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精细化管理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园林精细化管理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园林精细化管理方案

园林精细化管理方案范文1

【关键词】园林;精品绿地;效益;措施

1 建设园林精品绿地的目的

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近几年,各地区对道路及绿地的绿化量都以“量大色浓”为重点,使绿化景观效果得到了很大改观,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纯的增加数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脚步,急需我们精益求精,提升绿地档次,因此,传承历史文脉,挖掘商业内涵、拓展旅游发展,便成为建园林精品绿地的主要目的。

2 园林精品绿地的功能及其效益

2.1 主要功能

(1)提升绿化档次、打造景观亮点,提高城市整体形象,从而带动经济效益增长;

(2)美化城市绿地、提供游览、休息场所,商业、旅游活动场地等功能;

(3)减轻污染,降低噪音,保护环境;

(4)调节气候。

2.2 效益

(1)经济效益,园林精品绿地建设为各种经营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大环境,搭建了平台,从而得到直接的货币收入;

(2)社会效益,即园林精品绿地既满足了人们陶冶情操的需要,也起到了提升城市历史文化品位的效果;

(3)环境效益,也就是园林精品绿地建设使人们从“模糊绿地”到“城市品牌示范绿地”的形象转变,加深了城市整体大气的深刻印象作用。

3 园林精品绿地效益分析与评价

园林精品绿地的效益是多方面的,既有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更有经济效益。园林精品绿地建设对开展各种活动,提高环境质量,调节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功能效益。近几年,承办世园会、打造园林城市、创建文明之都、2013全运会等一系列活动在沈阳相继开展,加强了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绿化覆被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获得了“园林城市”殊荣。今年沈阳又提出改造原有绿地,建设精品园林的方案,从而精细化管理,使城市绿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文化旅游、招商引资等方面提供优质环境,其效益的价值是无法计算的。可见,园林精品绿地建设已经逐渐被认可,它在发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推动经济增长,发挥其经济效益。

4 提高园林精品绿地效益的主要措施

4.1 规划设计

提高精品绿地的关键在于规划设计。当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系统布局和绿地规划,大部分由城市规划部门编制。新建绿地时,明确建设精品绿地的方向和重点,不但可以减少绿化建设上的投资指标,避免反复浪费,同时能更好地发挥精品绿地的功能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改造或提升原有绿地时,应因地制宜地规划,从而提高园林绿地的效益。

4.2 贯彻以植物造园为主的办法

新建精品绿地时,以人为本,通过多层次的植物配置,形成稳定的复合生态结构,适当点缀能够反映城市风貌特色的园林小品,展现现代城市的景观艺术。改造绿地时,在原有植物的基础上,调整现有绿化配置,进一步丰富植物品种,栽植像五角枫、卫矛、山杏、蒙古栎、稠李等抗性强、树态优美的北方景观树种,精心搭配,注意增加景观的色彩变化,通过采取花灌木群植、草本花卉混播等形式提高景观的观赏性。总之,植物造景不但投资少、效益高,而且也是提高园林绿化效益的根本途径。

4.3 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精品绿地建成后,它的功能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护管理水平。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管理不善,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其生态效益是很低的。应该按照沈阳绿化管理标准的相应等级要求进行精细管理,注重病虫害防治,不断强化管理力度,提高养护水平和管理档次,力求在达到相应管理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景观效果,打造一流精品绿地。

4.4 建立法制观念

关于具体的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和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标准,我国虽没有统一规范和管理的办法,但各地区有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及绿化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标准”,按当地园林绿化工程审批及验收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种技术鉴定程序等。同时提高全民意识,人人护绿,从而使精品绿地建设发挥更大效益。

5 结束

建设园林精品绿地,提高绿地效益是今后我国城市绿地建设的核心。在精品绿地的规划、建设、管理等过程中,要根据影响因素对症下药,使城市精品绿地系统稳定健康增加,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从而使精品绿地在维持良好的城市景观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杰.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J].北京农业,2011(15)

园林精细化管理方案范文2

【关键词】 国家园林城市 创建 环境 宜居

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意义

1、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创建工作,能够逐步完善城市的绿地系统,让人民群众拥有树荫环抱、绿茵遍地的绿色空间,能够创造更优的人居环境,满足人们游憩、锻炼、娱乐、社交活动的需求。

2、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有利于加强城市环境保护。通过创建工作,有利于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落到实处,建立起城市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有利于保护蓝天碧水绿地,为城市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

3、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可以增加城市的人文景观。通过创建工作,在营造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着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城市的人文意识与审美价值,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

4、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有利于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通过创建工作,能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树立良好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缺少科学的规划和完善的制度

许多城市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存在盲目性,在没有进行科学规划的情况下仓促开展创建工作,缺乏科学系统地建设思路,规划编制人员技术水平参次不齐、规划编制质量不高、规划的指导缺少科学性。在创建工作中,相关制度不完善,缺少相应的管理办法,没有明确城市绿线、蓝线、紫线,使园林绿化工作无章可守、无律可循。

(二)创建工作方向存在偏差

一是模式样板化,照搬其他城市模式,缺乏地区自身历史、文化底蕴,形成千城一面;二是物种单一化,忽视园林植物的功能性,追求大树古树,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不能做到功能性、景观性、文化性、生态性的有机统一;三是片面追求大景观、大绿地,忽视城市街巷、住宅、边角的高效利用。

(三)城市绿化基础薄弱

许多城市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常面对城市绿化基础差,主要体现在科研、技术推广和林木优良种苗不适应园林绿化发展的需要;城市绿化面积较少,绿地量严重不足,绿地分布不均衡;园林绿化基础设施不适应园林绿化发展的要求。

(四)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滞后

重建设、轻管理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园林绿化生态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体现需要较长的时间,对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技术水平不高,没有先进的养护技术,养护方法比较单一,缺少专业的养护人员,园林植物以修剪为主,缺乏有效的护理,甚至出现错误的养护方式;缺少足够的养护管理经费,由于园林植物成本较高、效果明显,园林创建工作资金多向建设方面倾斜,养护资金则较为缩减。

三、科学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几点措施

(一)加强规划建设,完善制度建设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规划是前提,科学的规划手段,指导城市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的合理布局,确保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制度是保障,完善的制度建设,有利于明确工作方向,形成全体合力,保证创建工作的延续性。

(二)结合城市特点,创建有区域特色的园林城市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要准确地把握功能定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条件,根据区域功能需求合理选配植物种类,满足城市不同区域的卫生、安全、防灾、环保需求,实现园林节约化。在绿化建设过程中,要把建筑小品、城市雕塑作为重要内容,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融合,赋予绿地建设人性化的内容,丰富城市绿化的韵味和品味,凸显园林文化性。以乔、灌、花、果、草、药和苗圃基地相结合的绿化理念,加强物种多样性,形成错落有致绿色系统,充分利用街心公园、厂区庭院、站台、停车场等,打造立体化园林。

(三)加强城市基础建设,提高科研水平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城市公园数量、合理布置绿地分布,结合旧城改造、沿湖河路沟治理、棚户区改造、污水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置、湿地保护等,通过拆违建绿、拆墙透绿,以公园为骨干、街道为脉络、社区为支撑、周边为屏障,营造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通过等,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加强科研投入,形成绿化研究、植物栽培、引种驯化、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园林科研基地,提高移栽成活率,推广使用绿化节水技术,降低城市绿化养护成本,为园林绿化提供先进的技术保障。

(四)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宣传力度

全面提升绿地养护管理,实现园林精细化管理,打造园林养护精品绿地、精品绿化带。多渠道筹措资金,更新草坪、花灌木和乔木,保持良好的园容园貌。花药结合,引进培育药用花卉优良品种,提升花卉苗木的药用经济效益。开展绿地认养、认管活动和对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绿化的督导,提升城区绿化环境质量。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氛围,灵活采取竞赛、展览、植树等活动,树立市民绿化美化人人有责的理念,提高市民护绿意识。

四、结语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人类对生存环境认识上的突破,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综合的、长期的的过程,是大势所趋。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不能局限于绿化建设,而是以长远的眼光,把历史景观保护、水环境治理及城市功能完善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着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建成“地净、路畅、水秀、天蓝、林拥城”的宜居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 杨允菲,祝廷成.《植物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城[2012]166号.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