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的要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外阅读的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外阅读的要求

课外阅读的要求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外阅读;阅读目标;阅读量;阅读书目;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90-02

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加强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学也成为题中之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提出了如下要求:应积极扩大阅读视野,具有较为广泛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还应学会如何自主、正确地选择课外阅读材料,通过课外阅读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虽然有这样的要求,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课外阅读并未真正引起高中生、家长及语文教师的切实关注。进入高中阶段后,由于沉重的学习压力和高考负担,大部分高中生及语文教师均将目光集中于语文教材的W习及相关练习上,学生根本无暇顾及课外阅读,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也极少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变得越来越不乐观。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的阅读方式变得多元化,学生的阅读内容也变得纷繁多样。这些变化,使得语文课外阅读的价值重新被发现,使得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必要性重新被认定。基于此种情况,相关教育者需对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策略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从而有效促进高中生的课外阅读。

一、有效确立课外阅读的目标

要想真正开展好课外阅读,首先必须确立有效的课外阅读目标。课外阅读目标,一般可分为学生课外阅读目标与教师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目标两大部分。第一,学生课外阅读目标。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目标应为:通过课外阅读,掌握科学的课外阅读方法与技巧,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充分体验到课外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对外界进行认知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获得审美素养的提升。第二,教师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目标。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目标应为:在对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充分调查与了解的基础上,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应逐步总结与探索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策略。要稳步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要求。设立上述课外阅读目标之后,学生可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二、提高师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与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未形成切实、准确的认识与理解。应该怎样提高师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呢?第一,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对高中语文教师而言,首先必须充分认识高中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唯有真正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除此之外,学校对高中语文教师也应提出一定要求,要求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广泛、有效的指导。教育局在组织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培训时,也应引导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予以一定重视,并积极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指导。第二,要提高高中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更能扩大对外界的认知,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审美素养等。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经常提醒高中生要不断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当高中生和高中语文教师都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后,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方能稳步开展与实施。

三、有效确定课外阅读量与时间

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假如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过大,无疑会占据过多的学习时间,不利于高中生正常课业学习的开展;若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过小,则无法取得预期的课外阅读成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进行了明确规定:高中生每年的课外阅读量应不低于一百五十万字,每年至少要阅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或者其他文本。因此,高中生应严格依据该要求积极进行课外阅读。高中语文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方面,也应给予科学指导,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进行十五分钟的课外阅读,每月至少阅读半本书,每年至少阅读五本书。如此一来,就可以轻松实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要求。除此之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在每周单独抽出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课。从高中语文的具体教学时间与任务安排上看,高中阶段抽出少量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具备条件的。

四、积极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

从古至今,优秀书籍不计其数。其中,有优有劣。为更好地引导高中生开展课外阅读,避免一些劣质书籍影响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积极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高中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时,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生阅读的二十部作品必须积极推荐。在此基础上,还应积极推荐其他一些优秀书籍。值得注意的是,高中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推荐相关课外阅读书目时,应与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有效结合起来。例如,执教《边城》一课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完整的《边城》小说;执教《雷雨》一课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完整的《雷雨》小说;执教《荷塘月色》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完整的《朱自清散文》等。这种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方式,不仅可以扩大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高中生加深对相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另外,高中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时,应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推介,诸如《围城》《文化苦旅》《冰心文集》等。与此同时,还应向高中生积极推荐一些知名报刊,比如《读者》《意林》。

五、结合多种方法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应在课外阅读方法上对高中生进行有效指导。在具体的课外阅读方法上,学生应重点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

(1)粗精结合,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积极指导高中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学生尤其应做好粗读与精读相结合。比如,阅读《红楼梦》时,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故事情节时应快速浏览;在理解人物塑造手法时可逐字阅读、细细品味。只有将粗读与精读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成效。目前,很多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或仅采用粗读方式,或仅采用精读方式,这样的阅读方法均是不科学的。因此,高中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指导高中生做好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进行粗读与精读,将粗读与精读有效结合。

(2)做好笔记,提高阅读能力。高中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应积极做好阅读笔记,做阅读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成效。高中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经典名句,这些经典名句对高中生的文学素养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学生若能在阅读时将这些经典句子记录下来,并在之后进行反复阅读、揣摩,定然会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指导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重点提醒高中生做好读书笔记,做好读书笔记能帮助高中生更好地提升文学素养。

(3)定期交流,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为高中生搭建课外阅读的交流平台,如建立QQ群或微信群等,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心得、交流课外阅读方法。在QQ群或微信群中,学生要积极分享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摸索出的一些好的阅读方法,供其他同学借鉴。对于一些在课外阅读中摘录的经典句子,也可与大家进行交流。除此之外,教师通过QQ群或微信群,可以及时指导高中生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并教给学生一些好的阅读方法。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4)持之以恒,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对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只有做到持之以恒,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持续不断的提升。除此之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在日常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督促高中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课外阅读。高中生只要长期坚持课外阅读,必将会由量变发生质变,产生理想的阅读成效。所以,无论是高中生还是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方面,均应做到持之以恒。

(5)阅读展示,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督促高中生写课外阅读心得。学生写的一些较为优秀的阅读心得,教师应将其张贴在班级阅读栏或学校的公告栏中,让其他同学进行阅读、体悟,从中获得更多有益的课外阅读体验。这样的做法,对那些阅读心得写得较好的高中生而言,是一种积极的鼓励,可以鼓励他们在今后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进行课外阅读。同时,也可鼓励其他高中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写课外阅读心得,从而不断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6)鼓励发表,提高阅读能力。S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报刊的发展也步入一个新的台阶。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应积极鼓励高中生根据课外阅读所得,撰写文章发表在相关报刊上。学生在报刊成功发表作品之后,他们无疑会增添更多的成功体验和动力,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会更愿意将读书心得写出来形成文章,这势必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目前,很多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并不强,这样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进而促进高中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活动,不断提升课外阅读能力。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促进更多高中生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不断提高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成效,教师应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有效确立课外阅读的目标,提高师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有效确定课外阅读量与时间,积极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结合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粗精结合,提高阅读能力;做好笔记,提高阅读能力;定期交流,提高阅读能力;持之以恒,提高阅读能力;阅读展示,提高阅读能力;鼓励发表,提高阅读能力。只要能认真完成上述要求,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就必然会不断提升。事实上,有效促进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策略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方面,在具体过程中仍有很多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和把握。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参与到高中生课外阅读策略的研究中,不断丰富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延平.反思与开拓――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刊,2004(06).

[2]邹金桃.手机阅读引入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摭谈[J].课程教学研究,2012(02).

[3]秦俊巧.论语文课外阅读教学重要意义及指导方法[J].语文建设,2012(14).

[4]张健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课外阅读的要求范文2

一、让量化敲开课外阅读的门

(1)增加课外阅读的量

中学生课外阅读要有质的飞跃,没有量的积聚是不行的。为了适应越来越高的课外阅读要求,应提高中学生阅读的量。可以先要求学生阅读课后出现要求掌握的名著,如《伊索寓言》《昆虫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阅读课文节选的全文或与课文和课后名著密切相关的文章或者著作。如学了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的人物,可以引导读闻一多的《死水》《最后一次演讲》,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学了《沁园春·雪》可以引导读《诗词选》等。从课本读到课外提到的名著,从课后名著读到其他相关的、符合中学生阅读水平的作品,通过不断的扩充,让学生真正做到有量的保证,为质的飞跃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使课外阅读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2)加强对课外阅读的量化

量化指的是目标或任务具体明确,可以清晰度量。在课外阅读中的量化应是指中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文章或著作后应达到的明确的可以度量的指标。有量的要求,没有量化的细则,那么课外阅读也是一句空话。在这个信息的时代,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的接收,而不喜欢主动的钻研。当教师布置课外阅读的时候,他们总能想到一些不经过阅读就能完成作业的方法。这种课外阅读是虚设的。如何有效的进行课外阅读应该做好几点。

1、有布置,有量化

有布置无检查等于没有布置,有要求没反馈等于没有要求。所以教师在布置课外阅读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检查。在布置的时候就应该有量化的标准,为学生课外阅读作出明确的,可以清晰度量的指标,引导学生按量化的要求完成阅读。这种量化不应是几篇读后感,几千字的摘抄,应更加具体,更能量化学生对名著的掌握成度,且这种量化在检查阅读情况的时候应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有检查,有成效

如果检查这道最后的关卡成了虚设,可想而知以后的布置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我们既然要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检查,就应该出实效,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起到鞭策及考评的作用。如何做到有成效呢?首先教师应和学生看同一版本的书籍,对学生所看的名著了然于胸。这就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能真正的使检查落实。其次,可以拟定形式多样的检测形式:如试卷检测、辩论会、讨论会等。以良好的检查监督体系引导进行有成效的检查,通过有成效的检查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课外阅读。

二、让亮化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

亮化是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书本中与众不同的闪光点、自己对书中内容独特的见解并把这些闪光点在讲台或组内闪亮的进行展示。一味机械的量化往往会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没有激情。在中学生课外阅读中,为了使学生从被动的读到主动的欣赏,应该让阅读有亮点,让学生去享受阅读的成就和喜悦。这种成功就是阅读的亮点,把这种亮点展示出来就是亮化。

1、有收获,有分享

一个收获、一个分享都是一个亮点。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觉得有收获的应拿到课堂上来分享,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和课堂的主人。在收获与分享中去学会如何品析文章;在收获与分享当中体会阅读的乐趣。

2、有感触,有展示

学生在阅读当时往往会有一些东西学得很有感触,有种要表达出来的欲望,所以在一本名著读完后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成为讲台的主人,讲述自己的看法、观点。刚开始可以少一些,关键是要让每个学生都应有话可说。这就需要教师在检查的时候就引导学生,找出自己阅读的亮点,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风采。

三、让规范化引导学生走向自我阅读

从要求到愿意,从检查到展示,从被迫到喜欢,从喜欢到习惯是一个过程。对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最终应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像一种毒素渗透到学生的骨子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让阅读规范化,为终生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1、规范要求:对要求的提出应规范,让学生明确应做什么,这样才能有效的阅读。

2、规范符号:对阅读过程中的圈点勾画等符号应作明确的要求,让学生规范化的标示文章内容。

“不动笔墨不看书”,要做到动笔墨就应让学生学会规范化的读书符号,也就是圈点勾画法。比如说重点词句可以加着重号,有疑问的可以打波浪线加问号,遇到不认识的字查拼音写在上面,中心句可用双横线,段落层次用竖线,重要信息圈起来等符号。

3、规范批注

课外阅读的要求范文3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课外阅读教学 模式构建 新课程标准

一、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的现实意义

1.当前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面临的窘困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为语文的阅读带来了一片新天地。初中生三年课外阅读260万字的规定,激荡着广大一线教育者的心灵。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由于受传统观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等因素影响,语文课外阅读基本被教师和学生抛弃,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被割断。尽管,近年来有关教育主管部门一再强调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许多教师和学生也不同程度地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教者们仍然心事重重,他们不知这260万字如何打下去,如何使学生内化它,如何检测学生阅读的数量、质量?因而,在课外推广阅读这一想法始终不能真正落到实处,最终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分析、理解、感悟的能力较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迟迟得不到提高。

2.语文教师、学生及家长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偏差

在当前的部分语文教师心中,课外阅读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而已,做不做,抓不抓都一样,有的甚至把学生看课外读物,当成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在广大学生心目中,课外阅读是软任务,可做可不做。而且,由于没有得到教师恰当指导,学生随便捡书而读,加之教师无科学的评价标准与恰当的检测手段,使学生漠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一部分学生直到初中毕业后,都没有原原本本地读过课程标准推荐的一些阅读书目。在较多家长心中,应试教育现状使他们也很难放开手脚“纵容”自己的孩子去接触经典名著,甚至有家长把孩子捧读小说视为“毒瘤”。

3.国内外对语文课外阅读研究的不足

有资料表明:虽然国外对课外阅读策略研究较早,但大部分仅从阅读技巧与方法上作列举式的阐述,对怎样引领学生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掌握自己的内驱学习力,却研究不足。国内的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外语领域,且大部分研究者来自于大学,研究内容多为外语课外阅读策略教学,而对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却未曾过多地涉及。

4.体现了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阅读,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从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我国阅读专家曾祥芹和韩雪屏提出新世纪人们必须迎接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同时,我国的教育正由原来的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对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考试题中把考查阅读能力作为重点改革,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越来越被摆在一个突出的地位上加以关注和研究。

二、构建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1.把握课外阅读的特征

(1)趣味专题性

阅读兴趣是学生对阅读活动产生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条件。所谓“专题性阅读”是指为了解决某个课题而进行的有计划、有选择的研究性阅读,要求学生以研究探索的方式去阅读课文,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阅读专题相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在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促进个性的最优发展。学生对某一阅读材料产生兴趣后,就会萌生“一路追问下去”的念头,进行所谓的“专趣味题研究”。

(2)灵活开放性

语文课外阅读的灵活开放性表现在:阅读时间上,不受课内阅读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的限制;阅读环境上,打破了课堂或教室的限制,阅读地点可根据阅读的需要灵活选择,如阅览室、路边等;阅读内容上,它的外延可以无限扩展,可扩展到各门学科,以及自然、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3)自主合作性

语文课外阅读的自主性表现为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对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的选择拥有自主选择权,因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合作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课外阅读是读者个性化和社会化行为的统一过程,学生在充分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要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2.明确课外阅读教学的目标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激发兴趣,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以教改实验为基础,倡导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构建课外阅读基本教学模式

(1)分析课外阅读意义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向学生渗透课外阅读的意义,讲清课外阅读对于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明白加强课外阅读教学既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又是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也是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

(2)营造课外阅读氛围

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需要我们为学生创造环境幽雅的阅读环境,如安静整洁、光线较好的阅览室等,同时运用激励性的语言,通过自身榜样、同伴榜样的树立,逐步在班级中形成争相阅读的浓厚氛围。

(3)构建课外阅读小组

信息论告诉我们:学生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同伴。因此,组织好阅读小组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小组一般由学生自由组合而成,人数可在4―6人之间,组合前要考虑到阅读学习的方便性、相似性、补偿性等因素。

(4)推荐课外阅读读物

我们在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读物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读物的篇幅长短、内容深浅,如中国四大名著、外国名著及贴近学生生活的青春类书籍等就可以推荐。此外,也可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自己来推荐,教师把关。同时教育学生在阅读时不能好高骛远,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5)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科学的阅读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著名学者郭启宏先生提出四种读书法:①信马由缰法,②蜻蜓点水法,③囫囵吞枣法,④改弦易辙法。阅读时,我们应指导学生根据读物的内容及自身的阅读需求,灵活选择阅读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精略结合法、读写结合法等。

(6)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组织系列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强化阅读习惯的形成,如竞赛类活动、讲座类活动、读书交流活动等。

课外阅读的要求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8-0030-04

一、 问题的提出

(一)新语文课程对学生阅读的量和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而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部分必须靠语文学习、靠阅读来完成,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中熏陶、浸染习得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小学阶段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并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由此可见,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设法和家长配合,做好家庭阅读的组织工作,更重要的是利用学生在校时间,组织实实在在的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二)学生的终身发展呼唤着有效的阅读

语文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让学生领悟祖国文化魅力,建设个人语言文化家园,为幸福人生奠基。要想完成这一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必须要有一定的阅读量作保证,阅读水平、阅读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高。教师要引领学生有效地开展阅读活动,积累智慧和情感,在主课堂上做到合理高效的阅读,追求教学最优化,使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更多的书籍,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生命奠基。

有效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要从语文学习规律的角度,着眼学生个体的发展,即以“立人”为核心,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和精神共同成长为目标,从教材出发,整合各种阅读资源、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一种开放而底蕴深厚的母语学习。从有效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的视野看,语文学习既要着眼民族的未来,又要着眼学生个体的发展,引领学生关注文化、亲近母语,通过体验与熏陶、理解与扬弃、鉴赏与反思,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

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但是一些学生和家长对此的认识却失之偏颇。有很多学生认为读课外书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也有很多家长认为读课外书会耽误孩子的成绩。可见,由于应试教育的浓重阴影,使得被誉为开启智慧之门的课外阅读受到无辜的“冷落”,使得期待点燃智慧火花的孩子竟然与“读书之乐”无缘。

(二)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

学校调查发现:25%的学生每天都读课外书,31%的学生经常读课外书,45%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课外书。其中29%的学生读课外书是家长和老师的要求。究其原因,电视、VCD、电脑游戏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极大的冲击。47%的学生看电视的时间每天超过一小时,26%的学生每天超过半小时。数据表明更多的学生在电视与课外书之间更喜欢前者,但是如果让学生过分地依赖声像材料,久而久之,就会削弱儿童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不喜欢读文学类的书籍

阅读是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然而学校在5~6年级的学生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57%的学生不喜欢读《三国演义》等经典文学作品,30%的学生喜欢读漫画类;78%的学生喜欢看脑筋急转弯。学生课外读物的量少且窄,无疑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障碍之一。

(四)课外阅读指导不够

我们常说:得法与课内,就是要在课内严格阅读训练,让学生学会阅读。然而一些老师抱着急功近利的想法,以本为本,守本固本,考什么教什么,学生即使有课外阅读,也是在应考模式里兜圈子,使学生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从而丧失了课外那片肥沃的土地。学校调查表明80%的学生希望老师在阅读课上引导大家读,89%的家长认为学校很有必要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希望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三、有效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为了提高学生广泛阅读的实效,应以课堂为载体,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促使学生不断地结合文本进行深刻的思考,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

(一)结合课堂教学,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是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开来。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联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注重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课外阅读的要求范文5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阅读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48-1

在新理念的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关键作用,现在学生的课外阅读已经成为了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热点问题。课外阅读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对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巩固,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育中的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课外阅读要与学生的个人兴趣结合起来

在老师指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阅读心理上的个性差异,每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一样的,它会受到个人能力、年龄、爱好、家庭背景、民族、知识结构等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个体间的差异。

另外,语文老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讲故事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不管是城市里的孩子还是农村里的孩子,他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听别人讲故事,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精力非常集中,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这一共同特性,来激发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举一个例子来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格林童话》、《海尔兄弟》、《安徒生童话》、《郑渊洁童话—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等故事都非常适合小学生的阅读口味。语文老师可以从这些故事中节选出一部分有趣味、非常富有感染力的片段讲给学生听,在讲的过程中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在故事精彩的地方故意制造一些悬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向学生推荐这本书,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去阅读来找到相关的答案。

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不应该采用统一的标准,而是应该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充分了解,弄清楚其兴趣所在,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专门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使其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的阅读情感对于学生有着一种极为重要的熏陶作用。课堂中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对学生起着一种巨大的感染力,学生能从中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之令人陶醉,点燃起阅读的情感之火。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阅读的爱,这也与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相一致。

二、课外阅读要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与各个学科联系起来,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语文课程的编排要具有广泛性、综合性,所涉及到的题材也要多样化,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语文老师在利用好课堂教学资源的同时也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或相关作家的同类作品,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阅读。比如说,在学习了《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后,老师要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水浒传》中国的古典名著,让学生去关心文本中主人公后来的命运,激起学生阅读探知的兴趣;学习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可向学生推荐《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让学生去认识一位聪明机智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鲁滨逊;学习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负荆请罪》,可引进《史记》,让学生了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组织学生举行历史故事比赛……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轻轻轻松松地接触到不少名作,完成课内向课外的延伸阅读。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读物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三、必须把课外阅读和说写练习结合起来

课外阅读并不是单纯地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语文读物,而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在课外阅读的同时也要加强说和写的能力,从而使得语文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要求学生在一定期限内写一定数量的读书感悟,还可以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成语记录下来作为作文写作时的素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实现课外阅读的目的。有条件的话老师可以开展相关的活动,比如办黑板报、文学知识竞赛、课外阅读交流会、阅读之星选评等等,借这些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心理来促使他们主动课外阅读,强化读写训练。与此同时,老师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心得体会,结合课堂教学、开班会、户外活动等环节来让学生展示个人的阅读情况,使学生增加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最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四、课外阅读要与家庭教育结合,营造阅读的氛围

课外阅读的要求范文6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阔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在内的多方面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作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在400万字以上。

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调查时间

2006年8—9月

(2)调查对象

采取随即抽样的方法,选取了甘肃省永昌县的五所农村初中学校(新城子中学、红山窑中学、焦家庄中学、东寨中学、六坝中学)的七至九年级的学生,每校分别抽取200名,共一千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8份。

(3)调查内容及方法

为了解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1、学生阅读动机和兴趣;

2、学生阅读时间;

3、学生的阅读种类;

4、学生的阅读方式;

5、学生阅读书籍的来源;

6、学生阅读时间及做读书笔记的情况;

7、阅读中外名著及杂志报刊的情况;

8、学生阅读数量。结果采用问卷调查法、数学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社会调查报告格式 ·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 ·中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及其具体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768份,问卷调查整理后得到如下结果:

1、阅读兴趣和动机

阅读兴趣:

A 感兴趣70%,

B 一般 24%

C 不感兴趣6%

阅读动机:

A 增长知识,开拓视野48%

B 娱乐休闲8%

C 提高写作能力 44%

从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动机来看,大部分学生喜欢课外阅读,也认识到课外阅读能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写作能力。

2、阅读的时间

阅读时间段:

A 双休日24%

B 完成学习任务后49%

C 随时读27%

阅读时间长度:

A 每周2小时内20%

B 2-4小时56%

C 4-6小时20%

从阅读时间看,大多数学生能够坚持每周阅读,基本不读的只占4%,这说明学生大部分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3、阅读的种类

阅读种类:

A 作文选 30%

B 故事书 8%

C 影视娱乐10%

D 中国古典名著 15%

E 童话寓言 10%

F 武侠小说 3%

G 杂志 1%

H 诗歌散文 2%

I 卡通类15%

J 言情小说2%

K 报刊类5%

L 外国名著 0%

从阅读种类看,喜欢看作文选、卡通类口袋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人数多,其次是影视娱乐,童话寓言和故事书的人数也有一定比例,但对杂志、报刊、外国文学名著,诗歌散文的涉猎几乎为0。

4、阅读的方式方法

阅读方式:

A 随便翻翻8%

B 应付式15%

C 认真做笔记77%

有无计划性:

A 有计划30%

B 无计划70%

从阅读方式和有无计划地阅读上来看,学生阅读存在很大问题,如无计划性、无目的性,没有养成良好的作读书笔记的意识和习惯,这些也将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质量。

5、阅读数量

阅读数量:(一学期阅读量)

A 10本以上0%

B 5-10本 0%

C 1-4本 75%

D 0本 25%

从阅读数量上看,一学期读5本以上的为0,还有25%的学生一学期未看一本书。这与《新课程标准》一学期阅读要求相距甚远。对《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的文学书目调查中发现,阅读5本以上的只占5%,阅读5本以下的占75%,一本都没看过的占25%。

6、阅读书籍来源

阅读书籍来源:

A 自己买50%

B 向别人借30%

C 学校图书室20%

从阅读书籍的来源看,学生有自己购买书本的条件。

7、他人对课外阅读的影响

他人对课外阅读影响:

A 父母40%

B 老师38%

C 朋友20%

D 亲戚2%

从他人对课外阅读影响看,教师的影响仍然很小,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作用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

1、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较高,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为主要动机;

2、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且阅读量不足;

3、学生课外阅读的种类单一,无选择性;

4、自主地会做笔记的学生较少;

5、学生读中国古典名著和卡通类娱乐杂志及影视作品的比例大,而对现代诗歌散文、小说和报刊类涉猎较少。

五、反思与建议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课外阅读量如此贫乏,尤其文学名著阅读量严重不足,对科技读物也不重视。课外阅读量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自2000年试行新教材以来,任课教师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知识面太窄,看的课外书太少,很多问题无法交流,语言感知能力较差。课堂内的一些问题因少于或没有接触过此类知识而无法议论,无法自行解决,这样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很多能力无法得到锻炼。从调查中发现,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都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部分学生也非常喜欢,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有能力购买一些课外读物,可为什么课外阅读量还如此少,课外知识还如此贫乏?审视我们的教育环境,教育方法,本人觉得有如下原因:

1、教师不真正重视课外阅读。教师比学生更清楚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教师为了完成指标,让学生扎进作业堆,只顾“眼前利益”,没有对语言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思考,没有在策略上取胜的意识。不会留些空余时间让学生看课外书,更没有心思指导学生看课外书。调查中发现,“阅读书源”来自自己购买的比例大,研究“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的潜力很大。“影响课外阅读的原因”是教师不重视。调查中,老师没有强行要求的占60%,很多学生在回答“为什么不看课外读物”时说,老师不强行要求,也看不懂。

2、电视、音乐等视听媒体的冲击,这一代孩子基本在电视机、VCD前长大,他们更热衷于那些图像式、声音式的东西,对文学的迷恋程度大大降低了。阅读的启蒙教育太晚了,看书并不是为了领略语言文字世界的精湛,而是图消遣,寻开心。如今,家家户户都了有电视、VCD机。于是不少学生把课余时间都花在看电视、听音乐。80%的学生把“休闲娱乐”当作阅读目的,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一代人的知识贫乏、思维贫乏、文学修养贫乏、这是十分可怕的。

面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这些教育者又该如何呢?

首先,学校尤其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变苦教、苦学为讲究策略的巧教活学。新课程的推行,考试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侧重于学生能力的考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全体语文教师应认真贯彻素质教育,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减轻作业量,调整出课时让学生读书。给出书目让学生去读,没有书籍的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购买到2本。学校也应开放图书室,为学生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培养阅读氛围。语文组还可以开展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知识竞赛,提高学生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