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的功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设计的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设计的功能

课程设计的功能范文1

关键词: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035-02

化工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以及相关的认识实习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等课程。根据石化行业以及国家能源战略的发展需求,原有的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必须通过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建立以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新型培养模式,才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本文在对日常教学、学生尤其是已毕业学生反馈、用人单位反馈进行大量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工程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新的培养模式,并进行了多方面的建设工作。

一、面向石油化工行业特色,强化教师队伍与课程建设

1.建立具有较强工程能力的教师队伍。在以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新型培养模式中,教师不但要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还应该具有极为深厚的工程背景。课程教师队伍共由20名教师组成。为了提高教师的工程能力,聘请资深炼油化工设计人员定期进行讲座。在科研成果的工业化转化过程中,鼓励年轻老师共同参与,提高其工程能力。通过几年的建设,形成了一只高水平的教师队伍:1名教授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名教授被评为校教学名师、1名副教授被评为校品牌课教师、《化工原理》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了《化工原理》与《化工热力学》2门北京市精品课程。

2.形成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教材体系。原有教学模式中采用的都是化工通用的教材,根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教材内容不能满足石化行业的发展需求,一些内容和方法在工厂也不再使用。为此,任课教师主编了《化工热力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和《流态化工程》讲义(双语)、参编了《石油化学工程原理》、翻译出版了《化学反应工程》共4门课程的教材,针对石油加工过程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删减。如在《石油化学工程原理》教材中补充了石化行业常用的高温油泵的特殊输送要求,在分馏过程中补充了油品分馏塔的操作和核算;结合石油工程中流体相态对油田开发的重要性,对热力学教材中过时的图表法计算流体热力学性质等内容作相应的删减。主讲教师还主编了《催化裂化流态化技术》、《水合物科学及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参编了《原油蒸馏工艺与工程》共4本著作,这些著作是化工专业其他课程的重要补充内容,并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3.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强调通过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化工原理》教学中首先以多相传质设备的相控制基本理论作为基本路线;其次,建立了多相传质工艺和设备过渡教学体系;再次,建立了多相传质及其附属设备的全塔负荷性能图分析理论,规范了塔设备操作限的概念。多年来学生普遍对《化工热力学》有畏难情绪,认为理论性过强、难以应用。任课教师分析发现过去课程中大量使用的图表在生产实际中很少使用,基本都已通过计算模型实现。因此在授课时只对少数必要的图表进行讲解,以帮助说明问题或者现象。而对于实际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状态方程和活度系数模型等,文献报道的状态方程有几百个,现场使用时往往无从取舍,因此在课堂上进行了仔细的讲解,对于过去大量存在的过程推导适当简化,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商业化模拟软件进行计算,以满足未来工作中的需要,这样既突出了本科生学习过程的重点,又保证了教学的效果。

二、建立多样化的提高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体系

化工专业基础课与实际化工生产联系非常密切,但学生在学习中却往往感到抽象、缺乏兴趣,其原因在于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方式中很少涉及体验、实践的学习环节。如图1所示,在多样化的提高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体系中,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之前应先经历认识实习、参观化工设备模型、拆装实验等环节,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在专业基础课学习过程中,应通过设备仿真和拆装实验等体验实践环节,通过亲身感受进一步固化所学知识,最后通过课程设计等环节,促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复习、应用,并进一步升华。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渴望是自发形成的,而不是传统的教师督促学习,因而学习效果很好,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为配合这一培养模式,授课教师建立了拆装实验室,包括各种形式的泵、压缩机、阀门、换热器、塔构件,向所有学生全天开放,部分涉及设备的课程甚至可以到实验室内讲授。另外,还建立了设备仿真系统,学生可模拟工厂内设备的启动与关闭。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强调一人一题、分组协作,既提倡相互协作,又保持设计过程的独立性,结课时引入答辩程序,要求同学对设计过程和设计思路进行讲解。此外,聘请校外资深设计人员给学生讲课,传授设计和工程经验。课题组教师还将多年科研成果:单指标全塔性能负荷图用于《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引导学生通过Aspen软件编程计算,并与手工计算结果相对比、找不足。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工程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得到锻炼。

三、创建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课程教师在《流态化工程》课程中,广泛搜集了国内外流态化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并将其简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里。内容涵盖了新的测量方法(如气泡直径的测量方法、颗粒混合的测量方法等)、经典理论的新发展(如经典两相理论的不足及其补充,以及基于其建立的新模型)、计算机CFD数值模拟等。在补充新的研究结果时,进行的大量的取舍,考虑到授课对象为本科生,理解能力和学习基础无法和研究生或专职研究人员相比,授课时只着重于新模型、新理论的描述,具体的推导过程和计算过程并不涉及。这样,既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又能够为今后从事流态化研究的同学打下一定的基础。此外,将已工业化的优势科研成果转化为多功能教学实验装置,指导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点自主设计、完成实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例如,气固流化床反应器是石化行业广泛采用的反应器,由于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无法获得深刻的理解。课程教师根据科研成果开发了《流化床自动控制综合实验系统》,可以直接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各种形式的流态化实验。学生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条件进行研究,该装置已经投入使用5年,受到了学生的好评,也得到了教育部有关专家的肯定,目前,该项技术已经推向市场。化工原理团队教师根据多年科研成果建立了多套大型冷模催化裂化实验教学装置,高达20m,一次可接纳学生10人/套,不但可以观察流化现象,而且可以展开密度、压力等多个物理参数的测量,进行压力平衡等装置运行状况的衡算。小型《催化裂化热态实验装置》不但可以测量产品收率、烧焦效果等工艺参数,而且可用于热量衡算、质量衡算、能耗分布等装置运行的评估计算,石油大学在旋风分离器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课程教师自行设计、加工了一套《旋风分离器冷态实验装置》,可进行气相流场、分离效率的测量等。石油大学化工热力学教学团队多年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并曾获得国家和教育部的自然科学奖。化工热力学教学团队开发了《流体相平衡实验装置》,可以直接观察到流体的相态变化并完成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的测定。根据多年从事油气藏流体相态研究,对化工热力学实验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改进,并编入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教材中,提高了实验设备和技术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应用效果

课程设计的功能范文2

关键词:能源;环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060-02

一、课程概述

能源是使一个系统能够产生对外部活动的能力,在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用来获取各种形式能量的自然资源就是能量资源,简称能源[1]。能源既是重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又是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污染来源。目前,我国能源工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人均能源拥有量低、储备量低;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依然以煤为主;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匀;能源利用效率低;农村商品能源短缺等[2]。解决好我国环境保护与能源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问题,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能源与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才能得到实现,所以在人口高度密集,人均能源相对匮乏,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条件下,如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还要应用环境科学的知识,在能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绿色生产下的绿色能源[3]。“能源工程”作为本科生公共选修课,主要以地质矿产、物理、化学、土木工程等相关领域的一般知识为基础,系统讲授能源工程的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环境保护和环境工程技术在能源开发中的相关工程技术,从而使大学生能掌握能源利用和制备领域的相关知识,了解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等技术途径,掌握在能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绿色生产下的绿色能源应用等技术政策。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基本掌握能源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了解能源研究领域国内外热点的最新进展,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培养其创新能力。由于本课程主要面向全校二至四年级大学本科生开设,且文科、理科学生均可选修,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特别是文科生)对于本课程所需的地质矿产、物理、化学、土木工程等专业背景知识掌握较少,在理解一些专业性强的教学内容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如何将专业性强的教学内容讲生动易懂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作为南京大学全校本科生的通识课程,紧密结合南京大学“三三制教改”最新要求,一方面贯彻“四个融通”人才培养理念,以基本知识入手,继承、发扬和创新“匡亚明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通过综合多媒体、板书、现场参观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能源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有系统地学习,对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前沿热点研究问题有所了解。通过课程学习,有利于培养出知识面宽、对能源工程与环境保护都有所了解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顶尖人才,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通过该课程的建设,有利于继续保持南京大学本科教学的优势和领先地位。

三、教材内容

选择合适的教材,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本门课程选择的教材一方面不能太简单,以避免用“科普常识”替代“通识”教学,要充分展现能源工程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及最新科研应用进展;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不同专业(特别是文科专业)学生的需求与理解能力,让他们可以充分掌握课堂所学内容。因此不能简单照搬一两门专业教材,需重新组织编撰本课程的课堂讲义,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将基础知识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有机结合。课堂的讲义内容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课程所涉及到的地质矿产、物理、化学、土木工程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如何删繁就简,以适应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第二,如何组织编排教学内容以易于学生理解,同时有机穿插介绍国内外能源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现状及相关产业政策法规,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措施是:首先,在第一堂课,为同学们介绍本课程的参考阅读书目,通过阅读地质矿产、物理、化学、土木工程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科普书籍,使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快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其次,在课堂讲义中添加能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影响以及环境工程技术在能源利用中的实际应用,并辅助列出相关基础知识点,将基础知识与国内外前言应用有机结合,从而普及能源与环境专业的相关概念和知识;最后讲授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风能、核能、生物质能与潮汐能等课程的核心部分,引领学生把环保节能理论贯彻至现代能源工程内容中。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以板书示范的课程教学,将科技视频、计算机模拟、现场动画等多媒体内容融入教学设计。围绕学生学习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本课程有机开展师生讨论、学生小组调研报告等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本课程所采用的几种促进教学方法有:

1.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内容。结合PPT讲义将课堂的重点、难点内容清晰有序地列出,方便学生记录笔记;采用大量的图片、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与知识点相关的科学原理、实际工程、仪器设施等,使同学们对能源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播放一定数量的科技视频、计算机模拟现场动画,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充分展示。

2.分组布置研究调研作业。针对能源工程领域的重大科技、应用、政策问题,让学生分组调研汇报,化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把同学按不同专业背景进行分组,充分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促进不同专业同学们之间的学习交流,同时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布置研究调研作业,一方面快速培养了学生使用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能力,特别是现代化方式的终端检索、光盘检索和网络查询等科研基本功,学生基本掌握了从目录、期刊索引和主题索引中查询资料的方法;另一方面,研究调研作业可显著提高学生的文献利用与分析能力。面对海量的电子信息资源,学生在完成研究调研作业过程中,可以学会如何组织管理文献,并对文献的海量信息进行分析与总结。

3.积极开展学生小组调研报告中的师生互动讨论。针对研究调研作业,定期组织学生以PPT形式开展小组调研报告,一方面可锻炼学生制作科研PPT报告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强化同学的语言组织、文字表达、口头表述能力。在PPT报告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提问与讨论,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质疑、提问与解答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适时点评,穿插知识点介绍,展开师生互动讨论,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

五、考核方法

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避免出现学生轻视上课、考前突击背书复习等不良现象,本课程考核成绩由课堂点名、课堂抽查、课外调研及开卷考试等部分组成。本课程学生学习成绩考核,开卷考试成绩占40%,课堂抽查成绩占30%,课外作业占30%。多种形式综合考核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与作业调研与课堂讨论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

六、结语

本课程已开设3个学期,选课学生人数由80多人增加到140多人,学生的平均成绩也在逐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课程内容的多样化与教学方式的多媒体化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效果的两大因素。例如,在讲授理论基础知识中,穿插介绍研究领域内的相关最新研究热点问题,可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教学内容相关视频可使学生较容易掌握难懂的专业知识点,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素逸.能源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吴明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11,(5):84-85.

课程设计的功能范文3

关键词:工程图学;教学改革;知识结构;实践平台;师资队伍

一、引言

高等院校的“机械制图”课程是理工类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该课程在工程素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应用”、“重传承、轻创新”的现象,强调的是表达技能的培养,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绘图和读图能力,与工程实践结合较少,教学内容缺乏与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最新设计理论的结合。基于这种现状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很好的理论基础,但对物体图样与现代机械设计的联系没有感性的认识,工程意识不强,学习后继课程时普遍感到困难,特别是对一些综合性、创新性较强的内容更难以把握,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

新的教育理念重点强调具有较强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旧的课程教学体系不能满足面向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如何将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向“工程图学”课程的转变,以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目前各高校探索和实践的一个势在必行的教学改革目标。

二、课程建设目标与方案

针对上述教改目标,按照新的教学理念,对工程图学课程进行改革建设,构建工程图学课程新的教学体系。其中包括课程知识结构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改变、考核体系的改革及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建设的目标即使过去面向“表达技能”培养的机械制图课程转变为面向“设计和创新技能”培养的工程图学课程。课程的建设方案为:

(1)针对“工程图学”教学内涵及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构建教学重点及知识结构,改变过去教学内容缺乏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设计理论的结合、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时代的特色。

(2)提出与课程新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改革过去只针对表达技能培养的传统教学措施。

(3)改革过去单一闭卷考试评定学生成绩的考核方法。建立多层次,多环节的考核体系,科学、合理地按培养目标的标准进行考核评价。

(4)采取措施改变基础课教师工程实践经历少,科研能力弱的状况,建设一支较高水平的工程图学师资队伍,为课程的教学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三、课程建设内容

(1) 课程知识结构的构建。修正单纯针对绘图技能的传统教学目标,针对“工程图学”教学内涵及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构建教学重点及知识结构,将产品的创新设计与研发流程有机贯穿于工程图学的课堂和实践教学的若干环节,保障图学的核心内容且充分体现时代的特色。纵向求深,图学核心知识够精、够扎实;横向求广,知识面够宽,够先进,以达到触类旁通,为人才培养提供一个优化的知识架构。

(2)教学方法的改变。在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方面,注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鼓励创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出面向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以感性认识为切入点,多方位实践相结合,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大力加强工程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的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达到工程图学为后继课程、工程项目等服务的目的。

(3)考核体系的改革。改变传统单一的期末闭卷的考核方法,建立多层次、多环节的考核体系,通过合理评价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师资队伍的建设。着力解决原制图课教师队伍一般存在工程实践经历少,科研能力相对薄弱问题。建设一支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教学质量高、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图学师资队伍,为课程由技能教学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学转变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可以引领课程向实践性、前瞻性和创新性发展。

四、课程建设实施方法

1.构建经典图学理论与高新技术相融合的工程图学教学内容

将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充分体现抽象的图形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将过去的一种图样表达技能教学转变为注重设计意识、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主要体现在理论的理解、工程应用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高新技术融合等方面,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基础性。以图学理论为核心,将投影知识、视图、轴测图、三维造型等典型的产品设计构思及表达手段有机结合,将徒手绘图、仪器绘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机结合,贯彻机械制图有关的国家标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素质。

前沿性。以在工程设计中图形应用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基于案例学习,将典型机构的功能、设计、仿真等过程融入零件图和装配图等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产品设计、制造的过程及所涉及的前沿技术,引导学生的工程意识。

创造性。开拓思维,理论训练中涉及图形与实物的多元对应,由一个视图构想多种形状的物体;多种方案表达一个物体等。通过图例讲解、课堂讨论、开放式专题训练等多种实践环节进行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工程表达能力。

2. 构建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工程图学课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1)测绘实验

由必修、选修和观摩实验组成。

① 传统测量工具测绘(必修),该实验通过对轴、泵等常见零件的认知和测绘,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图学基础理论应用能力,培养基本工程交流和动手能力。

② 工具显微镜测绘(选修),通过对发动机凸轮轴等零件的工具显微镜测绘实验,加深了解课程内容与其他行业专业技术的联系和应用。

③ 三维扫描仪测绘(观摩),通过对三维不规则零件曲面的数字化测量仪测绘观摩,使学生了解课程内容与本学科发展前沿的密切关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设计的功能范文4

[关键词]隐蔽课程 显性课程 德育功能开发与设计

[作者简介]李娜(1979- ),女,河北藁城人,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思政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228)郜文华(1979- ),女,河北平山人,石家庄学院组织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35)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128-02

一、隐蔽课程的含义

美国堪萨斯州大学教授范兰丝在1991年出版的《国家课程百科全书》中,对隐蔽课程作了比较详尽的界定,他说:“隐蔽课程是指那些在课程指导和学校政策中并不明确的学校教育实践和结果,即使如此,它仍然是学校经验中经常而有效的部分。”

隐蔽课程首先作为课程现象而存在,因此要界定隐蔽课程必须从界定课程概念开始。所谓课程,是指教育者为实现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的意识(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和心理反应(包括特定心理反应和非特定心理反应)使教育者获得整体经验的一切内容或要素。我们可以看出,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蔽课程两部分。显性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有意识的、特定的心理反应,主要使受教育者获得认知方面经验的那些内容和要素。

通过显性课程的概念,我们对隐蔽课程作出明确界定:隐蔽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学校范围内以不明确的、间接地、内隐的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主要使受教育者获得情意方面经验的那些内容或要素。

二、隐蔽课程的德育功能

(一)物质文化的审美功能

校园物质文化作为载体承载校园文化,它包括校园的环境、活动及科研设施,教学、生活的物质条件等。这些物质形态的校园文化都蕴含着教育的因素及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个性发展,向学生默默地传达着学校的治学理念及审美意向,例如,医学院的白求恩塑像向学生传达着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因此,高校应积极构建物质文化空间,充分利用物质形态的隐蔽课程,使学生在校园内感受到美丽舒适、和谐安全,陶冶学生性情,激发他们爱知识、爱学校的热情,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文精神。

(二)活动文化的渗透功能

活动文化指高校内大学生的文化活动、体育比赛等,是校园文化中的动态层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在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中,更有利于个性特长的发展和张扬。健康、积极、活泼向上的校园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自己才华、特长展现、个性张扬的舞台,有利于增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学生之间的尊重、信任、合作,从而实现对学生思想的有效渗透。

(三)制度文化的规范功能

爱尔维修认为:制度是年轻人的最好导师。大学制度文化的内容包括其内部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以及大学内的组织结构。这些规章制度是校园精神内涵的制度体现,是学校教育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的凝结。高校的各种组织管理制度及规章守则作为隐蔽课程,隐性地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发生影响。这些制度如果是科学的、民主的、以人为本的,将内化为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规范,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直接影响学校的秩序构建。

(四)作用方式的情感功能

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没有情感功能的道德教育对于有思想、有个性的大学生来说效果是微乎其微的。要建立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之间的联系,提高德育效果就需要:一方面改进显性课程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要优化隐蔽课程。显性课程的德育方式很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而隐蔽课程因其作用方式表现为间接的和潜在的,从而有效避免了这一点。隐蔽课程的潜在性使大学生不知不觉中,愉悦地接受教育。隐蔽课程的特点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创造着隐蔽课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教育内容的认可,与之产生共鸣,进而内化为自我情感。

三、高校德育中隐蔽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一)高校德育隐蔽课程开发与设计的主体

高校德育隐蔽课程开发与设计的主体应当包括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其中学校德育分管领导及其部门(如学校党委)和思想政治教师是主导力量,其他教职工是协同力量。同时,全体教职工要明确自己在高校这一特定教育环境中所扮演的道德角色和承担的道德责任,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态度,以真诚、良知去唤醒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强化他们的道德意识。同时,学生也是高校德育隐蔽课程开发和设计的主体,只有他们的积极参与才能使隐蔽课程深入人心,更好地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1.优化隐蔽课程建设的“活教材”就要提升教师素质。一是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想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在课中与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关心、尊重和爱护学生。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早就主张心灵美与身体美的和谐统一是最美的境界,这里的身体美不仅指教师的行为美,同时也是教师心灵美的直接反映。教师的行为里隐含着一定的思想品质因素,因此要构成美好的品德形象,必须将内心和行为表达做到统一。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行为上遵循道德规范,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品德美,给学生以感染和影响。二是教师要有高深的知识修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人文精神的教师,更容易使大学生信服。三是教师要有良好的感情投入。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师生交流,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对学生坦诚自然,保持尊重、理解、信任的态度,以及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沟通与和谐相融的氛围,能极大地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支持。

2.高校中的行政领导是高校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教学措施的制定者。行政领导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及榜样示范作用相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往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这样一来,学校行政领导自身也必然成为高校德育隐蔽课程的一部分,行政领导对德育隐蔽课程作用的认同程度和对德育教师价值的认同程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效果。

3.高校各级党政干部和部门的职工,虽然不处在教学第一线,但都在以各种方式服务大学生。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及服务意识对高校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有很大影响。所以,高校应高度重视行政人员的职业精神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培养百年育人精神和提高综合职业素养,使他们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传递给学生正能量,发挥好隐蔽课程的德育功能。

(二)高校德育隐蔽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内容

德育隐蔽课程的设计开发者要善于将高校内各种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潜在或现实的因素纳入视野加以控制和规划,使之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综合发展。

1.提高显性课程的建设水平,为隐蔽课程建设搭建发展平台。任何显性课程从静态因素讲,都蕴含着特定的人文精神、社会意识形态。隐蔽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隐蔽课程是具有依附性的,要想真正发挥其作用离不开显性课程。所以要提高隐蔽课程的建设水平就必须首先建设好显性课程,为隐蔽课程搭建良好的平台。如果显性课程没有建设好,隐蔽课程德育功能的发挥就会缺乏基本前提条件,其建设也会成为空中楼阁。

2.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彰显隐蔽课程建设效果。高校被大学生们称为“小社会”,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高校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包含着校风班风、学生文化、规章制度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1)树立健康文明的校风班风。班风校风是指一个班级或一个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比较典型且相对稳定的风尚。它形成后对整个群体有很大的影响力。良好的班风校风能够增强道德感染力,教化和启迪学生。(2)形成良好的学生文化。学生文化主要是指学生特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在与家长、教师或同龄人的交往中模仿其行为,认同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进而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育者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建立正确的行为方式,从而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创建友好和谐的学生文化。(3)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学校规章制度制定并实施后,就作为一种客观力量存在于高校生活中,它对学生来说是不可选择的。因此,在制定与修改规范制度时,要符合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公正、公平、奖惩分明的具有人文关怀的规章制度。

3.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校园物质文化能够折射出高校的管理思想、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学校的各种建筑和设施,都应精心设计、合理布局,以形成无形的德育力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首先,校园物质文化空间能够为隐蔽课程开发与设计营造环境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使在其中生活和学习的师生陶冶情操,也体现着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其次,校园建筑与绿化景观对广大师生来说既有实用功能又满足了师生的审美需求,为隐蔽课程开发与设计营造艺术氛围。因此,在建设校园建筑时应注意实用功能与审美需求的统一融合。再次,校园文化传播媒介为隐蔽课程开发与设计营造舆论氛围。实物媒介、人体媒介是校园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例如,校服、校徽等都属于实物媒介,它们能够体现一所学校的风貌。人体媒介,即非常重视校园人物的形象塑造,比如宣传知名校友,邀请其返校演讲,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最后,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对媒介有敏锐性,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5.1%,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新媒体已经成为年轻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重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设,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载体传播校园文化。

综上所述,隐蔽课程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资源和隐形工具,它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无声无息的,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必须重视高校中隐蔽课程的开发和运用,以期把隐蔽课程渗透在高校学生的日常规范、课堂学习及业余生活中,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班华.隐蔽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1988(12).

[2]陈玉琨.试论潜在课程的性质、功能和组织[J].上海高教研究,1988(4).

[3]靳玉乐.潜在课程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3(6).

[4]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课程设计的功能范文5

【关键词】技能大赛 工学结合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52-01

一、引言

自2008年教育部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举办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推手以来,技能大赛为学校与企业对接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有趣的是一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另一边是不少专业公司赶赴竞赛现场高薪招聘大赛获奖选手,这一现象引发了各高职院校的思考。为此,高职院校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

二、文科职业院校各类技能大赛的意义

1.技能竞赛是学校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晴雨表”

自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意义被充分的肯定。随着多年来的积累,职业技能大赛的赛制及指导思想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以能力为导向”是职业技能大赛的核心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打破了学科知识本位的评判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强化技能,知行合一”的鉴定体系。通过参与大赛,各高职院校的教师能清晰地检验自己的教学水平,技能大赛作为“晴雨表”也清晰地显示着各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改革成效。

2.技能竞赛是推进校企合作的助推器

职业技能大赛的另一特点是它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比赛,它更是学校和企业之间人才交流的平台。现实中,职业院校极其渴望与企业合作,但是仅仅停留在设备、奖学金捐助层面上的合作远远不能调动起企业的积极性,因此缺乏长久的生命力。而技能大赛开启了校企合作的新局面。为更好地体现大赛的技能性,行业一线人员被邀请作为大赛的出题人和评委,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比赛,指导教师也走进企业请企业专家来校指导参赛选手,此外,大赛选手经过大赛洗礼,技能和素质突出,企业也非常愿意招聘。这样一个良性互动循环形成,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便有了新动力。

3.技能竞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动力

随着“国家示范校”和“国家骨干校”的评估,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重要的评估指标之一,为了更好地顺应这一点,高职院校纷纷进行了教学体制改革,“教学做一体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被引入教学,课程设置也打破了传统的以章节为单位的设置,开始实行模块化,同时在授课中老师们也纷纷引入情景化教学,开始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改革得到了空前发展的新动力。

三、技能大赛如何推动“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建设

1.技能大赛推动体现“工学结合”思想课程体系的建立

技能大赛的宗旨是并非比赛本身,促使高职教育面向企业需要,培养出素质过硬、能迅速适应对口工作岗位的技能型人才才是其根本。因此大赛过后,高职院校们从参加大赛的经验出发,开始思考自身课程体系的科学性。许多院校纷纷意识到以知识学习为重点的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因而也不可能能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于是基于“工学结合”思想的双基课程体系建设得到各院系普遍认可。

2.技能大赛促使“课赛融合”培养模式的诞生

“课赛融合”是指课程与高水平的职业技能竞赛融合。这一做法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以往的大赛是从学生中选拔出优秀的学生单独进行针对大赛的培训,这样的做法使得绝大部分学生无法受惠于大赛,大赛成了为少数学生服务的平台。而“课赛融合”本身以大赛引领对应课程的教学,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模拟参赛过程,适合的学科还可以以赛代考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3.技能大赛有利于大赛成果转化成为教学资源

随着办赛经验的不断积累,大赛内容的设置越来越与企业发展同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并参与到比赛中来。为了适应这一趋势,职业院校纷纷邀请企业一线的人员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例如邀请企业人员审阅大纲的合理性,一同进行教材的编写,甚至担任核心课程的主讲,同时大赛中留下的影视资料也可以作为生动的教学案例运用到课堂中去。

四、结语

随着“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理念叫响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作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助推器,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高职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进步。同时,技能大赛也成为企业和学校间人才培养良性联动的重要平台。今后技能大赛也一定会朝着国际性赛事迈进,技能大赛将更具开放性和多源性,是高职院校检验自身教学成果的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1]夏冰.高职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的新思路――以职业技能大赛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8).

课程设计的功能范文6

【关键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铣削操作;课程设计

随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就业的意见》相继颁布和出台,2012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七部委联合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在这些规划和意见中,都重点阐述了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快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在职业院校现行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以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对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集中与整合,将更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促进学生向职业人过渡,完成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是应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被压缩,其专业课程的学时也随之删减这一尴尬局面的有效举措。

表1教学目标模块细目表(节选)

教学目标模块 技能目标要求 实现途径 相关知识

平面和连接面的加工 基础层 能铣矩形工件和连接面并达到以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级IT9;

2.垂直度和平面度IT7;

3.表面粗糙度Ra3.2μm;

4.斜面尺寸公差等级IT12、IT11、角度公差±15′。 教师通过具体的项目模块任务来启动教学,对各个阶段进行教学组织,学生以掌握操作技巧为主,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工艺装备选择、加工工艺分析、质量检验等操作环节,并检查反馈。 平面和连接面的铣削方法。

提高层 能铣矩形工件和连接面并达到以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级IT7;

2.平面度IT7;

3.垂直度和平面度IT6、IT5;

4.表面粗糙度Ra1.6μm。 教师通过具体的项目模块任务来启动教学,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教材、机械加工手册等相关技术材料,分析图纸,制定加工的工艺设计、工艺准备、操作加工、质量检验及控制改进等的工作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述计划并检查反馈。 提高平面铣削精度的方法。

1 教学目标的优化整合

笔者在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从事机加工实训教学,众多的实训课程如《金工实训》、《机加工技能实训》、《机械制造基础理论与操作技能》等都包含了铣工技能实训,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进行铣削实训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差异:1.根据专业情况分为基础实训和专业实训,基础实训主要是针对如工业设计、雕刻技术及家具设计、工程、安装等专业学生进行的技能实训,而专业实训则是针对如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机制等专业学生的技能实训,实训内容有所不同,对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一。2.学生实训前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机械类专业如数控、机制、模具等学生具有比较完备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敏感,而非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则相对弱一些。3.实训学时有所不同,基础实训的时间是30个学时,而专业实训的时间是60至150个学时范围。不论是基础实训还是专业实训,学时数太少。为了突出职业技能,保证学生所完成专业学习的质量不降低,面临实训学时较少的局面,通过比对国家职业标准的铣工操作初级、中级的技能鉴定要求,结合学院就业部门对区内外机械制造企业岗位能力的分析,我们将铣工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成与铣工初级、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相一致的两个层次,即基础层(铣工初级)和提高层(铣工中级)。将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充分渗透在铣工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中,保证学生在实训教学环节之后,不必再占用学时进行专门的职业资格培训,就能获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水平。

(一)基础层(铣工初级)的教学目标

基础层的教学要求学生在铣床上能够完成简单的加工要素如平面、外形面等。同时还对工艺装备的选择、零件的加工质量及检验方法提出了要求。

(二)提高层(铣工中级)的教学目标

提高层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铣削的基本加工要素,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和操作的复杂程度都将提高,此外还要提高学生对零件图样的识图和理解、制定加工工艺和工艺路线、测量工具的使用、零件精度检测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表2 铣削综合实训项目模块设计表(节选)

模块

级别 孔系加工

基础层 职业鉴定要求 知识点 划线、钻孔、扩孔、镗孔的加工方法。

技能点 孔系加工,并达到以下要求:1、孔径尺寸公差等级IT9;2、孔中心距公差等级IT10;3、表面粗糙度Ra3.2μm。

项目模块目标 掌握工件划线及安装定位的方法,合理选择刀具及铣削用量,掌握中心钻、麻花钻、扩孔钻、镗刀的使用方法及孔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掌握孔系的检测及误差分析。

项目模块任务图

加工准备 1、工件材料:45钢,毛坯尺寸:74X64X20。

2、设备与工装夹具:立式万能铣床、平口钳、相关工具。

3、量具:游标卡尺、深度尺、内径千分尺。

4、刀具:中心钻、麻花钻、立铣刀、镗刀。

提高层 职业鉴定要求 知识点 坐标孔的加工方法。

技能点 孔系加工,并达到以下要求:1、孔径尺寸公差等级IT8;2、孔中心距公差等级IT9;3、表面粗糙度Ra1.6μm。

项目模块目标 掌握工件划线及安装定位的方法,合理选择刀具及铣削用量,掌握中心钻、麻花钻、扩孔钻、镗刀的使用方法及坐标孔的加工工艺,掌握坐标孔的测量及误差分析。

项目模块任务图

加工

准备 1、工件材料:45钢,毛坯尺寸:134X134X44。

2、设备与工装夹具:立式万能铣床、平口钳、相关工具。

3、量具:游标卡尺、深度尺、内径千分尺。

4、刀具:中心钻、麻花钻、立铣刀、镗刀。

2 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