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沟通障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学沟通障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学沟通障碍

管理学沟通障碍范文1

[关键词]设计管理 设计沟通 障碍 对策

近几年来,设计管理是一门被越来越多的先进国家关注和重视的新兴学科,从设计管理的基本内容上来看,设计管理涵盖的内容很宽,是一门多层次、多学科的交叉学科。设计本身也是一种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群体性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过程中,设计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一、什么是设计沟通

沟通指的是可以被人理解的信息或者思想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群中传递或者交换的过程。如今管理学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各个行业,在设计过程中的管理学――设计管理亦是如此。由此便不得不提到设计沟通这一概念,设计活动过程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群中的信息或者思想传递就叫做设计沟通。

二、设计沟通的重要性

对于一个设计组织来说,组织者与被组织者的信息传递,设计师与客户的信息传递,设计师与设计师的信息传递,设计管理者与下属人员的情感联络,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的纠偏工作,计划者与组织内外部人员的业务联系等都离不开设计沟通,总体来说设计沟通在设计管理工作中有如下重要的意义。首先,设计沟通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是设计组织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其次,设计沟通是解决设计组织内部矛盾,促使组织正常运转的剂;再次,设计沟通是设计组织中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第四,设计沟通是设计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架起的桥梁。可以这么说,没有设计沟通,设计便难以完成。因此研究设计管理之中设计沟通能否有效进行,对设计管理和高效进行设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设计沟通的主要因素

在设计沟通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许多的因素,影响有效沟通。影响有效设计沟通的因素是很复杂的,其中有个人方面的因素,也有组织结构方面的因素。由于设计组织在组织结构、组织特性、组成人员方面同其他的组织有着很大的不同,其沟通困难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笔者以人群来划分,认为影响设计沟通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

1. 设计群体与设计群体之间不能有效沟通沟通

一般设计通常需要各类设计人员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在设计过程中,除了工业设计师之外,还有结构、机构、材料等各类设计师的参与。在设计师与设计师的合作过程当中,由于各类不同的设计师教育背景、专业知识结构的不同,往往会出现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对同一件设计的不同意见,从而会导致不能有效沟通。例如,在设计的过程中,结构设计师会比较强调结构设计的重要性,机构设计师和材料设计师也会强调机构和材料,如果互相各持己见,互不让步的话,就必然会出现许多沟通障碍,导致设计群体与设计群体之间不能有效的沟通。总而言之,对各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整体设计理解的不同是导致设计群体与设计群体之间不能有效沟通的主要因素。

2. 设计群体与非设计群体之间的不能有效沟通

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设计群体的参与以外,还有许多的非设计群体参与进来。在不同的设计阶段,一个设计中所涉及到得肥设计群体各不相同。例如在制作模具的时候,需要和模具商人打交道,在购置材料的时候,需要和材料商人打交道,在室内装修的工作当中,要和消费者打交道等。由于设计群体与非设计群体之间的共同专业背景少,当设计师或者非设计群体中的成员采取的沟通方法不当时,沟通障碍就难以避免。

3. 设计组织管理者与设计师之间的沟通障碍

如果设计组织中的管理者具有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背景,那么在与设计师沟通的过程中问题会比较少。但是如果设计组织中的管理者不具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就往往会出现“外行人领导内行人”的状况,造成比较多的沟通障碍,影响设计沟通的有效进行。例如,管理者往往会注重考虑产品生产的利润,而设计者往往会着重考虑产品的质量;管理者的工作往往重点针对人,而设计师则针对物;管理者习惯用数字方面的思路来思考问题,设计师则更多的用几何形态方面的视觉元素考虑。这样便会造成设计组织管理者与设计师之间的沟通障碍。

4. 设计组织与客户之间不能有效沟通

设计组织与客户之间不能有效沟通是经常会出现,也是会直接影响设计组织营业利润,影响客户购买到的服务质量的一种障碍。设计组织往往与客户之间评价设计的标准不同,设计师往往倾向于自己对涉及的理解来要求客户接受设计,客户则按照自己的技术标准、生产标准或者主观愿望来要求设计师,这就直接导致了双方的沟通障碍,表现为客户不满意,认为设计组织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影响设计结案。

四、设计沟通中的困难的解决对策

由于设计沟通对设计和设计管理的进行有着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顺利的进行设计沟通,克服设计沟通中的障碍便是管理者的头等大事。再次结合周三多先生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一书,笔者针对设计管理中影响的有效设计沟通的因素提出以下几点针对性的解决建议。

1. 掌握共同的沟通语言

设计沟通出现的许多问题,往往是由于缺乏共同的沟通语言,这一因素往往会造成设计群体与设计群体、设计群体与非设计群体、设计组织中管理者与设计师、设计组织与客户之间不能有效沟通。由于设计管理过程中,设计活动过程中,大家不具有共同的沟通语言造成的不能有效设计沟通,这样的现状解决的对策为使他们具有尽可能一致的沟通语言。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要从祖国的教育出发,使广大民众具有尽可能多的设计管理方面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专业的设计师具有设计管理的背景知识,教育设计管理者具有设计知识,是他们能够互相理解,具有尽可能多的知识的交集,便利他们之间的沟通,从而从根源上解决不能有效沟通的问题。

2. 使设计活动中的各方理解设计沟通的重要性

前文中已经论述,设计沟通对于一个设计活动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对一个设计组织来说,设计沟通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设计组织成为一个整体的;设计沟通便利于设计组织解决内部矛盾,使设计组织正常运转;设计沟通可以被设计组织中的领导者用于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设计沟通沟通设计组织内部与外部环境。可以这么说,没有设计沟通,设计便难以完成。要使设计活动中的各方互相理解和尊重,理解到设计沟通的重要性。只有设计活动中的各方意识到设计活动中设计沟通的重要性,才会使各方互相理解尽可能的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

3. 在设计沟通中运用现代化的沟通工具和手段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现代的设计活动中,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先进的沟通手段,比如说电脑、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图像仿真技术等。尤其是目前用的比较多的图像仿真技术,比如目前运用较多的Freeform技术就是这样,可以在产品为被设计出来之前,运用虚拟油泥呈现出比以往技术更加真实的仿真效果,是设计组织中的管理者和客户可以在产品设计投产之前,就能够清晰的看到最接近真是产品的图像。运用这些技术,还可以改变地域对设计中各方在地理位置的限制,不需要各方再花费时间,聚集到一起才能看到设计的状况。互联网络的发达,只需一秒钟,一瞬间,利用邮件、文件传递,多方视频会议,就能够使各方看到设计的进度。利用现代化的沟通技术是提高设计沟通效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4. 设计各方注重把握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设计各方在沟通过程中应当注重运用适当的沟通技巧,使沟通得以更加顺利的进行。在管理学中,人们经常强调,同样的含义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会有不同的沟通效果。在设计管理中也是同样的,设计师把自己想法物化为图像、表格就往往比单纯的和设计组织管理者、客户用语言沟通来得更加高效,这符合人们“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潜意识观念。设计管理者和客户看到效果图,会更加容易接受设计师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培养设计师设计能力的时候,效果图和手绘能力非常重要的原因。

5. 强化设计过程中各方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

前面文中已经提到,影响设计沟通的因素主要是沟通环节中群体与群体之间沟通不畅。在寻找解决对策的时候,就要从设计活动的各个环节来寻找。作为设计组织的管理者,应该注重强调以下沟通环节的沟通:设计群体与设计群体之间的沟通,设计群体与非设计群体之间的沟通,设计组织中管理者与设计师之间的沟通,设计组织与客户间的沟通。只有从每个环节上分析不能有效沟通的原因,才能从这些问题的根源上寻找解决的方法。设计组织的内部的沟通不畅的解决主要是从横向上来分析和解决,而设计组织与外部的沟通不畅则要从纵向上分析来解决问题。强化设计过程中各方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是解决不能有效沟通问题的关键举措。

6. 建立战略性设计管理沟通渠道

设计组织中管理沟通模式的的建立,首要的工作是要进行与设计组织管理目标相匹配、相适应的设计管理沟通渠道的设计。设计管理沟通渠道的设计又必须与设计组织的组织结构与管理结构相配合,使其合二为一,构成一个完整、精练、全面、高效设计管理沟通系统。比如说在采用直线型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架构的设计组织中,设计管理沟通的渠道也是直线型的自上而下的纵向的构架。而在管理结构为扁平型的设计组织中,渠道的构架也应该是扁平型的。虽然设计组织的基本组织结构与管理架构构成了设计管理沟通渠道结构的主干部分,但没有别的更多的设计管理沟通渠道的设置,则设计管理沟通渠道体系也不完整,无法充分实现管理与管理沟通的目的。因此,设计管理沟通渠道的设计,一方面要与设计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架构相重叠;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企业基本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架构仍然无法全面覆盖企业管理所应该覆盖的管理沟通范围。要形成和达到完整的企业管理沟通渠道结构,必须在它们之中之外,适当加入某些新的沟通渠道才行。

7. 为设计活动中各方创造有利于沟通的环境

要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一个有利于沟通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的元素。要达到构建有利于设计沟通有效进行的设计环境,这就需要在组织的内部创造出一种自由、互动、开放的组织氛围。能否有这样的一种有利于设计沟通的组织环境,设计组织中的管理者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要设计组织的管理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为设计群体、非设计群体和客户创造一个有利于设计沟通的组织环境。这要求设计组织的管理者认真的了解和尊重设计师的平时的工作习惯和特征,尽可能的配合设计使追求创新的思维特征和个性特征。在沟通的过程中注重运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并积极鼓励每个群体参与到设计活动中来,尤其是顾客。顾客积极地表达出自己对设计的要求,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设计师,设计师在这样一个自互动开放的环境中,能和客户、设计组织管理者更好的沟通,从而提高设计沟通的效率,有利于设计的顺利的进行。由此可见,为设计活动中各方创造一个有利于沟通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五、小结

设计是由所有的与设计相关的不同的部门和各个专业人士共同协作完成的过程和结果,设计管理是由诸多环节和组织起来的一个系统,设计沟通贯穿设计活动的全过程,设计组织设计管理的好坏与设计沟通能否有效进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效的设计沟通是实现设计效能最大化的前提,采取有效的沟通手段,查明不能有效沟通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提示,实现设计管理中的各个对象之间的有效沟通,才能充分发挥设计师的作用,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客户满意的优良产品。

参考文献:

[1] 邓成连:设计管理[M].亚太图书出版社,1994

[2]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3] 李艳:设计管理[M].海洋出版社,2009

[4] 刘国余:设计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5] 程能林:工业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管理学沟通障碍范文2

关键词:沟通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在企业管理学中,沟通管理是创造和提升企业,完成企业管理目标的主要方式和工具。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创造出的一种企业独有的精神和文化,使企业管理的外在需要转化为企业员工自在的观念和自觉的行为模式,认同企业核心的价值观念。而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的培育与塑造,其实质是一种思想观念,情感和灵魂的沟通,是管理沟通的最高形式和内容。没有沟通,就没有对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理解与共识,沟通是现代企业的核心实质和灵魂。

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由众多个组织参与,组织和组织之间,一个组织内部都有大量需要通过沟通解决的问题。同样,沟通也是实现建设工程管理的主要方式、方法、手段和途径。就一个建设项目而言,在业主方内部设计方内部工程咨询方内部,供货方内部,在业主和其他项目参与方之间,在项目各参与方之间都有许多的沟通的需要,沟通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的进展,关系到项目是否成功,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具备沟通的能力,沟通能力对工程管理人员非常重要。

一、沟通能力

沟通包含着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沟通能力沟通能力看起来是外在的东西,而实际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它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一般来说,沟通能力指沟通者所具备的能胜任沟通工作的优良主观条件,换言之,实际沟通的能力指一个人与其他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的能力。包括外在技巧和内在原因。其中恰如其分地沟通效益是人们判断沟通能力的基本尺度。一个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他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进行充分发挥。

构成沟通能力有两个因素,一是思维是否清晰,能否有效的收集信息,并作出逻辑的分析和判断。另一则是否贴切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而创者更重要,没有思维的基础,再好的语言技巧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判别沟通能力的强弱,有个重要标准,就是实时把握对方的思维,而提前作出反应,使交流从语言层面上升到思维层面。

二、沟通障碍

在人们沟通信息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导致沟通失真的现象,造成沟通障碍。沟通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发送者的障碍、接受者的障碍和沟通者的障碍。

1、发送者的障碍

在沟通过程中,信息发送者的情绪倾向个人感受、表达能力和判断力等都会影响信息的完整传送。障碍主要表现在:表达能力不佳;信息传达不全;信息传达不及时或不适时知识经验的局限;对信息过滤等。

2、接受者的障碍

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看,影响信息沟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信息译码不准确,信息的筛选,对信息接受能力,心里上的障碍;过早的评价情绪。

3、沟通者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沟通媒介不当。比如对于重要事情,口头传达效果较差,因为接受者会以为“口说无凭,随便说说”,漠不关心而不加以重视。

(2)几种媒介相互冲突,当信息用几种形式传达时,如果相互之间不协调,会使接受者难以理解传递的信息内容,使沟通产生误解。

(3)沟通渠道过长。组织机构庞大,内部层次多,从最高层传递信息到最底层,从底层汇总情况到高层,中间环节太多,容易使信息损失较大,而且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影响信息的及时性和效率。

(4)外部干扰。信息沟通过程中经常受到自然界各种物理噪声,机械故障的影响或被另外事物干扰所打扰,也会因双方距离太远造成沟通不便,影响沟通效果。

另外,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参与方之间的沟通障碍还有组织的沟通障碍和个人的沟通障碍。

1、组织的沟通障碍

在管理中,合理的组织机构有利于信息沟通。但是,如果组织机构过于庞大,中间层次太多,信息从最高决策层传递到下层仅容易产生信息的失真,而且还会浪费大量时间,影响信息的及时性。同时,自下而上的信息沟通,如果中间层次过多,同样也浪费时间,影响效率。

在进行信息沟通时,各级主管部门都会花时间把接收到的信息自己甑别,一层一层的过滤,然后有可能将断章取义的信息上报。此外,在甄选过程中,还参杂了大量的主观因素,尤其是当发送的信息涉及传递者本身时,往往会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信息失真。

2、个人的沟通障碍

(1)个人因素所引起的障碍。信息沟通在很大程度上个人心理因素的制约。个体的性质、气质、态度、情绪、见解等的差别,都会成为信息沟通的障碍。

(2)知识、经验水平的差距所导致的障碍。在信息沟通中,如果双方经验水平和知识水平差距过大,就会产生沟通障碍。此外,个体经验差异对信息沟通也有影响。

(3)对信息的态度不同所造成的障碍。一是认识差异。在管理活动中,不少员工和管理者忽视信息的作用的现象还很普遍,这就为正常的信息沟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二是利益观念。在团体中,不同的成员对信息有不同的看法,所选择的侧重点也不相同。有些员工只关心他们的利益有关的信息,而不关心组织目标、管理决策方面的信息,这也成了信息沟通的障碍。

(4)相互不信任所产生的障碍。有效的信息沟通要以相互信任为前提,这样,才能使向上反映的情况得到重视,向下传达的决策迅速实施。管理者在进行信息沟通时,应该不带成见虚心听取意见,鼓励下级充分阐明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做到思想和感情上的真正沟通,才能接收到全面可靠的信息,才能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5)沟通者的畏惧感以及个人心理品质也会造成沟通障碍。在管理实践中,信息沟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上级与上级、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全面有效的合作。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合作往往会因下属的恐惧心理以及沟通双方的个人心理品质而形成障碍。

管理学沟通障碍范文3

关键词:教师沟通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8-0019-02

一、沟通的意义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面临教育、教学理念及教育方式的更新转变,要求具备课程意识以及学科知识整合等能力。面对这些挑战时,教师的职业工作无一不涉及沟通。这些都对教师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笔者发现很多教师的专业能力尤其是沟通能力显然不足,因此,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二、教师沟通能力的现状

1.教师沟通能力的现状。调查发现,教师都认为沟通能力很重要,还有许多教师自我感觉沟通能力良好,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沟通能力,但其学生却认为沟通效果不明显。

2.教师不良沟通效果的成因分析。

(1)沟通观念和意图不正确。许多教师还持有师道尊严的观念,认为教师应该高高在上,不允许学生质疑,在教学沟通中没有与学生建立平等、尊重、和谐互动、温暖的沟通环境,导致沟通存在障碍。

(2)沟通技能欠缺,沟通存在障碍。①缺乏自信。有些教师由于缺少自信,总有某种程度的沟通焦虑或沟通恐惧,甚至害怕谈话,害怕自己不善沟通,这也会影响到沟通技能的使用。②情绪影响。教师在接受信息时,情绪感受也会影响到教师对信息的解释,狂喜或恼怒、悲伤的情绪体验,都可能会阻碍沟通的效果。③语言艺术。一样的词语对不同人来说可能意义会有不同。文化、教育、年龄等背景是最主要的影响变量,它们影响着个体所使用的语言及对词汇的界定。④不善聆听和过早评价,缺乏反馈。在教学沟通中,有些教师不善聆听他人说话,由于拼命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时在别人讲话时会变得心不在焉,甚至打断对方。⑤不讲究沟通方法艺术、沟通方法方式单一,不注意时机和场合。

(3)保障机制未建立,缺少沟通平台。学校缺乏相应的沟通保障机制,缺少有效沟通的平台。没有教师沟通相关的系统理论指导以及实践培养训练的机会。

三、提升教师有效沟通的策略

1.转变教师观念与态度,真诚平等交流。教师应主动给予沟通对象(如学生)积极的关注。要转变普遍存在的师道尊严和教师中心主义而忽视学生自尊及主体性的观念态度,教师要有积极的沟通心态,要尊重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立场来看问题,通过换位思考,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其他教师以及领导的心理需求,感受到沟通对象的情绪。

2.强化教师沟通技能训练,克服沟通障碍。教师克服沟通障碍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优化语言,提高说话技巧,提升语言艺术。肯定和赞美之词是沟通艺术的关键所在,要创造出良好的人际氛围,讲话要有所准备,充满自信、热情,用词要准确、生动。

(2)积极倾听是指听取完整的信息而不中途作结论或解释,倾听者也不急于思考对所接收的信息如何作出反应。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仔细地诉说和倾听,双方做出积极的反应,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师生达到真正的相互理解。

(3)控制情绪是认识自己的情绪。在情绪激动时不要沟通,等平静下来时再作沟通。

(4)运用反馈。教师不但要积极地听,还要注意对方说话的内在含义,注意观察和体会对方的感情,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在合适的时候复述信息,并提出问题。

(5)注意非言语信息是应该意识到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保持语言和行动一致。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主要有眼神、表情、形体动作、服装以及空间和距离、时间等。在教学沟通中,教师的微笑、慈爱的眼神以及亲和的表情,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

(6)因人制宜,讲究沟通方法、方式和技巧。针对有效教学沟通,教师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来对待他人,要合理选择沟通方式。在沟通过程中, 除了口头沟通之外, 还可以有电话、网络等多种沟通方式。根据对方的喜好,教师若换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7)丰富学识,提升个性魅力,为良好沟通能力夯实基础。没有丰富的学识与思想,语言必会空洞,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就要以学识为基础。教师具有丰富的学识,会使教师更具个性魅力,教师也更容易把握沟通策略,从而有利于和不同对象沟通。

3.建立有效沟通的保障机制,开设沟通课程。学校应开设沟通理论培训和参与式体验的实践课程,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养机制,促进教师教学沟通能力的发展。不仅在理念层面,还要落实到执行层面,通过内、外部保障机制来协助执行。

首先,让管理者、教师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有效的沟通可以使教师人际关系和谐,并顺利完成教学及各项工作任务,最终达成任务目标。

其次,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有效沟通的实现依赖良好的机制。通过科研组、学科组等例会、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建立沟通平台,使信息传递更快、更顺畅,达到了有效沟通的目的。构建开发、分享的沟通机制,共享学校内部资料刊物,把教学改革、教学活动、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动态进行有效汇总,从而共享信息。

最后,学校应开设教师沟通理论和沟通实践相关课程,理论引领和实践训练相结合。为确保教师提高沟通能力,学校应实行科学的评价机制,教师沟通能力的测评实行发展性评价,奖惩结合,促进教师竞争,着力培养教师的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2版)[M].李原,孙健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

[2]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原理(第6版)[M].毛蕴诗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

管理学沟通障碍范文4

【关键词】人际沟通;重要性;障碍化解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沟通方式大为扩展,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日益密切。特别是如今社会各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人际沟通能力,在此时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有更加重要的作用。沟通一般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即人与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的意义符号进行信息、想法、意见和情间的倾向交流,以达到彼此了解和求得协作的过程。

一、人际沟通的重要性

人际沟通现在具有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以下社会角度和个人角度进行论述。

(一)社会角度。首先,沟通作为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的最主要途径,对加深相互间的理解、化解矛盾有着重要作用。经过沟通人们可以很好的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化解误会,增进双方感情。其次,沟通寻求支持与机会。人作为一个社会的存在,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之一,人们要更好地存在这个社会,沟通将会起到重要作用。沟通可以使别人更好的了解我们自己,我们的想法等等,在面临抉择的时候给予我们应有的支持。另外,良好的沟通技巧还可以更好的把自己的优点展现给别人,为自己寻找机会。最后,沟通可以帮我们建立联系。沟通是一切人际关系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前提,是形成、发展人际关系的根本途径。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总是要与他人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在人际沟通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人际间的沟通行为,人际关系就不能建立和发展。

(二)个人角度。首先,沟通是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作为信息加工和能量转化系统的人类有机体必须与外部环境保持相互作用,必须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才能够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心理学史著名的“感觉剥夺”用极端的环境条件实验证明了这一点。而在现实环境中,人际沟通所提供的具有社会性意义的信息,与一般的物理性刺激相比更为重要。其实,沟通是智慧活动和智力发展的必然过程。在个体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沟通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就像早先被发现的狼孩,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被母狼抚养,缺乏和人类沟通,以至于七八岁的她只有6个月婴儿大的智商。由此可见,沟通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必要前提。不仅如此,即便处于人类社会中,沟通也会对人类时刻都在进行的只会活动产生影响。最后,正常的沟通可以维护人的心理健康,即它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能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人际沟通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需要之一,同时也是人们赖以同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通过沟通,保证了个人的安全感,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如果沟通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二、沟通出现的障碍

在沟通的定义中,提到沟通时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包括信息传递和理解两个主要成分。在实际的沟通中,并不是都能达到信息传递和理解这两大目标。各种障碍将会影响到我们的沟通,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对沟通存在障碍进行介绍。

(一)物理环境障碍。物理沟通障碍是指在人们沟通的环境中存在的障碍。一个典型的物理沟通障碍是突然出现的干扰噪音盖过了说话的声音。当物理干扰出现时,人们通常会意识到,并会采取措施予以补偿。物理沟通障碍要转换为积极的因素,可以通过生态控制,发送者使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接收者的感受和行为。比如说,整洁的环境、开放式的办公环境等都会影响来访者的知觉。

(二)个人障碍。个人沟通障碍是指由于人的感情、价值观或者不好的倾听习惯而产生的沟通障碍,另外还包括人们在受教育程度、种族、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其他方面的差别引起的沟通障碍。信息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制约。如个体的修养、气质、态度、情绪、见解、记忆等差别,都会成为在信息过滤传递中不同程度地影响沟通效果。

(三)语义障碍。语义沟通障碍主要指因对语义的不同理解引起的障碍。它是由我们沟通所使用的符号自身的局限性而产生的。语义障碍主要源于人们用于沟通的符号。信息沟通的符号多种多样,如语言、文字(包括图像)、体态语言等,这些符号通常有多种含义。

(四)反馈过程的障碍。有一个经常被提及的哲学问题:树木倒地时会发出声音,但如果没有一个人在树林里,这样的声音是否依然存在?它证明了人际沟通中的重要性一面。从沟通的角度,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没有人知觉到,所以,只有声波而没有声音。人际沟通过程必须包括发送者和接受者两个方面。在反馈过程中, 由于反馈本身渠道的设置和使用, 以及反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息失真等, 都可能给沟通带来障碍。

三、化解沟通障碍的方法

了解如何消除化解沟通中的障碍,改善沟通的品质,对于个人效能的发挥、主管自我生存状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正确选择沟通的地点和方式。选择一个合适的沟通物理环境是沟通实现的前提。沟通地点和沟通方式的选择,对于沟通目的实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沟通之前,最好根据沟通的内容和沟通的对象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沟通的地点,这样可以有利于双方的交流和沟通的实现。另外,对于沟通方式的选择,特别要注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如今沟通的方式日益网络化、即时化和便利化,最好根据沟通的对象和沟通的内容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

(二)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制定沟通改善计划。一切问题的解决和改善,都是以对问题的意识为前提的。对问题意识记得越清晰,改变的努力就会越有效。因此,要想改善个人的沟通,必须先系统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沟通状况可以根据自己的独特的生活范围和交往对象来评价。根据得出的结果来制定改善计划。沟通能力的提高和沟通状况的改善是整体的,但又必须通过细节的、具体的步骤来实现。

(三)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准确是沟通存在的前提。在某种意义上,如果沟通的结果是误解,那发生沟通比不发生沟通更糟糕。不发生沟通,意味着建立良好的沟通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已经产生了误解,那重建良好沟通的过程往往十分困。提高沟通的准确性,首先要提高自己你准确描述事物的能力。其次要对一切沟通方式都要有明确的概念,并且对别人是否也会同样理解某种信息表达报纸清楚地认识。

(四)加强反馈。我们在进行沟通时往往过多的注意到了信息的传递者,而会减少信息接受者的关注。但是,在沟通中,作为与信息传递者地位平等的受者的反应,也同样的重要。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信息沟通的语言交流阶段就可以看出,聆听的技巧可以影响的信息传递者信息的传递。聆听的同时就在反馈,这一时期信息传递者将受到我们的直接影响。沟通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沟通的一面体现在它的思想性、目的性且注重结果、质量和效率, 其另一面贯穿于与人际沟通过程中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 这些无不透视着人性的关怀和理解。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好好把握沟通的实质, 摆正沟通的心态, 掌握沟通的方法,不仅有助于自己事业的成功, 同时也是自我超越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徐子健.管理学[M].广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管理学沟通障碍范文5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沟通

在新形势下,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是我国思想政治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

一、导致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沟通失效的原因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或群体之间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或其他的表达形式,进行信息、思想与感情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在现实生活中,要实现真正的有效沟通并非易事,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一个沟通是复杂的过程,在沟通过程中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所具有的功能包括: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控制功能。目前,高校师生间的沟通有时进行得并不顺利,其原因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差异

从管理学角度分析,教师作为管理者,学生作为被管理者,于是很多老师常常认为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老师说什么么学生要听什么,学生要无条件服从老师。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考虑和处理问题常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出发,很少替学生着想;他们总认为老师有绝对优先权,不允许学生过多的争辩,不愿意倾听学生诉求,从而使得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畏惧心理,不愿意接近老师。

2.教育者的自身特点和人际沟通能力影响了沟通的有效性

由于教师和学生的年龄、文化背景、性格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师生之间存在着代沟,缺少共同语言,导致沟通障碍。个别教育者认为自己只上好课就行,自己的任务就是教书,往往忽略育人的职责。平时不注意自身人格魅力的塑造,其言行不能为学生所认同,失去了沟通的基础。有些教育者缺乏沟通能力只选择单项沟通,不注意沟通渠道的选择,往往采取的是“灌输”方式,靠单纯的“我说你听”的单一的沟通方式,就不想听学生的反馈最后使得教育效果甚微。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沟通策略

针对以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沟通障碍,在策略上采取以下的应对措施,克服障碍,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学习有关沟通知识,树立正确的沟通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沟通应该是师生双方作为平等主体共同参考,影响和互动的一种活动,而不是教育者单方面对学生进行灌输和说教,应该采取双向沟通方式。因而,要实现有效沟通,教育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沟通理念,应以平等、积极地态度去开展教育工作,尊重彼此的观点,。

第一, 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还要把是否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作为选拔教育者的重要指标。一些教育者素质不高,知识面窄,缺乏领导能力、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力,直接影响了沟通的效果。大部分的高校教育者没有领会沟通的内涵,普遍缺乏沟通的能力,导致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不显著。因此,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效,应该把是否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作为选拔教育者的重要指标。

第二, 教育者要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

(1)经常赞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值得赞美的地方:

他也许学习不好不过文体活动方面却有特长,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许,教育者为什么不能多给学生呢?

(2)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了。现代的大学生在学生中,手机的普及率几乎达到了100%,利用手机短信与学生交流也愈来愈成为一种时尚。利用这种方式,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还有电子邮件沟通法、网络沟通法等。互联网的快捷迅速,也为师生情感的沟通提供了方便。当今的大学生一般都有自己的电子邮箱,作为老师应尽可能了解学生的电子邮箱,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和学生沟通。现在有不少学生有自己的QQ、MSN等聊天工具。在适当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聊天工具和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思想。

(3)加强非语言沟通。所谓非语言沟通,是相对于语言沟通而言的,是指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过程。非语言沟通主要形式有:目光接触,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和肢体语言,身体接触,空间距离等。有的研究者指出:在人际沟通的过程中,在信息发送者所发送的信息总量中,语言信息们可以看出,非语言沟通在沟通中占的比例很大。要想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教占7%(也有的研究者认为语言信息占35%);非语言信息占93%。从这些数字我育者要养成对受教育者需求和感觉的敏感性,学会观察非言语暗示,并正确判断和解释这些暗示的含义。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座谈活动中一定多注意学生各方面的非语言沟通。

2.缩小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距离

第一,教育者树立良好形象。教育者必须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品德修养、作风素养、职业修养、拓展知识面,通过个人魅力来感染学生,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教育者通过自身的优势来教育学生、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息,使学生产生对教育之的尊重感,这样会慢慢拉近教育者和学生的距离。

第二,教育者深入到学生中去。要消除沟通障碍,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坚持以民主的作风和科学的方法管理学生,以真诚的态度和敬业的精神服务学生,真正的和学生融为一体,深入学生当中,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充分与学生交流情况、信息,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与什么人交往,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从而能使用学生的“语言”解决问题,缩小双方地位,角色的差异。共同语言多了,就能消除障碍,从而获得学生较大的认可。

第三, 尊重学生。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好的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的基石。尊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之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尊重教育规律。具体是尊重每位被教育者的特长、爱好、生活习惯等。在交流思想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

三、结束语

总之,沟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有效沟通是所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正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沟通障碍,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达到有效沟通目的的新方法、新途径、新对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季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沟通策略.[G].人力资源管理,2010,(7).

[2]孙克美.沟通,从心开始―谈谈师生之间如何实现有效的沟通.大家,2010,(4).

管理学沟通障碍范文6

关键词 企业2.0 企业内部协作 社会化网络

一、企业2.0的起源和发展

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调查,社交平台的全球用户数量到 2014 年将达到 18.6 亿。社交网络这种去中心化的Web2.0应用的兴起,毫无疑问地给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一些敏锐的企业管理人员和管理学者则嗅到了Web2.0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于是企业2.0的概念便出现了。正如人们所言,如果Web 2.0被称为“互联网应用的变革”,那么企业2.0则可以被称为“局域网应用的变革”。

企业2.0(Enterprise 2.0)概念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数字商务中心的首席研究科学家Andrew McAfee于2006年在《企业2.0》一书中提出,并且将其定义为:“企业2.0是企业自发性社会化软件平台,或者企业与其客户、合作伙伴及供应商之间的自发性社会化软件平台。”他认为,社会化软件正使“人机交互”变成“人人交互”,企业管理也在从“以流程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诺贝尔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其《企业的性质》中描述:“企业是为了降低社会交易费用的产物。” 如何降低信息的传递费用, 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企业 2.0 的核心优势恰恰在于可以将分散于员工大脑中的知识汇聚起来,并且降低企业内部信息的沟通成本。值得关注的是,2012这一年,企业社交网络服务开始大规模兴起,一时间Yammer、Tita、Chatter、明道等众多企业社交网络服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七月份微软12亿美元现金收购Yammer无疑是互联网业界的一件大事,而思科、IBM、SAP、甲骨文等IT大佬也纷纷表现出了对企业社交网络的兴趣。我们从中可以大胆推测,企业2.0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二、企业2.0的给企业内部管理带来的变革

从麦肯锡一份有关“企业2.0技术”的调查中可以看到,企业2.0技术的使用主要有三个层面:公司内部用途、与客户沟通、与合作伙伴沟通。本文主要关注企业2.0技术在企业内部管理和协作方面的应用。其主要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幅提高内部协作效率,尤其是跨边界的沟通和协作

很多时候,企业内部沟通障碍远大于与外部沟通的障碍。然而近二十年来,企业软件的本质几乎没有太大颠覆,仍然停留在记录、查阅和分析信息的功用上,并不涉及员工与员工间的有效沟通。而且传统的OA、ERP、SCM等系统,无法很好的承载一些难以业务化、流程化的业务。而企业社交网络,则希望通过社交平台的形式把分散于MSN、邮件、电话、会议等众多渠道的沟通集中起来,并通过“任务”、“项目”、“小组”等功能的设计搭建一个项目管理、知识共享的多方沟通平台,完成企业内部团队协作等问题。它的核心思想是沟通和协作,通过互动方式使员工之间的沟通、协作全部得以呈现,改变信息获取与分享的形式以及成员协作方式,从而使整个软件形态发生根本的变革。可以说,企业2.0理念在某种意义上将松下幸之助“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的管理名言基于信息技术再次发扬光大。

举例来说,对于同一个任务要参与的部门和员工可能很多,而员工出差、外出等情况让大家难以很好的凑在一起开会,然而有了社交网络,身处不同地区的同事可以集中在线沟通甚至非及时性沟通,从而增强员工的协作性,并且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节约沟通成本。分派、管理、跟进、提醒,每一步都确保所有成员对工作任务一目了然,随时随地掌握工作进展。 CEO、市场部、销售部、研发团队,甚至运营部门,所有项目相关人都可以利用社交媒体,通力协作,快速达成业务目标。

(二)助力实现企业追求的组织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目标,发挥每个个体的才智,带动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社交网络能帮助企业轻松达成扁平化沟通、矩阵式管理、多人高效协作,使之成为“社会化企业”。它使更多的人得以参与创新,利用集体智能和群众智慧,找到棘手问题的准确答案。员工可以在整个企业网络范围内围绕工作分享资料、创意、思路,员工可就某一工作任务进行内部讨论、头脑风暴、任务分配、任务跟进等,并汲取团队的才智,确保工作顺利的推进,形成学习型工作氛围。

虽然有人认为企业2.0只是开放式工作方法的具体体现,它从根本上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一个组织的企业文化和结构,但笔者相信企业2.0或多或少的会向企业文化施加影响,使之变得更加开放、自由、和谐。不仅如此,企业社交网络还满足了企业人员内部商务社交活动的需求,从而实现工作和生活的融合。与此同时,管理者更加容易施行激励措施,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则会更加强烈,这无疑是一种良性循环。

(三)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知识的积累、共享体系

整个系统具有一种成长性,可以沉淀形成群体智慧和公共知识库,并且随着时间增长,这种知识库的价值将呈现倍数增长,从而使工作知识的价值实现最大化。这同时也让企业高管建立实时更新的企业知识总库的梦想得以实现。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