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数学如何提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如何提分范文1
一、精心设计导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学习兴趣是由学习过程本身引起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好学的心理特点,结合不同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方法,创设情景,使他们从开始就能全神贯注地、积极地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课堂上尽量多用一些活动,如动手操作、实验、观察、讨论、展示,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还要把现代教学媒体运用到教学中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求知欲。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每章、每节、每课时的开始,通过做一些实验,看一些图片,听一段故事,参与一起活动,这样也能唤起学生的注意,扣住学生的心弦。以“弹簧伸长”到“一次函数”,从“剪纸拼图”到“勾股定理”,从“三角形的中位线”到“梯形的中位线”等等。
二、创设和谐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需要激情,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疑”设在学生新旧知识之间,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由“奇”引“趣”,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利用富有挑战性的语言,创设一种催上向上的情景,激励学生、鞭策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去竞争,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不仅要如此,还要学生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因为数学不仅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严密的逻辑,辩证的思维,高度的概括,准确的语言,灵巧的解法,构成了数学本身的内在美,作为我们教者,要认真研究教材,引导学生去理解数学的本质,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学生才能被数学本身的魅力所吸引,才能把兴趣转化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视时间前延
时间前延不是课堂时间的增加,而是学生课前的准备、预习、活动,课前活动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不是课本习题的照搬,教者要认真准备必要的问题和练习,从解决问题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含。如在教学“同类项”前让学生做当a=时,求4a3+53a+9a3-3a3-1的值,让学生进行比较,直接计算和合并同类项后计算的优缺点,使学生从中感受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理念。
四、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教学中的讨论
在新知识讲授中,对预习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教师适当的指导,对作出正确答案的,可不讲或少讲,以学生为主体,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教学“勾股定理”时,可让学生根据直角三角形三边平方得出规律,形成c2=a2+b2,教师及时小结。
五、精讲善待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好习题,注重少而精,做到以少胜多,以质为上,求新、求活、求近。精讲,是根据教学内容,在准确地估计学生可能接受的前提下,教者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挖掘知识的本质和规律,精讲的关键在于“精”。“精”就是根据教材的类型和特征,找出新的知识的异同点,讲清知识的演变规律,交给学生开启大门的钥匙。
教学“一次函数”时,可设计一些贴近生活实际,学生爱好的习题,如“加油问题、行程问题、最优方案的选择问题、比赛积分、银行利息问题”等等,教学“全等三解形”时,三角形的镜子坏了,如何重新划一个新的镜子,后带哪一块坏的去配。根据“边角边”的性质来决定。精讲必须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重点和难点花大力气。学生每学习一种新知识时都存在一个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认识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一般来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解决了这一转折点就能达到认识上的飞跃,这时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先探索、思考、总结,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精讲还必须讲究方法,在函数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老师难讲,学生怕学的现象。为此,教师的讲解更要“精”。这里的“精”就必须在“指”和“引”上下功夫。“指”就是指导,有效的指导就是启发,通过启发让学生明理;“引”就是引导,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精讲是善练的基础,如何善练?指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巩固,从培养技能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练要注意从四个方面练习,导入性的练,数学知识连贯性很强,后面的知识没有前面的知识作基础是学不下去的。所以在学习新知识前要注意导入性练习,做好承上启下的准备;突出重点的练。根据教材的重点及学生学习的难点作为练习的重点;针对性的练,练习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容易发生计算错误的关节点合理安排练习;由浅入深的练习,练习题的安排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进行。例如,对于说明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学生普遍感到困难,可以先说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行,然后再说明是矩形,最后说明是正方形,或先说明是平行四边形,再说明是菱形,最后说明是正方形,这样不仅知识的坡度小了,而且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
六、重视课堂小结
高中数学如何提分范文2
【关键词】数学教学 四十五分钟 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教育的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布鲁姆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
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解析几何第二章的《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形台面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
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尤其是上台板演的那两位的同学,更是终生难忘了。在进一步求轨迹方程时,学生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果:但化简却遇到了麻烦。这时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化简含有根号的式子时,我们通常有什么方法?学生回答:可以两边平方。教师问:是直接平方好呢还是恰当整理后再平方?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对于这个方程,直接平方不利于化简,而整理后再平方,最后能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样,椭圆方程的化简这一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解决了将要遇到的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的化简问题。
三、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
四、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
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六、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
七、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尽管教师对每一堂课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但有时也可能遇到一些预料不到的事情。如一次我在讲授《复数的概念》第二课时时,有“两复数不全是实数时,不能比较大小”这一结论,但没有证明。教学计划中也没有证明的要求。在课间当带到这个问题的时,有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我写出解答。我就因势利导,向学生介绍了数的大小比较的原则,并利用这一原则说明了“i>0”不能成立的原因。然后,话锋一转,对那位同学说,关于详细的证明的过程,我在课后再跟你面谈。这样,虽然增加了课时的内容,但也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八、要精讲例题,多做课堂练习,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实践
高中数学如何提分范文3
因此,数学解题中如何进行分类,分类标准的制定是关键:总体而言,进行分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因需而分、对象确定、标准统一、不重不漏.忌生搬硬套,机械模仿.因此一般来讲,分类标准的确定通常有三种:
一、根据数学概念来确定分类标准
例1 已知动点M到原点O的距离为m,到直线L:x=2的距离为n,且m+n=4
(1)求点M的轨迹方程.
(2)过原点O作倾斜角为α的直线与点M的轨迹曲线交于P,Q两点,求弦长|PQ|的最大值及对应的倾斜角α.
解 (1)设点M的坐标为(x,y),依题意可得:x2+y2+x-2=4
根据绝对值的概念,轨迹方程取决于x>2还是x≤2,所以以2为标准进行分类讨论可
得轨迹方程为:
y2=4(x+1)(-1≤x
解 (2)如图,由于P,Q的位置变化,弦长|PQ|的表达式不同,故必须分
点P,Q都在曲线y2=4(x+1)上以及一点
在曲线y2=4(x+1)上,而另一点在曲线y2=-12(x-3)上.
可求得: PQ=4sin2απ3≤α≤2π381+cosα0≤α
从而知当α=π3或α=2π3时,PQmax=163.
二、根据数学中的定理,公式和性质确定分类标准
数学中的某些公式,定理,性质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结论,在运用它们时,就要分类讨论,分类的依据是公式中的条件.
例2 已知:数列{an},an=an 且a∈R,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分析 当a≠0 时,{an}是等比数列(公比为a)可利用等比数列公式求和,此时要分a=1 和a≠1 两种情况,若a=0 可直接求和,故此题需分3种情况分别求和.
解(1)当a=0 时,an=0,Sn=0,
(2)当a=1 时,an=1,Sn=n.
(3)当a≠1 时,Sn=a(1-an)1-a.(*)
由于,当a=0 时,(*)中的Sn=0,于是(1)和(3)可合并.综上所述:sn=n(a=1),a(1-an)1-a (a≠1).
三、根据运算时参数的范围,按需要确定分类标准
例3 解关于x的不等式组loga2x
解 由于不等式中均含有参数a,其解的状况均取决于a>1还是a
(Ⅰ)当0
(Ⅱ)当a>1时,可解得:x>20
(1)当1
(2)当a>3时解集为 (2,a+1).
综上所述:当03时,解集为 ( 2,a+1).
高中数学如何提分范文4
一、初高中数学差异
有些学生进入高中以后不能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首先让我们先看看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有些什么样的差异。
1、知识差异
高中数学虽然与初中知识有联系,但比初中数学知识更系统和深化。初中数学知识浅、内容相对要少,难度小、知识面窄。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知识面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相比较,在内容、思想、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论内是深度还是难度上都上了一个台阶,这样就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才可奏效。
2、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课堂教学容量小、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教师课堂教学速度慢,并通过大量的课内、外练习达到对知识的反复理解,提高了熟练程度,可使数学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而高中数学的学习随着课程开设多,自习时间少,这样各科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而课外题量与重复练习也相对减少,这样集中数学学习的时间相对比初中少,再用初中的大题量反复练习达到掌握知识的办法已无法奏效。
3、与创新的区别
初中阶段模仿老师思维推理的习惯已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因为高中模仿思维的成分比较少,随着知识的难度加大和知识面加宽,学生在也不能靠模仿做题就能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高中数学学习要培养各方面能力,即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为现在高考数学命题,旨在考察学生综合能力,避免学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势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和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
4、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
初中阶段学生自学能力低,各种考试中所用的解题方法、技巧与各种数学思想,在考前都已经过反复训练,老师把学生需要深刻理解的重要内容,都通过多次细心的讲解和大量的重复训练,使得学生仅凭熟记这些结论就可以做题,久而久之使初中学生自学能力差。而高中由于内容多、知识面广,要教师细心反复地讲解每一类型的习题已不可能,只有通过少数典型的例题讲解去点拨这一类型习题,然后同过学生自学、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另外,随着高考试题改革和不断的深化,数学题型的开发在不断的多样化,近年来新出现的应用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当前的高考模式。
5、思维习惯上的差异
初中学生由于学习数学知识面的狭小,知识层次低,所学知识从思维上受到了局限。而高中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需要学生全面、细致、深刻、严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这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数学素质。另外,初中数学中,题目、已知和结论用常数给出的较多,一般地,答案是常数或定量。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大多是按定量来分析,这样的思维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只能片面地、局限地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将会大量地、广泛地应用代数的可变性去探索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且要会通过对变量的分析,探索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题所用的数学思想。
二、高中数学学习的几个环节
综上分析,为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要学好数学就要认真对待学习的各个环节。
1、课前做好预习
预习就是在课前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 这个过程对学习的影响很大。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讲水平,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从而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质量;预习可以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可以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通过课前的自学,已经知道哪些是自己已经搞懂的,自己能够理解掌握的;哪些是没有学过而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不懂不明白的地方在哪里。将疑难之处作个记号,它就是你上课时听讲的重点目标,目标明确,重点听老师是如何分析讲解,力争当堂突破。
2、课堂上听课要点
对于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要特别准确、深刻和清晰,不能似是而非、一知半解。数学的推理完全靠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不清楚,很多内容就学不懂,无法掌握和运用。基本理论是数学推理论证的核心,是由一些概念、性质与定理组成的,有些定理并不要求每位初学者都会证明,但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一定要清楚,要熟悉定理并学会使用定理,有些内容是必须牢记的。课堂听讲时最重要的是主动学习。课堂上,努力争取想在老师讲授的前面。定理、公式,争取自己推导出来;例题,争取自己先分析、解答;进而,当命题的条件刚刚写出,自己就去猜想它的结论;一个新的概念出现时,自己就试着去定义它;甚至,随着课程的进行、知识的发展,自己设想,又该提什么问题了,又该提什么命题了。课堂听讲的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例题既然是自己解出来的,定理,公式既然是自己证出来的,当然理解深刻,印象深刻,记忆久远,不易遗忘。这样,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学习能力也会逾来逾强。
3、课后总结很重要
课下结合教材和笔记进行复习,要对笔记进行整理按自己的思路,整理出这一次课的重点内容。总结包括本节课中的基本概念,核心内容;本节课讲了哪些重要理论和结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是什么?理出条理,归纳出要点与核心内容以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体会。要善于总结、归纳不同的题型和其中涉及的概念、原理。这实际上是一种很有效的逆向思维活动。其次是要学会归类,寻找不同的题型、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联系,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
4、要学会解题规律
高中数学如何提分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 衔接; 延续性
经常听到己经升入高中的学生抱怨高中数学难学,上课如看电影,看教材如看天书,做习题和课外练习时,往往也是力不从心。数学越学越没味,数学成绩直线下降。初中生经过中考的拼搏冲刺,跨入高中,应该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十足的自信心,为什么会出现众多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呢?初中数学较好的学生为何学不好高中数学呢?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又能为学生进入高中后的顺利学习做些什么呢?
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下降是中学数学教学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未能很好的衔接。教学条件的限制,教材内容设计方面的断层,特别是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同,导致了初、高中数学教学在知识体系,教法学法上都存在着不衔接,而这直接影响着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首先,初中在新课标下,为了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调整了部分初中教材内容,明确降低了教学难度。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根式有理化、两数和(或差)的立方公式,两数立方的和(或差)公式,韦达定理、平面几何中的部分的概念(如重心,垂心等)和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射影定理,相交弦定理内角平分线定理,重心定理)等在初中大都没有学过,而高中教材又未对这些内容进行补充,但在解题中却要涉及,从而造成了初、高中教学知识上的断层。
其次,初中新课改后的教学提倡采用“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的模式展开。初中教学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从实际情景引入数学知识,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和切身体验。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注意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的机会,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但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思想和方法,往往不够重视,过于淡化运算能力与推理能力,不注重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能力培养,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也不够。而高一阶段,教材容量大,题型繁多,并且较灵活,有些概念较抽象,数学问题生活化难度大,课时紧,教学节奏快,高中数学又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和叙述的完整性,整体的系统性和综合性,高中教师更多的是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教法上的不同让刚入学的高中生普遍感到了学习的困难。
第三,初中数学新课程的课堂对学生来说不再是禁锢思想的“牢笼”,他们在课堂上亲身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上课时善思、敢问、会做,在与同学的讨论,老师的引导、合作中获得了知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但同时他们也普遍存在知识逻辑性与思维严密性欠佳,解题书写格式不很规范等缺点。他们也缺少用心听课,独立完成作业等良好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是以初中数学为基础的,但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突变。要提高高中的学习质量,就需要减少新入学的学生的适应时间,这就需要初中教师主动地衔接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思维意志以及数学思想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培养,不断渗透。在初中阶段渗透高中数学举一反三、注重理解的教学特点,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提升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让学生对高中的教学要求与学习要求有一定的了解与适应。
1.认真分析初高中知识关系,注重知识衔接
初中教师要有大局观,要有中学数学教学是一个整体的意识,不仅要吃透初中教材,还要认真研究高中教材,找到初、高中在教材上的“脱节”处和联系的地方。在初中教学中就预先为后续的高中教学做好衔接。
1.1 适当地过渡高中知识
例如,学次函数 的图像时,可根据函数 图像分析 时的 范围,从而认学生认识到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解集,并向有能力的学生课去总结归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2 适时地拓宽拓深
例如,在因式分解这一章节中,例题中只有提公因式法与运用公式法,但是在习题的提高练习(C组)中有二次三项式“ ”的因式分解。考虑到十字相乘法在高中应用广泛而又简便,可借此进行扩充,教会学生十字相乘法。
1.3 不采取短视行为,为高中学习留有空间
例如,初中函数知识比较抽象,老师复习函数时往往借助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进行分析,这可能给学生造成世界上除这三种函数就没有其它函数的错觉。老师要开拓学生的认识,告诉学生函数有很多种,高中我们还会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其它函数。
2.认真研究初高中教法特点,适时教法衔接
初中教师在课余时间要多研究高中教师的教法,溶入初中数学的教法形成一套完善的初高中衔接教法的特色。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不断改进并接近高中的教学方法,培养高中所需要的学习能力。
2.1 重视定义复习,强调定义在解题中的运用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存在基本形式,数学思维发展依赖于对概念正确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思维的深刻性集中地表现为既能深刻地理解概念又能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回到定义中去!”是数学家华罗庚和波利亚所推崇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定义内容讲解,还要注重定义在解题中的作用。
比如复习绝对值,因为“绝对值”在教材上有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两种定义,在解决与绝对值相关的问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充分利用绝对值的定义。
2.2 重视知识系统化,锻炼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教学中将一些同类的、似是而非的问题放在一起,系统地思考;或将同一章各节凌乱的知识点用一线索串连起来,给学生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网络结构,必将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坐怀不乱”,还可帮助学生提高归纳整理的能力。
2.3 重视题目变式训练,培养举一反三及一题多解的能力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学好高中数学所必需的能力,初三复习阶段可通过典型例题变化与拓展,分析它们的解题思路,并归纳这些解法的共同特征。
原题:如图,ABC和DEC是等边三角形,
点B、C、E在同一直线上,点A、D在直线CE的同侧,
连结BD和AE,求证:BD=AE
评注:这是一道简单的题目,利用等边三角形各边相等,各内角等于60度,很容易证出。通过对这道题目变化、归纳、拓展,可得一系列题目。
变化一:将原题点B、C、E在同一直线上,点A、D在直线CE的同侧
换成等边DCE绕C点旋转(如图),其它条件不变与求证不变。
变化二:将原题中两个等边三角形换成两个正方形。
以上一系列题目,有图形变化,有图形运动,由简到繁,由静到动,组合在一起,又都可通过证相似(全等也是特殊相似)解决,既提高了数学复习效果,又开拓了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3.认真对比初高中学法特点,注意学法衔接
教育专家认为,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如何获取知识,不会自己钻研问题,没有预见力的人。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如何学习。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获取的知识就是无限的。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对初中和高中的学习都很重要,如何在初中阶段形成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3.1 教学生学会听课
听课,重要的不是“听”,而是“想”。听是前提,随之是积极地思维。要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在老师讲后主动提出问题,或与老师学生积极辩论,这对学生分析知识、理解知识作用很大。手到:一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教材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另外对一些反应不是很快的学生,可先记下未听懂的内容,及时跟着老师后面的讲解分析,课后再对未听懂的内容复习,消化,思考。
3.2 注意学法探究,激励钻研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记忆与模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对学生在解题思路的独创性与钻研精神要大力表扬肯定,激励他们再接再厉。
3.3 学会反思,树立学习信心
做题目就必须要有拿下这道题目的信心和决心,对待有难度的题目,要教学生学会硬攻不行就要智取。对实在做不出的所谓的“难题”,你首先需要找到你在哪一步出问题,是基本算式技巧还是理论不够透彻,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也就是要随时反思自己的知识体系。人只有学会反思,学会停下来,学会回头,才会进步。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不要一味躲避,否则不清楚知识越来越多。教会学生学会多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互相鼓舞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机;学会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学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正确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及时寻求教师、同学和其他人的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消除它们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
3.4 建立错题档案
在数学学习中,建立错题档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作业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及时记载、作记号、分类等,及时弄懂错误的原因,每一章节结束之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教师定期检查,使学生能形成习惯。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作为中学数学学生的引领人,我们更应该除了作好基础性教育之外,更要做好延续性教育。积极主动的做好初、高中教学中的衔接工作。
参考文献
[1]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初探. 考试周刊,2011(30)
[2] 新课改下高中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考试周刊,2010(46)
高中数学如何提分范文6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对课堂教学提}n的要求也愈加严格,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际素质教育,是数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自己的看法。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高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提高学生的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素质教育。
1.转变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素质观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才观的不同,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们具有一定的创新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性的引导,使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发出探索性、创造}生、多维性的思维"火花"。借用学生对数学中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进行探索的过程,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在解题、讨论中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最终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求知、学会创造,获得全面综合的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充分的发腱,提高学生的素质。
2.利用教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高中数学,知识多,如果仅仅教给学生抽象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搞题海战术,学生只会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不知道从中获取精神的力量,必将导致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实现了教书而没有起到育人的作用。而思想品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应该放在首要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联系知识,采用各种形式与方法,逐步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借助数学教材和一些相关的资料,给学生讲解数学学科的发展史,介绍我国在数学领域取得的辉煌成果,并通过讲述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来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刻苦钻研精神等,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
3.努力挖掘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思想,只有在思想上解决问题,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古代和现代数学家取得成就和在数学上刻苦成才的事迹,增强学生的学习意志,为利用插图或章头图反映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利用数学中的美学因素创造美的情境,用数学表达式的对称美、和谐美来增强学生的乐趣;用编选趣味情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解题教学中可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
4.创建和谐气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去常用方法是让"听明白"的完成任务的同学举起手来,这虽然比那种"没有完成作业的人站起来"和缓一些,可仍然会使因种种原因未完成任务的同学内心产生一种压抑,渐渐疏远同学和老师。因此,我们就成"听明白的点一点头","做好的向老师笑一笑"等,为学生增添一份温馨,让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老师授课时,应征得学生讲"谢谢你",它可以看作是课堂师生人格平等的一种表现,学生固然要谢谢老师,老师要谢谢学生,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课堂教学哪能完成成功呢?在愉快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从中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与期待,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抓好人文教育环节
虽然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但也凝聚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人的求真精神,人的勇敢乃至献身精神,人的审美追求,人对人类的关爱与善良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这些展示给学生。比如,通过展示我国数学上取得的成就及其对人类发展的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阐明数学在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军事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学生树立以真才实学献身祖国建设的决心;通过数学中常量和变量、微分和积分、直线和曲线、偶然和必然等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利用数学中辩证思维、联想思维、直觉思维、批评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开拓创新精神;利用数学学科高度的科学性的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