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概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俗文化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俗文化概论

民俗文化概论范文1

【关键词】旅游展演 民俗生态旅游 文化保护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 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 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 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 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 把它看作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态的。这样, 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同时, 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陶立瑜.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6.

[4]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4.

民俗文化概论范文2

关键词 民俗学 创新 民俗志书 理论 实证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俗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体现出了诸多创新性的内容和形式,本文重点分析了其中的部分创新内容。

一、民俗志书写创新

将民俗志作为民俗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另外方面也是对其产生的新的要求。书写是唯一形成民俗志的条件,因此必须从书写上对其进行根本性改变。民俗志文字的表达并不要求严格参照于民俗兴起时的文字风格,并且要求较少固定式填充资料的书写方式,这需要书写者在工作时能够对其进行多样化的塑造,如书写的表达意境、文章风格等。在民俗志的研究地位与日俱增的现今社会,刘铁梁通过不懈研究,为民俗志树立的准确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进积极的倡导,使其更好的在民俗学研究中发挥范式的主导作用。在2004年时,由北京师范大学所参与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传承工程中,刘铁梁教授作为首要的负责人与其他师生对试点展开研究,作为试点的为北京市门头沟区,通过学者及学生们的调查和研究,为该区的民俗文化保护提供极具实践意义的方案,同时在其中逐步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书写形式,进而随着研究深入而最终形成具有标识意义的书写理念。该理念也逐步成为了保护和研究民俗文化主要书写方式,而后的民俗文化遗产传承工程深化进行,为东城区、怀柔区、西城区、昌平区等地研究均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在实践的过程中,刘教授及其他学者所提出的书写理念获得了不断补充和升华,最终成为了中国民俗志书写的统一制式。

二、民俗记录和研究形式的变化和独特作用

北师大教授刘铁梁在研究时发现了民俗记录和研究形式的变化,以此基础上对“记录民俗学”进行重新的等位。刘教授认为“民俗志并不能单纯的作为记录载体,而是应帮助科学的研究为整个民俗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从目前民俗学的研究方式上来看,作为研究资料的民俗志不仅是在研究中被提取的资料,其本质上已然具备着一定的认知。虽然刘教授在其学术论文中并未明确表示民族志的所具备的规范性作用,但是从其对民俗学研究著作中,民俗志对民俗学的各方面影响,已然决定了民俗志的存在用作为此类研究的范式,甚至可以将其应用于规范和引导民俗学发展的范式,虽然在民俗学的发展中期并非独一无二,但是民俗志的独特作用将作为不可或缺的存在。

三、拓宽了民俗学的实证性研究

从其他方面而言,专注于民俗学的实证性研究进步速度令人惊喜,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不错的成果。实证性的研究对民俗学内容的拓展以及基础建设都有着较强的实践意义,需要获得肯定。前文中所提及的学者钟敬文先生在该方面也有着非凡的成就,在神鬼传说、故事和历史研究中,均发表的杰出的论文。如《洪水后兄妹再殖人类神话》是从多个方面对神话故事中所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再如《“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中日民俗间故事比较泛说》及前文中所提到的著作等,对民俗学的学术领域有着较好的借鉴意义。而在这些著作的背后,钟敬文先生晚年之时由于身体原因,只能够通过指导研究生对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和补充,在这些成果中也都充斥着钟先生的心血。学者许钰对传说和故事、陈子艾对民族风俗、张紫晨对宗教和戏曲等研究,结合钟敬文以及其弟子的学术成果,共同构建了目前民俗学实证领域。

四、民俗学的理论创新不断涌现

民俗学的内容涉猎较为广泛,在学术的研究上通常以其基本理论和历史等方面入手,目前针对于我国民俗学的研究文献已有一定的积累,如我国已故的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曾发表《把我国民俗间文艺学提高到新的水平》、《关于民俗学结构体系的设想》等论文,更是参与到现行民俗学教材《民俗学概论》、《民俗间文学概论》的编写之中。学者董晓萍的《民俗学导游》、赵世瑜的《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27―1937)》、萧放的《〈荆楚岁时记〉研究》等在我国民俗学研究中起到了不俗的作用。与此同时,从事于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也已论文的形式对民俗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评价。

在民俗学恢复之时,其传统性和理论体系的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随着研究步伐的不断深入,该类研究方式也将更加受到重视。正是如此,博士生在选取论文的方向和针对问题的意识也常有相关类型研究的出现,如黄涛的《民俗间语言现象的民俗学研究》、高丙中的《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等,便是在其范围和传统性上所进行的研究,其创见性令人观止。再如朝戈金的《口头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的程序句法研究》及贾放新作《普罗普故事学思想研究》等对国外民俗学的研究著作,在理论的研究中有着不俗的造诣。

五、结束语

民俗志书的书写创新、民俗记录和研究形式的变化和作用、拓宽了民俗学的实证性研究以及民俗学的理论创新不断涌现都体现出来民俗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这也和中国经历的快速发展和繁荣有着紧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余悦,王俊晖. 改革开放 30年来中国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形态[J].江西社会科学,2008(11).

[2]乌丙安.民俗学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J].江苏社会科学,2010(10).

[3]高丙中.中国民俗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J].民俗研究,2008(3).

作者简介:

民俗文化概论范文3

关键词:“十六登山祛百病”习俗 藏传佛教宗教习俗 敖包祭祀习俗 民俗的融合特性 文化功能

任何民间习俗都是以满足社会和心理需要而存在,是与民族形成,民族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一些特定区域或特定民俗中所显现出的一些特性及发挥出的社会功能,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文化的实质也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一例民俗形成过程的观察,讨论不同民俗相融合后体现出的特性及发挥出的广泛的文化功能。

一、观察的民俗概况

所观察民俗传承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下简称乌里雅斯太镇为“乌镇”)。此例民俗是在融合了当地十六登山祛百病习俗(以下简称“登山”习俗)、藏传佛教宗教习俗、蒙古族敖包祭祀习俗后演进形成的一例新的民俗事象(以下简称 “新民俗”),在当地,民众对此习俗有“十六登山祛百病”、“十六爬山”、“ 十六登山”、“十六上山”等多种习称。

新民俗最初雏形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九十年代后逐渐成形。最初的民俗形式为: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这一天,乌镇民众会自发登上乌镇北山(喇嘛库伦山)去登高 ——即“登山祛百病”。 登山时多数民众还有一个“交换石子”的仪式行为,即登山前在山下捡拾一粒小石子,寓意将过去一年的宿疾灾祸转移到了这粒小石子上(祛百病),登山后再将小石子留在山顶,表示将宿疾灾祸留在了山顶;再在山上捡拾一粒新的小石子带下山,寓意带回了健康和平安。习俗的主要特点为“登山”和“交换石子”的外在行为表现和“祛病”希望得到“健康平顺”的内在心理体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2003年,因传统习俗还未得到全面推广,农历正月十六这天民众只进行“登山”习俗的仪式活动。

2004~2005年,因在北山南麓重建了寺庙(喇嘛库伦庙,又名集惠寺),山顶建了敖包(白音额日和图敖包),“登山”习俗同传统的藏传佛教宗教习俗、蒙古族祭祀敖包习俗有了接触,“登山”习俗的仪式行为迅速发生了改变,仪式行为中仍然保留了登高的传统,但 “交换石子”的仪式行为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向山上敖包敬献哈达、佛教用品、奶制品等祭祀敖包的仪式行为。登山前(也有在下山后, 礼佛、登山祛病、祭祀敖包的先后顺序没有严格定式,视山上或庙宇中的人群拥挤程度和民众仪式心理而定。传统“登高”习俗中,民众认为愈早登山愈能表现出虔诚从而达到“祛病”的愿望),多数民众会进入喇嘛库伦庙内礼佛进香、祷告祈福,“登高”习俗和宗教习俗也有了交融。至此,“登山”习俗和东乌旗传统的习俗迅速产生了融合,最终形成了一例包含了“登山”习俗、佛教宗教习俗、敖包祭祀习俗,其间并伴有多种形式的大众娱乐活动、小商品经济活动、政府部门的宣教活动等,极具本地特点的、多民族、不同文化背景民众共同参与的新的民俗事象。

二、新民俗表现出的特性讨论

乌镇“登山”习俗主要受我国重阳节习俗的影响,正如威廉·A·哈维兰所说“所有的文化都历时而变迁”,重阳节习俗自古即已形成,在我国很多地区的民间都有传承,后随不同时期迁入乌镇的民众而扩布至乌镇,并和当地的传统习俗融合,最终形成了 “十六登山祛百病”这例新的民俗事象。

重阳节习俗 “由上而下,自古至今”的传承至今,就其扩布的特点观察,重阳节习俗具有贴近民众生活,民众更易认可和接受的特点,因此,千百年来,人们潜移默化同时又积极主动的维护、享用并传承着这一风俗。正如孙秋云所指出,“有时文化内容相对没变,但它已脱离了原有的结构,存在于一个新的社会结构或社会组织之中,这就是所谓的新瓶装陈酒”。重阳节习俗扩布至乌镇,因地域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习俗的结构有所改变,如习俗仪式的时间,仪式的物品和行为等都有了改变,但无论产生如何变化,其“登高祛病”这一标志性内涵却没有改变。

观察的新民俗中,传统的宗教、敖包祭祀习俗在内容上融合了“登山”习俗的仪式行为和心理功能,但自身的结构和所发挥出的文化功能并没有改变,如孙秋云所提,“社会的发展,导致文化内容的改变,但文化的结构形式却可以保持不变,这就是所谓的旧瓶装新酒,各习俗在最终融合后,虽然文化结构或内容有不同程度改变,但各习俗自身的特点都得到了保持”。

乌镇传统习俗由于多种因素(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意识形态等)影响,在乌镇一度呈低迷状态,重阳节习俗的传入为民众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寄托的平台,因此影响的民众较多,相比较呈强势状态在民众中得到传承。至传统习俗恢复以后,因其是本地区传统的习俗,有牢固的地方基础,得到民众的积极响应,“登山”习俗对民众的影响则开始削弱。就如孙秋云指出的,“这是单方面的调试,即一个文化受他文化的影响后逐渐失去原文化的特点,成为他文化的一部分”。对“登山”习俗,当地民众在自觉与不自觉间与本地区传统的习俗进行比较、选择和取舍,最终根据需要保留了其内容、形态和功能上的意义后将其融入到了本地区传统的习俗之中,形成新的民俗事象并沿袭至今。通过上述观察,融合后的新民俗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不同的民俗经过民众的比较、选择、取舍和改造后,自然的融合成为新的民俗事象共同影响着民众;

2.各民俗都保留了各自的内涵特征,共同运行不悖;

3.各民俗经过融合后,自身机能都得到调适,得到共同保护、发展和传承。

根据以上总结,可将民俗的融合特性概括描述为:不同的民俗文化经民众比较、取舍和改造,在机能得以调适,自身得以保护后,共同对民众产生影响,并共同得以传承和演进。

应该认识到的是,民俗的融合性其本质也是民俗变异性的另一类体现,是适应文化变迁而产生的自身调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加速了一些民俗的变异甚至消亡,民俗的融合性正是城市化进程对民俗文化影响的表现之一,民俗文化要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在传承中,就要不断对自身的文化机能进行调适,以适应环境并得以传承和演进,这也是民俗融合性对民俗文化的保存并促进其传承与演进的内在动力和意义所在。

三、新民俗中融合特性发挥的文化功能讨论

民众的社会生活中,总会面对各种压力,而信仰和仪式活动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些压力,使心灵得以寄托,内心得到平静。就人们的自我精神需求层面看,人的本能在社会群体中受到一定的压抑,需要一定方式的缓解,通过民俗活动,人们心中压抑紧张的情绪得到了缓解,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让自己重又身心轻松的投入到新的生活。另外,通过民俗的共同活动仪式,也维系和强化了群体的认同感。如郑杭生在其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中指出的,“文化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构成之一,在维系社会运行和发展上,文化系统起着独特的作用”,乌镇形成的新民俗中,各族群众摒弃隔阂与偏见,通过相同的活动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促进了不同风俗文化的交流,维系了共同的文化心理,并产生了一定的向心力和社会凝聚力, 不仅保存了文化,而且增强了群体认同意识,并对社会生活的稳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人们在仪式活动之余,还要休闲散步、访亲会友、郊游观景、滑雪嬉戏,并在山下喇嘛库伦庙前小广场举行一些娱乐活动;寺庙内也为民众举行诵经赐福等宗教仪式活动。“登山”实际也成了人们精神寄托和宣泄的场所。通过登山人们达到了放松身心的目的,并以积极、健康和向上的精神和情趣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如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所述,“游戏,游艺,运动,和艺术的消遣,把人们从常轨故辙中解放出来,消除文化生活的紧张与拘束。即以此而言,这一方面的文化已有了它的功能,使人们在娱乐之余,能将精神重振起来,再有全力去负担文化的工作……”。

就如威廉·A·哈维兰所说,“一个社会不过是各个人的联合,所有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特殊需要和利益”。伴随习俗的形成,也伴随产生了一些经济活动,主要为小商品、食品、宗教用品的销售。农历正月十六这天的凌晨,民众开始登山前,商家就到山脚下摆好了摊位,等到登山人潮到来即开始了生意的经营,至午后时分登山结束,商家也一同结束了经营,形成了很有特点的“十六登山”经济现象。当地政府部门也利用这一天群众大量集中,进行各种法规、政策的宣传,新民俗对社会的正常运行也发挥出了实际的作用。

“把社会理解为是一种整合的制度(sistema integrado),依然是人类学视野下的基本观念”,在人类学功能论学派看来,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部分都对总体发挥作用,由此维持社会稳定。新民俗在产生和传承过程中,也在本地区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占有了一定的位置,并发挥出了其实际的社会功效。

参考文献:

[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3]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民俗文化概论范文4

【关键词】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元素

广告在现代传播领域有很大影响力。为了充分挖掘商品市场的潜力,吸引消费者眼球,它把目光放在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表现上,力求通过表现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来塑造和体现商品的价值。“当广告成为一种文化行为时,就不能不重视民俗文化。”广告创意的竞争,就是广告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竞争。①在广告中运用民俗文化元素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元素的特征,这样才能使广告在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之时更加严谨,不至于误导消费者,也不会曲解民俗文化本来的意义,因此探索民俗文化在广告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民俗文化的界定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文化元素的定义

民俗就是的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②它起源于人类群体社会,在特殊的民族、时代、地域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民俗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不断衍生出来并世代传承的。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③民俗之所以能形成文化,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这些点滴的文化逐渐构成文化元素,在共性下又具有个性,因此可以给民俗文化元素下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民俗文化元素,是指群体生活下的民众伴随时间、地域和民族的变化形成的点滴生活文化的集合,并随着年代传承不断发展变化,真实存在于社会中的实体性意象。

(二)民俗文化元素的构成

民俗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民俗”概念并实际应用的国家。早期民俗文化元素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人们经历这些民俗的创造、使用和传承的过程,实现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实用价值。

民俗文化元素包括了很多层面,具体来说,包括了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以及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构成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基本框架。

1、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物质民俗指人们在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实践活动中,长期俘获物质为自己服务形成的各种现实存在的生产工具、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民间工艺等物品。④它包含生产民俗文化元素、饮食民俗文化元素、服饰民俗文化元素、居住民俗文化元素、交通民俗文化元素等。

2、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继承的社会关系的惯例,它涉及了从个人到社会在交往过程中形成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人生礼仪文化、岁时节日文化、社会组织文化、民间娱乐文化等文化元素。

3、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有些民俗文化元素不单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它恰恰是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含精神层面的文化意义。例如,形态、色彩、纹饰、文字形象、意象元素等。

例如中国结,它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它是由一根完整的丝线编制而成,意为连绵不绝、源远流长。⑤“结”在中国象征力量、和谐,它有很多种编法,形态各异,颜色多种多样。在古代中国结有实际的用途,可以作为腰带扣或者身上的装饰物使用,现代的中国结依然保留了千变万化的编制方法,可是物质层面的功能性逐渐减弱,人们在家里悬挂中国结,通常是体现美观以及寄托美好的愿望,精神层面的功能性加强。中国结把各种结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反映了自然祥和的生活气息,也有吉祥如意之意,体现了个性和中国式的审美观念。

二、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

电视广告具有独占性特点,因此其广告的效果相对于报纸和广播来说,传播的效果更好,但是对创意的要求也更高。由于对民俗文化了解肤浅,广告中有运用不当甚至滥用民俗文化的现象存在,因此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在广告中正确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会避免由于民俗文化的滥用所起到的截然相反的效果。不同类型的广告有不同的特点,深入了解电视广告的特点,有助于根据这些特点来分析民俗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既能吸取经典民俗类广告的成功之处,为以后的民俗类广告作品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也有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

(一)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与文化性

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有利于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和文化性。电视广告具有很强的重复性,要求电视广告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复传播内容丰富且印象深刻的信息。在电视广告中融入民俗文化元素,会使受众产生亲切感,增强电视广告的文化底蕴。

我国的传统节日较多,许多广告商选择在重要的节日前夕推出自己的广告,一方面会增强节日的气氛,另一方面也会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例如中国邮政曾推出一个“EMS中秋月饼别忘寄”的广告:大家都在询问“你寄了吗?”后来才把问题明朗化,“中秋的月饼你寄了吗?”并说明EMS给大家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服务,最后的广告语是“月饼寄亲情,千万别忘寄了”。通过介绍邮政的优质服务,告诉消费者可以采用邮政方式在节日期间“寄”月饼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寄”又跟“记”同音,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在节日期间给亲人尽孝道。这则广告主要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是最能表现一个人思想品质的精神内容,通过这样的广告形式可以提醒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记尽自己的一份孝心,谐音字的运用也使得消费者在感动之余了解邮政产品的服务内容,达到宣传的目的。这里的月饼成了广告表现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增强了节日期间广告的广泛传播,同时也不乏文化的内涵。

(二)提高电视广告的视听效果

电视广告在表现方式上强调视觉和听觉的结合,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广告的内容。不管是色彩、图像、形态,都可以增强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共同的文化背景也给民俗文化类广告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为了提高电视广告的视觉效果,广告中常出现民俗吉祥图案来表现自己的广告主题。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类似于图腾的表现文化的民俗事象会因为生活习俗或是精神层面的崇拜而形成,产生意象元素,它属于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一个具体的事物由于社会的发展弱化了物质层面的功能,精神层面的意义日益凸显。很多广告中都会出现这些意象元素,使受众了解其中所代表的文化涵义,而加深对广告产品的印象,如年年有余、龙凤呈祥等,它们代表了中国最传统的文化,很多产品广告适合通过这样的图案来表达。红双喜文化传播公司的广告中,带有红色喜字的纸飞机在空中飞行,寓意喜庆传承,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喜字就是一种带有精神含义的意象元素,它的出现所代表的精神意义远远大于其作为汉字的意义。该广告的表现简单明了。

电视广告不光运用视觉的冲击加深受众的印象,还增加了听觉上的冲击力,双重的表现形式使受众在欣赏包含厚重文化内涵的广告之时逐步加深对产品的认同。当今媒体广告的发展程度大大加深,受众对广告文化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媒体广告竞争的严峻形势下,电视广告需要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与民俗文化元素的结合势必会使电视广告的发展再上台阶。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运用的程度好坏,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文化情节,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在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还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

结语

以上的广告分析是给未来的广告创作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参考,各地区的人们都有其民族性,诸如此类的民俗文化元素就是在民族发展的特殊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广告的目的是宣传形象、推销产品,它必须借助于民俗文化在作品中的表现力,来获得消费者的民族认同感,而广告与民俗的结合才会使得广告在激烈的竞争中达到最终的传播效果。民俗文化是广告出奇制胜的法宝,而广告业的壮大又给民俗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传播交流的平台,许多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以及成功的广告范例不光是在商品的盈利还是社会的影响力上都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然而不管是民俗文化还是广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行之有效的规范才能让它们在互相借鉴互相辅助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①庄杨:《现代交际: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以公益广告为例》[J].2010(3):48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

③蔡丰明:《民间文化论坛: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J].2005(5):40―44

④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0―111

⑤李笑恩,《中国结的含义及来历》,

民俗文化概论范文5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二、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把它看作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同时,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概论范文6

湖北通山县语文教师朱朝矩,多年来在教学之余,潜心考察研究当地流行的一种民俗文化——居室门楣题字,撰写成《门楼文化》书稿,我满怀热情地于2000年春写了这篇小序予以推荐。遗憾的是,由于社会对地方民俗文化的冷漠,此书未能问世。近年正值国家高度关注城乡文化建设之际,我们对“门楼文化”之类的民间传统文化事象应特别予以关注,便特将此稿捡出发表。

龙年春节过后,怀着浓厚的兴趣读完了凝聚朱朝矩多年心血的《门楼文化》书稿,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它打开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又一个窗口,是一本读来既有趣又有益的书。

民居门楣题字,俗称门楼字。它是中国居室建筑必不可少的点缀,遍及全国各地,在遗存的古旧建筑中,其芳踪倩影不难寻觅,而在新的城乡居室建筑中却了无踪影。鄂南通山一带,虽属穷乡僻壤,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古朴民风,“由于无数民间礼生和翰墨高手倾力推行,题写门楼之举代有传人,长盛不衰,以致形成少有的地域风俗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作者潜心搜求关于门楼文化的各种资料,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追根溯源,终于写出了这本洋洋大观的专题论著。

本书所研究的门楼题字,主要是乡村民居门楼题字。由于中国古代社会长时期以宗族为本位,在居住上也大多是聚族而居,同姓者居住在一个社区甚至一所大房子里,门楼题字的内容自然也就同族史、族源、族风、族训有关,人们以醒目的字体题写在门楼上,其直接作用一方面是标扬门望家声,作为本宗族的荣耀与标志;同时也昭示启迪后人,用作族人行为的规范。题写的虽只有几个字,却包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赵姓门楼题“禅周兴宋”、“倡农减役”,郭姓门楼题“汾阳世家”,就引宋太祖赵匡胤、唐代名将汾阳王郭子仪为同宗而自豪。但也不限于帝王将相,李姓门楼题“诗峰谪仙”,辛氏门楼题“稼轩豪壮”,米氏门楼题“画苑家山”,同样尊崇李白、辛弃疾、米芾这些诗人、画家。还有题“牧羊富家”、“渔盐富家”,以先祖劳作发家致富引为荣耀的。在一个大家族中,当然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人们在门楼题字中,重在表彰道德高尚、功业显赫、堪称楷模的先祖,如“苍梧清廉”、“奉扬仁风”、“义著乡里”,“忠厚传家”、“至孝流芳”等等,它不仅在训诫族人,同时也是在倡导一种社会风尚。在封建社会里,其内容自然不可能超越封建主义的伦理道德,可是这些被各宗族居民引为同宗的名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也是体现中华文明的脊梁与精英吗?这样,将门楼题字综合起来,就成为可以揭示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特殊窗口了。朝矩说:“门楼,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门”,他研究门楼题字,就是要“打扫庭堂,清除杂秽,让历史文化瑰宝重放异彩”,是很中肯的。

这里再就门楼题字的民俗文化价值作一点补充评说。我们过去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主要着眼于研究书面传承的典籍文化。现代人文科学的发展使学人眼界大开,对广大民众所享用的生活文化或民俗文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这门学问就是在海内外方兴未艾的“民俗学”。民众的衣食住行和娱乐信仰都是一种文化形态。民间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口头文学、宗教文化,已吸引不少学人参与调查研究,并已取得丰硕成果,可是居室文化的研究却很薄弱。钟敬文先生所编的《民俗学概论》中,将“居住建筑民俗”作为社会民俗事象的一个重要方面提了出来,是很有见地的。

门楼题字也是一种装饰,题字是中国特有的诗文书法艺术的结晶,有的墙壁上还有彩画相配合,它对居室是一种美化,对居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灵是一种文化熏陶和审美享受。

在通山的许多地方,正如书稿所描述的不仅门前开阔,绿树掩映,溪流环绕,而且在一幢幢房舍的门楼上,画龙点睛式题写着“耕读传家”、“俭约家风”之类的匾额,使优美的自然环境同淳朴雅正的人文精神相融合,其中所蕴含的中华建筑文化的优良传统,难道不值得我们珍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