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

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范文1

举办各种活动总是少不了开幕致辞。那么作为领导你准备好致辞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活动开幕式致辞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活动开幕式致辞范文1尊敬的各位领导、先生女士、父老乡亲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满怀喜悦地迎来了自己的节日—--“五一”劳动节。此时此刻,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下利沟全村父老在此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使我热血沸腾,倍感振奋!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下利沟党支部、村委会向一如既往关心、支持村委工作的全村父老及各级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今时代,是探索的年代、竞争的年代、改革的年代。时代要求人们顽强奋击,勇于创造。我们欣喜地看到下利沟一批又一批有抱负的群众,凝聚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时代精神,在社会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为全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小康建设中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有些人是生理上的弱者,但他们是意志的强者,知识的富翁、时代的楷模,顽强拼搏发家致富,理想的明灯在他们头顶高高照耀。有些人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振兴全村、气势磅礴的时代旋律。这些人为下利沟争了气,为下利沟争了光。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村民们传统的优秀品质。

我作为村委会主任,今天,站在这里,浑身都有散不尽的自豪,道不尽的绵绵深情。望着一双双追求幸福的眼睛,看着一双双灵动的双眸,我们下利沟党支部、村委会一帮人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时刻想着自己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带领全村父老在强村富家的道路上走得远些,再远些。为了当好这个村官,我们努力学习,吸取先进理念和方法,洞察社会行情,反复制订推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富民强村方案。

生命因劳苦而芬芳,因奋斗而神采,因忘我而光荣。朋友们,父老乡亲们,生活和道路在我们每个人面前展开着,让我们用毅力的大锤敲开生活的铁锁,用意志的犁铧开垦知识的沃土。时代在召唤,人民在期待,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回答。最后祝愿大家在富民强村精神的感召下,为家乡挥毫蓝图,为改革放声歌唱,为经济的振兴摄下最美的镜头!同时,祝愿下利沟村此次庆五一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活动开幕式致辞范文2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月的 ,处处涌动着锐意创新、干事创业的热潮。春天的 ,时时播种着科学发展、争创一流的希望。在这阳光明媚,事业繁荣的季节里, 乡党委、政府今天在隆重举行 民间文化艺术年开幕式。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艺术年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民间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深受群众喜好,是大家共同拥有的一笔巨大财富,也是我们文化艺术领域一株璀璨夺目的奇葩。她对打造文化品牌,活跃群众生活,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们各级强调“文化强市”、“文化强县”战略,有力提升了文化的经济内涵,丰富了百姓文化生活。我们历来高度重视文化艺术工作,像剪纸、皮影等许多文化艺术形式传承至今,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都有重要影响;斑马湖农民广场文化活动常演常新,丰富了群众的休闲文化生活;的文化艺术活动可谓亮点纷呈,精彩不断。 乡十分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打造乡民间文化创意街,搭建了展示民间艺术风采的平台;借首次民间文化艺术年活动,以文化搭台,为艺术铺路,助形象提升,促社会和-谐,开创了乡村文化艺术活动的一片崭新天地。

各位领导,同志们,乡民间文化艺术年活动的举办,将架起一座连接艺术与生活的桥梁,让更多的群众亲身体验民间文化的多姿多彩,自觉参与到乡村文化活动的广阔舞台,这对于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优秀民间艺术必将产生重要的作用,也将对全县的乡村文化艺术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最后,预祝本次文化艺术年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活动开幕式致辞范文3全体评委、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冬日阳光,暖意浓浓,我们的心情就像这阳光一样灿烂,像这太阳一样喜气洋洋。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心小学2012年下学期学生阳光体育竞赛活动,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为本次运动会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评委、指导老师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活动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宗旨,以“我运动,我健康,我阳光,我快乐”为主旋律,落实上级“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指示精神,培养同学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展示我校师生高昂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提高我校的体育水平。

老师们,同学们!“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弱则中国弱”。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青少年一代只有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强健的体魄,高超的智慧和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蓝图。而这一切的基础首要是青少年要具有强健体魄

老师们,同学们!人的全面发展,应当包括身体素质在内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也为体育文化提供了交融的平台。本次活动的隆重举行,是对我校体育工作、师生体育素质和精神风貌的一次检阅,也是对师生身体素质、竞技才能、心理承受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验,更是全体同学群体意识、竞争意识、团队精神、顽强拼搏精神的综合体现。我们相信,举行这次活动,必将会更进一步地推动我校体育工作乃至教育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希望全体同学发扬奋发勇为、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团结互助的精神,赛出竞技水平,赛出道德风尚,赛出个性风采,赛出团结友谊。养成令行禁止,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希望全体师生今后认真参加各种活动,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和技能,努力以最好的成绩为班争光。希望全体同学能发扬奉献精神,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更进一掀起人人关注体育,人人重视健身,人人注重习惯养成的热潮。

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开幕式致辞范文4同志们:

阳春三月,春光无限。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石浦“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活动。在这里,我谨代表浙江省文化厅对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最诚挚和最热烈的祝贺!

目前,象山的竹根雕闻名全国,享誉世界;农民画、剪纸、渔灯等民间艺术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象山石浦)开渔节声势浩大,影响广泛,渔文化研究开创国内先河;极具地方民间民俗特色的石浦“三月三踏沙滩”活动,约定成俗,越办越旺。等等。所有这些文化成就的取得,是象山、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各级各部门合力精心打造的结果,也是象山文化人辛勤努力的结果。

民间民俗文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生活、源于基层,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石浦“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活动不仅是象

山民俗文化工作成绩的一个缩影,而且是见证民俗文化旺盛生命力的一个典型事例。这次“三月三踏沙滩”活动与石浦老街开游仪式和家庭文化艺术节相结合,突出“展示渔区风情,演绎独特民俗,推介渔港古镇”的主题,同时安排了辣螺姑娘招亲、综艺舞台、渔歌对唱、有奖拾螺、抬阁展示、民间杂艺表演和挑鱼接力、渔姑织网、滚冰桶比赛等一些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体活动,这必将有力促进四方游客的纷至沓来,大大提高游人群众的参与兴致,从而达到“人人享受先进文化”的目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活动不仅需要保护传承,更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在这里,也衷心希望象山通过从节庆活动做起,引导广大的市民、游客认识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艺术,把石浦“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活动逐步打造成为继中国开渔节后又一个民俗文化旅游品牌项目。

最后,祝愿象山的民间民俗文化和各项文化事业乘势而上,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预祝石浦“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活动开幕式致辞范文5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浏河小学和泉口社区联合承办“和-谐家庭趣味活动”,我感到非常高兴。首先,我代表承办单位向前来参加活动的老朋友们、小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社会和-谐,生活美好,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创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家庭和-谐了,整个社会才会和-谐。创建和-谐家庭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孩子生长在和-谐的家庭,就会无忧无虑,健康快乐,。让孩子在和-谐的环境中熏陶成长,他能学会讲文明,懂礼貌,敬重师长,关爱他人。他会具备热情、开朗、进取、正直、真诚等品质,长大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区也提出了今后五年要建设富裕、靓丽、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区的奋斗目标,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举办和-谐家庭趣味活动是我们响应上级号召的实际行动,必将对我们社区的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今天的活动设有抬轿子、运气球等趣味比赛项目。希望每个家庭在比赛中顽强拼搏,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和-谐风格。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增进友谊,提高素质,促进家庭文明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最后,预祝“和-谐家庭趣味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范文2

关键词:广西巴马;民族文化;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1-0125-04

从文化的角度看,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化被称为旅游的灵魂。因此,在发展国际旅游区过程中,民族文化将是最具生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因素之一。2013年,广西开始实施“旅游兴桂”战略,以巴马瑶族自治县为核心的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以下简称“长寿养生旅游区”),被正式列为全区重点打造的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其行政区划包括河池市辖区的东兰、巴马、凤山、大化、都安、天峨等六县(自治县)。该区域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民族风情淳朴浓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且品位高。如何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的价值,丰富该区域民族文化的内涵,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是建设好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关键。

一、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民族文化特点

长寿养生旅游区的民族文化主要包含民族节庆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医药文化以及民族体育文化等等。

(一)民族节庆文化丰富多彩。该区域的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形成了很多独特的民俗节日文化,影响较大的有:一是布努瑶的“祝著节”。每逢农历五月二十九这一天,都安、大化、东兰、巴马一带的瑶族就会过“祝著节”,也叫“达努节”,以此祭祀他们的祖神密洛陀,不忘密洛陀创世功绩。节日期间,布努瑶的族人便聚集在预定的场地一起跳铜鼓舞,斗鸡射箭,打陀螺,笑酒等。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包含唱歌、点大炮、武术等等,欣赏性很强。二是壮族的蚂[虫另]节。在东兰、天峨一带流传着久负盛名的蚂[虫另]文化。传统的蚂[虫另]节从正月初一开始,历时各地不一,有五至七天,有的长达一个月。节日活动程序有找蚂[虫另]、游蚂[虫另]、祭蚂[虫另]、葬蚂[虫另],期间伴有跳蚂[虫另]舞、农事生产舞蹈表演、赛铜鼓、对山歌等等,节目丰富多彩,场面热闹非凡。蚂[虫另]节方式之隆重、规模之盛大、时间之长久、形式之独特,在中国少数民族节日活动中非常罕见。2006年6月,河池的壮族蚂[虫另]节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是壮族铜鼓习俗。壮族铜鼓习俗主要流行于东兰、天峨、巴马等一带的壮族村寨,主要内容包含使用铜鼓、收藏铜鼓和使用铜鼓进行演奏、演绎。壮族铜鼓习俗世代相传,薪火不断。“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项目于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10个试点项目之一。“壮族铜鼓习俗”于2006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是壮族“三月三”风情。壮族的“三月三”节日是长寿养生旅游区最具风情的节日之一,每年“三月三”期间,壮族男女青年穿着民族盛装自然聚集在一起,以歌交友,以歌传情,歌声曼妙,风情卓然,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二)长寿孝道文化悠久淳厚。长寿养生文化旅游区的长寿文化源远流长,清光绪皇帝钦命广西提督为那桃乡平林村邓诚才题赠“惟仁者寿”匾牌等,都是长寿文化的缩影。当前,这些长寿文化对后人的孝道行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意义,得到当地百姓的借鉴和传承。在长寿养生旅游区域,壮族、瑶族、汉族等自古以来流传有“补粮续寿”的祈寿民俗,目的是子女晚辈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祈求健康长寿。人上了年纪,生理官能衰减,免疫力下降,病痛增加,导致老人出现自己一生的“粮食”就要吃完的心理压力。为了安抚老人,子女就会在老人生日或者是选定的良辰吉日,张罗为老人“补粮”,然后四面八方的亲戚就会从各家带上粮食参加“补粮”仪式,让老人的粮食不断增加,表示其寿命因此不断增加,从而让老人消除心理压力。现在这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改进,体现出各民族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是民族民俗文化与精神生活和谐相融的体现,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当前,这种孝道文化,已得到外界的高度关注,形成了其独特的影响。

(三)民族民居文化个性突出。在当前全世界兴起“民宿”旅游热潮之际,独特的民居建筑,使长寿养生旅游区完全具备了发展民宿旅游的条件。在长寿养生旅游区内,最具代表性和影响较大的民族村寨有巴马的巴根瑶寨、凤山的梦娥瑶寨、大化的“天下第一弄”甘房瑶寨等等。巴根瑶寨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北部的东山乡,民族建筑风格保存较好。2010年2月13日(大年初一),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来到巴根瑶寨,在具有鲜明瑶族风格的圆形铜鼓楼里,与大家一起敲铜鼓。村寨的浓郁风情和村民的热情洋溢,让总理在喜悦中提笔写下“山青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的对联,表达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美好愿望。如果将巴根瑶寨、梦娥瑶寨、甘房瑶寨和弄歪瑶寨等民族韵味浓厚、民族特色鲜明的民族村寨,配上奇妙的民俗风情表演,必将使整个村寨的吸引力得到倍增,成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一扇重要窗口,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驻足。

(四)民族服饰文化工艺精湛。编撰于道光八年的《庆远府志》记载:“壮女作土锦,以棉为经,以五色绒为纬,纵横绣错,华美而坚”。“东兰壮女能作花巾,或花草或人物,或鸟兽或字,巧者折而数之,配以机轴,织成宛然”[1]。所以,该区域的民族服饰既有悠久的传统,又有灵巧的技艺,弥足珍贵。除了壮锦、刺绣和壮族服饰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深远的影响之外,番瑶、蓝靛瑶的服饰也是全国少数民族服饰百花园中的绚丽瑰宝。尤其是巴马番瑶的刺绣精品“哈西”(意为五彩米星额头案的锦带),图案绚丽灿烂、式样独具匠心、工艺精湛绝美,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1995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姜春云到巴马视察时,寿乡姑娘就手捧圣洁的“哈西”敬献姜副总理和随行人员,得到了很高赞誉。另一方面,该区域的民族手工制造引人注目。除了铜鼓铸造具有悠久的历史外,都安的藤编工艺,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工艺品牌。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壮、瑶等民族,自古以来,利用大石山区盛产的竹、藤、草、芒等有韧性的特点,编织成栩栩如生的猫、猪、羊、牛等名目繁多的民族工艺品。如今,这些融欣赏、实用、收藏于一体的工艺品,远销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民族饮食文化特色鲜明。在长寿养生旅游区,饮食养生文化历史悠久,习俗多样,特色鲜明,并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当地一项重要产业。该区域各民族在饮食习俗方面具有多样性。长寿养生旅游区各区域、各民族的饮食习惯,通过千百年来的演变,已形成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饮食习俗。而且,在饮食口味上具有原生态性。唐朝刘恂《岭表录异》早已记述过岭南各民族有用羊、鸡、猪等连骨熬制的鲜美浓汤。后来,《庆远府志》记载:“瑶人常以牛羊肠脏略摆涤,作羹以飨客。客食既,则大喜,号‘不乃羹’”[1]。这就是原生态的羊瘪(又称百草汤)。其实,猪、羊、鸡活血以及牛、羊瘪等,都具有较高的药用保健功能,可以刮粉尘、清喉润肺、滋阴补养、败火、健胃消食、避寒消暑、润肺滋肝等,是长寿养生的秘诀之一。同时,该区域经过长期饮食证明,许多当地出产的食品成为天然的绿色养生食品。如山茶油和火麻油,都是区域内长久以来的主要食用油,具有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抗氧化以及调节免疫力等功能,被誉为“长寿油”。

(六)民族医药文化奇妙有效。该区域内的壮、瑶等都有悠久的民间中草药和壮医、瑶医历史,拥有传统的民族传统医药保健文化。历史记载,自古以来,红水河流域的壮族,就用刺、刮、灸、烧、浴、按摩等手法医治疾病,具有药物所不及的疗效。经过不断演变,那些疗法已成为现今壮族、瑶族的经筋推拿、药线点灸、药物竹罐、瑶药泡浴等医药特色保健技术。

(七)民族传统体育魅力无穷。长寿养生旅游区内的民族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展示出各民族热情、奔放、淳朴的良好品质。影响较大的民族文体活动有:瑶族射弩、壮族板鞋舞、瑶族猴鼓舞、壮族打扁担等等。瑶族射弩主要集中在巴马、东兰一带,从宋朝时期就记述有巴马瑶族群众用弩狩猎、防盗,每年春节、祝著节和其他喜庆活动,都要举行射弩比赛,后来射弩逐渐成为瑶族的一项体育活动,1982年,射弩首次被列为广西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表演项目,1986年定为比赛项目;壮族板鞋舞发源于明朝嘉靖年间的红水河流域,从为严明军纪、提高战斗力的军队训练演化而来,采用“板鞋武术”的三人为组、五人为队,既讲究动作优美,又讲究板鞋跨步平衡,具有“同登、同跳、同砍、同刺、同上、同下”的美感;壮族铜鼓舞,主要流行于东兰红水河流域,由铜鼓组、竹杆组、舞蹈组三个方块组成,整个舞蹈过程有分各组进行,也有交递组合,融民族性、娱乐性、观赏性于一体;瑶族猴鼓舞是东兰、大化等地布努瑶民族纪念先祖、求果实丰收和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寄托,有敲铜鼓、打大鼓、叼铜鼓、舞猴棍、戏竹筒、舞竹筛、耍花棍等环节;壮族打扁担,现流传于都安县境内,历史悠久,唐人刘恂所著《岭表录异》亦有记载。人数以双数敲打,多少不限,每人各执扁担一条,围于一条长凳两边(或长木板)按传统的点子节奏互相击打,时而扁担打扁担,时而扁担击凳面,场面十分壮观。

二、进一步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形成民族文化品牌效应

(一)挖掘整理,规范有序。当前,长寿养生旅游区的民族文化还处于零星分布、各自为阵、粗浅开发、管理无序的状态,在打造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行动中,丰富民族文化内涵、整合民族文化阵容、规范民族文化状态,是当务之急。迅速做好民族文化的深度挖掘、整理。要通过进一步规范以东兰为核心的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使之上升为“国家级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朝着良性发展;要对区域内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归类整理,积极申报一批国家级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形成完整体系,扩大影响;要整理和撰写一批民族文化系列书籍,整理和编创一批民族原生态音乐,整理和改编一批民族原生态舞蹈等等;要对现存的民族民居、民族文物实施保护和修整;要建设一批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示馆,抢救和保护代表性民族文化项目;要对民族传统医药进行研究整理、继承发扬;要对少数民族体育进行改进、包装,与现代元素融合,增强吸引力和参与力。要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把散落的民族文化形成整体,使民族文化从自生自灭状态向有效保养状态发展,从无序使用朝着有序开发迈进。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和实施《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编制《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民族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指南》,对民族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整理、推介,重点介绍民族文化产业项目开发优势,对核心产品、运营团队和综合效益进行有效分析,尽可能地吸引外来投资。

(二)开发演绎,合理利用。要用开放的眼光、创新的手段对民族文化实施保护与开发。一是要对民族文化进行必要性开发。要结合民族文化元素对景区景点的文化设施进行恢复重建,恢复民族文化的原貌和生气。例如,可以在巴马、凤山、都安、大化一带,按照民族居住的原貌,重点打造一批民居建筑,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进行有效结合,融入民族传统体育元素等等,大力开展瑶族的“寻根之旅”活动以及发展“见学之旅”;可以在天峨、东兰一带,在原有的蚂[虫另]节基础上,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丰富蚂[虫另]的文化内涵,提升《蚂[虫另]舞》的现实意义,打造一个世界性的民族文化实景演出节目。要通过各种方式,建设和打造一批具有典型和代表意义的民族村、民族风俗节目,使之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一环。二是要开发与民族文化相关联的产业项目,增强综合辐射力。比如都安瑶族自治县,在配套打造“中国布努瑶文化旅游胜地”中,可以利用境内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纵横的地下河水系、保护完好的湿地资源及红渡石花、龙颈银滩等旅游资源与布努瑶的盘王节、祝著节以及婚宴山歌等民族文化资源结合,形成优势项目,主动融入到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中。三是要打破县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增强全局发展的影响力。各县市区的很多民族文化并非为当地独有,像瑶族文化、蚂[虫另]文化、铜鼓文化、山歌文化等等,都覆盖了很多区域。除了长寿养生旅游区各县的民族文化需要整合,六县周边的民族文化资源也要整合,实行区域侧重,避免遍地开花,形成整体保护、开发和利用。

(三)强化外宣,打响品牌。实施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要依托各级宣传媒介,增强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使长寿文化等民族文化品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广泛的影响。要将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瞄准国内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带以及东盟国家,走一条“立足广西、走向全国、打入世界”的战略步骤。组织实施“河池铜鼓民俗文化(上海、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东莞)推介周”、“巴马长寿文化产业香港、澳门宣传推介系列活动”、“红水河流域奇石文化赴京演展宣传系列活动”等大型文化宣传推介活动,并力争在世界性的文化比赛中宣传河池民俗文化,从而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在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亲临河池观光揽胜的基础上,吸引文化企业入驻河池进行文化产业开发,推动河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进行深度融合

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当前文化和旅游业共同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具有原生态的民俗风情文化,是拉动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一环。河池得天独厚、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是打造长寿养生旅游的优势所在。因此,要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将民族文化与旅游进行深度融合,实现稳健发展。

(一)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景区(景点)打造之中。长寿旅游的最大吸引力,就是人们对长寿养生的向往,对长寿养生神秘面纱的憧憬。我们在打造长寿养生旅游区过程中,除了在当地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外,更要注重打造旅游景点,必须让长寿养生旅游区的一景一点、一草一木、一人一品都富有民族文化尤其是长寿文化元素。重点从生态、人文环境去打造和开发养生景点景区,并通过影视技术、文字资料、图片写真、长寿文物、长寿食品、长寿纪念品、长寿健身运动操等形式,满足人们对长寿探秘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更具魅力和影响力的天地和谐、山水和谐、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长寿养生文化品牌。同时,要开发建设以休闲养生旅游为主、景点观光和文化体验旅游为辅的旅游线路,注重民族文化生态村的生活风俗、习惯和传统的建设,以壮、瑶族村寨的自然生产和生活以及村落的自然型态为旅游内容,与纯美、生态的自然风光相结合,设计一条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互交错的旅游线路,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及传统生产模式等融入其中,使游客能与当地居民自由交流,甚至亲身参与体育活动和劳动生产,增强旅游吸引力。

(二)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产业(产品)开发之中。要大力开发具有民族元素的旅游产业、产品,把旅游产业、产品与民族文化结合,提升内涵和价值。一是集中生产加工民间民俗文化工艺产品。将民族服饰、壮锦、铜鼓、藤编、舞狮、射驽、斗鸡、绣球等各种民间艺术工艺产业扩大规模,生产壮族蚂[虫另]节、瑶族祝著节等各类节庆日的民俗器皿,扩大香猪、五色饭、长寿宴等名吃特产,等等。特别要强调游客的参与性,进而增强旅游基地的吸引力。民族工艺旅游产品,不仅可以在本地旅游区进行销售,还可以延长销售链,向桂林以及全国甚至是海外旅游市场进军。二是扩大长寿养生食品加工和餐饮业。可以抓住当前人们饮食偏重于高脂肪高热量,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的现象,利用香猪以及山茶油、火麻等特色动植物,结合民族饮食文化,着手打造长寿养生食品品牌,走品牌化、规模化、循环化发展路径。要充分利用野菜、河鱼等健康绿色食品的清淡可口型长寿养生特色美食,形成长寿养生餐饮品牌,大力宣传和推广,拓展成连锁机构,形成一个强大的长寿养生美食市场。三是发展长寿养生药品产业。要抓住广西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的有利时机,按照《河池市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0-2020年)》,从强化预防保健、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泡制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繁荣壮瑶医药文化等入手,积极发展壮医经筋推拿、瑶药泡浴等传统民族医药保健项目,形成种、产、供、销以及养生保健服务一体化产业链条。要重点推进壮瑶药材生茶基地、巴马壮瑶中医院、东兰养生健康壮瑶医药综合养生园、壮瑶医药康复疗养中心等健康产业项目,创建休闲保健与康体疗养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模式。

(三)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文化(文娱)消费之中。在旅游消费环节中,文化活动、文艺娱乐消费是重要一环。在推进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主动打造民族文化观摩表演基地,形成品牌,增强硬实力。要按照“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在逐年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通过多元化投资、融资,有计划、分步骤地在城区建设民族歌舞剧院、民族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打造具有浓厚民族风情的文艺节目。可以参照《印象刘三姐》等方式,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梦巴马》和瑶族歌舞剧《格鲁花》等的基础上,继续整合特有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本土创造能力,以集中展示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山歌、舞蹈、民情为核心,重新排演大型民族音乐舞诗《铜鼓》,推出《密洛陀》、《板鞋舞》、《蚂[虫另]舞》等一批体现地方特色的高档次精品剧目、综合性文化娱乐舞台节目以及大型民族文化剧目,使民族文化的保护、展览和演绎提升到新的档次,形成特色品牌,成为发展长寿养生旅游的新引擎。

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范文3

一、 胶东地区民间刺绣工艺发展概况

鲁、腾、薛、莒、邾、郯、杞等诸侯国。齐、鲁两国,有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公社组织比较典型的地区。这里的纺织业很发达,齐纨、鲁缟远近闻名。战国时,齐国强大,经济发达,而胶东地区在战国时属齐,当时的纺织产品非常精美,号称 “冠带衣履天下”。刺绣在汉代得到了普遍发展,汉初王室官吏“衣必文绣”,皇宫墙壁亦用绣品装饰,当时皇室中大部分服装绣作都由山东供给,西汉封建皇室曾在山东设有专门的作坊,以供服饰之用,山东从而成为当时重要的刺绣产地。

胶东棉纺业自古也非常发达,棉纺织业,可以追溯到750多年前的南宋、元朝交替时期。威海纺织业最早是以麻、丝、棉为主的家庭纺织业。清康熙年间,自种棉,自纺絮,缫丝织布,较为普遍。这期间,除了发达的民间刺绣和纺织业,当地的商品经济也很繁荣。此时的“薛城有6万户人家,商贾云集;陶居天下之中,货场荟萃”,也是重要的商业城市。

胶东地区的传统手工业过去一直隶属于自然经济,基本以家庭和手工作坊为主。清代以前,境内妇女可运用多种技法,在衣裙、被褥、枕头、肚兜、鞋帽上刺绣各种美丽图案。《威海市志》记载:1888年,美国传教士乔治夫妇在登州教文会女校学生编织花边。自此,欧式花边、抽纱在我国迅速传播,逐渐成为胶东地区广大农村妇女的一种家庭副业。建国初期,刺绣抽纱业由私营转为合作经济。20世纪60年代,各公社和农村大队相继建立加工点,威海地区加工人员发展到3万多人。80年代,先后建立县刺绣厂、县绣品厂等骨干厂家。到1989年,全市有农村绣工6万人,乡镇绣花管理站20个。1990年,全市从事刺绣、抽纱业7万余人,从事勾针织品与扣眼绣花的农村妇女数量之大、规模之壮观,对一个小县城来说,令人震惊。短短数十年间,村里的妇女无论老幼全都成了绣花工厂在农村的雇工,绣花产业迅速在乡间遍地开花,简直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绣花运动。这场运动不是偶然的,这都源于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正确引导以及乡民的热情投入。政府在各地设立绣花合作社和绣花工厂,在公社分别成立绣花分厂加工点,负责向乡村妇女撒货、收货和漂洗,每村设绣花技术管理员,实行三级联营,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制。这是一场上下一心、规模空前的绣花运动,它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给我们日后民间刺绣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1991年,与香港良友毛衫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荣成鲁龙毛衫有限公司,自此从瑞士进口钩边机设备,生产机织产品,从而打破了单一手绣的生产方式,农村绣工由1989年的6万人减少到3万人,繁荣的乡间绣花产业逐渐没落。

二、民间刺绣工艺所遭遇的市场难题

现代社会,人们太多的工作任由机器来操作,身边的传统工艺逐渐被忽略和冷落。当我们被这些生产线上生产的整齐划一的缺少灵气和美感的大量复制品所包围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渴望用传统的民俗意蕴来装点生活,从而增加现代生活的情趣。传统手工艺品透着民俗气息和古典气质,这是如今现代人普遍喜欢的原因。但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同样是挑剔的,如果只是一味坚持传统和朴素,缺少与现代的融合,同样得不到市场。民间刺绣工艺在与市场的不断磨合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矛盾与冲突。

第一,民间刺绣艺人传统意识形态浓厚,缺乏市场观念。张道一认为,我们的民间工艺,走的一直都是比较狭窄的路,对于传统手工艺,人们只追求技艺的精湛,很少顾及艺术的上升,至今还在孤立发展。民间艺术在历史的长河里,虽几经变化,但总体变化不大,这就使得民间艺术的发展跟不上时代,被现代社会的人们长期冷落。同时,几千年的历史固化了农村女性独有的刺绣手工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妇女市场意识淡薄,对于自己的手工艺品,只是用来打扮或抒感或作为驱邪纳福的手段,很少和商品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无论她有多么高超的技艺,毕竟有她的局限,大部分人仅仅是寻求民间工艺品的民俗需要和实用性需求。

第二,民间刺绣市场上生产经营模式分散。市场经济已深入人心,但民间刺绣艺人的文化程度和思维,决定了他们做的只是“小作坊”式经营,很难在市场中为自己的产品找出路。目前民间刺绣市场基本还处于原始状态,规模小,经营分散,结构单一,这种分散的生产模式,严重制约着民间刺绣手工艺的市场化发展。面对新时代更为成熟和繁荣的商品经济大背景,当今的民间刺绣市场,缺乏对市场的全面了解和对刺绣品价值的正确评估,产业开发成绩和商品化力度都很低。同样是传统的家庭式作业模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却掀起了规模宏大的遍及农村各个角落的绣花产业。我们应该从历史经验中借鉴,从当代市场经济中总结。

第三,渐渐远离传统民俗的刺绣市场。胶东地区民间刺绣作品的图案和色彩带有明显的民俗特征。纹样粗犷质朴,色彩对比强烈,但大红大绿的色彩搭配太过专注,不太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故不能满足现代市场需求。现今,市场上高档布艺产品的价格远远高于民间刺绣制品的价格,但人们仍然争相购买,因为它体现了时下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消费观念。民间艺术品一旦进入市场,就不再是为满足个人需要而进行的传统意义上的手工制作了。为了最大化地获取经济利益,为了得到现代人的喜爱,只能跟着市场走,跟着现代人的消费需求走,这样就舍弃了很多传统元素和个人情感的投入,失去了民间原有的文化底蕴和民俗活力。作为商品开发的刺绣品,离本土越来越远,离特定的地域民俗文化越来越远。

第四,传统工艺的传承后继无人。胶东地区民间刺绣的萎缩和当地高度发达的绣花业也是脱不了干系的。以后,外国的洋纱、洋布大量充斥中国市场,中国的传统经济模式遭到破坏,传统手工业受到破坏性的打击。从上世纪开始,当大量绣花厂出现的时候,妇女们就在家里接收绣花厂的活来做绣花制品,她们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按照工厂的要求按时完成,绣花不再是妇女们表达自己情感、倾诉感情的方式,而转化为带来经济利益的一种劳动,这些灵巧的农村妇女没成为传统工艺的接班人,却俨然成为外来工艺的传承人。如今,大规模的民间绣花业已被工厂的集中生产所替代。大批的农村人纷纷走出家门,走进工厂,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传统工艺鲜有人问津。而能掌握传统制作工艺的只有一些老年妇女,随着这些老人的过世,真正有传统民俗寓意的纹样都将被无情地遗弃,民间工艺的传承也将后继无人。

第五,投资风险大,影响了市场的发展。在市场上投资新产品,存在很大的风险。特别是传统工艺制品要想创新,走出一条新路,有待于市场的进一步考证。前有廉价的现代机械化产品的对比,后有传统的绣花应用形式对人们造成的历史影响,相比较而言,新产品的开发和投资,风险较大。而对于人们已经接受的,并有一定市场需求的刺绣形式,更容易得到投资者的接受。

三、胶东地区民间刺绣产业发展策略

对民间艺术的创新与保护既不能完全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也不能建立在绝对放弃传统的基础上,民间工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发展,以下几点需要积极探讨。

首先,更新产业观念,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发展地方民间艺术产业,首先要形成产业意识、树立正确的艺术产业观。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市场需求。着眼于现代,坚持在继承中发展,与时俱进地赋予民间刺绣品新的内涵,才是民间刺绣艺术发展的真正出路。相比20世纪红红火火的绣花运动,如不是政府对各种市场元素进行有效的调控,怎可能达到市场资源的最优配置,怎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如今,欠缺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民间艺人们大多较为分散地单兵作战,致使他们在传承手艺的过程中迫于生计而最终选择放弃。所以,政府必须通过自身优势加大扶持力度,整合人力资源,改变民间艺人分散式的经营局面,给民间刺绣行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较为完善的管理系统,为传统民间手工艺的振兴与发扬提供全面的保障和导航。

其次,培养人才,开拓创新。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人才的支撑和推动。帮助农民逐渐建立商品意识,使民间艺术资源发展更加规模化、系统化、民俗化,推动民间艺术的产业化进程体系。我们要建立由专家学者带路,形成以专家学者为核心、以业内人士为主力的研究队伍,不断地对地域内的民间刺绣艺术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索民间刺绣艺术商品化、市场化的规律,为整个产业进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建立民间艺术研究部门以及民族刺绣产品开发协会,专门从事民族刺绣产品生产、销售和开发。通过高端人才的合理引导,整合民间刺绣资源建立互惠互利的市场合作机制,提高胶东民间刺绣产品加工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其发展速度。在乡村可以做民间工艺沙龙,借鉴上世纪民间刺绣合作社的管理机制,进行手工技艺交流等活动,还可以开办相关的民间艺术专修学校,建立相关的创业基地等,改善传统技艺后继无人的境况,使民间刺绣艺术之花在胶东大地重新绽放。

再次,民间刺绣工艺必须适应市场、推进品牌建设。商品经济社会已经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诀别了,再好的产品如果缺乏了市场推广和宣传,就注定要被市场淘汰。民间手工艺品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样式,远离城市的喧嚣,固步自封地流连于自身传统民俗环境之中。要想发展,必须把握机遇,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通过产品设计和品牌建设,通过适宜地改良和创新,更好地继承和传播民间艺术,这不仅可以成为有效延展传统民间艺术生命的一种尝试,也可以使之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潮流。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做好对产品的包装、宣传和销售。形成特色形象,推出特色品牌,是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虽说在机器大生产占主流的当下,手工艺制作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应该使其愈发显得珍贵,但在现实中,机器生产却成了许多民间传统工艺消亡的终结者。当传统的手艺活遭遇标准化流水线时,在产品质量、成本和出品速度上失去优势,无法与其抗衡。但只要找准定位,寻求适合民间艺术品的发展道路,民间艺术还是可以在竞争中谋得出路的。我们可以把纯手工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在产品设计、制作及品牌建设上都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产品既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传统民族文化,让传统民间工艺融入现代经济的链条,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

结 语

民间艺术如何走进市场,如何适应市场,这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命题,大家要集思广益。通过新设计、新技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是当今世界保护传统文化的新趋势。胶东地区传统的民间工艺,长期以来封闭在相对狭小的环境内,民间刺绣作品的市场还没有真正打开。在市场化与艺术多元化的今天,一方面,市场经济会给民间艺术带来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会给民间艺术带来活力与市场,带来发展前景。任何艺术都需要传承与创新。大众对艺术的市场化需求,我们可以不拘泥于原有的民间艺术形式,大胆吸收鲜明的地方民间艺术特色元素,以其他艺术形式为载体,以市场化的操作手段,嫁接出既有传统又有新意的民间艺术品种。

参考文献:

1. 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 【匈】阿诺德 ・ 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编,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3. 党春直:《中原民间工艺美术》,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 山东省地方史志编撰委员会编:《山东省志 ・ 民俗志》,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版。

5. 威海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会编:《威海市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范文4

关键词:城市文化定义;作用;原因;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自强;文化融合;文化传播

注:本文系江西文化厅基金项目“红色旅游与城市文化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编号:YG2012093)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一周年以来,赣南等地各方面得到了一定发展,瑞金也是其中之一,但要使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得到全面发展,需要大力加强城市文化的建设,从而促进城市“五位一体”发展,实现文化兴市、文化强市。

1 城市文化的内涵

城市文化是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全城成员共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构成要素有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观念文化、自然文化、建筑文化、娱乐文化、行为文化等内容。它包括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也指市民的人文素养及意识。一个城市的文化实力可以通过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来衡量,所谓文化硬实力指的是城市文化的硬质部分如文化遗产和文化建筑的数量和质量、公共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产业及市场和文化从业人员的发展状况等。城市文化软实力有居民的人文素养、文化制度体系、文化传统与现状,这指的是其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总之,城市文化是复杂的综合整体,是自然与社会文化的相结合,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

2 瑞金城市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瑞金是革命老区,但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并不高,这与城市文化发展滞后也有关。其文化落后的原因有:从物质文化来看,红色景区、遗址虽多但经营方式粗放、陈列形式简单、旅游的体验性缺失,导致瑞金旅游名城的知名度并不高,而且开发的旅游产品主要是爱国主义教育游,主要功能是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另外的科研考察游、寻根问祖游等都还不成熟,,所以想打造旅游名城这一文化品牌其核心竞争力不够;从制度文化上来看,国家政策上的资金投入不够。瑞金是被国家政策遗忘的,再加上本身的地理位置不佳交通闭塞、经济基础薄弱等的影响,致使瑞金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不足,也包括用于开发红色文化产业的资金不够;从建筑文化上来看,瑞金城建与“红色故都”形象不符,首先是建筑布局缺乏完整的城市形象,而且连接各景区的交通设施较落后,再者在心理上没有给去瑞金旅游的人造成一种“红色故都”的强烈的心理认同感与视觉冲击力,因为大多数的革命遗址、党政军机关旧址在瑞金周围的乡村,而中心城区的建筑及道路、广场、公园、园林等都缺乏红色元素的渗入,而且环卫设施不完善,目前只有1家四星级宾馆和若干三星级饭店,没有形成游、住、行、食、购、娱的配套体系;从精神文化建设上来看,整个瑞金城市居民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有待更好的开发,苏区精神有待更好的外化出来;从观念文化建设上来看,瑞金从革命地位和历史价值而言所应有的“革命圣地”地位并没有在人们心中树立,这导致瑞金城市发展错失了应有的机遇;从管理文化来看,没有实现管理部门的职能融合,同时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人才缺失,讲解员和导游的讲解水平有待通过培训提高,无线城市的建设有待完善,高层次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培养。

3 瑞金文化重塑的意义

首先,瑞金红色文化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其一,瑞金文化重塑会使市民获得自身发展和为瑞金发展去贡献的动力,有利于市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获得实现理想目标的行为能力、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等等。其二,瑞金红色文化中包含着的精神力量,如道德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等。这激发着人们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干事创业。其次,瑞金文化为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经济支撑。其一,瑞金特色文化对相关产业会有影响。特色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社会风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是瑞金重要的文化资源,可以促进以红色旅游为主的相关产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吸引外来人员、资金等的涌入。其二,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会成为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能有力地推进瑞金经济的增长。再次,瑞金红色文化是优化瑞金发展环境的重要推动力。瑞金城市的发展环境外在表现为城市形象,内在表现为瑞金城市文明的程度。城市的每个方面如居民素质、民俗习惯、文化气息、服务态度等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实现文化重塑,这有利于防止出现千城一面,构建独具特色的瑞金文化形象,打造个性化的城市,展示瑞金风貌和品质,塑造城市精神,明确城市定位。另外,瑞金城市具有强大的文化竞争力,也就是文化资源、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等有利于促进其科学可持续发展,它能融合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是现代城市的特征。

4 瑞金城市文化重塑的对策

文化对于城市发展如此重要,而目前来看瑞金文化发展是相对滞后的,所以要进行文化重塑,瑞金文化重塑要通过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文化融合、文化传播来实现,从而突出红色城市形象。

4.1 文化自觉

首先,政府部门要有文化意识和历史责任感自觉树立瑞金“红色故都”、“革命圣地”、“共和国的摇篮”的地位,加大投入,发掘本身红色文化资源,如革命人物、事迹、史实加以整理并宣传,自觉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改进旅游的方式,增强旅游的原味性、教育性、体验性,利用有效的艺术形式将苏区精神外化出来,努力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名城,自觉开发旅游套餐如“红色生活苏区风情”、“社会生活风情游”,促进区域旅游合作;自觉加快瑞金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安全保障机制的建设;自觉加大对文化工作人才的培养,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加大文艺创新,促进反映红色文化的戏曲、歌曲、小说、诗歌等文艺作品的创作,使之得到广泛传播;自觉加强瑞金红色旅游城市的营销宣传如进高校、进教室、进头脑“三进”教育、策划一些文艺活动等;自觉建立红色文化影视基地、兴建红色艺术剧院、举办红色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发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建立红色培训基地加快文化的传播;从个人而言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和人文素质、精神风貌,把苏区精神发扬体现出来,营造良好城市人文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幸福城市。

4.2 文化自信与自强

城市文化自信和自强来源于城市文化实力的提升。首先,这就要求对城市文化品位进行重塑,提炼出瑞金城市文化精神如苏区精神并将它外化为富有个性的文化品牌或标识。文化品牌或标识 可以通过城市建筑、雕塑、产品、人物、园林、遗迹等注入红色元素展示出来,使人一看到就重温历史精神备受鼓舞,真正打造出“红色故都”。诸如上海的“东方明珠”、纽约的“自由女神”、金华的“火腿”、南开的、昆明的“世博园”、南京的“中山陵”、青岛的“海尔”就是城市文化品牌的典范。所以在城市社区建设规划中要自觉地注入瑞金红色文化元素,运用文学、音乐、绘画、书法、图书馆、学术活动、演出等多方式表现瑞金红色文化,使之转化为文化品牌。其次,重塑城市文化品位要加强对瑞金文脉的传承与延续,形成城市文化特色、文化品位、文化地位。这不仅要求对城市原有的自然遗迹和文化遗迹即静态文化形态如古老建筑、民居、街道、广场等加以保护和修缮,也要对原有的音乐、戏曲、舞蹈、绘画等动态文化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再次,城市文化品位的重塑,还得提高和培育市民先进的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精神风貌,通过良好的人文环境展示苏区红色文化,通过居民的文化素养的提高来体现城市文化品位;最后,结合客家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和新时代文化特征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自强与创新。

4.3 文化融合

首先,实现文化部门的管理融合,如文广局与旅游局和宣传部门的融合,在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明确政府主体行使指导权,避免部门各自为政,自行其是,实现政府部门管理创新,实现资源和利益归属问题的明确性,各个部门协调运作,提高效率。其次,实现政府部门功能的融合,做到瑞金红色文化产业如红色旅游与城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要促进城镇化的建设,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和城市形象,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一体化发展。再者实现文化产业的融合,红色旅游与文化创意相融合,运用文化创意将陈列单一、静态的观光旅游转变为互动体验式的旅游,其中可以有节目表演、活动参与通过再现历史从而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还要在旅游中借助高科技的融入增加多媒体信息,采用无线网络技术多渠道重现苏区革命人物、革命事件、革命精神。最后,要实现各种文化的融合,融合其特有的客家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并结合当代文化加以创新,实现“红”“绿”“古”的结合,各种文化的融合,共筑红色文化名城。其中瑞金红色旅游要与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发本地特色旅游产品,如客家风味小吃,草鞋草

帽等。

4.4 文化的传播

首先,传播的内容上要基于瑞金的历史,发掘其内在的文化精髓。瑞金是有独特的客家文化,又是共和国的摇篮、的出发地,在第战争时期孕育的苏区红色文化是传承下来的精神财富,在那时涌现的革命人物、革命事迹、苏区精神是值得传承的。其次,采用新的传播手段和方式,打造智慧城市。不仅要在各大宾馆、商场、办公场所建设无线互联网络、高速wifi构建无线城市,并加强宣传各种先进传播手段的使用方法,积极采用微信、飞信、微博、微电影、微报纸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播,还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口语传播,树立良好的城市声誉与口碑,还要借助书籍、报纸、杂志、手机、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大力宣传瑞金文化,提高城市知名度。在传播方式上可根据瑞金的实际情况举办文艺演出活动,实现红色文化“三进”,也可开发本地特色文化产品。再次,分析传播受众,针对不同层次人群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传播。从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人的需求促使不同人群受到文化的无形的熏陶。针对青少年和高校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采用参观革命遗址,参加体验性活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激发斗志;针对党政干部公务员可以建立公务员培训基地、开展红色培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廉政故事廉政文化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等;针对一般群众可通过红色文化艺术节、建党、建军等节日活动和观看红色影视、戏剧、听红歌、品红色餐饮等使文化在快乐中传播,促使红色文化大众化;对于寻根问祖游可通过回忆、讲述人性化的故事和主题如八子参军、老境子的故事等真正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人感受亲情、爱情、友情的可贵与温暖,实现文化的传播打造文化名城。

总之,瑞金城市文化重塑要分析其文化滞后的原因,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自强、文化融合、文化传播来凸显红色故都的城市形象,打造文化名城,实现文化强市。

参考文献

[1]陈柳钦..城市文化:城市发展的内驱力[J]. 学习论坛,2011第一期

[2]任致远.城市文化: 城市科学发展的精神支柱[J]城市发展研究 ,19 卷 2012 年 1 期

[3]钟利民.论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及其实现问题[J]求实,2010(3)

[4]张鸿雁.论特色文化城市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与实践创新———中国本土化特色文化核心 价值的理论体系与范式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12第8期

[5]单霁翔.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城市规划2007第5期

[6]徐长山.论城市的文化品位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作者简介

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范文5

羌族过去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随着现代交通的通达和电视、电话、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进入,这些地区在获取外部信息方面已不再闭塞,五彩纷呈的现代文明正对人们的传统观念产生着巨大的冲击,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普遍对享受现代文明生活产生着强烈的憧憬。1统计数据对此作了最好的注脚:2005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内羌族人聚居的茂县、汶川、理县三县广播和电视有效覆盖率分别达到83.24%和95.42%,而在绵阳市羌族人最集中的北川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100%。笔者以为,这种憧憬表现为两个层面:基础的层面,是羌族人民希望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获取外部信息,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内涵;更深入的层面,则是羌族同胞希冀通过电视、电影等影像媒介,向外界传播本民族的风土人情,展示悠久、浓郁的羌族文化,这一层面的传播行为恰好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应该说,影视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明显的长处:首先它们运用图像、声音等符号作为基本的传播介质,最能凸显被表现事物的原生态,在生动性、逼真性等方面具有文字传播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次,影视作品占据了传输终端上的优势,电视、网络是当今世界最盛行的大众传播媒介,电影也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各类影视作品可以在这些终端上自由播放,尤其在网络上观众还可以随意选择,观看自己喜爱的影视传播作品。基于这样的原因,少数民族影视作品往往是民族文化传播的一个有效载体,通过各种影视作品将优秀的羌族文化传播出去,是强化羌族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增强传播效果的可行方式。

影视作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纪实性的影视作品,以客观反映被记录的事物为主,强调再现;另一类则是艺术性的影视作品,强调对于被反映的事物进行艺术创作和再加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这类作品的共同特征。在传播羌族等民族文化方面,纪实性的影视作品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于羌族文化本身,使之得到真实的再现;而艺术性的影视作品通常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如果运用得当,在此类影视作品中准确反映羌族传统民俗文化,同样可以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一、再现羌族文化:自觉意识下的影视传播

有研究者提出:大众传媒特别是广播电视可以通过各种信息、节目加强少数民族的民族辨识以修复民族文化,进而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广播电视尤其是电视可以对少数民族文化起到修补的作用,如电视可以通过反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节目来重现和强化少数民族文化。12在羌族传统文化的再现中,影视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始终发挥着积极的功能,许多影视机构自觉以反映羌民族的传统民俗为己任,主动制作了不少此类节目。

2012年2月23日,农历二月初二,四川省理县蒲溪乡的群众齐聚在河坝村释比广场,欢歌载舞庆祝古羌传统的“夬儒”节。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军事农业频道)《乡土栏目》、四川电视台等10余家媒体在这个节日里走进蒲溪羌寨,探访这里神秘的古羌文化。同年3月30日,《乡土栏目》播出了《古羌寨里的夬儒节》,其主旨就是向外界展示羌族的这一重要祭祀活动,于是电视里出现了一连串的镜头:来自蒲溪乡5个村子的村民身着漂亮的羌族特色服饰,跳起了传统的羌族锅庄舞和羊皮鼓舞《尔玛圣鼓》、《叶尔保啧》、《哇西切玛》、《俄米切嚷》、《恰机热》等一曲曲原生态的古羌舞蹈,展现了古羌人民生产生活和祭祀的场景,展现了羌族别具魅力的原生态羌文化和群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民歌同样是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学者深情地写道:在文化方面,羌歌可视为羌族文化的心魂,就像一切原生态的民歌总是最本真地用声音艺术诉说着本地民间的草根价值取向、信仰态度和日常生活情态一样,原生态羌歌本真地整体表现了羌人巫术、伦理、情感、生死态度等方方面面的生活。羌歌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和多元,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它称为羌族的“民族志”羌人自古以来,就是用他们的民歌命名着世界和羌民族本身,建构当下羌人特有的民族性。H四川师范大学万光治教授在多年的调研实践中,经历无数的事例而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人而传,又因人亡而遗产亡,其中传承链条最脆弱的便是音乐。今天如果不开展有意识、有组织、有规模地抢救行动,民歌有可能沦为商品,甚至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空谷绝响。为此,万光治教授及其团队踏遍羌山,跋涉寻觅羌族人民世代传唱的心声,2007年以前他们用摄像结合笔录的方式采集了221首羌族民歌,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采风团队再次深入震区补充采录了56首民歌,最终形成了《羌山采风录》。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出版〈<羌山采风录》一书,确定要寻找一种能情景再现、音响定格、生态还原的属于民族音乐文化特有的记录方式,最终选择了未作任何创作加工的乐谱,配合三张民间歌手在最自然状态下录制的DVD光盘为声像载体,辅以说明性、叙事性、论述性的文字介绍,打造了一部在民歌出版史上不多见的集“声、像、文、谱”于一体的出版物。

2007年9月河南电视台《完美婚礼》大型系列活动“婚礼中国”走进了美丽的四川省理县桃坪羌寨,这一阶段的‘‘婚礼中国”主旨是‘‘传统婚俗”意图是记录56个民族婚俗,展示中华厚土文化,传递人间爱的喜讯。该栏目组制作的羌族婚俗名曰《云朵上的婚礼》,通过拍摄张强与龙小花这对羌族青年的传统婚礼,以画面语言讲述了羌族的传统婚俗。

与《云朵上的婚礼》强调纪实不同《尔玛的婚礼》则是第一部反映羌族现实主义题材的故事片,影片以原生态的手法通过场景、服饰、人物塑造等手段,为羌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影像化表达的途径,影片也因此具备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电视专题节目《云朵上的婚礼》和影片《尔玛的婚礼》无意中还发挥了另一重功效,两者均拍摄于汶川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前者集中在理县桃坪羌寨,后者则展转于汶川、理县、茂县一带的诸多羌寨,它们都是在特大地震发生前拍摄的,无意中在镜头里为观众留下了不可复制的历史记忆。

自觉在影视节目中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使之得以传承,也是影视媒体的积极作用之羌族有语言但没有文字,而影视手段具有的声情并茂的传播特点特别适合于包括羌族在内的我国许多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1990年前后,在四川省阿坝州茂县黑虎、雅都、曲谷、三龙等地曾开办羌语广播。近年来,许多人士提议在四川省阿坝州广播电视台等机构建立羌语部,创办羌语节目,促进羌族文化保护传播,并恢复茂县、汶川、理县等地的广播电视羌语节目的制作播出,保证羌族文化有传播发展的渠道和手段。2011年5月,茂县广播电视台立足茂县羌族文化核心区定位,开播以弘扬羌族文化为主题的专业频道一《羌族频道》,这是羌族地区仅有的具有独特民族风采的专业频道。羌语频道以“弘扬民族文化,展现时代风采”为主题,以深厚的羌民族文化为依托,其节目内容涵盖羌族历史、民俗风情、文化艺术,以及时展进步给羌乡大地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幸福生活《羌族频道》设置的栏目有《乡村视野》、《平安羌城》、《岷江有约》、徒遍羌寨》、《羌乡欢歌》等多个栏目,频道节目播出时段为每天上午九点至晚上十二点。2012年3月,茂县电视台羌语频道新开办的综艺类访谈节目《羌族文艺》正式开播,该栏目每月播出一期,力图全面展示羌民族的古老文化,演绎羌族原生态歌舞表演、器乐演奏、民间剌绣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羌族文艺表演。

二、不容忽视的现实:羌族文化在影视传播中“被建构”

充分肯定影视媒体对于羌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再现作用,也不能忽视其人为建构民族文化的消极作用。有研究者依据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称:电视在乡村虽然不同程度消解了当地生活中的某些传统,但同时又加强了当地人的族群认同感。电视使“全球人”与“本地人”增进了对彼此的认识,同时也促使他们建构了自己的围城。4换言之,当地的族群成员很容易发现影视媒体中建构的文化与本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进而会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对这种被建构的民族文化产生心理上的拒斥,二是主动迎合这种被建构的文化。

近年来,尤其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外界对羌族及其古老文化顿生浓厚的兴趣,相关传播行为大幅度增加,其中也夹杂了一些扭曲羌族传统文化、人为建构其文化的现象。众所周知,释比文化堪称羌族传统文化的灵魂,但当下影视媒体所传播的释比,大多以舞者或巫师的形象出现,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此类的镜头:在羌族庄重的祭祀塔前,代表神灵降世的释比头戴金丝猴皮帽,手里敲着羊皮鼓,纵情舞蹈,或者表演化骨吞签、释比穿针、舔铁铧头、踩铁铧头、打油火等绝技,以此展示羌族神秘的释比文化。在一般观众的心目中,影视媒体中展现的就是释比文化的特色,但四川省茂县县志办的王树德先生作为释比文化继承人、释比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则指出了现代人对于释比的一种明显的误读,力图引导人们正确区分释比与舞者两个角色,他还指出释比文化的精髓所在是在传唱寻根文化,是一种民族精神、文化和习俗,这与影视媒体所建构的释比文化显然有很大的差别。

地震发生后,羌族地区面临着灾后重建、民族文化振兴的双重任务,而这两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机融合,即将传统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具有较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商品,因为羌族文化生态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精粹的活态文化,与具体的文化传承主体联结在一起。5山东省威海市在震后对口援建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为保护羌族文化,威海市主动出资帮助青片乡组建了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中央电视台非常“6+1”节目组就曾邀请该艺术团团员等前去表演羌族婚俗、歌舞等,并曾在一年内在国内外连续表演300场次,而由四川省歌舞剧院选送的大型羌族舞蹈《羌寨莎朗》也参加了第一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的角逐,中央电视台“健身房青春时光”热门民族舞教学栏目也专门推出了学跳羌族舞《欢歌》的节目。

尽管许多电视媒体积极推介羌族传统舞蹈,但在羌族舞蹈的保存上,多次深入羌族聚居区实地考察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巫允明却明显地感觉到传统文化在急剧地流先“电视给民族地区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视。过去的祭祀舞蹈和自娱舞蹈全都被搬上了舞台,离开了原有环境和氛围的羌族舞蹈,只能称为表演。”她还举例说,自己拿着当年拍摄的照片到四川理县文化馆寻求帮助,想找一些群众来表演两个羌族舞蹈:对衣角舞和黑虎将军舞“我看到这两个舞蹈时大吃一惊,根本不是我当年看到的样子了。”0其实,当地羌族群众改变自身文化传统,很大程度上就是为迎合电视媒体而采取的行动,他们不断目睹了电视媒体中播出的羌族舞蹈,感觉到电视媒体建构出来的羌族舞蹈才是受外界欢迎、被外界接受的舞蹈,于是模仿其动作和表演,最终丢弃了传统的羌族舞蹈,研究人员对比今昔,已经面目全非了。

的确,现代社会很有必要借助影视媒体共同记载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自然也包括羌族文化,1973年在国际人类学一民族学联合会芝加哥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影视人类学的决议》,其中明确提出:“电影、录音带和录像带在今天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科学资料的源泉。它们提供有关人类行为的可靠资料……它们能将我们正在变化着的生活方式的种种特征保存下来,流传给后世。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只是一个变化的时代,而且是同一性增强而文化大量消失的时代。为了纠正这一过程可能导致的人类的短视行为,按现存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记录人类遗产就非常必要。”但是,影视媒体的介入也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畴内,否则就会导致民族文化的变异,有人曾以影视作品中的湘西形象构建为例阐释这一现象:湘西作为一个影视符号在现代影视文化圈里诞生了20余部影视作品,这些作品从多维度映照湘西、塑造湘西、雄湘西”对湘西的“匪”性形象进行了正名,赋予湘西形象耀眼的光彩,对推动湘西民族认同和区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容易进入“被展演’、“被打造”的传播范式,稍有不慎会导致湘西形象的“奇观化”。。]羌族文化的影视传播过程也应该高度关注这一现象,既要确保发挥影视媒体的强大传播功效,推进羌族传统文化迅速、广泛地走出去,又要有效防止影视媒体在传播进程中人为建构羌族文化。

三、当下发展进路:着力发挥电视纪录片的传播功能

影视媒体作为一个声画传播的共同体,其主导力量无疑是电视;在各类电视及视频节目中,纪实性的节目义不容辞充当了传播民族文化的主力军;考虑到短新闻的信息容量有限,难以充分表述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于是电视专题片、纪录片的作用愈发凸现出来,应当成为当下传播羌族文化的主导性节目,承担起最为重要的羌族文化传播使命。

从长远角度考量,羌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电视纪录片的宝贵素材:西部纪录片力求将人文气息、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以展示对个体生命应有的关怀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比如,关注古老羌族的纪录片《桃坪羌寨我的家》……这些彰显西部独特地域印记的纪录片,这些展示对个体深度关怀、对生命深情礼赞的纪录片,能在各类国际性评奖中脱颖而出并屡获殊荣。08只是,在经历汶川特大地震、羌族传统文化遭遇巨大损害后,电视纪录片、专题片对于羌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功能显得更突出,但电视人不应把这种传播活动仅仅当成单向的输出、关照,而应当把获取这些资源作为自己难得的机遇,在此高度上自觉抓取羌族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在历次媒体集体采访灾区震后羌族文化重建时,不满足于把可以拍摄成专题片、纪录片的内容简化成消息,以最省事的方式报道、传播出来,而是深入挖掘其信息价值和传播价值,既让自己制作的节目出彩,更推动羌族传统文化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被更多的人所熟知、理解。

2009年4月22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焦点访谈》栏目制作了一期《抢救羌族文化》的节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利用电视专题节目促进羌族传统文化保护的自觉,尽管受到访谈这一传播形式的约束,该节目难以深入揭示羌族文化的内涵,但《焦点访谈》栏目在议程设置方面的作用却是无可替代的,将促使公众认真思考保护、传承羌族传统文化的问题。

实际上,_些企业甚至在地震发生前就产生了这样的文化自觉,积极参与抢救陷入濒危的羌族非物质文化“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于2008年初启动,项目组成员历经60多天,足迹遍布四川65个羌寨,走访了130多位羌族文化持有者和6位文化传承人。此次项目的原始数据采集使用了世界先进的影像数字技术,首次对覆盖释比文化、羌族音乐、羌族手工艺和羌族传统节日等四个方面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采集、系统整理,形成了《羌族非遗动态影像数据库》、《羌族非遗静态影像数据库》、《羌族非遗3D动作数据库》三大影像数据库,成为目前国内第一套完整、系统和深度记录羌族非物质文化形态的数据库,而且发起这一项目的企业已将这三大影像数据库完整捐赠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机构,用于未来羌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企业尚且有如此自觉,担负传播功能的电视机构、负责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相关职能部门更应该行动起来,推动此项工作尽快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