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工程专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命工程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命工程专业

生命工程专业范文1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生产实习;职业技能竞赛

中图分类号: TB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测绘教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先行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如何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的研究型、开发型测绘英才固然重要,但如何造就适应 国民 经济发 展的 大批技 术实 用型测 绘人 才却更为重要,高职教育就成了作为培养测绘技术实用型人才的核心阵地。近年来 ,由于受扩招后学生规模急剧增加、企业经济形势严峻,不愿接纳学生实习等不利因素影响,致使整个教学体系中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联系松散,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大大减少,工程意识越来越差,实践能力越来越弱,甚至有些学生错误的认为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就是简单学点测量仪器,怎样应用并不重要。其实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没有实践就培养不出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建立多个长期校企合作式的生产实习实训基地是十分必要的。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为了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实践能力,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就必须让学生下企业到生产第一线去实践去锻炼。

2生产实习在职业技能竞赛方面的效果

我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在前期的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摸索与创新,使得教学效果更上一个台阶,尤其是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生产实习后,综合素质的提高效果明显,主要体现在职业技能竞赛及企业评价上。

我们的学生在参加完一轮生产实习后,无论实践能力还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都有较大的提升,这在国赛期间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非参赛学生在大赛期间担任接待、引导、服务等工作。当时正值酷暑,同学们在承受恶劣天气的同时,还要做好各项工作,这是实习期间锻炼的身体素质;接待各方客人时能做到热情大方,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这是实习期间锻炼的与人沟通,待人接物能力;遇到突况时能及时汇报,紧急稳妥处置,这是实习期间锻炼的心理素质与实践能力;在值班过程中认真负责,忠于职守,互相帮助,这是实习期间锻炼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

学生们通过测绘技能竞赛,也收获颇丰。不仅专业技能在生产实习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而且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更好的锤炼,还通过比赛获得了企业的一些赞助,仪器设备、测绘软件、图书资料等等,这还不算,关键是这一取得好成绩,名声远扬了。原来根本不知道我们学院有个测量专业的好多单位都找上门来要人了。比赛刚结束不久,就有单位打电话要我们参赛的学生,月薪一万!九月底,浙江绍兴一中专学校的副校长亲自带队来我们学院要我们参赛的学生到他们学校当实验老师,正式事业编,年薪十万;北京的测绘企业老总,河南省测绘院的院长等等都亲自带队来我院洽谈校企合作事宜;除此之外,全国各地的一些企业都打电话来要人,因为对一些企业的不了解、不熟悉,我们没敢贸然让学生去。

3生产实习在企业用人方面的效果

我们在几次生产任务中,都要求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进行了评价,企业指导老师为学生打分,并核发考核表,尤其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等职业素质,进行重点评价,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得到了有效的改进。

我们的学生得到了企业的好评。在顶岗实习期间,在有些单位,我们测量的学生去了没几天就当上了组长,带着别的学校的测量毕业生工作,指导他们干活;经理对他们的表现很满意,刚去一个多月就给他们加薪了;也有学生刚毕业不久就凭着较强的技术水平和很强的责任心当上了项目经理。以前合作过的企业,每年都来要新毕业生,而且提前预定;第一次与我们合作的企业,非常肯定我们的学生,要求以后继续合作;还有一些没合作过的企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我院的学生情况,纷纷联系要人。

4结束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生产实习,已在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和办学水平,提升院校的社会影响力,促进院校的教学、教改走向快步轨道等方面初见成效,以后本着为更加有利于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升本专业在省内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增强竞争力,促进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提高综合办学水平,为学校和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培养合格的高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还需进行学术交流、办学交流、实践教学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培养优秀的测绘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昌华,王少安,王庆林,测绘工程专业测量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J] .测绘工程 ,2005 .14(1)

[2] 张济生,对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1. (2)

[3] 张放平,强化实践教学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J ] .中国高教研究,2007,16(17)

[4] 赵国刚,创新教育理念创建和谐校园[N] .北京:光明日报, 2007.11.14

[5] 厉以宁,21世纪我们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J] . 新华文摘,2000(9)

生命工程专业范文2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食品的营养健康、工艺设计与社会生产,食品的加工贮藏与食品安全卫生的学科,是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科学与工业工程的重要桥梁。

随着世界人口膨胀带来的粮食危机不断加剧,以及食品领域大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和人们对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关注加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食品行业内的工程设计领域,营养健康领域,安全检测领域,监督管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与作用。

生命工程专业范文3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全生命周期;碰撞检测;设计变更;设施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1-0195-04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全称建筑信息模型[1],是指基于最先进的三维数字设计和工程软件所构建的“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为设计师、建筑师、水电暖铺设工程师、开发商乃至最终用户等各环节人员提供“集成、模拟、分析”的科学协作平台,帮助他们利用三维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其最终目的是使整个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各个阶段都能够有效地实现建立资源计划、控制资金风险、节省能源、节约成本、降低污染和提高效率,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BIM技术的引入提供了工程项目所需的各种基础数据,保证了领导层决策的反应速度和精度。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建筑设计、施工和后期项目运行维护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得到了广泛应用。

BIM可以从建模和应用两个方面来理解[2]。从建模的角度来说,BIM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图形模型,同时还包括了工程项目的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以及相关的项目周期信息等数字模型;从应用的角度来说,BIM完全数字化,支持建筑工程中各种运算的形式,并且它是动态的,可以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随时给模型添加各种工程信息,以满足项目的各种需求。

在BIM的定义及各种理解中都强调了“全生命周期”这一概念,事实上,BIM正是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BLM)的核心技术。该文结合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卷烟厂基于BIM的三维综合信息系统项目研究BIM在卷烟厂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各阶段中的典型应用。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卷烟厂三维综合信息系统项目是“黄山”精品线建设项目的配套项目,是数字烟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烟厂建设在协作方信息化应用延伸的体现。本项目贯穿“黄山”精品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分为三维参数化设计验证、三维施工配合、三维综合信息系统集成应用三个阶段。该项目是BIM在烟草行业技改项目中全生命周期应用的典范。

1 BIM在管线协调设计中的应用

碰撞检测[3]是指检查分析管线之间及管线与其它专业的设备、风管、梁、柱、基础、钢结构和电缆桥架等形成的直接交叉的硬碰撞,管线与相邻管道绝热层交叉或是与管线安装、检修预留空间交叉形成的软碰撞(小于设计规范规定的间距),管线与设施设备在其行进工作路线上形成的动态碰撞。

在卷烟厂复杂的项目设计中,管网设施由于系统繁多、布局复杂(如图1所示),常常出现管线之间或管线与结构构件之间发生碰撞的情况,给施工带来麻烦,影响建筑室内净高,造成返工或浪费,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传统的设计流程通过二维管线综合设计来协调各专业的管线布置[4],多专业叠合的二维平面图纸图面复杂繁乱,不够直观。仅通过“平面+局部剖面”的方式,对于多管交叉的复杂部位表达不够充分。这就导致二维平面图在冲突检测方面存在天然的缺陷:管线交叉的地方靠人眼观察,难以进行全面的分析,碰撞无法完全暴露及避免。特别是对于大型的、结构体系复杂的建筑,在梁高变化较大的地方,常常解决了管线之间的碰撞,却忽略了管线与梁之间的碰撞。此外,管线交叉的处理均为局部调整,很难将管线的连贯性考虑进去,可能会顾此失彼,解决了一处碰撞,又带来别处的碰撞。

BIM技术完美的解决了传统二维管线综合设计的不足。BIM是可视化的,它将专业的、抽象的二维建筑描述通俗化、三维直观化,将原本在真实场景中实现的建造过程与结果,在数字虚拟世界中预先实现。对于卷烟厂这样的大型工程项目,采用BIM技术进行三维管线综合设计有着明显的优势及意义。BIM模型是对整个设计的一次“预演”,建模的过程同时也是一次全面的“三维校审”过程。

BIM模型将所有专业放在同一模型中,对专业协调的结果进行全面检验。由于模型对实际物体的高度仿真,传统方式不能清晰表达的部分均能得到充分展现,从而将一些看上去没问题实际上却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暴露出来。BIM软件可以全面检测管线之间、管线和土建之间所有碰撞问题(如图2所示),根据碰撞检测报告中的碰撞点,在三维模型中快速定位碰撞位置并查看碰撞的详细信息,对碰撞信息和碰撞问题处理状态信息进行维护,在土建和设备施工前尽可能发现所有隐藏的错漏碰缺,方便项目各参与方协同处理这些问题并优化二维施工图。基于BIM的管线碰撞检测详细方案参见图3所示。

总之,BIM三维管线综合设计能更直观、明了、高效、充分、精确的协调各专业的管线布置。

2 BIM在施工变更中的应用

由于卷烟厂项目实施的复杂性、长期性和动态性,使得设计阶段不可能预见和覆盖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可能的变化,因此对于此类大型建设项目而言,施工阶段对设计的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变更的时间和因素可能无法掌控,但变更管理可以减少变更带来的工期和成本的增加。

设计变更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施工过程中反复变更施工图导致工期和成本的增加,而变更管理不善导致进一步的变更,使得成本和工期目标处于失控状态。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一局面。借助BIM对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变更对其它专业造成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实现从全局角度对局部变更进行考量,实现变更的可视化控制,有助于对变更作出及时而准确的决策。

进入土建施工阶段后,根据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情况,及时更新BIM模型。施工难免发生项目变更,通过对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进行影响分析,可以降低设计变更带来的风险。通过BIM技术,在可视化模拟环境中进行变更内容模拟,可以直观的分析变更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及对其他专业造成的影响,并对变更内容工程量及工程造价作出快速准确的评估。

2.1变更影响分析

在可视化模拟环境中进行变更模拟,直观的分析变更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及对其他专业造成的影响。对于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重大设计变更,业主方可以将原施工图设计方的设计变更方案以“变更验证通知单”的形式通知BIM设计师,BIM设计师据此建立变更模型,并对其进行各专业碰撞检查分析,将变更影响分析模型及“变更影响分析报告”提交业主方。图4为可视化模拟环境下变更影响分析示例。

2.2 重要节点施工模拟、安装指导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根据需要对重要节点、施工难点部位进行施工模拟,或提供节点三维施工详图,协助工程技术人员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并有助于施工工期及成本控制。

2.3 实时模型变更

在施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设计变更,原施工图设计方需要及时以“设计变更通知单”的形式通知BIM设计师,BIM设计师据此更新BIM施工配合阶段模型。根据变更调整模型,可对变更造成的材料和对其他专业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总之,在施工阶段用BIM进行可视化变更管理,通过设计模型文件数据关联和远程更新,建筑信息模型随设计变更而即时更新,消除信息传递障碍,减少设计师与非专业人员的信息传输和交互时间,从而实现对设计变更的有效管理和动态控制。

3 BIM在设施管理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以项目运作为主的建筑行业与长期连续运营的设施管理(Facility Management,FM)行业一直处于割裂的状态。以BIM为杰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是将其整合的最佳媒介,这使得全生命周期管理前进了一大步。尤其对于当代中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历史进程而言,以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和视野,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和设施管理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合肥卷烟厂可视化设施综合管理系统(如图5所示)基于BIM技术,集成和管理项目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的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实现项目设施的可感知、可视化的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获取设施的各类信息,组织设施维护活动,对维修检修过程进行模拟等(如图6所示)。主要功能概述如下:

3.1卷烟厂模型管理

根据工厂建筑物空间位置和建筑内的功能区划,对三维信息模型进行组织,对模型文件、模型命名及编号进行管理,形成和真实运营环境一致的模型体系。通过模型体系或对模型内容进行检索的方式打开浏览模型,对工厂模型进行漫游、平移、缩放、查看、定位等操作。

3.2设施位置管理

基于工厂模型对建筑物的空间进行分区、命名、归属和管理,并对设施的空间位置进行定置管理,可生成区域定置图及清单。对设施设备的安装位置进行设置,从信息流和物流的角度对构成各专业子系统的设施设备、管线及接插件进行设置,并定义它们的链路关系。设施位置信息不仅包含工厂的可见部分,也包含隐蔽工程,例如: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吊顶和墙体中。

3.3 设施系统分析

工厂模型中存储了设施设备和管线的链路关系,由设施设备和管线构成的链路与专业子系统或子系统的一部分相对应,在系统中建立三维可视化的卷烟厂各专业子系统的有向图数据模型。管理人员通过本功能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中浏览各专业子系统,并进行关联性和影响性分析,结合卷烟厂模型集成的资料和实时数据,能够实现对设施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3.4 设施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

设施全生命周期数据包含设计图纸、三维模型文件、在其购置、验收、安装、调试、运行、管理、改造和报废等全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全套随机技术文件(图样)、以及设备的申购报告、批复文件、论证文件、投资文件、订购合同和验收报告等资料。可视化设施综合管理系统利用数据库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按多种分类对设施数据进行管理,提供友好的三维可视化交互界面和强大的检索功能,支持模糊查询和全文检索,使工程技术人员能够高效、科学、全方位的对全厂设施的技术资料进行管理。

3.5 公用设施维护管理

在卷烟厂投入生产期间,厂区建筑结构设施(如墙、楼板、屋顶等)和设备设施(如设备、管道等)都需要不断得到维护。一个成功的维护方案将提高设施设备性能,降低能耗和修理费用,进而降低总体维护成本。基于BIM的可视化设施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发挥空间定位和数据记录优势,合理制定维护计划,分配专人专项维护工作,以降低设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的概率。对一些重要设备跟踪维护工作的历史记录,以便对设备的状态提前作出判断。

参考文献:

[1] National BIM Standard-United States TM Version 2, National Institute of Building Sciences building SMART alliance[S]. 2012.

[2] 刘晴,王建平.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生命周期管理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 2(3).

[3] 赵志安.基于BIM概念的管道综合碰撞检查软件。BIM与工程建设信息化——第三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

生命工程专业范文4

关键词:生物化学;计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Q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230-1

项目资助:计量特色生物类专业就业竞争力提升研究(HE20041)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生物化学知识已经渗透到了生命科学的各个学科[1]。中国计量学院生命学院的《生物化学》为校平台课程,课程组自建院以来,承担本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检验、药学及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随着中国计量学院生命学科的发展及形势的变化,为体现相关专业的“计量”特色,我们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和措施,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并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1 “计量”特色的《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 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难度大而且复杂

众所周知,《生物化学》属于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中较难的课程,本课程各种分解与合成等生化反应途径十分复杂,如许多酶(包括发挥酶的催化活性所需要的辅酶和辅基)的结构非常复杂。生物分子的合成与分解途径十分复杂,有些生化反应途径甚至多达数十步,如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1]。

1.2 学科发展快、课程内容多,与学时相对较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学科的交叉和不断深入,在生物物质代谢及代谢组学等方面的研究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2][3]。然而,现实情况是,课程组成立近7年来,《生物化学》课程的学时数却未有增长,事实上还有轻微的下降(从2009年起,中国计量学院由每个学分的17个学时改为16个学时,总学时由原来的120减少到112个)。因此,上述问题尤其显得突出。

1.3 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脱节严重

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对发展有“计量”特色的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检验和药学等专业,对理解生命的基本规律具有极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4],同时,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对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也十分必要[5]。因此中国计量学院的《生物化学》课程既具有基础性,也具有互通性。酶的结构、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氧化磷酸化的机理等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是,在目前的生物相关产业的生产实践上鲜有应用。

综上所述,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中国计量学院的《生物化学》在把握学科发展前沿的同时,适应培养、体现“计量”特色以及新的专业教育形势的需要,将创新意识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对我们《生物化学》课程组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2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实践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生物化学》课程组通过组内讨论,并汲取同行的宝贵经验,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2.1 针对现存的问题,修订新的《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修订新的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编写了新的《生物化学》实验教材(目前正在编写理论课程的教材),自制了《生物化学》教学多媒体课件。我们删减了和其他课程如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课程重复的内容,增加了生物分子信息传递、物质代谢调控等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学科前沿内容。

2.2 鼓励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由于我校《生物化学》开在二年级的第一个学期,许多学生对大学的学习方法还没有完全适应,有的学生仍然像在中学时那样,遇到有不懂的地方缺乏正确的方法。因此我们强调区分内容,提倡预习与复习,鼓励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2.3 注重生物化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的联系

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理论联系实际,如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技术与现代生物工程中蛋白质药物的分离纯化的联系、酶抑制剂与食品、外来检疫性害虫的防治及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基因调节系统研究与基因工程技术的密切关系以及新技术如基因芯片,RNA干扰等在研究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中的应用等等。既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又可以教育学生克服应试习惯,争取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

2.4 加强《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我们通过在讲授生物化学发展中的重大发现时将所涉及到科学家及他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介绍,从而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同时受到解决问题方法论上的启迪,这样十分有利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我们还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实验课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生物化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David L.Nelson,Michael M. Cox.Lehninger's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5th Edition [M].New York:W. H. Freeman,2008.1-21.

[2] 朱龙华.生物化学工程研究进展[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02(3):225-228.

[3] 成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会及存在的问题[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5(4):398-399.

生命工程专业范文5

人文素养如此重要,然而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令人堪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道德似乎为人们所忽视,更多的是如何获取利益,土木工程涉及到建筑和各种基础设施,这些工程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它的质量直接关乎人的生命以及社会形象,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豆腐渣”工程不计其数,“豆腐渣”工程在我国一直是人人喊打,却久打不绝;被发现的“豆腐渣”工程,有大火“烧”出来的,有洪水“冲”出来的,有行人“踩”出来的,有地震“震”出来的。这些说明什么呢?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国无德不强。缺乏道德素养的引导即使有重罚也很难抵挡在利益驱使下的恶行,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去树德,以人为本,多一些正义、多一些爱心、多一些高尚,只有这样才能造出更多更好的建筑和设施,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二、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职土木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培养和形成,成为笔者思考的重点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挖掘学生潜力,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精神,让学生能够用心去创造和工作,用责任去面对每一个建筑和作品,注重细节,把每项工作都做到实处,用人格去保证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让悲剧少些,让世界充满幸福。

首先是用人文气息去感染学生。校园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十分重要,怎样让校园充满人文气息,用这种气息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受到一定的人文熏陶呢?谈到建筑,大家不难想到我们的建筑鼻祖鲁班了,在校园中塑雕塑,同时要重国学之风,把孔子、孟子等名家的塑像引入,建成一个名家林。同时打造名言警句文化墙,用名人的名言去规范学生的言行,让他们能够读懂什么是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做到的、应该具备的素养。运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进行宣传,宣传一些经典故事和事迹,让学生去探讨,从而获得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还可以增强业余文化氛围,强化社团、兴趣爱好小组相关工作,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形成处处有文化、学校重文化、学生习文化的良好氛围。英国教育学家罗伯特•欧文曾这样说过:“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一个好的环境可以感染人、熏陶人,让学生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素养。

其次是用人文知识去丰富学生。学习相关专业课时可以引入与其密切联系的人文素养知识,这样既有专业的深度,同时又有知识的宽度,对于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度都有较大的提升。专业课上设置人文知识问答,用问答式教学方式扩充学生人文知识,例如鲁班的故事,孔孟的为人之道,等等。人文知识不可局限于单一面,应该是多面的、多维的。从本专业的本职出发,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指导其今后的从业理念和工作方向,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和使命神圣。画面教学方式或许可以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记录了多个瞬间的不同画面,让学生去品读人生,与爱随行,或许是伟岸的建筑——北京“鸟巢”,让人感到土木工程学的神奇;或许是地震给建筑物带来的毁灭,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让人感到土木工程学的厚重;或许是沿海地区的“人工岛”,让人感到土木工程学的广阔。有这样一个画面,一名土木工作者用心绘制着图纸,做着各种标记,计算着各种报价,形成相关方案,也就是工程的多维蓝图,最后通过多次修改,同时不断努力实践,造出一系列的美丽的“风景”。在这些细节中,让学生感受到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细致的工作方式和高度的责任意识。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必须具备负责的工作精神,只有这样才可能无愧于心,造福于民。通过这种直观的教育方式,拓宽学生知识网络,人文素养与专业知识互通,共同进步,构建人文土木框架。

再次是用人文理念去塑造学生。形成一种理念需要构造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标准和体系,而这种课程体系是内容和精神的完美融合,绝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叠加,而是有选择的有机结合,例如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心理学,这是必备的,每个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都必须要学习一定的心理学,遇到一些压力时能够顶得住,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国学,这是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礼仪知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社会交际学,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人交流沟通。以开阔学生视野为原则,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专业知识、思维习惯和精神气质等多维度融合,科学、人文和艺术兼具。通过这种全面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具备科学和人文双重精神,既会做事,又会做人,形成“以人为本,造福社会”的人文理念。

最后是用人文精神去引导学生。实践课程必不可少,我们要运用各种方法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这里人文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土木工程专业人文精神关乎生命,关乎后世,责任重于泰山,日常见习,面对的是工人,面对的是建筑,面对的是使命。对于工人,要多关怀,他们需要爱护,用温暖的言语问候他们,体现以人为本;对于建筑,要多关心,它们亦有生命,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用细致的态度完成它们;对于使命,要多关注,这是土木专业特别需要重视的,关注使命,关注人性,关注责任。让学生在见习实践中懂得人文精神,提升自我素质,更好地进入角色,适应需要,造出优秀作品,服务社会。

生命工程专业范文6

 

1991年我到加拿大的西安大略大学留学,同时担任该校“工程伦理学”课程的助教(T.A.)。这是一门面向全校工科学生开设的选修课。尽管它不是任何一个系的必修课,但是每个学期的学生人数高达400人。基本原因是,工科学生在毕业取得学位以后往往要参加“职业工程师”执照考试,而工程伦理学是该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该课程的考试由两部分组成,期中论文占40%,期末笔试占60%。作为助教,我的工作是批改期中论文和期末考卷。期中论文的内容至今记忆犹新,它主要是要求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工程伦理学理论原理和相关法律规则对一个真实案例做理论分析。

 

该校化学工程系的某学生在毕业后在一家小公司幸运地找到了一份工作,很快他发现这是一项对环境有严重破坏效果的工程。经过初步考虑,他发现自己主要有四个选择:①辞职,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自己做破坏环境、违背伦理的事情,但是,在当时恶劣的经济状况和就业环境之下,再找一份工作绝非易事。在尊重个人利益的西方价值体系中,这种考虑是合乎情理的。②劝说公司老板増加环保措施,事实上在此之前己经有工程师提出过这种建议,结果是惨遭解雇。③告密,希望政府环保部门能够阻止这项工程的继续实施。政府可能对公司课以罚款,公司将倒闭,最终他还是会失去工作,最重要的是,告密违反了“对雇主忠诚”的原则。在欧美早期的各种工程师职业规范中,这一条曾经被列为“最高原则”。当代工程伦理体系尽管加上了“对职业的忠诚”和“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忠诚”,然而“对雇主忠诚”和“保密原则”仍然得到工程界和社会公众的普遍承认。④若无其事、继续工作。这样虽然可以暂时保住工作,但是必须昧着良心干破坏环境的工作,而且一旦东窗事发,同样面临公司倒闭和个人失业的命运。更严重的是,这个年轻人还会失去经过几年努力而获得的“职业工程师”执照,而且短期之内无法重新申请。何去何从?这位年轻人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

 

因为该案例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所以学生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尽管如此,这种案例分析提高了学生学习工程伦理学的兴趣,并为他们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工程伦理选择提供了一次实战训练。现在看来,工程伦理学的教学和制度性实施为保护环境和公众利益提供了一种除政府行为(比如对公司处罚)以外的另一种有效措施。这里面包含某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东西。工程伦理学是一块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虽然工程伦理的概念在西方工业化初期的某些行规和条例中己经开始出现,然而主要是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主题,工程伦理的研究、教学和制度性实施在西方各国才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比如美国工程和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在20世纪80年代就明确要求美国各大学的工程教育必须包括工程伦理的教育课程才能通过认证。1996年推出的美国工程师“工程基础”考试的修订本也包含了工程伦理的内容。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工业发达国家的工程师专业组织也都纷纷制定或更新了本专业的伦理规范,认同、接受、履行工程伦理规范是成为职业工程师的必要条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台湾的工程界和教育界也把工程伦理教育作为工程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并开设了工程伦理学课程。

 

2工程伦理学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在过去的几年里,构建和谐社会和追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主旋律。像计划生育政策一样,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因为随着经济的持续増长,不可再生的资源将越来越少,环境的污染和恶化将抵消经济増长所能带来的所有成就,工程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缺失将给社会带来广泛、有时可能是巨大的灾难性后果。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像环境污染之类的现象是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是经济増长的必然代价。这种观点是以历史决定论为思想基础的,即历史的发展必须遵循自身的某种严格的逻辑规律,我们不可能跨越历史发展阶段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曾经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1957)中从理论上系统地批驳了历史决定论6]。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相信,在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危害以及纠正这些错误所将要付出的巨大代价之后我们不可能有所作为,我们必须重复西方发达国家己经走过的弯路和陷阱。新一届中央政府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将国家发展战略从过去的追求单纯的经济増长调整为追求可持续发展,全面的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生活的第一主题。用西方的话来说,工程伦理学在当代中国是一■项“政治上正确^(politicallycorrect)的事业。

 

作为研究工程伦理学的学者,我们是否己经准备好了呢?显然没有,事实上我们已经滞后于时代的步伐。政府目前比我们的动作更快。国家人事部、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年6月己经联合颁布《关于印发“注册环保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环保工程师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并规定,申请全国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考核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考核认定条件,经测试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证书》。根据同期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的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环保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编辑的《注册环保工程师执行资格考核认定测试手册》,参加考试的人员不分专业方向,但是,凡是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程项目的主要工程师都必须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证书》。考核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①涵盖环保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②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物理污染防治等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

 

关于考试内容有两点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第一,《测试手册》完全缺乏伦理和道德的维度,也就是工程伦理学中的典型内容,比如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对雇主、职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忠诚,工程伦理的基本原则,各种利益冲突的处理,等等。从文化差异上来看,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实行的是仁义和道德政治,并非法治,这种政治文化在国民的心理特征中有根深蒂固的积淀。相比之下,西方的政治具有明显的法治特征。中国目前的目标是构建法制社会,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可以放弃道德和伦理的维度。实际上两种政治理念各有长处和短处,如果说法治主要强调的是外在的社会约束,那么道德伦理主要强调的是内在的自我约束,没有理由认为我们只能取其中的一样而必须放弃另一样,两者应该是互补的关系。在我国构建法制社会是否完成,何时能完成都存在疑问的情况下,特别是工程伦理在西方国家己经证明工作有效的情况下,完全放弃伦理道德维度和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显然是一个错误。所以我国工程伦理学界的首要任务是要争取将工程伦理的内容放进各种职业工程师资格考试中去。

 

第二,目前的考试和学习内容对工程师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伦理挑战和利益冲突没有太大的直接帮助。西方的工程伦理学教育己经经历了两个主要的发展时期。开始采取的是“从上致下”的教学方法,即首先讨论的是工程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则,然后再将这些原理和原则应用于工程的实践案例,教学实践证明效果不理想。然后普遍采用的是“从下致上”的教学方法,即从案例教学出发,然后再引入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原理原则分析。教学实践证明,“从下致上”的教学方法能很快引起工科学生学习工程伦理学的兴趣。像本文开始介绍的那种案例分析显然对工程学生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伦理挑战和利益冲突是一次实战演练。

 

3工程伦理学在中国的学术建构

 

目前看来工程伦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术研究:由几个主要的理工院校牵头,系统研究欧美各国的工程伦理研究、教学和制度实施状况,翻译国外重要的工程伦理学教材。②课程教育体系的建立: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开始编写自己的工程伦理学教材,培训工程伦理学教师队伍,在理工院校开设工程伦理学的选修课。逐步争取工程伦理学成为全国理工院校工程教育的必修课。③开展工程伦理学的中国化研究,收集本国的工程伦理案例,研究西方的工程伦理学基本原则和理论体系,中西伦理文化的区别,整合中国当代和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建立成熟的工程伦理学基本原则和理论体系。④推动建立中国的“职业工程师”考核制度,并使工程伦理学成为相关考试的内容。

 

在我国发展工程伦理学有必要借鉴我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经验。我国的生命伦理学在邱仁宗先生的倡导下,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己经初具规模。己经形成北京、上海和武汉三大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中国的生命伦理学研究己经取得国际学界的认可,并于2006年8月在北京承办了第8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医学伦理学己经成为全国医学院的必修课程。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制度己经得到生物和医学界的认可,原来是生命伦理学的学者找生物和医学研究者做伦理审查,现在是他们主动找上门要求做伦理审查,因为在国际著名生物医学杂志上必须有伦理审查委员会(RB)的审查报告。综观我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过程,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案例研究,②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和价值体系的理论分析,特别是四个基本原则之间的冲突和关系研究。③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和价值体系的中国化研究。目前我国的生命伦理学研究己经进入第三阶段。

 

工程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同为应用伦理学,尽管两者有所区别,还是应该有许多共同之处。在我国发展工程伦理学应该观察生命伦理学过去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他们的成功经验。比如工程伦理学的理论发展可能也要经历类似的三个阶段。工程伦理学界是否也可以建立工程伦理审查委员会,政府让工程伦理学专家对重大工程进行工程伦理审察,并使它成为一种制度?在科学全面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环境下,这可能成为一项有益而且长期可行的措施。当然西方目前己经证明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职业工程师”执照制度。

 

工程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一方面,它们应该从理论伦理学获得理论资源;另一方面,它们可能为理论伦理学的理论新发展提供经验动力。在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次观察手段和实验仪器的改进(比如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都会带来大量新的科学事实,这种新的科学事实都无一例外地为科学的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基础和动力。对伦理学而言,情况可能类似。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大量新的伦理事实和种种前所未有的伦理问题,这种新的伦理事实和问题应该为伦理学的理论发展提供新的经验基础和动力。应用伦理学可能使理论伦理学脱胎换骨,成为一门经验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