,让学习真正发生。
【郭静】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想到了,在例题教学的那个环节里,我们使用的动态D和白天黑夜的变化,确实是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但是从建构数学模型的角度上来说,它还可以再深入一些。
【邵金晟】同意。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环节,将原有的24时计时法的认知,转化成这样一幅条形图(如上图)。
这样,如果学生们能通过例题的学习,很好地完成这幅条形图中的内容,那么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数学模型就建构成功了,它们之间的转化也基本完成了。
碰撞与思辨
在同伴互评环节,兄弟团队根据我们的微课程设计提出了宝贵的意见:①练习题的层次性不强,缺乏针对性。②建议用舒缓的音乐贯彻始终。同时,我们认真拜读了兄弟团队的作品,吸取经验,经过一番讨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邵金晟】关于练习,我觉得这是我们微视频制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确实需要进一步改进。
【郭静】同意。但是微视频的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充分地练习呢?
【黄梅露】我觉得练习要有针对性,如针对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化,既要有基础性的练习,也要有综合性的练习。
【郭静】同意。但是时间有限,是不是先来一组基础练习,再选择一组有针对性的综合练习,这样既节约时间,又有实效?
关于答案的核对,我们也应考虑如何来实现它,如果只有练习,没有答案的核对,那就达不到练习效果。
【邵金晟】是的。能不能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来核对答案呢?这样既能节省学生在视频中核对答案的时间,又能方便他们自主核对。
【黄梅露】这个想法很棒,可以尝试一下。
【郭静】二维码是个好主意。我建议最后还可以通过二维码的链接,让学生自主阅读一些有关时间的数学文化知识,这样能让课外的拓展更丰富。
【邵金晟】对于兄弟团队提出的第二点建议,你们觉得呢?
【黄梅露】一直有音乐,会不会有干扰啊?
【郭静】我们还是坚持开头有音乐,这样柔和一些,易于导入情境;后面坚持我们自己的设计,不要音乐。
通过三人之间的思考与对话,我们选择了适合我们教学设计的建议。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微视频才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不断的碰撞与思辨中,我们完成了微视频的二次修改设计:在微视频的开头和结尾处,我们加上了欢快、轻松的背景音乐;为了让练习更具有层次性、更加高效,我们尝试通过扫描二维码,让学生自主核对答案,并拓展了相关的数学文化知识。
亮点与反思
1.基于学情,找准起点
24时计时法是在学生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了普通计时法后学习的一种新的计时方法。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十分广泛,所以我们的微视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切入点,由普通计时法引入,呈现了一组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但他们又并不完全明白的邮局、银行等营业时间表的24时计时表示法,来引出新知,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感官参与,重在比较
对于学生来说,24时计时法是学习的难点,所以本节课设计的微视频有很大的价值。微视频比“导学单”更生动形象,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前置的微视频学习为课堂腾出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基于此,我们利用微视频的优势,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视频演示,让学生三次感知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力求帮助他们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3.多样练习,关注生活
基于学生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多样化的练习形式,这些形式紧密贴近学生生活,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创设的。
4.交互方式,自主学习
在例题的学习中,我们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学习情况选择一遍或多遍观看微频。在练习的设计中,学生在独立完成练习题后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核对答案,并在班级QQ群里与其他同学交流。
从师范的同学到踏入同一所单位的同事,从同一学科的伙伴到生活中的好友,我们三个小伙伴已经携手成长了16个年头,三人之间的默契不言而喻。在第十四届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决赛中,我们一次次修改,一次次争执,一次次提升。不曾忘记熬过的夜,走过的路,幸运的是我们坚持到了最后。团队教研,发挥了每个人的最大优势,发挥了1+1+1>3的合力。因为团结,所以精彩。
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范文5
“一转型”即研究方向从“主要支持教师用技术教”到“主要支持学生用技术学”的重大转型,并因此形成了两个比较分明的研究阶段。“三更新”即整合理念的更新、整合方式的更新和整合技术的更新。具体来说,整合理念从主要以提高效率、掌握知识为本,更新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学习为本,从信息技术与学科各行其道、割裂生硬式的整合,到信息技术和学科相互渗透、共融互通式的整合。整合方式从用信息技术仅整合一节课的教学,到从单元整体的角度来整合一节课,再到从数学课程的角度整体策划、综合设计、纵横融通地来整合一节课。整合技术从应用电子白板、无线手写板、蓝牙手机、反馈器、iPad等提高教学效率,逐步更新为利用先进技术构建学习应用中心、学习社区中心和学习成长中心,并选择和开发相应的学习平台,重建基于学生本位、学生兴趣和先进技术的数学课程,研究技术与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有效整合,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学习。
现阶段,我们主要对“iMath(爱数学)e学习课程”进行了研究。
技术创新:创建促进学生参与和分享的学习环境
在实验研究阶段,我们必然需要创设一种特有的学习环境,以研究各种技术的实用性、融合性和新的教与学模式……总之,要为孩子们提供符合他们自主学习的个性化情境。我们结合了四种前沿技术自主创建了“iMath(爱数学)学习室”(如图1)。这四种前沿技术分别是:便携设备(我们选择了iPad)、云计算(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实现多设备、多系统、多人的协同与分享)、协作环境(稳定成熟的社交平台,如QQ、QQ空间、腾讯微博等用于学习同样便捷高效)和游戏化学习。“iMath(爱数学)学习室”的建设遵循两个理念:一是学生为“本”,一切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养成。在软硬件中摒弃了教师全面控制的方式,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二是便捷为“要”,一切基于无线,打破学习时空的局限,试图实现无时无处不发生的学习。
建设“iMath(爱数学)学习室”,我们主要用到了“三块板”。
一是探索板,即人手一台iPad。学生不仅能像在作业本上一样随手写下思维过程,更可以将其随时变成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扫描仪……记录下学习所需要的和正发生的一切。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其中数十万的软件进行信息再加工,单一的学习信息被多层、多元、多样的信息所取代。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更是信息的采集者、整理者、分析者、表达者、分享者和创造者。
二是讨论板。学生6人为一组,每组一台大屏液晶电视,我们称之为讨论板。每名学生都能把自己的想法无线推送到讨论板上,为充分分享和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聚焦板,也就是教室前台中间的投影屏,用来聚焦学生的典型、优秀或独特的想法,便于学生对各种学习方案进行了解、判断、选择、比较、归纳、概括……
平台创新:构建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程实施平台
学习平台是由对技术敏感的教师们发现并整合开发而成的。包括应用中心、社区中心、成长中心和“博雅新创数字课堂”。
应用中心:APP Store中近3万个教育应用,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工具和资源。
社区中心:QQ、QQ空间、腾讯微博、朋友网,这些强大的社交工具用到学习中,就变成了“学习QQ”和“学习社区”,让学习的时空得到了持续和延展。
成长中心:iPad上的Game Center用于学习评价,学生就能知道自己学得怎样、在哪些方面获得了积分、和朋友比较的情况等。
“博雅新创数字课堂”有两大特点。
一是简洁强大的后端平台。主要用于安全管理、人员管理、教学管理和基础设置。界面一目了然,一次设置后几乎不必再管理(如图2),所有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工作都可以自动进行,并会将结果推送至终端平台。同样简洁强大的是后端平台上的教学设计。它提供了完整的课程设计工具和教学设计工具,特别是为学习互动提供了强大支持。
二是便捷易用的终端平台。终端平台在iPad上,分为学生客户端和教师客户端。
学生客户端(如图3、图4)可以下载各种学习资源,并对资源中的重点进行标记和批注,也可以调用各种学习工具进行个性化学习。
教师客户端能便捷地组织学生分享和交流,并调用平台全程记录下学习数据(如图5、图6),及时分析并反馈给学生,也便于教师制定下一步的教学决策。图5、图6分别是教师端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学习互动界面。
方式创新:探索教与学方式变革模型
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之一是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目的。所以,在新技术环境中,我们探索尝试了教与学方式变革的模型。图7和图8是我们经过实践得出的两种可行的模型。
课程创新:开发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课程
上述创新都是为了最后的课程创新。要实现技术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真正融合,也必须重组或重建课程。因此,我们基于信息技术,致力于开发利于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课程案例。
在现有能力和条件下,我们不可能完成数学课程整体系统的重建,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板块或一个单元进行尝试。例如,对于“公倍数和公因数”单元,教材安排了5课时:(1)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2)公倍数练习;(3)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4)公因数练习;(5)公倍数和公因数的比较综合练习。教材重组后只需3课时:(1)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结构);(2)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用结构);(3)公倍数和公因数的比较综合练习。这不单纯是课时的减少,而更多的是从系统上进行重组。
1. 从单元整体的角度重组
教材是先教公倍数,再教公因数。教一课,练一课,最后进行综合练习。看似扎实,实际上却是“扶”得多,学生缺少独立探索、发现和研究的意识,更不可能从学习中养成结构迁移、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们进行了这样的重组:先学公因数,再学公倍数,最后综合练习。把公因数放在前面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更易形成学习的结构。而学了公因数,接着学习公倍数,有何意义呢?学生能掌握吗?我们先来分析这个结构:第一,一一列举找公因数的方法,为找两个数的公倍数提供了方法支撑。第二,“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概括”的研究过程为公倍数的研究提供了结构支撑。第三,找最大公因数时,有一般关系、特殊关系,特殊关系中又包含互质关系、倍数关系,为公倍数提供了同样的结构支撑。因此,用类比迁移“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学习方法,在沟通比较中进一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结构,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教学重构
从以上分析看出,对整个教学单元,至关重要的是第一节课。这节课的教材安排也是“扶”得多,学生经历少,无法形成结构意识。我这样进行了重建:
学习单一:(1)写出1~12各数的因数。(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除了发现原有学过的一个数的因数特点(如每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最大是本身),还能发现几个数的因数的特点(如1是所有12个数的公有因数),再从中找出有哪些数的公有因数是几,从而引入公因数的学习。
学习单二:(1)找出6和15所有的公有因数,并找出其中最大的一个。(2)你能想出更多或更便捷的方法吗?学生通过自主和小组学习,通常会生成三种方法:一一列举、想小找大、想大找小。再通过比较,认识到“一一列举”是基本方法,“想小找大”比“想大找小”更简洁……接下来提出猜想,是不是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呢?
学习单三:(1)找出8和20、6和30、3和7每组数公有的因数,并找出其中最大的一个。(2)任意写两个数,求一求。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巩固以上的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验证的过程,从而感受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学习单四:仔细观察8组数据,能不能根据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来分类?通过分类,明确两个数有一般关系和特殊关系,特殊关系中又有倍数关系和互质关系,它们各有求最大公因数的最佳方法。
最后进行总结拓展。横向拓展:是不是只有两个数能找到公因数呢?三个数是不是也有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三个数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特殊关系呢?纵向拓展:两个数有公有的因数,是不是也有公有的倍数呢?
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范文6
同时,将“教材的开发与使用”作为探讨的话题,又隐含了这样一个矛盾:教材是课程专家、知名教师的成果,是合适的、典型的甚至是权威的学习素材的集合,教材本是为解决一线教师“教什么”而编写,一线教师去开发教材岂非违背编写教材的初衷?
两个角度的追问,很容易让我们得到一个“懒惰”的结论:教材有长处,也有短处,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因材施教。从推理到结论的逻辑链的确可以如此简单、爽利,但为何教材会有长处、短处?怎样判断何时需要因材施教以及如何落实?追问这些问题才更有价值。
在笔者看来,教材是当下最基本的教学组织方式“分科教学”的必然参物,教材的长处由此凸显、与之契合;同时,又因为“班级授课制”的“器质性”限制,教材必然带来不能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弊端;因此,探讨教材的开发和使用问题,就有了谋求教学改进、推动课程变革,最终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的意义。
一、教材有“毒”
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单元,教材一般这么安排:先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再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理由显而易见: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S=底高,而三角形面积公式却是底高,前者简单,后者复杂。然而,当我们以“问题解决”的方式把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作为探究任务丢给孩子时,孩子却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一分为二后,因为学过三角形的分类,先研究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拼成长方形),再研究锐角、钝角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后,乘以2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小学数学教师》2013年第3期)你看,在孩子看来,4条边的图形分解为3条边的图形,不也是化繁为简吗?可是,有哪一个版本的教材,在三角形的分类之后安排求面积的?又有哪一个版本的教材,是先让孩子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再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好像都没有!由此,教材的第一个“毒”是:教材的编写逻辑≠学生的探究逻辑≠教师的教学逻辑。
教材的第二个“毒”,可以借用弗赖登塔尔的词汇来概括:教学法的颠倒。工业化背景下产生的分科教学,必然要考虑知识传授的效率,正因此,服务于分科教学的各科教材无一不是将学科发展中的各类材料,进行简化、归纳,然后进行编排、整合的结果。其长处是,小学六年,孩子对数学的认识已经从远古的结绳计数走出了中世纪;其不足是,这样压缩地经历数学发展的历程,必然不能如古人、先哲那样去探索并创造数学知识。所以,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切中肯綮,同时,也是无奈的折中。教材要浓缩历史,决定了它给出的是静态的结论,而无法呈现的是先人的尝试、错误、智慧。当然,您可以用教材中的一些数学文化的点缀、数学故事的链接来反驳,但作为一种定性的判断,称教材是“教”材而非“学”材恐怕正是说明了其演绎性这一点。类似7898这样连续进位的题目,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把789拆成709+80就能避免进位,孩子们把这种方法命名为“踢十法”。您看!这样关注数据和计算特点(连续进位)的方法,尽管巧妙,但因为特殊,教材是不会介绍的,教材只介绍竖式计算这一“通法”。教材“教学法的颠倒”这一“毒”性,换一种说法就是:教材呈现“结果”的编排方式,无法满足“基层”(教师、学生)教与学的需求,也不能吸纳基层的创新。
教材的第三个“毒”在于,教材代表了一种平均用力的教学节奏,一种割裂化的思维。什么意思呢?且看:数的认识,1-5是第一堂课,6-10是第二堂课;图形的认识,圆、长方形、正方形,第一堂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第二堂课……教材总是被划分成单元,单元又被划分成课时,课时又有“重点、难点”。这样一种逻辑,不是很合理吗?其实不然!这种逻辑或者说教材编排方式,不仅从形式上就意味着课与课之间的割裂,更在理念和行为上限制了一线教师以整体的、结构的、联系的方式看课与课之间的关系。同样是数的认识,如果我们放手让孩子说,让孩子在生活中找,不要说1-10,更大的数,以及小数、分数、负数在课堂上都能在第一堂课上出来(分数相对难找一些)。而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小朋友就在和笔者闲聊时很“骄傲地”说自己知道负数,还知道“负负得正”。笔者追问:“为什么‘负负得正’”?孩子回答:“小明不是坏孩子,所以,小明是好孩子。”如果当年袁隆平遇到这个小孩,就不会感叹“数学不讲道理”了吧!(袁隆平现实曾经问老师为什么“负负得正”,老师不予解释)而将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分开认识的依据呢?仅仅是课堂容量(课时)的考虑吗?――或许,您会反驳上述都是个案。那么,我要追问:你思考教学的基本单元是什么?你一般会将单元整合起来上吗?你会考虑今天的课为下一节、下一单元甚至下一学期埋下伏笔吗?比如,加减乘除的计算教学有没有相似之处,运算律、图形面积公式、一维长度二维面积三维体积等的内容如何联系性处理?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去思考,那么很有可能,你还陷在课时节奏之中。正是因为教材(课时)之毒,北京七一小学王长弟老师才会因为没有按课时上课而向我说“对不起”,而其实她打破课时的行为值得大赞。
教材的第四个“毒”在于,它助长了权威主义。在实践中,这样的现象司空见惯:遇到分歧,以教材为准。x=12是不是方程?教材中说“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那好,x=12就是方程。那么,y=kx、S=vt、a+b=b+a是不是方程?当然,拿这个案例来作论据,有点冤枉教材,毕竟,这样的题目显示的是出题人的数学素养不高。但是,这个案例又实在太过于典型,虽然陈重穆、宋乃庆两位先生早在《数学教育通报》1993年第4期就写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谈这个问题,但二十多年过去,涛声依旧!教材限于学生的理解水平,不得不给出一个描述性定义,甚至可以说,在小学阶段,绝大多数概念都是不能完全公理化的,但只因为是教材定义的,就被权威化了。幸运的是,权威的教材也会有内部的矛盾,这提醒我们“尽信书不如无书”,比如“重灾区”几何领域:三角形中没有一个角,因为角是端点和射线构成的,三角形中没有射线;火柴是射线,因为它有一个端点、向一边延伸;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但点不占空间,所以直线相交于虚无。大家想想看,自己是不是习惯这样做:有分歧,看教材?其实,笔者前面说的三点何尝不是在说教材的权威主义?进一步,教材的权威和当下公开课追求细腻、流畅,点评公开课一般只说好话,重视公开课胜过日常课,公开课可以一课成名等中国特有的教学文化现象也有关联,此处就不展开分析了。
需要特别说明,笔者不是要完全否定教材,因为笔者深知,教材之外的教学载体何尝没有“毒”?以活动为序列的组织课程与教学会打破知识的逻辑体系,以体验为追求会过分强调直接经验的价值,以儿童为中心则会忽略社会的需求,何况,儿童的需要不等于其发展的需要。只是,当我们要聚焦于教材的探讨时,就必须正视其局限,甚至发掘其可能的局限。教材的毒自然和教师怎么使用有关,但“形式即内容”,我们更需要聚焦的是教材这一载体“必然”的局限(特质)。知其短处,却努力发挥其长处,这才是教师的英雄主义。
二、祛“毒”之道
其实,对教材批判的前提是将教材作为给定的、静态的知识载体,但是,教材一旦到教师手中,其存在的状态就是动态的、千差万别的。恰如一手坏牌,高手也能打出相对不坏的结果。因此,即便是相同的教材,最终却是被“创造”成完全不同的教材,对不同的学生发生不同的影响。教材本就有“被创造”的一面,其生命特性是在使用中被赋予的。因此,祛教材之毒也就有了不同的层次:以教材为载体和参照,将其改造、开发到不同的程度所产生的层次。“教材”的毒靠“教学”来解就是对教材的开发和使用过程,需注意,这一过程包含了对教材的改动、删减,但教材组对教材的修订不在此列――尽管这是教材生命周期中重要的一环。此外,“教学”解决是“术”的层面,由“术”而“道”(由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到行为的影响、德性的熏陶、核心素养的养成),也需要教师有超越教材的视野和实践方略。
为避免陷入一事一例的“孤证”,同时也是为了做“定性”的探讨,笔者以几对逻辑关系来阐述教材开发与使用的策略,抛砖引玉。
从静态走向动态:作为结论的知识是静态的,但学生以问题解决的方式学习、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动态的。从方法论角度思考,不管是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理论,还是肇始于胚胎学的“复演论”(个体发展复演种群发展的历史,延伸到教育领域)、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论”(提供了关注心理现象起源与历史的“发生学”方法),都隐含着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过程的教学倾向。比如,加法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举例各种“合并”的现象并进行操作,同时记录这一过程,就能逐步抽象出加法的算式,甚至“创造”出不同的“加号”。而利用“发生学”的思维,是生活中先有研究角的张开度的需要,然后才去概括、抽象出角来,因此,教学“角的认识”也就应从比较张开度入手,让学生经历角大小的比较、角概念的初步感知、角概念的定义过程(任敏龙,2011)――这和先学角的概念,再进行角的比较,逻辑相反。化静为动是最基本的教材开发手段,我们习见的“创设情境”常常就是化静为动的开始,而情境不能揭示数学本质,流于表面,也是习见的不足。
从封闭走向开放:教材是文本世界,将教材的内容引向学生的生活,使教材知识和学生生活相联系。学生的生活蕴含着数学学科知识的概念雏形(概念的原型、材料),蕴含着他亲身经历的方法雏形(知识与技能的适用情境),是沟通个体与知识的桥梁。比如,“超市购物”就蕴含着丰富的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联系,诸如加减乘除的运算,对总价的估算,小数、百分数的认识,数据统计与分析(售卖情况与进货策略),等等。而“问题解决”这一领域,本质上就有向学生生活开放,让学生解决“真实的”问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繁难偏怪的题目的确是偏离学科本意的,但需要说明的是,“真实的”其实是指对学生而言“有真实感”的,低段的孩子,动物王国、童话王国就很真实。需要注意的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不仅仅是引入生活情境,更是让学生到他自己实际的生活中去学习数学,比如搜集家庭收支信息、记录消费过程,而“超市购物”更可以是在真正购物后,展开一系列数学综合实践的研究――这是学习时间、空间和方式的开放,也是教学方式的丰富与开放。
从局部走向整体:突破课时限制,从一个单元、多个单元、一学期甚至更久的长段去思考一堂课的教学。整体入手,是为了更好地理顺课与课之间的关系,从而发挥整体效益。比如,上文提到的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各类数并解释其意义,这是让学生整体认知数的类型和意义,这就为后续自然数、小数、分数的分化学习提供了整体的认知背景和学习方法(意义、书写、读法等)。这样“先整体,后分化”的思路,也是奥苏伯尔上位学习的思路,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整体结构。再比如,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中,学生经历“观察-猜想-举例(验证)-记录-结论”的过程,那么,在减法性质或者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教学中就要注意探究经验的回顾与调用,而不是另起炉灶――这是将相关运算定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的思路。同样,按照现有的教材安排,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也应该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埋下伏笔,这也是一种整体的思路。笔者认为,从整个单元来思考教学,是“整体思考”的最初阶段。
从单一(教材)走向丰富(载体):审视“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教材-课时目标”的逻辑链,回归源头寻找落实课程目标的载体。课程标准中规定了课程目标以及教材编写的原则与建议,在此基础上,各地编制出8套国标版教材,可见,教材本身就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这是常识),但教材带来的权威主义却让广大一线教师很难将教材和其他载体等量齐观。因此,从教材走向载体就是要相对地祛除教材的权威,从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的角度选择载体,由此,数学活动、数学游戏、数学折纸(葛志军,2015)、数学戏剧(张宏伟,2016)、数学绘本(陈燕虹,2016)、数学魔术(吴如皓,2016)、数学学具(何凤珠,2016)等新的载体和形式都可以进入“为落实数学课程目标服务”的范畴,为我所用。载体意识,也意味着兼顾更多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也意味着让教学更有趣、更丰富、更多元、更有价值。(见笔者《小学教学研究》2016年第1、2期文)
以上四个方面内隐着两种逻辑: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以教材为核心的四个同心圆,越远离教材,其实也正是以开发教材的程度越深;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教材相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开发策略,彼此融通、交汇,教材是四方面共同的交集。显而易见,实践是融通合一的,而当我们要用词语、概念、命题来描述实践的时候却不得不寻找边界,因此,一次好的教材开发实践可以体现了上述四条中的几条。这也同时提醒作者,对同一教材内容,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开发角度。
三、“人”在中央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教材是“教”的“材料”,所以我们一般上是在“教学”或者说是从课时教学的实践角度来探讨其开发和利用。而如果将教材作为育人的载体,将“教学”的目标指向前文所述的“行为的影响、德性的熏陶、核心素养的养成”,那么,围绕教材的内容建构“微课程”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从课时走向课程,正是对“教材”内涵和外延的深化,也是对上文四组逻辑关系的补充。
将教材作为育人的载体,还提醒我们另外一条重要的教材转型思路:将“教材”变成“学材”。其基本要领是:在课堂教学或微课程设计中建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成果,学生的学习成果成为新的教学的载体。试举例说明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