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核算具体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核算具体方法范文1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IAS)第1号《会计政策的说明》规定:会计政策涉及到财务人员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选用的原则、准则及程序等内容。通常情况下,不同的会计项目具有不同的会计政策,因此需要企业依据会计项目的特点和需求选择最佳的会计政策,以准确反映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
根据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第22号意见书规定:会计政策实质上是现行环境下,管理当局为准确把握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而遵循的相关会计原则。
根据英国标准会计惯例说明(SASP)第2号规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所选定的、一贯遵循的、特定的会计基础,并以列举的方式指出会计政策包含外币的折算、折旧方法等。
我国研究和总结其他国家对会计政策的定义,之后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出台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规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确认会计、计量会计及编制财务报告时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其中原则即为会计原则;基础即为计量基础,如重置成本、历史成本及公允价值等;会计处理方法即为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如收入确认法、固定资产折旧法、存货计价法及坏账损失核算法等。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目前,各国均以制定出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会计政策。笔者通过分析会计政策发现,会计政策之所以产生,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利益的共享性、会计计量与报告中的主观性、企业会计实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因此,需要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严格遵循下述几大原则:一贯性原则、适用性原则、成本与效益相结合原则、合法性与相对独立性相结合原则、遵循职业道德原则。
在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均在行政法规范畴,其中会计政策中所涉及到的会计原则、计量基础及会计处理方法由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共同规定,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特征。由此以来,这就要求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范畴之内选择最佳的会计政策,从而为推进我国企业稳定发展提供基础,营造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
(三)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目标1、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政策的选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会计准则、计量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准则,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人员开展会计核算的规则和指南,具有规范会计人员会计核算行为的作用。其中可将会计准则划分为基本会计准则,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编报准则,具体业务准则三大层次。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规定:某一项业务是企业应承担的业务,但履行该业务时极有可能导致更多的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并给予企业带来债务,此时对企业债务进行可靠的计量即为会计准则;计量基础,计量基础是指将会计准则有效应用到企业会计核算中而采用的基础。如《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所提及的公允价值即为计量基础;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是指在会计核算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包括收入确认法、固定资产折旧法、存货计价法及坏账损失核算法等。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中所涉及到的完工百分比法即为会计处理方法。总结而言,会计准则、计量基础及会计处理方法三者之间密切相连,共同组成完善的会计政策。
会计核算具体方法范文2
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它能够提升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对于项目的建设来说,其获得经济效益的方法就是该项目赚的减去成本,会计核算好了,其成本自然也就降低了,经济效益当然也提升了。其次,有利于应对市场的竞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市场发展趋于完善,相应的市场竞争力也就提高了很多,加强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能够降低项目成本,提升企业效益,进而增强企业的资源利用率,这当然也就是有效的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基建项目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
基本上我国基础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所遵循的国家制度都是《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项目的情况也变得颇为复杂,若再是单纯的依照原有的制度规定来进行核算,很有可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所以,要想加强基础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一个更优秀的相关规章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二)基建项目会计核算监管力度不够
对于基础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力度来说,很多企业、单位对于基础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的内部监管力度根本不到位,对之没有重视,甚至于都没有建立一个专门的会计核算部门和小组,这导致的后果当然就是对项目的资金控制不到位,跟预期估计的情况就相差甚远了。这不仅影响了基础建设项目的实施,还严重消耗了企业单位的资金与资源。
(三)基建项目会计核算人员专业素养不够
对于大部分基础建设项目,其要求的技术是非常精细与准确的,而进行会计核算的工作人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良好的完成这份工作,因为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有一般会计核算的能力,但若是遇到了一些颇为复杂的项目,他们在这方面的缺陷很可能让他们无法完整的完成这些核算。因此,对于基础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的工作人员而言,他们的专业知识不够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四)基础建设目会计核算不够规范
在基础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中,其不规范性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首先,对于那种长期挂靠在建筑工程投资中的基础建设项目的核算,就很容易出现项目完成后没能及时的进行会计核算。然后就是预付款问题的不规范性,在拨付预付款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进行检查,合格的才能拨付。最后就是会计核算时的能力问题,很多工作人员容易将管理费用和生产费用混在一起,这样就会对会计核算造成影响,这也是一种不规范的表现。
三、加强基建项目会计核算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基础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的监管力度
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要加强内部监管的意识,在基础建设的会计核算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加强监管力度,也可以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达到这个目的。然后就是要结合企业的内部监管以及社会监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监管不力的问题。
(二)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基础建设项目会计核算中,最为基础的两个要素就是核算的资金以及核算的工作人员,为了整体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具体方法有以下两点。1.加强录取该职业在专业素养方面的面试要求,以及加强入职之后的培训过程。2.对于那些工作十分认真,而知识较差的工作人员,可以给他们一个额外的提升机会,就是举办好后期的专业素养业务培训。3.一个合理的奖惩制度能够有效的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学习积极性。
(三)规范基础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
对于规范基础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其基本要求就是核算工作人员的耐心、坚持与遵纪守法。继这之后,以下有2点具体的帮助规范会计核算的方法。一,在基建项目开始的预付款阶段以及竣工阶段,都需要借记与贷记描写清楚,例如预付款时借记:预付财款,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等,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且准确的会计核算,能够有效的加强基础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二,就是对于会计科目的设置要达到规范,前提是不能脱离法律法规,然后一个好的会计科目能够有效的提升会计核算的效率,这也是一个加强基础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核算具体方法范文3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核算
一、会计理论
会计是怎样把经济业务反映出来呢?这是会计记账的方法问题。会计记账方法是从实践中总结而来的,并且会不断的发展、完善。记账的方法有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
会计处理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往复循环的过程,在每一个会计循环周期里,这个循环过程体现为“凭证账簿报表”的工作模式,在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今天,主要涉及编制会计分录、填制凭证、审核凭证、登记账薄、完成凭证、封存凭证、汇总凭证、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出具会计报告等工作。这个由会计分录开始,到会计报告为止,在每个会计期间内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工作,成为会计循环。
二、会计的总体核算流程
会计核算程序是指企业会计组织、记录、核算经济业务的步骤和过程。会计的核算程序就是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
1.单位的初始设置。首先,设置会计主体、记账本位币、会计期间、记账方法;其次,设置总账科目、明细账科目及其挂接的辅助核算;最后,设置费用项目、费用分配方法、生产成本和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及销售成本的结转方法。
2.会计日常工作进行。收集经济业务的原始资料并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将记账凭证汇总成若干张科目汇总表;按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试算账户余额借贷平衡;按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登记明细账,并将各个总账科目与下属明细科目汇总平衡。(实现电算化的单位,会计人员编制记账凭证后,系统赋予权限的人员点击审核、记账按钮后,计算机系统自动处理后述程序。)
3.会计期末处理。盘存资产,检查账面余额与实物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及时调整账面;结转费用类账户,核算生产成本,分配产品成本;核算当期各项收入业务、结转与收入对应的成本业务;结转各损益类科目余额,核算本期利润。
4.编制财务会计报表,进行成本费用及损益等核算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说明原因出具会计财务会计报告。
5.年结。
三、会计的具体核算工作
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三个主要阶段。进行成本核算,必须根据经营过程、经营活动的特点,确定成本计算的具体程序和具体方法。
1.供应阶段的核算。在供应过程中,企业一方面要根据计划及时采购材料物资,验收入库,保证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与供应单位进行货款和采购费用的结算。
2.生产阶段的核算。在生产阶段中,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使用中要发生消耗,企业制造完工入库的产成品,在核算时应当按照其实际生产成本。
3.销售阶段的核算。在销售阶段中,企业要按规定纳税,核算销售收入。
4.财务成果的核算。期末,结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及收入等形成企业的损益。
企业的利润或亏损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营活动反映在财务上的最终结果。
同时企业应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缴所得税,提取公积金及公益金。
四、如何作好会计核算工作
1.填制准确的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填制或取得的,用以记载和说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是会计人员编制记账凭证的直接依据。由于经济业务的内容千差万别,原始凭证的形式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按原始凭证的来源和编制方法进行分类,严格审核经济业务发生的真实性,才能确保据此编制的记账凭证内容真实可靠。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而填制的,直接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凭证。一般情况下,根据经济业务的发生逐笔编制记账凭证是保证质量的首选。当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需要采用更多的形式编制记账凭证,熟悉掌握各类会计科目的性质和用途,达到灵活应用是最基本要求和基础条件。
2.编制可靠的会计报表。财务会计报表是对企业或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的结构性表述。财务会计报表告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编制报表的前提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准确与完整。只有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做好,才能保证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报表内容的真实、完整性。
五、总述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是会计管理的基础,只有作好基础工作,才能为高层财务管理等活动提供可靠的信息决策依据。在当今社会中,会计工作正朝着信息化、多领域发展,但是会计的核算工作一直都会是会计工作的重点,因此核算的基础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
参考文献
[1]徐文彬.会计学原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13—79.
[2]王 钰:基础会计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78—261.
会计核算具体方法范文4
关键词:商誉;会计核算
商誉的会计核算与企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商誉的会计核算的不确定度非常高,往往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商誉的会计核算一般是按自创与并购两种情况来分开处理的。企业自创的商誉属于无形资产,是各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判定哪项支出是为了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且支出所得到的回报也无法判定,因此很难对之加以量化确认。并购商誉一般是在支付结算时当作当期的支出来处理的。当一个企业并购另外的企业时,商誉由其所付的价款超出获得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差额来决定。
1. 商誉的概念
商誉是指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为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的经济潜在价值,也可以指一家企业的预期获利能力超出可判定的正常化获利能力的经济价值。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整体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誉本身具有独特的不确定性,且商誉的形成非常复杂,有关企业商誉的会计核算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商誉也经常被定义为一个企业有可能获得超额利润的资本化估算价值,也就是超过了其他企业投资相同资本的盈利水平所剩余的价值。每个学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关于商誉概念的说法不一。但共同的是所有学者都一致认为商誉的会计核算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2. 商誉的特点
2.1没有实物形态。
2.2商誉融入企业整体,因而它不能单独存在,也不能与企业其他各种可辨认资产分开来单独出售。
2.3有助于形成商誉的个别因素,难以用一定的方法或公式进行单独的计价。商誉的价值,只有在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时才能按总额加以确定。
2.4在企业合并时,可确认商誉的实际价值,但它与建立商誉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没有直接的联系。
按国际会计惯例,只有外购的商誉才能确认入账,即在企业合并时才可能予以入账。自创商誉不能入账,即使有费用的发生与商誉的形成有某种关系,但也应确认为费用,其理由在于,无法确定哪笔支出是专为创立商誉而支出,无法确定发生的出生地同多少商誉以及发生支出的受益期有多长,根据会计的稳健性原则,将这些支出均作为费用处理。
3.常用的商誉会计核算方法
3.1 永久性保留法
永久性保留法要求将并购的成本进行资本化,但并不摊销,而是将其作为一项永久性的资产保留于账本。当商誉所依赖的企业被出售或者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商誉确实发生了永久性的贬值时,才能将其注销。商誉属于一项无形资产,必须对其资本化,商誉与企业整体密切联系,只要企业仍在经营,则其商誉是永续存在的。商誉的价值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会有所增加,不摊销可以有效避免双重计量。
3.2 立刻注销法
立刻注销法要求在购买的当日将并购的商誉进行立刻注销,以冲减股东所持权益。商誉属于一项具有特殊性的无形资产,不能脱离企业而单独存在,也不能够兑现,其价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商誉是由企业所付的价款超出所得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来决定的,是企业资本损失的一部分,应当立刻冲减资本公积或者类似的资本准备金,相应地对会计报表中股东权益进行调减,按照谨慎原则,不应该将并购时所支付金额的差额的资本化作为一项独立的资产,应该用股东权益来弥补合并造成的损失。
3.3 逐年性重估法
逐年性重估法要求将并购的商誉进行资本化,然后逐年性地对其总的投资金额的净值进行评估,在相应地调整了资产与负债之后,将剩余部分应归类于随投资而并购的商誉范围。当进行会计核算后的商誉小于其账面的价值时,要对其进行摊销,反之则不摊销。
3.4 系统性摊销法
系统性摊销法要求将商誉当作一项单独的资产进行入账,并在核算的有效期限之前进行系统性摊销。对商誉的成本进行系统性摊销非常必要。商誉的成本是指预测的超额盈利能力的真实值和预期的净收益所超出有形资产而正常获得收益的价值差额。把并购的商誉作为预期收益的一部分来进行提前核算,应在核算商誉并购支付的有效期限内,进行系统性摊销,在收益中抵减这一部分差额,有利于正确地估算预期收益。
4.目前商誉会计核算方法的不足之处
4.1 不符合责权发生制的原则
责权发生制原则规定要以应计制来对企业当期支出与收入的情况合理地进行核算。在创业初期,企业用在形象宣传方面的支出会非常大,收入往往很少,企业盈利的能力也比较差。通过不断的创新,企业的知名度逐渐打响,在同等的条件下企业盈利能力大大提高。而目前的商誉会计核算方法并没有切实地反映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忽视了商誉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并没有把企业后期收入变化纳入核算范围。
4.2 不符合重要性的原则
对企业做决策时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事项,如企业投资的重大决策、企业的经营方针转变等,应该对其进行分项反映和分别核算,并要在会计的最终报表中明显标记。但是目前会计核算的一般做法是:在企业没有进行转让或者清算前,既没有对商誉资产进行特别反映,也没有在会计的单体报表中加以标记。这样非常不利于企业的投资者全面了解企业经济的具体信息,导致不能及时做出正确决策。
4.3 不符合全面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原则
会计核算是以会计报表形式向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经济信息,投资者则通过分析会计报表以决定是否对该企业进行投资。而无形资产所占企业的比重越来越高,其对于企业盈利的影响也不断增大,使得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投资者不能单从会计报表上全面了解企业,其投资的方向容易受到影响,有可能因此遭到损失。
5. 改善商誉会计核算方法的建议
5.1建立新的商誉会计核算方法
要建立新的商誉会计核算方法必须要先突破传统思维模式, 只有突破了传统商誉会计核算的理论体系,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商誉会计核算方法。对于自创商誉进行会计核算已经逐渐地成为了业内的主流,随着资产的概念不断发展,会计核算标准的不断突破,解决好商誉的会计核算问题指日可待。会计核算应该加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先进的理论知识,不断改善其理论体系, 以适应由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转型需要。
5.2 制定独立商誉的标准
商誉要比无形资产产生得更早,无形资产都是基于商誉而逐渐地被认可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商标权、专利权、着作权等无形资产逐渐得到确认并从商誉中分离出来。而两者重要区别在于商誉的不确定性,商誉的会计核算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远比无形资产复杂。由此看来,制定独立商誉的标准显得非常必要。并购商誉的价值变得越来越大, 应按重要性的原则, 将商誉与无形资产严格区别开来, 制定独立的商誉会计核算标准, 并在最终会计报表上对其进行单项披露。
5.3 制定企业商誉会计核算的标准
商誉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给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判断商誉的标准应是企业是否具备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 并且将企业的获利能力大小定做商誉大小的标准。企业超额的利润不是凭空产生的,商誉在企业中肯定有其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等量的投资资本产生低于市场的平均水平的利润, 则是负商誉,反之就产生正商誉。
5.4 制定商誉会计核算的原则
商誉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可实现的原则, 要以会计报表上反映的资产及负债作为依据来进行核算, 而不是仅以主观的判断来将企业未来盈利的水平当作商誉会计核算的数据。商誉的价值不宜在短时间内频繁地调整,为了简化会计核算, 可将商誉会计核算的时间定为一年。
6. 结束语
随着商誉会计核算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对于商誉研究的逐渐深入, 商誉的会计核算会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是,当前我国商誉会计核算的框架结构还不完善,我们应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逐步完善商誉会计核算的理论体系,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琴芳.对新会计准则下的合并商誉进行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 2011(07)
会计核算具体方法范文5
论文摘要:在城市公共事业当中,由于基础工程建设成本处于高位,制约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譬如地铁工程的基础建设,目前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面临着高造价、少资金等问题。因此,本文将对地铁基础工程建设财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财务管理的具体办法,以提高建设的资金有效利用,促进地铁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地铁基础工程建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问题
地铁基础工程建筑的预算是对工程施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与支出情况作出的计划,地铁工程的实施,建筑方将根据既定的额度、指标和费用标准等,按照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进行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等施工,是工程经济合理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地铁工程由于工程的复杂性,其预算作为重要的财务管理环节,也是问题较多的环节,笔者根据实际的财务管理经验,总结出预算管理常见的问题如下:首先是施工单位的工作纪律散漫问题牵扯到预算操作和管理能力的提高,预算管理队伍的纪律和人事水平有待提高;其次是比重较大的人工费和材料费需要由预算人员来完成整个部分的编制和调整,为了使得预算管理的实际工程完成量和上报审批的完成量达成一致,预算员和财务管理的工作量大,给预算带来一定的难度;再次是规范管理的问题,譬如地铁工程的业务流动性大,导致预算管理的实施难度增大,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将开工前后的专项支出进行单独编制预算,给预算带来一定的难度;最后是预算的监督管理问题,目前的监督管理机制尚未成熟,必须通过试点摸索,才能够不断完善相关监督管理办法,给预算创设良好的实施空间。
(二)会计核算问题
地铁项目会计核算方面的财务管理工作,由于施工企业的差异性,核算水平一直难以达到预期的标准,目前施工会计核算存在以下的问题:首先是会计核算不够深入细致,导致会计原始记录不够细致,地铁施工的工序繁多,而每道工序在材料、人力和设备等资源消耗上都各具特点,因此需要进行分步核算方可进行成本管理,但对于粗放型的会计核算方式来说,是不实际的,而且难以发现管理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其次是会计核算不能够实际反映会计信息,不及时的会计核算会导致财务管理失去一定的价值,譬如材料盘点,由于材料堆放、状态等原因,很难直接盘点,但如果不及时盘点的话,材料的进出或者自然损耗很有可能影响核算的准确性。最后是财务数据传递的滞后性,鉴于地铁工程施工单位多,工程数据收集传递的速度慢,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在收款和垫支上难以形成有效管理,成本高居不下,严重影响财务的科学管管理。
(三)结算管理问题
地铁工程的结算管理关系到多方的经济利益,譬如投资方和承包方,然而结算管理的问题始终制约着地铁基础工程建设的财务科学管理,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地铁工程在竣工之后,承包人没有根据建设部、国家工商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通用条款,将竣工验收的报告在28天内发包,甚至出现承包方没有报送结算资料。二是在递交审核资料中,出现资料不齐全和竣工图纸不符合实际的情况,甚至有些竣工图只是将施工图做出简单修改等。三是由于地铁工程规模和投资较大,而且要求的技术水平相对普通工程也高很多,施工周期长,因此难以形成现场签证的有效管理,不仅存在缺乏正规图纸的情况,而且监理人员也鲜有从头至尾地进行认真核实,尤其是在隐蔽工程方面,查证问题非常突出。
二、地铁基础工程建设财务管理的具体方法
(一)加强工程的预算管理
地铁工程的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为了使得预算管理针对性地对整个项目进行有效控制,笔者认为必须根据上文地铁项目部预算管理问题,实现预算方案的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工程的预算管理:一是预算前准备工作,根据地铁工程的需要,设置责任部门,并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岗位职责,根据地铁工程的基本需求,笔者认为需要设置的部门有:指挥部、技术部、环保部、预算部、财务部、采购部、施工部、监督部、后勤管理部。二是总体预算的编制,项目指挥部要根据地铁工程的总体预算目标,组织各个职能部门根据所涉及财务内容进行预算分析,最后将各自的预算分析结果提交给指挥部,经审核确认后,进行适当调整。三是编制地铁工程各期施工的预算,在下发总体预算之后,编制各期的预算,然后由财务部门进行汇总,交指挥部审核,进行交流修改后方可定稿。四是预算的全面执行,在预算定稿之后,就直接进入预算的全面执行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各个部门要及时收集和学习相关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文件,根据总体的预算规定和部门实际,将预算执行情况上报,譬如财务部门对地铁施工项目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审核和控制,定期提出实际发生额,并作出对比分析。另一方面,根据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的差异性,对预算目标进行适当调整,同时结合调整情况对总体效益进行分析。
(二)加强工程的会计核算管理
地铁工程的会计核算管理,要综合各个实施企业的施工情况,进行统一核算,具体方法如下:在提高项目会计核算之前,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肃清会计核算的环境,一方面,要对会计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把关,通过培训和提高福利等方式,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政策水平;在地铁施工管理中,要建立相关的会计核算制度,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将核算责任落实到人,并作为考核的参考内容;建立健全的核算制度,要求核算人员以工作职责为依据,做好每天的核算记录,譬如对讲材料的每天进出仓做好数量登记,并每天定时进行盘点,对于外购材料的验收,也要进行规范管理,以通过核算的效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核算管理,提高核算的效率,笔者认为可以引入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每天将工程量及时输入,完成原始数据的计算、储存和传输工作,另外要安排专员对地铁施工的项目合同进行统一管理。
(三)加强工程的结算管理
地铁工程基础建设结算方面的问题,牵扯着工程多方的利益,相对财务管理而言,结算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切实解决工程结算中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结算管理的对策:一是根据财政部、建设部印发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的规定,应该催促承包方在规定时间内提供齐全的竣工结算资料文件,并确定未提供资料文件的责任。二是由工程管理部门审核资料,签证必须有施工、监理和管理三个部门的签名盖章原件,并列出提交资料的清单。三是结算审计人员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合同文件等,确保结算审核准确无误,并深入在施工现场进行反复核实。四是严格审查工程的报价,并根据规定作出恶意报价的处罚,尤其是控制承包方结算的高估冒算和重复计算。五是施工前中后加快竣工结算的速度,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基础工程建设的财务管理突出表现在预算、会计核算和竣工结算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制约着财务的科学管理,甚至影响工程质量的提高,因此,在进行建设财务管理的时候,应该根据这三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提高财务的管理水平,促进地铁工程的顺利施工和科学施工。
参考文献:
[1]战捷.对地铁建设单位财务分析的思考[j].新会计,2011年05期
[2]肖明娟.北京地铁十号线十标段项目的影子价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乔恒利.基础设施项目多元投融资模式选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会计核算具体方法范文6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在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经常学了新知识,就忘记了前面学过的旧知识,导致学生在离开学校实习时掌握的知识并不多。这说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记忆不够牢固,很多知识还不能融会贯通。对比一下企业里的会计,一个新手会计在一个企业里工作两年,正常情况下两年之后新会计就能成为老会计,再去新的企业也能很快适应工作。可以说,目前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会计课程还不如在企业工作两年成长得快。
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问题成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年龄、社会经历、工作压力等。但是,笔者认为学习模式不当是导致上述教学问题的重要原因。新手会计进入企业之后,在老会计的指导下进行会计操作,由于企业会计每个月的业务工作差别不大,大部分业务是每个月不断地重复的,所以新会计一般三个月后就能独立工作了。企业会计每个月做一次账,做账涉及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次综合性的学习和练习,两年时间里可以练习做账24次。而学校的会计教学讲究的是循序渐进、由易入难,强调的是知识的连续性、全面性、系统性,按照两年的学习时间进行教学进度的规划,从而导致学习周期过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在某个时期练习的次数很多,但缺乏长期、连续的练习,于是容易产生“掰玉米”的现象,学了新知识忘了旧知识。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会计的学习是真实、具体、直观的,而学校会计课程的学习是虚拟、概括、抽象的;企业中会计面对的是真实的经济事务,在运用会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会对理论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和牢固的记忆,而学生对企业的经济业务缺乏具体的认识,更不知道如何处理企业经济业务。于是,学生在学习时往往需要对经济业务进行困难的想象,并且不知道想象的结果是否正确,这就造成学生感觉会计很难学。
例如,从银行提现的会计处理,“借”: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学生都会做,但是对利润的结转,很多学生就不理解了。因为提现业务学生几乎都有亲身经历,即使没有经历也很容易想象,但是利润的结转太抽象了。因此,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业务处理结果,而不会分析业务,更不能灵活地处理会计业务。
三、建立中职学生自己的会计制度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介绍一种会计学习的训练方法——建立中职学生自己的会计制度。理论上,对会计主体的设定是非常灵活的,可以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组织、团体也可以是个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法人。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只要是需要独立核算的主体都可以成为会计核算主体。企业有企业的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那么学生也可以有适合自己的会计核算制度。
1.设计学生会计核算制度的目的
第一,加深对借贷记账法的理解;第二,牢固记忆各类账户的增减方向;第三,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第四,掌握常见账簿的登记规则;第五,学会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第六,掌握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第七,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技巧。
2.学生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
一是学生的经济活动概况。学生一般是周日晚上带着父母给的生活费返回学校。在校期间,学生使用校园卡进行消费,食堂和超市都要求刷卡结算,学生周一将生活费充入校园卡,手头保留少量的现金。
二是以一周作为一个会计期间。
三是采用借贷记账法。
四是采用收付实现制,而不采用权责发生制,学生的日常开销很少存在跨期摊提的情况,因此暂时用不到权责发生制。
五是科目设置。科目越多,涉及的会计分录也越多,为了简化核算,最主要的是为了学生便于理解,仅按照六个会计要素设置九个总账科目。学生的收支情况更接近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但是学生所学习的课程都是企业会计的内容,本文所述的方法也是为课程学习服务的,所以在有关的设定上,也尽量向企业财务会计靠拢。
各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与账户结构如下。资产类科目有四个,分别是现金、校园卡、银行存款、应收款。现金:核算学生手头的现金。借方核算收到的现金,贷方核算支付的现金,余额在借方,表示结存的现金。校园卡:核算学生存在校园卡中的资金,借方核算存入校园卡的金额,贷方核算使用校园卡支付的金额,余额在借方,表示校园卡结存的金额。银行存款:核算学生个人银行储蓄卡内的资金,借方核算存入的金额,贷方核算取款的金额,余额在借方,表示储蓄卡的余额。应收款:核算学生借给他人的款项,借方核算借出的金额,贷方核算收回的金额,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收回的款项。负债:核算学生向他人借入的款项,贷方核算借入的金额,借方核算归还的金额,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归还的借款。所有者权益:资产与负债的差额,表示的是学生自有的结余下的资金,贷方核算从利润账户结转来的结余,借方核算从利润账户结转来的超支。收入:核算一定期间内其他方给学生的钱,包括父母与亲戚朋友给的生活费、零花钱、压岁钱、奖金等,贷方核算学生的资金流入,借方核算结转去利润账户的金额,结转后期末无余额。费用:核算一定期间内学生购买各种物品的开支,以及生活、学习、娱乐的各项开支,借方核算学生的各项开支,贷方核算结转去利润账户的金额,结转后期末无余额。本着简单易学的原则,将学生所有花钱的内容都列为费用,只保留现金、存款、校园卡作为资产。利润:核算学生一定会计期间内收入与费用的差额,有可能是负数,贷方核算由收入转入的金额以及结转去所有者权益账户的超支金额,借方核算由费用账户转入的超支金额以及转入所有者权益的结余,结转后无余额。
六是会计凭证。因为学生的收支很少获得原始凭证,所以不强制规定业务记录一定要有原始凭证,但是如果有相关的原始凭证,提倡学生保存使用。记账凭证使用通用格式的记账凭证。
七是账簿设置。设置现金与校园卡两本日记账,总账一本,无明细账。
八是会计报表。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九是会计核算程序。采用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如果有原始凭证,则每天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如果没有原始凭证,则每天根据业务直接编制记账凭证。每天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现金和校园卡日记账,结出每日余额。每天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每周末日记账与总账核对。每周根据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
3.学生会计核算方法举例
以学生一周的常见业务处理举例,说明学生会计核算方法。
学生得到父母给予的生活费100元。
根据上述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和总账,得出各账户余额和发生额,再根据总账编制报表。
四、学生会计核算方法的实践成果
学生会计核算方法已经在笔者学校实施了两年。对两届会计专业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教学实践,每届学生都练习了一个月。第一批学生练习时由于科目设置太多,要编制的会计分录也多,学生感觉比较复杂,这就背离了创立这种方法的初衷。于是在第二批学生练习时,对科目进行了合并,尽量减少科目,减少分录的编制。改进后,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不论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较差的学生都提出了许多问题,有的问题简单,有的问题复杂,特别是针对利润的结转,提问的学生很多。这种情况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是很少出现的,这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在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提高了兴趣,学习效果与质量自然就提高了,学生在实习时解决实际经济业务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
五、中职会计教学实践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科目。例如本文所说的校园卡科目,其他学校的学生可能不是用校园卡消费的,那就可以不设置这一项。
第二,本方法针对的是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的具体实践,因此在学习基础会计课程时,采用这种方法练习效果较好,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第三,随着学生学习程度的提高和对会计知识理解的加深,本方法的内容也应随之变化。例如把学生购入的生活与学习用品列为资产,并考虑用恰当的方法将资产摊销计入费用,会计基础可以把收付实现制改成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程序也可以改成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等。
第四,保证教学时间。刚开始学习本方法大概需要8课时。教师最好每周对学生的凭证、账簿、报表进行检查,并用1课时的时间进行讲评。如果能坚持一个学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教学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