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贷业务风险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贷业务风险管理范文1
(一)消费信贷的概念与内涵
消费信贷是商业银行、金融公司,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和零售商向消费者发放的用于购买最终商品和服务的贷款,是消费者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以贷款来购买消费用品的特殊消费方式。它主要面向个人开展业务,用于购买供个人使用的消费品。并不是向企业发放用于生产和销售的贷款。
(二)消费信贷的发展历史
早在18世纪末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出现了以契约为主要方式的消费信贷形式,主要用于购买住宅,进而发展为贷款银行,按照人们居住地不同来发放住房贷款。这种早期形式很快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流传开来,在20世纪初期建成了初步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体系。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经济危机过后,消费信贷的作用愈发的重要,品种不断增加,在20世纪下半叶逐渐占据了西方消费的主流,消费信贷空前增长。
二、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
(一)国内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状况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国内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增长速度很快。截至到2012年底,消费信贷余额已从2004年的1.98万亿元增长到10.27万亿元,8年间增长了5倍,消费信贷在信贷资产的比重中由原来的11.25%增长到了16.42%,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而在高速发展的状态下,风险控制不足的弊端也日渐凸显出来。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风险有以下几个特征:
1.消费信贷业务不良率不断攀升
近年来,消费信贷不良率有上升趋势。据统计,2012年,消费信贷不良率已达到9.35%,有的品种不良率甚至达到约17%,有的银行因为不良率过高为规避风险拒绝再进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
2.国内消费信贷风险业务制度僵化
国内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的管理模式没有真正实现独立化和专业化,多是银行业务主管把持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服从于银行业务的发展,难以保持风险管理平衡,易形成风险。
3.银行业调控力度不大
面对如此高的消费信贷风险预期,中国银行业动作不大,没有及时出台相关措施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的发展,这导致了中国除五大国有银行以及部分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外,很少有金融机构敢于面对如此大的消费信贷风险来发放贷款,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并不活跃,竞争力不足。
(二)国内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消费信贷发展迅速,但繁荣的背后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即风险控制力不足的问题。而风险控制力度不足是风险管理不当导致的,我国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日渐凸显出来。而导致我国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消费者素质参差不齐导致风险
消费信贷的对象是个人,而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认为负债是一种不好的事情,居民多数没有负债的意识。而且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信用评审没有形成体系,客户提供的个人资料存在不真实的情况,这直接导致了风险度的提升。
2.法律法规不健全
尽管消费信贷是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业务,但是国家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这项业务进行约束,这给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带来了很多不便,当遇到纠纷时银行就会面临难题:为解决纠纷必定会损失部分利益。这也给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3.信用评估系统不够完善
银行在发放贷款前的信用评估主要来自于客户提供的个人信息资料,不能完全确保真实性,银行若没有真实资料,将不能正确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如果出现了还款风险,后果是很严重的。
4.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制度中,对于消费信贷风险的管理不够严格,没有形成专门的机构对消费信贷风险进行管理。即便是设立了机构也没有太多的实际权力,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业务多落在权力机构,无法对风险实行实时监控、实施防范,导致风险控制力不强,效果不佳。总的来看,我国消费信贷业务风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众多,若不及早根除将危害到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的未来发展前景。
三、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在国外的应用经验
在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这个课题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可谓是开山鼻祖,作为后来者的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多借鉴西方的管理和改革经验,加以改进,转化成为我们自己的制度,来管理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
(一)西方消费信贷风险管理
面对消费信贷可能带来的风险,21世纪初,美国银行业提出了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方案。这个方案从多个方面说明了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可用手段,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树立了标杆。
1.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消费信贷业务中,为了保护客户和银行双方的利益,解决双方的纠纷,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十分重要。美国出台了相关的法规对消费信贷进行了约束,使得消费信贷业务体系更加完备高效,解决纠纷更加快速彻底。
2.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
银行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对风险进行全面的管理,并派出专门人员对风险进行宏观管理。同时在消费信贷业务的每个部门派出风险控制小组进行全面管理。这样就保证了风险调控能够独立高效地进行,防患于未然。
3.良好的风险管理环境
美国银行业普遍认为,风险控制部门和各业务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控制信贷风险,业务部门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是最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
4.严谨的调查机制
风险来自于客户的信用危机,更加严谨的客户信用调查有利于减少风险。美国银行业因此重新编制了客户信用调查方案来检测客户信用的高低,以此减少较大风险出现的可能性。5.坏账核销机制消费信贷的风险来自于不良贷款,美国银行业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制定了一套严密的坏账核销办法,对不良贷款进行及时的核销,把握风险,尽可能的减少不良贷款带来的损失。
(二)国外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我国仍然处在消费信贷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外的经验对我们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从美国消费信贷发展的经验中不难看出,政府的扶持、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消费者超前的消费观念等都是美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迅速的因素。而这些因素正是我国消费信贷发展进程中缺失的部分,它制约着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
2.加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
美国的商业银行对于风险管理极为重视,将风险管理分工细致,很强调事前的准备工作,将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在事前降到最低。但在现阶段我国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也缺少风险宏观管理的机构和人员,机制灵活度不高,美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3.制定严谨的业务机制
在美国商业银行中,消费信贷业务管理是极为严谨的,尤其是在事前的信用调查和事后的坏账核销这两项业务中能体现出来。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学习这种高效严谨的银行业务机制,将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基本业务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将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出的建议
对比西方的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发展经验,我国的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水平还十分有限,弊端有很多已经显现出来。为了应对这些弊端可能带来的风险,我们应该有一些应对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在西方的消费信贷改革中,政府作为宏观掌控者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地支持了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业务的开展,对消费信贷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我国也应当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来管理消费信贷风险管理这种业务,来确保消费信贷在我国的进一步开展。
1.相关法律的出台有利于风险管理
在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及央行有一定的带头作用,面对风险,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由商业银行自己进行管理。这使得政府需要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来对消费信贷业务进行约束,对风险进行宏观掌控,这样就会把风险的影响降到低点。
2.相关法律的出台有利于解决纠纷
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不可避免的要产生纠纷,而面对纠纷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就会给银行带来风险,进而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后,对于纠纷就有了完整的解决办法,这样就改善了商业银行在解决纠纷时的不利状况,降低了风险。
(二)完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体系
商业银行内部应该意识到消费信贷业务在所有业务中的重要性,加强对客户信用的调查与审核,完善消费信贷业务流程,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业务的系统化,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还要建立完善的坏账核销机制,有效地减少因风险带来的损失。
1.加强客户信用评审
在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中,因客户信用评估失误而造成的风险的实例不胜枚举,因此加强客户信用评审的力度,就是规避风险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要加强客户信用评审制度,首先就要加强贷款前的客户信用调查,确保贷款放出后客户有还款能力偿还贷款;其次就是加强还款过程中的信用监督,当还款人出现意外事件时有相应的对策,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还有就是对客户提供的信息仔细核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减少客户贷款欺诈的可能性。这些作为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业务个人信用管理的办法能有效地提高消费信贷客户的信用质量,大大降低风险。
2.完善消费信贷业务流程
在消费信贷业务所出现的风险中,有很大的部分是因为消费信贷业务办理人员的失误而带来的风险。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必须通过完善消费信贷业务机制,规范消费信贷业务流程,来减少消费信贷业务中出现的因操作失误而带来的风险。在西方的消费信贷改革中,侧重于对消费信贷业务机制的改革,这是商业银行对自己的一个约束,减少工作人员的失误就会降低风险出现的几率。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业务流程的管理,在业务机制完整的条件下调控风险,这样就能有效地规避风险,减少银行的损失。
3.建立完善的坏账核销机制
在西方的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业务改革中,对坏账核销机制的完善也是一个侧重点,他们认为不良贷款是允许存在的,而对于不良贷款的处理就能看出一个银行是否对自己负责、对客户负责。商业银行在处理消费信贷的不良贷款时应该有一套完整的坏账核销机制,确保不良贷款的妥善处理,以此减少由于不良贷款而带来的风险。
(三)完善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在西方的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改革经验中,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是改革的重要环节,这个机构的职能就是调控风险。在我国的消费信贷业务改革中也应该设立这样的一个机构,对风险进行宏观调控,设置专门的人员管理风险机构,并在银行消费信贷部门设置风险调控组,进行全面的风险调控、实时监控,真正做到有效地控制风险,保障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的发展。
五、结语
信贷业务风险管理范文2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112-02
一、中小企业信贷状况及政策分析
(一)中小企业信贷增速加快
随着国家政策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的加大,各大银行也逐步增加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比重。截至2010年12月末,中国银行业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7.27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4.01%;共有109家银行设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部分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新增贷款已超过全行新增小企业贷款的60%,少数银行小企业贷款占其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已达80%以上。
最近三年间,经营较好的中小型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客户数和贷款余额增长较快,贷款余额已达到较高水平。除此以外,各地城商行等机构以灵活的贷款政策和快速的审批效率获得了不少商户的青睐。
(二)今年相关政策将向中小企业倾斜
今年的货币政策将从过去两年适度宽松的状态回归到相对稳健的水平。中国银行业今年信贷增速的目标大约在15%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目标为人民币7.5万亿元左右。
信贷产业投向会按照“十二五”规划的方向倾斜,房地产行业相关贷款门槛可能会持续提高。今年中小企业信贷所占比例会增大,银监会将“流动性比例”、“稳定性比例”两个指标引入对商业银行的考核体系内。流动性不仅包括零售业务,还包括中小企业业务。
长期以来,大企业占据对公业务贷款更多的信贷额度。再次加息,尤其是增加对公业务贷款利息,会迫使大企业衡量信贷与其他融资渠道的成本,当加息到一定程度,大企业可能会选择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来解决自身的资金问题。如此一来,客观上也为中小企业的信贷额度腾出了空间。
二、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逐步推进,风险管理意识逐步确立,管理手段和能力在逐步增强,比如,对贷款客户的信用评级,对贷款程序的限定等。但这些风险防范制度监控的重点主要是针对大客户,对中小客户信贷风险的管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贷款审批流程烦琐
银行信贷审批管理模式实行审贷分离、统一授信的授权管理,审批权基本集中在总、分行,基层行贷款审批功能弱化。基层行发放贷款的业务须一律上报,经上级行审批。这样的管理模式延长了流程,增加了贷款环节,从申请到审查批准手续复杂,需要较长时间,对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短、少、频、急”的特点来说,往往延误时机,丧失部分中小企业客户。
(二)信用评级定量分析较少、缺乏针对性
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防范方面已基本建立了信用评级系统,并将其作为加强信贷管理、防范风险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但仍没有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成熟,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目前,对中小客户信用等级偏重于对客户过去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同时对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的依据,对影响信用的定量和定性的各种因素很难客观确定每项因素合理的权重。
(三)风险衡量指标的设置不尽科学
目前,商业银行在衡量企业信用风险分析所使用的指标中,主要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财务指标。中小企业基础数据缺乏,加上对数据的了解难以做到真实、及时,衡量客户信用风险所使用的财务信息和管理信息不完善,因此,对贷款信用风险无法得到完整的评价结果。
(四)风险管理政策的协调程度不高
方法体系方面,现行的信贷制度和业务管理模式均按大企业的标准制定,未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情况加以考虑。缺乏科学的中小企业信用分析和风险评估制度,缺少对风险进行深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三、提高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议
目前,国内银行现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模式多是按大企业经营特点设计的,难以适应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从现行贷款风险管理模式实施以来的效果看,已经成为制约国内商业银行信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那么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如何在风险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来降低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呢?下面就如何提高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水平进行阐述。
(一)整合审批流程,提高授信效率
1.差别授权。在差别授权上,由总行集权制管理逐步向分权制管理过渡,提高分、支行审批权限,将小企业贷款审批权限分解到各分支行,提高小企业服务的效率,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为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服务。
2.优化流程。实行“营销和授信预调查”、“授信调查与尽职审查”、“授信后检查与当期续授信”三同步,对一定金额以下的小额授信走简化流程,缩短决策链,对一定金额以上的授信业务走审批流程,整体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满足小企业客户“小、频、急”的资金需求。
3.根据业务的风险程度简化操作流程。对风险低、抵押充分、金额小的小企业贷款,简化的程度相对较高;对金额大、担保能力不强,尤其是新客户,在确保基本效率的情况下,需要深入调查,严控风险。
(二)完善信用评级体系
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应在借鉴已有适用于对所有信贷客户风险评估的“客户信用评级系统”基础上,针对中小企业特点作如下几方面完善。
1.保留“客户信用评级系统”中的关键财务指标,强化效率指标和成长性指标。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型客户,相同行业的信贷违约相关因素不会有太大区别,影响大企业的关键财务因素对中小企业的违约影响同样存在,因此,应保留那些关键财务指标。但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而周转和运营效率较高的特点,所以,需要对其参考标准作进一步调整,尽量弱化规模指标、强化效率指标。
2.强化非财务因素对中小企业违约的影响。根据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特点和违约特征,应增加对中小企业还贷能力和意愿影响较大的一些非财务指标,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企业主、企业及其关联公司的信用指标;二是行业前景、国家对同类产品扶持政策等宏观层面的指标;三是纳税总额、销售等与企业现金流相关的指标。
3.根据担保条件给予信用增级。商业银行应根据中小企业贷款主要担保的保障程度,考虑个别保障性较强的担保条件,作为信用增级的因素。对有较高保障的担保,根据其基础数据和具体情形确定不同的分值,计算其担保得分。同时,按照合理比例将其转换成借款人的信用增级得分,并进行相应的增级调整,最终确定中小企业借款人的信用级别。
(三)创新风险识别方法
以财务资料为主要依据变为以实地调查结论为主要依据。客户风险识别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客户是否具有偿还借款的能力。针对现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笔者认为,只有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才能保证评价依据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准确性。
按照信贷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笔者认为,进行贷前风险识别的具体方法可包括“五查、一看、一走”。即:查互联网,确认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是否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和竞争力;查纳税凭证,确认是否有较好的销售;查用电量及电费缴纳情况,确认是否正常生产;查银行账户,确认现金流量是否正常;查央行征信系统,确认企业的信用状况;看经营要件,确认内部管理是否科学规范;走访工商、税务、电力、当地居民,确认企业负责人的资信。调查人通过掌握的综合信息,对借款人“还款意愿、还款能力及持续经营能力”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并提出贷款额度或不予贷款的意见,按贷款审批权限交有权人审查决策。
(四)采取多样化的风险防控措施
1.把好准入关。对小企业客户采取“近、小、好”的准入标准。所谓“近”,是指距专营机构10公里以内或半小时车程以内;“小”主要指授信总额在500万元以下;“好”则是指企业主品行好、信用记录好、经营效益好、担保能力强,资产负债比率合理。
2.采取组合担保方式。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防范的担保方式可以是不动产抵押,也可以用动产抵押、应收款质押、存货质押、仓单质押、专利权质押等方式;也可以由当地企业联合担保或行业“龙头”企业担保;有条件的地方还可成立小型担保公司进行担保。通过多种途径,增加第二还款来源,增强抗风险能力。
3.由总行向专营机构派驻风险监控官。风险监控官直接对总行行长负责,享有授信项目的否决权,不享有审批权,与专营机构负责人(审批人)构成双向制衡。风险监控官要熟悉小企业客户的运行特征,了解小企业客户和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诱因,明白小企业贷款风险调查、识别、防范的重点在哪里。
4.实行风险经理制度。由小企业贷款审查人员参与每笔贷款的风险调查,与客户经理构成“四眼”,将风险控制的关口前移。通过实地调查客户过往的经营历史和财富积累历史,结合其当前资产规模和结构,来判别其资产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信贷业务风险管理范文3
根据国家统计局设定的企业规模指标,我国小型微型企业一般是指营业额在5 000万元以下、人数200人以下的经营实体,含企业法人及个体工商户。2013年的“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中指出我国各类企业总数为1 527.84万户,小微企业1 169.87万户,占到企业总数的76.57%,所占比重达到94.15%。小微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对税收和出口的贡献率达到50%,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目前中国70%的城镇居民和80%以上的农民工都在小微企业就业,且新增就业和再就业人口的70%以上都集中在小微企业。由此可见,小微企业是经济领域最活跃、最具创新力的力量,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 小微企业特点及其融资现状
1.1 小微企业特点
①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全国80.72%的私营企业为小微企业,据此测算全国私营小微企业有885.23万户,构成了我国小微企业的主体。
②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明显,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③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具有明显的地域集群特色。首先,小型微型企业区域分布不均衡;其次,小微企业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再次,区域间分布不平衡呈缩小趋势。
④敏感脆弱,易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但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进取精神。
⑤小微企业退出成本相对较低,允许小型微型企业从头再来。小微企业这种顽强生命力和进取创业精神成为国家进步、经济飞跃的力量源泉。
1.2 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小微企业鲜明特点在造就其适应性强、市场反应快捷、富有创新精神等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使其本身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些缺陷,在资金筹措时很难与大中型企业相竞争,难以得到与之融资需求相适应的金融支持。①产品结构单一,销售渠道有限,整体抗风险能力弱,随着经济不稳定因素加大,其经营更加困难,风险承受能力更弱;②信息透明程度低,致使企业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③大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初期,固定资产少,难以提供足够的担保;④组织机构不完善,经营风险大而资金需求“短、频、少、急”。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全面了解小微企业,加之小微信贷业务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比较多,影响了对其贷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信贷业务的意义
2.1 优化自身发展结构的必然诉求
中国的商业银行在经历了10年的黄金发展期之后,近两年受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和同业竞争加剧等多方面的影响,已经逐渐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从商业银行自身提高的角度思考,开展小微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提升盈利水平的有效途径。小微企业数量多,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但受其融资渠道的限制,更多依赖于银行的间接融资,商业银行在发展小微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较高的贷款回报率,同时可以实现客户多元化,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和向零售型银行的转型从而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2.2 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小微企业信贷需求旺盛而商业银行给小微企业的贷款却只相当于同期国企贷款额的2%左右,所以融资受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这也直接导致全国每年损失就业机会大约800万个左右。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基本要求。近年来,中央政府对于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诸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具体政策措施。
3 小微信贷业务的风险点
3.1 市场风险
小微企业受规模所限,在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下导致的潜在资产损失,例如,欧债危机期间一些小微企业资金流出现断裂,在国外市场萎缩的影响下,给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带来了严重的市场风险。
3.2 行业风险
近年来,小微企业数目不断增多,伴随着行业周期性所带来的风险,大多数劳动密集型行业里的小微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其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3.3 政策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的影响,政府的政策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约束导致外部环境变化的风险。一些小微企业因无力革新技术而面临经营困难,导致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政策风险。
3.4 抵押担保风险
小微企业信用等级偏低,担保措施主要靠抵押,但其抵押资产价值变化以及变现能力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此外,有些企业采取关联企业、客户之间相互担保,或者相同行业链企业提供担保,一旦出现问题和系统性风险,“骨牌效应”发生,则形成一损俱损的局面。
3.5 经营管理风险
在小微企业里,企业主的个人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条件对于企业的管理和运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能会因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企业关闭,无力偿还贷款。
4 小微信贷业务风险的应对
4.1 贷前调查
贷前能否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将直接影响风险管理,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高效利用交叉销售流程提高客户资源利用程度、加快小微信贷业务市场营销拓展的同时,加强信息调查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调查申请人是否存在不良记录,是否有事业心和强烈的还款意愿;评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否具备稳定的还款来源;审核第二还款是否充足。
4.2 贷款审查
因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具有“短、频、少、急”的特点,这要求商业银行有高效的审批效率。而对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运行情况的表格数据分析,利于有效把握贷款规模、放贷期限及担保责任。通过调取企业水、电、气等能源缴费凭证,直接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运行情况是否正常。通过查看企业在银行的账户记录,分析企业的销售收入情况,资金回笼能否有效覆盖支出等。表格数据分析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特定的分析对象,如外贸企业要重点查看报关记录,而对生产型企业重点调查其缴费凭证。
4.3 贷后检查
贷后检查是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可按不同检查内容及检查时限分为常规检查、专项检查及突击检查,同时亦可按不同职责由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及经办行分别组织实施。
5 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初探
小微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信息结构差异导致的风险的动态隐蔽性尤为突出,小微信贷业务由于其对象的特殊性,必然需要特殊的风险管理模式来保证其健康有序发展。大企业在规范经营的同时能够真实充分地披露信息,银行在低成本获取信息的同时随之展开风险管理并辅以对抵押资产质量的常规审核即可基本对可预见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而多数小微企业甚至个体经营户管理水平难免参差不齐,信息披露全面性难以保证,甚至许多小微企业日常经营行为隐蔽且不稳定导致基本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都存疑,银行在以极高成本获取信息后无法按照常规流程进行风险识别及管理,严重影响了银行拓展小微信贷业务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总体呈现一种缺失状态,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启动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这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有益探索及重要措施,但经过近十年的建设,体系覆盖率较低依旧是制约银行据此对小微企业进行全面信用评估的瓶颈。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小微企业的信息难以保证真实客观,从而不能真实客观反映企业经营水平、运行情况及信用状况;另一方面是因为小微企业的潜在信息资源包含内容更广、覆盖面更宽,不仅涉及工商、医疗、社保、电信、地产等相关行政部门,甚至延伸到社交网站、电商平台等,这些碎片化、隐蔽化及分散化的动态信息对于小微信贷业务风险识别的重要性不亚于信用体系建设,而在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及市场经济体制下,掌握这些重要动态信息的部门和机构缺乏必要的数据共享机制。有机整合这些部门和机构的数据共享机制,全面汇总以上这些细微、隐蔽且分散的重要动态信息形成数据系统,不仅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一个自我展示平台让更多银企加强对其了解,更可使银行在审核小微信贷业务额度、期限、利率、时限甚至是否需要实物抵押等方面更游刃有余,有助于打破银企之间信息瓶颈,切实推动小微信贷业务、有力加强金融服务支持。
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有助于信贷风险计量方法由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专家系统方法向以定量分析为主的信用评分模型方法转变,具体应用可以按照不同需求开发两个层次的风险计量评分模型。基础层次为常规性、标准化模型,预先设定模型结构、指标、参数等,相同输入必定产生相同结果,主要满足低成本、标准化服务要求;先进层次为可交互、智能化模型,可有用户自由定制模型结构、指标、参数等,相同输入未必导向相同结果,主要服务于数据开发及个性化需求。
传统小微信贷风险管理策略受制于信息瓶颈,难免手段单一、消极被动,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及其衍生出的风险计量模型等应用手段,必将推动风险处置策略得到最大程度优化。
①可以提供相对完整全面的低成本信息,为银行采用更积极的风险规避策略提供了基础,也为主动出击、发掘优质客户创造了便利。
信贷业务风险管理范文4
【关键词】个人贷款 风险 内控
金融信贷产品创新促进了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反过来刺激了人们创新金融产品的动力。但金融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新的风险。
一、产品创新带来信贷业务风险的提高
目前,这些金融信贷风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借款人的风险
个人信贷业务面对客户众多,而个人客户面对的经济业务纷繁复杂,加上我国目前诚信制度还待完善中,信息的不对称使金融机构难以对每个信贷客户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因此存在借款人不符合贷款资格、借款人不具备还款能力甚至违背借款人真实意图的贷款申请,主体资格的缺失意味着贷款发放存在巨大风险。
(二)交易背景的风险
交易背景主要是贷款资金真实用途的核实。关注贷款资金的真实用途,按照目前银监会的规定,不得发放无具体用途的贷款资金,不得发放违反国家规定用途的贷款资金,要依据“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客户业务”的原则审核贷款和监控资金流向。一旦贷款资金未按照约定要求使用,在承担信贷风险的同时,还要承担外部监管风险。
(三)合作方风险
合作方业务主要指批量贷款。批量贷款针对某一机构某一类人,由该机构协助对借款人资格进行审查以及对借款人行为一定程度的监督控制。如助学贷款对合作院校的选择与管理、个人住房贷款对开发商和所属楼盘的选择与管理、汽车贷款对汽车经销商的选择与管理等。由于批量业务具有金额小、件数多、审核条件相对单一等特点,批量中易混入不符合条件的客户;同时,由于前期资格审核认定以及后期管理也要大量依靠合作商,因此合作商资格及业务能力是此类业务风险控制的关键。
(四)营销模式风险
目前个人信贷业务营销模式主要有“间客式”和“直客式”,即通过经销商或第三方中介间接发展业务与银行客户经理直接拓展业务。“间客式”对第三方资格要求较高,业务风险与第三方资格成反比,不易把握业务风险水平;而“直客式”是由银行客户经理直接经办的业务,相对业务质量较高,但受制于客户经理数量,业务拓展受到制约。
(五)担保风险
一般来说,除个别业务品种以及个别贷款对象外,个人贷款产品需要相应的抵押,而抵(质)押物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抵押行为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抵押物价值的稳定性、抵押物的控制方式都成为抵押担保存在风险的因素;对于由合作方提供担保的、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的,合作方和担保公司资信也会成为可能的风险点。
(六)过度授信风险
由于经济模式的多样化,经济结构多元化,个人金融业务与个体或民营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实物中很难将个人资金与企业资金完全割裂开来,加上信息的不对称,难以区分个人贷款实际用途,是用于个人还是企业?加上民营企业同样可以申请贷款,贷款主体不同而资金用于同一主体,易导致过度信贷风险。
二、完善内控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针对上述的风险,银行应着力做好以下的内控管理工作:
(一)借款人风险的控制
主要是借款人资格的审查,关注借款人是否具备主体资格和还款的能力。银行应严格执行“面签”制度,要与客户面谈,现场了解借款人基本信息的真实性,核实并确认借款申请人身份、借款申请人工作单位、借款申请人居住地址、担保人及共同借款人及联系人信息、证明借款人收入的文件、交易行为的真实性,分析借款申请人的收入与其职业是否相符、是否具有内在逻辑关系。
(二)交易背景的风险控制
按照“受托支付”“自主支付”的要求监控资金流向,在实际交易发生后,及时要求客户补充相关证明材料。对于未按照约定使用资金或违反规定使用资金现象,一经发现,即按照贷款合同约定予以处罚,提前收回贷款或加大罚息。
(三)合作方风险的控制
在合作方的选择上,要选择当地有实力、信誉度高的合作方。如助学贷款对合作院校的选择与管理,应重点选择就业率高、生源好的重点知名院校作为助学贷款合作院校;个人住房贷款合作对象应重点定位在开发业绩良好、信誉度高、资金实力强的开发商,对开发商的资金实力、资信状况、经营业绩、技术力量、盈利能力、纳税记录、担保能力等进行重点调查,同时,对开发商和按揭楼盘进行实地考察,对按揭楼盘的地理位置、工程进度和质量、完工风险、市场有效需求、功能配置、价格定位、物业管理、售楼前景、销售状况、按揭额度等进行综合评定和评价;对于汽车经销商采用上述类似方法确认合作对象。
(四)营销模式风险的控制
在对“间客式”第三方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要逐渐转变营销模式,逐渐向“直客式”转变。通过营业网点、理财中心、定向销售等渠道直接营销客户。
(五)担保风险的控制
担保风险主要在于抵押品的真实合法性以及担保方的意愿和实力。对个人金融产品所需要的抵押物,首先要做全面彻底的审查,确保抵(质)押物的真实性、合法性;同时,认真挑选估价机构,合理评估抵押物价值,考虑抵押物属性确定抵押率,对需要登记的抵押物要及时进行登记,确保抵押行为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对于由合作方提供担保的,除审核合作方、担保公司信誉资格、资金实力外,还要要求合作方、担保公司按所担保贷款的一定比例存入保证金,对保证金来源做出认定,避免保证金转嫁给借款人,变相增加借款人负担。
(六)过度授信风险的控制
信贷业务风险管理范文5
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发生违约或借款人信用等级下降产生损失的风险。消费信贷业务主要包括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抵押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等,其中资金量比重较大的主要是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抵押贷款等。与公司贷款比较,消费贷款的主要特点是金额小、笔数多、期限长,面对的客户群广泛,借款人在长达二十年或三十年的借款期时间内,可能会由于健康问题、工作更换或工作丢失问题等使其清偿能力下降,无法偿还银行贷款,也可能会由于品德问题而故意拖欠银行贷款,这些都将使银行债权面临较大风险。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就是要通过对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的识别、衡量和分析,运用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方法,以一定的成本使消费贷款得到最大安全保障,从而确保银行的收益以及消费贷款的资产质量不会出现恶化。
一、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的特点及外部影响因素
(一)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的特点
1.风险的分散性。消费信贷业务面对的是数目众多的个人客户,单笔消费贷款的金额一般较小,风险被大量的个人客户所分担,相对于银行公司业务的风险集点,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具有分散性的特点。
2.风险的长期性。消费贷款一般为中长期贷款,期限可能长达20年甚至30年,风险具有长期性。
3.单笔业务风险不易被监控,但整体业务风险具有一定规律。相对于银行公司贷款业务可以通过考察企业的经营状况来衡量风险大小,消费信贷业务的个人客户还款能力受制于较多意外因素,如失业、疾病等,风险事先难以作出预测。虽然消费信贷业务的单笔业务风险不易被监控,但大量客户所具有的统计学意义上的特征却具有一定规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统计指标(如违约率)的监控来分析业务风险的大小。
(二)影响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的主要外部因素
1.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对消费信贷业务风险影响巨大。当宏观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时,居民收入普遍较高,借款人能够按时支付银行贷款,消费贷款的风险较小。当宏观经济处于低迷时期时,居民收入下降,失业率升高,借款人支付能力降低,消费贷款的风险趋于增大。
2.利率。当市场利率出现上升时,银行贷款的利率相应上升,借款人的还款成本增高,支付能力下降,消费贷款的风险增大。相反,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银行贷款利率也出现下降,借款人的还款成本降低,支付能力提高,消费贷款的风险趋于降低。
3.抵押物价格。抵押物价格的波动是影响消费贷款风险的重要因素。当抵押物价格下降时,特别是当价格下降到低于借款人尚未偿还的金额时,消费贷款的风险将急剧增大。当抵押物价格上涨时,借款人还款意愿也不断增强,消费贷款的风险将减小。
4.居民收入稳定性。居民收入稳定性是考察消费贷款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居民收入较为稳定时,还款能力具有较大保障,消费贷款的风险较小。相反,当居民收入时高时低,或工作状况不稳定,消费贷款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也较大。
5.社会诚信状况。社会诚信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能否开展消费贷款业务的重要方面。当一个地区的社会信用状况较差时,存在大量拖欠银行贷款现象,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在这个地区开展消费贷款的风险较大。相反,当一个地区的社会信用状况较好,在这个地区开展消费贷款的风险则较小。
6.政策因素。政策因素对消费贷款的风险也有较大影响。如国家实施增税政策将降低借款人的收入,从而降低借款人的支付能力,消费贷款的风险将增大。如果政府对公务员加薪则提高公务员借款人的支付能力,相应对其贷款的风险将减小。
二、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及内容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确保消费信贷的资产质量稳定以及获得一定水平的盈利,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信用风险的甄别、衡量、监测、分析、控制和转移。
1.信用风险的甄别。商业银行要对借款人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是否同意借款人的借款申请。商业银行信用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借款人的年龄、学历、职业、收入情况、信用记录等情况,一般通过客户信用评级系统对借款人进行评级,对超过银行设定的信用等级的客户银行便批准贷款,否则就拒绝贷款。
2.信用风险的衡量。商业银行要根据消费信贷业务的历史数据,计算目前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大小,以及测算未来一段时间消费信贷业务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大小,从而能够使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进行总体把握,以确定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是否超过商业银行的承受能力。
3.信用风险的监测。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要进行长期监测,观察信用风险的变化趋势。监测的数据不仅包括总体信用风险,还可以对借款人的不同特征、贷款地区、贷款类别、贷款期限等分类数据进行监测,以便于银行对信用风险变化的因素进行判断。
4.信用风险的分析。商业银行要对信用风险监测的结果进行因素分析,判断影响信用风险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同时商业银行要对影响信用风险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外部因素的变化对信用风险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对应措施。
5.信用风险的控制。商业银行要根据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防范信用信用风险。在信用风险出现增大的趋势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采取提高贷款条件、降低贷款金额、减少对某些地区的贷款、限制某些种类的贷款发展等措施,降低信用风险。对发生违约的消费贷款,银行要尽快进行追索,或对抵押物进行处置,以挽回部分损失。
6.信用风险的转移。当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超过商业银行的承受能力范围,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将部分消费贷款转让出去,从而减少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一)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客户的信用评级水平较低。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评级方法才刚刚开始引入综合打分法,评级结果不仅没有与预期损失率建立对应关系,而且其结果是否准确尚待时间的考验。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技术水平还很低。
2.信用风险的监测能力差。我国商业银行只能对消费信贷业务的总量、地区、品种等进行信用风险监测,还不能根据借款人的不同特征监测其相应的信用风险水平,从而影响到对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变化的因素分析,同时这些重要数据的缺乏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系统的发展造成巨大障碍。
3.信用风险管理手段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水平的衡量主要是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等结果指标,还不能运用先进技术对信用风险水平进行事前的预测,因而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是一种事后管理,而不能做到事前控制。
4.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弱。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监测能力差,导致不能对信用风险的变化进行准确的因素分析,因而在风险的控制手段上存在盲目性,不清楚该采取何种措施来控制风险。同时在风险控制措施方面重形式,不重实质,如对借款申请人要求过多的、对风险控制并无很大帮助的材料,而对借款申请人的实地调查却很少。
(二)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难点
1.对客户的信用状况难以准确把握。我国商业银行审查借款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的重要依据是由借款人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但收入证明的真实性较难判断,即使收入证明真实,其负债情况也无从了解。同时,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社会信用体系,银行对借款申请人以前的信用情况无法了解,从而无法判断其道德品质的好坏和还款意愿的大小。
2.缺少相应的信用风险数据。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时间不长,没有收集到足够的信用风险数据以建立相应的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因而无法对借款申请人进行准确的信用评估。我国商业银行对借款申请人的审查还主要停留在经验判断阶段,尚无可靠的贷款标准。
3.缺乏信用风险的转移手段。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还较低,商业银行还不能在金融市场上通过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将消费贷款转让出去,以降低信用风险水平。
四、西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进展
(一)西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态势
1.对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逐步深化
银行业本身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工作,主要是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资本实力等情况,拟定信用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将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从而使实际效益最大化。
2.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方法逐步量化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引入量化模型,如内部风险评级模型、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模型、VAR模型以及信贷组合管理模型等,商业银行能够更加准确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价。
3.消费信贷审批逐渐完善
消费信贷的授权制度日益科学,审批环节逐渐减少,贷款审批从单笔交易审批走向客户授信总量控制。贷款审批岗位从上到下形成一个系统,相对独立,但贷款审批和业务两个体系在互相制约和分离的同时,又能做到紧密结合,能够确保贷款的及时发放。
4.外部环境日益优化
社会信用制度不断成熟,银行能够很容易了解客户的资信状况。法律环境完善,银行能够很容易地通过处理抵押品或追索保证人等法律手段挽回贷款损失。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为银行转移风险提供了如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手段和广阔的操作空间。[1]
(二)西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1.内部信用评级系统(IRB)
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建立了科学的信用评级系统,商业银行才能够采用一定的标准对贷款申请人进行评估,并决定是否贷款,以及对贷款进行定价。西方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在经历了经验判断、分析模板、打分卡等发展阶段后,现在已进入模型化阶段,即内部信用评级系统。内部信用评级系统是建立在银行自身的历史数据库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模型直接生成系统参数,从而计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风险敞口、预期损失率等关键指标,从而对业务的风险水平进行精确计量和等级划分,并以此作为风险决策的参照依据。内部信用评级的核心是测算预期损失率指标,其计算方法如下:
(1)提取借款人不同特征的预期损失率。主要程序是运用银行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根据借款人的不同特征情况得出各个特征对应的预期损失率。
(2)计算借款人预期损失率。对借款人不同特征的预期损失率赋予不同的权重,加总得出借款人的预期损失率。
(3)对借款人预期损失率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接受借款人的借款申请。通过对贷款收益与损失情况计算出盈亏相抵的预期损失率,如果借款人实际计算出的预期损失率大于盈亏相抵的预期损失率,被视为不盈利业务,借款申请不被接受。如果计算出的借款人预期损失率小于盈亏相抵的预期损失率,则银行有盈利,借款申请得到批准。[2]
2.CreditMetrics风险管理模型
CreditMetrics风险管理模型是J.P.摩根1997年推出的用于量化信用风险的风险管理产品,其主导思想是通过VAR来衡量信用风险。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通过VAR的数值计算力图反映出:银行贷款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拖欠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
VAR是指在一定的置信度内,某种金融资产可能遭受的潜在最大价值损失。假定资产损益呈正态分布,令ω为资产的初始价格,α为收益对均值的偏离,δ为资产收益波动的标准差,则在Δt时间内的VAR为:VAR(ωαδΔt∧1/2CreditMetrics风险管理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信用风险取决于债务人的信用状况,信用风险直接来自于债务人信用等级的变化。信用计量模型的基本方法就是对信用等级变化分析。转换矩阵是不同的信用等级在一定期限内变化到其他信用等级的概率矩阵,通过转换矩阵的信用等级变化的概率分布,和在不同信用等级下给定的贴现率就可以计算出贷款在不同信用风险状态下的概率分布。最后运用期望值和标准差计算一定置信水平下的VAR值。通过VAR可以使商业银行明了消费信贷业务所面临的风险大小,并通过调节用于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资本金配置或调整贷款政策等措施来防范金融风险。[3]
3.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的一部分消费贷款可通过出售给抵押证券公司(SPV),再由抵押证券公司以这些资产为抵押,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出售给市场投资者,从而使这些资产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消失。当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过于集中或超过其风险承受能力时,资产证券化能够分散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资产证券化以后,商业银行与借款人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抵押证券公司与借款人的债权债务关系,商业银行只承担服务人的角色,从而起到转移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的作用。
五、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1.建立健全客户信用评分系统。客户信用评分系统是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的重要工具,通过客户信用评分系统对客户进行信用评分以决定贷与不贷以及授信额度的大小,使银行贷款审批具有一定的客观参考标准。客户信用评分系统是当前阶段较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的方法。虽然客户信用评分系统没有与预期损失率联系,但通过系统对客户的重要特征进行综合评估,依然能够得到具有意义的结果,并能够为发展内部信用评级法打下基础。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经验,根据客户的重要特征,开发适合我国情况的客户信用评分系统,并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根据运用结果对重要特征的标准值、权重进行调节,使之更切合实际情况。
2.加强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数据的收集。我国商业银行的长期任务是要收集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的相关数据,使客户信用评级与预期损失率建立联系。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尽快建立起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信息系统,商业银行可以随时获取消费信贷的风险分布情况,如能根据要求显示客户不同特征及其对应的损失率情况,能够收集、汇总某个地区、产品以及某个风险级别等方面的贷款情况。经过长期的风险跟踪与监测,一方面可以使商业银行发现高损失率的客户特征,并对这类客户提高进入门槛,减少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拥有了一个比较长时期的信用风险分布数据库,再根据这个数据库应用现代统计方法,就能够形成我国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信用风险模型,使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信用评级与预期损失率建立联系,达到内部评级法水平,并最终实现对信用风险的量化。
3.进行消费贷款组合管理。贷款组合管理是指银行将消费贷款按照其特点通过不同类型的组合,实现风险分散化和收益最大化。在发放消费贷款以后,商业银行应根据贷款的种类、地区、客户群、期限等进行搭配,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匹配,同时根据不同种类风险的大小,适当提高某类贷款比重,减少另一类贷款的比重,以实现消费贷款组合的风险最低,收益最大。
4.设定风险限额。风险限额是指对借款人确定一个授信总额,该授信额度是某一客户或某一类客户群的最大贷款金额。我国商业银行在缺乏相应的风险数据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立风险限额来分散银行的消费贷款风险,防止对部分客户或部分地区的贷款过大。风险限额可以对某一客户设定风险限额,或对某一类客户设定风险限额,或对某一地区、某类贷款设定风险限额。
信贷业务风险管理范文6
【关键词】风险管理 计量 稽核
1.独立审批人制度的建立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商业银行开始高度重视银行的风险管理。各类商业银行都设立三类风险管理部门,分别派遣高级管理人员负责。风险管理委员会会有很好的独立性,直接对银行的董事会负责。此外,他们三者相互合作,共同监控,为银行提供了稳健的、有效的风险监管体制。
目前国内银行正着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实行授信集中审批,风险分类集中审核,建立了专业独立审批人制度,加强授信发放审核和贷后管理工作,加大对不良资产的清收和处置力度。
2.信贷业务风险日常管理的主要经验
信贷风险管理关键是要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业务人员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就可以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
2.1强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的日常管理
在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方面,新加坡的商业银行基本上形成共识,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程序,银行对于每一笔贷款的发放,都遵循三个步骤,即“了解相应政策——分析财务报表——贷款分类管理”。
2.2重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消化和处理
在对问题贷款的处理上,新加坡实行贷款分类管理程序,具体操作中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控制企业的资金往来,将给于企业的贷款存放在特殊账户,由银行统一支配,综合管理,并且建立抵押品账户,及时观察抵押品的贬值与跌价。其次,信贷业务人员根据引发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并通知主管负责人风险的现实状况,以及可能解决的措施。再次,凡是欠息在六个月以上,贷款逾期在三个月以上,如果抵押品的价值已经不足以覆盖本息,则应立即停止借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损失。在消化不良贷款的处理上,主要采用有五种形式;风险递延;破产清算;清偿债权;债券互换;债务减免。最后,催收的过程中,信贷业务人员确认借款的可能性,对于具有持续可能性的企业实行包括增加贷款、延长使用期限支持方案,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最终化解贷款信用风险;若企业无法继续经营下去,尽早制定收款计划。
3.要重视方法制度的创新
3.1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和监控技术
信用风险度量是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与基础,西方商业银行无不对此高度重视,纷纷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开发相关度量方法与模型,并已将其广泛应用于行业信用风险防控的具体实践中。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类信用组合模型不断涌现,其中尤以瑞士信贷集团开发的CreditRisk+模型[1]与摩根大通开发的CreditMetrics模型[2]最为著名。
这些组合模型的核心思路都是通过计量行业信用风险耗用的经济资本,评估行业信用集中风险。西方商业银行一般将情景分析、压力测试与组合模型相结合,计算得到不同情景及敏感事件影响下,经济资本等相关风险参数水平及变化情况,更好地实现了风险度量的动态性与前瞻性。
瑞士信贷集团利用以信用风险价值(CreditValueatRisk,简称CreditVaR)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组合模型,计算预期损失与经济资本等风险参数,度量行业信用集中风险。同时,及时识别易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压力事件及情景,进行评估其潜在影响,度量行业对组合非预期损失的风险贡献,防范因行业信用敞口集中导致的总量损失。
3.2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西方商业银行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防止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出现,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办法如下:
第一,相互制约的业务部门和谨慎的审批授权机制。西方银行一般在业务部门的设置上采取制约与均衡措施。不同的业务人员具有不同的权限,他们彼此独立,业务也不得越权。
第二,科学的银行治理结构。在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中设有监事会,用以监督银行高级经理人员以及银行业务经营状况。审计部门直接向董事会负责,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第三,将电子化管理手段引入内部控制。电子化风险控制系统的实施,有效地化解了客户经理级高级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并将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引入了规范化的轨道。
第四,建立了有效的内部稽核制度。防范风险是西部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的目标,他们把风险的防范和监控作为工作的重点。银行建立了完善、独立的。稽核机构通过灵活的工作方式,达到稽核工作的总目标。
4.国外经验对国内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启示
4.1强调个人责任
国外商业银行均把信贷审批决策授权于个人,同时赋予其相应的责任。这样做有利于明确责任,达到权力与义务的统一,将“业务风险”与“个人风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风险人格化”。
4.2实施授权分类管理
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分类授权管理方式,国内商业银行可根据各分支机构所处的市场和经济环境、资产规模、盈利水平、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能力,对各分支机构进行授权权限的调整,体现“分类管理”的原则,并根据对分行绩效考核和风险监测结果,进行授权权限的动态调整。
4.3确立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要充分发挥风险政策审议功能,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指导业务的开展。对于市场定位、业务规划、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应紧密围绕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各相关部门和分支机构应分解、细化、明确、落实,避免各自为政、目标不清甚至是互相扯皮的事情发生。
我国商业银行虽然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总的来说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我们虽然也有客户信用评级制度,但实际评级工作做得还不够规范。另外,我国商业银行虽然也开展了对部分行业的信贷政策研究和风险分析工作,但分析力量较为分散,研究结果对制定信贷政策的影响力和对信贷投向的指导作用发挥得也不够。因此,我们在建立和完善客户经理制等基础设施的同时,也要尽快地把各项信贷业务的操作规程完善起来,使我们的风险管理真正做到防范在先,对风险有所承受而不使之蔓延扩大,不是仅仅停留在“亡羊补牢”式的事后控制和具体化解上。
参考文献:
[1]李静静.国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商界.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