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

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范文1

财务信息化管理作为提高集团财务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手段,从集团成立开始就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自2009年起,AB集团开始了大范围、高层次的财务信息系统实施工作,先后完成了会计核算系统(含部分ERP模块)、合并报表系统、固定资产系统、资金管理系统、全面预算系统的上线实施,初步搭建了集团财务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集团财务信息系统的统一。

一、AB集团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状况

由于成立较晚,起点较高,AB集团的财务信息化工作一直坚持“两效”即:效率和效果,各级领导和员工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AB集团的财务信息化工作分为“外部考察”―“内部调研”―“选择合作伙伴”―“组织实施”四个阶段。在财务信息化工作上,集团保持了严谨的作风,为了实现集团财务信息化的统一,先进行集团会计核算工作的统一,对集团不同行业、不同业态的公司进行了走访调研,采集资料,梳理业务流程,编写了近30万字的“AB集团会计制度”,建立了集团会计科目体系,统一了1300余个会计核算科目和核算内容,设置了由60余张财务管理报表组织的管理会计报表体系,为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在上线过程中一并完成了新旧会计准则的转换;为了提高十几家不同业务单位预算编制的效果,历时8个多月,针对不同业态的单位设置了个性化业务预算表,保证了预算信息的质量;为了提高资金结算中心的实施效果,顶着巨大的压力清理账户,提高上线效率。2011年在信贷紧缩的情况下,集团实现内部资金结算155亿元,盘活资金21亿元,有效的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以上这些工作给财务信息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财务信息化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前集团实现了财务数据的穿透查询,即时获取各下属单位的财务及部分业务数据;月报、季报、年报财务报表的自动生成;实现了系统中合并报表的生成;实现了业务数据(存货、固定资产、费用报销)与总账系统的联动;实现的下属单位结余资金的上收,对集团整体资金的实时监控和调度;实现了预算系统编制、审核上报、预算控制,实现了全面预算系统、总账系统、资金管理系统的集成。集团通过信息系统的实施,规范和理顺了各相关业务流程,提升了管理水平。

二、国有投资公司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1、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化制度并注重财务信息化建设长期规划。制订一系列信息化规章制度,包括网络管理办法、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管理办法、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管理规定等制度,形成有利于财务信息化不断推进、信息系统管理规范、运行安全的局面。

2、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由于它的综合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一直是经营者治理企业、控制经营、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加快企业改革与发展,必须树立以财务信息化管理为核心、以资金流量控制为重点的管理理念。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只有切实地抓好企业财务管理和资金监控,才能带动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强化财务管理与资金监控,既可以加强制度约束,防范资金风险、堵塞资产流失的漏洞,又可以做到信息共享,避免统计数据和财务信息失真。

3、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理顺管理流程,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财务信息化系统(软件)仅仅是一件商品,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有效的制度保障、规范高效的流程、扎实的财务基础工作才是是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灵魂。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避免“上了财务软件就是财务信息化”的错误观念,从根本上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效果,推动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

4、实施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规范企业管理运作模式。建立企业统一会计核算软件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以建立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为基础,以建立计算机网络为支撑,以建立企业财务结算中心为手段,以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为前提,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与资金监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对现行的管理方式和财务制度进行规范,其实质就是对现行财务管理体制和制度进行改革创新。

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范文2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 F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6-0190-03

[作者简介] 刘 斌,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

彭志远,农行江西省分行会计师,研究方向为金融与会计。(江西 南昌 330008)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的简称,是由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记账、算账、报账、查账以及部分需由人脑完成的会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基于它本身的特点,与原始的账本相比,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高度数据共享、检索查询速度快捷、制作报表容易、数据分析准确等特点。它的使用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我国财务信息化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到如今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财务信息化已经形成了政府大力支持、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厂商竞争有序的格局。财务信息化的普及使企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迈上了新台阶。加入WTO后,我国企事业单位对财务信息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从财务电算化的核算型阶段向信息化、管理型阶段转型。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越来越被广大会计电算化工作者所重视。

随着会计电算化由会计核算型阶段,向信息化、管理型阶段转型,会计信息处理技术与企事业单位管理活动日益紧密结合,会计数据处理由单纯地以“处理”为中心转化为对“信息”的高质量和实时高效的追求。而因特网的出现和日益普及,也标志着会计电算化新的一场革命的到来。与此同时,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构建、维护一个安全稳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越来越被广大会计电算化工作者所重视,因为只有构建在安全稳定的平台上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才能实现我们对信息高质量和实时高效的追求。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问题分析

(一)工作环境、硬件、网络、数据库等安全问题。工作环境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办公室的安全保卫措施,如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计算机工作区域、防止设备被盗、防止设备用于其他方面等;计算机运行所需要达到的冷、热、湿度,防雷击、防静电;防断电控制措施,即断电后的延时保护功能。硬件方面的安全问题主要指各种设备的性能,尤其是服务器处理能力、存储容量、运行速度等。网络方面的安全问题主要指网络安全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网络资源的共享程度等。数据库方面的安全问题主要指数据库稳定性、可靠性和加密措施等。

(二)财务软件本身的安全性能。市场上财务软件可谓百花齐放,有些单位还使用自己开发的软件,但是各软件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软件的安全性与保密性上存在着某些问题和不足,使得舞弊者有机可乘。财务及管理软件在开发过程中就有一定的安全设计,但不同软件之间的性能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第一,有的软件没有写盘过程发生异常情况(如断电)的保护与恢复措施;第二,很多软件没有对操作人员暂离岗位时未退出的处理界面或查询界面进行保护,从而可能被人冒用原操作员名义进行数据处理或窃取机密信息;第三,各种软件对权限细分的程度大不相同。第四,关于操作员姓名、权限与口令的存储方式,有的软件未进行任何加密,稍微懂数据库知识的人即可直接打开数据库进行修改,这给数据安全带来一个极大的隐患。第五,一些商业软件为了占领市杨,为用户提供修改以前年度账目等功能。

(三)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中的问题。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实现会计电算化安全、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不建立和完善有关管理制度,不但不能很好地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反而有可能造成会计工作的混乱,甚至给企事业单位和国家造成损失。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相同的数据只需输入一次,不同的部门之间实现数据共享,经济业务的处理由计算机统一进行,如果操作员是同一个人的话,则意味着会计业务由一人经手,有可能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因此必须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和技术,建立更严格更完备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可靠性。对系统硬件、软件、数据和信息进行保护和保密,只有通过各项有关制度的制定和有效执行来保证。

(四)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中的安全问题。企事业单位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后,应对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要求,必须根据软件特点,结合自身管理要求,对系统运行的安全进行全面规划和控制。其主要内容是权限的分配与控制,一般包括:第一,系统管理员与财务业务主管的分工。通常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但是他的权限仅限于系统管理而不能拥有任何财务及业务权限,主管人员拥有财务及业务管理权限但是不能直接进行数据库后台操作;第二,数据备份与权限。备份控制的关键是及时备份、妥善保管、防止外流,而恢复控制的要点是只有在万不得已的必要时刻才进行恰当的数据恢复,所以一般人员均不授予备份与恢复权限。第三,科目、部门、项目分工的设置。在某些情况下,特定会计科目、特定部门或者特定项目的业务处理和数据查询只能向特定人员开放,这就需要按这些特定标志对操作员进行授权。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防范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场地、硬件、软件环境与网络的安全防范。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计算机必须放在财务部门和指定的业务部门;企事业单位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计算机应尽可能是专用的,其他工作人员不得随意使用电算化系统的设备上机操作;不得私自拆卸机器;和外部网络互连必须经由防火墙,工作站不能擅自和其他网络互连,以防止系统遭受外界侵挠;机房各种计算机设备应妥善保管和定期维护;确保不间断电源的正常工作,保证数据库服务器和工作站有足够的延时保护,且服务器比工作站有更长时间和更有效的延时时间。

采用稳定可靠、适合于商业应用的操作系统;确保同一系统的各种应用软件之间的兼容性;及时升级网络和工作站防病毒设备与软件,保证防病毒和防止非法入侵机制的合理和正常运行;确保后台数据库不被绕开财务软件进行直接访问,不得使用数据库工具对数据库进行直接修改;在财务软件系统中,按会计核算的要求分配操作权限,设置口令,保持口令的唯一性和保密性。

选择好的财务软件,从源头上进行控制。企事业单位在实行电算化时,必须结合企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和国家的有关规定选择适合的财务软件。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主要由财政部1994年颁布执行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等。另外还必须注意系统权限设置、安全性和保密性等关键因素。如果企事业单位自行开发会计电算化系统,也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机关和部门制订的标准和规范,包括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开发和审批过程、合格的开发人员、系统的文件资料和流程图、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等等。

加强网络安全控制。网络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比单机系统更高的要求,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控制。1.用户权限设置:从业务范围出发,将整个网络系统分级管理,设置系统管理员、数据录入员、数据管理员和专职会计员等岗位,层层负责,对各种数据的读、写、修改权限进行严格限制,把各项业务的授权、执行、记录以及资产保管等职能授予不同岗位的用户,并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拒绝其他用户的访问。2.密码的设置:每一用户按照自己的用户身份和密码进入系统,对密码进行分组管理,避免使用易破译的密码。对存储在网络上的重要数据进行有效的加密。

(二)加强病毒的防范和控制。防范病毒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并严格执行防范病毒管理制度,具体包括:软件,软盘及计算机系统的采购和更新要通过计算病毒检测后才可使用,专机专用。禁止在工作机上玩游戏,建立软盘管理制度,防止乱拷贝软盘;安装防病毒卡和反病毒软件;定期检测并清除计算机病毒,采用网络防火墙技术。

(三)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下列几方面的内容:1.各种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确定各种人员的职责范围及其考核办法。2.安全保密制度,制定口令密码的使用和管理办法,机房、保卫、数据资料安全等方面应遵循的制度。3.机器操作管理制度,规定应遵守的机器操作过程和应注意的事项。4.数据管理制度,规定输入、输出、存储、查询、使用数据应遵守的制度。5.系统维护管理制度,规定系统维护的申请、审批。6.档案管理制度。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结合电算化实际情况,制定安全、切实可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制度制定后,只有有效的执行才能发挥它对工作的促进和制约作用。这需要单位与部门主管首先重视并倡导制度与各项规范在工作中的贯彻与应用,经常检查执行情况,发现问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使日常工作制度化,从而建立规范有序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财务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

(四)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组织控制,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首先要有恰当的组织控制。组织控制的最基本要求是达到恰当的职责分离,使系统中的有关人员正确、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并能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和不法行为。目前,由于我国各类企事业单位规模、管理方式及发展方向不同,因而电算化系统的组织机构设置也不同。各单位有权自行选择,但不管什么组织机构设置,都必须贯彻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不相容的职务主要有系统开发、发展的职务与系统操作的职务;数据维护管理职务与电算审核职务;数据录入职务与审核记账职务;系统操作的职务与系统档案管理职务等。企事业单位为防止舞弊或欺诈,应建立一整套符合职责划分原则的内部牵制制度,同时,还应建立起工作岗位轮换制度。

1.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建立多级备份机制。电算化会计的档案管理主要是指打印出的各种凭证、账簿、报表、存储会计数据和程序的软盘及其他存储介质,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以及其他会计资料。会计档案管理是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连续进行的保障,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维护的保证,是保证系统内数据安全与完整的关键环节,也是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的保证。

会计档案管理的具体做法是:(1)对由原始凭证直接录入或手工录入计算机的会计凭证,均应由计算机打印输出,记账凭证上应有录入人员的签名或盖章,稽核人员签名或盖章,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盖章,收付款记账凭证还应由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打印输出生成的记账凭证视同手工填制的记账凭证,按《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立卷归档保管;(2)应保留现金、银行存款订本式日记账,手工登记账簿与计算机生成账簿并行;(3)对一般账簿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月、按季或按年打印,发生业务少的账簿可满页打印;(4)总分类账可用“总分类账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替代;(5)对存有会计信息的磁性介质改其他介质,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之前,应妥善保管并留有副本,以便在电算化系统出现故障时进行恢复,这些介质都应视同会计资料或档案进行保存;(6)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的全套文档资料,视同会计档案保管。

在网络环境下,数据通常可分层次地采用以下几种备份:

财务及管理软件系统自动备份:虽然自动备份会消耗系统资源,过频繁的自动备份将影响系统运行的效率,但是必要的自动备份可以弥补用户自动备份不足所产生的损失。通常应该在两种情况下设计自动备份:一是定期性自动备份如每月一次,二是数据更新时强制性自动备份,特别是大量输入、记账、结账时的备份,是必须进行的工作。

系统管理员定期集中数据备份和账套主管日常数据备份:这是用户自主进行的备份工作。此种备份除了应遵循前述关于软件安全设置要点之外,还要注意做到勤备份、少恢复。任何恢复操作必须有明确的书面记录,记载数据恢复的原因、恢复时间、恢复人和用以恢复的备份数据详细情况。数据的备份应分别存在三个以上地点,并由专人保管,贴上写保护标签并用印章或封条签封,并定期进行转储。硬盘和正式备份介质不得外借,严防备份数据的外流。备份数据不能直接修改、删除,保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

服务器双机备份:即在后台建立双机数据库服务器系统,进行系统热备份,在发生故障时,服务器自动切换,保证在一般故障情况下服务器系统的不停顿工作,这在多账套、多部门应用以及远程网络服务条件下保持数据库不间断服务尤其重要。

2.禁止反记账与反结账。按照财政部制定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在财务软件中,会计资料输入计算机并经审核记账后,不能修改,如需修改,则需要重新输入一张红字冲销凭证和一张正确凭证,再据以记账,这种处理方式对修正内容、修正理由及相关责任人都留下了记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但有些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事业单位,常常采用反记账与反结账办法修改会计数据。反记账与反结账就是将已经记账或已经结账的会计数据恢复到记账或结账前的状态,然后对已输入且已保存的记账凭证再作修改、插入和删除操作,并使已输入凭证的凭证号顺序重新排列。这样做,其会计账簿的真实性难以保证,也无法给审计留下任何线索,故应要求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事业单位严格按照《会计法》与《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填制、登记、更正。

3.加强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内部审计。电算化内部审计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因而是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电算化内部审计,可以发现各种控制手段的弊端,找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在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应有内审人员参与,定期检查和测试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工作情况,参与制定和监督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建议修改或选择会计软件。

综上所述,影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因素很多,安全问题也因事而异。用户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首先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其次应加强管理,从根源上杜绝隐患,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笔者认为,只有各个环节的安全措施都到位,才能保证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参考文献:

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范文3

【关键词】财务档案;管理工作;高校

高校档案管理作为高校内部反映经济业务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同时也是保存高校历史发展以及记录高校实际经济情况的重要证据,是整个高校档案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高校而言,其档案的全面性、真实性以及准确性直接左右这高校教育事业前进的步伐,随着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高校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成为了高校档案管理中的一大重点。如何才能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并且有效提高相应的管理效率,是目前所有高校面临的一大重点问题。

一、高校财务方面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

我国财务管理的会计档案主要包括了以下几大常规类别:a、会计凭证类;b、会计账薄类;c、财务报告类;d、其他类;e、电算方面会计档案;同时还包括了一些非常规类档案,分别是:a、在每年都会做出一份数据库的备份资料;b、在进行财务管理软件(系统)升级时所留下的老数据库备份资料;c、由财会系统管理员做出的系统管理维护方面的记录信息;d、其他被存档的相关数据资料以及有关数据信息。

二、就目前财务档案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分析

(1)对于财务档案管理方面的意思还有待加强

前文中曾经提及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意义就在于为现实服务,为历史记录,但是由于目前高校财务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数量较少,同时所需要负责的任务量相当繁重,当进行财务档案有关资料的手机或是整理时,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高校对于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极为低下,工作意识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所以导致一部分的档案被无故损毁或是缺失。

(2)财务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较低,达不到具体工作要求

就目前而言,各高校基本上没有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人才,基本上是由会计人员进行兼任,他们没有受过档案相关的业务知识培训,同时在经验上,也有极大的缺乏,这些根本原因导致他们在进行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时对于档案相关工作标准以及要求不清楚,更不懂得档案有关的操作规程,经过整理得出的档案案卷整体质量低下、分类不具备科学性以及不具备复查的意义。这样不但使得财务档案在以后的寻找中极为不方便,同时也使得这些资料在以后可能会随其他资料而被无故处理。

(3)财务档案相关机构设置不够严谨,不具备基本的规范性

所谓的财务档案方面的管理机构,其意义在于:是对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同时也是法律最基本的需求。但是,就目前高校市场而言,许多学校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对此机构进行详细有效地设置,在对于类似工作的同时,仍然是由其他部门的人员兼任处理。由于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具体,机构设置方面的不规范,使得财务档案方面的管理工作受到极大地影响。

三、相应的解决办法概述

(1)对高校进行档案管理方面的教育,使其认识档案管理的基本性质以及重要性

对于财务档案相关的领导阶层而言,必须使其提高对财务档案的认识,并且对财务档案管理的有关工作提高重视程度,积极着手与建立完善、健全的财务档案管理系统。同时必须依照本高校的实际规模对高校档案管理机构进行一定详细的设置。并且制定出详细有效地管理目标,明确各部分间的具体责任内容,处理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大事小事。

(2)提高相应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对高校财务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其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涵养以及工作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法律意识以及法律认识。在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选择上,必须选择综合素质突出、个人工作能力极强的人员来进行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对已有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财务档案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提升工作水平,增强他们的档案管理保密意识以及责任意识。

(3)必须设立针对性较强的财务档案方面的管理机构

如果拥有了高素质以及高能力的管理人员之后,就必须建立一套具备一定规范性以及针对性的财务档案方面的管理机构,合理实施管理目标责任制,并且将相关的管理标准归纳到对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标准之中。通过一系列的赏善罚恶的奖惩措施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建立专门的资料保管库房

对于财务档案的存储,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专门的库房进行储存工作,如果某些高校不具备单独兴建库房的能力,那么也必须将库房与办公室、阅览室有效的区分开来。同时加强对档案管理相关的硬件设施,进行库房建设的同时,必须保证建成后具备一定的防范措施:防火、防盗、防尘、防霉等具体防范内容。并且制定出相关的库房管理政策,禁止与相关管理工作无关的人进入其中,有效的保证库房内档案的安全,同时对财务档案可能受到的自然损害进行防范,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5)建立一定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时展,必须将信息化与与财务档案方面的管理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必须将财务档案方面的管理工作重心逐渐向信息化靠拢,建立一套具备一定独立性以及精确程度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财务档案相关信息有网可查、有网可存,这样即方便了对于档案的归类、储存,同时对于日后的查找也带来的极大程度的方便性。

四、小结

总而言之,为了顺应二十一世纪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各高校必须对自身财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化,对相应的管理办法、手段进行一定的优化,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提升本校整体的财务档案方面的管理水平,增强相关的忧患意识,对财务档案的潜在左右以及具体内容进行充分的发挥,使其可以更好的为高校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迎春.完善高校财务档案管理的几点设想[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z2):128-128,146.

[2] 刘淑杰.如何加强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管理观察,2010,(18):252.

[3] 容宁.财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2,(3):96-97.

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范文4

一、20XX年人力资源工作总述。

20XX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在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加强定岗定员、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开拓人力资源视野,把握人力资源动态,吸收国内外最新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理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与创新。

二、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三、通过岗位分析与设置,做好定岗定员工作。

为配合做好公司经营业绩和员工绩效考核工作,加强人工成本控制,根据精干、高效的原则,各属公司结合本公司主营业务情况进行定岗定员,具体情况如下:

确定各类管理中心和服务区的岗位和人员配备,力争为新的服务区建设提供标准化模块。

(二)广东新粤应按公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通信、供电、监控、收费等不同业务量以及合同工程总额、里程和工期情况对现有组织架构、岗位和人员进行适当合理优化,控制好人员数量和人工成本。

(三)实业根据高速公路建设材料供应量、供货总额和里程、工期、工程规模以及信息技术服务等不同业务情况来做好定岗定员工作。

(四)威盛根据海运以及新拓展的业务特点,在现有定编的基础上分块做好岗位任职资格条件说明书和岗位说明书。

同时我们通过走访广珠北、大学城、曲江和后门服务区、广梧等项目,对各项目定岗定员工作进行调研,掌握了第一手定岗定员资料。

四、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基本确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形成较为规范的人事管理,从整体上提高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水平。

公司本部根据公司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已经完成员工培训办法、人力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员工考勤管理暂行办法、劳动合同管理办法和人事档案管理细则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制度的初稿汇编工作。其中员工薪酬福利试行办法和员工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已正式颁布并在施行中。

广东新粤除了完善原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外,完成ISO质量认证。通驿公司编制了中层管理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和劳动合同管理办法,修改完善公司员工考勤管理实施细则和服务区人事管理制度,让日常管理工作更制度化、规范化和更具操作性。东方思维根据劳动法和劳动政策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明晰了奖惩、考核、异动与选拔、休假、劳动关系等内容,逐步完善公司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

五、为适应公司战略和员工个人发展需要,各属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工作大大加强。

为不断增强公司的竞争能力,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满足公司及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公司本部起草了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办法,在培训规划与协调方面做了相应的工作,但公司整体层面上的专题(知识普及性)培训和公司本部员工的培训需要加强。

通驿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各类培训工作。对新进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共举办三期服务区新员工培训,每期20天共203人参加。举办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39人参加培训。进行服务区区长应知应会培训,历时近4个月,21人参加,培训共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脱产培训4天,主要进行服务区管理素质、业务流程、经营策略、财务管理、公文写作等培训;第二阶段:业余自学法律法规及应知应会知识培训近4个月,并进行了卷面考试。举办或送培308人次参加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保险、计划生育、ISO9001:XX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注册安全员、固定资产管理、财务会计基础及档案管理、税务税法、公文写作、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便利店信息系统管理、文书科技档案管理、保安骨干、厨师、烧卤、中餐服务技巧等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班,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相关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广东新粤培训工作效果显著。一方面,新粤重点抓好技术人员培训,通过赛宝认证中心参加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和高级项目经理培训班;另一方面,认真抓好如下日常性的岗位业务学习: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专题业务培训学习,积极配合开发部、技术服务部进行内部技术管理培训,新员工上岗培训,户外拓展能力培训。全年参加培训的员工共81人次(其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13人次)。

实业按照年度培训计划,加强了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从公司发展历史和现状、业务流程、企业文化等角度对新员工进行了入职培训。组织员工到各钢厂、水泥厂、沥青厂参观学习。对员工进行公司物流管理平台的应用培训。

六、着手进行绩效考核与评估,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员工业绩,激发员工潜能和工作热情。

公司通过对员工进行日常与年度相结合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待遇、岗位调整、培训开发及休假等挂钩,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企业自我约束的用人机制,以实现人才在公司内部各岗位的优化配置,促进公司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合理使用,建立高素质、精干、高效的员工队伍。特别是实业根据用人机制和有关业绩考核管理制度,将考核结果与浮动工资、年终奖金挂钩,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员工中形成了争先创优的局面。

七、以信息化建设为动力,积极配合集团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

根据集团总体信息化建设部署,为充分发挥集团和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优势和信息化技术优势,提升信息化建设工作,特别是关键管理手段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贡献率。我们要求各属公司借助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总体规划,完成公司决策报告控制系统、人力资源统计信息系统以及员工信息数据的电子信息化建设。

同时,为配合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司从9月起,历时4个月,完成了广东交通集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南粤物流)资料的录入工作,该系统分为人事管理、薪酬福利、绩效培训、组织信息、报表系统、系统管理六大模块,包括人力资源基本信息、教育背景、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工种、继续教育、社会保险、离退人员管理、工资签定、信息查询等强大的功能,该系统的有效应用,能极大地提高人力资源工作效率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水平。

八、做好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适应南粤物流战略发展需要。

为配合公司战略的有效实施,根据南粤物流战略规划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我们对南粤物流人力资源战略进行了初步的设想。

我们认为南粤物流XX年—2010年人力资源战略的总体设想是人才为本、激励创新,努力培养、吸纳、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队伍(重点是物流和信息化管理专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断提高人才资源的管理水平,为实现南粤物流发展战略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

南粤物流人力资源战略SWOT分析:(一)优势:交通物流资源的内部垄断;员工的专业素质较高;优厚的薪酬福利待遇。(二)劣势:高端物流人才的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人工成本相对较高。(三)机会: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入WTO带来的推动;劳动力市场专业人才供给充足。(四)威胁:人才争夺激烈;人才流动频繁;物流和信息人才缺乏。南粤物流人才观设想:做德才兼备的南粤物流人。有才无德是歪才;有德无才乃庸才;无才无德即冗才;有德有才方人才。

九、努力做好职改工作,负责完成公司出国手续的办理。

广东新粤还办理詹润取等18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资质申报手续(其中13人成功申报项目经理,6人申报高级项目经理);同时协助做好公司各类资质证件的年审工作。

广东新粤为部分管理人员办理往返香港通行证申报手续4人次,办理组团出国考察2个团21人次。

十、根据公司业务和架构整合安排,做好广东新粤移交的人力资源配置工作。

为加快公司上市工作的步伐,优化集团内部资源组合,理顺我司对广东新粤管理关系的归属问题,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我部主要负责了广东新粤移交人员的人事档案、行政工资介绍信、工作鉴定及劳动手册、劳动用工手续、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缴纳等工作的及时办理。

十一、配合完成威盛公司的人员分流工作。

为了实现威盛公司的顺利发展,扭转其快递业务管理监控不到位和无法控制成本的局面,我们积极配合威盛公司,从人事管理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威盛公司人力资源部通过制订严密的分流方案,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依法办事,合理把握政策,严格控制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尺度,出色地完成人员分流工作。先后精简分流310人,补偿仅花费10万余元,大大降低人工成本费用支出,真正做到了妥善分流和平稳过渡。

十二、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日常管理工作,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和公司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1、按规定及时办理了劳动年审、工资总额申报工作;建立员工工资台帐,按要求及时填报人事工资、用工等各类年报、季报和月报。

2、为公司新调进及招聘的员工办理劳动用工手续,并负责公司员工的劳动合同的签订及管理工作。

3、按劳动社保部门的规定,依法办理社保、失业保、医保的缴费基数申报手续,调整了员工的住房公积金标准。

4、及时计发员工工资及各项费用。

5、配合集团完成公司班子成员的人事档案整理工作;全年接收人事档案25份,移出人事档案2份。

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范文5

一、网上报账系统简介

网上报账系统的开通使用,打破了常规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将极大地方便广大师生员工。报账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在任何一台连接校园网的计算机终端登陆网上报账系统,进行报账的相关操作。报账人员自助录入相关报账信息,提交成功后在线打印报销单,并附原始票据进行签字审批程序,审批后交到财务处完成账务报销工作。借助网上报账系统,不仅规范了学校财务报销流程,提高财务报账工作效率,也将极大地缓解财务部门前台报账排队、拥挤的压力,使报账工作方便快捷,为报账人员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二、网上报账系统架构分析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财务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对高校财务工作模式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将高校财经业务活动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网络与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而形成的人机对话系统。[1]财务信息系统一般由若干个财务子系统组成,根据网络运行模式不同,又分为财务专用网信息系统和校园网财务信息系统。从软件系统体系结构的角度来说,就是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 /Server)模式,简称C/S模式和B/S模式。

财务专用网信息系统是在C/S模式下,仅限财务部门人员使用的综合业务系统,财务人员的客户机和财务数据库服务器直接相连,进行数据传输,并采用了安全性相对较高的 NetBEUI网络协议来组建财务专用网。该模式中,财务业务逻辑具体的实现功能在客户机上执行,数据库应用、数据处理及输入输出功能在服务器上执行。校园网财务信息系统是在B/S模式下,基于校园网环境开放的财务综合业务系统,连接校园网的任意客户端都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该系统。该模式中,系统全部功能都通过中间层的WEB应用服务器实现,浏览器负责客户端处理界面,通过网络的 TCP/IP 协议(主要是 HTTP 协议)访问服务端的WEB应用服务器,以及数据库支撑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客户端根据被设置的操作权限向 WEB应用服务器发送请求并调用相关财务系统程序,通过数据接口对财务相关业务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增加、删除、查询和修改操作。[2]

网上报账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校园网财务信息系统,在校园网环境下,任何一名已经注册过的教师或学生都可以通过浏览器登陆网上报账系统,进行报账的相关操作,其网络拓扑结构图如图1所示。

三、网上报账系统业务流程

网上报账系统主要包括日常报销业务、差旅费报销业务和借款业务。其主要业务流程为:报账人员登录该系统,根据报销业务内容选择需要报销的业务种类,并自助录入报销信息,确认信息录入准确后提交报销单,并在线打印,打印好的报销单附原始票据进行签字审批程序,审批完成后交到财务处收单。财务处将收到的报销单分配给会计人员,由会计人员进入账务管理系统,选择网上报账系统制单,通过检索报销单号提取报销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生成会计凭证,会计人员对其进行相关修改后完成制单,再经过稽核人员复核后,即可交由出纳完成支付。在系统运行期间,系统管理员需要对系统数据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主要包括每天定时下载财务专用网中的账务管理子系统的相关账务数据(如:会计科目、部门、项目、暂付款等),传输至校园网中的网上报账系统,进行系统账务数据的实时更新,并将报账人员在线提交的报销信息实时传输至账务管理系统,以自动生成会计凭证信息。同时,系统管理员也要做好日常的财务数据备份工作。

四、网上报账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日常报销业务、差旅费报销业务、借款业务、业务状态管理、系统管理模块等。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从账务管理数据库到网上报账数据库的账务基础数据的传输;日常报销单、差旅费报销单、借款单的自助录入、修改和提交;财务会计人员进入账务管理系统通过检索报销单号提取并审核报销单、借款单,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生成记账凭证;报账人员可查看本人负责的项目或被授权的项目;报账人员可对报销业务的状态进行查看和管理。

1、日常报销业务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日常报销汇总单的自助录入、修改和提交等功能。报账人员首先根据报销事项和原始票据的种类进行分类汇总,再对分类后的日常报销汇总单进行自助录入。日常报销单录入的信息主要包括经费支出的部门和项目、报销内容(包括报销项目、报销关键字摘要、票据张数和票据金额等),系统自动计算报销合计金额,选择支付方式(包括冲借款、校内人员网银对私、网银对公、校外人员转账、内部转账等),填写支付信息(包括人员转账信息和对公单位转账信息等)以及对应的支付金额,系统自动校验支付金额和报销金额是否一致。录入结束后,确定信息填写无误即可提交报销单,并在线打印报销单。

2、差旅费报销业务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差旅费报销单的自助录入、修改和提交等功能。差旅费报销单的录入信息主要包括经费支出的部门和项目、出差人姓名、单位及职别、出差事由、出差地点和出差起止日期、是否计算差旅补助(选择是将由财务处按规定核算出差补助),填写具体的行程单、住宿费、会议费(会务费)、其他费用等相关报销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小计和合计金额,选择支付方式,填写支付信息以及对应的支付金额,系统自动校验支付金额和报销金额是否一致。录入结束后,确定信息填写无误即可提交报销单,并在线打印报销单。

3、借款业务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借款单的自助录入、修改和提交等功能。借款单的录入信息主要包括借款支出部门和项目、借款金额、借款用途、借款责任人(仅限校内在职人员,研究生不得作为借款责任人),其中差旅费借款还需填写“出差地点”、“出差时间”、“出差天数”和“出差人数”等信息,选择支付方式,填写支付信息以及对应的支付金额,系统自动校验支付金额和借款金额是否一致。录入结束后,确定信息填写无误即可提交借款单,并在线打印借款单。

4、系统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后台传输和后台管理的功能,其中后台传输的功能是连接账务管理系统数据库和网上报账系统数据库,进行账务数据传输和基础代码传输;后台管理的功能包括后台基础设置、用户权限管理和系统数据管理,后台基础设置包括报销类别、报账分类、报销栏目、报销项目、支付方式字典、借款用途字典、项目转账等的设置,用户权限管理包括系统用户管理、用户注册管理、审核员部门权限设置、项目权限设置、项目负责人管理等。

5、负责项目及报销业务状态查看和管理

(1)“负责项目”菜单:显示报账人负责的项目信息或被授权的项目信息,具体可以查看项目余额、项目授权使用截止日期、项目报销记录和项目额度信息等。

(2)“待修改业务”菜单:显示未提交成功的报销业务,点击“修改”可以对业务进行修改后重新提交审核,点击“删除”可删除该笔业务。

(3)“待提交业务”菜单:“已提交业务”中取消提交的业务和提交失败的业务记录将会在此页面显示,修改报销内容需在该页面下选中相应业务编号点击“退回修改”,进入“待修改业务”环节后方能修改。

(4)“已提交业务”菜单:显示已经提交成功的业务记录,选中相应记录,点击“取消提交”,可以将报销业务退回到“待提交业务”环节。

(5)“已完成业务”菜单:显示已经提交成功并且财务处已经完成报销的业务。

(6)“失败业务”菜单;显示已经提交成功但因报销手续不合规被财务处退回的业务。

五、结束语

网上报账系统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报账模式,为高校师生和财务人员带来了全新的报账体验,使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网上报账系统在高校中的推广和应用,也逐步暴露出一些系统本身存在的缺陷和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待继续改进和完善。

(1)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不断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和财务管理办法。

(2)加强财务制度宣传,加大对财务人员、项目负责人和报账人员的财务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尽量避免因系统误操作带来的麻烦。

财务信息化系统管理办法范文6

价值取向不明确是造成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应坚持“五观”价值取向即系统观、管理观、服务观、效率观、安全观取向,落实这些价值取向的“四建”实操对策有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组织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等。

【关键词】

教学管理;信息化;价值取向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从而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状态或方式,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当前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是教学管理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规范化的有力保障。随着信息技术和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管理理念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据调查,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管理系统本身功能不强,不能满足学校教学管理需要;不同模块间无接口或接口不兼容,信息资源共享度不高;系统利用率不高,不少功能不适用或未使用;系统不够便捷、高效;系统安全性有待提高;教学资源不够丰富,不能满足师生的需要。

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学管理人员信息意识不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低,信息管理能力不足,缺乏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统筹规划及价值取向不清晰、不正确,导致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不明确、不科学。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五观”价值取向

(一)“系统观”取向。要树立全局意识和系统观念。一方面,要把教学管理信息化作为整个学校信息化系统的组成部分,服从服务于整个学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需要和目标。实现与其他系统如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分工协作、功能互补、接口兼容、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求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内部各模块之间如学籍管理子系统、教学计划管理子系统、考务管理子系统等要数据共享、协调配合,形成最大合力。

(二)“管理观”取向。要把教学管理信息化作为对教学进行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信息化技术和系统更好地发挥对学校的教学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

(三)“服务观”取向。要强化服务意识。把教学管理信息化作为更好地为学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工具和平台。

(四)“效率观”取向。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管理的结果,是教学管理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的体现。高效率是其先进性和必要性的直接体现,也是教学管理信息化生命力之所在。只有实现了高效率才能满足现代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发展的需要。

(五)“安全观”取向。计算机和网络的广泛应用是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直接体现,教学管理信息化后电子数字资源是教学资源的主要存在形式。安全性差是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固有的弊端。只有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切实加强安全防护措施,才能保障教学管理信息化地健康发展和教学管理的有序运行。

三、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四建”实操对策

(一)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组织建设

学校信息化建设要实行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学校应单独设立或指定负责全校信息化建设的责任部门和负责人员。成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信息化建设队伍,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职责。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整个学校信息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建设目标和责任,并加强业务和系统培训,同时加强宣传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人力基础。

(二)加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物质技术基础。系统功能强弱、适用性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程度和成效。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包含的模块众多,如教学计划、教学资源、网上选课、课表编排、学生学籍、学生成绩、考试事务、实践教学、实验教学、教学考评、教材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等模块,且要求的功能繁杂。因此,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系统建设工作。现行市场上供应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大多功能不够强大,不能完全满足各高职院校实际使用的需要。因此,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走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道路。在引进成熟的教学管理软件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完善功能,形成符合自己管理特色的专用系统。应采用先进成熟的开发技术和系统框架。如将基于Internet和浏览器的B/S模式与基于客户端的C/S模式相结合,将大型数据库存储与文件存储相结合,将身份认证、IP地址校验和防火墙技术相结合,采用基于构件的软件体系结构,努力建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经济高效的现代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三)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化、常态化是现代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教学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是明确各级各类管理者和系统用户职责,规范其行为的依据和保障,是发挥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责任落到实处的必有手段。高职院校应加强相关制度建设,至少应制定以下制度: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各级各类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使用人员职责分工、检查考核办法、系统操作规范、责任事故查处、奖惩措施等)、系统安全管理办法等。

(四)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的多少是教学管理信息化服务职能发挥程度的直接度量。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是学校教学管理的目标之一。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资源共享既经济又高效的平台。学校应强化服务意识,提供更多的有用资源。大力加强各类有利于教师自身进修成长和学生学习的资源建设。包括学校管理基础信息资源、学科知识和发展动态资源、教学课件等资源、师生教学互动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