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化管理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化管理内容范文1
关键词:交通运输;统计分析;投资计划
交通运输统计信息工作是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交通运输统计信息作为行业发展状况的数量化描述,是各级交通政府部门对交通行业实施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支撑。在交通运输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要使我们的工作决策更科学、管理更规范、服务更透明,就必须依靠准确、全面、科学的统计信息做基础。
1 项目概述
为了应对交通运输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建设”。“十二五”时期,宁夏的交通运输事业正处于大发展的黄金期和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着力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交通运输安全科学发展。提出了缩小宁夏和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差距、人民群众出行更舒适更安全等“四个目标”,科学发展、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服务“两大战略”、“两区建设”和“四个宁夏”建设、创新驱动等发展目标和原则。交通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对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的精准性要求逐步提高,充分发挥统计数据和投资计划管理决策的支撑作用,为行业科学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以重大工程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全区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和投资计划管理信息化工作,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的阶段特征与趋势,辅助宏观管理决策,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强对中央、地方财政资金以及社会投资的引导,全面满通服务发展全局,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 项目建设目标
2.1 项目总体建设目标
搭建信息化条件下的宁夏交通运输统计网络化平台,形成全区统一的统计和投资计划资源数据库,完善统计信息来源并逐渐实现自动采集,提升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实现项目业务范围内的综合统计与专业统计平台在自治区级层面的整合,以及道路运输、公路养护业务系统与统计系统在数据层面的融合;实现高速公路车辆通行量、主要客运站旅客发送量和国省干线公路交通情况的运行动态监测与统计;实现宁夏交通运输统计监测和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与交通运输部平台之间网络和数据的无缝对接。
2.2 项目具体建设目标
针对宁夏交通运输统计监测和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业务范围内的综合统计报表制度、专业统计报表制度及投资计划项目,实现统计数据和投资计划数据的统一集中存储和管理,以及历史资料的数字化。所涉及主要业务范围如下图所示:
统计分析监测和投资计划管理主要业务范围:
实现自治区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业务范围内的综合统计报表和专业统计报表在统一平台的联网作业,与部级统计报表管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在道路运输和公路养护两个业务领域初步实现从业务数据转化形成统计数据,初步建成基于业务信息系统的统计工作信息平台。
实现自治区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投资计划管理的联网作业,与交通运输部投资计划管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并建立自治区级投资计划管理与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之间的联动渠道。
实现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与主要直属单位、地市、区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之间对上述交通运输综合统计和专业统计汇总数据的按需共享,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途径和综合分析方法,以及查询分析结果的多种方式展现。
实现对客运站旅客发送量、高速公路车辆通行量、国省道干线公路交通情况等动态信息的监测和运行分析。
实现各类交通运输统计相关信息对公众的一站式查询服务。
3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3.1 建设统计分析监测和投资计划管理6大应用系统
建设宁夏交通运输统计信息管理系统、投资计划管理系统、统计信息查询和共享系统、动态信息监测系统、统计信息综合分析系统、统计信息公共服务系统等6大应用系统,以及数据交换与集成平台、GIS平台、统一用户管理平台等应用支撑平台。
3.2 建设统计分析监测和投资计划管理数据资源平台
构建宁夏交通运输行业统一的统计分析监测和投资计划管理数据资源平台。资源平台包括统计元数据库、系统用户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统计基础指标数据库、投资计划数据库、运行监测指标数据库等应用数据库,查询共享主题数据库、综合分析主题数据库、信息服务主题数据库等主题数据库,并对统计分析监测和投资计划管理历史数据进行迁移转换。
3.3 建设交通运输厅主机及存储系统
按照应用功能、数据管理、数据采集的需要,在宁夏交通运输厅办公大楼中心机房增配相应的服务器(含操作系统)、磁盘阵列、光纤交换机、虚拟磁带库,在自治区联网售票中心增配前置机等设备,为自治区、地市、区县三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购置PC工作终端。
3.4 完善网络安全系统
根据数据传输安全和系统可靠运行的需要,为实现信息资源的访问控制,在宁夏交通运输厅部署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和VPN网关,在地市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部署VPN网关。
4 项目主要建设条件
宁夏交通运输厅办公大楼已经建设了千兆局域网,宁夏道路运输管理局、宁夏公路管理局、宁夏公路建设管理局、宁夏地方海事局与宁夏交通运输厅同址办公,通过共享办公大楼局域网在自治区级实现了互联互通,并向上联接交通运输部,具备了一定的数据传输链路条件。宁夏交通运输行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可以作为本工程采集行业动态监测数据的来源,包括:高速联网收费系统的高速公路通行量数据、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的客运站旅客发送量数据、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报送与统计系统的国省干线交通情况数据等。交通运输厅办公大楼中心机房及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并拥有一支专业维护技术队伍和一套完整的机房值班管理制度,本项目需要部署的软硬件设备也具备良好的运行环境,能够满足相关设备部署及系统稳定运行的需要。
5 存在的问题
宁夏交通运输统计监测和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在交通运输行业运行动态监测业务中加入了对宁夏二级以上客运站旅客发送量的动态数据,以及高速公路通行量数据、国省干线交通情况数据等报送要求,但目前宁夏交通运输缺乏相应的报送制度和要求,还需尽快建立相应制度保证能够及时准确地上报数据,同时,交通运输厅应当与数据报送单位达成一致,确保经营性数据的保密性,解决数据报送工作的后顾之忧。
该项目在统计管理业务中增加了道路运输、公路养护业务数据向统计数据的转化与整合,但宁夏现有运政管理等业务系统数据质量还难以满足统计要求,应尽快及时完善相应业务系统,确保一数一源,进一步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提高业务数据的数据质量,保证数据转换的准确性。
该项目通过灵活的元数据组织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避免对不同上级部门重复报送相似数据造成的额外工作量,以及报表制度中统计指标和统计口径的变化对统计业务系统造成的影响,但现有不同报表制度间统计口径和统计指标不一致、不合理的情况仍然存在。这个问题还需交通运输部各司局能够通过集中会商的方式进一步理顺综合统计与专业统计报表制度,整合统计报表内容,优化统计口径,并考虑基层统计人员采集数据的实际难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便捷可行的统计数据指标体系,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报表制度之间同一指标统计口径不一致的情况。
结束语
交通运输统计信息工作是交通运输行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加快统计信息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依托交通行业专网实现自治区统计工作的全过程网络化作业,才能有效简化统计报表处理流程,加强统计业务操作全过程的实时记录与管理,从而实现高效的统计数据采集和严密的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有力的支撑政府决策、规划、宏观调控等业务工作。
参考文献
[1]郭明多,孔红刚,邢漫路.虚拟化技术在省级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和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5(18):69-71.
[2]王臻,邢漫路,马骁.山东省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9).
[3]马学德,刘柳杨,胡凯.青海省农村公路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8):73-75.
[4]龙云.铁路信息管理系统的虚拟化技术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4(5):131-132.
[5]王思瑶.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大连交通大学,2014.
[6]许国华,王少辉,黄莉莉.北京市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和投资计划管理信息构思与设计[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Z1):76-77.
信息化管理内容范文2
近些年,大家对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网络安全的相关内容有了深入的研究,由于当前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网络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为了能保障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安全运行、风险预防等,还需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标准体系等,从而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医院信息化管理未来的稳定、健康、安全的运行。本文主要是通过借鉴相关文献和资料来具体介绍我国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网络安全现状、重要性、建设中的网络隐患和实现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中网络安全的有效策略等,希望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
医院;信息化管理;网络安全;研究
0引言
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中网络安全应该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及不可否认性等。但是,网络系统本身存在一些缺陷、用户众多及网络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不足等,当前的医院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我国当下并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标准体系,因此,当务之急还是要迅速建立起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标准体系,这样才能进一步展现出我国科学、合理、完善的医院信息化安全管理,因而有效推动我国网络信息产业未来的蓬勃发展。
1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网络安全现状
我国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中的网络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比如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医院信息化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网络安全管理意识淡薄;没有健全的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标准体系等。我国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安全研究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工作效率,国家的未来发展等。为了能科学、合理的构建规范的管理机制,还需建立高效、便捷的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安全研究制度,通过相关机制进行集中管理,提高调控的管理水平,从而能更好的确保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安全运行。总的来说,我国的医院信息化管理安全体系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先进的技术和创新型人才,还需在网络系统理论中实现创新,加强安全管理机制等[1]。医院信息化管理安全是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安全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还需加强对互联网安全方面的研究。
2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中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我国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安全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中常常会遇到软件、硬件、数据、运行和病毒侵蚀等问题,当软件中出现问题,则会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当硬件出现问题时,则会影响到计算机的正常运作;当数据出现问题时,则这些机密性、不可外泄的信息就会向各方传输;当运行中出现问题时,则直接影响到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当计算机受到病毒的侵蚀时,则会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直接影响了网络的安全性建设等[2]。因此,加强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安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健康发展。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数据和信息资源直接的共享、数据之间的交换,构建了安全管理机制和支撑平台,所采用沟通的方式也是安全、科学、智能的,可以说,其安全智能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满足了计算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且提高了医院信息安全智能管理的工作协调与效率。加强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安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的健康发展。
3实现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中网络安全的有效策略
3.1强化安全运行及科学的操作管理
为了能更好的确保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正常运行,强化安全运行及科学的操作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由于我国当下的医院信息化管理状况并不安全,所以,需通过强化安全运行,实施科学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采用规范的方法进行管理和改善,比如,采取双机备份、双机容错等方式,对于一些关键的设备需要避免发生突发事件,对于网络架构方面的设计,提高主干网络链路的准确性。管理者也要加强自身科学文化、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要做到与员工良好沟通,提升员工思想、个人素质、健康的心态等。强化安全运行及操作管理能力解决我国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安全风险问题,这也是降低医院信息化管理中风险的有效策略。
3.2加强医院信息化管理风险的防范
加强医院信息化管理风险的防范对于保障我国的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医院信息化管理本身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而加强医院信息化管理风险的规范和指导能将运行的风险降至最低,同时,也是对医院信息化管理安全运行的有力保障[3]。此外,领导层需要重视医院信息化管理安全的管理工作,改变陈旧的观念,对医院信息化管理安全管理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这样才能达到医院信息安全系统的不断完善与成熟。
3.3加大系统运行的技术投入和安全监控
加大系统运行的技术投入是确保医院信息化管理中安全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采用计算机为基础的自动化技术,在为医院信息化管理的运行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计算机为基础的自动化技术是在网络的运行中进行采集电度、保护系统等,也是常用的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为了能有效提升医院信息化管理安全监控及技术,还需分析与研究黑客入侵的手段、网络防病毒的进展、入侵检测报警技术、系统访问控制和审计技术及医院信息化管理安全产品的研发等,探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安全控制策略,来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实现各种数据之间的及时沟通和互动,确保信息安全产业的稳定运行。
4结束语
由于我国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应用和建设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还需通过相关的途径或方法来进行解决。所以,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安全的风险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和管理。加强对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强化安全运行及操作管理、加强医院信息化管理风险的防范及加大系统运行的技术投入等,能有效确保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安全、稳定运行。此外,进一步加强对医院信息化管理的研究和管理,对于出现的任何问题及时进行解决,这对于我国医院信息化管理安全运行的未来发展起到直接推动意义。以上就是对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网络安全的具体介绍,由于笔者对其研究的不是太全面,所以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也是笔者以后继续要学习和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林万孝.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网络安全应用[J].今日科技,2010.
[2]潘红梅.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安全控制策略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
信息化管理内容范文3
【关键词】建设工程;信息化;项目管理;重要性
1 引言
建筑业是一种分工细致以及劳动力密集的行业。建筑行业由于其施工人数众多,分散性和移动性大,以及工序流程繁琐的特点,使得利用传统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变得更加困难。对于国内的建筑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数字化以及信息化的进程,此时特别是在大型的设计院以及发达城市的建筑行业中首先体会到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计算机辅助制图等大大提高了建筑业的工作效率。随着工程量的逐步加大以及工程项目的增大,数量巨大的图纸以及相关数据资料等,在进行分类以及查询时变得越来越费时费事,由此,建筑业采用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成为必要。
2 国内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也逐步发展起来,同时建筑行业中的信息化管理也越来越受政府以及诸多企业的重视,部分企业也逐步实现企业信息网络的建立,作为企业建设工程项目信息交流的平台。随着现代化项目管理的大力推进,在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却也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于一些设计院来说具有完备的内部网络系统,以及相应的专业管理应用软件,但由于管理状况落后,不能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其二,信息化管理并不能有效的落实到相关部门。主要表现在相关企业公司不能接受信息化所要求的对企业管理方式改进的要求。致使,信息化管理不能落到实处,而越来越多的管理机制以及管理的基础工作等阻碍着信息化管理的实施。
造成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举步维艰局面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筑行业的相关领导对信息化管理的片面认识。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必然需要一部分时间与经费购买相关的应用软件,而领导迟迟不作为。②企业内部以及在建设工程项目上没能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诸多企业虽然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但在实际运转与操作时却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③缺乏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和能力,没有养成信息化管理的习惯等。
3 加强国内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中,项目中各种信息的存储主要基于表格以及单据等纸质形式,而信息的加工以及整理则完全由手工来完成。总之,信息从它的产生以及过程中的整理和加工,都是以一种较为缓慢的形式进行的。然而,随着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的规模逐步扩大化,施工技术的难度以及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各部门信息交流趋于频繁,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也越来越复杂,这时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解决。而竞争激烈的今天,为保证企业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则实现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成为必要。
4 加强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策略
为适应建设工程项目的发展,建设工程项目中信息化管理成为必要。笔者认为,企业公司加强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摒弃原有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依据信息化管理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企业的管理系统。由于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是在一定的行业以及在企业中运作起来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开发基于网络平台的多项目的管理系统以及规模较大的大型项目的管理系统,其首要任务就是解决企业原有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若企业想信息化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迅速构建,则就必须先改革企业传统的作业流程,改变企业原有的管理组织以及管理职能的分工,重新构建符合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其二,建立健全完善的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完善,其内容包括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确定,项目管理组织设置以及项目管理流程等在内的细节内容。当然,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立需要各个企业之间进行更多的信息交流,由此,在企业间信息的交换就要考虑企业与项目信息的整合以及其标准化。则完善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才能保证建设工程项目中信息化管理高效进行。
其三,对建设项目管理的标准化以及对项目管理组织文化的建立。随着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实施,其企业中的组织文化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毕竟企业的组织文化将牵扯到企业项目管理的模式以及组织和运作模式等都是以价值观以及文法和法律为基础形成的,由此建立合适的现代项目管理的组织文化也是为信息化管理做基础。当然,在建设项目管理的建立过程中,若使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信息化管理的标准化建立成为必要。
5 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切实有力的竞争力。就目前国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状况来看,其企业中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以及计算机系统等的应用已经不再是企业发展的障碍,而是企业中的管理体制以及管理组织等。由此,企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在分析当前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建立的现状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一套全面的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体系,在为提高建设项目管理质量以及效率的同时,也为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亚文等.信息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01.
[2]党卫东.浅谈建设工程项目的范围管理[J].山西建筑,2008.
[3]钱建春等.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管理信息系统.施工技术,2004.
[4]程成.关于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施工技术,2007.
信息化管理内容范文4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体育管理;教学内容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为高校教学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较为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已成为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各个实施和管理部门的共识。通过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现代化,从而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本文以高校体育的信息化管理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旨在为促进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和高校体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及其必要性
1.1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概念
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进行分析,教育信息化,即将信息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进而在教育教学的各领域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实现的过程。由此,可将高校学校体育信息化的概念定义为,将与高校体育相关的各类信息作为高校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并将相关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各领域当中,进而促进高校体育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
1.2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对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如下分析:(1)信息化管理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已基本实现信息化,体育教师通过借助相关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资料、成绩等进行管理,提高教学效率,并为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力依据;(2)信息化管理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通过开展高校体育的信息化管理,能够从校园内外迅速获取大量由于体育事业和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类信息,通过强化信息管理,对体育教学的内容、学生成绩以及相关可与活动等进行规范,在确保体育教学规范化的同时,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信息化下高校体育管理的不足之处
(1)体育信息资料管理手段单一。目前,部分高校关于体育信息资料和文献的管理仍然以人工手动管理为主,由于体育文献和资料的数量较多,在增加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也不利于文献资料管理效率的提升,从而导致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类文献资料的利用效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此外,仍有部分高校的体育文献资料仍然以纸质为主,从而导致纸质资料受外部环境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破损,增加了查阅和使用难度,不利于高校体育管理效率的提升。
(2)学生成绩管理效率低。现阶段,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关于学生体育成绩的管理仍然以传统的word、excel、office等办公软件为主,与学生个人信息和其他专业成绩综合查询的联系不大,在增加了成绩管理难度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自身对其体育成绩和其他相关成绩的综合查询,加之体育课程的设计方案也大都以临时制定的形式为主,从而导致课程的随意性较大,对学生成绩的评判标准模糊,增加了学生成绩的管理难度。
(3)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较为单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使部分高校认识到其体育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并未对相关课程内容予以完善和变更,当前,多数已经开展体育信息化管理的高校仍然以传统的体育项目的技术拆分、师范、讲解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对于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个人体育课程的个人体验予以较大忽视,从而导致学生在选课、班级分配和课程学习等方面的灵活性不强,难以促使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3.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3.1体育信息资料的信息化管理
高校体育资料库所保存的各类文献是体育教学和体育知识得以传播的载体,即信息载体,故相关资料和文献是信息得以存在和普及的前提和基础。由于信息只有在传递过程中才会发挥自身对外部社会或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如何将与体育教学相关的信息进行高效地采集、存储和传递,从而以高效的体育信息处理方式为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可靠保障。此外,对于体育资料室管理人员而言,其还应在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将书刊以及网络和媒体中的各类体育资料、知识予以分类、整合,为高校体育教师对相关资料的及时获取和查阅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从整体上促进高校体育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的提升。最后,在高校自身方面,应建立体育信息管理子系统,通过将相关信息处理功能,如学生、教师信息管理、资料数据的备份等予以整合,促使高校体育尽快实现信息档案的电子化,以相对专业的体育资料库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2学生成绩的信息化管理
基于各类软件的学生体育成绩管理能够帮助体育教师实现对学生成绩的迅速分类输入,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学生成绩的统计、修改与分析等方面的工作效率,对于学生而言,其则可以通过登录系统查询自身成绩,并针对相关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除此之外,学生体育成绩的信息化管理还包括了学生系别、班级、入学年份等学生基础信息的管理,进而促使学生的成绩管理更加细致和明确。从整体来看,高校学生体育的成绩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师应根据所建立的体育管理系统的需求将学生个人信息予以正确录入,并通过熟悉系统操作,实现对学生信息的快速查询和打印。
(2)教师应将体育课程的相关设计方案和信息予以录入,并做到随时查询和打印,同时,将学生对应的班级信息予以录入和查询。
(3)以学生平时表现和考试的实际情况对其成绩进行确定、修改、分析,为后续体育教学内容的确定提供有力依据。
3.3体育教学课程的信息化管理
体育学科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对于提高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高校体育工作者应进一步加深对高校体育课程的学习、理解和认识,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纳入到课程教学中,使信息化技术与相关体育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同时,通过加强对体育课程的管理和控制,促使体育课程的信息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高校体育工作者还应对体育教学课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内容予以确定和分析,通常情况下,体育教学课程管理模式包括了教师信息管理、体育班级设定以及选课结果和体育课程内容的设定等,在掌握上述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体育教育教学人员应借助相关教学系统实现学生关于体育课程的选课、分班以及对电子教学档案的浏览和对体育CAI课件的使用等。通过创新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模式,从而使体育教学从传统的以技术讲解与传授为主的课程内容逐步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发现、捕捉、加工和利用方面,创设出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掌握相关体育技术,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学习乐趣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
结论
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的概念进行说明,在结合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分别从加强体育信息资料、学生体育成绩和体育教学课程的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对其体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路径做出了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信息化管理仍然存在体育信息资料管理手段单一、学生成绩管理效率低和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较为单一等问题,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高校体育的信息化管理,为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邹穗晖,黎绮霖.体育信息化与高职院校体育管理模式创新方法论[J].当代体育科技,2013,10(14):115-116.
[2]王静.体育信息化与高职院校体育管理模式创新方法论[J].生物技术世界,2015,09(08):201.
[3]陆莉芳,金永超.信息化时代高等学校体育管理的创新性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04(15):59-60.
[4]束景丹,郭五一.高校体育场馆开发与管理模式创新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0(21):220-223.
[5]刘枥铠.基于信息化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模式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6(28):73-74.
[6]张剑威,汤卫东.基于MOOC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6,01(16):72-78.
信息化管理内容范文5
[关键词]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优化措施
在社会保险中应用信息技术,对于社会保险机构而言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及其工作效率,同时也能确保社会保险为基层群众的安全保障做出贡献。另外,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还可从某种程度上起到吸引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保险的作用,以此为社会保险事业发展提供重大助力。所以,社会保险机构应当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信息化管理的可行性,促进社会保险事业长远发展。
1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具有较为重要的实践作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促进社会经济兴旺发展,随着科技进步,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已经开始朝着信息化管理方向前进。在此基础上,我国公共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制度,促使社会保险事业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目标,同时也引起了我国对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事宜的高度重视,当整体社会保险管理质量呈现递增趋势时,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将取得较大进步,从而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②确保跨地区群众享有正当的受保障权利,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劳动力流动率逐年递增,这也导致社会保险所保障的群众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一旦群众发生迁移,社会保险关系也应当实现与人同在的迁移,在这种情况下,无疑给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而通过在社会保险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保证群众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享受到社会保险带来的重要福利待遇,以此提高群众对社会保险服务的满意度。同时,社会保险部门与人事部门或其他部门之间的友好交流,也能为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进而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促进社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
2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的优化措施
2.1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想达到理想化效果,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与网络中心的密切联系。目前,大多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的是局域网办公模式,若社会保险机构所处地段较为偏僻且信号不稳,很容易导致保险业务办理程序烦琐,工作人员在为客户办理业务时需要将相关信息递交给上级社会保险部门,然后让客户移至别地再行办理,这种无法进行网络交流的工作模式既浪费时间,又会影响工作效率。所以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进行改进,增设网络互通功能,这样一来,可让用户直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在线咨询或业务办理事宜,以此实现群众省心的工作效果。另外,由于群众会时常查询自己的社会保险信息,所以社会保险部门需针对咨询服务功能加以强化,以此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咨询通道。同时,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系统中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保险设置不同的管理模式,但需格外注意的是各种保险项目数据需要保持一致。一般情况下可将社会保险分为失业、养老、工伤、医疗等类型,在实施信息化管理模式时需要按照不同类型保险给出明确的操作渠道,保证社会保险项目资料得到妥善保管。2.2规范社会保险管理流程。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应用信息技术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险的管理流程。首先,社会保险部门需要规范具体的工作程序,通常情况下,社会保险管理主要分为缴费核定、待遇界定、费用记录处理、待遇支付、财务管理和费用征集业务等环节。以二级单位为例,在社会保险管理中需要承担对上承接业务、对下统一管理基层单位业务的职责,所以在规范工作程序时,需秉承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确保每位职工都能享有应得的保险待遇;其次,社会保险部门还需规范职责管理,明确各级单位所需负责的具体工作内容,如监督、指导等。同时需要督促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核实参保人员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最后,需要做好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保险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认知水平,促使其自行参与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保证社会保险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升。2.3优化社保组织人员结构。2.3.1合理选才。以“省本级”社会保险机构为例,在优化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同时需要对人员结构进行深度优化。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利用合理选才的理念选拔适合参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人才,以此为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提供扎实的人才储备力量。在合理选才时需要按照以下人才特征进行选拔:适应性、目标性、组织协调性、自我控制性等。而在实际工作中,选拔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人才时应当尽量选择理论知识扎实、学习能力较强、综合素质水平偏高且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另外还需利用科学的培训手段拓宽管理思路,以此提升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水平。比如在服务窗口,需要选择精通保险业务职能且网络维护技术的人才,并侧重基础业务知识与网络系统维护技能培训,促进社会保险事业朝着可持续方向不断发展。2.3.2加强培训。目前,我国正在不断加强社会保险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培训,但对于信息化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训力度却有待加大。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既要注重人才技能培养,又要关注思路及工作方法方面的培养,从而保证人才质量符合社会保险事业的实际要求。首先,社会保险部门需要制订具体的培训方案,并规范培训目标、培训模式、考核标准等方面的内容。一般需要采用年度纲的方式对整年信息化培训重点给出详细的规定,以此达到最佳培训效果,进而顺应当前社会保险税收发展方向;其次,随着社会保险业务不断增设,工作内容也逐渐增加,这就需要在人员组织结构方面注重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公平性,以此增加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度;最后,根据社会保险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实行轮岗培训制,让技术人员到不同的岗位中真实体验各岗位需要面临的新问题,以此实现边学习边成长的目标,让技术人员在实践中提高自身处事能力,与此同时需积极学习先进省市的信息化管理经验,促进社会保险事业高效发展。2.3.3明确规划。在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明确的人才战略规划,实际上指社会保险机构为了满足自身人力资源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此达到最佳人才储备效果的过程。首先,在人才战略规划制定方面需要对未来机构发展所需人才技能及素质方面的要求进行预测,主要依据往年信息化发展水平趋势设置短期或长期人才培养计划,并对当前社保人力资源的不合规部分进行规整;其次,拓宽人才获取渠道,可适当采用人才激励制吸引信息化人才来此入职;再次,建立人才安置与流通机制,尽量提高社保人才的综合能力,保证人才流通效率得到改善,由此为其他人员带来紧迫感,督促他们加强学习,积极参与工作内容中。另外,还需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不能让处于流通境遇的人才对社保机构产生不良情绪,以免影响后续工作质量;最后,建立较为完善的人才储备库,为人才晋升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以此保证优质人才为社保信息化管理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2.3.4注重信息化管理安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为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带来便捷,但用户信息安全问题却不容小觑,尤其是用户在查询社保信息或办理业务时透露的个人信息,一旦保管不当将会对用户权益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在推广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具体方法如下:①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运用内部局域网,为了提高信息安全性,需要确保内部局域网与其他外部网络处于断开状态,避免受到黑客攻击或病毒干扰导致用户社保信息泄露;②在用户查询社保信息时需为其设置专门的访问渠道,并适当应用加密技术,对用户身份进行明确验证,以此将社保信息置于可控范围内;③工作人员需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定期维护,保证系统软硬件处于安全环境中。2.3.5明确社保数据采集标准。在社会保险部门采集用户社保数据时,不管是基础数据还是交换数据,都必须保证其符合国家社会保险行业相关要求,实现信息化管理中数据交互目标。所以在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需要明确社保数据采集标准,确保信息数据库中涵盖所有工作单位人员数据信息及保险基金数据等。另外,在采集数据时还要保证与上级部门所需数据采集要求一致。在实际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需要将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企业在职人员的基本信息全部与社保信息融于一体,这样有助于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社保成员的社保信息变化动态,以免信息获取失误造成参保人员权益受损,故而提高信息化管理成效。
信息化管理内容范文6
关键词:旅游系统 档案管理 信息化 建设途径
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为它赋予了更多的功能,现已逐渐应用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旅游系统档案内容复杂,传统的人工收集和整理工作效率较慢,且信息资料不具有参考和指导价值。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旅游系统档案管理对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的信息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化管理旅游系统档案的必要性
首先,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大力扶持,旅游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已经逐渐成为第三产业中的佼佼者,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旅游系统档案中包含着旅游人事、财务、文书、教育培训、导游、旅游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既是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的一种集中反映,也可以对旅游产业的未来阶段内的发展起到指导和促进性作用。
其次,传统的旅游系统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对旅游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限制。旅游产业想要在短时间获得更大的发展,需要不同部门、单位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但是在传统模式下,旅游系统档案的利用率比较低,导致旅游产业的不同组成要素之间很难再同一时间内保持信息资源的一致性。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产业的其中一个因素很可能受到其他信息的影响,出现不同的变化,从而破坏旅游产业发展的稳定性。
二、目前旅游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旅游信息档案的传统管理模式应用已久,相关工作人员已经逐渐认可了这种工作模式,因此他们尚不能完全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从主观的思想层面,相关工作人员和工作单位不愿意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尝试。在这种状态下,相关单位的管理者也没有将信息化管理档案做为重点的推进项目,因此相应的资金、设备、人才等都无法匹配现代化信息档案管理的要求。
其一,实现旅游系统档案的现代化信息管理,需要相关单位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设备。但是受到认识程度和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旅游相关单位和部门想要实现现代化管理面对着比较严重的技术水平不足的情况。相对来说,我国的旅游系统档案管理尚处于初始阶段,相关单位没有引进相应的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对于很多复杂的技术问题难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另外,当前国家对于旅游产业的信息化发展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这难以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有效的约束和规范,不同部门之间使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甚至存在不兼容的情况,容易出现一些信息滥用、盗用等行为,对旅游公司和消费者的权益构成严重的侵害。
其二,旅游系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工作人员必须熟练相应的软件系统的操作,掌握系统升级、漏洞检修等多方面的知识,具备较高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和水平。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旅游单位缺乏这种技术型人才,现有管理人员计算机能力参差不齐,对现代化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推进形成了严重的制约,因此,不同旅游部门之间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经常不匹配,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旅游系统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信息化管理旅游系统档案重要性的宣传,使各旅游单位了解现代化信息管理对于旅游产业长远发展的促进性作用。将促进旅游系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当成当前工作的重点内容,积极支持相关党委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资金、人才、设备等多方面的支持。
其次,相关旅游单位需要注重培养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提高其对计算机技术的操作和利用水平,提高现代化信息管理的能力。管理者需要组织信息化管理技术培训,让他们积极的学习信息化管理档案的操作和使用方法,掌握不同软件的使用要点,灵活的进行旅游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等,提高档案的利用、资料的共享和利用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旅游档案中涉及到大量的保密性内容,因此在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确保信息资料的保密性,因此,在必要情况下需要与相关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避免系统档案资料泄露。另外,相关单位也要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既要具备旅游产业的专业知识,又要熟练的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注意为新型人才开出更加优厚的条件,建设高质量的信息化技术管理团队。
此外,实现旅游系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需要积极引进或者是建立符合当前旅游产业发展态势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有利于提高各种旅游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效率,方便不同部门快速的进行旅游档案资源的利用与分析效率。另外,不同部门所使用的档案管理软件需要确保兼容性,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内,旅游产业系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目前旅游部门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仍旧存在着认识不足、人才和设备缺失等问题,想要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旅游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就要全面的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旅游产业的稳定、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东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探究[J].兰台世界,2015,(S5).
[2]刘化雨.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
[3]韩佳丽.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以广东华盟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档案日常管理工作为例[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
[4]房丽娜.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O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