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绿色建筑设计规划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绿色建筑设计规划方案范文1
关键词 低碳 节约型校园 节能减排 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Pre-planning Practices Study of Carbon-conserving Campus Construction
FENG Xiangrong
(Yiwu Industrial & Commercial College, Yiwu, Zhejiang 322000)
Abstract New buildings meet nation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for new infrastructure in universities; in the pre-construction project planning requires reasonable good carbon-saving campus, avoiding late duplication and achieves energy saving purposes. In this paper, the introduction of low-carbon awareness,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carbon management model and other advanced energy-saving mode in campus planning proces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building a low-carbon-saving campu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plan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campus.
Key words low carbon; conserving campus; energy conservation;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1 低碳节约型校园建设规划的必要性
建设低碳节约型校园是为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员工参与低碳生活,增强节能减排意识,形成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做好低碳节约型校园建设规划,实现开源节流,杜绝各种浪费现象的发生,有利于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实现高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低碳节约型校园规划
2.1 合理规划校区布局
(1)校区选址要合理。近年来,高等学校校园建设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许多高校在进行新校区规划建设过程中过于追求速度,缺乏对校园选地的详细深入调研,地质勘察不够详细,没有科学地进行调研,有地便盖楼。导致建筑过程中由于地基,周边环境,地理缺陷等原因造成大量人力、财力投入在弥补这些缺陷上,形成无谓的浪费。地址的选择主要围绕规划区功能需求、建筑物的硬性要求、生活区及教学区的规划来认真仔细勘察地段,以确认是否合适。
(2)用地规划不合理。高校中存在互相攀比,比如大校门、大草坪、大广场、大水面的设计,导致后期中需要大量的维护成本,由于场面宽大,造成水、电资源浪费。规划好管道建设,避免前期管道预留不足,导致后期破地重新铺设管道。合理利用有利地形进行雨污水管规划,将化粪池、水塔、水泵房、冷凝塔、气压罐、锅炉房、高配房、低压配电房等进行综合考虑,设计一条绿色环保节能的能源输送路径。规划好山体雨水流向,收集雨水用于树木等植物浇灌,避免使用自来水进行灌溉。
(3)建筑群体的合理分布。在建筑群体规划中要合理规划用电、用水、用气负荷,将高负荷用电规划在同一区域,同时尽量将高能耗的建筑物规划在高配房边。避免能耗在输送过程中的浪费,管道的重复建设,高效率地使用变压器、水泵等设备。将建筑物的用电负荷规划在50%,以便今后继续增加能耗设备,将进入本楼的管道预留50%用于今后扩建需求。考虑建筑物的空调安装,例如:中央空调、分体空调、一拖多空调的合理前期规划,避免后期空调安装中的浪费以及安装难度增加。
(4)数字化校园建设前期规划。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为低碳节约型校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校区的前期规划中尽量考虑使用数字化信息平台来管理学院资源,因此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弱电管道、强电管道、强弱电信息点分布与数据采集、数据交换系统的选择、校园网络的构建方案、饭卡芯片厂家的选择、水电表种类选择、校园网数据库构建、设备运行数据采集智能模块、中央空调控制系统数据接口模块等,确保校园各信息采集的兼容性,能够将整个校园的能耗使用汇总到一个数据库中,对该数据库进行智能化分析与管理,推进学校水电运行和资产管理由传统经验型向科学技术型转变,为学校“能源节约”、“减碳排放”和“低碳发展”提供技术基础和平台支持,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服务低碳、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能力。
2.2 做好“后勤服务外包”前期建设规划
为了进一步建设好节约型、低碳校园,可以将高校部分“能源商品”进行外包,通过委托专业企业进行管理,减少高校管理带来的资源浪费,达到节约目的。高校“能源商品”就是指高校中部分能源可以委托社会上专业企业进行管理和节能技术改造,通过专业化、成熟的管理模式和节能技术使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实现企业和高校的共同盈利。其主要模式是将部分老化、高能耗设备通过外包形式由校外专业企业进行运转。
2.3 建筑物设计规划
建筑设计追求自然舒适。教学楼底层基本架空,建筑中多有通透之处,强调自然通风,季风穿堂而过,给人带来凉爽;建筑的朝向、间距保证每幢建筑都有充足的阳光;风雨操场采用张拉膜屋顶,做到自然通风,白天还可以利用日照采光。在新建的建筑物内采用T5节能灯管,并对其屋顶、墙体等进行保温节能措施,使用建筑屋面绿化、中水回用系统,构建新建办公室智能节电开关、数字照明开关、遥控插线板、人体感应模块等。中央空调的建设可以采用单元独立与集中控制相结合。
3 应用实例与效果评估
例如:学生热水供应项目实行“商品能源”外包前后数据分析表具体如表1:
表1
将此项”能源商品“进行外包托管后,资金投入表如表2:
表2中,企业向学生收取热水0.1元/L,学院给学生补助热水0.025元/L,学生实际支付0.075元/L(与现在使用蒸汽所付出相同)。从表中数据得出学院每年少支付资金185845元。通过该节能产品技术改造,从使用的电量与柴油数据得出,使用“即热型”节能开水机同时降低了能源使用总量,企业通过该降低的能源总量进行赢利,从而起到节能降耗目的。因此在前期建设过程中做好规划,做到所有能耗设备的专路专线,同时进行计量系统的专路专线安装。通过计量数据对比,将部分后勤项目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通过后勤社会化改革达到建设低碳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效果。
表2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建设一所低碳节约型的高校,对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生活都有重大意义,而做好校园规划设计则是重中之重。首先,做好低碳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规划设计,可实现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其次,做好低碳校园建设规划在今后的节能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效果,减少后期重复建设,降低学院运行资金;再次,按低碳节约型校园总体规划的要求建设具体的项目是节约型校园建设的依据。
本文系2011年浙江省教科规课题“建设低碳节约型高校的实践和研究”的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SB133)
参考文献
校园绿色建筑设计规划方案范文2
摘要:以某综合性大学在校师生及校外访客为研究对象,运用环境心理学中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及访谈,探讨校园使用者与设计者的意象元素的差异,分析大学校园的使用现状与设计规划的匹配程度,并就校园空间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提出建议,以期为大学校园的未来规划改造提供新的参考方向,促进大学校园空间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关键词 :校园空间;意象元素;认知地图
作者简介:葛国宏,男,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心理中心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心理学;陈丽丽,女,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1-0027-05
《四书·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繁盛的基础,大学则是国家发展的源泉、社会进步的动力。而校园则是实施教育、培育人才的主要环境空间,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谚语,均体现了环境对人的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高等教育的场所——大学——人类精神活动的空间,是师生工作、学习、交往、生活等活动在空间上的表达。校园空间规划的理念在于创造一个满足教育功能、符合师生认知需求、可识别性强的空间环境。[1]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作用开始突显。大规模的校园改造运动轰轰烈烈,但是,大学校园发展的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如缺乏长期的规划、同质化现象较严重、忽视使用者的需求等。通过调查在校师生与校外访客对校园空间的认知,对使用者与设计者的空间意象元素进行研究,分析大学校园的使用现状与规划效果的匹配程度,可为校园空间环境的建设改造提供有益的参考。
Kevin Lynch(凯文·林奇)在1960年发表了《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城市意象的理论。书中,他介绍了市民对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市三个城市的认知地图,深入研究了“城市感知”意象要素。书中他指出,一个城市,其街区或道路应是容易被认知的,每个城市似乎有一个共同的意象。城市意象有一系列具体的内容:包括区域、边界、节点、标志以及道路,即是从点、线、面的角度赋予城市自明性与认同感。[2]与大尺度的城市空间相比,大学校园则是中等尺度。校园使用者单一,独立性较强,外界干扰较小,意象组成元素完整,使用者的行为活动主要围绕校园展开,在某种意义上说,大学校园是一个“微缩”的城市。[3]根据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原理,人们对大学校园空间同样会形成意象。一个大学校园,使用者观察其边界和标志,感知其路径和场所,体验其区域景观特征,通过整合校园的整体形象形成大学校园认知。因此,研究校园主体对校园的认知状况,了解使用者的空间意象,对大学校园的未来发展及改造具有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宁波大学本部校区(以下简称宁大本部或校本部)为例开展研究,其做为中国东部的一所年轻的综合性大学,始建于1986年,自2006年校区整体规划实施已过去8年的时间,规划预期效果与当前使用现状是否匹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以此探讨大学校园的空间认知情况。
一、研究的方法、依据及意义
宁波大学有3个校区:校本部、西校区、北校区。拟选择宁大本部作为具体的校园空间研究对象。本部占地90公顷,在校学生2万余人,校园以主教学楼为中心,45度方格网道路为骨架布置,学院教学区及学生生活区形成中心放射状布局,建筑布局采取轴线式的组群布局形态。[4]校本部各类设施完善,拥有核心教学楼、专业教学楼、图书馆、阅览楼、行政办公楼、体育中心、食堂、学生宿舍等,能较好地满足全校师生及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近几年,学校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外,也更加重视校园空间的建设。在新形势下学校面临着校园改造、扩建的挑战,以该校区为例进行空间调研有一定的典型性。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宁波大学校本部在校师生及校外访客为调查对象,运用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及访谈,被访者根据记忆绘制出校园环境意象草图,完成调查问卷、访谈,内容包括校园学习、休闲空间的认知,识别标志、道路交通情况、景观形象评价、校园改造的建议等,收集意象地图81份,问卷及访谈100份。对于不同个体的意象地图,进行解构、统计分析,使用百分比表示不同要素在所有被访者的意象地图中的出现频率,并将这一结果反映在校园平面图中,从而得到一张认知地图。
(二)研究依据
“意象”是指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是一种由体验而认知外部现实的心智内化。空间认知是一种心理现象,对其分析需要用间接方法使其外显,意象草图即为一种常用的图示方法。意象图是建立在使用者对周围空间体验基础之上的,人对具体空间的意象是使用者头脑中的“主观”空间。由于大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背景,行为规律性较强,对环境空间的认知能力较强,同时,对空间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对大学校园空间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研究意义
人与空间存在复杂的双向关系,理想的空间设计是为使用者服务的,满足使用者多样化行为及心理需求,但同时空间又对使用者的行为做出限定。人们在感受空间的同时,结合经验也会对空间做出判断和评价,从而对空间做出反应。因此,了解使用者对空间的认知是空间设计的根本。通过研究使用者对校园空间的认知,分析空间认知因素与使用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为校园空间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科学依据。
二、校园空间意象调查分析
(一)大学校园意象的确定
以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元素为基础,结合大学校园规划方面的资料[5-6],通过对问卷及访谈的分析,从中归纳整理出大学校园环境意象元素:校门、建筑、标志、道路、区域、场所、边界。校园环境意象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有一定差异,因为大学校园与城市相比,尺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调查发现,建筑脱离区域,单独成为一项重要的元素出现,以其具体的形象塑造了校园的个性,并在校园空间中占据大量的空间,是校园景观重要的元素;需要提出的是,这里的区域并非城市意象中的区域的概念,文中的区域是为了说明空间意象的分布而简单描述的一个概念,并为了方便表述而进行的冠名,如核心教学区域、后勤服务区域等。校门是大学的“门面”,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重要标志;而校园节点空间丰富,给人的概念比较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广场、景观等一些小型的场所空间。
(二)校园空间意象元素分析
校园意象是在校师生通过对校园环境和建筑形体的观察,实现对校园的认识并形成意象,是通过感受物质空间而产生的主观心理环境。校园形体的各种标志是人们识别一所大学的符号,人们通过观察这些符号形成感觉,进而逐步认识校园的本质。进入一个校园,通过了解校门、建筑、道路、区域、标志、节点、边界这7个意象元素,便能产生出对这个校园的意象。根据上述七要素本文试图对设计者和使用者各自的校园意象进行比较研究,现分析如下。
1.校门。大学校门是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发挥着交通枢纽和安全防卫的功能,还承担着第一印象的“门面”的角色。校门既是校园建筑的典型标志,又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特色、诠释着校本历史文化和精神理念。通过研究,发现宁波大学校本部正大门在校园公共意象中出现的比例较高,有79%的受访者能画出正大门的大致平面现状或其造型标志。受访者普遍认为宁大本部正校门简洁、朴实、大方、有厚重感,是宁波大学一张亮丽的“名片”。
2.建筑。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建筑主要包括校园内比较有标志性的、或对使用者而言功能意义比较明确的建筑物。[7]建筑最易被记忆和再认,是识别校园景观的重要参照。就大多数受访者而言,建筑群是直接被感知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意象元素。建筑群的体量、尺度、空间、功能、造型、用色等对校园空间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是校园空间布局。[8]意向图调研中发现,建筑在意象元素中出现率最高。如“宁”式建筑楼群在181份样本中有161份样本表明了其意象的主导地位,占比89.0%。根据调查,受访者认为,宁大本部校园的“宁”式建筑楼群(又称包氏教学楼)、阅览楼、图书馆、安中大楼等建筑风格多样、外形差别显著、功能差异明显、可识别性较强。尤其是“宁”式建筑楼群中1、2、3、4、5、6号楼的群团式结构使整块区域的建筑空间结构清晰、形体特征鲜明,色彩宁静,整体围合感和环境的可意象性较强,与阅览楼连成一体,形成轮廓清晰、恢弘的空间,统称为南天门,构成意象地图图中最主要的组成元素。由此可知,使用者的意象与设计者判断结果基本吻合。
大多数被访者在绘制宁大本部意象草图时,均首先绘出重要建筑,再以建筑为重心组织其他区域或道路交通线。建筑的功能越主要,表达的意象就越强烈。但是,建筑元素出现的频率在校内使用者与校外使用者体现了一定的差异性,校内是使用者对建筑单体的使用程度较高,因此,其意向性就越强,而校外使用者则建筑的形体特征产生较强的意象,而且建筑所处的位置及与交通线的连线也影响着使用者的意象。
3.道路。道路是使用者或观察者移动的通道,道路有联接其他环境元素、划分区域边界的功能,两条道路的交叉路口还可以起到节点的作用。因此,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道路占据重要地位。道路在城市意象中不仅具有有自明性与连续性,还具有指向性。[9]结构清晰、主次分明的道路易成为校园整体意象的骨架,给校园人群以较高的校园空间认知度,常用的路径对意象的产生起到关键作用。经典的校园规划中,设计者坚持四个最重要的原则:人车分流;划分区域;指示交通流向;连贯通畅。[10]宁大本部的道路设计是菱形方格线路,设计者的初衷是主干道行车、次干道行人、支路停车,实现人车分流。(见图1)通过调查发现,本部校区中起到意象骨架作用的几条主路与规划中的主干道一致,这表明校园的整体规划在意象的结构性上起了应有的作用。阳明路、宗羲路、祖望路与舜水路作为校园规划与意象的重要线路连贯了几个重要的区域意象,是校园整体的“骨干”。但由于这几条道路方位不同,使用频率不同而致使意象的差别。阳明路与舜水路联接、界定学生生活区与核心教学区,其意象程度远远高于宗羲路与祖望路,成为校内使用频率最高的线路。而宗羲路、祖望路由于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性较低,故其可意象性也较低。可见,校园空间意象与校园行为模式存在较大的关联性。
整体来说,宁大本部道路可意象程度较高,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路牌设置不清、人车混流、道路指向模糊等问题。校外受访者表示宗羲路、祖望路的标志设置很不明显,加上受到斯同路的影响,由此感觉道路规划比较混乱,常常让人“误入歧途”。同时,由于受菱形网格的道路设计的影响,校园道路的方向性较差,80%的受访者对道路方向的认知是以建筑(南天门:中轴线)为参照,知道怎样到达目的地,但问及从哪个方位过来却语焉不详。因此,使用者(学生、教师、甚至是校外人士)习惯性地以建筑来指示方向或目的地位置。就道路指向性这方面来说,使用者的意象与设计者的意象判断存在冲突。
4.区域。此处的区域是为说明空间意象的分布而进行的简单的命名。宁大本部校区按照功能特征划分成区域的原则,设计者把研究区划分为6个区域,分别是核心教学区、专业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服务区、后勤商贸区、绿色开放(green open)区。(见图2)通过访谈,使用者对这种划分结果基本持认同的观点。区域的主题单元明确,功能特征及环境特征清晰,对使用者具有独特吸引力,区域的可意象性很高。对于本研究范围内的6个区域的主题元素的分析和评价如表1所示。
5.标志。标志是空间中的外部观察焦点,其功能是帮助人们定位,利于人们观察认识环境。[2]标志通常是一些简单的、特殊的实物,如建筑、路牌、店铺等。标志的重要性在于使用者在辨别方向时对它的依赖程度。[11]校园的标志主要包括校园的塑像,或建筑的某个部分、或其聚焦视线作用的自然景物等。通过调查,发现受访者心中对宁大本部的印象,包括点状标志(建筑物)、线状标志(南天门),及面状标志(大草坪)。对于宁波大学的地标,近90%的使用者认为,正门是宁波大学的地标。安中大楼——校园最高的建筑——也被认为是宁大校园主要的地标,原因在于安中大楼的突出的空间可见性,使它在校园空间中易引人注目、易于识别。也有受访者认为南天门是判别方位的重要的标志。宁波大学图书馆也被受访者多次提及,但因其建筑高度较低导致其可见性偏低,故其可意象性偏低。白鹭林、大草坪凭借其奇特的自然景观也被使用者认为是宁大校园的标志性景观。(见表2)设计者普遍认为入口、主楼为大学校园的主要标志,可以对校园起到主控作用,有利于形成环境的整体意象。在这一元素上,设计者所做的判断和使用者的意象基本吻合。
6.场所。凯文·林奇把城市节点分成两类,一类是连接点或交通线的中断处,如火车站;另一类是主题集中的场所,即广场,它们“构成了城市意象中最鲜明地节点”。[2]在校园语境中,节点内容丰富,给人的印象复杂,因此,把区域与区域的节点空间看做是一些小型的场所,用场所要素来分析大学校园。研究表明,宁大本部经常被使用者利用的场所空间共有四个。这些空间边界清晰、空间功能明确、是学生室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对使用者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可意象性较强。这四个场所空间分别是:(1)三角地带被认为是餐饮、学生活动、社团服务、娱乐的空间场所,为主要场所;(2)东门口,由于附近的商务区分布着众多商业,是学生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是主要场所;(3)阅览楼前广场是师生散步、休闲、小型活动、交友、聊天的重要场所,但由于远离生活服务区,利用率不高,其重要性稍次之;(4)北门前广场是一个道路交汇口,承载的主要功能是交通转换,属于次要场所。这四个场所空间都是沿道路展开,使用者不会产生封闭感或者失去方向,属于外向性节点。此外,三角地带和东门口这2个节点本质上是主题集聚点,凭借其典型的空间、景观及活动,成为意象地图中最突出的部分。
7.边界。边界是一种线性元素,具有界定与分割的功能。在大学校园空间意象中,边界是指校园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交界线,通过研究边界可以判断使用者对校园界线、对校园与周边环境的融合程度。宁大本部校园边界清晰,三面环水(护校河)、一面环路(镇宁路),区域特征较为明显。这一点与设计者的边界的可见性判断基本吻合。在研究过程中,受访者表示,宁镇路及轻轨线,对人们心理的隔绝作用较大。除非乘坐公交车或到北校区上课,很少有人愿意跨越到对面去。可知,这条边界的隔绝强度较高,属于强边界。东部边界的护校河,以东是使用者经常出入的农贸商务区,是学生餐饮、休闲、娱乐、生活的集聚地,河岸两边的人员交往密切,河流已成为他们日常活动的一部分;南部边界的护校河对面是甬江江堤,而甬江江堤是学生散步、聊天、休闲的好去处。可以说,东界与南界护校河与校外联系紧密、融合程度较高,因此这两段护校河是弱边界。西部边界的护校河,对面是曾经繁盛一时的双桥村商贸区。但随着双桥村的拆迁及西校门的封闭,两侧的交往彻底切断了,西界护校河因此成为强边界。
总体看来,大学校园景观意象元素中,校门是校园的“门面”,建筑成为意象的主体,道路不再像城市意象那样起决定作用,标志成为丰富空间认知的元素,区域的可意象性较高,节点场所受到重视,边界的作用依然存在。对于宁大本部校区,设计者的设计判断与使用者的意象认知基本一致,尽管在一些小的方面依然存在不匹配的方面。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意象图及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在校师生及外访者对宁大校园总体景观较为满意,设计者的意象判断基本与使用者的意象一致。80%的受访者认为校园环境优美,区域功能布局良好,中轴线空间识别性较高。但校园道路结构不明朗,公共开放空间利用率不高,环境细节设计识别性较低、校内交通混乱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有如下建议。
(一)尊重使用者
经典的设计理论致使设计者的意象判断与使用者的意象存在不同,因此规划设计工作必须明确“为了谁而设计”。大学校园设计的宗旨应立足于使用者,即立足于师生的学习、研究、交际、生活等方面。在交通规划方面,应考虑到校园主体的特征,校园空间坚持“步行优先”为原则,实行人车分流,设置合理的步行路径系统使学生便捷的进行学习、生活。同时,步行系统也要保证大学主体的交往空间的易达性,提高空间使用的可能性,增强空间的活力。总之,大学校园的设计或改造过程中,应坚持以使用者的意象为基准。
(二)提高校园空间的可识别性
无论是每年的新生入学,还是众多的外访者,大学校园的空间可识别性显得尤为重要。增强空间景观的可识别性可以从上述的7个意象元素着手,但这7个元素仅仅是孤立的个体,他们只有有机地组合才能构成清晰、有序的整体。[12]在中轴线空间可识别性强的基础上,增强两侧区域的认知率,比如在斯同路和祖望路的节点设置标志物,或在白鹭林设置塑像等。
(三)校园设计师生的共同参与
完美的校园设计者需要与学生、教师、职工的积极参与。设计者只有对调查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后才能做出完美的规划方案,才能保证规划效果从纸张上落实到现实中。师生的共同参与可以增进师生与环境的关系,有利于校园使用者对自己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有一种支配感、使命感和归属感。
大学校园空间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交际的重要环境载体,校园使用者通过感知形成对校空间的意象,以此获取校园环境的方位感、归属感及认同感。校园空间意象关系着大学精神、育人环境、学术氛围、文化底蕴等各方面,并对使用者的行为及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校体制改革的宏观布局的精神下,众多校园空间环境面临着更新、改造,但在此过程中,校园设计者忽视了使用者的心理及认知。因此,校园设计者在用自己的理论来衡量一切的时候,也应思考一下是谁的“意象”、谁的“校园”。在校园意象的评价和改进过程中,不仅要呼唤校园规划需要公众参与,更需要切实的行动,尊重使用者的意愿,这是才是校园设计的核心出发点。
参考文献:
[1]郑明仁.大学校园规划整合论[J].建筑学报,2001(2):59-64.
[2]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的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戴俊骋.大学校园意象空间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09(1).
[4]宁波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所.宁波大学校园总体规划(2006-2020)[Z].2006.
[5]徐进,张金荃.大学校园文化培育与展示——以宁波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7(7):43-49.
[6]王建国.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J].城市规划,2002(5):26,29-32.
[7]王文友.空间文化个性情趣—关于高等学校校园环境的思考[J].规划师,2000(2):36-39.
[8]李世庆.城市设计的准则:以“公众意象”为本——以上海市鲁迅公园附近为例[M].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7.
[9]顾朝林,宋国臣.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J].地理学报,2001(1):64-74.
[10]王琰,李志民.意象图调查在大学校园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2-66.
[11]王琰,李志民.认知地图在城市总体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以西安市为例[J].华中建筑.2009(5):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