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设计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设计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项目化课程;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7-0037-05
一、引言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知识与技能之外取得职业生涯成功所必需的一种基本能力。以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我,根据具体工作和职业情况选择和应用这些能力,包括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和创新7个能力单元[1]。
在课程设计时,引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起,德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开始注重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80年代初,英国开始致力于推广“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设计,主要培养14~19岁学生的沟通、合作、自我管理等6个职业核心能力模块,并把6个职业核心能力模块的内容融入到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中[2]。90年代以来,欧盟、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都纷纷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3]。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职业院校开始探索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项目化课程设计。1998年,为了推动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突出职业院校的课程特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称为“8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4]。但各职业院校在课程改革中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引入并不成功,主要是标准不够细化,难以落实。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按照职业活动导向的原则,对职业院校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引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基本活动元素提出了技能要求,并组织童山东、戴士弘等编写了《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把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分为“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等7项能力,使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有了明确的能力培养和测评标准[5]。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实现了以团队形式完成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还原了学生的职业场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呈现可视化的工作成果,为学生习得并构建职业核心能力搭建了平台。
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进行项目化课程设计的必要性
(一)加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热点,受到普遍重视。各国的实践表明,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能更好地适应职场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在我国的200所国家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任务书中,也都明确提出了重视职业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任务,而要培养职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课程设计中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培养是突破口。
(二)行业企业迫切需要具有职业核心能力的高职生
与当前各高职院校仍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理念不同,用人单位认为“职业核心能力”对学生的就业、岗位任务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所起的作用更大。这导致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培养的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期待的职业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对专业技能、与人交流、合作等技能的培养重视程度较高,而用人单位对创新能力、信息处理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这反映出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要求是能够解决“实际工作”,而实际工作是复杂多变的,所以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信息处理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要解决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这种人才培养的错位,就要在课程教学内容中设计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完成学习和工作,这样才能在专业技能教学中融入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
表1 高职院校重点培养的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期待的学生能力比较
数据来源:270家用人单位和32所职业院校的问卷调查。
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项目内容设计
根据瑞斯尼克的智力社会化观点,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教师只是给学生创造一种学习环境供学生学习。所以,在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教师关键是要创设项目化的情境和任务,让学生在职业情境中去完成任务[6]。
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不能只停留在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上,而要在每一门课程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技能适应力和迁移力以及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基于此,在专业教学中所有的课程设计都应围绕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来设计项目化课程内容,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思路由针对岗位特定技能向为学生适应岗位技术革新、职位变迁、职业变化作准备转变,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由针对学生的当下就业向针对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转变,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特点。
(一)以“一体化”思路进行课程项目整体设计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的教学设计必须充分体现行动导向,这就要求在课程设计中遵循一体化思路,即项目化课程中每个项目应该包括的要素“项目目标――项目任务――项目教学实施――评价方式及依据”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详见图1。因此,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造成项目运行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受损。
图1 项目化课程整体设计要素
(二)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设计课程职业化项目
在每门课的课程设计中,首先,根据必要的程序性知识确定要培养的“职业核心能力”,然后,根据“职业核心能力”确定课程项目的任务,以及教学实施方式和评价依据。“职业核心能力”主要通过实践活动和行为训练培养,因此,在项目化课程中应该设计职业化项目来加强学生的行动和操作训练。每个课程项目的教学内容都应根据职业活动的要求进行设计。在训练某个职业核心能力模块时,课程内容中可以按能力点逐一训练,在每个能力点的学习内容上设置案例,具体来讲,可以设置包括具有以下因素的“职业化”项目,详见表2。
(三)以学习领域组织职业化课程“培训和学习包”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在专业课教学中包含所有的职业活动要素,即按职业活动的过程形成“学习领域”,在一个“学习领域”中可能涉及多个知识系统,在教学中不追求该知识的系统描述,只选取培养核心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必需的知识点,以“知识够用为度”原则组织学习。所以每门课程项目的设置都应参照《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中的活动要素设置单元,在每个单元学习前,引述《标准》中培训测评的内容,作为培训和达标的指引。为了将内容组织合理并使学习者清楚了解学习内容,教师应将教学内容设计成训练手册和学习材料,合成为“课程培训和学习包”,详见表3。
四、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实施路径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设计解决了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内容,如何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教学活动就需要研究“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实施路径。
(一)引入全真的企业“职业环境”作为高职学生的学习环境
企业职业环境与校园学习环境有着明显差异,“职业环境”强调以“财务资金”为纽带来激励员工尽最大努力来完成工作,而传统的学习环境以教师来约束督促学生尽最大努力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当教师面对的对象是长久以来已经形成懒散学习习惯的高职学生时,这种约束督促作用明显不如企业“职业环境”的约束力强,这是造成当今高职课堂吸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为改善这种局面,应将企业的运营环境应用于课堂活动中,使学生在教和学中体验企业式工作情境,提升学生学习的真实感和紧迫感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体验,使学生体验到所学技能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成就感。
具体来讲,任何课程的每一个项目都应该是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下展开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该是企业工作的延续,所以“教”、“学”过程应该是在公司制下运行的,这是任何一门课程应该贯穿的大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点、能力点以及具体情境的不同可以为课堂选择不同的公司管理体制,班级中的每个团队都应该变成有实际业务的公司,设计企业文化、经营目标、范围、方式、订立合同、谈判等,学生业务经营的好坏主要通过“虚拟货币”(分数)来体现。在这一情境中,师生共同完成“教”和“学”。教师由幕前转到幕后,学生由观众变成实际参与者,扮演某种特定的职业角色,在工作中“边做边学”,作为企业的一员和作为某种职业工作者从感知过程、思维过程和行为过程参与企业实际生活、生产和发展的决策[7]。这种课程背景的转变可以实现企业“职业环境”与学生“学习环境”的对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约束条件发生了积极变化:从教师的督促约束变成了企业环境下的“资金”约束。
(二)以“七步法”教学程序作为教学基本流程
融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技能为一体的课程教学项目实施流程应该包含“告知目标―引入任务―训练准备―训练―深化―归纳―评估”七个步骤,每个教学项目的设计都应该涵盖这七个要素,详见图2,从而使项目教学具有可执行性。
图2 “七步法”教学基本实施流程
(三)针对不同情况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每个项目的情境支配下,每个任务都要以行动导向为主,穿插案例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等,此外,根据培训任务的不同还可以应用学徒制、演示法、实习作业法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个性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基础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详见表4。
表4 多元化教学方法的选择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最适合用于核心能力培养的方法有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等。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下,教学目标是一个行为活动或需要通过行为活动才能实现的结果,学生必须全身心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去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角,参与是关键,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主持人,其责任是通过项目、案例或课题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控制教学的进度和方向,根据学生的表现因材施教,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从而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技术训练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综合能力,即核心能力的素质。
(四)根据课程目标构建多元化的职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
传统的课程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是学生都会什么技能,所以传统评价更多的是关注知识的掌握,考试分数成为学习质量评价的最主要方式。职业教育课程以技能为主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不能采用分数评价的方式,应改变过去以分数为标准,以试卷考试成绩为依据的考核方法,而采用以动手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核心能力评价模式。该模式通过多种评价形式,如项目分析、采访、技能操作、专题讨论、成果展示等,多层次评价内容,如知识点、核心能力点、职业标准或职业核心能力考证等,多元评价主体,如政府、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元评价要素来考核学生的职业核心(关键)能力。
(五)教师要从“知识技能传授”向“全能”型教师转变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项目化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在“工作活动”中掌握技能,可能不会按照书本来进行,所以课堂会相对“混乱”,课堂不再是教师“一言堂”,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但这绝不意味着教师什么都不管了,相反,这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课堂驾驭能力,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具备5种能力和5种技能,详见表5。具备这些特质,教师就能更好地应对课堂上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
表5 高职院校“全能型”教师特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10.
[2]吉小炜.英国职业教育倡导的核心能力及其实践过程[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21-22.
[3]肖德钧.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与培养途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3):36-38.
[4]张少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观下的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10(11):41-42.
[5]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2):17-19.
[6]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25-27.
[7]尹金金.基于企业需求的关键能力开发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3.
Study on Project Curriculu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Core Abilit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AO Yang, FENG Qi-Lin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Beijing 100029, China)
课程设计的核心范文2
如何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融合以体现高职特色,是高职院校“服装设计”课程体系改革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全面、客观、科学考察课程体系内外各种要素及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立足现实环境,努力创造条件,科学合理地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资源,制定出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的课程体系及其实施方案,加强理实一体化教材建设,并建立健全符合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与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按照现代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理念,结合南通职业大学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发实践,笔者认为,高职“服装设计”课程体系的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服装设计”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坚持职业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高职生的职业能力既包括“做什么、怎么做”的认知能力,又涵盖“为什么这样做”的理解能力和“怎样做得更好”的动手能力。南通职业大学在“服装设计”课程体系改革中,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分解落实到单项实验、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进行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改变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分离的传统教学方法。二是以社会需求为引领。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既是高职教育价值所在,也是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高职“服装设计”课程体系的设计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应当持续创新、动态发展。因此,必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既要立足于当前行业企业的现实需要,又要有适度的超前性。三是以学生职业生涯的可待续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个体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高职教育价值关系的客体承担者。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高职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满足学生个体职业生涯持续发展需要是高职教育的本体性价值“,这‘两个需要’又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而高职院校自身的价值正是在二者的相互交融中实现的。因此“,服装设计”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设计,既要重视与学生未来就业的特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对接”,又要关注在一定领域内的职业岗位群中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终身学习等职业态度的养成和快乐工作的职业情感培育,为学生全面、个性化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四是以项目(订单、任务)为载体。“服装设计”课程体系的改革应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典型项目(订单、任务)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谋划课程体系的结构、确定课程类别和课程排序。项目(订单、任务)教学的过程应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于一体,让学生手脑并用;教学内容应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于一体,既“教书”又“育人”;教学方法则要充分考虑工作和教学两个过程各自不同的特点,以工作过程为引导组织教学过程,突出工作任务和情境,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的“接轨”。
2课程体系设计的路径
2.1课程体系设计的步骤
(1)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形成服装设计岗位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梳理,确定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内容。
(2)根据专项能力,以典型工作任务(项目、订单)为载体划分教学课程模块。
(3)确定每个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环境,从而形成课程标准。
(4)根据模块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指标。
2.2实践教学体系的层次划分和人才培养模式
在“服装设计”课程体系的改革中,我们遵循认知规律,将实践课程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实践课程(单项技能实训),第二层次是专业实践课程(项目化-订单教学),第三层次是综合实践课程(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要内容的理实一体化综合实训),第四层次是顶岗实习课程(企业管理文化下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实训)。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深化不同层次的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校企合作,努力拓宽工学结合的渠道。“服装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及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2.3“服装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技术路径“服装设计”实践课程体系设计的技术路径如。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遵循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联系,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到专业核心课程、从单项技能训练到综合能力训练、从“做产品”到“做事”的逻辑顺序安排课程时序。“做人”的教育则要贯彻于教学的全过程。
(2)在设计实践课程内容时,既要着眼于现实应用性,又要具有前瞻性。经济在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动态需求。
(3)要统筹安排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及其课内教学时间,注重专业基础实践课与专业核心实践课之间的关联性,同时要协调好专业实践课程与公共基础实践课程之间的联系,切忌顾此失彼。
课程设计的核心范文3
关键词:电气工程;核心课程群;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77-02
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工程性很强,其目的是培养在与工业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管理与决策等工作,或从事各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以及使用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所培养的学生除了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
一、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的必要性
电气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包括“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运动控制系统”、“电气系统及继电保护原理”、“供配电技术”等课程。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遵循的是先基础后专业,即首先学习“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分析”,然后学习“运动控制系统”、“电气系统及继电保护原理”、“供配电技术”等课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实践教学主要为分离的认识验证型和简单设计型实验,在开设时间上受限于理论课,且实验各课程间系统性不强,极易形成理论和实验实训脱节。对电气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来讲,由于缺乏必要的工程训练体系支撑,平时的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往往是独立开设且前后联系不紧密,这样,学生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很难形成逐步深化提高的工程训练实践技能,无法实现电气工程类专业实践实训能力的系统化,更无法保障综合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对基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进行探索和实践,对于提高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完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方法及体系
电气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实际操作为前提,以工程技术为主,以工程能力为培训的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操作、工程技术和工程能力、创新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并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和自主式的实践模式。因此,我们对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立体化建设体系。基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训练包括基础训练、综合训练、提高与创新训练三大层次。
(一)基础训练层次
基础训练层次包括基础的工程实验实训内容,主要涵盖“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等基础课程的知识,有的课程依托信息学科进行实验实训,为学生后续利用信息技术打下基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础理论相关的工程基本技能,加深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入门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一方面,使学生直接接触实际的测试、控制元件与系统,在传感器、电力电子器件、电机、简单控制系统等方面受到具体的感性认识与初步训练;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例如要求学生掌握基于MATLAB、Labview的控制、信号处理、电力系统分析的建模与仿真等,为实际的工程设计与研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综合训练层次
综合训练层次包括一般综合训练和专业综合训练,涉及应用型和设计型工程训练两大类型,都强调训练的开放性和系统性。一般综合训练要求能将基础课程与“运动控制系统”、“供配电技术”、“电气系统及继电保护原理”、“电气测控与仪表”等专业课程的知识进行融合应用。专业综合训练主要涵盖上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对多门课程知识进行综合实践,独立完成训练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设计型和应用型的实践操作训练,具有与电气工程理论相对应的基本操作能力和专业性的工程技术能力,加强对电气工程基础操作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为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训练提供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三)创新与提高训练
创新与提高训练包括一般创新训练和研究提高训练,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电气工程知识,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领域问题的实践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已学的电气工程理论知识和仪器仪表的使用知识,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优化,让学生能完成研究分析,自己动手设计训练方案、实验电路、编写程序,并在学习实际应用系统、了解工艺结构、运行调试、分析与排除故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为学生竞赛提供支撑。
三、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实践
1.建立有层次的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工程实践训练体系,以更好地优化工程应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式。为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知识,并具备实践应用的能力,分阶段、分层次地重点对电力电子、运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实验实训,并将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融合进来形成实验实训体系。
2.为使学生形象化、立体化的理解电气工程学科的主要知识点及各课程间的关系,也为了锻炼学生的设计和研究能力,教师设计和开发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心课程群中紧密结合课程知识点的仿真题目和设计题目,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和实际应用课题的印象。
3.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能力。对于毕业设计选题,需要合理分配方向,提高工程应用型题目所占的比例。在相关开发项目题或者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利用项目驱动的设计方法,使设计内容尽可能地符合工程实际。同时教师也应该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来进行毕业设计的选题,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本领域的前沿技术。另外,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逐步具备产业研发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4.构建“分层次,课内外结合,创新实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方式,逐步整合电气工程实践训练课程,探索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开放创新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新方法和新体系,以及多学科基础知识交叉渗透的工程训练教学大平台。
5.分层次采取实践教学方式。基础训练层次,往往是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的认知训练。综合训练层次,是教师设计初步方案,再由学生选择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实验内容进行具体分工,在共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创新研究层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行设计、自编工艺、自己制作、小组组装等程序,完成从理论设计到产品雏形开发的全开放学习过程。
6.从低年级开始,选拔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与合作企业的实际项目研究。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学生可以对电力行业相关项目开发过程和各项开发管理规程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电气工程专业知识与实际工程规范,在较高层次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进行开发设计、技术改造的能力。
7.加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相关课程教师间的交流,组织教师对同一课程及前后衔接紧密的课程内容的教学方式进行交流探讨,尽量让每一个教师在几年时间内对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都能够讲解一遍,使得每一个教师对整个课程群有透彻的了解。坚持“以科研促教学”,鼓励教师参加电气工程学科的相关科研活动,了解该学科的最新前沿动态,教师对教材相关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入,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四、结语
构建了基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工程能力培养立体化建设体系,并对基本涵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主要内容的,融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于一体的工程训练方法及其实践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在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工程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J].高校教育工程,2010,(3):71-72.
[2]吕念玲,苏图,殷瑞祥.独立开展实验教学竞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1):20-22.
[3]桑新民,谢阳斌.在学习方式的变革中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J].高等教育研究,2012,(5):64-69.
[4]赵枝娥,苏小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152-153.
[5]高燕,郑文,刘文洲.强化能力培养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47-148.
[6]徐滤非,胡学芝,吴鸿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24(1):57-64.
课程设计的核心范文4
关键词:工学结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设计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工学交替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一、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
1、课程设计理念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完成工作化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在学习中获取理论知识,在工作中锻炼职业技能,课程力求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特点。采用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设计课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建设体系。
2、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开发
(1)课程开发与内容设计。课程体系开发遵循“目标职业群职业调研/职业资格研究核心岗位群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学习情境(课程内容)设计最后教学组织设计”,构建以项目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组织课程组专业教师、相关课程专家对企业岗位情况进行认真分析,进行专业调研,确立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针对毕业生可能从事工作的性质、任务、岗位责任等基本情况选定实践专家,再由实践专家、课程负责人以及专业教师召开研讨会,构想典型工作任务框架,三方汇总典型工作任务调查结果,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详细描述。专业教师、课程专家针对学习领域的描述,确立课程设计方案和课程标准。
根据旅游企业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的需要,课程内容围绕旅游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展开。课程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创业品质、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程学习领域的确立。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与行业企业结合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通过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目标、学习与工作内容、学时要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说明、学业评价方式等内容确定的教学单元。
本课程设计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将其划分为若干个项目进行教学,并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其实施,促使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3)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课程教学情境设计能完全体现课程的教学特色:一是工学结合特色,完全采用企业案例,项目载体即是旅游企业项目,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第二是开放性教学特色。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环境,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学习动能呈逐渐上升趋势,教师的角色由讲解型转变为指导型,学习动能相对要渐渐减小。第三是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旅游管理专业考取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作为子项目,促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技能。
(4)课程教学组织设计。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来进行教学组织。 综合当前传统探究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和案例教学的特点,把学生的学习训练有效融入工作任务及项目完成的过程中, 让学生积极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真实的项目展开,课程内容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重构、序化。体现教、学、做理论实践一体化,重新开发了课程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学习情境描述、考核标准等教学资源。
(5)教学手段与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课程内容及教师的教学特点,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演示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要模拟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紧贴企业实际,提高课程岗位实习的适应能力;采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示旅游工作过程,规范业务操作要领,提高学生对旅游业的敏锐度及洞察力。
3、课程建设目标
要突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重构课程体系。传统学科型课程是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
要打破学科型课程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一体的实施方式。改变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4、教学模式的创新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参照旅游企业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旅游企业专家、学院教师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小组,经过反复研讨和论证,制定新课程标准,使课程开发多元化。
(1)课程结构项目化。打破了传统的课程结构模式,将旅游企业的工作过程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学习项目,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工作任务的转换。每个项目包含有若干个工作任务,其内容包括相关知识、任务实施、工作案例、旅游企业案例等。任务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2)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方面的综合、职业技能与知识创新的综合。在课程开发时,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相一致,使得课程载体由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任务。
(3)课程实施一体化。首先要聘请旅游企业专家负责实践教学,融教师、“管理人”为一体;其次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将教室搬到实验实训室或现场,融教室、旅游企业为一体。为检验课程教学效果,注重落实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督导评价和社会评价环节,我们建立了相应的评价规范程序及方法体系。
(4)“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课程目标设计既要注重技能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能力。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培养旅游企业岗位群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服从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设计理念,走出去,请进来,以其成长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构筑由低级简单任务到高级综合任务的框架,系统化地设计工作过程。
三、结论
围绕旅游管理企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实施课程建设,新课程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工作任务驱动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融课程建设与企业岗位一体化,开发与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课程模式目标取向由“知识本位、能力本位”模式改革为“素质本位”模式的课程;课程的“现实目标”取向改为“未来目标”取向。选取实践专家成长所经历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和实习实训项目。学生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与实施,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通过课程开发与建设,也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及实践能力,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陈至立 在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R].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北京,1999。
课程设计的核心范文5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各个领域的相继开放,各行各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就业涵盖了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单证员、外销员等多种岗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作为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加之对外语能力的较高要求,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本专业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和作用。高职院校的国贸人才培养离不开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不同的课程设置体现出学校不同的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也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效果。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在整个教学系统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相应地,课程资源建设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问题的开展研究,可以帮助高职院校结合外贸工作实际需要,有效地设计和实施专业教学标准,提高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教学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1.课程教学资源的概念。从国内研究现状看,课程资源涉及多层含义。作为教育资源,课程资源指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包括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例如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资源。从课程设计层面看,课程资源包括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是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总和。立足于课程实施层面,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校教育的一切素材,也即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
2.课程教学资源的分类。按不同标准,可以得出关于课程教学资源的不同分类。从功能特点看,有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从空间分布看,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组成要素分,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按存在形式分,有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或者是物质形态资源和精神形态资源等。
课程资源分类的多样性说明了课程资源的不同种类与存在方式和范围,更进一步证明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丰富性与灵活性。
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的原则
1.整合性原则。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就业岗位较多,都以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为主线。按照“基于工作工程”的课程开发原则,针对不同业务环节所设置的工作岗位,学校通常会开设“国际商务会展”、“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单证”、“国际商务跟单”、“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国际货运”、“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等课程。在课程资源建设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课程可以基于相同的教学情境,采用相同的载体,因此,我们遵循整合性原则,综合性、系统化地设计教学资源。国际贸易实务各门核心课程都要求学生扮演进出口业务的不同当事人,进行模拟性操作。学生将扮演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相关金融部门人员和政府部门人员,熟悉和掌握各种业务技巧,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掌握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运作方式。整合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专业课程学习的连续性,便于实施和评价,更有利于降低课程资源建设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实践性原则。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多是在一线工作,他们的工作环境需要他们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必须体现实践性。我们发现,学生对理论教学环节兴趣不浓,他们更渴望参与模拟业务操作,亲自体验国际贸易环境的多变性,在风险中释放激情。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的思维方式、相应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掌握利用网络资源来寻找有利信息的基本技巧,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开放性原则。从事国际贸易,尽管有大量相关的贸易操作公约可以遵循,但具体业务中涉及的细节往往是公约和法律所不可及的,因此,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体现了典型的开放性。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巧只有通过实践中反复运用,才能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例如以国际商务洽谈为例,一般包括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四个环节,其中发盘和接受是达成交易必不可少的两个法律步骤,从字面和含义上看好像并不难,但是实际应用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外贸一线专家强调,现实中交易的达成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发盘和还盘。因此,学生们在“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中,要经过多次的反复实践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这一过程的应用技巧。我们在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将资源来源延伸到网络论坛、时事媒体,将最新的实务、视角和案例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真实的环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能力。
三、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探索
1.课堂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纸质单据、多媒体课件等资源,主要在校内课堂上使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教师和学生自身选定一个典型的交易项目。以小组为单位,指派学生扮演不同的当事人,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决定成交的条件,拟订合同等一系列的国际贸易程序和步骤的实际操作,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模拟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通过课题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运用知识。这种教学资源的特点是简便易用、节省时间、比较经济,但其现场氛围不浓,真实性欠佳。
2.虚拟教学资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普及给国际贸易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网上国际贸易已成为现实。目前,很多网站开设了虚拟的“模拟国际贸易”,这就为我们组建虚拟“国际贸易”教学资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在网上虚拟的国际贸易环境中,贸易当事人足不出户便可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网上模拟贸易不仅具有快捷性、完备性及全面性的特点,而且也具有真实性、方便性的特点,备受学生欢迎。学校只要开通宽带网和校园局域网,可以方便地利用网络虚拟“国际贸易”的教学资源。
3.企业教学资源。企业教学资源是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上的企业资源,开展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企业教学资源用于现场教学,到外贸口岸现场开展“业务实战”。企业教学资源是由教师和外贸专业人员联合开发,根据实际的国际贸易业务,编制类似的交易案例,从事签订合同、报关、报验等实践操作,然后由口岸专业人员、教师联合进行现场指导和评议。这种企业教学资源更具真实性、直观性,效果更为明显。
总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典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也要紧密结合外贸实务需要,将教学资源建设成实用、有趣的体验素材,既培养学生必需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又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为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的核心范文6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课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0.018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wid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teaching effect,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talent training in twenty-first Centur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 the design of English courseware,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integra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glish teachers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courseware design.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integration; courseware design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英语课件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整合中进行课件设计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课件质量的优劣及课程实施的效果,因此需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课件设计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联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其应用之一就是通过把这些资源和方法运用于课件设计中,以优质的课件设计为工具开展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课程教学。课件设计是课程实施的前期准备阶段,课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的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为课件设计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技术支持,而教师在课件设计的过程中又能够提高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课件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1 为课件设计提供了大量直观的口语训练的素材
英语是一门艺术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其学科的特殊性,这是由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所决定的。②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口语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说的技能。口语在英语中占据举足重轻的地位,这也是由语言的交际功能所决定的。口语考试也是广东省英语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找到适合口语训练的素材,并用这些素材进行英语课件的设计,是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方法。
2.2 为课件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视听材料
在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中,听力技能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这也是由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所决定的。试想在交际过程中如果不能听懂别人在说什么,交际活动怎么能够进行下去呢?因此,课件设计应注重对学生的听力训练,体现“听说优先、读写跟上”的交际型教学思想。
课件中的视听材料与传统的录机音相比有明显的优势。首先,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有效结合比单纯对听觉的刺激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研究表明,对多个感觉器官的刺激效果明显优于对单个感觉器官的刺激。其次,视觉材料给学生的听力训练提供辅助,使学生能够了解听力的大致内容,有利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把握听力内容。再次,视听材料形象生动,与枯燥乏味的录音材料相比,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听力任务。最后,在课件中加入视听材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图片素材一样,视听材料的获取也离不开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找到适合听力训练的素材进行英语课件的设计,往往能使课件更加生动有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3 为课件设计的情境创设提供背景材料
英语的学习离不开应用,仅仅掌握句子结构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够用于交际,否则学生掌握的只能是“哑巴英语”,没有实际用处。因此,情境交际法就成了现代英语教学法的主流,广泛应用于教学中。这就要求在课件设计中要考虑创设现实生活中交际的情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交流。如果学生能够在创设的情境中流利地进行交际,那么将来在实际运用英语的过程中进行基本的交际活动也就没有问题了,这就打破了传统教学培养“哑巴英语”的弊端。因此,通过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找到情境创设的素材进行英语课件的设计,能创设学生身临其境地运用英语的环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课件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课件的设计提供有力保障。但如果在整合中不加注意,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课件设计的质量或以课件为媒体进行的教学,从而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课件设计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1 过于注重活跃课堂气氛,忽视基础知识的巩固,使教学活动成了无本之源
许多教师使用课件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学活动更形象生动,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这种想法本身没有错,也是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优势所在。然而,活跃课堂气氛必须以基础知识为本。否则,教学活动就偏离了教学目标。有的课堂表面看来热热闹闹,师生互动活动很多,但实际上脱离了教学目标,学生回答的问题都和教学目标无关,这样的教学效果还不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当然,“填鸭式”教学法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但对于某些基本而又不易通过探究获得的概念,适当的灌输还是必要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找出教学活动忽视基础知识的原因,通常课件设计的目标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因此,要明确课件设计的目标,在于使学生学会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活跃的课堂气氛是为实现这个目标服务的,而不是本末倒置。
3.2 过于注重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忽视做的经验
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学习的经验从下到上依次为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塔基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③许多教师在课件设计中忽视了英语的学科特点,无视学生的具体经验,不利于学生形成抽象思维。由于信息技术的大量不恰当的使用,英语课堂缺乏人文关怀,使其本身产生一个新的英语课堂学习焦虑的原因,④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认识由具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形象思维。
英语学习是一种建立在任务基础上的语言交流活动,学习内容应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教师进行课件设计时应注意从具体的经验出发,并帮助学生形成抽象的经验。⑤因此,课件设计中要注意创设条件给学生进行实际交际,让学生从具体的经验中总结出抽象的经验,从交际中掌握单词和句子的用法,而不是一直死板地讲解语法规则。要让学生从做中学习知识,在实际体验中不知不觉地运用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只有这样学习得到的知识才是深刻难忘的。
3.3 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忽视与传统媒体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但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抛开其他教学媒体,反而不利于教学。在教学实际中存在着两种问题:一种是把多媒体课件作为黑板的替代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播放课件代替在黑板上书写,这实质是“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表面上采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实际上没有产生任何效果;另一种是把所有信息都通过单一的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呈现,大量的信息在一节课内以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仅信息量过大,使学生无暇自顾,既没有给学生记笔记和思考的时间,又没有给学生提供做的经验,其效果必然大打折扣,甚至还不如传统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媒体技术运用不同的信息符号承载和传递不同的教学信息,刺激学生不同的感觉器官,表现出不同的教学功能与特性。因此,在运用媒体技术时,应该在分析媒体技术功能与特性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取长补短,综合运用。⑥多媒体课件主要适合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而读、写能力还要依靠书面材料和黑板等传统媒体。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其与课程整合中的课件设计,有其适用范围。与传统媒体无轻重之分,都是为课堂教学服务。有的课适合用多媒体课件,有的课适合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还有的课适合口头讲述。更多的情况是这三种方式相结合,共同服务于同一节课的教学中。
4结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把双刃剑,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又给广大的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作为21世纪的新型教师,应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制作优秀的教学课件,为课堂教学服务。这就要求教师们要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课件设计的关系,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课件设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能够在实际运用中通过反思发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课件设计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对策,使其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培养出能听、会说、能读、会写的交际型和应用型的英语人才。
注释
① 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4):22-28.
② 刘海霞.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程整合的研究[J].科教研究,2011(5):43.
③ 戴尔.教学中的视听方法[M].1946.
④ 梁丹欣,王芳.信息技术环境下外语课堂学习焦虑的成因及对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