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学的相关理论

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范文1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图书馆学;移植现象

1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分析

在传统企业管理中,其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在企业实践中,其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古典管理理论,其代表为泰罗与法纳尔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其代表为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现代管理理论,其代表为哈罗德・孔茨的“管理理论丛林”;“新管理理论丛林”。针对前后“管理理论丛林”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自“新管理理论丛林”出现以来,企业管理理论应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管理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新管理理论丛林”应用背景下,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研究范畴越来越广,主要包括现代企业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信息技术发展、企业组织变革、现代物流管理、知识管理、外包业务管理、企业战略理论、工作流管理等。除此之外,企业竞争力、企业核心能力、组织文化、注意力经济、组织行为等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

2 图书馆学研究与实践中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移植现象与应用

随着“新管理理论丛林”的出现,对当前图书馆学研究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多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被移植到了图书馆学当中,对图书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图书馆学研究,特别是图书馆管理学研究呈现了显著的“新管理理论丛林”烙印。据有关实践统计,其产生的移植现象和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发展主要建立在激励理论、契约理论、信息经济学等微观经济学理论基础上。二是,在借鉴企业竞争力概念与理论的基础上,对图书馆竞争力展开定量与定性分析,并且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概念。三是,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引入心理契约、体验经济、注意力经济等新理论,探讨图书馆学研究实践,实施图书馆体验营销,完善图书馆心理契约。四是,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引入公司治理理论,提出图书馆治理概念与理论。五是,在图书馆管理中,加强战略管理思想的引进,通过企业战略角度分析,了解信息战略形势,进而对图书馆现状予以改革,促进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六是,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企业运作前沿理论,主要可以从业务流程重组、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物流关系等方面对图书馆业务问题进行分析,创新图书馆管理方法与手段,为图书馆学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七是,在引进新型企业组织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传统图书馆线性组织管理缺陷予以处理,设立满足现代图书馆发展的管理模式,比如,学习型管理模式、网络化管理模式、矩阵型交叉管理模式、分布式管理模式等。八是,在分析与评估图书馆无形资产的时候,可以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无形资产管理和品牌价值理论,并且对图书馆知识资本与品牌领域展开研究。九是,在探讨图书馆冲突管理与危机管理问题的时候,引进了现在企业管理理论的冲突、危机管理理论。十是,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的目标管理、集成管理、文化管理、服务管理等理念与方法,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予以贯彻落实,保证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全面展开,为图书馆学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3 移植背景下图书馆学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市场经济环境下图书馆变革发展的理论研究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不断移植与应用,基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图书馆学研究越来越广泛,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市场经济环境下,图书馆面对信息竞争的变革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图书馆信息竞争就是将竞争机制引进图书馆工作当中,打破原有的图书馆格局,在原有的“势力范围”内无法形成垄断,提高了图书馆的行业竞争。

在社会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图书馆根基动摇表现为:社会信息化发展促进了知识资本化、信息产业化、信息商品化发展,为此,知识资本化突出了知识消费的竞争性,信息产业化冲击了公共信息服务,信息商品化挑战了信息自由制度,导致图书馆“非竞争性”与“非市场性”产生动摇,产生了准市场机制。在此形势下,图书馆一定会融入准市场,在公共信息服务领域发展中,信息竞争也会出现一些变革,形成图书馆市场化运营模式,突出图书馆服务市场化取向。基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图书馆学与图书馆管理研究兴起就是图书馆学界面对准市场形势的市场化营运模式与服务市场化取向反应,是图书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与时俱进,编写全新的“图书馆管理学”等专业教材

在教材编制过程中,这些教材均是按照传统框架予以组织,即按照管理方法、管理职能、管理对象的关系展开。如1992年出版的《图书馆管理学》,被相关研究学者评价为:“全书内容新颖、体系完整,是20世纪中国图书馆管理学研究的大成之作。”此书按照传统管理学体系编制,阐述了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等管理方法,分析了图书馆管理的决策、计划、控制、协调等职能,且说明了人员管理、经费管理、社会管理等对象。随后编写的《图书馆管理学教学大纲》也没有突破传统管理学框架,还是局限在图书馆组织与管理体制、计划与目标管理、领导与决策、人员管理、财力资源管理等范围内。由此看出此大纲依然没有摆脱管理职能、管理方法、管理对象这一逻辑主线,缺乏理论创新。

一直到2003年《现代图书馆管理》教材出版,才摆脱传统理论框架的束缚,此书打破了传统管理学研究框架,实现了与时俱进,通过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引用与移植,对图书馆管理理论进行分类,主要有理论、战略、专项等,同时在此基础上,在图书馆管理中加强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战略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业务流程再造、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管理等引进,进而全面的反映了图书馆管理内容,形成了完善的图书馆管理学理论体系。

(三)从“新管理理论丛林”角度探析图书馆学

一直以来,非营利组织的绩效与管理效率都被学者与公众责难,非营利组织效率较低的原因就是非营利组织自身产权不清晰、目标对业务的限定、绩效难以度量、公众与媒体的过分关注、治理结构缺陷等。所以,大部分非营利组织都是借助市场组织运营形式提高自身运营效率,比如,引进竞争机制、实施私有化、借鉴公司治理机制等,对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展开重新审视。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的非营利组织代表,在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形式,其“非竞争性”、“非市场化”受到冲击,产生动摇,引进了准市场机制与竞争机制,通过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运用,提高了图书馆运营绩效。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移植背景下,可以通过强化市场经济环境下图书馆变革发展的理论研究、编写全新的“图书馆管理学”等专业教材、从“新管理理论丛林”角度探析图书馆学策略的落实,实现图书馆学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周世江.谈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与图书馆学方法论[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04).

[2]岳春杰.ERP理论运用于现代图书馆管理的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05).

[3]尉迟晓春.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在高校图书馆的实践与应斥[J].黑河学刊,2012(02).

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范文2

关键词:项目管理;科研项目

我国明确提出了要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而高等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制中培养高端人才的主体,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为此国家、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针对大学生设置了各种国家级和地方级的科研项目计划,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显示,针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的实施对高校教育观念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科研创新项目的增多,一系列管理问题也暴露出来了,如何针对这些项目进行管理,让在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1 大学生科研项目特点及管理现状

1.1 大学生科研项目特点

大学生科研项目作为项目的一种具体形式,项目所具有的众多特点都在它身上都得到了体现。它有具体的经费,有固定的项目组成员、有明确的周期、有具体的目标,但是相比较一般的项目,大学生科研项目又存在一些特殊性。

1)多样性的目标:由于大学中存在不同的学科门类,不同的学科门类的科研形式和成果千差万别。很多理工科学生的科研成果主要表现为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专利产品,而文科学生的科研成果主要体现为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这种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就很难用一致的量化标准去衡量。

2)特殊的项目组成员:大学生科研项目组的主体成员是在校学生,由于爱好兴趣的因素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探索性创新活动。其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与一般企业的项目成员不能相比,所以要创建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持续保持动力和激情,在成果量化和考评方面要有一定的弹性。

3)不确定的结果:大学生科研项目计划推出的最初目的就是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动。但是由于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较少,同时科研能力相对进行的训练较少,这样的因素也就确定了科研项目的失败风险比较高。

1.2 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现状

大学生科研项目虽然现在在中国各个高校如火如荼的举办,但是由于中国高校引入该活动时间相对较短、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水平有待提升。

1)重视目标忽略过程。现有大学生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方更多重视的是立项的评估和结项的考核,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控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如项目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不能够被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只有项目负责人在做,其他成员没有能够有效参与,项目实施中没有任何考评机制,项目能不能顺利结项只有在最后环节才能够被知晓。

2)缺乏统一协调组织机构。现有的高校科研创新项目种类繁多,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有的项目由校团委负责,有的由教务处负责,有的由具体院系负责实施。由于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项目申请的动员和组织、教师的指导参与,项目经费的管理、实验室的设置、配套设施的提供等。由于单一部门无法完成所有涉及资源的配置,所以抑制了大学生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

3)管理相对松散。很多学校还是缺乏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的重视,认为其属于学生兴趣自发活动,在教学培养方案中没有明确的规定,教师对于学生科研项目的指导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或者缺少工作量的核算。很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都是处于自发状态,导致管理相对松散。另外,很多项目的实施过程缺乏管理办法和正式的制度去遵守,那么就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和监督机制。学生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多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导致相当数量的项目结不了项,或者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

2 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科研项目和项目管理之间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在管理中存在很多契合点。如果将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中去,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

2.1 大学生科研项目采用项目管理的可行性

大学生科研项目具有临时性和一次性的特征,相关人员由于科研项目而成为一个团体,当项目结束后,项目组成员解散,这与项目管理的临时性特征一致。大学生科研项目自始至终都是以实现目标为原则,而项目管理的原则是项目组成员为了一致的目标,协调合作共同完成目标,它们在目标维度上也存在一致性。科研项目是一项高度柔性的活动,这与项目管理的管理客体存在一致性。科研项目存在明显的启动、规划、实施、控制和收尾过程,这也符合项目管理生命周期理论。另外项目管理也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管理方法和体系,引入项目管理方法,在科研项目活动开展的各个阶段采用适合的项目管理工具对科研项目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以解决方面的冲突,保证科研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2.2 大学生科研项目采用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将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应用到大学生科研项目中,能够解决当前大学生科研项目中的一些问题。有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促进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资源的协调,能够使项目效应最大化。在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中践行项目管理理念,能够以全局观念考虑整个科研项目的实施。通过周密的策划,对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的划分,从而科学地协调组织,明确各个成员、各个时间阶段的任务,从而保证项目的实施进度。在大学生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管理理论的控制和监督方法,能够规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同时项目管理也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管理素质,大学生科研项目的实施和其它的科研项目的实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大学生科研项目实施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现代项目管理作为先进的管理模式,要求管理者具有能够与相关利益方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以及高效利用资源的能力。将项目管理方法引入到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中,不仅能够让学生的科研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3 应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对大学生科研项目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思路

根据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可以将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划分为策划申报阶段、申请立项阶段、计划编写阶段、实施控制阶段和验收评估阶段。在每个阶段都利用相应的项目管理知识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项目的申报阶段。科研创新项目是否能够吸引优秀的学生和教师的参与,是决定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在项目开展前,要有有效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活动,如通过网上平台、海报、宣传栏等,使学生了解科研项目存在意义和价值,科研项目活动的具体流程,并且通过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申请立项阶段。申请立项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的确定,并且对研究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此阶段主要采用专家评审、学生答辩的形式,通过答辩的项目签订项目合同。专家评审和学生答辩的过程非常重要,决定了项目能否实施、一般具有创新性和实践研究价值的项目才能够通过答辩,没有经过评审同意的项目方案则被淘汰。

计划编写阶段。通过申请立项的项目方案进入项目计划编写阶段。计划的编写包括编写计划进度表、项目资源的分配、人员的分工协作、任务的分解、经费预算等。编写计划是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依据并且能够有效提高项目成功的几率。没有计划的项目就好像没有明确的方向,尽管后期会有所变化和调整,项目组成员也应尽可能按照计划来逐步地推进项目。项目计划可以使项目团队成员在明确的项目研究范围内使项目各项活动协调一致,同时还能确定出关键的活动,努力实现并完成目标。

实施控制阶段。项目实施控制阶段包括时间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人员沟通控制及项目中期检查。项目的实施和控制是对其进行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监督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找出应对方法,预测未来进度可能出现的偏误进行纠正,对目标和预算进行修正等。现有的大学生科研项目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控制阶段,控制阶段的有效进行对项目的实施有重要价值,特别是中期检查报告在监督和控制阶段起到重要作用,对中期检查材料的审核对于项目最终顺利完成具有重要价值。

验收评估阶段。到了项目后期,要对项目进行验收并评估项目的成果价值。一般对项目的评估采用的是量化考核的方式,因为科研项目一般成果都是知识性的,很难采用具体的指标进行评估。只能把计划的目标与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达到预计目标。验收评估阶段主要是结题报告,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搜集的材料、得出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以及调研情况撰写项目工作总结,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保护等,上交给专家进行验收评审,评估项目是否达到既定的目标。

本文通过对项目管理在高校学生科研项目的应用研究进行分析,期望对国内高校现在举办的各种创新项目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许迪,张嘉乐.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大学生团队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报,2012,117(7):138-139.

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范文3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中的和谐管理思想探要

和谐是客观世界的普遍法则,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和谐管理是管理中各项职能、各种资源、各个方式方法之间的协调与互补所达成的组织整体状态和良性运行机制。通过和谐管理实现组织和谐,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基本追求。早在100年前,和谐、合作就成为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w·taylor,1856—1915)创立科学管理理论、实施科学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前提。重新研读泰勒1911年发表的标志现代管理理论诞生的《科学管理原理》,真切回顾100年多前泰勒所从事的艰苦卓绝的科学管理实验,都可以发现蕴含在科学管理理论中的深刻而丰富的和谐管理思想,这些思想依然是对当今时代的组织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价值的思想遗产。

从1878年到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做一名普通的机械工到1911年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乃至1915年不幸染病去世,泰勒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大型企业不断产生、周期性经济危机频发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冲突加剧,企业内部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特别是劳资之间的冲突引发泰勒对工厂管理问题的思考,并致力于通过科学研究和试验探索协调劳资冲突、提高生产效率的科学方法。基于先后在米德维尔和伯利恒钢铁厂持之以恒进行的搬运铁块、铁砂和煤炭铲掘、金属切削等管理实验,泰勒冲破了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首开20世纪作为“管理的世纪”之先河。“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泰勒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性地把管理当做一门科学”。[1]但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绝不仅仅是一种提高生产效率的科学方法或管理制度,如工作研究、时间分析、工具标准化、职能工长制、差别工资制等,“科学管理主要包括一些广泛意义上的原则和一些可用于很多方面的理念。”[2]克劳德·小乔治就曾指出“科学管理中,概念和哲学的成分大于技术的成分”[3]。和谐管理就是这些原则或理念中的核心内容,也成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特征。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就认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包含着与流行的认识(如效率工具、忽视群体、视工人为机器、强调等级控制等)完全不同的内容,这就是他的管理“和谐观”。[4]泰勒的和谐管本文由收集整理理思想既是科学管理理论的总体特征,也表现在人机和谐、劳资和谐、团队合作和社会和谐等方面,这些正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当代价值之所在。//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1 “整合的统一体”: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总体特征

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范文4

【关键词】 护理; 伦理学

伦理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而成的道德心理、道德观念、伦理准则、人生理想、道德思考和伦理学说的综合。根本的伦理道德主要是清廉、奉献、无私等,而其中最根本的伦理道德则是正义。正义和公正的内涵一样,都体现了平等、安全、共同利益的价值倾向。在守法伦理中,最主要的核心内容是责任,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责任与义务同义,狭义的责任则专指对自己行为结果所必须承担的责任。护理伦理学是以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是每一位卫生技术人员应尽的责任。护理伦理的教育与实践需要所有护理人员共同参与探讨,管理者更要启发自己进入哲学研究,其意义本身就显示了伦理道德的内涵意义和思想进一步升华的过程。以伦理道德强化护理内涵与法律责任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合格护理人才,以保证“护理”其实际意义的存在,是一长期、艰苦、而又细致的行为工程,需要从护理基础专业教育抓起以满足人对健康需要的随意性。护理行为常常是一个人独自进行,这就要求护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忠实于患者的健康利益,不论何时,工作态度始终如一,尽职尽责,经得起道德良心的检验。

1 基本伦理法则

医护人员治疗患者时涉及的医学伦理,是基于下列四个伦理法则。

1.1 自主原则 当患者有决定能力时,患者有权利自我决定及规划生涯,并决定是否接受治疗,如果在濒死之前、或意识不清时,患者的人有权决定患者的治疗,或以患者的遗嘱来表明患者的决定。

1.2 帮助原则 医疗护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协助患者保持生命、恢复健康、减少痛苦和恢复及维持功能。医护人员有义务协助患者获得在自己的选择下所能得到的最佳益处。不过在紧急状况下,医护人员有权利做无害的治疗。

1.3 无害原则 此原则的精神在于不要伤害、防止伤害以及除去伤害。也就是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都不应得到任何非必要的“医疗上”或“非医疗上”的伤害,尤其是因医护人员的疏忽及技术不成熟所造成的伤害。

1.4 正义原则 在一定医疗资源下,每一个患者都有权利获得适当的治疗。医疗资源的分配要合理且适合医疗上的要求。患者的社会地位,给付能力以及社会价值不能作为分配医疗资源的考虑依据。医护人员的责任就是为患者的利益着想。

2 临床护理中相关法规

2.1 未正确执行医嘱,而影响患者治疗并造成一定不良后果的。包括错记、漏记医嘱;为患者服药时出现错发药物、未正确遵医嘱执行服药;三查七对不严格,未发现液体中存在杂质、未及时发现或错用过期药物;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以致影响治疗而未造成不良后果等行为。

2.2 未详细问询患者过敏史或未记录,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影响治疗的;错做或漏做滴眼药、滴鼻药及冷、热敷等;特殊检查、手术前因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时皮肤划破而影响手术及检查等临床处置。

2.3 患者住院期间发生Ⅱ°或以上压疮、Ⅱ°或以上烫伤、患者院内跌倒,经及时、短期治疗痊愈,未造成不良后果。

2.4 由于手术器械、敷料等准备不全,术中器械护士将器械遗落到无菌区域外、查点敷料、器械不准确等以致延误手术时间,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手术获取标本未及时送达检验或错送标本甚至遗失标本,影响诊断或拖延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痛苦的行为。

3 临床护理中伦理与道德

3.1 护理伦理尊重“隐私权” “隐私权”本身是一个普通性的伦理和法律概念,“患者隐私权”乃是基于作为“社会公民的隐私权”和作为“人的隐私权”而确定,并根据医疗行为的特殊性而加以具体规定的权利体系。是为了保护每一个人所具有的“天赋的、个人独立”和道德自利不被侵犯。“患者隐私”是以“患者自主”为最高原则,凡涉及该领域之行为,必须要在患者“自愿同意”的前提下才可进行。而这一要求,以及医方对此的伦理义务,则表达为“尊重自主”这一医学伦理原则。

3.2 护理伦理尊重“知情权” 知情同意或患者知情权也正在受到重视,已由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通过法律手段予以保护患者有权利获知医院之间的关系、治疗及医疗人员的专业资料。患者有权力知道费用账单,并检查内容或要求院方解释。患者有权力知道医院的规则以及患者的行为规范。患者有权利被告知,是否进行人体试验或临床研究,且有权利拒绝。患者有权利要求医院在能力范围内对自己所要求的服务做出合理的响应。而医院在紧急时,必须提供评估、服务及转诊。在情况允许下,转诊之前,患者有权利得到自己全部的病历资料及解释。

4 临床护理预防与处理对策

4.1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正确进行技术操作,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医疗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对其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的培训,监督和督导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并严格遵守职业操守。

4.2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管理并指导医务人员及时、正确书写病历,并设置相关部门管理、妥善保管病历及其相关资料。严禁针对原始病历及其相关资料进行涂改、伪造、隐匿、销毁、丢失甚至抢夺等行为。当抢救急危重患者时,因工作行为未能及时或准确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该在抢救工作结束6小时内根据抢救时口头医嘱、抢救过程等据实核对医嘱、补充抢救记录、完善病历,并加以注明。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嘱单、疑难病历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手术记录、抢救记录、死亡病历讨论记录等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

4.3 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义务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或患者委托人、监护人,并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面对特殊情况,如患者病情严重或特殊治疗方式将可能对患者本人心理产生压力的、可能有预后不良的结果等等情况应尽可能先告知患者委托人、监护人,征得同意后再告知患者本人,应当尽量避免对患者的治疗、心理、情感和身心产生不利影响和后果。

4.4 疑似由于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制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制定时,由卫生部门制定。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5 讨论

“护理伦理”是制约护理行为的一系列道德原则,包括护理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以及整个社会的关系,它也用来制约医疗作业的道德义务。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内涵包括支持维护、行动负责、互助合作、关怀照顾。护理伦理学既是护理人员在职业教育中必须接受的一门有关职业道德的理论课程,又是一门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生命力主要在于为临床护理活动创造良好的伦理环境[1,2]。护理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和社会服务过程中应遵守的护理伦理道德规范。为适应新的医学模式,护理模式已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纯护理向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整体护理发展,其重在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技术为框架,开展各专业协作的程序护理,向患者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服务[3,4],这些都使得护患关系从过去的“主动-被动”关系发展到当今的信托伙伴关系。

护理行动所负的责任包括伦理责任和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有关法律定的,伦理责任是在护理伦理学探讨的基础上,由护理学会制定的,体现在护士行动准则和规范中。近几年,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指导下,不断完善医院内护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制定可操作、可评价的质量标准、考核制度,从岗前教育开始,持续坚持护理继续教育,保证护理人员在自觉遵守制度、依法治心、严格岗位责任制、严格操作规程、完善告知义务过程中更加注意语言沟通技巧和效果,以保证实践好法律义务和责任。南丁格尔说“护理要从人道主义出发,着眼于患者,既要重视患者护理的生理因素,对于患者的心理因素也要给予充分的注意”。所谓“护理伦理”是制约护理行为的一系列道德原则,包括护理人员与患者,患者家属,以及整个社会的关系,它也用来制约医疗作业的道德义务。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内涵包括支持维护、行动负责、互助合作、关怀照顾。“关怀照顾”含义引申了情感领域的独立思考。近年来,国际护理学会专家认为,护士是终身探究和实践关怀的学者,这也充分意味着护士是道德的行动者,也同时提示护理活动每一环节渗透着护理伦理道德的含义。护理行为常常是一个人独自进行,这就要求护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忠实于患者的健康利益,不论何时,工作态度始终如一,尽职尽责,经得起道德良心的检验。护理医德的实质在于珍视人的生命,尊重人们的尊严和权力,为个人、家庭、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5]。

参 考 文 献

[1] 胡爱明.浅谈和谐护理伦理观[J].中医药导报,2005,11(11):38-39.

[2] 赵志耘,李菲菲.《护理伦理学》对在校中专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2010,16(24):2946-2947.

[3] 王立榕,王德国.加强临终护理温暖临终患者-浅谈临终护理的伦理规范[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2):126-127.

[4] 姚东菊.护理伦理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140-141.

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范文5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相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班级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资源,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资源、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资源。同时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随着学生群体的“95后”、“00后”乃至“05后”的变化趋势,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很多全新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这对班级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难题和任务。

(一)班级管理体制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轻化,现有的管理体制会显现出很多不足之处。现在的学生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发展的诉求,因此固有的管理体制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和班级的管理。依托学习型组织理论,通过促进管理模式创新,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修改与完善,从而促进班级的发展和进步。

(二)学习观念落后,缺乏创新精神

目前班级中学生个体的学习观念定位不准确,对于课堂学习的依赖性较大,更注重知识的积累,但不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掌握。现在更多的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忽视了通过学习提升自身智力和各种能力的过程,缺乏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因此根据学习型组织理论中五项修炼的相关内容,可以改善学习方式单一的现状,促使学习方式多样化发展,从而促使班级中的学生个体得到更加全方位的发展。

(三)学习方式单一

现有的班级学生个体学习方式比较单一,多数学生在课堂以外依靠的是单独学习的方式。同时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过于参考考试成绩,导致学生个体之间竞争更多的是学习成绩的评判。因此导致班级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判一个学生。学生也受此影响,其价值观也认为唯有学习成绩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课堂内知识的积累,用单一的学习方式来进行理论学习。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可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进步。在实际的理论应用中有着许多需要注意的方面,针对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班级管理的具体应用进行以下阐述。

(一)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应用

一个班级作为一个整体是由几个老师和一些学生这么多个体组合而成的,每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环境不同导致从小到大的成长轨迹都不相同。因此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学习、生活都不同,这也就使得任何两个学生都不可能完全相同,都有着各自的特性。作为学生个体组合而成的整体———班级,因为班级成员各不相同所以也就产生了班级多样化的特性,每一个个体对于班级这个整体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如此多样化的班级情况,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班级自身的实际情况。因此班级管理者必须要对班级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清楚各自的共性和特性,在管理过程中根据不同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育人的工作。

(二)建立共同愿景,引领学生成长

通过班级管理者的引导,结合对班级发展实事求是的分析,找出班级和个体身上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班级管理者的带领下,帮助班级和学生个体制定团队目标、班级目标和个体目标。同时引导班级中的学生个体探讨并建立共同的班级管理的愿景,让班级中的每个个体都能认可并愿意参与到这一共同愿景,而不断对自身提出新的要求,制定新的目标,获得新的成长。学习型班级一定要重视组织中学生个人、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的不断学习,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等。班级管理者通过一些精心组织的班级活动,来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并将共同愿景渗透到班级活动的每一个角落,进入到班级个体的每个人心中。通过召开班会将班级共同愿景传递到每一个学生,布置任务,进行理论学习。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例如班级演讲比赛、班级篮球赛、迎新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等来丰富学生个体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也可以通过科技文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方式将共同愿景潜移默化地灌输到每一个学生个体脑中。通过培育共同愿景这一过程,让学生个体感受到集体与个体利益的一致性,从而促使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逐渐增强班级凝聚力,引领班级学生全面成长。

(三)改善心智模式,倡导系统思考

心智模式是根治于每人心中的对于自身、他人、组织整体以及整个世界各个层面的认识,也就是常说的思维定式。个体的心智模型对于每个人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人的心智模式一旦形成,就会用一种思维的惯性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往往有时会因为这一惯性而使得自己的思维被限定,将自己禁锢其中,并受其所扰。每一个个体用不同的心智模式去接触他人,看待事物,导致的结果往往也不相同,并且自身认识不到自己心智模式的缺陷。所谓改善心智模式就是指通过班级管理者的引导让班级个体能够认识到自己心智模式的不足,并采取措施将其加以改善。系统思考的重点就在于全面的思考,把思维模式和思考的方面进一步完善。任何一个人、一件事都有多面性,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相对而言。我们不能片面地只看一个人、一件事的一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因此培养一个系统思考的能力也就显得至关重要。班级管理者通过建立沟通机制,加强与班级个体之间的沟通,定期开展相应的讲座或交流会帮助学生个体更好地认识世界,改善心智模式,形成系统思考的习惯。

(四)拓宽学习资源,分享学习成果

学习型组织在管理过程中,学习资源十分重要。在一个班级中,管理者作为学生个体接触最多的人,其对于每个个体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因此,班级管理者自身首先要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并且要用开放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个体自我学习、相互学习的过程。仅仅依靠课本上的知识,并不能够满足个体学习、成长的需求。只有通过不断拓宽学习资源,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娱乐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的面更宽阔,积累的知识也更丰富。对于学习成果班级管理者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每一次新知识的接触,如果不总结,很容易就遗忘了。因此只有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总结,真正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且建立学习成果共享机制,与其他个体进行交流,将知识进行过滤和筛选,留下正确的对自己有益的,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五)完善管理体系,促进自我超越

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范文6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情景模式设置

教学情景模式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图片、摄影、音乐、动作和语言的描述,再现教材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模式的目的在于,通过课堂活动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助、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等多边互动关系,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自主性学习,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情景模式的设置,既是课程标准和教学新理念的要求,又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它既有利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学情景模式的创设,既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既要充分利用学生所处的地域教学资源,又要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

1立足现状,勇于创新

红河县,位于云南lw-红河州西南部,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十分滞后,是云南lw-著名的“老、少、边、穷”县。但由于是哈尼族、彝族、傣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各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使红河县有“歌舞之乡”的昵称。浪堤中学,体现了这一鲜明特色。教师“教”什么,课程标准和教材已经作了回答,教师怎样“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艰苦探索并作出科学回答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有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和地域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情景模式设置,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如:上《思想品德》(人教版,2004年6月第一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探究时,结合浪堤乡是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的实际,可创设以下教学情景模式:

神奇的“哈尼文化”

村落特征:

住房特点:

哈尼服饰:

盛大节日:

哈尼歌谣及舞蹈:

以上情景模式的创设,教师只是在对本单元主题探究活动的教学任务分析中拟定如上提纲。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纷纷要求发言,他们不断“教”教师填写和完善了这一表格,并且补充了许多新内容。教师布置学生回家时采访村中的老人,进一步完善神奇的“哈尼文化”这一模式,得出了以下成果:

村落特征:聚居于山青水秀的坡地或田园间,村边保留大片林木——“龙树”,具有图腾性质,每年都要祭祀,严禁砍伐。村周围是云绕雾缭的哈尼梯田。

住房特征:大多数人家都有民族特色的两层或三层青砖瓦房(有的是土基瓦房),下层一般用来关牛、羊等牲畜。

哈尼服饰:镶脚边的白色或黑色尖顶帽,镶金绣银的黑色短衣,美丽的多重皱纹短裙。腰围银饰腰带,悬挂很多金属物(一般是银币或铝币,有的是铜制品,以上是女性服饰,一般在盛大节日才穿戴)。

盛大节日:快乐的“五月年”(即“苦扎扎”节),有荡“秋千”、骑“磨秋”、“跳鼓”、“对歌”等活动;喜庆的“十月年”等。

哈尼歌谣及舞蹈:苍凉、幽雅的“小调”,贝玛(村中有声望的长者或懂“巫术”的人)能咏唱悠久的历史歌谣和吏诗歌谣。哈尼族没有文字,靠代代口传和咏唱来记忆自已的历史和吏诗。豪迈、粗犷的哈尼舞蹈“跳鼓”,可算作是“迪斯科”的鼻祖。

在教学活动中,彝族学生也要求参予设计神奇的“彝族文化”。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彝族学生进行设计。神奇的“哈尼文化”和神奇的“彝族文化”两个情景模式的设计成功,让学生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精华。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而且对思想品德课的课外实践、调查研究方法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从中可深切地感受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强调知识目标形成的同时,更要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的实现。可以说,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是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形成的基础。教师只有立足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景模式进行教学,思想品德课才有活力。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运用教材知识解决情景模式中各个层面的问题,就能调动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完成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2凸现风格,张扬个性

初中阶段,是人的智力、情感、个性、体格等各方面快速发展的特殊阶段,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对学生性格和人格的塑造,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根据学生所处的地域环境来创设教学情景模式,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又能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浪堤乡学生家长的素质十分低下:近40%的学生家长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近50%的家长具备初中(或同等学历)的文化水平,10%的家长具有中专(高中)及其以上的文化水平。低素质的家长,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从学生的素质来看,刚上初一时,近40%的学生不能熟练运用汉语进行交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具有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的精神,同时,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非常迅速,容易沾染上抽烟、喝酒、赌博等不良习惯。因此,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肩负着塑造学生理想人格的重任。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还非常滞后,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本地教育现状有机衔接起来,形成跨越式发展道路,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忽视本地的教育现状,一味照抄照搬外地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明智也是不可取的,扬长避短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所以,教学情景模式的创设要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

就思想品德学科而言,新课程标准及教材体现了一个教学原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创造性地把教材和各种地域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创设教学情景模式,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学情景模式的设置有多种形式,哪种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哪种教学情景模式更能提升学生的情感,顺利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情景模式就是“优法”。无论创设或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情景模式,事实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风格。具体而言,就是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模式,但无论多么不同,目的都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或“感悟”教学内容。因此,在创设教学情景模式时,教师要在娴熟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创设独具特色的教学情景模式。

如:上《思想品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爱在屋檐下”的第一框“我知我家”时,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的要求,认真分析教材和学生实际,拟定教学任务,可创设以下教学情景模式:

请认真填写表格,根据表格和教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家庭?你的家庭属于哪种类型的家庭?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你家庭的经济状况。

3、父母对你的期望是什么?

表格内容的调查和设置问题的回答,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显然不是容易的事。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先作周密的布置:首先,把这一情景模式印发到学生手中,对调查表格内容的重要性作了说明;其次,教师以自己的家庭为例,阐释了表格的填写方法,问题的回答则留给学生去完成;最后,要求学生向自己的家庭成员进行认真调查并填写表格。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挑选出填写比较成功的例表,并让该生陈述填表经过和内容,引导填写不够规范的学生进行修改,然后再把情景模式收上来统计。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近1/3的家庭有家庭成员在外地打工,从事建筑、矿山井下等劳动强度大的工作,收入微薄;近1/4的家庭尚处于温饱线以下;近1/5的家长希望孩子念完初中就回家务农或打工。

在下一节课上,教师以自己的工资为例,给学生计算了年收入,然后引导学生计算自己家庭的年收入,很多学生无法接受自己的父母辛劳一年所获得的劳动报酬,还达不到一位教师三个月的工资这一事实。教师可抓住这一契机,因势利导,列举高薪阶层人们的年收入,请学生计算他们的收入与自己家庭收入的差距,学生更是无法接受父母辛劳两百年所获得的劳动报酬,还达不到高薪阶层人士一年的收入这一事实!高薪阶层的人们为何会获得这样高的收入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懂得了知识能改变命运,改变家庭的现状在于珍惜受教育机会等道理。在强烈反差的震憾下,学生对自己今后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学习,进行着痛苦而又严肃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情景模式的创设,能引导学生确立今后的奋斗目标。学生理想目标的树立,坚强意志的磨练,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精神的形成,都离不开教师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以及对学生张扬个性的影响。

3取近舍远,弃繁从简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近几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的硬件、软件设施都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多媒体教学等设施有待进一步普及和提高。就浪堤中学而言,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也是为公开课、示范课服务的。由于教师的教学习惯及条件的限制,平常的教学活动,教师只能用少量教具(很多是自行设计的)进行,每节课都采用多媒体手段来进行教学,还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而新教材很多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多媒体的演示,现实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巨大差距,迫使教师对课程内容必须作出新的解读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