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医疗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1

专业AV的角色早已不再限于为绚丽的显示锦上添花,已然走向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应用,医疗行业就是专业AV的最大垂直市场之一。在医疗资源匮乏,医患关系紧张的状况下,更多现代化的医疗机构都在想办法尽可能整合最新的显示、控制、传输技术,让医疗信息的传递更为便捷、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数字化的专业AV解决方案让医务工作者实现了在任何地方,使用不同的设备与其他医护人员或患者进行通信交流,让数字化诊断、智能医疗、家庭医疗、移动医疗这些全新的概念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捷、更好的服务。

医院信息告示、远程医疗、3D手术、录播示教这些数字化AV的应用模式在医疗行业也受到了用户的认可。远程医疗的应用上,许多城市的医院都开始采用这个手段,如山东联通的“智慧医疗”;上海的医疗联合体覆盖到了新疆喀什;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远程医疗系统分享给了上海居民;浙江绍兴的县中心医院成立了医疗联合体远程会诊。三网融合后,结合便携智能终端,远程医疗AV设备将与IT网和手机网作更深一步的融合。患者只要手持一台能上网的智能手机,例如苹果的iPhone,便可在医院或在家中与在诊所上班的医生进行远程医疗。

AV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渗透无处不在,安装在医院的视频墙不仅为病人提供了舒适的图像观看享受,也带来了娱乐互动功能,智能便捷的触摸控制、医疗信息共享等功能都大幅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对提高医院未来竞争力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数字化医疗正在上演着一场盛宴,全球远程护理及远程医疗市场从2011年的132亿美元的规模,增长到2018年的325亿美元。思科、索尼、松下、惠普、IBM等国际巨头都在这方面大力投入。巴可公司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3D医疗可视化医疗解决方案,满足医生任何时间地点即时存取3D医疗影像的需求,上海金桥也推出了包含一体化手术室、示教室、院行政会议室、医疗学术报告厅等在内的综合3D医疗可视化解决方案。

录播、显示、投影、信号处理……数字化医疗应用下催生的AV产品需求前景可观。

智能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2

当前的医疗服务面临几大明显阻碍。从医院层面而言,其担负着为区域内群众提供适宜医疗服务的职责,而近年来医疗需求的不断上升,使得很多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面临人才短缺之惑,且医疗成本也不断上升;对于政府而言,其面临着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之困,50%的大城市集中了80%的优质医疗资源;而患者则为此承受了就医奔波之苦。

“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年轻的华为公司将此作为其发展愿景。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成为了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而在10年前,华为公司的掌舵者嗅到了医疗领域对于更好、更便捷的信息化服务需求,无心插柳柳成荫,其凭借自身优势,了解医疗机构实际需求。华为企业领导者认为,远程医疗将是在现行体制下解决困境的适宜出路。

在6月7日于河南郑州开幕的2015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MA)上,华为公司了其新研发上线的远程医疗解决方案,方案从业务层、平台层、终端层三个层面完整展现了远程医疗产品,其业务实现了远程管理与(移动)会诊、诊断、监护以及医学教育、医护协作、慢病管理等程序。在大会期间,华为企业统一通信与协作产品线总裁赵勇接受《中国医院院长》记者专访,就远程医疗发展困境与趋势、信息安全、华为在远程医疗的市场定位与战略等话题进行解读。

《中国医院院长》:目前来讲,开展远程医疗面临的困难有哪些?华为在医疗领域的中长期规划是什么?

赵勇:从技术角度而言,首先的困难就是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不同的用户接入了联通、移动、电信三个不同的运营商,因此这三家运营商之间互相接汇就成为了问题。其次是在视讯方面的问题,除了华为之外,还有很多家提供视频设备的厂商。这些视频设备要保留客户的投资,以前原有的设备在以后扩容设备后,也能无缝接入。再者就是业务层面的互联互通,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数据是否能在院内、院与院之间共享。

同时,我们很关心业务的安全性与持续性问题。因为医疗机构无论是通过5G网还是因特网,医疗卫生数据的安全性要首先得到保证。企业的产品不仅要满足国内的标准,还要满足国家化标准。患者的信息都是秘密,安全性必须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医疗活动本身存在风险,因此,如何更好地为医疗活动提供持续不间断的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从社会层面而言,当然还存在患者就诊习惯、医师诊疗习惯难以改变等问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与人机间的磨合,这些问题都能逐渐克服。

华为作为一家一直做信息通信技术(IcT)业务的厂商,我们正是看到了客户实实在在的诉求,才涉足医疗行业。因此,我们不断地将自己所掌握的IcT核心技术应用到医疗业务并助力公司长远发展。华为公司有一个最重要的战略定位就是“被集成”。华为聚焦自身最擅长的IcT解决方案,在业务层有很多合作伙伴,通过开放API接口,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与医疗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对接。

“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这是华为的愿号。现在既然已经涉入医疗行业,我们就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让远在乡村的人们都能够享受到大城市的专家资源与高端设备。

《中国医院院长》:华为的远程医疗方案提到“全方位”。您如何理解这一定位以及华为与软件供应商间的关系?

赵勇:全方位的概念就是端到端。其包含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比如在纵向上,远程医疗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基础设施层面,如建设云数据中心、网络服务器存储等;第二是视讯部分,远程医疗系统解决听和看的问题;第三是业务流程层面,患者的数据如何共享,流程如何升级、审核等,然后我们的合作伙伴做业务流程开发,把我们的设备予以集成,形成一个完整的远程医疗解决方案。

换个角度而言,所谓的“全方位”包括存储、传输、视讯等解决方案。每个环节中,华为都有相应的设备。华为的定位还是坚持做“被集成”,我们一直在强调设备的开放性。我对于开放性的理解有两个层面,首先是有更多的开发商和设备商在平台上;再者是各个设备、各个厂家之间的互联互通,给客户带来更多的价值。

事实上,我们这一产品和理念已经实现了很好落地,华为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的远程医疗平台,目前已经实现了河南省内全部市县的远程互联,这是原卫生部远程会诊试点工程的首个项目,也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标准最高、功能最完善的一套远程医疗系统。

《中国医院院长》:您如何解读当前医疗信息化领域热议的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概念?其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前景如何?

赵勇:这些概念到现在已经不再是设想。现今新技术的出现让更多实际的应用逐步落地,一些大的变化正在出现。医疗信息化走向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这是医疗机构的现实需要。一定区域内的医疗机构实现互联,从而对数据的存储、提取与深度挖掘很必要。21世纪最值钱的是数据,数据和信息是未来的黄金。

云计算,实际上就是分布式的资源集。打比方而言,原来我们没有电厂,每家每户一个自发电,现在通过电厂把电力资源集中,每家每户只要把插头一插就可以享受。云计算就是这样,其计算能力相对集中,每家每户都可以享受没有天花板的计算能力。

未来的医疗是智慧的医疗。通过这三个概念的应用,我们应该搭建以“感、知、行”为核心的智能远程疾病预防与护理的平台。“感”的挑战在于如何长期、精准、及时采集各种人体关键生命体征数据;“知”的挑战在于如何从采集到的数据中挖掘关键的生理特征,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行”就要求我们建立有效的数据筛查模型,实现大规模的健康查询快速、准确的响应。在我看来,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中国医院院长》:华为相关人员讲到,其远程医疗解决方案的一个优势是易用性。华为如何更好地提高远程设备的易用性?

智能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3

移动医护站解决方案,整合了医疗信息化管理平台,针对医疗人员应用优化了终端使用体验,并且以移动网络技术为载体,依托医院现有的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LIS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等系统,将医护业务整合延伸到移动无线终端,形成一个实时、动态的工作平台。医护人员可以随时通过移动无线终端LT-B调用医院的HIS等系统中相关的信息资料,同样也可将即时的信息数据反馈至系统,确保信息的实时性、有效性和可分享性。其更为安全、高效的特点深受广大医护人员的好评,被中国医院协会评为2011年度信息化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的优秀案例。

针对医疗人员不同工作职能特性,NEC移动医疗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包含两大块——移动医生站与移动护士站。移动医生站更注重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和精准性。比如作为诊断的依据,医生需要患者检查报告、检验报告、过往病例等完整精确的信息数据,这些都可以通过WiFi与HIS等系统连接随时随地获取。此外,移动医生站还将医生的就诊范围延伸至患者病床边,或用手持终端的录音、拍摄、手写等功能,确诊病情,直接书写病历医嘱,进行全程跟踪,强化医疗安全。

相比医生,护士作为医疗服务的最终执行者,如何提升他们的医护品质,避免医疗错误也至关重要。移动护士站提供了一套完整且标准的应用流程,包括医嘱的确认、执行、记录;任务安排的确认;护理实施的记录等等,确保了医护过程中的准确无误。此外,医护人员临床执行医嘱过程中通过无线终端LT-B直接录入患者生命体征,在保证其准确性的同时也提高其业务的效率品质,做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在NEC的移动医护站解决方案中,手持终端的选配也不容忽视。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体积大携带不便;PDA和智能手机则屏幕较小易发生误操作;而NEC新推出的平板电脑LT-B取两者之长特别为医疗行业进行了优化设计。

它采用了无凹凸的平板设计,简洁时尚大气,7英寸大小携带便利还可以单手操作,4级防水及电池可交换的特点更是别具一格的创新。

NEC平板电脑LT-B内置了1GHz主频的OMAP 4430双核级别处理器、4GB的存储空间,能够流畅稳定地运行Android 2.3版本的系统。用前置130万像素,后置500万像素的摄像头拍的照片清晰生动,在医疗行业条文码扫描上也得以广泛应用。该机所具有的WiFi网络、GPS定位、加速度感应等功能切实保障了医护人员随需随用、随呼随到的体制,红外线、microUSB、SD存储卡等外部接口更方便了数据的存储、转移与加密。

智能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4

身在甘肃天水的霍先生患了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本要启程上兰州甚至北京的大医院试一试,但这让霍先生一家非常为难,一来霍先生的身体非常虚弱,难以经受得起远途奔波,二来家人需陪同前往,算下来是笔不小的开销。此时,甘肃省远程医疗会诊中心网络发挥了它的效用,帮霍先生省去舟车劳顿和远途花销,在家门口就让联网的著名教授会诊确诊了。

经过8年时间的发展,甘肃省远程医疗会诊中心网络覆盖医院已由最初的100多家发展到1300多家,织就了全国最大的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同时,也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覆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省级远程医疗会诊中心。联接起网络,远在外地的专家教授也可以为地处甘肃乡镇的患者会诊治病了。

《西游记》第六十八回“朱紫国唐僧论前世,孙行者施为三折肱”中写道:朱紫国国王患病,孙悟空为其诊脉,通过“悬丝诊脉”,诊断国王为“双鸟失群”之症。中国传说中的这种“悬丝诊脉”绝技一直透着一股深藏不露的神奇,让人对拥有此高超诊脉技巧的人心怀尊敬。现在,远程医疗通过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已经实现了几千公里甚至远在地球两端的人都可以进行诊断,让我国分布不均的医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我国地域广大,各省市地区发展不均衡,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各行各业特别是医疗行业,更是发展迅速而矛盾也随之而来。纷繁立起的医疗单位、制药商、医疗器械生产商等之间所形成的泡沫经济网,使医疗行业内为争取利益而将服务商品化、经济化。另外,迅速发展的医疗行业与不够健全的医疗体制之间有矛盾,国家大力扶持让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在大城市,而二、三线城市和广大县市乡村医疗资源和环境较差。

因此“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了近几年备受政府和百姓关注的民生话题。在2015年1月26日《政府工作报告》座谈会上,总理问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你们做远程医疗吗?”李彦宏介绍百度已经在开展相关业务,通过互联网让病人找到最合适的医生,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的答复让总理点头称赞。

远程医疗重构医疗资源格局

远程医疗系统是综合现代通信技术、医疗影像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提供远距离医学信息和服务,具体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及护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所有医学活动。

远程医疗系统在业务层面实现多媒体通信系统与医院医疗信息系统的对接;在功能层面实现各联盟医院的视频、音频和数据以及医疗业务的互联互通;在应用层面实现手术室、医疗培训室、诊治室、放射室等科室的全面互通。所要实现的目标主要包括:以检查诊断为目的的远程医疗诊断系统、以咨询会诊为目的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以教学培训为目的的远程医疗教育系统和以家庭病床为目的的远程病床监护系统。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专家资源、中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的现状。我国人口的80%分布在县以下医疗卫生资源欠发达地区,而我国医疗卫生资源80%分布在大、中城市,医疗水平发展不平衡,三级医院和高、精、尖的医疗设备也大多分布在大城市。

即使在大城市,病人也希望能到三级医院接受专家的治疗,造成基层医院病人纷纷流入市级省级医院,加重了市级省级医院的负担,造成床位紧张,而基层床位闲置,最终导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和浪费。利用远程会诊系统可以让欠发达地区的患者也能够接受大医院专家的治疗。另外,通过远程教育等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医院医师的水平。

同时,远程医疗缓解了偏远地区患者转诊比例高、费用昂贵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边远地区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比较落后,危重、疑难病人往往要被送到上级医院进行专家会诊。到外地就诊的交通费、家属陪同费、住院医疗费等给病人增加了经济上的负担。同时,路途颠簸也给病人身体造成了更多不适,许多没有条件到大医院就诊的病人则耽误了诊疗,造成了更大的痛苦。而远程会诊系统可以让病人在本地就能得到相应的治疗,大大减少了就诊费用。

因此近年来,国家对远程医疗应用非常重视,亦不断加大医疗领域的改革和投入。据《中国证券报》研究分析,远程医疗市场规模在2013年达到22.1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0.8%,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达到95.8亿元,其中2015年将是远程医疗快速突破发展年。

IDC最新的《中国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行业IT市场2015年10大预测》也显示,中国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产业在2014年出现了突破式的发展,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健康管理等新的业务模式在经历了多年的孕育之后开始初具轮廓,并且开始冲击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

IDC中国医疗行业研究与咨询服务部高级研究经理肖宏亮说:“预计在2015年,由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信息化技术驱动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和健康管理模式将会逐渐成熟,并逐步探索出盈利模式从而迎来更大的跨越式发展。这些新业务新模式将会是传统模式的有效补充,并将非常有效地促进中国医疗改革目标的实现。”

找到痛点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远程医疗首先是一个医疗行为,必须由医疗机构和具有医疗资质的人员提供。即远程医疗有两种模式,一种是B2B,就是机构对机构,两个不同的医疗机构的合作;一种是B2C,直接对医疗机构以外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2015年春节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成为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获得网络医院批准的医院。

获批“远程医疗”让从前只是在医疗机构内部即B2B模式的远程医疗转换为B2C模式,让医疗机构可直接面对患者。“网络医院”的最大看点在于,一直握在医院手中的处方已在通过正常途径流出。这源于2014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对处方流出“开闸”,其中规定“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技术,向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的诊疗服务属于远程医疗服务。”

在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合作的药店中,患者可通过电脑视频和耳机与在线的医生进行对话,随时拍照上传到系统,供医生查看。同时,体温、血压、血糖等数据也可通过仪器上传,供医生断症。若开具了处方,纸质处方会从药店的打印机打印出来,上面有医生签名、患者病情等信息。通过这张处方,患者可以直接在药房买到处方药。

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有限公司CTO栗昕认为,国家从2009年开始就对远程医疗进行了很大的投入,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远程医疗系统建成后都处于停滞状态,没有真正地用起来。究其原因,更多是应用层面的问题,比如医保政策的配合、会诊/诊断的收费标准、会诊费用的管理等,虽然各省都出台了相关的会诊收费标准,但是大都不规范、不严谨也不统一,有的价格非常低,基本没有办法维持运营。

不久前,在“第五届中国移动医疗产业大会暨第三届智慧医疗健康中国论坛”上,心医国际数字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总裁邰从越发表主题演讲认为,远程医疗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数据信息的对称性,“专家看到的患者信息应该跟基层医院看到的是一致的,否则就可能发生误诊。”

为保证信息的对称性,他认为医疗相关信息化系统(包括远程医疗系统)应尽可能地遵从相关国内、国外的标准,例如DICOM、HL7、IHE、ICD10、ACR等。传统技术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信息对称性问题,随着影像技术、检验技术及IT技术的发展,信息和数据的标准正在被推广和普及,信息对称性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以影像产品为例,现在的设备制造商和医疗软件提供商都会遵循DICOM标准。以往电子病历信息是通过手工输入、扫描、投影等方式传送,现在由于有了通用的标准(HL7、CDA),可以把电子病历的完整真实信息传送到专家端。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的应用保证了病理图像的无损传输,还有远程心电、远程手术示教、远程超声/内窥镜示教等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虽然成熟度目前还没有影像那么高,但基本能解决信息对称性的问题。从技术层面保证了信息的对称性和准确性。”栗昕说道。

但在现实中,更多的远程会诊系统都是通过辅流技术(视频会议中实时传送课件、文档等信号,即使用辅流传输)实现远程视频会议,这在技术上就有两个问题:

首先,传输过来的信息不能保证跟在医院看到的完全一致。虽然现在视频会议可以做到高清,但并不能完全解决色温、色差问题。医学影像等资料也无法保证信息对称性,非DICOM的影像无法进行诸如窗宽、窗位调整等操作,更谈不上三维重建等高级后处理。

其次,更大的问题是,所有的证据文档都在基层医院申请端,专家端什么都没有,一旦将来产生医疗纠纷,就会是一个大问题。十几年前,大家认为远程医疗就是远程视频会议,其实远程视频会议只是远程医疗的一个辅助手段,专家诊断的依据更多是基层医院提供的各种相关检查、检验信息和病历信息。而传统通过胶片扫描仪、实物投影仪等方式传输医疗资料给专家的方式,还是解决不了信息对称性的问题。因此,规范、可管理的流程才是保障。

栗昕说:“只有信息对称性无法保证远程医疗业务的正常开展,合理、灵活的流程设计才是远程医疗业务长久发展的有力保障。”卫生部2010年针对远程会诊业务了《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方案》和《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两个指导性文件。对远程会诊的业务流程做了纲要性规范。

除了规范流程,伴随全联接时代来临,为了方便医患互动、扩大医疗服务范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华为智真远程医疗解决方案提供了远程会诊、远程接诊、床边会诊、移动查房、户外应急会诊、手术示教、学术研讨、远程监护、远程探视等远程医疗功能,具备看得清、看得全、体验好、易使用、安全可靠和开放融合优势,并能实现国家、省、市、县、乡多级远程医疗平台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专家资源的共享,从而有效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

在河南省,华为智真远程医疗解决方案被应用于卫生部远程会诊试点工程的首个项目,构建了一套覆盖省级到县级的远程医疗平台,覆盖全省118个县,有效解决了河南省偏远地区看病难的问题。

在新疆地区,华为远程医疗解决方案也有创新性应用,对内整合本地医疗资源,对外联合北京、上海等地多家著名医院获取更多技术支持,以"外引内联"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当地的医疗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满足远程会诊的业务需求,华为推出了新一代移动医疗推车,让远程医疗服务实现移动化应用,使得远程医疗能够从专业会诊室走出来,直接延伸到病房患者床边或手术室,可满足远程重症监护、患者托管、教学查房等业务应用,更便捷地服务医患人员。

推车可分主流和辅流同时支持两路高清1080P60帧的医学影像呈现,临场感非常强,小到头发丝的物体细节都能捕捉得一清二楚。内置的医疗图像采集器让接口功能大幅提升,可以同时接入多路医疗视频数据。

推车展台接入演示的医疗仪器包括:心电图设备,电子听诊器,电子耳镜,电子皮肤镜,生命监护仪等器械,这些动态采集到的检查数据都能非常清晰地通过医疗推车集成的视频会议系统共享给另一端的会诊室。

医疗推车还内置了一个医疗工作站可以连接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将病人历史静态数据(电子病历,CT,影像,检查报告)也一并呈现给远端的会诊室,这样即使不在同一地方的医生也能够身临其境般地与病人交流,看到病人的病理数据,实现远程会诊的目的。

相对于仪器和系统,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健康品牌东软熙康,更致力于面对不同的医疗体系层级,将远程医疗纳入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中来。在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现实国情下,小医院需要通过远程医疗来提高诊疗能力;大医院需要通过远程医疗来更好发挥医院和专家的水平服务于广大患者;医疗卫生的主管部门则希望通过医院信息化建设用远程医疗的手段来改变诊断能力分布不均的现状。

由于远程医疗的实现需要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音、视频压缩技术、医学影像处理技术等众多先进技术的支持,建立标准的服务模式和业务流程,进行远程医疗的质量管理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之建设完成的远程医疗中心还可能因为业务量不足而长期处于半闲置状态,远程医疗被看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鸡肋”。针对这种情况,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推出数字化医疗器械、e-his、e-pacs的基础上,集中软件技术人员、通讯技术人员和影像处理技术人员开始着手构架远程医疗解决方案。

熙康立足于构建一个医院“即插即用”的远程医疗解决方案,以缩短医院远程医疗的建设周期、减少建设投资,降低日常的运营管理费用并保证相关技术方案不断完善和升级:E-hospital PBX能够完成所有需求。医院的e-his、e-pacs只要接入E-hospital PBX就可以升级到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远程会诊系统功能。

E-hospital PBX不仅具备普通的网络交换的功能,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入,还具有数据中心、管理中心和会诊质量控制中心的功能,是一个建立在远程医疗业务流程之上的智能交换设备。

该设备集成了远程医疗中的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和相关业务流程,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医院在实施远程医疗过程中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而将对应诊专家的组织、会诊过程的控制等医院拥有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的项目交给医院自行管理,与此同时把远程医疗中和医院的日常运行关系不大的管理项目,如费用管理、会员医院管理等都纳入了E-hospitalPBX的功能范围,避免了因为开通远程医疗业务给医院带来管理上的繁冗。

E-hospital PBX一边接入大型综合医院,另一边接入小型区域性医院。大型中心医院在获得其他医院远程医疗协助的同时可为“会诊中心”受理其他小医院的会诊申请;而小型区域性医院则可通过接入E-hospital PBX获得远程大型中心医院的医疗协助。在保证功能完备前提下,尽量减少医院人力资源占用。

“互联网+”时代的远程医疗

在“互联网+”时代,一切相关的新技术新应用都可以被吸纳进来。结合IDC最新的《中国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行业IT市场2015年10大预测》中的内容,未来远程医疗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突飞猛进的发展。

首先,医疗和健康的服务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家庭保健和普通人群的健康管理等新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模式,将逐渐与医院的业务对接,医药分离、互联网医药营销、商业医疗保险进入医院,医疗支付方式的变革,生命科学的发展使得生物科技开始进入日常的医疗和健康管理,这些都使医院的管理业务面临巨大的变革压力。

而医院处于上述种种业务变革的中心枢纽,上述变革都促使医院的IT架构进行升级和再造,这不仅是在硬件基础架构方面,同时也包括软件和服务模式。

其次,健康管理新形式不断涌现

利用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进行健康管理的理念,可以说在2014年获得了广泛的传播。

可穿戴健康管理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推出,服务交付将带动移动应用、云服务以及专业医生的参与,预计在未来的5年中将会产生约200亿元的健康管理服务市场。

同时,O2O业务预计将会在保健业务中快速展开,也使得保健业务、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几个层次开始衔接,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再次,医疗大数据试点项目增多,覆盖领域范围扩大

未来,大数据将不仅用于商业智能、临床决策支持等数据分析,大数据系统还将成为医疗和健康的管理应用系统,用于未来记录每个人健康、保健、医疗等信息。

与此同时,用于诊断和治疗等系统也是大数据系统的延伸。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和可穿戴设备健康管理的发展,数据的获取将会取得重大突破;随着医生参与大数据系统建设的深入,数据分析方法也将获得突破。

最后,人口健康管理数据和医疗数据的重要性凸显,升级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再度成为行业热点

智能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5

飞思卡尔能够以如此快的速度展示Kinetis L系列器件要归功于在Cortex-M0+核心的开发过程中与ARM开展了紧密的合作。飞思卡尔是领先的合作伙伴,为ARM定义并开发世界上能效最高的处理器提供了巨大帮助,这些处理器旨在满足入门级应用,例如家用电器、便携式医疗系统、智能电表、照明、电源和电机控制系统对能效、成本和易用性等方面的严格要求。

飞思卡尔在MCU开发领域拥有超过30年的经验,在新处理器的定义与验证过程中提供了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尤其是在I/O处理与调试支持领域。 L系列便是飞思卡尔与ARM密切合作的结果 – 这一入门级MCU系列将卓越的能源效率和易用性与Kinetis 32位MCU系列的性能、外设集、特性和可扩展性相结合,同时充分利用了ARM Cortex架构固有的低功耗和高性能特性。

飞思卡尔高级副总裁兼汽车、工业和多市场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Reza Kazerounian表示:“在ARM新核心的整个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飞思卡尔与其开展了密切合作,这使我们成为生产和展示基于Cortex-M0+的MCU的第一家供应商,也使我们向市场推出基于ARM架构的新产品战略继续向纵深发展。我们的新型Kinetis L系列MCU将使开发人员在创建下一代更智能、更小、能效更高的嵌入式应用时有更多设计选项。”

ARM执行副总裁兼处理器事业部总经理Mike Inglis表示:“飞思卡尔是第一家向市场中推出基于Cortex-M4处理器的供应商,他们再次成为ARM处理器方面的先行者 – 这一次是Cortex-M0+处理器。向其Kinetis产品线中加入L系列产品后,飞思卡尔将创建业界最广泛、最具可扩展性的ARM Cortex-M MCU组合产品之一,从基于ARM Cortex-M0+处理器的低成本入门级产品到基于Cortex-M4处理器的高达4 MB、200 MHz的器件,范围非常广泛。”

Kinetis L系列MCU

Kinetis L系列制造时采用了低漏电、90纳米薄膜存储(TFS)工艺技术,将卓越的动态和停止电流与强大的处理性能相结合,使注重能效的设计不受8位和16位MCU的限制。广泛的片上闪存密度选择和众多模拟、连接和HMI外设选项,可以提高各种应用的智能特性。

Kinetis L系列还满足了对入门级设计非常关键的易用性要求,对于考虑32位解决方案的开发人员来说这经常会成为障碍。MCU及其随附支持包中的特性将提供易用性,支持快速使用新的器件功能。这将允许开发人员利用Kinetis L系列MCU的全面功效,同时保持入门级设计的快速开发周期。

Kinetis系列可以通过兼容的Kinetis K系列器件(在ARM Cortex-M4处理器的基础上构建)实现向上迁移,获得DSP性能和高级特性集成。

在2012年6月召开的飞思卡尔技术论坛上,飞思卡尔宣布了Kinetis L系列产品的全部细节,同时还提供针对不同应用的演示和深入的客户培训课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kinetis/Lseries。

ARM Cortex-M0+处理器

ARM Cortex-M0+处理器将上一代Cortex-M0升级为真正的8位替代产品,同时保留了与所有其他Cortex-M级处理器之间的兼容性。这允许设计人员可重复利用其现有的编译器和调试工具。新型ARM Cortex-M0+处理器的增强特性包括:

经过精简的两阶通道,允许分支指令更快执行

单周期访问I/O和关键外设

优化程序内存访问

线性4GB地址空间避免对分页的需求,降低了软件复杂性,并确保为用户提供与8位器件更相似的体验

微跟踪缓冲器提供低成本跟踪解决方案,允许更快完成错误识别和纠正,无需额外I/O资源。

全面的支持与实现

随着入门级应用从8位和16位升级至Kinetis 32位 MCU 解决方案,要想全面利用新的系统资源,就需要有紧密集成的支持资源。Kinetis L系列将享受面向Kinetis器件的全面支持包标准,包括Freescale CodeWarrior IDE、MQX RTOS和相关的中间件,以及来自广泛的ARM生态系统的支持。

飞思卡尔新的Airfast射频功率将性能水平推向新高度

射频功率市场的领导者飞思卡尔半导体推出了新的Airfast 晶体管,旨在提升下一代基站的效率、峰值功率和信号带宽。推出了这一新产品后,飞思卡尔旗舰Airfast RF power产品线目前已为每个蜂窝频段提供至少一个解决方案,可同时支持小型和大型蜂窝基站的部署。

Airfast RF power解决方案的特点是经济高效和小规模配置,旨在帮助网络设备商和运营商支持多个无线标准,管理不断提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并保持较低的资金和运营成本。

为匹配新的Airfast 设备,飞思卡尔还推出了被称为先进的Doherty校准模块(ADAM)的新的控制产品系列,可实时调整相幅,从而优化传统的Doherty功率放大器。该模块旨在与Airfast设备协作,以提高整体系统性能,其中包括提升各个频段的功率效率、输出功率和线性。

飞思卡尔副总裁兼射频事业部总经理Ritu Favre表示:“飞思卡尔 Airfast RF power解决方案产品组合的最新产品使小型蜂窝基站和宏蜂窝基站在线性效率和高功率方面实现了实质性的飞跃。作为该市场长期领导者以及LDMOS技术的领军,飞思卡尔为客户提供了广泛的射频晶体管选项,既能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又能降低成本并缩短设计周期。”

A F T 0 9 S 2 8 2 N是飞思卡尔9 0 0 M H z和2 8 V LDMOS产品,提供从 720MHz 到 960MHz 的一流的射频性能,峰值是现有 OMNI 塑料模压封装产品中最高的(490W负载牵引峰值功率)。

AFT18S230S是一个1.8 GHz, 28V 射频功率的LDMOS晶体管,其对称Doherty效率可达45%,8 dB OBO时可提供高达17 dB的增益。该效率水平通常只有更复杂和昂贵的采用仅非对称Doherty技术的解决方案才能实现。当该器件用于非对称Doherty PA时,可提供更高效的性能。

AFT21S230S是一个2.1 GHz 28V器件,为 230W 射频功率 LDMOS 晶体管提供卓越的效率。该产品封装在NI-780S-6内,其视频带宽最高可达100MHz,可用于对称和非对称的Doherty应用。在对称式部署中,该产品可在8 dB OBO和15.5 dB增益时提供 45% 的效率。

智能医疗系统解决方案范文6

【关键词】 NB-IoT 物联网智慧小区

前言:

目前建设的大多数智慧小区,都是只完成了部分单独智能化的系统,如小区安防系统,小区门禁系统、物业管理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等,但是这些系统的智能化建设只是局部封闭的独立系统,众多系统各自为政,各厂家的产品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后期与其它系统的对接难度高,无法做到资源与业务全面整合。在此基础上建设的智慧小区系统扩展性差,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交互,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小区。本文探讨如何运用先进的NB-IoT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建立起沟通小区内部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物业中心、居民与外部社会等多重综合信息交互平台,打造出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的生活环境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智能化住宅小区。

一、NB-IoT技术概念及特点

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是一种物联网实现技术,同蓝牙、WIFI、ZigBee一样,属于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1]。

NB-IoT是IoT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LPWA)[2]。NB-IoT具备四大特点:

一是海量连接,NB-IoT单扇区支持5万个连接,是传统接入数的50-100倍;

二是深度覆盖,在同样的频段下,NB-IoT比现有的网络增益20dB,覆盖面积扩大100倍,预期能覆盖到地下车库、地下室、地下管道等信号难以到达的地方;

三是低功耗,NB-IoT终端模块的电池待机时间可长达10年;

四是低成本,NB-IoT模块的成本低于2G模块的成本,大规模应用后预期可到10元以内。

二、NB-IoT应用背景

移动通信正在从人和人的连接,向人与物以及物与物的连接迈进,万物互联是必然趋势。然而当前的4G网络在物与物连接上能力不足。事实上,相比蓝牙、WIFI、ZigBee等短距离通信技术,移动蜂窝网络具备广覆盖、可移动以及大连接数等特性,能够带来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将成为物联网的主要连接技术。

2016年6月16号, 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蜂窝物联网)作为3GPP R13一项重要课题,其对应的3GPP协议相关内容获得了RAN全会批准,正式宣告了这项受无线产业广泛支持的NB-IoT标准核心协议历经2年多的研究终于全部完成。

2016年7月15日,中国电信开始启动800M LTE 4G网络建设,这是国内第一张低频LTE网络,并且将在2017年上半年实现全网覆盖,为NB-IoT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网络基础。

因为NB-IoT自身具备的低功耗、广覆盖、低成本、大容量等优势,使其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车联网、智慧医疗、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家庭、智慧教育、智慧小区等。

三、NB-IoT在智慧小区应用实现方法

3.1智慧小区应用场景设计

针对智慧小区应用,需要制定相关完整的场景体验和场景智能解决方案,给用户提供一整套智能组合产品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一个个单独的智能产品。目前在智慧小区里面的应用场景有:

公共安全防范:小区安防系统(视频监控、红外探测、电子巡更等)、出入口管理系统(人员出入管理、车辆出入管理及车位管理、可视对讲、电梯智能控制、智能信报箱等),居民报警系统(门窗入侵报警、紧急报警按钮、煤气泄露报警、烟感报警、漏电报警、漏水报警等),应用现代化综合安全防范技术,建立小区全面的安全防范体系。

物业管理系统(公共信息和互动系统、远程抄表、智能井盖、智能路灯、给排水监测、地库送排风监测、电梯监测等),通过嵌入各种信息化手段,提升了物业公司的管理水平,为物业工作人员和居民之间提供全方位的沟通手段,搭建即时、畅通的互动桥梁,达到了提高物业服务水准,降低物业管理成本的目的。

智能家居系统(电子门锁、灯控及调光、空调、窗帘、音响、智能净水、智能空净、灌溉、健康监控、智能网关等),使居民的家居生活智能化、人性化、安全、方便、快捷,享受高贵、舒适的环境。

目前已有一些厂家实现了在产品出厂时预置NB-IoT通讯模块(如三川智慧、宁波水表厂生产的物联网水表、百富科技生产的移动POS机等),这些已经预置NB-IoT通讯模块的产品可直接接入NB-IoT网络中,其它产品则需要进行NB-IoT通讯模块的升级改造,实现对以上场景中所需底层数据的深度覆盖和海量采集。

3.2智慧小区公众服务云平台设计

为实现智慧小区建设的终极目标,需要构建部署智慧小区公众服务云平台,它是为智慧小区其它系统相关应用的建设提供基础性的软硬件平台。使用云计算模式进行平台搭建并提供服务,采用标准开放的平台接口,完成小区内多个系统集中建设与维护,实现数据统一存储,节省用户软硬件平台投资。在智慧小区公众服务云平台上统一对各个系统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交互,之后再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定制和优化用户体验。以大数据为核心,实现小区内各个系统信息分析和联动的需求,同时采用多级权限管理,为物业提供物业统一管理服务系统应用,为居民提供智慧小区APP应用。

智慧小区公众服务云平台是为广大小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生活服务的平台。平台聚焦小区物业、小区商圈、居民互动、居家养老等服务,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整合社会力量,组织公共资源,提供小区公众服务,最终实现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信息化服务。

平台支持平滑扩展,可根据客户需求和资金投入预算,分阶段部署,平滑扩容升级。提供与城市其它公共信息平台对接的接口,实现对政府部门、相关系统、各类数据信息资源的横向互联与纵向互通,拓展数据交换共享服务,例如⑿∏的公共信息和互动系统与政府的政务服务系统对接、小区的电梯监测系统与安检部门系统对接、小区的安防系统与公安部门系统对接、小区的居民健康大数据与城市医疗系统对接等,全面提升政府管理水平、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3.3智慧小区公众服务云平台系统安全保障

NB-IoT使用专门的号码段以及专用的物联网专网,可得到电信级的QoS服务质量保证、网络安全、电信级计费、大数据服务保障。电信运营商提供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全面安全防护,解决了物业公司系统运行维护的后顾之忧,物业公司可腾出精力更加专注于为居民服务,居民也可尽享全面安全无忧的智慧生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使用NB-IoT物联网技术将建设安全、舒适的小区环境;建立高效、科学、便利的物业管理体系;提供方便、快捷、经济的信息通讯服务;打造温馨、舒适、便利、科学和数字化视听一体化的现代智能家居环境系统,避免了重复投资,满足了政府、物业公司、居民等多方的需求。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