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村级合作社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村级合作社管理制度范文1
1、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我们那*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具体管理,积极开展政策咨询、宣传培训、登记备案、建设指导等服务工作,帮助合作社完善组织机构、制定规范章程、完善管理制度,解决实际困难。上半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九华香葱培育种植专业社、三六八畜牧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元峰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新增社员23户,带动农户400多户。组织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财务会计参加市财政局、农委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知识培训。并进一步做好我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统计监测分析工作,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填报各项统计表格,并对填报数据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建立健全了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档案。
2、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4月8日至9日,对全区三个乡(镇)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了一次专项检查,检查村级财务管理具体事项和财务公开。从检查结果看,全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总体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要继续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根据农业部和省、市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村级资金管理制度,帐务、物资、档案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及操作规程,从体制上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促进财务公开,要求乡(镇)按期对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和收益分配情况等财务活动公布明细。
3、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促进土地流转
认真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若干问题的意见》,根据市农委马农文[2009]42号文的要求,建立了我区土地流转信息季报制度,以便于及时掌握全区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截止目前,全区共流转了各类土地面积8605亩(包括山林、水面)。
4、狠抓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对“三农”扶持力度的加大,减负惠农政策越来越多,我区认真抓好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强化责任,确保减负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不断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加强监管,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利用“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印发资料宣传惠农政策。上半年,全区共发放农民负担监督卡2万份。
5、加强农业“三资”引进和服务工作
继续组织编制一批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以“项目落实年”和“企业帮扶年”活动为载体,大力提升农业项目质量。积极编制财政支农项目,并抓好项目服务。落实好为项目服务的各项措施,重点推进姚家寨、春盛农业生态园、茂林园艺、三联葡萄种植园等农业“三资”项目建设。上半年,全区共引进“三资”投入农业4300万元。
6、做好农业产业化工作
积极做好对我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服务工作,完成市产业化科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配合市农委完成龙头企业调研工作,了解全区龙头企业的现状、今年的发展计划、目前存在的困难,上半年全区龙头企业运营正常。
在上半年的工作中,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完成了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些工作没做到位,我们将在下半年的工作中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到更好。下面对下半年的工作做出如下的打算:
1、继续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2、认真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推动我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3、继续抓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确保减轻农民负担不反弹。
4、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管理和培训培育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下半年再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
村级合作社管理制度范文2
一、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按照党的届三中全会的“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要求,全面落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工作,妥善解决遗留问题。
(一)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的扫尾工作。各乡镇要针对去年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的或可能存在的尚未得到解决的遗留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拿出可操作性强的措施,下大决心在今年上半年坚决整改到位,促进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经营权证“两个100%”到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数据的录入与补充,于6月10日前上报县局农经站审核。
(二)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
1、强化宣传发动。各乡镇要积极配合市、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宣传活动,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宣传。通过张贴宣传标语、编黑板报、出宣传栏、印宣传册、派宣传车、组织相关讲座、利用广播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大力宣传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以及《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试行)》,让广大农民真正了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精神实质,自愿融入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活动中去。
2、开展摸底调查。各乡镇要在5月初全面开展摸底调查,摸清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实状况,重点摸清:流转方式、流转形式、流转面积、流转规模、流转期限、流转原因、流转手续、流转土地用途、流转效果、流转纠纷情况、流转可能存在的问题、流转管理状况、流转潜力等。
3、举办业务培训。县局将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在6月份安排专项经费培训乡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业务指导员。
4、搭建服务平台。县局将设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指导全县土地流转服务日常工作;各乡镇要设立土地流转服务站,负责本乡镇内土地流转服务具体工作;各村要设立土地流转服务工作室,直接承担土地流转服务工作,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这项工作要在6月中旬前完成。
5、建立仲裁机构。今年11月底前,县里将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建立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庭,着力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规范行为,排除隐患,加快和促进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6、抓好试点示范。各乡镇要在5月中旬前选择若干个产业
发展较快、土地流转工作基础较好的行政村开展流转工作试点。试点中,要着重探索如何引导农民流出土地,如何吸引大户(农业企业)流入土地,如何发挥土地流转服务组织作用,如何解决流转中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等问题。要通过试点认真总结经验,加强指导服务,确保试点一个,成功一个,以推动土地流转工作快速有序发展,并力争每个乡镇涌现1个以上土地流转面积占土地总面积50%以上的村。
(三)规范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农村土地承包档案必须及时整理和规范管理,不得毁损和遗失。对已经灭失的档案,要逐步取证补齐。各乡镇要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档案管理责任制,做到土地承包相关文件,农户合同和登记簿、方案、表册、基础数据库等完整齐全,做到“一户一表、一组一卷、一村一册、一乡一柜”,专人负责。
二、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针对当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规模偏小,机制不活,规范化程度低,发展缓慢等问题,本着“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围绕省厅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四大行动”,在市局的精心指导下,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进程。
(一)举办财务会计制度培训班。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工作,县局农经站将于4月中旬举办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培训班,重点培训乡村合作社指导员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监事长、会计、出纳人员,造就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合作社经营管理队伍和业务指导能力强的辅导员队伍,继续推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同时,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县级以上示范社的财务人员参加市级培训班,动员合作社财会人员参加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财会知识大赛。
(二)做好统计监测数据上报。各乡镇要认真做好合作社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审核,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及时填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情况统计报表》,做到不重不漏,并在每个季度第一个月的5日前,将辖区内前一个季度每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统计报表上报县局农经站。
(三)抓好试点示范。县、乡两级农经部门要建立健全试点示范制度。今年县级认定5个示范点,每个乡(镇)认定1个以上示范点。各乡镇要在4月15日前推荐1家以上年6月底以前注册,注册成员在20人以上,有实质性的合作,管理民主、财务核算规范完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县级示范点候选单位,县局将对各乡镇推荐的合作社进行实地调查,符合条件的认定为县级示范社,并在县级示范社中挑选、推荐市级、省级示范社和先进(标兵)社。各乡镇要通过试点示范,指导合作社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建立起比较规范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正确核算合作社的财务。指导和推动合作社走管理规范化、技术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社员知识化的发展道路。
(四)指导规范建设。各乡镇对已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逐一配备业务指导员,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指导。重点指导合作社根据自身实际完善章程和成员登记备案手续,合理设置组织结构,完善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运行机制,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会计核算方式,加强档案管理,推行社(财)务公开,接受成员监督。对条件成熟的协会和有组建合作社意愿的,要进行合作社设立的全过程指导与帮助,从召开设立大会、起草章程到完成注册登记,要明确专人负责指导,并帮助建立健全民主管理、财务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引导合作社步入健康发展轨道。今年各乡镇要新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以上,30%以上的合作社(合作社数量少的乡镇至少2家以上)基本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即有实质性的合作内容,章程切合合作社自身实际依法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并运行有效,财务核算及时、正确、规范,经济效益明显,依法进行了二次盈余分配等。
(五)注重市场开拓。各乡镇要积极组织和推荐合作社参加各类产品展示展销会、订货会,在三农网上推介合作社产品,推荐合作社加盟全省合作社产品连锁超市,继续与大型连锁超市沟通,促成合作社与超市合作,拓展合作社产品销售渠道。
(六)加强负担监管。优化发展环境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县里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乱收费、乱罚款等纳入农民负担监管范畴,加强对合作社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严肃查处侵害农民专业合作社权益的行为。
三、加强农民负担日常监管
认真贯彻落实《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条例》,完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一)清理规范涉农收费项目。以《市涉农收费手册》为依托,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我县涉农收费项目、标准,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求各乡镇全年开展涉农收费监督检查不得少于2次。
(二)重点抓好专项治理。配合省、市行动,联合纪检、监察、纠风部门,针对农民反映强烈的建房乱收费、乱罚款和农村中小学校乱收费问题,以及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乱收费、乱摊派问题,开展一次全县性专项治理。
(三)加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的审计监督。继续宣传《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推动各乡镇完善议事范围、议事程序,创新“一事一议”形式,加强村民监督,提高村民申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积极性,逐步规范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行为。积极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和“一事一议”以工代赈试点。各乡镇要开展对去年以理事会、路委会、桥委会等民间组织名义筹资筹劳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审计工作要在6月底前结束,审计结果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报县局农经站。县站将对各乡镇的审计情况进行抽查。今年在规定时间内报批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各乡镇要在项目批准后10天内将项目基本情况报县局农经站。
四、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以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为抓手,推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方向迈进。
(一)加强村级财会人员业务培训。县局农经站将于4月中旬举办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培训班,重点培训乡(镇)财会业务指导员、村账乡记账员和村(居)委会会计或报账员。对还没有取得会计上岗证的村级财会人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上岗证。
(二)加大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力度。各乡镇要继续贯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进一步做好去年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审计后续工作,加大审计监督力度,防止集体资源浪费和无序开发,防止集体资金被少数人占有或挪用,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县局农经站将对各乡镇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审计效果进行抽查,重点抽查土地补偿费和村级补助经费的管理使用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项,发现问题,严肃处理,不徇私情。
五、做好农经统计工作
县局农经站将进一步加强对农经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失实。各乡镇要加查、收集,及时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等专项统计工作;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农经统计年报工作,加强农经统计分析,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六、抓好农经宣传工作
县、乡农经工作人员要积极向部、省、市、县农经相关网站、杂志、工作简报投稿,宣传农经工作经验、先进典型,交流农经工作体会,传递农经工作信息,展现农经工作亮点等,县局将对各乡镇的宣传情况进行评比,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奖励。
七、提高农经队伍素质
村级合作社管理制度范文3
一、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面临的问题
经过档案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发展形势还不相适应,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具体表现是:
1、重视程度不够。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未引起乡镇和村委会主要领导的足够重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没有时间抓档案工作。农村缺少档案工作的管理人才和知识,农村经济条件较差,干部更换较频繁,工作繁杂,档案工作容易被忽视。
2、经费投入不足。档案管理所需的硬件投入不足,文件材料存放在个人手中,有存放档案柜的,但多为老式的木质柜,不具备档案保管的“八防”设施,乡镇、村委会档案管理工作停止不前,有的甚止走下坡路。
3、管理制度不健全。农村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借阅和保密等制度不够健全,流于形式执行不严,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档案资料收集不全,整理不及时,文件资料丢失严重,档案管理混乱,借出的档案又不履行任何手续,档案保管条件简陋,保护措施不到位,许多档案资料已经被虫蛀被鼠咬,甚至发生霉变腐烂。
4、农村档案干部队伍不稳定。乡镇秘书调换频繁,有的甚至一年内两次换人;在村委会,由于换届选举是海选,村文书变化更为频繁,人员未进入角色,即被调换。农村档案干部队伍不稳定,增加了档案业务培训的负担,也使农村档案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难以提高。
二、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发展措施
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目前乡镇档案规范化的水平还不高,库房设备陈旧,有的村委会没有档案保管场所。要对乡村档案工作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改善保管条件,达到标准。
1、加强农业科技档案工作。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以农业技术推广档案为重点,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突出抓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把它当作档案部门参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的切入点,投以人力,抓农科档案典型,促进农业技术提供、指导农民科学种田的经验,建立农业示范园区、村级服务站、科技示范户,及时指导每个村级服务站和科技示范户逐个建档,建立起集收集、存储、利用档案为一体,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科技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服务体系。
2、强化乡镇、村级档案工作。乡镇档案工作是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核心,从文书处理,到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开发利用形成制度化,采取集中归档立卷等措施,促进乡镇机关档案工作的开展,把档案工作列入对乡镇机关的考核内容,年底统一检查考核,更加有利乡镇机关档案工作的开展,开展机关档案室目标考核,实现了管理档案的规范化。村级档案做到层层有分管领导和专兼职档案人员,工作有人抓,在业务标准上,制定适应农村档案工作的分类标准、保管期限、管理制度和档案利用方式,按照一级抓一级,分类指导,采取年年搞培训,集中立卷归档的方法,确保村级文件材料的及时归档与完整。全县村村建有综合档案室,实现了村村建档的目标。
3、开展农村专业户建档工作。抓农村专业大户建档,坚持以点带面,逐步提高的工作思路,做到了有部署、有措施,在具体运作中做到引导与指导相结合,使建档工作得到专业户的认可和欢迎。农村专业大户建档与管理按统一模式进行,专业户档案在为振兴经济和农民致富奔小康发挥积极作用。
4、抓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档工作。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新型的经济组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向雨后春笋,农民成为合作社社员,涉及到几十个个行业。主动介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建档工作,上门服务,开展建档用档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在培训人员、协调装具的基础上,收集各种文件材料,使其规范化管理,统一建档标准,培育专业合作社建档的典型,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让农民合作社档案成为一个新的亮点,通过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档,更加认识到了与普通百姓、与民生有关的各种专业档案的价值,把涉及到人民群众的档案收齐、管好的重要性。
村级合作社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花园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主要问题
近几年,我县围绕兴农富民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经济体制改革、经营制度创新的大背景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农民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建立了一批以农民为主体、以民办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以服务为手段、以章程为依据、以增收为目的的新型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并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加快了发展。
1 花园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截止到2012年底,我乡先后成立了蔬菜、种植、养殖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余家,其中在县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0家,入社社员达到415户,社员股金达到256.28万元,带动2720户农民进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链条。
在发展类型上,呈现多元化特点:一是龙头企业(公司)带动型。即龙头企业(公司)带动发起,建立“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如巴里坤县农牧兴达有限公司领办的畜康养殖专业合作社。该类合作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带动农户发展牛羊育肥;二是村级组织领办、有关部门牵头型。即由村级组织发起,建立“村组织+协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这类合作社充分利用了技术人才、场地、管理经验挂靠村级组织的有利条件,如花盛刺绣专业合作社;三是农民自发组合型。由农民围绕某一种农畜产品,自发建立“农户+合作社+基地”的合作模式。这类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简单的组合,达到了技术联手、生产联动的目的,如巴里坤县德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巴里坤县花园乡农兴饲用玉米专业合作社、鸿羽珍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四是能人大户领办型。农民大户参加,由农民中的能人牵头创建的“能人大户+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合作模式。合作社依托能人大户现有的技术、管理经验、资金、销售网点等优势,发展较快、成效明显,如巴里坤县昌隆养殖专业合作社、巴里坤农丰园合作社、远疆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荣祥养殖专业合作社、花园双峰奶驴养殖专业合作社。
在发展趋势上,我县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呈现“五个转变”的特点。即由不规范各自为政发展向规范有序稳步发展转变;由松散间接的合作经营向紧密直接的利益联合体转变;由亲戚邻里间联合向跨县乡跨行业合作转变;由单纯产后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转变;由能人单独闯市场向抱团作战转变。
2 初步发挥的积极作用
2.1 促进农业结构有效调整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从事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体化服务的群众组织,通过为农民提供种子、技术和营销服务、传递市场信息、指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生产,改变了过去结构调整热在县里、忙在乡镇、冷在农户的被动局面。
2.2 促进组织程度不断提高
通过发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一大批农村致富能手、专业大户加入,把农村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实现了规模经营。
2.3 促进先进技术广泛推广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典型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能有效地解决一些集体经济组织统不起来、政府部门包不了、而农民单家独户又办不了的事。尤其在技术服务上,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发挥本组织成员的整体技术优势,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有力地促进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普及,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认识有些不足,支持力度缺乏
有的合作社只注重眼前利益,把上级给不给钱和给多少钱作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前提,而忽视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潜在效益。有的农户“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自立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只能利益共享,不能风险共担。
3.2 组织规模偏小,带动作用有限
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较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社员与专业合作社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缺少必要的再联合,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明显不足。
3.3 活动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不足
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没有建立积累机制,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组织活动经费基本上靠大户赞助、靠党政支持解决,自身没有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其服务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3.4 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不够规范
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具体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不规范、不健全,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合作社成员的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均沾,不愿风险共担,彼此之间的诚信度不高。还有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有官办性质,行政干预较多,偏离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方向,不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村级合作社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渔村;三资管理;对策
近年来,舟山市始终把渔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作为加强渔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保护群众利益不受侵害的重要举措,按照“五化”要求,不断完善渔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了“三资”管理规范化水平,较好地维护了广大渔农民的合法权益。
1全市渔农村集体“三资”总体情况
截至2019年底,全市渔农村集体“三资”总量为:村级集体总资产达66.20亿元,村均231.15万元,其中村级集体货币资金达到23.76亿元,村均836.62万元,村级集体农用地总面积99.38万亩。目前,已实现省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县全覆盖,岱山县和定海区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
2渔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有效做法
2.1健全管理体系,强化法人治理。2.1.1完善组织机构。全市各县(区)都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三资”管理工作,全市36个乡镇(街道)均已设立“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承担监管服务职能,配备工作人员87人。2.1.2健全法人治理。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依法确立村经社为农村集体“三资”的法人主体,全市已构建起由社员大会、社管会和社监会组成的法人治理机构,共建立社管会326个、社监会326个。2.1.3形成制度体系。市级层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渔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若干意见》、《渔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资产及财务管理若干制度》、《渔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权力清单和行为规范管理办法(试行)》、《村级财务支出管理办法》等政策性和规范性文件,明确了货币资金管理、经费开支审批、财务公开等方面的要求。县(区)和乡镇(街道)层面,结合各地实际制订了工程招投标、招待费、差旅费、干部工资、支出报销入账等方面制度。2.2加强日常监督,提升监督实效。2.2.1强化民主监督。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清账理财,并出具相关理财结果。加强财务公开,坚持村(社)财务按季(月)公开制度,对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村(社)财务收支要求按月公开,公开内容要做到逐笔逐项流水账式,方便群众看懂。2.2.2强化会计监督。规范“村账乡管”,充分发挥乡镇会计委托机构的“管账”功能,开展村集体资金支付网上审批和使用村务卡试点工作,理顺资金审核审批环节,将会计监管功能前置,实现资金先审核后支付。2.2.3强化审计监督。实施村级财务“三年一轮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较多的村(社)由县(区)级部门进行直接审计,对一般村(社)采取乡镇交叉审计、乡镇自审、第三方审计等方式,2019年,全市共审计村(社)182个,审计金额7.78亿元。2.2.4强化网络监督。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四级“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实现四级农村财务数据的实时传递、查询与监控,使各渔农村集体“三资”从事后监督转变为实时、直接、全程监管。2.3坚持财务公开,促进阳光透明2.3.1完善公开网络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四级“三资”网络监管平台,以数字化传播路径把村集体“三资”情况适时向村社员公开,接受群众监督。2.3.2规范公开标准。将财务账目数据、原始凭证照片、资产资源实物取证、民主决策过程等全方位、多层次公开,为群众进行相关查询提供方便,保障群众的知情权。2.3.3提升公开效益。借助渔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将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出让和转让纳入规范化管理,防范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确保集体资产资源收益最大化。2.4实现保值增值,发展集体经济。2.4.1规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行。按照“归属清晰、权能完整、管理科学、流转顺畅、运营高效”的要求,完善政策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以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为核心,建立健全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机制,引导有条件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探索股权激励机制,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建立完善股权证信息化管理体系,规范股权收益分配及管理,确保渔农民权益落到实处。2.4.2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导实施“一村一策”,探索集体经济发展多元路径,通过盘活乡村资源、发展物业经济、开展土地整理、发展有偿服务等方式,着力推进渔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6.48亿元,村(社)均25.13万元,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社)245个,占总村(社)数的85.07%。2.4.3积极推进渔农村产权交易。坚持将集体资产的租赁、转让等纳入渔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现“统一管理,分级交易”。完善渔农村产权交易相关管理制度,规范业务受理、信息、交易签约、档案管理等日常运行行为,切实做到交易过程公开公正,交易服务便捷高效,确保交易活动规范有序运作。截止到2019年底,全市通过产权交易平台累计交易501笔,交易金额1.25亿元。
3当前渔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制度执行不严格。一些村对于村集体“三资”制度和规定,仅仅是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停留在文件上,实际工作中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有些现象受社会风气和习惯的影响,一些制度不足以全面细微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基层管理环境。3.2监管功能不到位虽然实行了“村账乡管”,但有的乡镇对村(社)只是实行了帐目的代管,“三资”服务中心会计人员只注重村级财务收支核算和审批程序管理,财务事项的事前、事中的监督管理弱化[1]。有的村干部对财务政策和规定不了解,存在不合规开支,但成了既成事实,乡(镇)会计也只能被动记帐。3.3村务公开不到位。目前村务公开情况不容乐观,一些村村务公开走过场,村务公开仍然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个别村只单纯强调财务公开,而不注重资产资源处置上的公开,对集体发包事项、农村建设项目、强农惠农政策等方面的公开还不全面。3.4“三资”管理力量薄弱。多数经管人员身兼数项工作,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渔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上。在会计方面,主要是人手不足,流动性大,一些乡镇(街道)因工作部署安排等原因,时有轮岗转岗。在村(社)报账员方面,主要是业务能力偏差,难以胜任工作。大部分村报账员身兼出纳、文书、内勤、统计等多项工作,但待遇不高,对其工作积极性影响很大。
4渔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4.1进一步理顺农村“三资”管理职责。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农经人员岗位和职责,调动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主力军作用。定期开展村级财务审计,重点审计村集体财务收支的合理性,重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及集体资产、资源出售、承包、转让的合法性。4.2进一步健全“三资”管理制度体系。指导县(区)、乡镇根据有关规定,继续制定完善渔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收入管理、现金管理、支出管理、资产资源管理、票证管理、会计报表、财务档案管理、债权债务管理、承包合同管理、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等项制度,资产、资源经营与处置招投标、财务预决算管理、定期清查和责任追究等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4.3进一步完善“三资”信息监管平台。积极推广应用省级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实现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全过程的信息化运行和实时监管[2],最大程度实现资产信息公开,让村民通过网络、电子触摸屏、移动设备等形式,了解工程项目招投标、资产资源交易等环节;最大限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从源头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4.4进一步稳定“三资”管理队伍建设。督促各地配齐配强农经干部,落实专职专人。提高会计人员的收入,脱离村级制约,将会计人员的报酬待遇纳入县、乡镇财政保障,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对会计人员的激励制度,将会计人员的收入与工作业绩相挂钩,形成考核机制,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性。4.5进一步加强“三资”管理业务培训。一方面加强对村干部的意识教育,宣传中央、省市的“禁行令止”、廉洁奉公等规定,提高他们的守纪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对财务管理队伍的业务培训,组织对乡镇经管人员、会计、出纳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等开展培训,使他们充分掌握有关财经政策法规、制度和相关要求,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3]。
参考文献:
[1]李志明,雷震,洪曙光.关于对农村集体“三资”委托制度的一些思考[J].营销界,2020(52):96-97.
[2]沈波.探析农村“三资”管理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商讯,2021(03):174-175.
村级合作社管理制度范文6
一、制度建设
(一)地市、县制定的实施意见或者试点方案
(二)地市、县制定的清产核资类文件
(三)地市、县制定的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类文件
(四)地市、县制定的成员身份确认类文件
(五)地市、县制定的股份合作制改革类文件(包括折股量化;股权设置、分配与管理;合作社成立、运营、管理等)
(六)地市、县制定的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类文件
(七)地市、县制定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类文件
(八)地市、县建立健全督查督办、考核制度等
(九)地市、县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等
(十)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等重点任务的工作流程与操作方法
(十一)其他文件或者制度
二、宣传培训
(一)地市、县统一编印政策宣传资料情况
(二)地市、县组织对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培训情况
(三)地市、县组织工作人员、乡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情况
(四)在县、地市、省部级以上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情况
三、人员与经费保障
(一)工作人员保障情况
(二)专门工作经费保障情况
四、改革过程与成果材料
(一)乡镇、村的试点方案、清产核资方案、成员身份确认方案、折股量化与股权设置及管理方案、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方案、合作社成立及章程等。
(二)村级每项改革任务的过程材料(包括方案讨论、会议召开、民主表决、公开公示、农民签字等)
(三)村级每项改革任务的成果材料(包括摸底表、统计表、登记表、清查核资报告报表、股东名册、组织证书颁发、股权证书发放等)
(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建设及应用
(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其股权管理系统建设
(六)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及应用
(七)改革文件、过程材料、成果材料的整理、装订、归档、管理等
五、改革成果应用及成效
(一)农村集体资产有偿退出、继承、抵押担保改革试点推进情况(包括文件制定、推进进程、具体做法、阶段性成效、主要障碍或者问题、建议等)
(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与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推进情况
(三)农村“政经分离”改革试点推进情况
(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建设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
(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六)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七)城乡融合发展情况
(八)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情况
(九)其他成效
六、自评报告、工作总结、典型案例等
(一)地市、县自评报告
(二)地市、县评估指标
(三)地市、县改革情况调查表
(四)地市、县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份合作制改革、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等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