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重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重点范文1
关 键 词核心素养;学习重点;课程设计
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为适应现在生活及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统整的知识、能力及态度的素养,它是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键,更是培育能自我实现与社会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国民与世界公民的重要基础。因此,核心素养被誉为是课程设计的DNA。
一、学习重点的意涵
“科目学习重点”简称“学习重点”,是依据科目核心素养进一步具体转化发展而来,由学习内容与学习表现组合交织而成的,能呈现所欲达成核心素养的知识、能力、态度等学习内容与认知、技能、情意等学习表现。如表1所示,学习重点和科目核心素养的呼应表,可用来检验学习重点的学习内容及学习表现与科目核心素养的呼应性。
二、学习重点的性质
就性质而言,学习重点是属于各科目核心素养下的重要内涵,学习重点比核心素养更为具体,学习重点主要由该科目核心素养发展而来,且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通过各科目的学习而达成,但科目各有其特性,不需要每一科目都要依据所有核心素养来进行课程设计。学习重点可结合各科目核心素养增加学科的弹性与特色,避免过多及过杂的重复学习,而且可以彰显出学科特性的课程设计理念。换言之,学习重点可以同时包括学习表现与学习内容两个方面组合交织而成,而且学习重点可建立各学习阶段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并妥善处理长久以来存在于中小学课程内容中的重复、难易度及知识量等问题,可依据学习心理的连续发展原则及知识的专精分化程度,研订各学习阶段各科目的学习表现与学习内容,以建构课程连贯体系。
(一)学习内容
科目学习内容简称学习内容,包括事实知识、概念知识、程序知识、元认知知识。第一,学习内容是依据科目核心素养发展而来;第二,学习内容聚焦于该科目应该学习的重点内容方面;第三,学习内容具有连贯性,可以依据年级与阶段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第四,学习内容非常严谨,可与各学习阶段、学年、学期的重要学习内容进行紧密联结;第五,学习内容可以涵盖该科目的重要概念、范畴与原理原则,不应被窄化为事实知识,尤其是记忆性的知识。
学习内容无需像传统的教材大纲一样列出所有的教学材料,只需指出该科目的重点知识,以及重要能力和态度价值即可。学习内容的规划不见得要把所有节数全部塞满,可由教师根据课程设计弹性地加以组织。各科目的学习内容,可视科目性质分为几个主题轴,依年级或学习阶段适切的方式进行叙写。依照年级或学习阶段区分,可分为1至12个年级或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高中阶段五个学习阶段,并依据年级阶梯或学习阶段阶梯,透过学习内容的数量逐渐增加与学习内容的复杂度陆续提升,可展现不同学习阶段、学年、学期等学习进程的重要性,以改善青少年学习经验的继续性、连贯性与统整性。透过建立课程的连贯与统整原则,提供青少年无缝的教育旅程,有利于统合幼儿园到中小学校的教育目标,在课程纲要的制定、各科目内容的设计、教科书的编写等方面,均能达成课程连贯的理想。
(二)学习表现
科目学习表现简称学习表现,是指学习历程方面的认知、情意与技能等向度的学习展现,代表该科目的非内容向度,学习表现能具体展现或呼应核心素养。学习表现相当具有特色,其一,学习表现是依据科目核心素养发展而来;其二,学习表现聚焦于该科目应该学习的重点历程方面;其三,学习表现又具有连贯性,可以依据年级与阶段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其四,学习表现非常严谨,可与各学习阶段、学年、学期的重要学习表现进行紧密联结;其五,科目学习表现是代表该科目的非内容向度,但是与内容关系密切,旨在透过学习表现的水平,协助学习内容的展现与落实,引导教育人员协助学生发展该科目的核心素养。学习表现中的认知向度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鉴、创造;情意向度包括接受、反应、评价、重组、价值观或品格陶冶;技能向度包括感知、准备状态、机械化、复杂的外在反应、适应、独创。
换言之,学习表现是指认知、技能、情意等学习表现的水平,是指应能呈现该科目中有关非内容方面的特质,并能呼应科目核心素养。各科目的学习表现应具体展现该学习历程的学习表现水平,并且可依学习阶段进行叙写。学习阶段的划分方式如下:小学1-2年级为第一学习阶段、3-4年级为第二学习阶段、5-6年级为第三学习阶段、初中1-3年级为第四学习阶段、高中1-3年级为第五学习阶段,并依据学习阶段阶梯,透过学习表现的数量逐渐增加与学习表现的复杂度或表现水平的复杂度的陆续提升,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其进行评分。如得分在第4级水平者,为深度掌握该学期、学年、学习阶段所需的认知、技能与情意;得分为第3级水平者,为充分掌握该学习阶段、学年、学期所需的认知、技能与情意;得分为第2级及第1级水平的学生,分别为部分掌握、极少掌握该学期、学年、学习阶段所需的认知、技能与情意。
三、学习重点的课程设计
核心素养能引а习重点的设计,而学习重点虽不必完全对应科目核心素养,但重要的学习表现或学习内容应与该科目的核心素养相呼应。换言之,学习重点及学习表现、学习内容都是科目内的概念。但是,学习重点是上位的概念,学习表现与学习内容是下位的概念,分属不同层次。学习表现与学习内容两个方面,符合对认知概念的分类,提供教师具体设计的课程元素,也可以兼顾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与历程模式。前者比较适合对课程学习内容的强调,后者则重视历程中的学习表现,学习表现与学习内容两者应与该科目的核心素养相呼应。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重点范文2
一、对现行课程结构和设置弊端的分析
常有人说,现行课程的最大弊端是学科要求太高,以至学生负担过重。我们却以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为什么呢?我们不仿设想一下,如果把现行课程各学科的内容大大削减一下,来一个删繁就简,而在考试评价体制上却依然去追逐“客观性”,而不是“教育性”,依然去追逐各种各样的“相对评价”,强调“区分度”;并且依然要求每一个学生对每一门学科都达到100分,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想升入重点中学、升入大学的学生,他们的负担能减轻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其实,当一位学生对某一学科真正具有兴趣时,会千方百计地去钻研,再重的负担,在旁人看来是不堪重负的负担,他也不会觉得沉重;反而可以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其实,我们的社会是丰富多采的,我们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来进一步发展它。单一的评价观念和体制,无论如何是包容不了那么丰富的层次的。评价的唯一性显然也是强化“等级社会”的手段,它也同样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是现行课程体制的又一大弊端。
现行课程结构和设置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倾向。它有重理论轻技能的倾向。现行课程结构中,绝大多数是理论或所谓基础知识课程。技能性课程比例很小。在学科内容中,也是理论多于技能。而且由于对“技能培养”还有片面的理解,往往把技能局馅“解题、实验和劳动”。即使在这三项中,受到重视的也只是“解题”。
二、教育的观念必须有所更新有所突破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首要一步是教育观念的变革。要克服现行课程的上述弊端,不仅仅是三项“技术改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观念的重大转化。这种转化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认识。
1.教育必须使人不仅能适应现实社会,而且应能变革社会。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只能适应自然,而人却能变革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环境更适于人类的生存,这是人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样,社会化的人,不仅应能适应社会,还应能变革社会,促使社会不断发展。教育必须为培养这样的人而努力。
2.学校功能不仅应具有“继承文化传统的使命”,更应具有“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使命”。长期以来,我们学校的功能偏重于“继承文化传统使命”。体现在所培养的人缺乏创造性,没有明确的个性发展要求,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材的编写,都是以“继承”为手段,以“适应”为目的。这是造成我们教学水准低下,人的整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3.学校是培养人使之得以充分发展的场所,学校决不仅仅是提供人力资源的场所。当今世界上课程的人性化发展已蔚为大观。从苏联合作教育对苏联教育的反思,到美国人文主义课程观的复兴,证明了这种课程演化的大趋势。
我国知识界的精英也一再强调基础教育对于人性的尊重,独立人格的培养以及促进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与此相应,市教育局领导提出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加强基础、发展个性、提高素质”,这是教育观的巨大转变。
4.在课程观念上要有整体观,要允许某些方面落后,要鼓励某一方面冒尖。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求学生在课程上达到全面优秀,通过机械反复的强化训练,通过对思维方式的模式化的训练,培养出一大批只能“学以致考”,专门获取高分的人,这种全面高分往往是通过牺牲了技能训练,个人兴趣爱好的发展,牺牲了对变更社会的主动精神的熏陶而获得的。
为此,在现阶段的课程设计中,要淡化全面发展,强化个性发展;淡化主课观念,强化变副为主的观念;淡化学术性,强化应用性;淡化书本性,强化技能性。在不平衡的发展中,谋求人的整体发展,这才是教育的辩证法。
三、课程改革应凭借课程理论的指导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重经验轻理论的倾向。由于经验与实践之间缺乏活跃的反馈,致使经验难以上升为论。对于课程改革,究竟是凭借经验来实施,还是凭借理论来指导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
过去我们之所以会凭经验办事,一个客观的原因是缺乏教育理论。有人说解放40年,我们国家还没有出过一个真正称得上为教育学家的人,这是有一道理的。所谓教育学家,不能只是有一些教育新思维的人,不能只是具有一些思想火花的人。教育学家应尽毕生之精力进行教育理论的探索,使之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形成理论痰,以专著的出现为标志并用以指导实践。
在课程改革上,我们也有过同样的教训。由于凭借经验与感觉,我们历次的课程改革始终在学科和社会两者之间摆动。要么就是过于强调课程的社会功能,时代和“”时期的课程,就是课程实用化的极端;要么就是过于强调基础课程的学术化,现行课程结构在这方面就是一个例证。
所以,所有参与课程改革的人,都应认真阅读一二本现代教学论和课程论的著作,至少对课程的演化及其设置的理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也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终身学习”对于课程工作者的要求。
在具体学科结构中,可按教学内容的差别形成四类教材。第一类是以本学科基础知识为主线,低于现行大纲而形成的学科基本教材。第二类是以个性较强,难以纳入主线,而又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科特色的内容;或者对发展学生一方面智能有特殊意义的内容,形成该学科的微型教材。第三类是以学科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养为主形成的选修教材,供对该学科有特别兴趣的学生选用。第四类是该学科与大学基础课程相衔的预科教材。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重点范文3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教学模式 师资建设 职前培养
师资队伍的建设一直是我国农村地区小学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快速发展对小学教师的角色、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以及一定的课程整合、设计和开发的能力。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的初等教育专业,如何使学生走上教学岗位后,能够迅速适应小学教学的需要,不再走“未上岗,先培训”的老路,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教学方面进行了 “2+1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
1 农村师资培养的特点
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主,因为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地域差异,农村师资职前培养具有自身的诸多特点。
1.1 对职业精神的渴求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工作环境较差,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教师的待遇比较低,从而导致小学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城镇小学相比较,在农村的师资培养过程中,教师的职业精神问题便凸显出来。
1.2 对全科型教师的诉求
鉴于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数量比较少这一现实,许多教师都身兼数科、身兼数职,个别地区依旧存在“包班”现象和复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不仅要承担本班级所有的教学科目,甚至担任全校某一学科的全部教学任务。这就对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不仅要有全面的学科知识,还要懂得基本的教育管理常识。
1.3 对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要求
由于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政策支持的缺乏,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建设一直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缺少教具、缺乏必备的教学设备和仪器,教师面临的依然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困境。然而,农村小学与众不同的地方却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极具地域特色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成为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突破口。这也使得在当前农村小学师资培养中,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和课程整合的意识已经成为一个亮点。
2 初等教育专业2+1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初等教育专业(专科)实行的“2+1教学模式”,简单说就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前2年重点进行理论学习,后1年重点进行教学实践的教学模式。前2年的理论学了课堂教学以外,还包括专业技能训练、教育见习、社会调查等。2+1教学模式突破了原有师资培养的思路,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育实践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重要调整。
2.1 课程设置
小学课程综合化是21世纪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中,进一步优化了通识课程、教育类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的配比,精心挑选课程内容,符合当前国际师范教育的整体趋势,即教育专业课程比重增加(占总学时的25%左右),教育实践起步提前(大多在第1学期开始),职业技能与方法课程门类多、分类细、比例大,教育见习、实习分散进行,有利于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
在学科专业课程方面,只开设专业基础课,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精深,在教育类课程中增加了中外教育史、班主任管理艺术,学科专业课程增设了汉语基础、手风琴,主要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教学法课时增加了2倍,教育实践课程比重明显上升。课程设置的调整,旨在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具有崇高的师德、良好的艺体素质、从事小学多门课程教学的能力和初步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所有课程开设时间的安排既考虑到基本教育理论和技能技巧的掌握,又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知识结构的建构,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2 教学模式
根据初等教育专业“全科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侧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利用当前小学教学中的典型案例,简明扼要讲述理论核心,通过小组讨论、调查报告、教学设计等多种方式实现教育理论的应用;课后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拓展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敏感度;每门课程设计若干研究性课题,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锻炼理性思考、教育研究的能力,并将课题研究的成绩计入学科总成绩中。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一体化,即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结成合作伙伴,大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间接带动课堂教学的进步,同时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师范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再通过实践验证和丰富教育理论”的意识。
因此,2+1教学模式强调高师院校与小学之间的合作,与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安排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讲座,同时分派高校各专业教师深入小学了解当前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专业课的讲授积累素材,提高了理论应用的可操作性,既有利于培养符合现代小学教育要求的合格教师,又促进了大学教师从灌输型向研究型的转变。
2.3 教育实践
教育见习和实习是提高教学技能、实现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转化的关键环节。通过见习、实习,加强学生对实际教学过程的洞察、应对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研究意识,实现教师教育对实践的回归。
为了保证见习、实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1教学模式采用分段交叉培养方式,延长实习时间,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将学科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见习与实习交叉进行,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分解渗透到6个学期当中,在明确每个阶段主要任务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2.3.1 见习、实习阶段的安排
关于见习与实习的时间安排及主要任务,可以按下表进行:
阶段 时间 主要任务
第一次见习 第2学期(1周) 以观察了解小学教育现状为主,形成感官上的整体认知,了解小学实际教学活动,同时反思大学中的学习,形成职业概念,规划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第二次见习 第3学期(1周) 教学观摩,观察小学教师如何组织教学、管理班级,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思考对策,见习期间尽可能参与小学教师的集中培训和教学研讨。
第三次见习 第4学期(1周) 见习期间,除了听课、见习班主任以外,要与小学教师共同备课并参加小学的教研活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数量的授课。
第一次实习 第5学期(1学期) 第一次实习的方式是集中实习。实行“双导师”制度,即除了实习学校配备指导教师以外,实习生所在的系也要安排指导教师,进行巡回听课、指导。
第二次实习 第6学期(1学期) 顶岗实习。实习生以一名真正的教师身份,从事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2.3.2 见习、实习指导
建立由教育专家、任课教师、小学校长、小学优秀教师等人员组成的见习实习指导小组,在见习实习的各个阶段对实习生进行教育理念、专业技能的全面指导。
2.3.2.1 见习、实习前的指导。具体包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观看实习录像、进行微型教学和问题模拟教学、教师形象塑造、见习实习的主要任务和细节指导等内容。
2.3.2.2 见习、实习过程中的指导。指导教师根据实习生(见习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表现,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策略。每个实习阶段都会有指导教师到小学进行巡回指导,随时记录实习生的表现,解答实习过程中的困惑,为实习生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2.3.2.3 见习、实习后的总结指导。指导教师和实习生共同总结见习、实习中的得与失,正视见习、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进一步提升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在每个实习阶段结束后,总结实习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制定合理的改进计划,实现教育实践能力的逐步提升。
2.4 评价体系
在建立课程与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坚持评价标准的发展性和实践性,从毕业生就业、入职适应速度、在职表现及职后发展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技术的多样化,形成由教育专家、教师、学生、小学指导教师等多个主体组成的评价小组,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多种途径,收集评价主体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意见、建议,在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教师要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实现教学相长;注重评价方法的综合化,即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互补充。
3 2+1教学模式与农村小学师资培养需求的契合
初等教育专业2+1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的充实以及实习基地的选择等方面,满足了当前农村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多方面要求。
3.1 “全科型”教师培养目标的定位
2+1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打破了以往的专业界限,实现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知识的融合,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不划分专业方向,教法课程逐渐涵盖小学各个学科,并在教育类课程中增加小学综合实践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现了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和前瞻性。
3.2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与城镇小学课堂教学的不同在于,前者由于硬件设施的缺乏,所以更加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而对教师课程意识的要求便更为迫切。在2+1教学模式中,教学设计与玩教具制作相融合,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在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教学技能的同时,增加“利用乡间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玩教具制作、班级环境创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通过这些针对性更强、适用性更广的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3.3 实践基地的建设
2+1教学模式中的教育实践体现在分散实(见)习与集中实(见)习的融合,在每学期一次的教育见习中,学生回到生源所在地的农村小学跟班一周,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逐渐丰富对农村小学教学环境及教育现状的感性认识,并在见习结束后,完成不同形式的见结,在理性反思中深化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认识。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重点范文4
课程一词在拉丁文中是跑道的意思,由于认识上的差异,有人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有人认为课程就是教学计划,也有人认为课程就是教学经验,等等,这些看法都是不全面的。从广义来讲,课程就是实现教育目的、目标而组织的由教育内容与实施策略所构成的有机的整体;从狭义来讲,课程指教学的科目,在这里指一门学科。
学科是指为了教学的需要,而把某一门科学内容加以精选和排列,使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和某一学校教育所应达到的水平。学科同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科内容既要能反映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又要是科学上有定论的东西,这是二者的联系。学科的体系不同于科学本身的体系,它既要适应不同年龄的学习,又要能达到学校教育的目标,这是二者的区别。
历史属于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历史课程是广义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它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是给予伟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任何国家,不管它的社会制度如何,教育都是为了社会的需要,培养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人。跨入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教育目标也由培养传统型人才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转化,历史教育作为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也不例外地需要进行改革。因此,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即指历史教育为实现其新的教育目标而选择的全部教育内容及进程。
二、历史课程改革的内容及进程
著名教育家泰勒经过八年的学校实验,1949年完成了他的《课程和教学的基本原理》,创立了较完整的课程改革理论体系,他指出,课程应包括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所以,笔者认为历史课程改革的内容包括:制定历史学科课程标准,进行历史学科课程设计,调整优化课程结构,编写有特色的教材,加强对历史教师教学手段的培训和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等等。
基础教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借鉴国内外课改的经验,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我们了解到:我们的课改工作方针是“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具体工作分两个阶段:2000年到2005年,完成新课程体系的设计、实验和调整,颁布新的课程标准,评价制度及课程管理政策,使用新教材并运行起新的学校管理制度;2005年到201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历史课程改革已按此进行。
三、历史课程改革的重点
在历史课程改革的范畴里,最重要的是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往实行教学大纲制,中小学教育从上到下实行一纲(教学大纲)、一本(科书)、一参(统一的教学参考书),全国上下一盘旗,没有体现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学生认识的差异性。在这种大“气侯”下,历史教育的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课程结构单一、内容陈旧,不同程度地脱离了社会实际;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使课程难以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为此,教育部决定要在总结现有课程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非常英明的举措。课程标准具有教学大纲的功能,但它不同于教学大纲,它是一种规则,它研究的是课程体系中的性质、功能、范畴,明确本学科的目标、范围,研究本学科结构、概念、基本观点,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研究本学科不同类型课程的综合功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国家课程标准规定了各门学科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教学建议、评价标准等,它既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教材编写、教学与评估,以及升学考试命题的依据。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已按此颁行。一个好的课程标准制定后,就使得教材编写、教法采用、教学效果评价有了游戏的规则和法律的依据。好的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教材的多样化、教法的灵活性,有利于历史教育功能的发挥,从而更好地为新世纪服务。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标志着全新的历史教育的春天到来了。
四、历史课程改革的难点
任何改革,都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失误和偏颇总是会发生的,课程改革也是如此。总结国外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对历史学科课程改革肯定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回顾过去的一个世纪,国外在课程改革中主要有哪些问题呢?综合起来如下:
1.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20世纪二十到三十年代“儿童中心论”非常流行,片面强调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对忽视对课程本身的系统建设,因此受到“轻视教学论”的抨击,但五十年代以后,又明显呈现课程过深、过难、过分理论化的趋势,从而使新教材难于吸引大批学生,教师也不愿意教。我们现在的教材就有这样的特点,有些偏,过于精简,难以理解,而且题和教材不配套。
2.在社会舆论上没有作好充分宣传,因为新的探索就是对传统观念的冲击,当人们没有接受新的理念之前,必然会对新的改革产生心理上的反抗。例如,美国的现代外语设计课程在52万美元的支撑下,历时七年的实验取得了成功,在美国东北部各州试用的结果是学生的口语能力大多超过老师,就是为了这一点,教师就拒绝采用该教材,以取得关于教师的传统形象。我们现在的教材虽有了几种版本,但在教材的使用上,都是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选定的。
3.忽视课程设计的规律性,对学校课程的编写作了形而上学的理解。众所周知,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要求娴熟学科新知识的专家、学者参与中小学课程设计,这实际上是把课程编写同学术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混为一谈,这使得课程改革过深、过难,教师难以掌握、学生不太愿意学,结果这成为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鉴于上述情况,现在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教师本人对新教材的适应能力,并且把这种适应能力培训工作列于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由此可见,教师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项工程对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来讲,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它的复杂性、重要性、创新性使我感受到这就是我们目前改革的难点,而对历史课程改革而言,难度就更大了。主要因素分析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1)由于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转变,升学就业趋向电子工程、医学、金融、法律等热门专业,师范专业成为了冷门,而历史又是冷门中的冷门学科,很少有人选择。
(2)由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其创新价值和社会价值不能立竿见影地显现,人们往往忽视历史dylw.net 的教育功能,加之近些年历史高考命题较难,考生成绩难以提高,各种版本的教材,还有待调整、完善,因此,学生不愿意学习历史,教师无法教好历史。
(3)学校领导,特别是初中学校的领导,从本学校的升学利益出发,以中考不算历史成绩或算也分数有限为由,减少甚至不开历史课,更不愿意送教师培训。
(4)中途培训在资金和师资力量充足的情况下,学校会大力支持,但在贫困地区,在教师资源紧张的地区,培训工作就很难进行。
(5)教师本身的素质决定培训的结果。其实现在很多老师还在穿新鞋从老路。
综上所述,历史课程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周全的策略,需要主管部门的支持,需要广大历史教师的支撑,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这个角度讲,历史学科课程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方展画.美国联邦政府与当代美国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1990,(2).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重点范文5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里面都说,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所以幼儿园的课程是什么?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过程。
幼儿园课程的要点在哪里?首先要有目的。没有目的,每天不知道要干什么,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师拍脑袋决定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不是好的课程。这个目的应该是适合孩子的、全面的,也就是说幼儿园课程的目的要能够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其次,这些目的是层层推进的。如何层层推进呢?《指南》里明确指出,在每一个领域,在每一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做什么,难易程度是什么样子,从哪里到哪里,规定了明确的路线图。《指南》的表格里对儿童获得的经验已经做了明确说明,但是有些不够具体,每个幼儿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把《指南》细化,这是目的。
其次,要有计划。一个学期该做哪些事,进行哪些活动,拟定计划,这是老师的基本教育能力。有了计划我们的教育才能够真正有目的性,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最后,课程是一个过程。有的幼儿园你问老师:你们的课程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就拿了一本书给你:这就是我们的课程。那么就意味着这个老师认为课程就是一个文本,就是一本书。单单有书不能说明这个幼儿园的课程,这本书到了教师的手上,教师会如何演绎,如何去转变,如何去发展?如何变成实践?这才是关键,这才是真正的课程。幼儿园的课程是做出来的,真的想了解一个幼儿园的课程,看书面的材料是永远不能真切把握的。要想了解一个幼儿园的课程必须深入到班级里去,深入到活动过程里去,所以课程是一个过程。
幼儿园最好的活动方式应该是生动、活泼、主动的,且多种多样的。
什么样的活动是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这种活动能够符合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具有游戏的性质,让孩子感受到有趣味。另外,又有一定的挑战,通过这种活动他可以获得新的经验。因此,幼儿园里面孩子的情绪的状态应该是积极向上的。
幼儿活动的方式、状态、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对老师们来讲一个很大的挑战是:你能做到活动形式多样化吗?你能做到每一种活动形式都是有效的吗?你能做到每一种活动都能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吗?有些幼儿园区域是铺开的,区域铺开以后,老师就在一个区域里,不停跟孩子讲,怎样是对的,怎样是不对的,你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表面上老师很投入,很负责任,但如果这样的话,教师不就把集体教学变成了小组教学了吗?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到哪里去了?孩子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到哪里去了?也有些老师,因为现在是区域活动了,老师站在边上无所事事,也不关注孩子。区域活动也是重要的活动形式,它不是那么简单,也不是那么复杂,不要怕它,但是要认真对待它。
我们今天要做的事,就是要打破以集体教学代替所有活动的方式,让各种活动有机配合,提高成效。我们不是要把课上得多么精致,而是要让孩子在多样化的活动中真正投入地探索、体验和表达,真正获得有益的经验。也只有这样,才能落实课程游戏化。
课程建设是干什么的?课程方案里面规定了一个行动路线图,描绘了一种可能的课程方案的样子。
很多幼儿园都在出书,出书作为一种追求,其实出书没有那么重要,书只是一个课程方案,这个课程方案主要讲的是我们平时的教师用书。当前我们看到的、能买的教师用书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适性的课程方案,就是它是没有针对性的,不是针对一个幼儿园的,有些只说针对某一个地区,有些根本不说,在哪里都行,它不说适合范围。其实真正的普适性课程是有一个范围的。
还有一种课程方案是园本化的,某个幼儿园根据自己的实际编织了一个课程方案,这种课程方案是可以借鉴的,但不能直接拿来就用。无论是普适的还是园本的课程方案,都不可能正巧适合你这个幼儿园,拿来实践的过程当中必须进行改造。
这两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它们在课程方案里面规定了一个行动路线图,描绘了一种可能的课程的样子。在用这些课程方案的过程中,幼儿园就要看哪些适合自己,哪些不适合自己。再好的幼儿园都是从借鉴开始的,在借鉴课程方案过程当中,把游戏课程观、生活观、经验观等一些好的理念放进去,让这个课程更加适合自己。这就是课程建设的过程。
在幼儿@里面,是没有课本的概念。课程方案只是规定了一个行动路线图,只是一个大致的计划,老师用什么去教?孩子用什么学?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学习材料应该是一些操作性的材料,也就是来自生活当中的材料,孩子可操作的材料。幼儿园里面要严防幼儿像小学生一样每人拿一本书,教师就教书上的内容。幼儿园大量的操作材料应该是孩子可操作的,孩子生活当中的。我们说老师搞课程建设,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去挖掘、寻找这些课程资源,并探索引导幼儿活动的有效方式。
幼儿园应该有课程资源库。资源库、资料室是储藏孩子活动过程所需要的各种材料。这些资源的种类、数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活动,影响到孩子获得什么样的经验,最终影响到教育质量,影响到孩子的发展的目的有没有达成。
要把幼儿园资料库的建设当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从孩子的发展需要出发,依据《指南》的精神,从大自然大社会当中去获得资源。不是所有的课程资源都是可以放进资料室的,有的资源是不能放到资料库的,它就在外面。比如说种植园地是资源的一部分吗?是的,它没办法放到资料库里面去。社区生活当中有很多民间艺人,有很多建筑,能不能作为课程资源呢?但是,我们要记得这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库不是间房子,它是一个系统。
幼儿园选择课程方案的过程,就是对课程方案审查的过程。你如何选择一个课程方案,你看它们的目标全不全,它有没有小学化倾向。大家都知道教育厅“游戏化”的文件里讲过,可以根据一套或者多套方案拿来进行改造,形成自己的课程方案。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如何选择?只有当这些课程方案变成实际活动过程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课程。我们要在活动的过程当中,去把握方案里面的核心精神,让那些核心精神能够在实践当中得到贯彻,得到落实。
什么是课程的园本化?课程园本化是实现课程适宜性的关键。
对课程的审查解决的是合格问题,不能解决适宜与否。幼儿园首先要选择合格的课程方案。适宜的问题怎么做呢?适宜的过程就是园本化的过程。“适宜”必须通过园本化的课程来实现,所以要借鉴一个或者多个课程方案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面来进行改造和完善。
如何让课程真正适合呢?在实践基础上,让课程更加得完善。园本化的过程不是书面工程是实践工程,在实践中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课程方案。长期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还是一个改造、创新的过程。园本化的过程要思考:为什么适合,为什么不适合?还有一个就是要创新,我们幼儿园的特点跟中小学不一样,要避免把园本过程当成书写过程,课程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重点要在实践上,不是在书面上。
课程园本化说到底,不是说每一个幼儿园要写一本书,是课程要更加适合幼儿园。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的过程中,充满了问题需要老师们不断去解决,老师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对课程达成共识或形成创造性的对策。好的课程,是适合幼儿园的课程。园本课程建设,是老师的课程设计、观察分析、活动组织、创造创新等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单单书面写作是不能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只有真正地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一面去思考,一面去实践,教师的专业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没有专业能力的保障,课程建设是无法推进的。
我们做幼儿园课程建设最终要干什么?就是让课程更加适合自己的幼儿园,所以要从幼儿发展的大局上认清园本化的必要性。从让课程更加适合孩子,幼儿获得更好发展的意义上来讲课程园本化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只是不同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速度不一样。
课程建设包含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课程建设是幼儿园教育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幼儿园课程建设不同于中小学课程设计。中小学的课程设计主要是设计知识点,确定课题,确定内容。幼儿园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另外,课程是有结构的,不同的幼儿园课程,结构不大一样。有些幼儿园是五大领域,有些是主题加五大领域,有些的五大I域加区域,有些是主题加区域,不同的幼儿园组合方式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课程的结构。在课程结构里有相应的课程内容,不同的幼儿园的内容很不一样,南京市的某个幼儿园课程跟阜宁县里的幼儿园不一样。这是为什么?生活环境不同,资源是不同,所以它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但总体目标是一样的。另外幼儿园活动状况的评价和分析,还有活动形式、方法,还有资源的挖掘和活动的创设等,这些都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否落实,不取决于政府,不取决于园长,而是取决于每一位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做得怎么样,直接决定孩子的发展,教育的质量。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将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老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显得特别重要。课程建设需要所有的老师都介入,每一个老师都是课程的建设者,每位老师都可以对她班级的课程进行调整,进行改造,进行创新,让课程更加适合自己班里的孩子。事实表明,课程做得好的幼儿园,老师的积极性和热情都被充分调动,每位老师都是课程的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群策群力的课程才可能成为好课程。如果大部分老师认为这是领导的事和我没关系,这个幼儿园课程不可能做好。教师积极性的问题不解决,课程建设就没办法推进。
进行课程建设,要理清自己的观念在哪里?
进行课程建设,无论是课程游戏化项目,还是其他课程建设项目,做的事情是一样的,首要的是理清观念。我们目前的课程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合理不合理,还要不要改进?我们课程的内容是不是真的反映孩子的生活,是不是把周围的资源充分利用了,我们的这些内容是不是真的感兴趣的?要对内容进行调整。孩子的情况我们清楚吗?我们观察评价和分析了吗?我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评价去修改内容了吗?活动形式是不是多样化了?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可不可以丰富?这些都是课程建设的工作。
为什么需要理念,因为这些理念是课程建设的指路明灯,有了这些理念,我们就能知道课程往哪个方向走,它会影响课程建设的方向和质量。
在《纲要》和《指南》中反复强调了课程建设的理念,课程的理念是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生活化、体验化、整体化、过程化、情景化。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游戏化、生活化、经验化。
这些理念是相互关联的,相互作用,从一个理念切入,一定会到达另一个理念。幼儿园不一定要把这些观念全面罗列,抓住几个核心,其他理念就会串联起来。比如说:是游戏的怎么会不情景化呢,怎么可能不过程化呢?如果是生活的一定是整体的,因为他们是相关联的,我们要有这些意识。所以,课程方案,它不可能把所有点都写全,即便只有其中几个,只要是关键的理念,就会把其他理念带出来。
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本质特性。
游戏化不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唯一路径。有的地方不叫“游戏化”,而叫“生活化”或者“趣味化”、“经验化”,这些观念是相通的。提“游戏化”的好处是抓住了当前我们幼儿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抓住了老师们在认知上的一个缺失――游戏精神如何贯彻在一日生活当中。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本质特性。
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重点范文6
2016年2月,中国教育学会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向社会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并被看成一个统帅教育改革的上位概念,引领并拉动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评价等关键教育活动。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为深入了解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们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看法,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上海市教育报刊总社发起,联合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和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共同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长问卷调研工作。受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承担了此项调研的问卷设计和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报告撰写工作。
二、调研目的与内容
本次调研主要想了解中小学校(园)长对中国教育学会的九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缺乏性、培养落实问题等的认识和实践情况。通过对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发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问题,并为中小学幼儿园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建议。
调研问卷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调研对象的性别、学段、任职年限、所在省市等。
第二部分是关于对九大核心素养的认识,包括重要性、缺乏性以及落实的难易度等。
第三部分是关于中小学幼儿园落实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现状和打算。
三、调研方法与过程
(一)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网络问卷调研的形式。被调查者可以在台式电脑或移动终端(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上完成调研问卷。
(二)抽样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式,从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四个省市抽取330名校长参与调研。
(三)调研过程
5月中旬~6月中旬完成调查问卷设计,做好网络调查平台的准备工作。
6月下旬~7月底在四个省市开展网络问卷调研工作。
8月汇总调研数据,统计调研数据。
9月撰写调研报告初稿,讨论、修改并完成调查报告。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校长对九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认识
1.社会责任、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是校长认为最重要的前四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在九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限定校长最多选三项对学生最重要的核心素养,结果显示:
总体来说,校长认为最重要的前四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别是社会责任(77.0%)、身心健康(59.1%)、学会学习(39.%)和实践创新(36.4%)。后面依次为:人文底蕴(30.9%)、科学精神(24.5%)、国家认同(21.5%)、审美情趣(6.1%)和国际理解(3.9%)。
【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见,校长的认识与国家的要求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国际理解和审美情趣的比例都非常低,表明在当今的中国教育中,校长还没有将国际理解教育和审美情趣教育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
男女校长在前三项最重要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排序方面基本相同,均为社会责任、身心健康和学会学习。女校长认为身心健康和人文底蕴两大素养的重要性要显著高于男校长的比例,男校长在学会学习和科学精神两大素养方面的重要性要高于女校长。
在九大素养重要性排序中,小学和初中校长基本一致。各学段校长均将社会责任和身心健康列为最具重要性的上睢T谘Щ嵫习素养的重要性选择比例中,初中校长高于小学校长,小学校长高于高中校长。高中校长认为人文底蕴比学会学习更重要。在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素养方面,高中校长最重视,在社会责任、身心健康和学习素养方面,初中校长最重视。小学校长在实践创新、国家认同方面比初中和高中都重视。
2.社会责任、实践创新、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是校长认为最缺乏的前四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在九大核心素养中,限定校长最多选三项学生最缺乏的核心素养,结果显示:
总体来说,校长认为最缺乏的前四项核心素养分别为社会责任(64.5%)、实践创新(59.4%)、科学精神(33.6%)和人文底蕴(33.3%)。后面依次为国际理解(26.4%)、学会学习(23.6%)、审美情趣(22.7%)、国家认同(20.3%)和身心健康(14.5%)。
【分析】
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被校长列为学生最缺乏的前两项核心素养,这个看法与国家的看法基本一致。在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中明确提出,“当前,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而身心健康则被校长列为学生最不缺乏的一项核心素养。这说明校长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
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同时被男女校长列为前两项最缺乏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但是,女校长认为实践创新是最缺乏的核心素养,男校长认为社会责任是最缺乏的核心素养。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方面,女校长认为学生更缺乏科学精神,男校长认为学生更缺乏人文底蕴。在国际理解和审美情趣方面,认为最缺乏的男校长比例高于女校长。
总体看来,在七项核心素养方面,高中校长选择最缺乏的比例都是最高的,显示出高中校长对学生发展成效最不满意。初中校长认为最缺乏的比例有6项高于小学,显示出高中校长和初中校长对于学生发展的担忧程度高于小W校长。小学校长在人文底蕴和国家认同两项素养方面选择最缺乏的比例高于高中和初中。
3.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是相对重要同时相对缺乏的两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以最重要和最缺乏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选项均值作为坐标轴,对九大核心素养进行交叉分析发现,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处于第一象限,属于既相对重要,又相对缺乏的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处于第二象限,属于相对不重要且处于相对缺乏的水平。国际理解、审美情趣和国家认同处于第三象限,属于重要性相对低同时也相对不缺乏。学会学习和身心健康处于第四象限,属于相对重要但相对不缺乏。
【分析】
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是相对重要同时又相对缺乏的两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国家在这个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也在相关文件中对此有明确说明,并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方向。我们目前需要做的就是继续坚持这个方向,努力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期改变这种现状。
另外,校长们认为学会学习和身心健康是重要的,但是相对不缺乏,这个判断值得引起注意。学生们真的学会学习了吗?学生的身心健康真的已经得到保障了吗?也许现实并没有这么乐观。我们不能认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好了,学生就学会学习了。面对未来不可预知的世界,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学习。不仅是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学会自主学习。学生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尤其是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方法,并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身心健康方面,学校要通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要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而从各地的一些学生生活现状调研中发现,学生的睡眠时间、运动时间、闲暇时间等还是不足,在身心健康方面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另外,校长对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相对不重要,这个判断可能会影响到校长的教育实践。这需要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因为,如果校长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不重要,即便相对缺乏,校长也可能不会再在这方面采取更多的行动。
(二)校长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情况的认识
1.大多数校长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能引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总体来说,大多数校长(75.5%)对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可能引领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观点持乐观态度。只有5.7%的校长认为不太能起到作用。
【分析】
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首先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非常及时的,有必要的。有了这样的积极认识,校长在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实践中,会更加积极主动,教育改革的阻力会相对较小。其次,既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那么接下来的重点任务就是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落实了。
2.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国家认同和审美情趣是校长认为已经落实较好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校长认为,在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面,学校已经落实较好的前四项分别是:身心健康(50.6%)、学会学习(50.6%)、国家认同(47.9%)和审美情趣(37.6%)。而学校落实情况最不好的三项是国际理解(9.4%)、实践创新(11.8%)和社会责任(15.2%)。
【分析】
以上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前面的结论,即社会责任、实践创新是学生相对缺乏的核心素养。另外,国际理解被校长认为是落实最不好的一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可以理解为学校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开展的工作相对较少。这与教育现实还是比较一致的。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毕竟还处于非常初始的阶段。在上海、浙江和江苏等沿海省市地区,国际理解教育开展得也并不理想。这一方面由于国际理解被校长认为是相对不重要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可能与我国的发展阶段有关。但是,前面的结果表明,国际理解是学生相对不重要但也相对不缺乏的一项核心素养。落实最不好但是却相对不缺乏,这似乎有些矛盾。对于这个结果,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国际信息,互联网让世界变得小了,拉近了各国之间的距离。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世界各国的信息,所以,虽然学校里没有很多关于国际理解的课程,但是学生通过耳闻目睹已经提升了国际理解能力。
在九大素养已经落实较好的排序方面,男女校长之间的看法基本一致。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女校长在所有九大核心素养落实方面均比男校长乐观,显示出女校长对学生发展成效的认识更加积极。
小学和初中校长在九大素养落实排序方面较为一致。在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方面,高中校长认为已经落实较好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学和初中。在身心健康方面,高中校长认同已经落实较好的比例显著低于前两者。初中校长在学会学习、审美情趣和实践创新三个方面的比例高于小学和初中。
3.实践创新、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和国际理解是校长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四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校长们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前四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别为实践创新(75.5%)、社会责任(50.3%)、科学精神(39.4%)和国际理解(37.0%)。排在最后三位分别为:审美情趣(12.4%)、身心健康(13.0%)和学会学习(19.7%)。
【分析】
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前两项实践创新和社会责任,也是既相对重要又相对缺乏的两项。这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落差。作为国家最重视的两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实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想出培养对策。
男女校长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素养排序方面大多相同。
在实践创新和国际理解方面,小学和初中校长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比例显著高于高中校长。在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和身心健康素养的落实挑战性方面,高中校长比例显著高于小学和初中。在学会学习方面,初中校长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学和高中。
4.考试和评价制度是校长认为培养学生l展核心素养面临的最大障碍。
校长认为,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临的三个最大障碍分别是现行考试制度不匹配(71.2%)、学生评价机制的限制(53.0%)和教师缺少相应的课程设计和实践的能力(43.3%)。校长们还提出了一些其他可能的问题,如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如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观、社会的导向性和需求;国家课程仍占主导地位,现有国家课程需整合,国家课程和教材首先应根据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开发调整修订;行政干扰太多,学校应付各种检查太多,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太小,想做又做不了的因素较多等。
【分析】
考试与评价成为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两个最大的障碍,但是考试与评价的改革却是涉及面最广、难度最大、影响最大的。由此看来,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教育的引领作用,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其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得靠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加以落实,因此,如果教师缺少相应的课程设计和实施能力,也会成为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最大障碍。
5.校长近期最想在课程开发、教师培训以及课堂教学方面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应工作。
校长为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近期打算开展的最多的工作是:在课程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80.3%)、加强教师培训使教师理解并具备相应的技能(73.3%)和课堂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64.2%)。
【分析】
校长们还是抓住了课程和课堂的主渠道以及教师培训来开展工作,应该说还是比较合适的。在课程开发、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为此,加强教师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五、主要调查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调查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调研共有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四个省市的330名中小学校长参与调研,结果显示:
大多数校长(75.5%)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能引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在九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是校长们认为既重要又缺乏、落实起来也最具挑战性的两项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和学会学习是校长们认为既重要又相对不缺乏、已经落实较好的两项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属于相对不重要且处于相对缺乏的水平。国际理解、审美情趣和国家认同属于相对不重要同时也相对不缺乏的核心素养。
在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面,校长认为,现有的考试评价制度和教师的相应课程设计能力是最大的障碍。校长近期打算开展的工作包括在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加强教师培训使之理解并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男女校长对九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看法体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排序中,女校长认为身心健康和人文底蕴两大素养的重要性要显著高于男校长的比例,男校长在学会学习和科学精神两大素养方面的重要性要高于女校长。在最缺乏的核心素养排序中,女校长认为实践创新是最缺乏的核心素养,男校长认为社会责任是最缺乏的核心素养。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方面,女校长认为学生更缺乏科学精神,男校长认为学生更缺乏人文底蕴。在已经落实较好的核心素养排序中,男女校长之间的看法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女校长在所有九大核心素养落实方面均比男校长乐观,显示出女校长对学生发展成效的认识更加积极。在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核心素养排序中,男女校长的看法大多相同。
高中、初中和小学校长对九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看法也体现出一定的学段差异。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排序中,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素养方面,高中校长最重视;在社会责任、身心健康和学习素养方面,初中校长最重视。小学校长在实践创新、国家认同方面比初中和高中重视。在最缺乏的核心素养排序中,有七项核心素养高中校长选择最缺乏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初中校长认为最缺乏的比例有6项高于小学,显示出高中校长和初中校长对于学生发展的担忧程度高于小学校长。小学校长在人文底蕴和国家认同两项素养方面选择最缺乏的比例高于高中和初中。在已经落实较好的核心素养排序中,小学和初中校长在九大素养落实排序方面较为一致。在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方面,高中校长认为已经落实较好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学和初中。在身心健康方面,高中校长认同已经落实较好的比例显著低于前两者。初中校长在学会学习、审美情趣和实践创新三个方面的比例高于小学和初中。在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核心素养排序中,在实践创新和国际理解方面,小学和初中校长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比例显著高于高中校长。在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和身心健康素养的落实挑战性方面,高中校长比例显著高于小学和初中。在学会学习方面,初中校长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学和高中。
(二)相关政策建议
加大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的宣传力度,引导更多校长和教师关注和学习相关内容,从教育理念上实现真正的改变,认识到在教育实践中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加大教育综合改革力度,尤其是深入推进现有考试评价制度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的改变,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考试评价制度,落实全面教育质量观,引导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为学生健康快乐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
开展多层次各学科教师的专题培训,丰富教师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知识和能力。寻找典型案例,推广有效经验,尽快提高教师在各学科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