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档案管理细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关档案管理细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关档案管理细则

机关档案管理细则范文1

关键词:综合档案馆 质量管理 基本原则

ISO9000标准是国际化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诞生于工业行业,在吸收各国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做了多番修改,形成最新的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1.2指明了其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①然而综合档案馆的质量问题一直被忽视,档案工作者更多的是关注档案这一客体的质量,对于其他各方面,如管理质量、服务质量等还未关心。作为党和国家发展和建设的储备力量,综合档案馆更应该适时地引进先进理念完善自身发展,但是在引进先进理念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标准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及基本原则,秉承“吸收、引进、借鉴、发展”的原则,制定适合综合档案馆自身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确定

质量管理体系的三大要素,即组织、产品、顾客。这三大基本要素是任何一个组织所具备的,但是综合档案馆是科学文化事业单位,其在组织管理、输出产品及服务用户上与企业略有不同。

(一)关于组织的分析

组织是人们为实现同一目标、按照一定的形式、分工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档案法》第八条已明确指出了档案馆的性质、目的、组织形式、职责。“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②可见,综合档案馆是具有自身服务职能及管理权限的组织,同样存在着“输入――转化――输出”的过程,接收、收集各归档单位形成的文件,经过一系列的整理、鉴定、保管、编目、检索、编研、宣传等工作,最终形成有序的、方便利用的案卷,以达到最终为其他组织和个人利用的目的,是完全符合ISO9000标准所明示的组织体系。

(二)关于产品的分析

产品是过程的结果。档案馆为用户提供的产品并非有形的实物产品,而是为用户提供具有凭证及参考价值的信息及服务,二者都是无形的。

“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 ③从文件到档案本身就是一组输出的过程,档案信息也就是这个过程的产品,档案信息是信息的一种存在形式,档案信息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这取决于不同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不同需求。

服务是档案馆为用户提供的另一产品。档案馆所提供的服务由三个要素组成:档案馆、用户及档案馆与用户之间完成至少一项活动的结果。服务与服务过程都是在与用户的接触中发生的,不同的档案用户对档案的需求是截然不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的价值形态及作用也在发生变化,档案馆也要及时更新服务观念、服务方式,适应不同时期不同用户的需求。

(三)关于顾客的分析

顾客是指享受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档案馆的顾客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需要档案信息服务的各层次、各类型的利用者。综合档案馆的顾客主要有以下四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查找先前的记录,从中得到依据及参考信息,以保证各项经济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术研究者,寻找古今中外可借鉴的信息以填充学术材料,以传承历史文化;影视、新闻工作者,借助档案馆丰富的资源制作回首往事、展现地方特色的剧作、记录片、报道材料等;其他个体,个人利用档案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借助原始档案以提供凭证,解决争端及棘手事件。

二、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ISO9000 标准的精华思想,是在总结质量管理实践过程中的理念与经验基础上,用高度概括、精炼准确的语言所表述的、具有一般通用性质管理准则,是建立与实施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结合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把握八项基本原则,是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严格遵循的准则。

(一)以顾客为关注点

以顾客为关注点是ISO9000标准成功运行的指导思想,也是综合档案馆存在的动力,只 有用户有效利用档案,才能发挥档案的作用,实现档案的价值。档案馆的发展依赖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档案用户,一切工作围绕用户的需求展开,了解用户眼前的及长远的需求,明确用户潜在的、隐含的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综合档案馆保存的大多是党政机关形成的档案,相对于企业档案馆、专门档案馆来说,综合档案馆的用户相对分散,且具有不确定性,有组织,也有个人,对档案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综合档案馆在实施本原则时,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不同方法调查、识别不同类型档案用户现行的及潜在的需求与期望

档案利用群体不同,档案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对于各级各类机构、社会组织而言,档案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治作用;对于专家学者而言,档案具有文化、教育作用;对于个人而言,档案具有凭证、参考作用等等”,档案用户的期望主要体现为档案的真实性、有效性、实用性。分析档案用户各群体的比例、查档方式,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依据。

2.确保档案馆的质量目标与用户的需求和期望相一致

最高管理者在制定质量目标时要始终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宗旨,以实现用户满意为最高目标,并在全馆范围内建立沟通与理解的平台,确保用户的利益为档案馆工作的方向。档案用户的需求是具有时效性的、是不断变化的,综合档案馆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要时刻与用户保持联系,了解用户需求动态,及时更新服务方式方法,始终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领导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成功的关键在于最高管理者及各层管理者的重视度,领导者应求真务实、以身作则,积极参与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确定综合档案馆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为确保组织的宗旨与运作方向相统一,为员工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确立具有创新、发展、挑战性的战略目标

最高管理者应在全面考虑各方(包括供方、员工、利用者、社会等)的因素,为综合档案馆制定具有本馆特色、创新发展、富于挑战性的战略目标,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策划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策略,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2.创造适合员工发展的内部环境

为员工创造适合其发展的空间,对员工在本岗位所作出的特殊贡献给予肯定并加以褒奖,营造竞争的氛围,鼓励创新,激发员工潜能的发挥,调动员工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员工在融洽的工作环境中更好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避免各部门之间权责分化、互相推诿,各岗位员工擅离职守、工作怠慢的现象发生。

3.建立具有良好道德伦理、价值共享的管理文化

尊重人才、吸引人才是综合档案馆现阶段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将综合档案馆的管理升级为馆内文化,使得员工在软文化的影响下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办公。同时还要为员工提供可利用的相关软硬件资源,让员工在自范围内发挥其创造性。

(三)全员参与

档案工作者是档案馆创新发展的源泉,是档案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从人力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再到人本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人本管理是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的一种普通管理模式。综合档案馆在进行人本管理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让档案工作者明确自身在馆中的价值

树立档案工作者的主人翁责任感,明确其所处岗位的重要性,对本职工作的职责、权利有所了解,勇于承担责任,面对挑战,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本岗位的工作目标,并配合好下一步的工作,正确处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让档案工作者主动进行自我鉴定

档案工作者的自我鉴定主要是指档案工作者根据各岗位的目标对其所完成工作进行鉴定,肯定其对档案工作做出的贡献,让档案工作者在完成任务与目标的同时,获得成就感,激发继续工作的热情与斗志,同时也是档案工作者发现不足并予以改进的有效措施。

3.加强档案工作者的自我修养

自我工作意识、服务意识的提高,要比强加的责任更有成效,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单凭某一领导或组织去发现新动力是远远不够的,培养档案工作者自主思考、领悟的能力,调动全员工作的积极性,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四)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是将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的活动。档案工作从接收直至利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视为一个过程,采用过程方法进行管理,可以确保每个过程都按照最终目标组织运作,达到预期的结果。

1.必须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方法

增值的活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实现档案工作质量管理的增值活动,是基于对每项工作环节遵循相应的准则与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为用户提供超过其期望的服务。采用过程的方法,降低工作中的成本、减少失误、控制偏差、缩短工作时间、优化工作流程,确保过程间的协调运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持续改进提供动态的循环过程,进而使档案馆的整体工作处于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每一次的循环都是一次增值活动,为档案用户提供符合需求的服务。

2.将档案管理的所有活动及相关资源视为过程进行管理

档案质量管理工作由用户需求分析、立卷归档、收集、鉴定、整理、保管、检索、编研、提供利用、过程监控、反馈、持续改进十二个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都视为一个过程,每一个过程的输出都是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也可以是多个过程的输入,将这十二个环节视为一个整体的环节,不断循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档案工作的十二个过程体现了质量管理的四大基本要素,以顾客的要求为输入,顾客满意度为输出,同时也要将各种资源纳入到过程控制中,包括人员、方法、设施、环境等。

(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过程链形成的过程网体系,综合档案馆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各个部门都是它的子系统,各个科室又是下一层次的子系统,直至每一位馆员也是系统构成的一个部分,各系统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利用系统的方法实施管理,以提高档案馆工作的整体效率。

1.确定分析系统内各个过程的运行状态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过程可以说是系统的基础,每一个过程的运行状态都对整体的系统运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确保每个过程都处于良性运行状态,为综合档案馆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是综合档案馆系统功能发挥的前提和保证。

2.识别与控制各过程之间的“接口”

档案工作的每一个过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档案工作质量的形成依靠每个过程的有效实施,每一个过程都有各自要实现的目标,且这些目标都是以满足用户为宗旨的。过程与过程之间的对接是保证系统运行的重要节点,控制、协调档案质量管理各过程的运行,使之有效的运行,减少制约,加强合作,实现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的终极目标。

(六)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综合档案馆发展的永恒不变的目标。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用户需求的更新与提高是持续改进的内在动力,持续改进的核心是提高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提升综合档案馆的竞争力、迎接外界挑战。

1.将持续改进作为一种制度加以强化

持续改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测量、分析、改进不断循环的过程。培养档案工作者持续改进意识,对档案工作者进行持续改进方法的培训,将持续改进纳入到日常工作中,不断深化理解,提高档案工作质量。每一次循环改进都有一个设定的目标,满足档案用户的需求,每一次改进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始终坚持不懈地贯彻持续改进,使综合档案馆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中,提高档案馆的应变能力,提升档案工作者的整体意识。

2.将各类评价结果纳入到持续改进的范围

持续改进是每个过程、每个系统都需不断坚持的,因此,每一个过程的测评、每一个阶段性的测评都是持续改进的动力。基于档案馆总体的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通过对内部审核、用户满意度测量、第三方审核结论等相关数据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定,并将测评的结果纳入到持续改进的范围内,这些结论是反映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直观结论,是持续改进工作最准确的数据支撑。

(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的决策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决策贯穿于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的始终,依靠决策才能持续改进每个过程的业绩。可以说,没有客观的、基于事实的决策,质量管理体系很难取得有效的管理,最终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确保信息、数据来源可靠

在信息收集、整理的过程中,要保证相关信息、数据来源、获悉渠道、接收方式准确无误。决策是以所采集的信息、数据为依据的,弄虚作假的信息、数据将会阻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务必要保证所采集的信息、数据源于基层工作及真实的工作记录。

2.确保分析方法正确

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科学的统计技术分析,确保其分析结果的精确性,为改进提供凭证。科学的统计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分析、调查、取证等方法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寻找需改进的方面,防止决策失误。

3.基于事实的分析

基于事实的分析,要求避免主观的直觉判断与经验判读。客观的证据是支持综合档案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真实性数据,完全依靠经验或直觉得来的数据往往带有浓郁的主观色彩,比较片面,难以准确地说明体系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利因素,不利于体系的检验与改进。

(八)与供方的互利关系

综合档案馆最关键的供方是同级党政机关,是案卷的来源,也是资金的来源,与其他组织不同的是综合档案馆与其供方是隶属关系,二者虽然有互利的关系,却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其次是相关设备的投入方。在综合档案馆在与关键供方建立互利关系时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权衡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立档单位形成的案卷是档案质量的关键,综合档案馆不能脱离各级政府而存在,同时,党政机关也是为人民服务的部门,其服务理念同样是满足用户需求,这与综合档案馆的质量管理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文书部门与档案部门相互扶持,案卷质量的不高将严重阻碍综合档案馆质量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收集案卷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与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深入指导立档单位进行规范化的立卷归档工作,建立长期的互利共赢的工作机制。

2.与供方建立合作基础上的互利

与供方部门所要建立的互利关系,首先是合作,只要有效的分工协作,才能保证互利。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进行透明地、开放式地交流,与同级党政机关共同理解用户的需求与期望,肯定党政机关在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做出的贡献,共享成果,增强双方共同创造价值的能力,密切合作,实现成本最优化,共同取得档案用户的满意。同时关注同级党政机关的状况,为其便民服务提供帮助,增强党政机关提供高质量案卷的积极性,以达到互利的效果。

综上所述,综合档案馆具备建立与实施ISO9000标准所描述的三大基本要素,ISO9000标准适用于综合档案馆。同时有效运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以用户为关注点、加强领导在组织中的作用、倡导全员参与、采用过程方法与系统方法、以事实为决策方法,坚持持续改进,是建立“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档案馆服务模式的最佳途径。

注释:

*本文为黑龙江大学学生学术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10282)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①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1.2条款.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一号),1996:第八条.

机关档案管理细则范文2

关键词:档案管理 规范 保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070-01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机关档案管理尚不够规范、科学,诸如:文件资料收集不完整、文件归档种类不明确、档案缺乏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管理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那么,作为一名机关专业档案管理员,如何全面有效地做好新时期档案专业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专业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技能和水平

作为一名机关专业档案管理员,首先要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技能的一种内在动力和自觉行动,认真钻研学习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系列法规、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档案分类标引规则》、《档案工作实务》、《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归档》、《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关于加强全省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意见》、《山西省档案管理条例》等专业书籍、报刊以及网络研修学习,进一步熟悉掌握和了解档案管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吃准吃透档案管理操作规程,同时,要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县)、区举办的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学习,加强交流学习,及时向有经验的老领导、老管理人员请教学习,解决工作中的疑惑和难题,尤其要做好新时期电子档案数据化的管理工作,正确处理好档案的日常规范化管理与新型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以及公共档案信息服务三者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全力做好档案工作的安全体系建设工作,全面提高档案安全保障能力,确保档案工作的保密性、完整性,为档案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安全建设体系保障。

二、做好常规管理,确保档案管理的完整性、规范性、保密性

1.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档案的起源、发展、属性、价值、作用、种类以及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公文文书档案相关知识的处理、档案的收集、立卷、装订、分类、排序、编号、编制目录、整理和归档鉴定以及电子文件、录音、录像、照片、图片、磁卡、特种载体档案的鉴定归档管理等,认真做好常规档案管理工作。

2.按照1987年9月5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完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的基本原则,档案的收进、移出、销毁均须进行登记造册,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和年报,做到有物有账,帐物相符。我们在悉心全面做好日常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全面做好档案的保管与保护技术,诸如:档案室的卫生、电源、通风、防潮、防尘、防火、防鼠、防虫、防高温、定期消毒、各种档案柜具的科学摆放、新标签的更换、档案安全检查、消防设备的配备、档案的维护等等以及非永久性档案超过保存期限档案鉴定销毁的记录和上报。并做好日常单位机关或个人使用或转借档案的详细记录工作,及时督促归还档案,做好日常档案明细记录台账,做到心中有数,账册记录清楚。同时,要创造性地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档案参考资料的编研、专题概要的编写,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各个方面。

3.严格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档案是为社会各方面人事、机关、历史提供参考依据的信息资料载体,保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是我们要严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全省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意见》、《山西省档案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山西省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文件,按操作规程管理保存,严格执行国家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禁擅自随意外出借用,泄露国家单位机关和个人的相关信息,甚至造成档案损毁、残缺,甚至档案遗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不能向身份不明,没有开具单位证明材料的任何人、任何单位,随意泄露或提供档案信息资料。二是保密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我们要严格执行解密划控的时间标准、有关内容标准及保密范围、规范标准,主动接受保密部门对调密工作的监督指导,搞好档案文件的清查鉴定,严格划清密与非密的界限,确定哪些档案能开放利用,哪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哪些还不能提供利用,为今后进一步搞好规范化、标准化和档案建设奠定基础,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一旦保密档案秘密保管期限届满,要及时划密解密,按公开文件进行管理,向社会各界开放,发挥保密档案的时效性,把仍未解密的继续列入控制使用保密范围。过去,许多档案馆,对其所保管的注有密级的档案,没有定期及时解密,影响了档案的开放利用。对于划密档案进行解密工作,应当遵循《保密法》的相关规定,即:“国家秘密事项要根据其性质和特点,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在保密期限内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应当及时解密。”这也就是说,解密是由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进行。三是要全面做好档案室、档案馆基础实施设备的保养维护和更新,如柜架、门窗、安全监控系统、消防系统的定期检查,确保安全监控系统、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因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以及战争、恐怖袭击、群体性社会实践等人为灾害对档案造成的破坏,要做到“三勤”,即:“手勤”、“眼勤”、“腿勤”,不放过任何琐碎细小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从各方面构建起档案安全保密的“防火墙”。

三、精细管理,创先争优,全面做好机关档案目标管理达标工作

机关档案管理细则范文3

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1 档案人员在信息化建设前置参与业务标准制定

检察机关的档案工作是一项全员参与的群众性工作,许多门类档案的形成要经过数个部门、多人之手。例如,诉讼档案的形成就要经过审查批捕、审查、立卷等几个环节,从材料的来源看,既有公安机关移送的,也有检察机关在审查过程中形成的,既有向外界调取的,又有内部形成的,呈现材料来源的多样性和材料收集的广泛性。所以必须注重抓好每个环节材料,才能保证卷宗材料的完整、齐全。

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的保障,近年来,虽档案工作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但限于信息技术局限检察业务的复杂性,现有的一些制度无法完全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的需求,而显得相对滞后;档案管理人员往往只能管到部门内的档案内勤,而对于档案重要的生成检察业务人员,档案制度还缺乏有力的管理手段,很多业务数据信息到归档环节时,数据是不符合现代化档案管理需要的,大量过程元数据信息没有被归到档案部门。这就提出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参与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将档案规范管理的业务要求,在检察院业务信息化系统中进行设定和体现,避免不完整或不规范的归档信息的产生,加强档案部门对于前置业务环节的监督机制,对档案材料形成过程的控制力需要加强。

2 业务软件在设计规划需考虑档案业务各类需求

往往在业务应用系统中,存在以下现象:一是上级机关开发的软件往往不能满足下级机关的实际工作需要,单靠行政手段予以推广。而下级机关为满足本单位的工作需要自行开发软件,其个性有余,共性不足,缺乏标准。二是一个单位运用多套系统进行数据录入,技术上难以解决数据整合,造成操作人员重复劳动,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归档困难重重。

列举个实际的例子,比如一些业务系统只考虑了当前年度机构代码的使用要求,每过一段时间就在原有机构代码上做调整和替换,修改替换的内容也没有完全备案留下痕迹,业务系统只考虑自己系统数据不出代码解释问题。没有考虑接收这些数据的档案系统,3到5年以后,如何去解析这些机构代码的问题。

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是缺乏详细明确的规范化标准和实施细则,使软件开发工作混乱无序。二是缺乏权威机构牵头,造成软件开发修改较为随意。就档案信息化建设而言,要围绕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来开展工作,要严格遵照权威机构的档案信息化标准开发软件,结合检查档案业务特点,业务系统建设从底层数据库设计、到代码规范,都要考虑到档案的业务需求,并形成书面的业务规范规则文件。

3 检察机关档案数据需要制定行业档案业务标准

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目前的状况是:检察院机关内,计算机软件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性,软件在通用性、兼容性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在检察机关档案信息规范化方面的分类编码标准不完善、不统一;也缺乏技术组织上的支持和系统管理、网络技术的支撑,缺乏统一明确的管理性、业务性和技术性标准;这些都制约着信息交流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档案行政主管部门虽明确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定义和归档要求,但缺少指导实际操作的实施细则,特殊专业档案(如检察机关档案)的行业标准不统一、不完善。这势必造成各地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数据标准、格式不统一。

检察院各种信息管理软件繁多,各信息软件之间数据接口困难,档案信息难于共享。以我院诉讼档案管理软件为例,目前档案部门正在使用的软件有四套:单机版的管理软件一套、老的办案系统软件一套、新的办案软件一套、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一套。这些软件之间没有数据接口,档案信息无法共享,但各个软件又独立完成档案管理的不同职能,档案工作人员要重复输入数据才能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制定出规范标准,各软件按照规范进行数据沟通交换,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对于软件研发单位来说,避免的多次重复开发数据接口的麻烦,同时也能提高业务系统建设效率,减少信息化建设人员时间,直接减少预算费用。

虽然现在国家和高检院还没有出台档案信息化的相关标准和要求,档案信息化建设不能因此而止步。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的问题上,需要我们主动配合上级检察机关开展调研,发挥上海的区位优势,为检察机关制定档案信息化标准和要求提供参考意见。

档案信息存储数字化建设的思考

1 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安全性最为重要

档案室保存的档案以纸质档案为主,纸质档案具有唯一性的特点。每一份档案都是一个孤本,在频繁调阅、复制利用的过程中,纸质载体受损后会导致档案信息资源的丢失,无法继续利用,造成档案资源的严重损失。尤其是历史档案,其原始记录性、唯一性决定了其具有更高的价值,但由于当时的纸张质量、管理水平及保管年限的原因,历史档案信息更显珍贵,因而保护档案、保护档案信息资源成为档案工作人员关心的问题之一。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通过数字化扫描,将纸质档案复制为数字化图片,通过网络提供借阅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对纸质档案的调阅,延长纸质档案的保管寿命,而且可以实现档案信息异地备份,从而实现对纸质档案的保护。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数字化加工现场监控管理,也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监督和控制,如加装摄像头进行录像监控,如不允许将食物和饮水带人数字化加工现场等。

2 需要加强档案数字化人员的培训

对于档案数字化,大多数从事多年档案工作的同志来说,还都是一项新技术工作。保障档案数字化的前提是,必须建立一支适应信息化要求档案管理队伍,单单靠数字化外包给专业公司,不能彻底解决数字化过程中,体现出检察机关特色的内容来。为适应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必然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需要通过外出走访学习和培训,提高档案人员对于数字化管理的认识和业务能力,鉴于检察档案业务人员手头案子多、整理案卷工作繁多的情况,应注意引进多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档案干部队伍,重点加强档案数字化业务能力提高,形成能够驾驭

和控制档案数字化业务工作的骨干,以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挑战。

3 档案数字化建设需要有长短期规划

制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长期来说,需要从数字化档案保管的长远的角度考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短期规划要定位在对软硬件的改造、对库存档案信息化和逐步推进档案信息化步入正轨这三个方面上来。

合理定位于对每年形成的档案数字化的进度和范围,对于信息化建设中的档案归档接口需要特别重视,年度归档文件的电子数字化程度越高,以后存量档案需要数字化加工的内容就会越少,避免旧账未还,新账又出的情况。

需要整理出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范围,将有限的数字化预算用在最需要的方面。硬件的改造添置符合档案信息化要求,超前购买超大的数据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空间闲置是较为浪费资金的行为,因为存储硬盘的销售价格每年都在降低,可按照需求分年逐步增加数据硬盘。软件建设方面,尽可能统一协调各部门数据相关的软件系统的字段要求,同时在引进或设计档案管理软件时,尽可能达到数据兼容性好、数据接口完备的要求;对库存档案信息化加工要加大档案数字化扫描、对档案信息著录以及对档案网络化建设的力度;逐步推进档案信息化步入正轨,就要将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稳定的工作固定下来,作为对档案部门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4 检察档案信息利用网络化建设思考

机关档案管理细则范文4

关键词:公务员;人事档案;知情权

一、公务员人事档案知情权现状概述

从现状来看,我国公务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已经较为成熟,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健全的体系,但在公务员人事档案知情权方面却存在一定缺失。相关法律着重强调了公务员人事档案的高度保密性及利用的特定性,但在知情权方面却缺乏可行的操作细则。之所以会出现公务员人事档案知情权保障缺失,与很多因素相关[1]。一方面,部分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对档案工作认知程度不够,仅将档案管理视为单纯性的保管工作,对档案管理并不重视,使得相关制度无法落实到位,导致档案管理紊乱。另一方面,档案涉及内容较多,包括个人隐私、不同群体利益、知识专利等,由于要保护这些知识成果、个人隐私,维护社会稳定,因此,人事档案当中的部分内容并不对外开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知情权。

二、公务员人事档案知情权缺失所引发的问题分析

公务员人事档案知情权的缺失,必然会引发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2]:(1)公务员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对于公务员而言,相关人事档案是考察、评价公务员的重要依据,与公务员的个人利益存在密切关联。由于人事档案知情权的缺失,导致当事人无法清晰掌握自身档案的实际管理情况,若出现人事档案延迟转移,而当事人无法及时确认,会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带来较大影响。(2)会对档案的完整性及真实性产生影响。真实性与完整性是公务员人事档案知情权的基础。如果无法完全提取人事档案信息,公务员本身也就无法全面、清晰地掌握人事档案的实际情况,其知情权必然会受到影响。人事档案涉及内容较多,涉及范围较广,并且不同公务员的档案材料产生的时间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公务员人事档案资料整理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错漏的情况。一旦当事人缺乏知情权,便无法及时发现并纠正错漏信息。同时,公务员自身也失去了自我管理档案的能力,无法及时更新档案信息,这必然会影响到档案的真实性与完整性。(3)会影响人事档案的利用率。人事档案知情权的缺失,也就意味着档案相对人无法充分利用档案信息内容,会降低人事档案的利用率,并造成人事档案利用需求单调化,制约人事档案的发展。

三、加强公务员人事档案知情权保障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从社会发展形势来看,过去制定的部分档案制度内容已经表现出滞后性,无法满足当前政治体制及经济发展形势的需求,应及时进行修正。在相关法律法规当中应该增加人事档案知情权细则。一方面,要明确人事档案知情权的范围。对于人事档案当中的大部分内容及档案利用情况应该作为公开信息内容,供档案相对人查阅。对于少部分隐私性较强的档案材料则要保密,不授予本人查阅权力。若存在特殊需求如岗位信息核实、录用标准核实等,在进行他人档案信息查阅过程中,要根据相关程序及规定规范操作,以保护档案相对人的隐私权及保密权,使之与知情权维持平衡。另一方面,要明确相关监督部门的职责。档案行政部门要对档案中心相关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与档案中心存在业务来往的行政机关人员在档案对接时,一旦发现问题可及时向档案行政部门汇报。若发现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违规、违纪行为,可向纪检机关直接反映,由纪检机关调查处理。

(二)充分应用先进档案管理技术

除了要重视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外,还要重视档案管理技术建设,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结合人事档案利用相关要求,加强人事档案信息系统开发,构建出一个统一化、标准化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对于限制性开放的人事档案信息内容,通过信息系统赋予权限,限制用户访问,以此来实现档案信息分级别管理[3]。同时,要做好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存储工作,通过更新硬件设备、计算机存储技术,保证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避免出现人事档案电子信息丢失、损坏等现象。另外,利用人事档案信息系统能够完整地记录人事档案查阅、调用行为,出现违规行为后,可进行事后问责,保证了制度的执行力。

(三)增强人事档案知情权保障意识

要加强公务员人事档案知情权保障,必然要增强人事档案知情权保障意识。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人事档案知情权保障宣传工作,让单位、组织、个人意识到人事档案知情权的重要性。同时,要转变传统档案管理思维,树立立档为民的管理理念。在平衡档案信息开放与保密的同时,还要兼顾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推动档案信息公开化,让公务员能够充分行使自身知情权,使其合法权益得到妥善保护。

四、结语

充分落实公务员人事档案知情权,对于促进我国档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更新档案信息管理技术、增强人事档案知情权保障意识,能使人事档案相对人的知情权得到切实保障,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张家英.人事档案利用的困境与突破[J].档案学研究,2012(02):31-34.

[2]刘英,杜清玲.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保障人事档案知情权[J].兰台世界,2010(02):57-58.

机关档案管理细则范文5

档案执法现状

(1)我国档案行政执法的法律规范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了享有档案行政执法权的机关及其职能。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档案行政执法的主管部门,其在档案管理当中的职能为四个部分,一是对全国的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二是组织协调档案管理行为;三是统一档案管理的制度;四是监督和指导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同时规定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保管本单位的档案,并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从《档案法》当中的规定可以看出,该法规定的档案行政管理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对本机关单位内部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第二个层面是国家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档案行政管理行为。其中第一个层面属于机关、团体的内部管理,属于内部行政,不属于行政法上的具体行政行为;第二层面的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管理,对档案行政管理对象产生直接、强制性的法律效力的具体行政行为。因此,我们可以理解我国的档案执法部门为国家的档案管理部门,我国档案执法的职能为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和监督指导四个方面,具体执行方式包括档案行政检查、档案行政处罚、档案行政管理和档案行政奖励几种主要类型。档案执法是档案管理机关的职务行为,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它对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的机关单位的监督管理行为直接影响到这些机关、个人的权利和义务,而作为一种行政权力,档案执法必须受到严格的法律监督。按照行政法的基本理论,权责一致,有职权的一方必须具有职责,档案行政执法机关作为享有档案行政执法权的主体,也必须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而在当前的法律规范状况下,档案行政执法的责任制度仍然没有建立起来,档案行政执法行为仍然存在大量的不作为和行政越权现象。

(2)档案执法的实践现状和问题。档案执法检查是最为主要的档案行政执法形式。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是指档案主管部门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上一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下一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26。也是当前档案行政执法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决定了其他档案行政行为的实施效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机关、单位的档案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这一部分是档案行政执法的最重要部分也是数量最多的部分。而在档案执法实践当中,这一部分对档案管理秩序的维护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当前档案执法的法律依据是《档案法》及其相关的实施细则、实施办法,在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执法形式主要是检查,即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机关、单位的档案管理的归档、保存和利用的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但是《档案法》以及其他档案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规定档案行政检查的标准、程序和相关责任,这样就使得档案行政执法过于随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其辖区的机关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那么他们对档案管理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就显得有些薄弱。在近期,包括医院病例档案信息、学校学生档案信息、证券公司客户档案信息以及银行客户档案信息遭遇流失现象屡屡发生,对国家和社会的礼仪造成巨大的损害,也给档案管理秩序造成混乱的局面,然而在这些事件当中的处置一般都是对档案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或者档案违法行为人进行直接的处罚,并没有对档案行政执法部门的行为进行反思。事实上,这些问题暴露出了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当中监督制度的缺失给档案执法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我们知道档案执法检查行为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同时也是法律赋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法定职权,如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没有认真、充分履行该职责,也构成行政不作为,是一种行政违法行为。而在当今,由于当前没有任何一种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对档案行政检查行为进行监督,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这种行政违法行为很难被发现和查处,严重损害了国家的档案管理秩序。档案行政处罚也是当前档案行政执法领域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在行政法上行政处罚是指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而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法律制裁。《行政处罚法》规定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程序实施[3]。而根据《档案法》以及其他档案管理的相关法规,档案行政执法中的行政处罚方式主要为警告和行政处分。警告是一种处罚力度较弱的行政处罚方式,而行政处分更是一种内部行政行为,在本质上不属于行政处罚,这里在《档案法》当中进行了规定,档案行政执法机关不应该仅仅作为一种内部行政行为来对待,否则这种行政处罚就没有任何效力。但在实践中,行政处分的实施仍然缺少相应监督,很多行政处分在档案行政执法机关作为决定以后就不再过问,而单位内部更不予追究,这样就使档案行政执法流于形式。因此,在这里也应当加强档案行政处罚的外部监督渠道,对档案行政处罚行为进行监督。

机关档案管理细则范文6

一、主要成效

(一)档案工作领导体制依法建立。各单位都明确了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落实了主管部门,明确了责任主体,配备了专职或兼职档案员,构建了档案工作网络体系。

(二)档案管理机制业已形成。各单位均设立了综合档案室,并建立了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和业务建设标准;能够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本部门的档案,并按照规范标准,对当年形成的各门类档案进行了收集、整理、编目,基本符合要求。市环保局科技档案管理尤为规范;市公安局和市总工会坚持开展档案工作系统内检查评比,做到了经常化和规范化;市教育局和市检察院系统通过年检的形式,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市教育局还坚持每年一个专题,收效明显。

(三)档案保管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各部门、单位档案工作投入逐年增加,档案工作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满足了档案工作开展的需要。市劳动局在搬迁到新办公场所后,投入30余万元,对档案库房进行了改造;市交警支队新建办公楼时,专门建设了符合规范的档案用房。市区两级检察院以此次检查为契机,把档案用房的配套建设纳入重要工作计划,狠抓组织落实,并且基本完成了各门类档案目录的计算机录入,实现了微机检索。市农业发展银行大力推进档案数字化进程,电子档案管理初现成效。还有不少单位安装了档案密集架,解决了多年来档案库房狭小,档案存放拥挤的难题。

(四)档案利用服务收效明显。不少单位的档案部门在做好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

在这次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部分单位没有按照要求积极开展自查活动,有的单位领导对自查工作重视不够,有的档案室自查自纠的工作主动性不强,不少单位没有按时上报自查材料。截止11月底,市直机关中按照要求上报自查材料的只有44家单位,占总数的69%。

二是个别单位文书档案归档不够齐全、完整,专门档案及时归档的意识还不强;少数单位存在专门档案如音像档案、科技档案等归档不及时,甚至几年没有照片归档的现象。有的单位档案人员兼职较多,档案的日常管理难以顾及,有的单位档案人员变动频繁,队伍不够稳定,对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影响。

三是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普及面比较小。市直63个单位的档案室仅有17家购置了档案管理软件,占总数的27%,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四是个别行业主管机关没有很好履行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所负有的监督和指导职能,以致档案工作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

三、几点要求

针对存在的问题,希望各部门、单位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加以整改。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我市两个文明建设,提出如下要求:

(一)要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档案管理标准化、信息化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档案工作的新热点。根据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规定,今后各有关单位向档案馆移交档案,必须同时报送符合《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细则》规定的电子目录。这是对档案室工作新的规范要求,也是建设数字档案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迫切需要。希望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建设,适当安排一些经费购置档案管理软件,切实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二)要加强新型载体档案的管理。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深入推进和办公条件的改善,电子文件、数码照片等在各单位大量出现,相应的磁盘、光盘等新的存贮载体被广泛使用,档案实体和档案管理模式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单位要加强新型载体档案的管理,做好对这些档案的积累、收集和整理工作,保证档案的齐全完整。

(三)要今年9月市档案局下发《关于开展全市档案工作执法检查的通知》后,各部门、单位认真对照检查内容开展了自查,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如期上报了自查材料。在各部门、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市档案局于12月份抽查了市环保局、经委、公安、检察系统等14个单位的档案工作。从自查和抽查的情况看,近年来我市学习贯彻执行《档案法》、《安徽省档案条例》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总体形势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主要成效

(一)档案工作领导体制依法建立。各单位都明确了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落实了主管部门,明确了责任主体,配备了专职或兼职档案员,构建了档案工作网络体系。

(二)档案管理机制业已形成。各单位均设立了综合档案室,并建立了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和业务建设标准;能够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本部门的档案,并按照规范标准,对当年形成的各门类档案进行了收集、整理、编目,基本符合要求。市环保局科技档案管理尤为规范;市公安局和市总工会坚持开展档案工作系统内检查评比,做到了经常化和规范化;市教育局和市检察院系统通过年检的形式,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市教育局还坚持每年一个专题,收效明显。

(三)档案保管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各部门、单位档案工作投入逐年增加,档案工作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满足了档案工作开展的需要。市劳动局在搬迁到新办公场所后,投入30余万元,对档案库房进行了改造;市交警支队新建办公楼时,专门建设了符合规范的档案用房。市区两级检察院以此次检查为契机,把档案用房的配套建设纳入重要工作计划,狠抓组织落实,并且基本完成了各门类档案目录的计算机录入,实现了微机检索。市农业发展银行大力推进档案数字化进程,电子档案管理初现成效。还有不少单位安装了档案密集架,解决了多年来档案库房狭小,档案存放拥挤的难题。

(四)档案利用服务收效明显。不少单位的档案部门在做好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

在这次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部分单位没有按照要求积极开展自查活动,有的单位领导对自查工作重视不够,有的档案室自查自纠的工作主动性不强,不少单位没有按时上报自查材料。截止11月底,市直机关中按照要求上报自查材料的只有44家单位,占总数的69%。

二是个别单位文书档案归档不够齐全、完整,专门档案及时归档的意识还不强;少数单位存在专门档案如音像档案、科技档案等归档不及时,甚至几年没有照片归档的现象。有的单位档案人员兼职较多,档案的日常管理难以顾及,有的单位档案人员变动频繁,队伍不够稳定,对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影响。

三是档案管理现代化工作普及面比较小。市直63个单位的档案室仅有17家购置了档案管理软件,占总数的27%,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四是个别行业主管机关没有很好履行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所负有的监督和指导职能,以致档案工作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

三、几点要求

针对存在的问题,希望各部门、单位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加以整改。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我市两个文明建设,提出如下要求:

(一)要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档案管理标准化、信息化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档案工作的新热点。根据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规定,今后各有关单位向档案馆移交档案,必须同时报送符合《文书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结构与著录细则》规定的电子目录。这是对档案室工作新的规范要求,也是建设数字档案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迫切需要。希望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建设,适当安排一些经费购置档案管理软件,切实提高档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