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范文1
1.加大宣传力度。一是组织参加全省诚信管理体系试点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我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二是对开展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的试点企业进行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全面介绍和宣传通过评价的我市食品工业企业,重点宣传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情况,企业的发展历程、产品和品牌,强化正面引导,扩大企业影响。
2.扩大建设范围。在继续推动乳制品行业和肉制品行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扩大诚信体系建设范围,在白酒、饮料、酿造、食用植物油行业中选择部分企业进行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力争全年新增一批企业完成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3.扎实有序推进。一是明确开展诚信体系建设的企业,各地经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食品工业发展情况,在白酒、饮料、酿造、食用植物油等行业中推荐1至2家企业,继续组织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企业名单于4月10日前反馈到我委消费品工业处。二是加强咨询辅导,在省食品工业协会统一安排下,邀请有关省级咨询辅导机构依据QB/T4111—2010标准要求,深入企业帮辅指导,确保帮辅质量,强化服务意识,扎实有序推进我市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三是加快我市食品工业诚信管理体系专家队伍建设,履行评价机构职能,积极开展评价工作,组织专家对已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并试运行3个月以上的企业进行符合性及有效性现场评价。
4.强化制度建设。积极研究诚信激励制度和失信惩戒措施,加强诚信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失信曝光、分类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等手段,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戒力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培训工作
1.组织参加企业负责人培训活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中关于“进一步健全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制度,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并由单位组织定期培训,单位负责人、关键岗位人员要统一接受培训”的要求,落实省、市政府“专人负责、持证上岗”的规定,组织参加全省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关键岗位人员的食品安全培训活动。加强对我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负责人的培训力度,实行持证上岗。重点培训有关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食品质量安全有关要求、食品诚信体系建设等。
2.组织参加食品安全师培训班。通过对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提升职业操守,提高理论与实践能力,确保企业从食品原材料、生产和流通全过程的安全,确保企业有专业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为食品生产企业构筑一道食品安全防火墙。
3.组织参加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人员(内审员)培训。积极组织参加举办全省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人员(内审员)培训班,有效维护企业内部诚信管理体系和日常督查,确保诚信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4.建立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培训机构。在已有培训机构的基础上,根据培训工作要求优先在我市具有食品专业且教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内,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质量安全培训点,积极完善软硬件设施,强化师资力量的保障,确保培训点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水平,为我市食品质量安全工作搭建培训平台。
三、加快推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
1.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整合各方力量,围绕关键产业链,选择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共性、可在一定时期内能形成产业化的技术领域,加强研发,形成突破,努力提高食品产品技术含量以及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新技术、新产品展洽会,为企业扩大应用搭建平台。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创建步伐,加大扶持力度,力争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2.推进食品产业协作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高校院所的技术优势,整合“政产学研金”各方面资源,力争在生物制造、功能性食品研发、新型食品包装材料开发等方面建立协作创新平台,并积极发挥平台在产业高端化上的作用。
四、加快推进食品行业品牌建设工作
1.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强化区域和企业品牌意识,依靠树品牌、创名牌、讲诚信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争取我市食品行业全年新增一批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
2.推进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建设。组织参加全省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工作座谈会,交流各地食品工业强县建设经验,贯彻落实食品工业强县考核体系,加强对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
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范文2
国务院食安办:加强协调,监督、指导
2010年2月6日设立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是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承担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主任张勇介绍,食品安全办的主要职责是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基本定位是在分段监管的基础上,将分段监管容易出现的监管空白、职责交叉等作为协调重点,堵塞监管漏洞,促进各环节监管措施的衔接。同时加强督促指导,推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开展工作。
农业部:监管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
农业部主要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主要职能包括:
一、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建议。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研究推广宣传培训。
二、参与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组织制定农业行业标准,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制定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
三、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督抽查,组织对可能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进行监督抽查。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预警分析和信息。指导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指导实施农产品包装标识和市场准入管理,等等。
四、依法实施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包括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实施认证和质量监督,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审批登记和监督管理。
五、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机构考核。
质检总局:监管生产加工和进出动
依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质检总局对食品生产加工活动和进出动进行监督管理。
卫生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
根据《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商务部门:主管食品流通行业
根据商务部“三定”方案和《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商务部作为流通行业主管部门,在食品安全方面主要有三项职责:
一是制定食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采取措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强对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促进食品经营行业健康发展。
二是负责对生猪屠宰和酒类流通的行业管理;加强对生猪屠宰活动的监督检查,推动生猪定点屠宰标志牌、证书审核换发工作,依法把好定点屠宰企业市场准入关。
三是配合卫生部,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及其实施计划,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并适时组织修订。
目前,商务部正稳步推进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建设。
工信部:管理食品工业行业
工信部具有食品工业行业管理职责。
主要职能:一是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食品工业行业标准,指导企业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和监测网络以及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二是推进食品工业企业生产者诚信体系建设,以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法律意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三是加强行业自律,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指导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四是加强食品行业相关基础信息的统计和监测,建立食品工业质量安全、产品进出口动态的监测和预警机制等。
工商部门:监管流通环节
国家工商总局承担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责任,下设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司,负责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拟订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办法;组织实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质量监测及相关市场准入制度;承担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和重大食品安全案件查处工作。其准入职责包括“先证后照”,即负责颁发食品流通许可证,再对有许可证的经营主体颁发营业执照。
食药监管局:监管消费环节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消费环节食品卫生许可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定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开展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状况调查和监测工作,与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有关的信息。
消费环节即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该环节的食品是指即时加工制作,即时消费的食品。同时消费环节还包括提供食品及其场所、设施、服务等。
公安机关:打击食品安全犯罪
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范文3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诚信评价 体系构建
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是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措施。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实践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日渐增多(钟宝龙;徐光耀,2005;孙颖杰,廖鲁兴,郑华;刘华楠,徐锋,2006;曹存正,2007;窦芙萍,康仲如,2008;何坪华;王晓燕;李琳,2009)。上述研究主要围绕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食品安全诚信管理体系以及具体的食品生产企业诚信评估指标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有的研究结论甚至已被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所采用,但是关于我国建立什么样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如何建立体系以及如何实现体系功能等问题还远未解决。近期的一些研究也从宏观层面对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初步探讨(高观,2009;张莉,高凌宇;李航;张勇,2010),但是在理论性和系统性方面还亟待加强和深入。本文拟从食品安全的信用特性、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构成要素以及构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展开讨论。
一、食品安全的信用特性及其评价信息共享
根据美国学者Nelson的观点,商品可分为搜寻品、经验品和信用品三类。搜寻品指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就能够获得充分的信息,了解商品品质;经验品指只有在购买后才能判断其质量的商品;信用品指消费者即使在消费之后也不能判断其品质,必须借助其他的信息才能确定其品质。按照搜寻品、经验品、信用品的顺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呈递增趋势,食品安全多具信用品特征。
在信用品市场上,极度的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面临严重的安全与健康风险。通过第三方(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非政府组织)介入,如产品检验(或质量认证),提供信息传递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理解,食品安全信用评价体系是为了传递食品安全的信号,是将食品安全的信用品特性转化为搜寻品特性。
食品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对称)是造成市场失灵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一些食品安全特性,例如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都不能被轻易地识别。因此,消费者会严重依赖于企业的声明,比如像品牌、标签或者广告。这类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消费者无法通过一个合理的价格,观察到或者感觉到食品的安全特性,除非进行大量检测。
食品安全信息的管理和共享是解决食品安全信用问题的重要途径。食品安全信息是国家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法规的依据,也是现代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缓解食品安全信息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让消费者获取更充分的信息,世界各国在实施食品安全管理时,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信息的有效供给。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食品供应链的延伸,对食品安全控制的难度日益增加,没有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和方便的信息共享途径,“从田间到餐桌”整个供应链的食品安全控制目标就难以实现。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有效传递,实现消费者与企业、政府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之间的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是食品安全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食品安全管理的根本体现。
二、构建食品安全诚信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直接威胁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有必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推进食品安全诚信评价体系建设,以促进食品行业自律,完善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1、构建食品安全诚信评价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法制经济和诚信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共同体现。没有法制,市场机制难以运转;缺乏诚信,市场机制建设就难以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越发达,其市场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市场各要素之间的经济活动就越需要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关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应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也必然要求构建与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诚信评价体系。
2、构建食品安全诚信评价体系是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人们常常会想当然地认为,加强食品安全诚信管理,规范食品生产企业行为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然而,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也并非持续有效。特别是在其内生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有时也表现出低效。因此,有必要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的优势,构建包括第三方评价主体在内的食品安全诚信评价体系,对食品生产企业诚信实施分类监管,不断提升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3、构建食品安全诚信评价体系是食品生产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中,食品生产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唯有诚信至上才能长盛不衰。诚信,企业则有安全感、归属感和向心力,企业品牌形象就会上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会不断增强。相反,不诚信不仅会让企业自身利益受损,还会影响到整个食品生产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食品生产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其负面影响直接辐射整个行业,甚至波及面更宽、更广。因此,在内有压力,外有国际上信用意识较强企业竞争的情况下,我国食品生产企业要健康、规范、快速发展,需要通过建立包括评价体系在内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来不断塑造和维护企业诚信。
三、食品安全诚信评价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中,企业(包括原料生产、食品加工、流通和餐饮企业等)是主体,是食品安全诚信评价的对象和诚信信息的输出方。
政府是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的另一个重要构成要素。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引导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在当前情况下,企业食品安全诚信信息的获取仍需通过政府途径,例如,企业产品抽检信息、企业财税经营信息、投诉信息等。
评级机构是食品安全诚信体系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与金融信用相类似,食品安全诚信也需要用客观的方式进行度量、打分。评级机构可通过制定系列化的评判标准,对企业在食品安全诚信方面的表现做出评判。
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中,企业是运动员,评级机构是裁判员,政府则是大赛的组织者,而消费者是观众。多个要素的协调与配合是食品安全诚信体系良好运转的基础。
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构建中的关键问题
1、征信数据的采集、评估及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化运作。目前,我国的信用中介机构不发达,食品安全信息在政府与消费者、其他社会机构间存在着不对称。企业内部的食品安全诚信管理体系宜由各省(市)政府牵头建设,企业持观望态度。这种体制不利于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2、食品信用的征集、评价、披露和奖惩等一系列制度的构成。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有良好激励机制的信用信息征集制度,评价指标科学严密细致的信用评价制度,客观公正的信用披露制度和奖惩适当的信用奖惩制度,缺一不可。如果只征集不评价,食品安全信用便没有好坏之分;只评价不披露,食品安全信用便没有了用武之地;披露了而没有奖惩,则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形同虚设。我国目前由各省(市)政府牵头重点建设了企业内部的食品安全诚信管理体系,而对于食品信用的征集、评价、披露和奖惩等一系列制度的建设稍显滞后。
3、食品安全信用评价体系运行的保障措施建设。开展信用体系的建设应当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否则容易出现征集困难、信用标准不统一以及信息标准不统一的现象。
五、结论
食品安全信息的不对称是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因其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目前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奋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完整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由四大要素构成:企业、政府、评级机构和消费者。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的良好运转有赖于各要素间的协调和配合。当前,我国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解决。
(注: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自选(一般)项目“北京市食品安全信用评价体系模式探索”(编号:09BeZH13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曹存正:构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J].中国市场,2007(51).
[2] 刘华楠、徐锋:肉类食品安全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6(10).
[3] 钟宝龙:“龙头企业”要做食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龙头[J].上海农村经济,2005(1).
[4] 徐光耀:对食品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思考[J].安徽医药,2005(9).
[5] 窦芙萍、康仲如:食品生产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轻工标准与质量,2008(5).
[6] 何坪华:浅析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信用行为的影响因素[J].企业活力,2009(3).
[7] 李琳:甘肃省建立食品生产企业质量信用体系的对策刍议[J].农业质量标准,2009(1).
[8] 张勇:保障食品安全须加快诚信体系建设[J].农村工作通讯,2010(16).
[9] 李航:浅谈食品安全问题中的诚信道德重塑[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7).
[10] 张莉:加强诚信建设:落实食品安全[J].食品工业科技,2010(6).
[11] 高观:关于食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标准化,2009(9).
[12] 高凌宇:诚信是解决食品质量安全的根本[J].现代商业,2010(24).
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范文4
一、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政府应加大食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包括农药使用的监管、兽药使用的监管、食品添加
剂使用的监管、无公害种植等等规范的监管制度。形成全方位、立体式控制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对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全面监测的制度;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和有毒物质的监测力度;建立运转有效的风险预测系统[1]。借鉴发达国家的食品监控技术,尽快改变只对终成品进行监测的现象。尽快全面推广使用“危害分析控制关键点技术”,并把这种技术认证作为市场准入的关键条件。同时加强农贸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树立企业的诚信经营意识,建立食品企业的市场信用信息;扶持诚信经营的龙头企业发展,发挥其榜样、示范的市场作用。
政府的监管部门要改变目前的管理模式,由多头监管向相对集中统一的管理方式转变,权责进一步明晰,建立高效、统一、权威的监管机制。想要彻底改变目前监管部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的局面,需要依法监管的制度创新,以精简高效为原则,建立综合监管体系。
二、完善法制建设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泛滥,现有的法律规范已经不能适应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所以要完善现有的法律体制。(1)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一条法律制度,明确执法主体,为完善监管体系提供法律基础。同时还应该提高食品安全准入的门槛。(2)建立企业有义务召回不合格食品的法律制度,在发现有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监管部门必须通过法律手段强制企业召回不合格的产品。(3)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将企业的信用信息公布上网,让消费者可以了解到各企业的信誉。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不一致,存在重复或者交叉,部分企业的卫生标准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应加快对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和补充。优化整合食品安全监测机构,建立一个高效、技术先进、职能明确、人员齐备、权威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最终建立起诚信、公开、透明的食品安全卫生体系,确保食品安全卫生,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三、强化企业责任
1.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我国政府目前需要完善的主要工作是进一步建立与食品安全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
执法的力度。严肃处罚违反食物链中卫生环节的经济主体,严重者要上升到法律手段。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追溯制度,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追溯到相关责任人,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追查到事件的来龙去脉。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追溯制度还很不完善,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无法追究到根源。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能,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权责,成立专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协调委员会,管理和协调食品安全监管活动,提高监管的效率,改变过去“多头监管”的状况。各部门要协调好和委员会的关系,共同的目标是严格监查食品加工生产链各个环节的安全卫生。
2.加强企业责任意识
我国目前很多的食品安全问题来源于诚信问题,这与企业生产者的投机取巧的心理分不开的,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政府监管的漏洞。同时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就使得某些地方安全卫生标准和国家标准不一致。如果政府监管不作为,甚至与不法商人相互勾结,那势必会引起食品安全的漏洞,并且出现严重的后果。所以笔者认为要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企业和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国外,企业召回产品现象比较多,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监管严厉,另一方面是企业已经意识到最小化产品安全失败的风险,当然同时也有“召回保险”这种保险制度作为经济后盾。因此,企业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培养积极向上、敢于承担责任的企业文化,同时政府要完善保险制度和金融制度,为企业加强食品安全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四、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对食品生产的从业人员进行宣传食品
安全生产道德教育,让他们懂得食品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通过道德教育唤起生产者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媒体宣传,唤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提高识别食品质量的能力。还要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生产意识,从源头把好安全关。另一方面,消费者需要学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识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消费者有权利、有义务同不法商贩做斗争,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教育消费者科学地选择安全卫生的食品,从需求的角度监督企业生产出安全的食品,在全社会形成科学的食品安全卫生观念。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是有一定导向作用的,只有消费者的消费观正确了,生产者的生产导向才不会偏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随着经济的
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恶化,这引起了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制度,维护消费者安全和社会稳定是企业和政府的责任。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生产者应共同承担起维护食品安全的责任,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邓淑芬 赵林度 吴广谋.食品安全管理的政府调控策略[J].食品工业科技2005.4:14~18
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范文5
(二)组织召开质量强市联席会议,集中学习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评价标准。围绕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规划”,组织各成员单位对全市质量强市工作进行回头看,对照标准找差距,对我市创建中存在的缺项及短板,迅速填平补齐,迎接省政府对我市创建工作的初验。(牵头部门: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一区五园及部分重点乡镇配合,完成时间:九月下旬)
(三)组织开展我市首届“品质泰兴”系列质量评选活动。组织开展泰兴市“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验收和授牌工作。组织开展第一届泰兴市“市长质量奖”的组织评选工作。做好全市工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的申报和服务工作。举办卓越绩效标准在各类质量奖项申报中应用专题培训班。组织“百姓质量讲坛”活动,筹办2~3期精品“质量讲坛”,分别走进乡镇、园区、学校和社区,为广大市民、工人、农民、学生宣讲质量、商标法、特种设备等质量知识。组织全市首届QC小组成果评价及会。针对“三名”商标的争创对培育企业开展宣传和培训活动。开展月饼市场、汤包餐饮行业专项监督抽检,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国庆、中秋食品消费安全信息,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结合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开展“药师在您身边”、“安全用药校园行”、“安全用药公开课”、“用药安全公众互动”等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开展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整治活动。组织对许可证新领证企业、危化品许可证获证企业及3C认证企业开展监督检查。组织中秋、国庆重点消费品、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检查,开展加油站计量专项监督检查,针对企业新上项目开展计量检测和计量咨询服务活动。开展气瓶条码专项检查,打击充装无码瓶违规行为。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办法》等宣传工作,依法公布商品质量抽查结果和消费侵权案件处罚信息,加强消费教育引导,督促经营者诚信自律、规范经营,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市综检中心组织实验室开放活动。(牵头部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九月底完成全部活动)
(四)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的政策意见进行宣传、贯彻,并督促落实到位。到园区乡镇调研,送政策下乡,并进行政策的宣传,并督促园区乡镇认真研究服务业政策,将内容宣传到相关企业,帮助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创造条件,按照要求不断完善和提升服务质量,积极争创各类品牌企业,对可创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的项目单位进行宣传发动,从而排出一批服务业品牌创建企业和标准化项目试点单位。(牵头部门:市发改委,九月底前完成)
(五)出合激励“红名单”与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制度,加快推进企业信用管理贯标工作,组织人员参加助理信用管理师培训,继续推进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组织企业参与省自主工业品牌五十强申报,组织企业参加泰州市“名特优”展。(牵头部门:市经信委,九月底完成)
(六)以加强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开展农机质量调查、完善农机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能力等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农机化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农机化质量水平。组织召开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负责人、农委相关单位分管负责人,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推进会,解读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考核细则,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技术,力争使蔬菜、果品规模企业率先实行产地准出。组织绿色食品企业参加吉林长春第十七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宣传我市绿色食品,促进绿色食品与消费市场对接,提升绿色食品品牌价值。开展“中秋国庆”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双节消费安全。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推磨式检查,规范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程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监管水平。(牵头部门:市农委,九月底前完成)
(七)深入开展“护航”专项行动,聚焦民生领域与高新技术领域,开展集中检查、集中整治,坚决依法打击群众反映大的专利侵权行为和假冒专利行为,及时将涉嫌犯罪的假冒专利案件移送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积极开展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闪电”专项行动,开展集中检查和办案活动,强化线上线下执法办案协作,加强线上维权的跨区域协作调度,着力打击电商领域专利侵权假冒行为,营造良好网络交易环境。(牵头部门:市科技与知识产权保护局,九月底前完成)
(八)组织召开了工程质量安全形势分析暨质量观摩会活动,总结质量缺陷,推广示范工程,同时强化主体责任,落实监管责任,着力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和职能监管效能。加大“打非治违”和对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的处罚力度,组织专项检查整治活动。继续开展“两年行动”活动,加大教育宣传和不良记录曝光力度,继续推进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开展优质工程创建示范作用,大力推行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牵头部门:市住建局,九月底前完成)
(九)进一步引导和帮助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深入开展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的创建活动。在全市商贸服务业中开展优质服务活动,通过组织协会发起行业诚信经营倡议,深入推动诚信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提升我市商贸服务业服务质量和水平。(牵头部门:市商务局,九月底前完成)
(十)围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开展医疗服务活动,组织市人医、中医院、三院等单位在鼓楼广场开展义诊活动,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医师定期考核。(牵头部门:市卫生计生委,九月底前完成)
(十一)开展夏粮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加强小麦收购环节质量监管,把好粮食入库质量;开展库存粮食质量安全检查。(牵头部门:市粮食局,九月底前完成)
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范文6
一、恢复和重构社会信用环境的举措及成效
近两年来,全州以改善信用环境为切入点,以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为落脚点,积极探索“政府主导推动、金融合力促动、部门协作联动、社会参与互动”的信用创建模式,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全州信贷净投放34.65亿元,同比增长27.2%,增速比全省快6.27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各市州第一位。今年上半年,我州实施和续建招商合作项目247个,到位资金41.2亿元,同比增长63%。
(一)政府主导推动,提升决策力
一是建立组织带。2010年6月4日,成立了以州长为组长、常务副州长为副组长的金融生态建设领导小组,今年5月17日,在州政府召开的金融生态建设领导小组会上,进一步调整充实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也成立了类似组织机构,共同推动信用环境建设。如,泸溪县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和企业信用促进会,全县40家企业加入该协会。二是出台文件引。2009年以来,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湘西州信用社会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深化信用环境建设的文件,具有极大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其中2010年4月,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省委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批示。三是召开会议促。去年来,州委、州政府连续两年组织召开规模大,规格高的全州金融工作会议。今年全州金融工作会上,银企共签约项目40个,签约金额25.3亿元。2009年-2010年,省、州政府连续两年在长沙召开湘西州融资合作洽谈会,签定银企合作项目51个,签约金额57.87亿元,获批授信9.68亿元。2010年,各县政府相继召开银企洽谈会,签约项目101个,签约金额20.27亿元,获批授信17.57亿元。
(二)金融合力促动,加大推动力
一是加强征信体系建设。一方面,大力推进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全州共采集有贷款企业信用信息3379户,采集无贷款企业信用信息903户,采集率分别为100%和75%。另一方面,积极推广信用报告查询服务。去年末,州委组织部和州人事局联合行文,要求在全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评中查询信用报告。为此,州人行出台了《单位统一办理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暂行办法》,共为全州581个单位、5087人次提供了信用报告查询服务。今年3月3日,在全州“两民企业”协会理事会上,56家重点企业提交了企业及高管人员的信用报告,经审核合格后才予受理贴息申请。去年来,全州累计查询个人信用报告110999人次,查询企业征信系统178人次,办理“两民企业”贷款贴息8453万元。二是大力培植信用企业。今年3月,州人行利用“两民企业”协会平台,邀请湖南远东资信评级公司老总给企业讲授信用评级知识,大力推动企业外部评级。酒鬼公司、州五矿公司、泸溪县金旭公司成为首批外部评级试点企业。同时,选取工业基础好、信用体系较完备的泸溪县武溪工业园作为湖南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去年,该园区被授予全省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园区企业贷款满足率达到85%,新增贷款增速居全州第一位。园区内的蓝天公司等5家企业获得“诚信企业”称号,鑫旭集团等成为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三是大力推广信用评级。在积极开展外部评级的同时,大力推动金融机构内部评级授信。去年来,金融机构完成500多家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授信,对400多家企业累放贷款40多亿元,另有30多家企业已纳入项目储备库,并建立了信用客户档案。农村信用社为28.2万户农户进行了信用评级,累放农贷38.3亿元。四是积极打造金融安全区。今年5月,州政府组织对泸溪县申报信用县考核验收,在全州金融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和授牌,实现了州级信用县零的突破。目前,全州已评定信用乡镇29个,信用村119个,信用农户28.2万户,信用企业15户,州级金融安全区达标县1个。五是金融生态评估报告。根据湖南大学金融管理研究中心对我州8县市综评估分值,结合金融安全区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现场考评情况,连续两年在《团结报》上公开县域金融生态评估报告,起到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
(三)部门协作联动,煅就凝聚力
一是银法联手开展金融积案清理活动。州人民法院与金融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执行威慑机制,共同召开金融机构联席会,联合下发金融专项审判工作文件。去年来,全州人民法院共受理金融诉讼案件627件,结案569件,结案率91%,结案标的56664万元;受理金融执行案件收案157件,结案138件,执结率88%,执结标的525858万元;支持金融机构依法核销不良债权3697万元,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下降3.62个百分点。二是部门联合开展清收活动。各县市由纪委牵头,成立清收办公室,采取经济、行政、纪律和法律等手段,收回行政事业单位及国家公职人员逾期贷款1600多万元。其中,泸溪县收回公职人员信用卡不良透支177万元。三是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出台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工作方案》和《州直17家单位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细则》,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级各部门。州经信委据此下发了《湘西州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湘西州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四是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州银行业协会对2家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实行制裁,有效维护了金融债权;州法院对拒不履行法定还款义务的保靖县公路局和凤凰县农业局在《团结报》上限制高消费令,公开暴光;吉首市公安局严厉打击银行卡犯罪,破获一起80多万元的银行卡诈骗案;龙山县银法联手严惩“老赖”,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四)社会参与互动,彰显蝶变力
州人大把信用环境建设纳入监督范围,每年“两会”期间都能收到信用环境建设方面的提案;湘西电视台以“搭建信用平台,优化信用环境”为主题,宣传信用知识,营造舆论氛围;泸溪县团委与县五中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增强中学生信用意识;保靖县财政拨付专款支持相关部门开展诚信宣传活动,成效显著。
二、我州信用环境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金融运行环境:效率偏低与信用风险并存
一是金融创安进展缓慢。全州信用乡镇创建率最低的为11.1%;信用农户评级率最低为27.21%;信用企业、信用社区评级面普遍偏低,创建工作滞后。目前,全州没有一个省级金融安全区达标县,信用创建层次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低。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两张皮”现象,缺乏有效对接机制,信贷投入少,存贷比例低。我州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9%,而信贷总量仅占1.4%;存贷比例只相当全省平均水平的65%,不良贷款占比却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与同属武陵山区的其他地、市、州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三是信用评级标准不一。各金融机构对企业评级存在各自为政的现状,没有统一标准。全州没有一家省级以上信用评级公司,外部评级结果也很难推开。四是农村信用环境相对滞后。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农业保险覆盖面低;个别乡镇还存在金融服务盲点,龙山、泸溪等县个别乡镇一度出现暴力逼贷和无理缠贷现象。五是个别农村信用社存在风险隐患。有的信用联社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率、单一客户信贷集中度、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等经营性指标与标准值存在差距;个别分社内控制度执行不严,曾经发生经济案件。
(二)社会信用环境:引导不力与信用意识扭曲
一是民间借贷规模呈现扩大态势。地下钱庄、私人典当日趋活跃,特别是在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花垣和龙山县,表现得较为突出,如果不加以引导和管理,可能引发局部或区域性信用风险。二是信用中介短缺。全州正常营业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仅3家,会计师事务所4家,房地产评估公司2家,土地评估机构1家,机动车鉴定评估公司1家,远不能满足信用市场发展需求。三是失信惩戒机制落实不力。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仅在州直17家单位中推行,信用报告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运用,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打击和惩戒。四是社会公众信用意识淡薄。一些个体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责任和自身的德行。据对大学生助学贷款情况调查,有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没有按时还贷,造成不良信用记录。
(三)行政环境层面:制度滞后与行为失信并存
一方面,国家没有出整的规范信用行为的法律、法规;我州也没有一个相关的法规和条例,在政策和操作层面,缺乏认同度。另一方面,行政职能没有理顺,在某些行业和领域存在乱作为现象。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及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公信力。据调查统计,到2009年末,全州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本金2.1亿元,信用卡不良透支近900万元(公务卡占比80%)。虽然,各县组织清收,但效果不理想,仅收回逾期贷款本息1600多万元,占比7.2%。去年末,组织、人事部门开展对公务员考核评奖,全州有5087人次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其中有703人次存在负面信息(不良信用记录),占比13.2%;有171人次有不良信贷余额,占比3.36%。欠贷额最多的达50万元。全州行政事业单位共拖欠银行贷款本金1.4亿元。
(四)司法环境层面:执法的公正性与效率性相悖
有的基层法院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受到影响,存在案件受理率高、结案率高与执结率低的“两高一低”现象,“赢了官司赔了钱”的情况时有发生;依法执行效力的严肃性和效率性受到影响。如,贷款收不回,依法还要垫付诉讼费,使“依法”变成了“无法”。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监管机制不全是基因。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风俗根深蒂固,加之国家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机制不健全,失信成本低,不可避免地造成违规、违约,逃债等非诚信行为发生。二是行政干预是诱因。当政府部门在制度变迁和依法行政方面权利过大,并且有时还沿袭着计划经济“命令”传统时,他们的许多行为从广义看就是对信用本身的干预,尽管他们有时是出于好意。三是道德软约束是内因。信用本身就是道德资源。我州是少数民族集聚区,由于历史、习俗和文化等因素影响,在道德层面还没有通过完善的“村规民约”加以权衡和制约,进而形成道德软约束和逆向选择。
三、进一步优化我州信用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提升高度:充分认识优化信用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要通过抓诚信教育,树立诚信意识;抓规范,建立诚信机制;推典型,营造诚信氛围。当前,要大力加强政务诚信,商业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以重点问题的突破带动诚信建设的整体推进。要坚定“环境就是生产力,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树立“处处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投资形象”的责任意识,大力推进信用文化建设,解决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到在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上,全局意识要强;在创新与诚信的关系上,诚信意识要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二)延伸长度:加快推进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诚信政府。政府信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诚信建设首先应从政府做起,努力增强政府公信力,提高公信度,使政府成为诚信社会的“定心盘”。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推动、规范、协调、监督、服务作用,推动信用资源的有机整合,消除部门壁垒,由此形成对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社会导向机制,进而形成部门联动、综合涵盖、评价公开的征信服务体系。二是创建诚信企业。据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我国商业史上著名的徽商、晋商都是以诚信起家的。商贸等生活服务性企业,建立行业服务公约,做到诚信服务,规范经营。各类中介机构要确保执业行为的规范和执业质量。工商等部门要逐步推进执业公示制度,堵住信息误导、合同违约、商业欺诈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做到行政执法与经营守法双向规范。三是培育诚信公民。大力开展“珍爱个人信用记录”宣传活动,争创信用农户、信用公民,使诚信成为一种“信用券”,用于“抵押”和“消费”;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诚实守信渗透到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中。
(三)拓展深度:促进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支持有效对接
一是利用信用评级授信结果,指导投入。一方面,利用农户信用评级授信结果,指导农村信用社加大农贷投入,力争三年内,信用农户评级面达到90%以上,授信面达到85%以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满足率达到80%以上。另一方面,利用企业信用评级授信结果,指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力争授信企业贷款满足率达到70%以上。二是利用金融生态环境评估结果,引导投入。利用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信用企业、信用社区评定结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营造资金“洼地”效应,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多样化需求。三是利用征信系统现有成果,倡导投入。三年内,力争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入库率达到95%以上;对无负面信息的企业,在项目招投标、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四是利用现有奖励政策,激励投入。对信用环境好,在招商引资和信贷投入较大的县市,建议政府执行专项奖励政策。
(四)加大力度: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