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的栽培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肉植物的栽培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肉植物的栽培技术

多肉植物的栽培技术范文1

关键词:雪枣;特征特性;栽培技术;晋北南部

雪枣原产于山东省蒙阴县,是极晚熟、个大、质优的鲜食枣品种。山西省凤凰山生态植物园(位于晋北南部)结合枣树试验园建设,于2003年从运城引进栽培。经过6年的观察,该品种在晋北南部小气候条件下,生长迅速,早果丰产,果品品质上乘。雪枣成熟期特晚,终熟之前果肉较硬,在山西省凤凰山生态植物园,在不使用任何农药的情况下,雪枣食心虫虫果率在1%以下。这一特点,在生产绿色果品方面颇具优势。不需任何特殊管理,即可获得绿色果品。雪枣贮藏期长,可在整个冬季供应市场,价格较高,可获得较高的收益现将雪枣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特征特性

1.1植株特性

雪枣嫩枝绿色,一年生枝灰褐色,多年生枝黑褐色。枣股肥大,平均每枣股生发枣吊4个,枣吊较长,平均长度35cm,最长的可达45cm。每枣吊平均着生13片叶子,最多的17片。单叶面积较大,平均横径4cm,纵径8cm,叶面光滑闪亮,叶片较厚。树势强健,干性较强,七年生树树高5m,冠径4.5m。主干高度80cm,横切面直径10cm。中干上分布9个主枝,最粗的主枝横切面直径5.5cm。早果性强,丰产性强,定植翌年开始挂果,3年平均产5kg/株,6年平均产25kg/株。该品种在山西省凤凰山生态植物园,4月底至5月上旬萌芽,5月底至6月上旬始花,10月中旬为果实始熟期,10月末至11月上旬为终熟期。

1.2果实特性

果实近圆形,个大,平均单果重23g,最大的35g。果皮赭红色,较厚。果肉绿色,始熟时质地稍硬,口感欠佳,终熟时甜脆可口,含糖量35%。果核小,长圆形。雪枣果实质地紧密,成熟期晚,全面着色期在10月末至11月上旬,采收后的果实,装入保鲜袋内,预冷15d后窖藏,可贮至春节。雪枣在山西省凤凰山生态植物园,终熟前果肉质地硬,不利于食心虫为害。在春夏干旱、秋季雨水较多的情况下,有裂果现象。

二、栽培技术

2.1地块选择

雪枣生育期长,在晋北南部栽培,需选择海拔偏低、背风向阳的地块。否则,会因为积温不足,而不能充分成熟。未全面着色的果实,肉质较硬,口感不佳,不具备市场价值。

2.2苗木定植

先挖1m×1m×1m的大坑,然后坑下部的60cm用有机物混土回填,中部填充有机肥、复合肥、熟土混合物,上部20cm用素土回填。回填完毕后,灌水压实。定植时,定植的的苗木深度要深于圃地深度,覆土后稍微提苗,使根系在土壤中舒展密结,然后踩实灌水。雪枣树体高大,生长迅速,株行距以4m×5m为宜,可栽植495株/hm2。栽植后,苗木留90cm高定干,将苗木用长105cm、宽4cm的细长筒形塑料袋(袋上有通风眼)套住苗木地上部,塑料袋基部用土压严,在树盘下铺上1m2聚乙烯薄膜,可提高成活率,有利于虫害的防治,还可加速生长。

2.3土肥水管理

一般采取林粮间作。间作物选择豆类、薯类等矮杆或匍匐性作物。除禁止间作高杆作物外,秋季需水量大的低杆、匍匐性作物也不宜间作,否则加重裂果。在林粮间作的情况下,一般不专门为枣树施肥灌水。根据间作物的需求,进行肥水管理即可。

2.4修剪

雪枣干性强,发枝力中等,成花容易,坐果力强,修剪较易掌握。树形采用自然纺锤形较好,注意结果枝组的配备、平衡树势,由于枣树易形成花芽,修剪时只需注重调整骨干枝与结果枝组从属关系。幼树应多采用短截方法,促发枝,利于早成形。对于结果树应采用疏、缩、放相结合的修剪方法,保持树势。结果枝组要不断更新,以延长盛果年龄。冬剪时,对枣头进行短截,疏除多余枝条即可。夏季一般不进行修剪。

2.5病虫害防治

枣树病虫害种类较多。常见病害有枣疯病、枣锈病、枣炭疽病、缩果病等;虫害有黄刺蛾、枣粘虫、枣粉蚧等。病害防治要合理施肥,加强树体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做好冬春季的清园工作,摘除树上残余枣,去除病枝,清扫地面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早春全园喷施1次3~5°Bé的石硫合剂。病菌传播期,喷洒1∶1∶200浓度的波尔多液,800倍多菌灵和1000~1500倍的甲基托布津杀菌剂,交替使用。虫害防治要结合修剪,去掉虫茧枝,集中销毁。采用人工捕杀、灯光诱杀等方法捕杀成虫。在幼虫高峰期,采用90%敌百虫1000倍液、40%氧化乐果1000~1200倍液、2.5%的辛硫磷1000~1500倍液等药剂喷杀。

参考文献:

[1]李树根.雪枣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3):37.

[2]郭志达,宋承申,吴瑞旭,等.雪枣的栽培技术与发展前景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F10):84,88.

[3]刘雪花,孙其宝.雪枣丰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2004(11):12-13.

多肉植物的栽培技术范文2

关键词:花叶艳山姜;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Abstract: Alpinia zerumbet, JiangKeShan ginger is, the perennial herb foliage plants. Mosaic colourful mountain ginger leaves wide, flowery colour charming, is a kind of very good foliage plants. In wax stone foils, give a person the feeling of vitality. Grown in streams or the shade, and can give a person to nature, enjoy the happiness of the open interest. Medicinal roots, fruit. Taste of Michael essien, astringent, of temperature. In dry wet temperature, gas line pain, cut the abuse. Cold pain in the heart, chest full of abdominal distension, indigestion, vomiting diarrhea, malaria. Introduced the Mosaic colourful mountain of ginger growth habit and relat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Keywords: Mosaic colourful mountain ginger;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中图分类号:S16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花叶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又叫花叶良姜,姜科山姜属,花叶艳山姜叶色秀丽,6-7月开花,花姿雅致,花香诱人,盆栽适宜厅堂摆设。室外栽培点缀庭院、池畔或墙角处,别具一格。多用于景观山石一旁,绿地边缘及庭院,其观赏效果甚佳。也可作为室内花园点缀植物,花叶艳山姜叶色艳丽,十分迷人;花姿优美,花香清纯,是很有观赏价值的室内观叶观花植物。它常以中小盆种植,摆放在客厅、办公室及厅堂过道等较明亮处。花叶艳山姜叶片宽大,色彩绚丽迷人。衬托在蜡石下,给人生机盎然之感。种植在溪水旁或树荫下,又能给人回归自然、享受野趣的快乐。现根据我们的观察与实践,对其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特征特性

花叶艳山姜,别名花叶良姜、斑叶月桃,为姜科山姜属植物。株高1米左右,深绿色革质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长50~60厘米,宽10~15厘米,叶面有不规则的金黄色纵条纹,色泽鲜艳,如养护得当,金黄色条纹连成大片,更是光彩夺目。为肉穗花序。

2 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喜高温多湿环境,不耐寒,怕霜雪,喜阳光又耐阴,宜在肥沃而保湿性好的土壤中生长。

3 栽培技术

3.1 繁殖通常以根茎作繁殖材料,翌年开春,将留种的根茎切成2~3等分,放置于阴凉处几天,待伤口干燥后再种植。为预防病菌侵染,种植前最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根茎30min[1]。也可在生长季节进行分株繁殖,对要分株繁殖的植株将花摘掉,以1~2个株芽连根茎一起分开,种植于大田或盆土即可。

3.2 土壤或基质准备大田栽植时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上层土质疏松、底土层较坚实且通透性好的土壤,种植前深翻土壤,施腐熟鸡粪7.5~15t/h㎡,拌草木灰作基肥,起深沟高畦。盆栽时,盆土可用泥炭1份、园土2份和砂或珍珠岩1份混合配制。

3.3 栽植大田开浅穴种植,深5cm,行距25~30cm,穴距15~20cm。每穴种1个根茎,芽向上,种植后淋透水,在上面盖一层稻草,以保持土壤疏松湿润,这样有利于出芽。盆栽时,一般盆径7~10cm的花盆栽1~2个根茎,盆径17~27cm的花盆栽3~5个根茎。

3.4 肥水管理与其它花草一样,需肥、需水较多,但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的施肥原则。

当花叶艳山姜苗长至7~10cm高时,为促进小苗生长健壮,每隔5~10d施花无缺植物生长肥(N:P:K=30:10:10)800~1200倍,间隔施1次花无缺通用肥(N:P:K=20:20:20)800~1200倍;当花茎开始抽出时,要减少氮肥的用量,可施花无缺开花肥(N:P:K=10:30:20)600~800倍加骨粉,间隔施1次花无缺通用肥(N:P:K=20:20:20)600~800倍,或施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这样能促使花茎生长,开花期用0.03﹪~0.05﹪的钼酸铵溶液根外追肥,苞片色彩更加鲜艳。盆栽施肥时要注意肥料的浓度不能太高,宜在土壤潮湿的情况下浇灌。施肥过后 ,晚上要保持叶片和花朵的干燥。

花叶艳山姜在生长过程中要适量浇水,水的EC值宜在0.5以下,浇水时应注意水温应与土壤相接近,温差以不超过5℃为宜,否则易伤及根系而影响正常生长。夏季温度高时应增加浇水次数,必要时结合施肥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有积水,否则根茎易腐烂。冬季休眠期应减少浇水,以免休眠的根茎腐烂。

大棚种植时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湿度过大不仅引起植株徒长,而且容易感染病虫害。夏季,花叶艳山姜怕强光直射,因此要适当遮阳增湿,可采用透光率为50﹪-70﹪的遮阳网遮阳,遮阳网宜在10月拆除。

3.5 修剪当植株丛生拥挤时,应及时清除老株、枯叶或进行分株,以利于通气透光,促进健壮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进入休眠期进行全园清理,把地上部分全部剪除。

3.6 病虫害防治花叶艳山姜病虫害较少,幼苗期易受蚜虫危害,其他虫害有地老虎和夜蛾等,危害新芽和根群,可在田间撒施米乐尔、螺通杀,盆敌百虫和用谷糠配制的毒饵进行诱杀。蚜虫防治选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抗蚜威1000倍液、40﹪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等喷雾都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1,2]。

花叶艳山姜生长期间主要有炭疽病和灰霉病危害叶片。炭疽病发生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代森锌600倍液、8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喷雾[1,2]。预防灰霉病可选用朴海因50﹪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治疗灰霉病用50﹪凯泽干悬浮剂600倍液喷雾,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3.7 根茎采收与贮藏在11月份,当植株枯萎进入休眠期时,选择无病虫害、大小适中、完整无损的根茎挖出,去掉泥土,剪去须根,晾干后放在阴凉通风出储藏进行留种。

参考文献:

[1]刘启云。姜荷花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5,(1):34~35。

多肉植物的栽培技术范文3

关键词:野生保健菜;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蔬菜的食用及质量提出了营养保健、品种丰富、新颖时尚的要求。由于大多数野生保健菜具有适应性广、生命力强,因而实行“野菜家种”,以达到品种集中、生产数量大,经济效益高的目的。下面介绍6种适合我地区发展种植的野生保健菜的特征特性及其种植技术。

1 台湾红枸杞

1.1 特征特性

台湾红枸杞属苋科多年生宿根矮生丛生型植物,叶片及茎秆均为淡红色,半直立型,丛高20~25cm,分枝能力特强,每丛可有分枝20~30条,基部节间均有气根,秋天时茎端有白色的小花朵,叶片大小约为1cm×2cm。以叶片及嫩茎食用,可炒食或煮汤,口感较好。其药用功效为:清肝明目,凉血解毒,祛湿利尿等。

1.2 栽培技术

台湾红枸杞高产易种,以茎段繁殖,繁殖系数高,一般以全茎繁殖,也可用3~4节段快速繁殖。种植时间为3月中下旬~4月上旬,1次种植多年收获。植后7d左右开始施肥,当苗高达15cm时即可全茎收割,每15d左右可收割1次,割后应及时追肥,一般每收割1次撒施尿素15kg/667m2,每隔45d增施进口复合肥30kg/667m2,施后淋水以利吸收,台湾红枸杞喜欢肥水充足、土质疏松的土壤环境中生长,全期无严重病虫害。年产量一般在1000kg/667m2左右。

2 人参菜

2.1 特征特性

人参菜又称东洋菜,属马齿觅科,土人参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30~50cm,半直立茎,肉质,能不断长出绿色的分枝,叶片椭圆形,互生光滑。用叶片和嫩梢炒食或煮汤,其营养丰富,食味独特可口,性味甘、平,具有润肺生津,健脾补虚,清热汗,调经止带,凉血消肿等功效。特别适于老人、妇女及体弱虚损者经常食用。9月份后开始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种子黑褐色、细小、呈圆形,干粒重0.25~0.3g[1]。

2.2 栽培技术

人参菜以种子繁殖或插枝繁殖,种子繁殖的播种期为在4~8月份,插枝繁殖应在3月中下旬~10月中旬进行,播种时,苗床要求土壤肥沃、疏松、平整、湿润;播种后应搭盖遮荫物,以防太阳照射或大雨冲刷,当苗高达10cm时即可移植,种植后7d开始追肥,苗高25~30cm时即可收获,每收获2~3次应追施尿素25kg加钾肥5kg/667m2,收获5~6次增施进口复合肥30kg/667m2。插植枝条应选择下部较为老熟的茎段,并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消毒,种植规格一般为20cm×30cm。人参菜容易发生茎腐病,每个月应喷施多菌灵或托布津防治1次,雨天应及时排水,并降低地下水位。人参菜的块根较粗,营养也丰富,越冬块根翌年能长出大量的嫩芽。年产量约1000kg/667m2。

3 脑

3.1 特征特性

脑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菜药兼用植物,以嫩茎叶供以食用,具有特殊的浓郁芳香气味,风味独特,性味甘甜,口感较好,可炒食或煮汤。其形态特征:脑植株直立,茎粗0.3~0.5cm,半木质化,株高50~80cm,分枝较强,茎部抽生较多侧芽,叶片大小约2cm×3cm,叶缘为锯齿状。其药用功效:清热凉血、调中开胃、降血压、解毒[2]。脑植株喜欢在湿润肥沃,半阴闭的土壤环境中生长,11月底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3.2 栽培技术

脑的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及插枝繁殖。采用种子繁殖时应在3月中旬进行,当苗长到3~4片真叶、高度达6~8cm时即移植大田,每穴丛栽4~5株,穴行距为20cm×35cm,定植后立即浇水,7d后用尿素15kg/667m2淋施,5月中旬便可采收。插枝繁殖时,应在5~6月份进行,要特别注意苗床及插枝的消毒,并注意经常淋水保湿及遮荫处理,一般20d左右即可移栽大田,定植后10d左右追肥,每收获4~5次增施进口复合肥30kg/667m2,同时要注意防治蚜虫。年产量约1000kg/667m2。

4 益母草

4.1 特征特性

益母草为唇形科益母草属多年生草本菜药兼用植物,株高80~100cm,茎方形,有倒生白毛,每片叶分为5张小叶,每片小叶又开多叉,且叶缘呈锯齿形,叶柄长5~10cm,叶大8cm×10cm左右,以嫩叶茎煮汤或炒食,性味微寒、辛苦、凉。药用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急性肾炎、水肿等,益母草喜欢肥水充足,土壤湿润的环境生长,11月份后逐渐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4.2 栽培技术

益母草以无性繁殖为主,可以分株繁殖或茎段插植,种植适期为3月中下旬,1次种植多年收获,翌年温度回升时前掉地上部分,施肥促萌发新芽。种植规格为25cm×30cm,植后注意淋水保湿促发根,当长出2~3叶时开始追施淡水肥,用尿素15kg加钾肥5kg/667m2淋施,每收获4~5次还应增施进口复合肥30kg/667m2,生长期间要注意灌水保湿,在干旱的情况下,应注意防治白粉病。年产量约1200kg/667m2。

5 黄秋葵

5.1 特征特性

黄秋葵又称补肾菜,属锦葵科秋葵属,一a生草本植物,株高100~150cm,荚、叶、茎均有刺毛,茎粗2cm以上,叶片开叉,叶柄长8~12cm,以嫩荚供以食用。食法以沸水烫软后切片炒肉或将荚果煮软后沾调料食用。黄秋葵具有健胃、润肠、壮阳、护肝肾,增强体质之功效。黄秋葵性喜温暖湿润,土壤肥沃,耐热怕寒,怕浸渍忌连作,食用时必须及时采收嫩荚,荚果黄熟后收获作种用。

5.2 栽培技术

黄秋葵的种植以种子直播为主,播期分春秋两季进行,适期:春季为3月中旬~4月上旬,秋季为8月中下旬,一般从播种至初收需50~60d,收获期长达50d以上,播种规格为80cm×50cm,方法是将种子催芽后直播,每穴2~3粒,遇旱应浇足底水,用腐熟农家肥盖种2~3cm[3],待长至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补苗,每穴留壮苗1株,并及时施尿素7.5kg加钾肥7.5kg/667m2,15d后再施1~2次,开花前及收果2~3次后,各施1次进口复合肥30kg/667m2,遇干旱应灌水保湿,当花凋谢后5d左右,嫩荚长6~8cm时应及时采收嫩荚,病虫害方面主要有病毒病及蚜虫,应注意及时防治。产量一般为900kg/667m2左右。

6 当归菜

6.1 特征特性

当归菜为菊科土三七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药菜兼用植物,株高20~40cm,节间密集,腋芽多,茎粗0.4~0.8cm,每片叶片分5张小叶,叶片大小约4cm×6cm,以嫩茎叶为食用,有特殊的芳香气味。性味甘、凉,具有补血、活血、凉血、清肝明目、风寒咳嗽、头痛目赤、月经不调、经闭、便血、便秘等功效。当归菜适宜于湿润肥沃的土壤环境中生长,12月份后有少数植株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6.2 栽培技术

当归菜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4月上中旬种植,若在高温的季节栽培时生长出根很慢,且成活率低。主要的繁殖方法是分株或茎段扦插,种植规格为20cm×25cm,扦插时应精耕细作,淋水保湿,若能遮荫育苗更为理想。扦插15d后正常生长时,即可薄施氮肥,每收获2~3次施尿素15kg加钾肥5kg/667m2,收获4~5次后应增施进口复合肥30kg/667m2,全期未见严重病害,虫害主要有蚜虫。当归菜对草甘磷除草剂特别敏感,一旦受害很难恢复。年产量约800kg/667m2。

7 结语

野生保健菜具有独特自身优势,赢得了人们的认可,但由于其资源分布零散、产量低、采集困难、季节性强等原因,远远未能满足人们食用的需求,因而规模种植野生保健菜,既能促进蔬菜市场的繁荣,也给人们带来了绿色保健食品,同时也给种植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贾林.土人参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林实用技术,2010(08):54.

[2] 王石麟,高忠民.野生种植大有可为[J].上海蔬菜,2010(03):76-78.

多肉植物的栽培技术范文4

关键词茭白;品种与种苗选择;繁育栽植;田间管理;浙江台州;黄岩区

茭白,别名茭瓜、茭笋、蔬子,南方地区又名水笋,系禾本科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草本植物。其蔬菜食用的部分为肥嫩的肉质茎。我国栽培茭白较广,以长江流域以南水泽地区栽培较多,南方地区在湖边、沟边及水田有少量栽培。茭白肉白质嫩,清甜可口,品质优良,是营养价值较高的特种水生蔬菜。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菜篮子工程的建设发展,黄岩区一年双熟菱白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特别是1991年以来,采用棚膜覆盖栽培后,形成了地方特色栽培技术,以夏季茭白为主的两熟茭白栽培方式成效显著[1]。现将黄岩区茭白两熟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地整地

双季茭白对土地要求不严格,但为了优质高产,应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多、不漏水的黏质土壤。因茭白一生都在浅水中生长,对水源、水质要求较高,要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的田块种植。整地要求田平、泥烂、田埂不漏水,并加固加高至25~30cm,施肥后土壤深翻20cm 左右,耙细,整平。整地后灌水3~5cm待种。

2品种与种株选择

棚栽茭白宜选择耐低温弱光、适宜设施栽培的早熟品种,要求该品种抗病性强、孕茭稳定,茭肉粗长、白净、糯口、味鲜,以夏茭为主的高产品种。黄岩地区主栽品种有黄岩双季茭白、浙茭2号、浙茭3号等。黄岩双季茭白品种一般在夏茭采收中后期,即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田间选择留种植株。要求种株外表必须与所选品种的典型特征相符合,同一墩分蘖生长较整齐,薹管短,结茭部位低,孕茭早,茭肉白嫩、光洁、粗壮,成熟度较一致。

3繁育栽植

选已孕茭(拇指般大小)且茭壳白净、饱满的茭株作留种株。选定留种株后挖开植株四周的泥土,以刚露出植株底部薹节为宜,以促使植株基部抽发新的分蘖。待已孕茭白未老时在叶枕上方约5cm 处割叶,促进分蘖,过10d左右待新抽苗5cm时再齐茭头割第2刀,新抽的苗长到30~40cm时即可移栽种植。浙茭系列品种需寄秧露地育苗,冬季露地生长,清明前苗长15cm左右时第1次分株繁育种苗,分株时一定要整墩挖出用刀劈开,3~6株一把,不能用手掰。一般过20d再进行第2次分苗,分苗后根据分蘖多少可进行第3次分墩。6月上中旬至7月上中旬定植,黄岩双季茭白品种株距35~40cm,行距80~100cm,宽窄行种植,栽3.0~3.3万穴/hm2,定植种苗1~2株/穴(视种苗分蘖数多少而定)。浙茭品种株距35~40cm,行距100cm,栽2.7~3.0万穴/hm2,定植种苗3株/穴左右。定植时选用生长健壮、根系白盛的植株作种苗。过长的种苗要截去上部叶片,保持35 cm左右,以减少叶面水分挥发,有利于种苗还苗成活[2,3]。

4大棚建造与管理

在12月底至翌年1月上旬,齐泥割除茭白地上部枯萎植株后,霜冻之前搭棚盖膜。采用简易钢架大棚或毛竹搭架棚,大棚、中棚、小棚3种长度依田块而定,但不宜超过60m,以利两头揭膜通风。天气温和时棚架两头通风;天气晴好、棚内温度超过30℃时应揭边膜和两头通风;低于15℃时需盖膜保温。遇连续阴雨天气应加强通风炼苗,培育壮苗,减少小苗孕茭率。小棚一般在3月下旬揭膜,大棚清明以后全部揭膜。

5肥水管理

茭白植株高大,生长期长,需肥量大,施足基肥,整地时施腐熟有机肥15~25t/hm2、复合肥375kg/hm2。盖膜后施腐熟栏肥或人粪尿15t/hm2、氯化钾225kg/hm2,或优质三元复合肥375~450kg/hm2、氯化钾225kg/hm2作基肥。追肥掌握“促—控—促”原则,全期追肥4~5次,第1次在苗高10~20cm时,施优质三元复合肥300~375kg/hm2;15~20d后进行第2次追肥,施优质三元复合肥300~375kg/hm2、氯化钾150kg/hm2;以后视植株长势的强弱,每隔10~15d再施1~2次,每次施尿素75.0~112.5kg/hm2。孕茭前7d左右停施,即大棚在3月下旬、小棚在清明前7d停施,否则延迟孕茭或不孕茭。待50%左右植株孕茭后,追施碳铵375~450kg/hm2、过磷酸钙150 kg/hm2,可促使茭白粗壮,明显提高产量。注意碳铵不要施在茭墩上,以防止肥害。茭田施基肥后即可灌水,除孕茭期水位稍高些外,其他时期保持水位3~5cm即可[4,5]。

6田间管理

当苗高20~30cm时疏苗定株,分次疏去弱苗、病苗及过密处的苗,个别过密的壮苗可在茭墩根际压泥壅根,最后留疏密均匀的粗壮苗14~16根/墩定株。一般在株高20~30cm时开始耘田,隔7d进行1次,连续耘田2~3次,对硬的田块要进行松土。培士可阻隔阳光对茭白的直射,提高品质和产量。当茭白开始孕茭,即植株茎部发扁、同水面交界处开始膨大时即可培士。培土要分次进行,孕茭1株培1株,随着茭白的膨大伸长不断培土,但培土高度不能超过茭白眼。由于植株孕茭有先后,在采收期还要边采收边培土。结合耘田,及时剥去黄叶、老叶、病叶,剪去叶尖晒干部分,以增加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促进分蘖。注意剥老黄叶时不要连叶鞘一起剥离,否则影响根系及新芽的萌发,造成植株矮化。另外,应及时补缺,确保足苗。在茭白孕茭初期,选晴天16时后喷施极多产400倍液,隔天喷施极多菁400倍液,或极多产、极多菁400倍液混合喷施处理,增产效果显著。

7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胡麻斑病、锈病、纹枯病等。病害防治重在预防,在苗高10~20cm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防1~2次。以后根据病情于发病初期分别用药,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喷药要求用弥雾机或小喷头的喷雾器,以叶面凝结小水珠而不流淌为宜。胡麻斑病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防治;锈病可选用40%福星乳油8 000~10 000倍液,或12%腈菌唑乳油1 500倍液,或25%火把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25%敌速净乳油3 000倍液等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800~1 000倍液喷治。常见的害虫是螟虫,在 12月齐泥割去过冬的残株并清理田园后,立即用稻康或三唑磷乳油喷施根际部及土表,杀死越冬螟虫,减少虫口基数,当苗高20cm左右时(即2月)再喷1次杀虫剂,以后根据虫情,大螟在卵孵高峰期用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喷治,二化螟在卵孵高峰期用48%乐斯本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治。长绿飞虱在低龄若虫高峰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绝虱净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治。

8采收

当茭株心叶短缩,基部膨大呈塔形,地上部左右2片外叶的叶枕(茭白眼)收缩到基本相平时即可采收。发现雄茭、灰茭及短缩株时应及时拔除。

9参考文献

[1] 李挺,陈可可.茭白塑料棚覆盖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01(2):42-43.

[2] 徐洪根.蔬菜大棚栽培茭白技术[j].广西蚕业,2006,43(1):46-47.

[3] 梁景玉.双季茭白的生物学特性及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7(1):27-29.

多肉植物的栽培技术范文5

关键词牛蒡;生育特点;栽培技术

牛蒡别名大力子、蝙蝠刺、树根菜、东洋参等,为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无公害绿色蔬菜,其肉质根芳香独特,细嫩香脆,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淀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经常食用能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延缓人体衰老,并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1-2]。牛蒡一般产正品22.5 t/h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45.0 t/hm2,产值在4.5万元/hm2以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栽培方法也易为人们所掌握。现将牛蒡的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生育特点

1.1植物学性状

牛蒡株高1.0~1.5 m;根粗壮、呈圆柱形,根长因品种而异,一般为40~100 cm,根横径1.5~4.0 cm,表皮粗糙,肉质灰白色,易空心;茎直立,上部多分支;基生叶丛生,茎生叶互生,叶柄长70 cm左右,叶片心脏形,叶缘波状或有细齿,叶长40~50 cm、宽35~40 cm,叶面光滑、淡绿色,叶背面密生白色绒毛;第2年或第3年春天抽生花穗,花穗上着生头状花序,开花期为7—9月;果期为8—10月,种子椭圆形、长6~7 cm、直径2 mm、灰褐色,千粒重12 g左右。

1.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牛蒡为喜光作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性和耐热性均较强。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25 ℃。植株生长适温为20~25 ℃,地上部不耐寒,低于3 ℃即枯死,根部耐寒,可耐 -20 ℃的低温。牛蒡是需水较多的植物。从种子萌芽到幼苗生长,需要较高的土壤湿度;生长中后期也需要较为湿润的土壤条件,但田间不能有积水,如积水时间过长,易导致肉质根腐烂或大量发生歧根。牛蒡为长日照植物,要求有较强的日照条件。牛蒡适于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上栽培,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6.5~7.5为宜。忌连作,长期连作其产量和质量均下降。

2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栽培上可选用新林1号、柳川理想、东北理想、白肤等品种。其中新林1号食用的肉质根表皮呈金黄色、品质优、生长势强、抗病、耐干旱、产量高,比一般品种增产10%以上,是目前牛蒡生产上的最佳品种,品质也符合国际市场需求。柳川理想肉质根呈圆柱型、光滑、长度大,具有增产潜力大、耐寒性强、长势旺、皮色好、香味浓、采收期长的优点,但秋播不宜过早,以免先期抽薹。东北理想肉质根外观呈淡黄色,肉白色,条型大、长、光滑,产量高,商品性好,是加工出口的理想品种。白肤肉质根呈淡褐色,肉质柔软,条型大、长,剥皮后肉质根变褐程度轻,较受消费者欢迎。

2.2整地做畦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翻耕。播种前施肥碎土,开沟起垄做畦,一般畦宽80 cm左右。撒施充分腐熟的厩肥45~60 t/hm2、碳铵750~1 200 kg/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碎土后开沟做畦,深埋肥料,整平畦面。

2.3种子处理

播种的前一天精选种子,除去秕粒籽和畸形、小粒的种子,并置于太阳下晒3~4 h,种子处理一般有3种方法。一是热水烫种。为使牛蒡出苗快而整齐,播种前用55~65 ℃热水烫种,种子与水的比例为1∶5,烫种时用木棍轻轻搅动至水温降到30 ℃时,加入凉水,在室温下继续浸种10~12 h。二是药液浸种。用0.6%~0.7%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 min,或用1%~2%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40~50 min,然后用清洁水清洗干净,再继续浸种8 h。三是药粉拌种。用种子重量0.7%~0.8%的药粉拌种,可防治苗期病害,常用拌种的药粉是25%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代森锰锌和40%的瑞毒铝铜。拌种时,将精选过的种子装入塑料袋内,再放入所需药粉,密闭袋口,摇动种子,使药粉均匀地粘附在种子表面。

2.4播种

牛蒡在我国多为露地栽培,栽培季节可分为春秋两季。春季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秋季一般10月上中旬播种。播种量以3.75 kg/hm2左右为宜。在已经准备好的垄上开沟,沟深5~7 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如墒情不足时,可带水播种,等水下渗后,将种子撒入沟内,再覆盖土壤,厚1.5~2.0 cm,拍平垄面。

2.5田间管理

牛蒡播种后5~7 d即可出苗,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当牛蒡长到2~3片叶时定苗,株距在6~8 cm。对缺苗穴进行移苗补栽,可用小铲深挖,带土移栽,不伤主根,栽后浇水稳苗,次日再浇,以保成苗。牛蒡幼苗生长缓慢,苗期杂草较多,应及时中耕除草。对杂草偏重的地块,可用除草剂除草,可用10.8%高效盖草能375~450 mL/hm2对水750~900 kg,牛蒡出苗后在杂草出苗至生长盛期均可喷药。也可用50%的精禾草克750~900 mL/hm2对水225~300 kg,在杂草三至五叶期时选择傍晚用药。在封行前的最后一次中耕时,应向根部培土,以利植株生长。牛蒡整个生长期内,可进行3次追肥。第1次在植株高30~40 cm时,在垄顶开沟追施尿素150 kg/hm2;第2次在植株旺盛生长时结合浇水撒在垄沟里,施尿素120~150 kg/hm2;第3次在肉质根膨大后,可用磷酸二铵150 kg/hm2、硫酸钾75 kg/hm2追施,最好用木棍打孔,把肥料施入10~20 cm深处,然后封严洞,以促进肉质根迅速生长。牛蒡生长前期要浇水防旱,水量不宜过多。如果是秋播最好在11月下旬浇1次越冬水。春季直播的牛蒡,要防止夏季大雨灌沟,保证雨止水干,不留积水。牛蒡生长后期一般不宜浇水,注意排水[3-4]。

2.6病虫害防治

牛蒡病害主要是细菌性黑斑病和白粉病。雨季易发生黑斑病,可用波尔多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高温季节易发生白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进行防治。对于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与底肥同施防治。蚜虫可用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施防治。连纹夜蛾可用氧化菊酯1 500倍液喷雾防治。

2.7适时收获

牛蒡的生育期150 d左右。过早收获,肉质根尚未长成,产量较低;过迟收获,则肉质根老化,影响品质。春播的大约在9月下旬开始收获;秋播的在翌年5月中下旬收获。采收时,可用镰刀将地上茎在距地面20 cm处割掉,然后由垄侧开挖,露出肉质根后拔出,洗净刮去黑皮晒干即可。

3参考文献

[1] 窦兴霞,魏东.牛蒡的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9(10):82-83.

[2] 李群.牛蒡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7(16):8-9.

多肉植物的栽培技术范文6

 

关键词:蓝莓;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蓝莓果实营养丰富,且有预防血管老化、强心抗癌及明目等保健作用。基于蓝莓的独特保健功效及广阔的市场前景,世界各地兴起了蓝莓的栽培热潮。笔者根据近几年栽培实践,将蓝莓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蓝莓的生物学特性

1.1蓝莓的主要栽培种类

蓝莓为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全世界约400个种,我国约91个种28个变种,主要分布于东北和西南地区。

目前,已栽培利用的主要有3个种类: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1]。

高丛蓝莓主产于北美温带、亚热带,是目前全世界人工栽种面积最大的蓝莓种类。高丛蓝莓又分北方高丛、南方高丛和半高丛等。南方高丛蓝莓需要低温休眠的时间短,适合南方种植;半高丛蓝莓是高丛蓝莓与矮丛蓝莓的杂交种,树高一般为0.7~1.5m,适于休眠期较长、寒冷的北方种植;北方高丛蓝莓适宜于在休眠期稍长的北方种植,树高通常2~3m。

矮丛蓝莓主要分布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部沿海地区,以野生资源为主,树高不足0.5m,适宜北方寒冷地区种植,它分布在高丛蓝莓的北界。

兔眼蓝莓原产北美洲亚热带地区,树高2~5m,树势旺盛,抗旱,耐热,长寿,丰产,对土壤酸度的要求幅度宽些,休眠期与需水期均较短,适合我国南方地区栽培。

所有蓝莓均喜光,在排水良好,并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ph值4.2~5.5)上生长良好。

1.2蓝莓的形态特征

蓝莓为灌木,树体大小及形态差异显着。树高0.3~5.0m,多年丛生,有常绿也有落叶,单叶互生,叶全缘或有锯齿。花冠常呈坛形或铃形。花瓣基部联合,外缘4裂或5裂,白色或粉红色,雄蕊8~10个,短于花柱,由昆虫或风媒授粉,花序多为总状花序。多数品种成熟时果实呈蓝黑色,有的品种为红色;果实有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梨形,平均单果重0.5~2.5g。果肉细软,多浆汁。种子细小,食用时可随果肉食下不影响口感,根系多而纤细,粗壮根少,分布浅,没有根毛[2]。

1.3蓝莓的生长、开花和结实习性

蓝莓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可多次生长,以二次生长较为普遍。在我国南方,蓝莓1年有2次生长高峰,第1次是在5~6月,第2次是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幼苗栽植后第3年生长明显加快,新枝萌发多并生长旺盛,年生长量可达1m以上。

当年生枝顶端多形成花芽,花芽从顶端向下进行分化,每一枝条可分化的花芽数与品种和枝条粗度有关,高丛蓝莓一般4~7个,兔眼蓝莓3~6个;花芽在节上以单生为主。各种蓝莓的花芽分化期不同,矮丛蓝莓和高丛蓝莓在7~8月开始分化,兔眼蓝莓从6月中旬开始;9月底至10月初,蓝莓的花芽分化已经完成。从形态上看,蓝莓花芽肥大,呈椭圆形或近球形。花芽以下为一些窄尖的营养芽和休眠芽。

蓝莓的开花期因气候和品种有明显的差异,正常年景蓝莓在我国南方3月上、中旬开花,北方为4~5月;花期一般15~20d,最长达40d。花在一个伸长的轴上着生,构成总状花序。花开的同时营养芽开始发育成营养枝,营养枝生长到一定程度(长度不等)便停止生长,顶端最后一个细尖的幼叶变黑成黑尖,黑尖约2周左右脱落,至2~4周后,位于黑尖下的营养芽长出新枝,并具有顶端优势,即实现枝条的转轴生长,这种转轴生长在南方一年有3~5次。夏季最后1次新梢上紧挨黑尖的一个芽原始体逐渐增大发育成花芽,占据了顶端的位置。从枝顶花芽往下还能形成多个花芽,第2年春天开花并结果。其下的营养芽又发育成营养枝,而结过果实的短小枝秋后逐渐干枯、脱落。

蓝莓多为异花授粉植物。高丛蓝莓自交可孕,但可孕程度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而兔眼蓝莓和矮丛蓝莓一般自交不孕,因此在生产上须考虑多品种搭配建园,以提高产量。蓝莓的花受精后,子房迅速膨大,大约1个月后增大趋于停止,之后浆果保持绿色,体积仅稍有增长。当浆果进入变色期与着色期后,浆果增大迅速,可使果径增长50%。在着色以后,浆果还能再增长20%,且甜度和风味变得适中。同一果穗上的果实不同时成熟,果穗顶部、中部的果实先熟,成熟时间一般在6~8月。同一品种和同株树上的果实成熟期一般在30d左右;在贵州麻江和江苏南京,兔眼蓝莓早熟品种6月中旬开始成熟,晚熟品种7月上、中旬开始成熟[3]。

2栽培技术

2.1园地选择

根据蓝莓的生态适应性,先确定适栽区域,即气候条件适宜区,然后进行种植地块的选择。在选择种植地块时要首先了解或测定土壤ph;其次,要尽可能选

择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而且排灌条件良好的地方,若是山地要尽量选择阳坡中、下部,坡度不宜超过15°,大于15°时要修筑2m宽的梯田;立地类型以荒山地、低产松林改造地最佳,坡地退耕也可。但退耕地的栽植成活率不如松林改造地的成活率高,而且病虫害和杂草也比松林改造林地多,使生产管理成本增大。在南方丘陵山区,结合商品林基地建设,推广种植蓝莓,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调整了林种结构,还可以增加山区群众的经济收入[4]。

2.2品种配置与定植时间

异花授粉是提高蓝莓产量和果实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高丛蓝莓自花结实率高,而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多数品种自花结实率极低或不结实。异花授粉可使高丛蓝莓的坐果率从67%提高到82%,使兔眼蓝莓从18%提高47%。因此,在蓝莓的种植园内,至少需配置2个以上品种相互授粉,以提高产量和品质。授粉树配置比例一般为2~3∶1,即主栽品种2~3行,授粉品种1行。

在冬季不很干旱的南方,以秋季至早春萌动前定植最好。一年生苗的定植深度在15~20cm,而且要扶土踩紧压实,做到“三扶两踩一提苗”。在秋冬季干旱的地方以雨季到来时定植为宜;有灌溉条件的地方,一年四季均可定植。在贵州麻江夏季定植,也能达到95%以上的成活率。

2.3定植密度与整地

高丛蓝莓定植密度以1.0~1.5m×2.0~3.0m为宜;兔眼蓝莓常选择1.5m×2.0~2.5m;半高丛蓝莓选择0.6~1.2m×2.0m。在国外,实际栽培密度常根据机械化程度而定。我国南、北方,可以根据实际经营目标选择适宜的密度。

定植前挖定植穴称为整地,整地(定植穴)规格为1.0m×1.0m×0.5m(长×宽×深)。种植半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可适当缩小整地规格,对兔眼蓝莓可适当增大整地规格。定植穴挖好后,将取出的泥土掺入磨碎的松树皮和泥炭或松林下的腐殖土等,混合均匀后回填入穴内,回填土要以高出地面20~30cm为宜,在土壤酸度不够的情况下可掺入适量硫磺粉。

3参考文献

[1] 邵春英,崔自亮,杨艳丽.蓝莓优良品种介绍[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7(8):36.

[2] 聂飞,韦吉梅,文光琴,等.蓝莓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果菜,2007(3):25-27.

[3] 马艳萍.蓝莓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与营养保健功能[j].中国水土保持,2006(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