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诚信制度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诚信制度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诚信制度建设

企业诚信制度建设范文1

论文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诚信资源医乏的原因,从完善诚信制度、建立诚信信息传输系统、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发挥道德示范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经济发展需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这对培育公民诚实守信的思想品德,建设“社会诚信体系”,促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在这个社会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原因和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乃至政府信用的缺失,并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不诚信行为给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不诚信行为主要表现为:①一些地方政府诚信水平较低,如滥用权力、政出多门、政策易变等,导致市场秩序混乱,造成了社会运行成本的高昂;②一些企业的诚信水平较低,如合同履约率较低、债务人逃避债务严重、品牌商品遭到恶意模仿、偷税骗税猖撅等,导致经济运行效率低下、社会资源浪费严重,造成了经济运行成本的高昂;③一些个人的诚信水平较低,如保险欺诈等造成了管理成本的高昂。

1造成“诚信”资源匾乏的原因

“诚信”资源匾乏给我们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这里有必要分析造成“诚信”资源匾乏的原因。

(1)我国经济与社会转型过程中,信用体系的不成熟、不健全,直接影响人们的诚信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目前,由于我国信用的稚嫩、不成熟。人们可以选择“守信”,也可以为了利益,而宁愿“不守信”。当人们发现社会信用体系还不成熟,有许多空子可钻,感觉“不守信”又没什么惩罚,反而获大利的情况,他必然会选择“不守信”。不守信、没信誉,不仅导致个人、企业交易成本和社会总成本的大大提高,导致市场秩序棍乱,而且会严重地侵蚀“社会诚信资源”。

(2)管制导致信誉、信用的丧失。信用、信誉机制靠市场竞争而形成,而管制常常会阻碍这一机制的形成,甚至完全破坏这一机制。可以这么讲,一个管制最多的地方,一定是骗子最多的地方,原因就在于管制消灭了市场本来应有的信用机制,令信用、信誉机制赖以形成的市场竞争无立足之地,企业信誉乃至社会诚信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3)企业尚未建立起内在信用责任制度,导致全社会信用关系、诚信关系的基础十分脆弱。企业是社会信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我国企业信用意识之所以淡薄,除了企业自身尚未建立起内在的信用责任制度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与社会没有对企业构成强有力的外在信用约束机制。从市场层面讲,由于没有建立必要的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和全国统一的信用登记制度,致使失信行为并不构成对企业信誉的损害。从社会层面上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在加强法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对企业的失信、不诚实行为仍然起不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4)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失效。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失效也是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社会诚信体系难以建设起来的一个重大原因。以打假为例,我们的法律并不缺乏,但却存在执法不力现象。

综上所述:国民诚信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追逐不当得利,以及追逐不当得利被发现和受到惩罚的机会成本小之又小。

2保护“诚信”资源,建设“社会诚信体系”

如何减少和消除因不诚信行为给社会经济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呢?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建立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信用机制。关于如何保护“诚信”资源、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工程,我提出以下几点:

(1)从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层面上,为保护“诚信”资源、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奠定基础。制度建设首先一点是减少遵从诚信道德行为的代价和成本。这就需要制度能够保障最起码的公平与正义。在公平与正义能够基本上得到维护的时候,诚信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也会强大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说,诚信道德规范有赖于体现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秩序的支撑。其次是不能使违反诚信道德的行为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必须通过社会中的制度安排,使不诚信者、不道德者不但不能受益,而且还必须受到惩罚。

(2)建立诚信信息传输系统,促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信息是经济与社会得以正常运作、发挥作用的一个根本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不透明,或者说信息失灵,就可能给假冒伪劣、欺诈等行为造成可乘之机,这就要求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输手段。建立各种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网站,可以成为进一步推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①建立“企业资信信息网”。建立一个综合的公共性的“企业资信信息网”,既符合国际信用制度发展的趋势,也有利于推进社会诚信制度的建设,更有利于让中外企业和社会公众能够在网上快速、准确地获取有关企业资信信息。这样,必将大大加强企业的行为自律;②建立“个人信用信息网”。为了防范打击种种个人诈骗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有必要建立一个“个人信用信息网”。使之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也有利于培养个人诚信意识和信用责任感,维护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③建立“行业诚信信息网”。行业自律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监管措施,而其中通过由地区性的行业协会来建立公布行业内各企业信用状况的“行业诚信信息网”,让行业成员共同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既是纠正行业作风不正的有力武器,也是促进行业诚信发展的有效途径。

(3)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设“社会诚信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己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如美国在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方面,不仅有完善的个人资信档案登记机制、规范的个人评估机制、严密而灵敏的个人信用风险预警、管理及转嫁系统,而且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世界许多诚信国家的经验表明,社会诚信体系中的失信惩罚机制能够有效地消除绝大部分失信现象的出现,改善市场秩序,最终重建社会信任。目前,我们要积极扶持信用管理行业。它们将对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金融机构与企业、金融机构与个人等各类企业的赊销活动、信贷、国际贸易活动提供“全程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4)发挥道德示范作用,培育公民诚实守信的思想品德。培养公民的诚信品德,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首先,要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把诚实守信作为建设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其次,要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契机,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基础上,使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经过长期系统的宣传教育,用诚实守信将人们的道德行为、经济行为、政治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诚实守信真正成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与遵循的行为准则。第二,“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有了规矩而不遵守,规矩也会失去应有的作用。要建立规范的社会诚信体系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从制度和法规上约束失信行为,为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 无信,人不能立;无信,社会不安宁。如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建立和健全社会诚信体系,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弘扬诚信与奉献精神,谴责贪婪与自私行为。通过全面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观念,在社会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道德围墙”,这才是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关键所在。

(1)从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层面上,为保护“诚信”资源、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奠定基础。制度建设首先一点是减少遵从诚信道德行为的代价和成本。这就需要制度能够保障最起码的公平与正义。在公平与正义能够基本上得到维护的时候,诚信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也会强大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说,诚信道德规范有赖于体现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秩序的支撑。其次是不能使违反诚信道德的行为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必须通过社会中的制度安排,使不诚信者、不道德者不但不能受益,而且还必须受到惩罚。

(2)建立诚信信息传输系统,促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信息是经济与社会得以正常运作、发挥作用的一个根本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不透明,或者说信息失灵,就可能给假冒伪劣、欺诈等行为造成可乘之机,这就要求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输手段。建立各种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网站,可以成为进一步推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①建立“企业资信信息网”。建立一个综合的公共性的“企业资信信息网”,既符合国际信用制度发展的趋势,也有利于推进社会诚信制度的建设,更有利于让中外企业和社会公众能够在网上快速、准确地获取有关企业资信信息。这样,必将大大加强企业的行为自律;②建立“个人信用信息网”。为了防范打击种种个人诈骗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有必要建立一个“个人信用信息网”。使之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也有利于培养个人诚信意识和信用责任感,维护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③建立“行业诚信信息网”。行业自律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监管措施,而其中通过由地区性的行业协会来建立公布行业内各企业信用状况的“行业诚信信息网”,让行业成员共同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既是纠正行业作风不正的有力武器,也是促进行业诚信发展的有效途径。

(3)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设“社会诚信体系”。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己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如美国在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方面,不仅有完善的个人资信档案登记机制、规范的个人评估机制、严密而灵敏的个人信用风险预警、管理及转嫁系统,而且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世界许多诚信国家的经验表明,社会诚信体系中的失信惩罚机制能够有效地消除绝大部分失信现象的出现,改善市场秩序,最终重建社会信任。目前,我们要积极扶持信用管理行业。它们将对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金融机构与企业、金融机构与个人等各类企业的赊销活动、信贷、国际贸易活动提供“全程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企业诚信制度建设范文2

一、工作目标

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深化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重点加强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力度,进一步规范市政和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群众公共权益,并建立健全区域和行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不断促进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环境持续优化。

二、工作原则

(一)统一平台。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工作依托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专栏”开展,严格遵循统一的指导目录和规范进行公开共享。

(二)突出重点。逐步实现全面、准确、及时公开工程建设的各类信息,重点加强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的录入和公开工作,突出不良行为信息。

(三)客观公正。充分运用企业和个人相关信用信息资源,在市场准入、资质审查、招标投标、评优评奖等工程建设市场运行和监管环节中,加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工作,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信用监管体系,营造全社会诚实守信的环境。

三、主要工作内容

(一)信用信息公开

1.重点公开不良行为信息。加强对建设市场主体不良行为的监督检查,对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核准、上报等相关工作,并对采集的信用信息真实性负责。

2.制定信用评价方法和标准。依据《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信息公开目录》,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拟定信用评价的具体指标,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二)信用信息的综合运用

制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信息综合运用制度,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在市场准入、资质管理、招标投标等方面提出限制条件,重点监管信用等级低和不良行为性质恶劣的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正确使用信用信息,严禁利用诚信奖惩机制设置市场壁垒,搞地方保护或行业保护,不得对处罚期满的市场主体附加其他限制条件。

四、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启动工程建设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试点工作

2013年2月20日前制定《区城管系统工程建设领域信用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草案)》报区工治办(区纪委)、区协调办(区工信和科技局)。

(二)制定行业信用评价方法和标准,开展信用等级评价

2013年3月5日前完善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以及相关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不良行为信息的梳理与归集,并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全面、准确地各类信用信息。

(三)制定信用信息互认共享标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2013年3月中旬前,根据区政府制定的区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信息互认共享管理规定,积极研究在市场管理各个环节开展信用信息成果综合应用的探索工作。

(四)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完成规定任务

2013年3月30日前,以规范性文件“工程建设领域守信激励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在市场准入、资质资格认定、评优评奖、招投标活动中全面查询和有效使用信用信息。对信用等级高和业绩优秀的从业单位给予一定优惠条件;对信用等级低和不良行为性质恶劣的从业单位要重点监管,在市场准入、资质管理、招标投标方面提出限制条件。

(五)总结工作经验

2013年4月5日前,完成建设工作验收和工作总结。回顾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书面材料分别报区工治办、区协调办。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积极配合区工治办、区协调办等相关部门开展我区工程建设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并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明确责任单位和人员,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二)加强宣传引导

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市场各方主体对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关注度;强化对工程建设市场主体信用情况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对严重失信的市场主体及时予以曝光,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的自觉守信意识。

(三)加强措施保障

建立工作经费和人员保障机制,全力抓好工程建设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的全面推进和组织实施,确保全区工作顺利进行。

企业诚信制度建设范文3

摘要:监理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规范监理行业的竞争行为,必须与监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目标相一致。监理企业要建立健全具体的确实可行的内部制约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明确诚信道德标准,落实诚信道德措施,实行量化考核等制度。

关键词:工程建设 监理 综合素质

加强监理的诚信道德建设,是监理行业自律的重要保证。建设监理行业是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的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的指导或符合监理行业道德的要求。监理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规范监理行业的竞争行为,必须与监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目标相一致,如果没有与监理行业相适应的道德建设,市场竞争就使监理行业丧失最终的目标和理想,导致极端利己主义、机会主义、短期行为、见利忘义、背信弃义、假冒行为,使监理行业丧失应有的地位和声誉。从这个意义上说,监理的诚信道德建设是促进监理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昂扬向上的重要保证。 加强监理企业的诚信道德建设,是监理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监理时常的竞争不仅是监理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意识和取费的竞争。而且是企业的诚实信用和整体素质的竞争。企业的社会信用度高,职业道德好。在监理过程中就会建立起威信,就会取得参加各方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就会吸引更多更广的顾客,就会有“回头客”;就会不断开拓市场,增加市场份额。

一、当前工程建设监理诚信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监理企业诚信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监理企业违纪违规出卖资质或非法转让监理业务:有的承揽任务时信誓旦旦,任务到手后得过且过,放弃承诺,只图利益,不尽职责,更有甚者与承包单位串通一气,欺诈业主。 (2)有的监理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轻视监理效果对监理项目投入很少精力,专业不配套,人员不得力,只聘用2-3名退休人员搞监理,有的甚至派出没有经过监理培训的编外人员担任项目总监。 (3)有的监理企业经营行为不端正,不是把维护和提高建筑市场的规范运作作为己任,而是以种种不正当的手段,低价获取监理任务,甚至竞相压价,你低我比你还低,互相拆台,行业不能自律,给业主违规开了方便之门。 (4)有的监理企业既不抓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又不加强监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企业纪律松驰,职工道德素质修养很低,企业风气不正,对监理人员违反诚信道德规范,只批评教育,缺少必要的制约和处罚措施。 2、监理人员诚信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的监理人员诚信道德意识薄弱,以不违法、不犯法,不做坏事为标准;甚至认为:“理想是远的,道德是空的,权利是硬的,金钱是实的”;“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单位效益好就留,单位效益不好就溜。”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思想,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2)有的监理人员缺乏敬业精神,工作不认真,监理工作不到位,该旁站的不旁站,该巡视的不巡视,该检测的不检测;材料试件仅以甲方或乙方单方面提交的合格证、化验单为依据,不亲自检查,还有的检测频率达不到规定要求,而做假资料。 (3)个别监理人员利用自己在工程建设中的有利地位,向施工单位推销产品,介绍分包队伍:有的计量人员和预算人员,搞“感情计量”、“感情预算”,承包单位不“表示一下”,就拖延不办或从中挑剔。有的专业工程师在签定工程变更时,暗示或明示承包商“分成”,甚至向承包商索要“回扣”。 (4)有个别监理人员缺乏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不加限制地滥用自己的职权,甚至把从事监理工作当成“吃、拿、卡、要”谋取私利的途径,有的以权威自居,在恭维声中忘乎所以,耀武扬威,义气用事。 以上这些问题虽然是少数的,但造成的危害却是相当严重的。一是导致监理企业走上急功近利的歧途,工程质量低劣,安全生产状况恶化。二是影响了监理事业的发展,使监理企业社会信用度降低,建设单位不信任,施工单位不信服,使监理企业丧失应有的地位和声誉。三是滋生腐败,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所以这些都与我们以监理事业为荣,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提高监理事业的地位和声誉不相容的。 二、加强规范、制度建设,提高诚信道德的约束力。 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要突出监理行业的特点,根据现行的法规、规章,重新修订和完善监理行业和各企业、各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各项规章和管理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监理道德规范体系、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1、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除了要推行国家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和道德规范外,还要健全和完善《监理企业信用制度》、《监理道德守则》等对行业有指导性的道德规范,把诚信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作为工作重点,公开诚信道德的承诺,并接受公开监督。一是组织《诚信监理企业》的评选工作。根据企业的人员素质、监理业绩、监理纪律、合同履约率、社会信誉等情况,进行量化分析评选:二是建立《监理职责履行公示制度》,对违规、违纪、严重失信或不良行为的企业和监理人员要列入“黑名单”,在国家和省市信息网上公示,进行公开通报批评或曝光,加大监督处罚力度,以净化监理的道德环境社会风气。 2、监理企业要建立健全具体的确实可行的内部制约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明确诚信道德标准,落实诚信道德措施,实行量化考核等制度。对监理人员的考核与监督:一是要建立巡查制度。企业领导要不定期的开展巡视工作的同时,企业技术负责人还应率有关部门,对监理项目的目标进行定期检查。二是建立回访制度。企业人劳部门对项目监理机构,要结合监理人员的业绩考核,定期不定期的征求业主和承包方对监理人员的工作态度、监理业绩、监理纪律和廉洁、敬业等方面的意见,主动接受参建各方的监督;三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明确每位监理人员的工作目标、考核目标、量化考核内容;采用个人自述、群众评议、组织考核等程序。通过考核测评,使每位监理人员都能总结经验,找准差距,为日后提高素质明确方向,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更好地发挥监理人员的积极性。在建立制度的同时,要注意树立正气,理直气壮地讴歌先进,树立典型,倡导诚信道德新风,营造有利于监理职业道德建设的环境。要提倡遵守工作纪律,文明用语,来约束监理人员的行为,使每位监理人员都能养成按规范工作,按程序办事,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行业协会和监理企业,对企业和监理人员的违规、违纪和不道德的行为,要敢于较真,敢于碰硬,严格执行行规、行约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培养一支士气高涨,作风过硬的监理队伍,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企业诚信制度建设范文4

关键词:物流企业;诚信;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尤其是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行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各类物流企业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就目前看,国家物流和信用方面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刚起步,多数企业小、多、散、弱,定价标准混乱,同时存在地区性的恶性竞争局面,这使得物流企业诚信状况堪忧。如由于进入物流行业门槛较低,诚信体系还不完善,货运公司替货主代收货款而导致卷款潜逃的类似事件时常发生。物流是国民经济商业流通领域的主要环节,需求的扩大和诚信的缺失带来的巨大反差,使得物流成为商贸流通以及相关环节的严重瓶颈,对我国国民经济向着更快更好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有鉴于以此,如何解决物流企业诚信问题呢?

一、着力培养企业家诚信理念

企业家是企业的舵手,企业家的诚信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诚信水平。一方面企业家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起着榜样的作用。另一方面 企业经营的诚信准则由企业家群体制定,企业家应当率先垂范。尤其是物流企业,物流应当是经济运行的剂和加速剂,是很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第三利润源”,而绝不应该成为合作伙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专业优秀的物流企业和企业家都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来认识物流诚信的问题,用实际行动塑造起企业和企业家的良好公众形象,承担一个企业和一个企业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加强企业员工诚信教育

企业的诚信还与企业的每一个员工有关,员工是企业的最具有活力的因素,企业诚信这块无形资产的创造要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要使员工明白诚信的道理:“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企业的立业之基”“只有诚信才能铸就企业的成功之路”。 要通过案例结合企业的实际进行诚信教育,提高员工的诚信经营水平,使员工能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并形成团队的是非观和荣辱观。

三、树立企业健康的诚信观

成熟的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企业失信,从主观看,主要是部分企业不健康、不全面的诚信观念,导致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等意识和行为,丧失诚,丧失信,丧失对信任的追求。

首先加强宣传诚信理念、倡导诚信价值观。既要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诚信美德,也要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新的诚信理念如对信任的追逐等。

其次要树立诚信是企业的基石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完善,依靠诚信而获得成功的会越来越普遍,不讲诚信而付出的代价会越来越沉重,这是总的不可阻挡的趋势。事实证明“言而无信,行之不远”,只有诚信才能最终通向成功。

再次在现代社会中,要强调树立企业契约诚信意识,重视用契约保护自身权益,也尊重其他经济人和共同体的权益、尊重“游戏规则”。在融入全球化的中国,如果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契约诚信意识,要维系企业诚信秩序和市场秩序是难以想象的。

最后在现代社会中,企业要强调树立诚信信息商品化的观念,依靠市场化的信息传播,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发挥道德和市场对诚信的约束作用,遏制不诚信,弘扬诚信,构建高信任度的和谐小康社会。

四、完善市场制度

当前企业的诚信缺失与市场制度的不健全相连,强化市场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秩序,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利益导向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是当前解决诚信问题的治本之策。完善而合理的制度可以有效遏制各种无诚无信的欺诈作弊行为,并为“谁诚信谁得利”提供保证,从而铲除非诚信、反诚信现象赖以滋生的社会经济土壤,为企业诚信创造基础和前提。

五、加强企业自身诚信管理制度建设

首先,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诚信管理制度。一是建立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从客户开发、合同签订、货物发运直到货款回收,企业在所有这些环节上都有可能出现信用风险,为提高信用风险防范能力,必须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内部授信制度和应收账款制度,进行全程信用管理。二认真制定诚信经营的准则,使企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社会使命、社会义务,从而全面的发展自己。第三企业内部还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诚信经营的监督和奖惩机制。如成立督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并根据督查情况,进行有效奖惩。

其次,要实行诚信风险管理工作专门化,在企业内部增设专门承担诚信管理的职责的部门。诚信管理部门是企业筛选客户、“去伪存真”并与诚信客户保持长期联系的纽带。诚信管理部门也可以对发生信用关系的对方进行资信调查和评估,可以谋划债权保障措施以及从事应收款的管理和回收工作,以降低对方诚信缺失而引起的风险,提高效率。物流是企业第三利润源,那么也可以称诚信管理是第四利润源。因此物流企业应当重视自身的诚信管理机构的建设。

六、构建企业诚信制度市场约束平台

加强企业诚信制度建设的理论根据是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原理。信息不对称,带来“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1失信,这就需要对信息进行传播,以实现行为层与反馈层的统一。同时企业自我约束和现有的企业外在约束力量由于种种原因相当有限,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所以必须构建新的外部约束力量――企业诚信市场约束平台。

这一平台,要使市场约束制度化、可操作化主要建立在契约诚信、借贷诚信、货币工具诚信以及对这些诚信信息的简化上,如简化为企业信用标识等,再通过标识使人们较容易产生信任。这是现代诚信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在高新技术的支持下,由专门的信用信息管理与服务主体,以市场运作方式构建起对这些诚信的信息的传播,通过对信任的影响实现对企业诚信的外部约束,并进而解决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失信问题。所以现代企业诚信建设问题,用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关键是维护企业系统的信息传输畅通、不失真的问题。就是通过信息传播,扶持信息的弱势方,约束信息的强势方,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失信。

七、重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市场自愿交易的条件下,交易双方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防止失信行为的有效方法是矫正这种不对称性。因此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对信息弱势进行保护,对信息强势进行自律,如物流企业对服务内容、服务承诺、服务价格、服务程序等的自我行业约束。并可以对行业中的企业进行诚信评估,使诚信信息和不诚信信息都能得到传播,与之有关的市场主体可以得到较完整的对称信息。如2008-3-5重庆市物流协会2008年年会,组织开展了物流企业诚信“十佳”评比活动,把讲诚信、树新风、创品牌活动推进了一大步。同时提升全行业的诚信自律水平,建立物流信用档案和物流信用激励惩戒制度,推进物流信用建设向纵深发展2

八、建立起企业法人代表诚信制度

企业中的法人代表是企业的领头羊,因此要首先规范好企业的法人代表。对于法人代表造成的失信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建立企业法人代表诚信制度,在一个企业建立开始就给每一个法人代表一个诚信记录,使信息得以传播,使失信法人代表不再有第二次机会从事企业高级管理工作。

这样通过推动以企业自身为主体和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独立诚信体系,以行业协会为主体自律维权同业诚信体系,以企业法人代表为管理的企业法人代表诚信制度,以诚信服务中介为主体和市场运行为基础的社会市场服务诚信体系建立起企业诚信制度的多维立体体系。总之,要解决物流企业诚信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多角度考察,建立起多维立体网络的企业诚信体系。

作者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企业诚信制度建设范文5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继续进行,诚信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前进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是解决社会诚信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完善的情况下,完全由市场运作一时很难奏效,政府在建构中的作用必不可少。而政府在社会诚信体系建构中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在于政府应该首先确定好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能定位,一个功能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才能够建立起来。

    王良在其主编的《社会诚信论》中提出社会诚信体系可分为个人诚信体系、企业诚信体系和政府诚信体系,并指出政府在社会诚信体系中的作用为:“政府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主要推动者,政府自身的诚信建设则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或者说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首要前提。; [1J(P15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极为关键,它不仅影响着本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际认知度,为此,现阶段构建更为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义是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诚信不仅是和谐社会的本义所在,而且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密切相关。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无法实现。首先,社会主义诚信体系构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完善的市场经济是以道德为支撑的信用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客观上对我国社会诚信水平的要求也越高。诚信缺失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其次,社会主义诚信体系构建是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必要条件。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石。要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是建构一个促进道德体系建设的社会诚信体系,即借助完善的诚信体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通过他律的控制层和自律的屏障层共同促进社会道德的健全完善。

    再次,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形成一种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有利于我国民主法制的健全完善,为社会秩序的规范、民主政治的建设作坚实的铺垫。由此可见,社会诚信体系的建构是解决社会诚信问题及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二、政府在社会诚信体系建构中的职能定位

    社会诚信体系构建既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结合世界各国政府职能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政府必须在社会综合发展方面发挥必要的干预和促进作用。根据我国建构社会诚信体系的紧迫性和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在社会诚信体系建构中应发挥以下职能:

    1、健全有效的宏观调控职能。我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社会诚信体系的建构很容易形成一哄而上的混乱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制度供给者的政府就应该从宏观上进行调控,主要应该从法律制度上规范我国目前在建构社会诚信体系方面的窘境。“上海在1999年8月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个人诚信的试点以来,接着深圳、温州等城市也进行了社会信用建设,但至今我国仍没一部全国统一的规范诚信方面的专门法,如《公平信用报告法》、《企业信用管理法》、《个人信用管理法》、《公平使用信息法》和建构社会诚信体系方面的制度框架,致使我国各地在建构方面的无法可依、无规可循的尴尬现象。? [i]}rzz})所以我国政府在今后的社会诚信体系建构中应尽快制定宏观的发展计划和全国统一的诚信法规,以引领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少走弯路,朝着预定的目标稳步前进。

    2、提供完善的协调服务职能。为社会诚信体系建构提供服务应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首先政府应加强服务于诚信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社会诚信体系得以存在、运作的根本前提和物质保障。包括建立统一的征信、评级和服务标准;集中力量打造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推动诚信管理教育,培养诚信服务专门人才。其次,为中介机构及信用服务企业提供协调服务,创设供其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同时因为个人信息大都分布在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他们代表了各自不同的利益,因此,不同部门的利益需要政府去协调。最后,政府应加强诚信环境建设,加强诚信宣传和教育,逐步增强全社会懂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观念和意识,让“诚信守信”成为全体公民的基本行为规则。

    3、发挥应有的监督管理职能。监管职能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起着保障作用。监管职能的缺失将会使社会诚信体系的建构前功尽弃。不管社会诚信法律制度多么健全,如果得不到执行或执行不到位,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规范和有序需要政府部门加强领导和监管,尽快形成行政性惩戒机制,政府各个监管部门要采取记录、警告、处罚、取消市场准人、直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等多种监管手段,切实保障社会诚信体系的有效运行,目的是在全社会形成健全的市场和社会监管机制,为最终建立一个以市场规则为基础,制度健全,手段完备,管理有序的社会诚信体系作好铺垫。

    三、政府在杜会诚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方式

    如前所述,我国诚信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政府在其中发挥正确的职能作用。政府在其中正确作用的发挥将有利于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尽早地建立和完善,从而一个和谐诚信的社会才能最终形成。为此,政府可尝试以下方式:

    1、完善制度,健全法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2](P333)首先是政府应努力酿造一个有利于诚信体系形成的制度环境。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的高速增长,出现了空前的经济繁荣。但是,经济繁荣并不必然或自动导致社会公平、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中国在进入21世纪由开创“经济建设时代”的第一次转型走向开创“制度建设时代”的第二次转型[’〕。我国目前由于诚信制度的缺失,我国社会已形成严重的诚信危机,不仅破坏了经济秩序,也给社会造成了很多不稳定因素。人终究是环境的产物。因此,诚实守信的重建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个人的道德自律,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制度、机制和环境的强有力的保障。我国政府在保障诚信体系的制度建设中至少应该在以下制度建设中发挥有效作用:第一,规范市场运行的制度,以形成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第二,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信用管理制度,在我国刚刚起步,各项制度还不完善,政府应该尽早成立一个全国范围的信用管理部门,制定符合市场需要的征信制度、信用评估制度以及失信惩罚制度等,以规范各地方政府的诚信体系建设。另外,对民间的行业信用管理也应该以制度加以规范。第三,正确进行政府职能转换,规范行政管理制度。只有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社会诚信才能最终深人到每个人的心中,也就是回归到个人的道德自律。

    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制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必然需要法律规范保障其切实可行。我国政府在诚信建设过程中应该尽快起草信用法规和行业信用规范,使我国的社会诚信体系有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来支撑,这样就能有效地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信用服务行业进行规范管理,使信用管理和服务有法可依。

    2、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中个人诚信是基础,企业诚信是重点,政府诚信才是关键闭。在社会转型的当代市场经济时代,在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中,政府诚信的建设意义非常大b政府本身所担负的引导、监督、管理社会信用的职责,决定了它是基本社会信用制度建立和维护的主体。作为社会规则的主要制订者和监督管理者,作为诚信环境最重要的建设和保障力量,政府的许多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和引导作用。因此,建立和健全社会诚信体系,首先要从政府做起,行政诚信原则的具体内容应包括行政立法中的诚信原则和具体行政行为中的诚信原则阁。政府要在社会诚信体系中真正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必须要做到:第一,切实转变自己的职能做好职能定位。第二,政府摹用法律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现代社会的信任模式已由传统的人格信任转为现在的制度信任模式,人们更相信制度的规范作用。我国政府也应该用法律制度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规范,使政府的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第三,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公共信息信誉与维护公民知情权的高度统一,是提高政府诚信的要件之一,“政府如果想取信于公众,取悦于民,最省事、最少耗费的途径就是开放政府信息,开放公众参与政府政策制定过程渠道。”

    3、监管保障,协调共进。社会诚信体系的法律制度无论多么完善,如果缺少了监督管理,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国在社会诚信体系建构之初,必然少不了政府对各种信用制度的监督管理。

    首先是成立全国统一的信用行业管理部门对全国的信用建设进行统一管理;其次是监督保障在诚信过程中,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由于我国诚信系统在个人信息保密法上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因此,在诚信途径、诚信信息的公开上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甚至出现损害诚信者利益的行为,政府在此过程中要监督诚信及公开信息严格按程序进行,切实使隐私权在内的公民的人权得到保障;最后,政府要参与失信惩戒机制的建设与监管,政府应设专门机构监督失信惩戒机制的执行,这样才能使社会诚信的刚性制度保障真正落实,也才能真正达到用社会诚信体系规范人们行为的目标。

    4、以人为本,重在教育。着名学者茅于轼说:“道德比法律更重要,最明显的原因是道德每时每刻都在起作用,而法律则很少介入到生活中来。道德是一种鼓励人们向上的积极力量,他促使人们去关心别人;而法律则是对侵犯别人利益行为的消极制裁。..}})}pz,一’b)茅先生的话不是在否定法律的作用,而是在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在全社会开展诚信道德教育非常必要,政府应在公民的道德教育中起引导、设计规划作用。

企业诚信制度建设范文6

[论文摘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失信行为和信用危机,已经严重地危害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奠定社会诚信制度的基础;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大力弘扬诚信精神,扎实推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

诚实信用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把“明礼诚信”写入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我国民商法也把诚实信用确定为基本原则之一。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公民和经济组织的“利”和“义”的天平却慢慢发生了失衡,各经济主体受到了利益价值的挑战,信用危机已经在社会上时时出现。失信行为已经危害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诚信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全社会认真对待的重大社会问题了。

一、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危害及成因

当前,我国的社会诚信状况不容乐观,有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甚至认为,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着诚信危机。信用环境恶化已经对经济社会生活产生诸多严重危害。经济学家茅于轼在分析我国总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的原因时指出,总需求的不足祸在信用短缺。我国一些经济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拖欠贷款、税款,违约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以及披露虚假信息、质量欺诈等不诚信行为,增大了国民经济运行的摩擦力!直接增加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本,揭制了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信用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和产品附加值。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总需求不足,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其根本祸根就在信用短缺。概括地讲,信用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危害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市场缺乏信用将严重影响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二是破坏企业的正常经营,加大企业运管成本,削弱企业竞争力。三是影响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使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发挥作用。四是信用恶化还直接破坏社会法制基础,经济主体以种种不正当的手段竞争,各类经济主体难以形成以契约为基础的法律框架。五是信用危机造成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下降,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当前社会转型期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一是传统诚信观念没有及时更新,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我国儒家传统的诚信不是作为人们的权利、义务来确定的,而是为人们修身养性所追求的目标。它的诚信行为规范是特殊主义的,不是普遍主义的。它认为道德的诚信应该是出自内心的、自愿的、不计利害的,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只有经过自身长期修养才能达到的圣人境界。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是面对全体公民、组织的基本道德要求,是一切经济主体必须遵循的起码的道德义务。二是同我国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有关。在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被组织成一个全国大一统的企业,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各利益主体不是以经济利益、以诚信为纽带联系起来的,而是以一系列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联系起来的。在当前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期,传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仍然发挥着影响,抗拒着市场经济的冲击。特别是在追求各自经济利益时,开始显得张慌失措,无所适从,导致欺诈、赖账等失信行为发生。三是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诚信制度体系对诚信缺失者予以严惩,使失信者无所畏惧,结果造成信义贬值,诚信受到嘲弄,这是当前诚信缺失极为重要的原因。失信者支付极小的成本,却能够获得极大的收益,加之法律制度不健全,就给心存诡异者留下可乘之机,他们钻法律的空子,大肆利用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交易优势,聚敛不义之财。四是司法制度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更使不法之徒有恃无恐,变本加利破坏诚信。诚信体系缺乏司法保护,失信者不能及时得到严厉制裁,守信者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五是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冲击及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滞后,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加之经济结构调整,出现大量下岗职工及弱势群体,社会分配差距不断拉大,贫富悬殊等社会现象发生,都引发拜金主义滋生,道德观、价值观混淆,使社会信用环境整体恶化。

二、加强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良性运作的一块基石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诚信经济,完善的市场经济必然有发达的诚信制度体系相伴随。因此,发达完善的诚信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制度之一。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发达的商品交换经济,诚信是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要素,一切经济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诚信。不仅要有完备的信用形式、发达的信用工具,而且需要构建健全的社会诚信制度。市场经济对诚信的需求源于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固有的特征,往往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可以说,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诚信是市场主体的准入证和通行证。因此,诚信是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诚信制度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健康发展和运行的基石。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是经济主体追求长远利益的迫切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主体都会自觉遵从经济学的理性法则,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利益最大化不会在一次交易中完成,只能在长期不断的交易中逐步积累和实现。如果经济主体通过不诚信的方式谋取不正当的利益,那它必定是短命的,不可能维持长期的欺诈和投机取巧行为,因此它也不可能不断发展壮大,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这就是当今许多跨国大公司、知名企业格外重视信誉的原因。一句话,企业要健康发展,并不断取得越来越大的经济利益,就必须树立诚信形象,维护其信誉。当然维护信誉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不过这种成本付出是值得的。因为诚信形象不但是无形资产,也是有形资产,它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如名牌产品销量大、价格高等。也就是说,企业维护信誉也是一种投资,同样可以从中取得净收益,这种净收益是企业维护信誉付出的成本与所获收益之差。其成本是企业为维护信誉而放弃的机会成本,诸如信守承诺而蒙受的经济损失,为保持良好的财务比率而放弃的投资机会等。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是提高经济效益,节约社会成本的必然选择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经济道德、市场理论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有完善的诚信制度体系,要求人们具备契约意识和严格遵守契约的约束。诚信、契约精神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剂,它能保证各项经济活动顺畅进行,节约社会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无视契约精神,信用短缺,缺乏诚信使我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造成许多无谓的损失,使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无端增加,导致经济运行不畅,加大经济运行的内耗和磨擦力,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根本目标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但我们在市场化的改革中,如果不解决诚信缺失问题,就会抵消体制创新所产生的效率和效益。

(四)加入WTO要求我国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

当前我国的各类经济主体,公民、企业、银行、中介组织、政府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诚信缺失。如公民的纳税意识、知识产权意识相当薄弱;企业不信守合同,拖欠债款和赖账;银行呆帐率过高;政府官员以权代法,地方保护;就连本应最具信用形象的社会中介组织,同样也存在信用危机问题。我国加入WTO后,首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维护好国内市场秩序。这不但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健康发展,阔步迈向国际市场,而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国内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吸引跨国公司投资。诚信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历来是做人和发展事业的根本,是社会得以形成凝聚力,社会竞争力得以提高的根基,没有高度完善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我国将难以参与国际竞争。同时,诚实守信也是文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中国现代化进程需要重建社会诚信制度体系,降低效用风险的危害。因此,在WTO环境下,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已刻不容缓,已成为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诚信制度的思考

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现代社会成员必须恪守的基本准则之一。它不仅体现了社会成员互相交往中的自我约束,同时也是保证市场经济下契约和文明规则实现的前提。构建与世贸组织规则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的诚信制度体系,是摆在我国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奠定社会诚信制度的基础

目前我国尚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市场发育状况和社会信用环境还很不理想。因此,还不能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立,需要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推进。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是推动全社会建立诚信制度体系的基础。加快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应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快完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进一步加大国家信用政策法规贯彻执行力度和执法力度。三是积极建立公民、组织信用征集、评价、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数据库,为实现信用科学管理奠定基础。四是推动社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发展。五是积极推动经济组织进一步加强信用管理。

(二)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把公民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为加强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诚信,不但包含伦理道德因素、经济因素,更离不开社会法律制度,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加强公民诚信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靠教育,更要靠法治。

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制度体系,一要把社会法制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在公民中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树立把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结合、相统一的观念。二要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在抓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信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三要重视培养公民的契约精神。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契约文明是构建现代法治与现代德治的思想基础之一,契约精神是文明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它是平等观念、自主意识、合作精神、诚信能力的有机结合。四要恪守司法职业道德,为公民道德建设作出表率。国家的司法队伍、公务员队伍以及其它公职人员队伍,代表着国家形象、社会形象,必须在廉洁从政、执政为民、公正司法、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自律、忠于职守等方面作出榜样,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形象,促进全体公民的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制度建设。

(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信,扎实推进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

中华民族有深厚的道德底蕴和文化、文明底蕴,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坚持操守、讲究诚信的优秀的传统道德资源,结合现代法治精神,积极构建现代诚信制度体系。具体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建设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宣传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舆论防恶上,还必须出实招,必须坚持用法治的、行政的、经济的等多种手段,激励和表彰讲诚信的人和事,谴责和严惩不讲道德和不守诚信的人和事。二是把外在制裁和内在制裁结合起来,积极构建道德制裁力和约束力。外在制裁发挥社会规范和限制作用,内在制裁发挥自我约束作用。三是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诚信度。政府的诚信主要表现为政策的相对稳定性,依法行政,打破地方保护,维护统一的市场秩序,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易秩序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