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安全生产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机安全生产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机安全生产知识

农机安全生产知识范文1

一、统一思想,加强宣传,提高对农机专项整治工作的认识

全省农机监理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后,我市迅速行动,及时传达贯彻会议精神。一月二十三日,全市召开了各辖市、区农机分管局长、所长、科长会议,要求各地把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放在首要位置,积极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积极争取公安等相关部门配合,形成合力,在农机系统内部层层贯彻,排查农机安全生产现状,抓住各阶段工作重点,有步骤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全市上下营造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舆论氛围,大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的意义、目标、重点步骤、方法等内容,确保农机专项整治工作有序进行。武进区于元月底下发了《关于做好春运期间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根据省三部门联合文件精神,会同区公安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金坛、溧阳市公安、安监、农机三部门也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通知》。溧阳市结合对拖拉机变型运输机的年度检验,印发5000多份年检通知书和《拖拉机驾驶员必读》送达每个机手手中,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各地结合驾驶员安全日活动,组织驾驶员对安全法规的学习和教育活动。据统计,全市共广播、有线电视宣传135 次,张贴各种标语、横幅1650余条,发放给拖拉机手宣传材料25000多份,通过深入宣传发动,营造了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氛围,赢得了全社会对农机专项整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二、 强组织领导,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

在元月二十三日召开农机分管局长和监理所长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提出了今年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任务,会上市所与辖市区农机监理所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落实工作责任制,要求各地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贯穿于全年农机监理工作之中,切实加强领导,层层抓落实,要积极争取政府与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齐抓共管,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顺利进行。三月十三日,常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下发文件,把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列入道路交通专项整治重点工作之中。

武进区农机专项整治工作立足实字,去年秋忙农机、安监等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列入乡镇政府考核内容,确保责任制的落实。春节过后,区农机局立即召开农机站长会议,部署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农机专项整治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农机监理所针对全区现状,在今年的拖拉机检审工作中,小型拖拉机驾驶员由各镇农机站与机手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变型拖拉机驾驶员由区农机监理所与机手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全区共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3500多份。金坛市农机专项整治工作抓住一个早字,二月十六日,召开农机分管镇长和农机站长会议,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并列入对乡镇干部考核内容,要求各乡镇农机安全检查工作力度不减,农机检审速度不退,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把农机专项整治工作作为长年性工作来抓。溧阳市发挥农机安全协会的作用,各镇水利农机站专人负责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二、 强化源头管理,提高拖拉机的检审率和检审质量

拖拉机的年检年审工作是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重点工作,通过检审使农业机械的安全性能和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为此,各地在检审中严格执法,强化质量。今年拖拉机年检年审工作有以下特点:一是检审质量明显提高。溧阳、武进农机监理所加强基础建设,新建机动车检测设备,对变型拖拉机的逐台上线检测,利用科学手段,对变拖的制动、灯光、转向等安全性能装置进行技术检验,不合格的经复检合格方可签注年检合格。至目前全市共检测3470台,一次性检测合格率达80%,最大程度地降低和控制重大事故的发生。二是服务质量日益提高。各地在检审工作中,主动做好服务工作,乡镇农机监理员下村到户,将检审通知、宣传材料送到机手手中,并帮助机手做好拖拉机的维修保养工作,农机监理所深入乡镇,按照标准、坚持质量,上门对小型拖拉机进行年检年审。三是保险率提高。凡参加年检年审的拖拉机驾驶员大部分都参加第三者责任保险。四是送检意识提高。驾驶员对上线检测拖拉机安全性能十分欢迎。

三、 狠抓规范管理,加强对变型拖拉机的管理

随着变型拖拉机数量的日益递增,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愈显重要,驾驶员技术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一是严格培训。全市各级农机监理所进一步注重驾驶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规范驾驶员申领g证的程序,并有专人受理和审查办证材料,统一时间和地点进行理论学习、安全教育和驾驶操作训练,由考验员组织进行理考和术考,从源头上严把驾驶证申领关。全市共举办驾驶员培训班20期,参训人员1216名。武进区还对违章驾驶员的进行复训考试,作为对驾驶员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对有违章、事故记录的驾驶员集中办班学习,组织法制、安全生产教育及交通法规的学习,并进行理论考试,进一步提高机驾人员的安全意识。上半年全区举办4期,参训人员180人。农机系统内部有亲戚要办理驾驶证,上门说情最好不想参加培训学习、培训,农机监理人员按操作程序,对不参加培训、不进行理论考试和场地考核的一律不予办理,坚决杜绝核发人情证。二是规范上牌。对新上牌的变型拖拉机严格按照《行业规范》的规定办理牌照,按工作程序进行办理新车入户。把办理牌证的程序、要求、收费标准公示于众,坚决杜绝非《公告》和超标准变型拖拉机的牌证发放,坚持原则不让步,不管说情的、吵闹的,坚决不予办理。如我所在某销售点发现宜兴兴田变拖1.8米宽,坚决不予检审上牌,坚决要求退回生产企业。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变拖1380台,台台按《行业规范》执行。

四、 加强田检路查,确保夏忙农机安全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目的是确保农机作业安全,省三部门联合文件下发后,各地农机、公安、安监也及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下发联合通知,农机监理部门积极主动上路检查,纠正违章,打击 “黑机非驾”,检查一台,处理一台。组织乡镇农机监理人员开展农机安全宣传,加强对场头机械的检查监督管理,组织技术人员对投入作业的机械逐台检查,维修保养,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重点按自查、普查、重点查三个环节对场头机械进行检查维修,确保作业安全。市农机局在五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组织办公室、农机处、监理所等有关人员对辖市区的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查看有关资料,听取依法行政的工作方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对下步工作提出要求。据统计,全市共检查拖拉机4200台,纠正违章980人次。

从总体看,我市的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农业机械安全性能和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农机生产、销售管理已纳入规范管理,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农机各类事故得到全面压降,较去年同期下降80% ,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五、 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计划

由于我市的变型拖拉机生产企业多、发展速度快、流动范围大,农机安全生产的任务重、压力大,整治监管工作仍需加强,需纳入长效管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 变型拖拉机超速、超载现象十分突出。

2、 边远地区、矿山地区的“黑机非驾”情况严重。

3、 面广量大的场头作业机械长年失修、老化,都存在着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4、 乡镇农机监理人员力量不足,报酬难以落实。

5、 周边地区违规异地上牌影响我市工作开展。

6、 由于变型拖拉机发展快,小型拖拉机年检率逐步下降。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应为综合治理,纳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达标考核内容之一。

强化农机安全生产,作为农机主管部门责无旁贷,是义不容辞的责职,是农机监理部门的长效工作,下步我们将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

1、 结合“农机监理规范竞赛活动”、“农机安全月”、活动,继续加大宣传发动力度,把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与打击“黑机非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农机安全生产知识范文2

摘要:生鲜农产品作为居民生活消费中的重要食品,如何有效保障其食品安全成为食品安全研究领域的重要命题。对近年中国发生的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中的食品种类、发生环节、责任主体及本质原因等关键信息的研究表明,各类生鲜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存在关键控制点,对食品安全关键点的重点监管,有利于提高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水平。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关键控制点;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5-0031-05

一、引言

食品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生鲜农产品(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是指通过种植、养殖、采收、捕捞等产生,未经加工或经过初级加工,供人们食用的新鲜农产品,主要包括蔬菜(包含食用菌)、水果、畜禽肉、水产品、鲜蛋等。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食品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鲜农产品因具备了新鲜、美味、富含营养等特点而越发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生鲜农产品具有易腐、不易存储等天然特性,在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过程中也容易出现问题,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成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如何保障生鲜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成为当前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针对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开展了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m.f.stringer等(2007)将食品供应链分解,细化为27个单元步骤,并将食品安全事故归因于21项本质原因,运用这一方法定位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和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1]。雷声芳等(2010)通过对北京蔬菜供应链的研究,认为在供应链的供应环节、配送环节和流通环节存在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应该加强对这三个环节关键控制点的监管[2]。张庆平等(2007)认为新鲜果蔬在零售环节存在食品安全的关键控制点,并对关键控制点进行了定位[3]。刘畅,张浩,安玉发(2011)通过分析近年来1460个食品安全事件,通过建立食品安全事件集和定位矩阵的方法定位了四个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4]。霍红等(2011)根据黑龙江省情况,分析了果蔬、肉禽、水产品和乳制品4类农产品各自在其供应链环节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指出了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所在[5]。张竹青等(2011)应用haccp原理分析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储运等环节中存在的关键控制点,认为应建立关键控制点体系,以便协助食品安全的监管与控制[6]。综上所述,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针对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来展开研究,但此前研究主要存在两点不足:一是研究中多运用实际经验和文献总结来定性分析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运用定量分析定位食品安全关键点的研究很少;二是以往多以全部食品作为研究对象,偏于笼统,而对食品进行分类,找出不同类别食品的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才能准确的判定各类食品的食品安全薄弱环节,对食品安全风险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虽然国内外针对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的研究已经存在,但对于“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这一概念,学术界尚未形成成熟的概念[7]。“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haccp)作为一项成熟的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系统已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haccp是指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①。同时,此前学者在研究时也对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刘畅等(2011)认为通过对食品安全事件的要素分析可以定位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而食品安全事件中存在四个基本要素:一是事件涉及的食品种类,二是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供应链环节,三是食品安全事件涉及的责任主体,四是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本质原因,通过对四个要素的分析可以定位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

因此,参考haccp理论并结合此前相关学者的研究,本文将“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定义为:在一类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食品安全风险集中存在于某个关键点上,即某个生产经营主体在供应链的某一环节的某一工序所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最多,可以预见当控制措施在此点应用,食品安全危害能被消除或将危害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笔者通过政府信息网站、食品行业专业网站、其他权威媒体等渠道搜集了2001年初到2012年9月份10余年间国内发生的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经过筛选去伪,整理出521起事件作为对象展开研究。通过定位不同品种生鲜农产品的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从而发现中国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为监管部门和企业有效防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建议。

三、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分析

近年来,中国屡次发生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收集和整理这些事件信息所涉及的食品种类、发生环节、责任主体和本质原因等四个基本要素并对其展开分析,以便对中国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一)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的食品种类

本研究对象是生鲜农产品,包括果蔬产品(包含水果、蔬菜)、畜禽产品(包含畜禽肉、蛋)和水产品。在521起生鲜农产品事件中,涉及果蔬产品的事件211起,占40.5%;涉及畜禽产品的事件199起,占38.2%;涉及水产品的事件121起,占21.3%。如图1所示。

(二)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环节

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均可以归于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将供应链划分为不同的环节,以便对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环节进行定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可分为七个环节:生产环节、初加工环节、批发环节、仓储运输环节、零售环节、餐饮及食堂环节、家庭消费环节。对三类生鲜农产品各自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环节进行统计分析,各环节事件出现的频次如图2所示。

x(三)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主体

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都存在责任主体,而责任主体可以根据规模进行分类。以往的学术研究中通常依据企业员工人数或企业的注册资本金额对责任主体分类进行界定。本研究从搜集到的食品安全事件相关报道中所给出的信息判断责任主体规模类型,将食品安全事件的责任主体分为个体生产经营者②、小型企业、大中型企业三类。三类食品安全事件中责任主体出现的频次如图3所示。

 

(四)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本质原因

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均可进行工序操作归因,用于定位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的本质原因。本文根据生鲜农产品特点,将可能导致生鲜农产品出现食品安全事件的原因划分为天然原料使用不当、使用回收废弃物、使用不合格原料、添加有害投入品、加工程序不当、要素使(施)用量不

当、原料储存不当、包装不当、人员环境不卫生、废弃物处置不当、成品储存环境不当、自然环境污染等12项。对三类生鲜农产品的食品安全事件本质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的总体特点是品种分布较为均匀,发生环节相对集中,责任主体高度集中,本质原因根据品种不同而各不相同。

(1)发生的食品种类。生鲜农产品的三大类品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比较密集,均存在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但是果蔬产品、畜禽产品比水产品发生频率高。

(2)发生的环节。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环节相对较为集中,果蔬产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食品安全事件在生产、初加工和零售等几个环节发生的频率均较高,果蔬生产环节发生的频率、畜禽产品初加工环节发生的频率高的现象尤为突出。

 

(3)发生的责任主体。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的责任主体高度集中,个体生产经营者在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中占最主要地位,果蔬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的责任主体均高度集中于个体生产经营者。

 

(4)发生的本质原因。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的本质原因根据品种不同有所区别,果蔬产品主要是要素使(施)用量不当、添加有害投入品两个原因,畜禽产品则集中于添加有害投入品、使用不合格原料和使用回收废弃物三个原因,水产品的主要原因则在于添加有害投入品、自然环境污染和使用不合格原料。

 

四、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定位

本文对生鲜食品安全事件中四项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后,明确了不同种类、环节、主体的问题发生频次及原因。接着对其进行多维度交叉分析,找出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概率最高的组合,以此定位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例如,经过分析发现果蔬产品中个体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环节因为要素使(施)用量不当而产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是组合是最多的,那么“生产环节—个体生产经营者—要素使(施)用量不当”就是果蔬产品的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如图5所示。

 

本研究对三类生鲜农产品各自不同的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分别进行了分析和定位,查找并确定了各类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发生频率最多的三个关键控制点。果蔬类食品安全事件的三个关键控制点共发生食品安全事件109起,占果蔬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的52.1%;畜禽类食品安全事件的三个关键控制点共发生食品安全事件64起,占畜禽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的32.2%;水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的三个关键控制点共发生食品安全事件55起,占水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的49.5%,关键控制点定位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以看出,果蔬产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都存在“个体生产经营者—生产环节—添加有害投入品”这一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因此需要加强对个体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环节添加有害投入品行为的控制,提高生鲜农产品生产的规范化程度,防止在生产环节有害投入品的使用,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还可以看到果蔬产品和水产品都存在“个体生产经营者—零售环节—添加有害投入品”这一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说明零售环节也是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薄弱环节,政府应着力强化对生鲜农产品零售市场、尤其是零售市场中个体商贩行为的规范,在市场检测中加强对常见有害投入品的检测力度,避免不法商贩添加有害投入品等不法行为的发生。

 

通过对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的分析,还可针对单一食品的特点,进行精细化监管,如知道了水产品存在“个体生产经营者—生产环节—自然环境污染”这一关键控制点,就应对水产品的生产养殖环境加强监测,一旦出现生产养殖环境污染的情况,要及时预警,避免受污染食品流入市场。

 

五、政策建议

中国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有着其多方面的原因,也同我国当前的经济、法律秩序不完善有很重要的关系。因此解决当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协同配合,共同努力[8]。结合本文对我国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的研究结论,为我国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1. 提高生鲜农产品领域从业者组织化程度。研究发现,个体生产经营者是导致中国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主要责任主体。我国参与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主体都存在着数量大、规模小、分布广的特点,由于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小规模的生产、加工、流通难以提高技术水平,发生违规的概率较高,是影响中国生鲜农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应着力提高生鲜农产品领域的从业者组织化程度,减少散户生产在市场中的占有份额,提高大中型企业在生鲜农产品市场中所占比例,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提高之后,政府和社会的监管就可以从分散的经营者转向大中型企业,提高监管效率。

 

2. 加强对上游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从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的分析来看,在生产、初加工、零售等环节添加有害投入品的行为成为各类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最重要的原因。我国对于生鲜农产品的上下游市场监管相对弱化,在生产投入品市场上存在着监管不严、监管不力甚至监管缺失的现象,导致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中禁止使用的有害投入品可能流入到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环节,增大食品安全风险。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上游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对于可能用于食品生产加工中的有害工业原料要严控其市场流向,严格买卖手续,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查。通过严格监管,切断不法商贩的原料来源,有效地降低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3. 加强对生产和初加工过程中重点工序的监控。在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事件中,生产过程中添加有害投入品、使用不合格原料、要素使(施)用量不当都是生鲜农产品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原因。在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多数是由于生产者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未按照相关标准操作、工序处理不当而造成的。因此,应在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推行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对要素投入、使用原料、添加剂等重点工序的监控,避免相关人员在这些工序违法操作造成危害。通过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规范化操作,提升我国生鲜农产品内在品质和安全水平。

 

4. 进一步规范生鲜农产品零售市场。零售环节是生鲜农产品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关键环节,也是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环节。政府应加强对生鲜农产品零售市场的监管和规范。现阶段,中国生鲜农产品的零售市场存在着超市、农贸市场、早市等多种市场业态并存的现状,各类市场对商户、产品的管理方式尚不一致,存在监管漏洞,尤其是农贸市场、早市在质量安全检测方面面临很多困难,是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因此,政府应增加对生鲜农产品市场建设的投入,改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工商、质检等部门应加强对零售市场的食品安全监管,市场自身也应加强对经营者行为的约束,强化市场管理,保证消费者能够买到放心合格的产品。

 

注释:

①概念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工业基本术语》gb/t15091—1994。

②个体生产经营者包括个体农户、个体食品加工者、零售商户等。

参考文献

[1]m.f. stringer,m.n. hall,the breakdowns in food safety group.a generic model of the integrated food supply chain to aid the investigation of food safety breakdowns[j]. food control,2007,18(7):755-765.

 

[2]雷声芳,何忠伟,刘芳,张帅.基于供应链的北京蔬菜质量安全管理[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3):148-149.

[3]张庆平,师建华.零售环节新鲜果蔬的质量关键点控制[r].2010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会议论文.

[4]刘畅,张浩,安玉发.中国食品质量安全薄弱环节、本质原因及关键控制点研究——基于1 460个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1,(1):24-31.

 

[5]霍红,沈欣,黄志鹏.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与质量安全分析——以黑龙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2):105-112.

[6]张竹青,靳东明.应用haccp原理控制食品安全风险[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1):56-57.

[7]姚玉才.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的原理及应用[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29-31.

[8]恭顺龙,白丽,王向阳,刘战礼.合作监管视角下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策略研究[j].消费经济,2010,(2):79-82.

责任编辑、校对:何 焱

chinese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food safety event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positioning

li yang, an yufa, gu ch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as an important food for residents living consumption, how to ensure the food safe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field of food safety research. research on the types of food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food safety incidents occurred link, responsibility and the essential reason and other key information that, all kinds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food safety critical control point exists, focus on the key points of the supervision of food safety, improve the level of food safety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农机安全生产知识范文3

一、开展了农机安全大检查工作。

根据市政府、县政府及市农机局有关文件精神,我局开展了多次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召开了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我县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召开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分析了我县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一是拖拉机保有量大,分面面广、监管难度增大。同时,乡村道路条件差,事故隐患多。二是存在无牌驾驶、无证驾驶、违法载人、超速超载现象。三是部分农机驾驶人员文化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

2、制定了农机安全检查及整治措施。一是制定了方案,并下发文件。二是利用短信平台,向农机手发送安全提示信息4700条。三是发放农机安全宣传单1600份。四是我局组织编写了一本《农机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汇编》并印刷了6000本,发放1300本。五是利用乡镇农机站服务平台,整治宣传到村、户,与乡镇农机站签订了责任状。五是组织农机进行安全技术检测、共检测440台。并于机手签订农机安全生产承诺书,共与机手签承诺书930份。

二、全县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

1、周密组织、统筹安排。为做好这次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工作,我局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推广站,安全监理站两站人员为成员。时间从2014年6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要求全局工作人员要以农机安全月活动工作为中心,积极参与到农机安全生产月各项活动工作中。同时合理安排好业务工作,做到业务工作与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工作两不误,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广泛宣传,强化责任。我局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月活动,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印发农机安全技术知识宣传单。一是组织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成员下乡镇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帮农机户排查农业机械故障,消除安全隐患;传授讲解安全技术知识。二是组织农机监理站执法人员逐乡逐村对农业机械进行安全检查,同时以乡(镇)为单位组织拖拉机等驾驶员集中学习《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省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并与拖拉机驾驶员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通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拖拉机驾驶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又使拖拉机驾驶员重新认识到安全行驶责任重大,从而使我县农机安全工作迈上新的轨迹。

经统计,活动期间全县共发放农机安全宣传单1700份,共发送安全提示信息4700条,悬挂横幅2条。查获“三无”农机产品3台套,未年检拖拉机90辆,未投保交通强制险的拖拉机17辆/次,纠正违法违规操作拖拉机90人/次,确保了我县农机安全生产。

三、开展了2014年度拖拉机(变型机)、联合收割机及驾证检审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源头管理,提高各类拖拉机安全技术状况及驾驶员安全行车意识,我局组织全县各乡镇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了安全知识、救护知识、机械常识培训,并进行了考试,参加考试人数700人/次,考试合格后在全县各乡镇圩场再进行参检,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检测规定和省、市农机局的要求进行年检年审,共检审检测各类拖拉机440台,确保拖拉机安全行驶。

四、认真组织实施农机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办法及农机重大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并规范内业管理。

1、我局根据县政府、市农机局有关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结合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和各股室,农机站职能工作实际,按照“一岗双责”办法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工作考核。

2、加强责任制的落实和检查。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导致重大事故的,严格按照责任倒查制,过错追究制和“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追究责任。建立农机安全生产激励制,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了安全检查制度,经常性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并及时排除事故隐患。

3、强化事故应急处理职责。不断完善特大农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快速反应、依靠科学、依法规范、信息共享的原则,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落实应急救援处理工作责任制,及时,妥善处理重特大农机事故,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理和救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机事故损失。

4、继续推行政务公开。严格实行执法依据,办事程序、收费项目、标准、公开办事人员、办事结果、办事制度。完善层级岗位监督机制,做到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实行承诺服务和首问负责制,推进一站办理模式。严格执行农机监理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坚持财务收支两条线制度,切实加强财务监督。

5、规范牌证核发。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严格执行农业部42号令、43号令、72号令的规定,切实做到“两个不准一严禁”,即不符标准要求的不准办证上牌,不按规定检验合格的不准办证上牌,严禁跨行政区域发牌发证,坚决杜绝异地挂牌办证现象,截止12月31日,联合收割机挂牌87台,农田作业机挂牌226台,上道路行驶拖拉机年检440台,过户160台,补办行驶证21本,拖拉机驾驶证换证20本,拖拉机交强险监督投保率100%。

6、严格拖拉机驾驶员考试工作。切实加强农机培训严格的安全监督管理。凡未经省农业厅新批准的农机化培训的拖拉机驾驶员一律不得考试发证。

五、存在的问题。

1、农机监理队伍的体制、机制及履职能力与农机发展需要不相适应。

2、农机监理服务组织不健全,乡镇农机管理人员无工资、无办公经费,难以开展工作。

3、农机监理执法装备非常薄弱。

六、2015年主要工作。

1、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创建活动。

2、做好年度拖拉机及驾驶员年检年审工作。

3、依法打击农机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

农机安全生产知识范文4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安全生产;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7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29023

1 关于农机合作社

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各地农业机械拥有量持续增长,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的提高,使农机化事业步入持续、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农机合作社的出现和发展是农机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购机的主力军。合作社快速发展的同时,随之产生的农机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安全生产对农机合作社本身来说意义重大。针对阜新地区农机合作社的数量逐年增加,合作社大量购置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各类农业机械直接用于农业生产,车多、机具多、作业量大的客观情况,为有效遏制农机事故的发生,使合作社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确保安全生产,农机合作社应成为农机安全生产重点监管对象。农机安全生产部门应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使农机合作社安全监管常态化,形成规范与发展同步,以推动本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整体提升。

2 规范农机合作社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行业监管主导作用

农机部门成立农机安全领导小组,落实安全责任制,把农机合作社作为农机安全监管的重点对象来抓,严格遵循“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加大对农机合作社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力度,并制定农机合作社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不定期深入各农机合作社检查以国家重点补贴机械为主的,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道路运输机械为重点的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从切实提高农机安全技术性能入手,严把安全技术检验关,严格执行检验标准,对不按要求配置的,限期整改到位,杜绝带病机械投入作业,确保农业机械能够安全投入生产。工作中要做到与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相结合、与安全教育相结合、与提高农机监理执法水平和服务能力相结合、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相结合。

通过开展主动服务、建立农机合作社安全联络制度,加强与合作社联系和针对性指导。领导小组通过安全联络制度,及时了解合作社农机安全生产动态状况,并根据各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分别进行工作指导,采取与合作社成员座谈、与服务对象面对面交流,分析问题、分析现状,听取大家对隐患排查、牌证管理、安全宣传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协调解决合作社安全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开展主动服务,为农机合作社提供及时有效的政策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生产信息等服务,既简化办事程序,又节省农机合作社成员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能有效促进他们的市场意识、安全意识。

2.2 协助农机合作社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不断构建、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合作社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有效,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达到科学预防和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目的。一个好的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混乱、思想不统一、目标不明确等问题都是影响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原因,实例也客观存在,大多数合作社或多或少存在以上问题,只有健全和完善合作社的各项管理制度,达到社员之间思想统一、责任明确、才能促进和提高农机安全生产。农机部门应加大行政指导力度,积极协助农机合作社建立完善的农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相关管理台账资料,指导农机合作社组织负责人建立健全农机安全操作规程及日常管理条例,包括将所有规章制度制成宣传板悬挂上墙、建立机具日常使用维修保养、油料机具库房存放管理等一系列安全生a管理制度和安全检查、安全教育、隐患治理等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社员、机具使用、维修记录等农机安全生产基础性台账资料的管理,并督促农机合作社严格遵照执行,另外,农机部门还要成立检查组不定期检查合作社的安全制度是否上墙,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机具是否按时参加检验,台帐制做是否达标和机械技术操作考察等,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帮助农机合作社逐步形成安全生产内部管理长效机制,夯实合作社安全管理工作基础。

2.3 强化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责任意识

可以有效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机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要明确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为着力提升负责人法律法规水准,支持农机监理部门安全监管工作,应组织培训班对负责人进行培训指导,使他们深刻了解、掌握安全生产法法律法规知识,要有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同时引导负责人主动履行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提高合作社应急管理水平,和农机安全生产部门上下联动,确保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安全生产无事故。

2.4 倡导安全文化

强化宣传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宣传和培训相辅相成,可有效提高合作社成员安全责任意识。

组织农机安全宣传人员在农闲时节深入到农机合作社进行农机法律法规及农机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努力将农机合作社建成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训练营”。动员社员学习安全知识,向合作社成员发放安全作业资料、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台、手机信息、宣传栏、标语、横幅等拓展宣传广度,普及农机安全法规知识,引导合作社成员正确理解、积极参与,广泛支持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重安全的良好安全生产氛围,通过针对性地对机手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播放警示教育片,讲解典型事故案例和农机安全知识,增强机手的安全意识,促使他们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严格按照农机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定期组织社员参加农机安全生产培训班,从源头上消除农机安全隐患。合作社社员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而造成农机安全事故的多数原因是由于机手不参加系统的技术培训和训练,技术差,忽视对机械的维修保养,作业时不按操作规程操作导致的。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接受农机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应结合当前农机安全生产形势,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针对农机手易忽略的农机使用与维修安全技术、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要紧扣农机实用安全操作技术,分类进行维修技术、安全法规和操作技能、农机维护和保养的培训,保障机械的技术状态和维修质量,加强合作社成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农机安全生产系数,确保农机安全作业无故障,降低农机安全生产风险,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通过定期组织农机安全生产培训有助于提升合作社成员从事农机作业的素养,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业机械入户登记、上牌证、检审率和参加年检的自觉性,驾驶操作人员的持证率也有所提高,无证驾驶、违法载人、无照行驶、酒后驾车、超速行驶等严重违章行为显著减少。

农机安全生产知识范文5

[关键词] 基层农机 安全生产 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10-0235-01

我国农村目前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我国财政对于农业机械也加大了补贴力度,在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机械被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农机的数量不断增长、农机的种类也持续增加、农机的应用范围也日臻广阔,同时农机使用时出现的安全事故概率也不断攀升。为了有效保证农机的生产效率,提升农机综合效能,并保护农民的人身安全,做好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非常具有必要性。

1 农机安全生产中的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农机安全生产存在着较多的不安全因素,随时威胁着人机的安全。本文从人机两个方面来对农机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隐患进行探讨。

1.1 农机操作者

农机操作者直接操作农机生产活动,其操作技能的娴熟专业程度影响着农机的生产安全。然而我国目前农村情境中,农机操作者专业素质不足。很多农机驾驶者受教育程度低,年龄较大,很多年轻人到城市务工,剩余的中老年人专业水平低,大多的农机操作者都是上世纪培养的农机手,随着年龄增加,他们很难找到接班人,出现技术断层情况。另外很多农机驾驶者认识水平不足,没有足够的农机安全意识和规范的操作,缺乏对机械的维护意识,导致农机安全隐患极大增加。

1.2 农业机械设备

农机主要包括道路运输拖拉机以及农田机械两个方面。就道路运输拖拉机来说,主要采用的中型以上拖拉机,它们平常主要应用于建筑施工材料的运输、农资及农产品的运输,因为缺乏监管,车况条件、制动性、转向性以及稳定性都存在不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该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很多农机操作者为了降低运输成本,一味超载,在交通条件差的农村,交通道路隐患较大,从而对安全生产带来威胁。就农田机械来说,很多人对农田机械的安全生产管理不够重视,他们认为农田作业较为简单,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较低。然而农田机械和运输车辆相比其保有量较大,农机事故容易发生。很多农机手在操作时对农机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不够重视,没有做好农田环境勘察准备,没有做好路基松软环境作业防范工作。

2 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建议

第一,要提高农机操作者的整体素质。很多农机如拖拉机、收割机、植保机械以及插秧机等等都需要农机操作人员操作,从而完成农业生产等等相关活动。要加强对农机操作者的考核,对于农机驾驶证的发放要严格把关,要定期做好审查工作。对农机手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定期组织他们参与农业安全生产知识讲座,宣传农机操作方式和注意事项,培训法律知识以及安全意识,要充分提高农机手参与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做好农机牌证的管理和检查工作。在农机安全监管中,农机牌证管理是主要内容,农机年检是农机管理部门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的主要手段,必须得重视农机的登记、审核以及发牌工作。对农机安检严格把关,符合检验标准方可通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来对农机生产加强管理,防止危险农机作业。在年检时,要监督农机使用者更换隐患零部件,保证农机技术状态的良好。要培养农机手作业前检查农机零部件的优良习惯,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第三,加强管理和宣传。道路运输车辆容易发生事故,必须要加强管理,和交警部门联合执法,坚决处理不符合上路条件的驾驶人员及农业机械。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将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结合起来让农民能够从多种渠道接受知识。安排农机执法人员积极深入到群众中去,来提升农机操作者的操作规范和素质。

3 农机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第一,做好送检下乡等为农服务工作。对农机的管理具有基层性质,在工作中接触的管理对象都是农民,他们在农机安全生产中常常安全意识不足,没有重视到农机年检的必要性,他们认为农机只要能够上路能够操作就行的。另外,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机车辆往往被道路交通所限制,很多道路不允许农机驶入县城、乡镇农机部门接受检查。因此,农机管理部门要主动下乡,提供年检服务。

第二,对财政补贴农机具加强监管。我国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发展,政府部门对农机设备的购置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财政补贴。为了让财政补贴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价值,要积极调查财政补贴农机具体情况,应用取相和现场拓印的方式进行监管,将所有设备都具体到个人。如果监管时间内,农机具出现流失,一定要对机具去向加强调查,并取消机主购买资格作为处罚。

第三,做好农机保险建设工作。在农机生产中,农机保险意义重大,它能在事故后降低农民损失。我国政府拿出资金贴补用作农机政策性保险,对农机机主提供了较大的便利。然而,随着农机安全事故的逐渐增加,政策性保险赔偿出现难以应对的窘迫局面。因此可以增设农机强险、农机综合险等,增加事故赔付险种,降低农民经济损失。另外把农机综合险纳入到财政补贴范围内,删减投保时段,降低农民保险支出。

4 总结

农机安全工作和农机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农机安全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强日常监管,健全相关制度,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保驾护航,为农机安全生产提供环境基础,从而促进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姜锋.浅谈基层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及创新探索[J].农业装备技术,2012,05:51-52.

[2]郝安君.浅谈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J].河北农机,2015,08:31.

农机安全生产知识范文6

一、农机监理作为安全生产的执法机构,依照国家和地方农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对农业机械及其操作使用者进行严格、科学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纠正违章,杜绝事故,使农机生产安全、有序进行,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其次,农机监理在对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的管理中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学习培训,使机手有了一技之长,成为村里先进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带头人和示范者,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农机监理人员与机手有良好的相处关系,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农机监理人员在机于的心日中既是执法者,又是朋友,还是农机生产的参谋、顾问,机手有了困难愿找农机监理帮助解决,从而使他们得以发展生产,加快了致富步伐;四是农机监理在监督、管理和协调农机田间作业、运输作业、跨区作业工作中,在提高农机作业水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安全生产、协调供需、化解纠纷等方面,起到其它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农民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机安全认识上的制约。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农机安全生产缺乏足够认识,存在重农机推广、轻农机安全的倾向,忽视农机安全发展,农机安全生产未能纳入农机化发展战略。农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或者停留在讲话中、文件上,农机安全生产还没有成为自觉行动。其次,农机安全生产基础总体比较薄弱。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投入不足,农机安全生产投入欠账严重。三是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地方领导干部特别是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农机安全生产意识不强,认为农机安全生产仅仅是农机监理部门的职责。四是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部分地方的农机安全监管措施不到位,执法不严格,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对农机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查处不力。

(二)宣传教育培训滞后及农民群众安全意识薄弱。由于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方法和手段落后,加上少数地方、部门漠视安全防范,不愿进行必需的安全投入,致使安全隐患严重。因接受培训需要较大的财力和较多的时间投入,许多农机从业人员,几乎从未进行过安全培训,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忽视安全操作,处险境而不自知,遇险情而难自救,常常因小小疏忽或操作失当,酿成重特大事故,付出惨痛代价,“十年辛劳奔小康,一场事故全泡汤”。实践证明,有无培训教育,情况大不一样。农机从业人员有了安全生产的意识,有了安全生产的知识,有了自我防范的能力,农机安全生产的任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为农民着想,这是最重要的着想对农民负责,这是最重大的责任。

(三)农机监理基层管理服务网络不全。从目前情况来看,县、市、区都设有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其编制、装备、设施、人员较健全,而乡镇、农场没有专设机构,监理人员很少甚至没有。农机监理基层网络不全,对分散在千家万户并行驶在乡村道路上的农机安全生产无法进行有效监管.

三、全面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要多层次、多方位地向农民和机手宣传农机法律、法规,提高其操作、保养机车对可能存在事故隐患的零部件及时进行更换,保证农机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要求驾驶操作人员养成作业前检查农机技术状况,特别是对影响作业安全的零部件检查的良好习惯,从而在农机本身的技术状况方面保证作业安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二)培养一支驾驶操作技术过硬的农机队伍。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业务知识和驾驶操作技能培训,严把考核、发证与年审关,并定期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驾驶操作人员,使他们能够在农机化作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为农机安全生产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