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营销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营销文化

营销文化范文1

[关键词] 文化 文化营销 理念

文化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文化也是影响销售人员制定营销策略的一个重要依据,尤其是当我们的消费者来自不同文化状态下的时候。

一、文化和文化营销

对于“文化”应当如何界定呢?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文化的定义已经有600余种,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文化展开深入的论述。在这里我将引入19世纪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E・B・Taylor)对文化的定义。泰勒认为,文化是复杂生活的整体,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习得的其他各种能力与习惯。文化营销作为一个刚刚兴起的营销理论,其理论体系尚未成熟,仍需要在市场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于文化营销的理解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文化营销是指企业经营者运用文化资源通过文化理念的设计创造来提升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在满足和创造消费者对真善美的需求中,实现市场交换的一种营销方式。也有人说,文化营销涵义有四,其一为企业需要借助于或适应于不同特色的环境文化开展营销活动;其二为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时,须综合运用文化因素实施文化营销策略;其三为文化因素需渗透到市场营销组合中,制定出具有文化特色的市场营销组合;其四为企业应充分利用CI战略与CS战略全面构筑企业文化。

综合这些学者的观点得到:文化营销是一个组合概念,它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充分运用文化的力量与消费者达成默契,从内心去影响和引导消费者的行为,在满足和创造消费者对真善美的需求中实现市场交换的一种营销方式。

二、文化营销产生的背景

文化并不仅仅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长河中已经形成的民族、宗教、哲学、风俗、艺术等,它同时还包括人类在已有文化基础上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成的新文化。

1.文化营销是营销学理论不断发展的产物。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市场营销学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飞速发展,70年代的严峻挑战,一直到今天其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其中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约翰・麦吉特里克于1957年提出的“市场营销观念”,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影响着市场营销学和市场营销行为,被认为是现代市场营销学的第一次革命。其观点认为,市场营销应由以前的以产品为出发点,以营销为手段,以增加销售获取利润为目标的传统经营哲学,转变为以顾客为出发点,以市场营销组合为手段,以满足消费者需求获取利润。其中,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营销思想,一直到今天仍影响着企业的营销行为。

文化营销地提出也是针对特定消费群体的特殊需求提出来的,是麦吉特里克观点的一个细化和延伸,是营销学理论不断发展的产物。

2.文化营销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进入21世纪,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单纯依靠同质的产品和服务使企业无法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突显自己的优势,那么,企业应如何从内在去打动消费者呢?现代企业竞争方式已逐渐由有形竞争转化为无形竞争。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引导消费者购买行为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重视文化、利用文化是大势所趋。

3.文化营销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现代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断趋向于个性化和情感化。消费者的购买过程已不再单纯是一个追求基本物质满足的过程,而更注重于在整个购买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价值,消费本身也已成为一种文化,就好像肯德基在美国只是作为一种快餐形式而存在,而在中国,我们走进肯德基更多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国文化。

4.跨国、跨文化经营为文化营销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那些跨国、跨地域的经营者不得不考虑如何改变自己产品才能使那些说着不同语言、持有不同的精神信仰、有着不同肤色和口味的人将自己的产品摆在他们的家中。当然,这些跨国公司在迎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喜好的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在不触犯他国禁忌的情况下作为本国一个独特的文化象征销往他国,这的确也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很大的市场。当你看到可口可乐每年全球的营业额时我想你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5.文化营销适应了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趋势。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趋势。经济与文化作为支配人类社会活动的两大主流,其关系越来越紧密,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经济活动受到文化的影响,文化因素不断渗透到企业的产品生产设计、广告宣传、形象塑造等活动中;另一方面,文化本身也日益成为一种消费对象,形成一个庞大的文化经济产业,名胜古迹、文学艺术、民间工艺、体育、教育等文化活动正日益走向市场成为文化产业。企业的营销活动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自然而然也无法逃脱文化的渗透。

由此可见,“文化营销”的提出是一种趋势和需要,它的提出使企业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发展,同时又为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

三、文化影响下营销市场的现状

在当今的营销市场上,我们不难看出,文化在其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文化中的一些精华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享受,是被人们所推崇的。所以,一些厂家将自己的产品赋予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这样既可以迎合广大消费者的口味,同时又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如江苏红豆集团的“红豆”品牌享誉国内外,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令“红豆”品牌身价倍增。

综观当今国内外营销市场,在文化的影响下总体呈现出了两种大的趋势,一种是适应文化的需求,一种是创造文化的需求。

1.适应文化的营销方式

企业之所以要采取适应文化需求的营销策略是由于世界上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所以需要企业在面对不同情况的时候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以满足不同文化下不同人群的偏好。例如,婴儿一次性尿布在美国的广告是“妈妈更轻松了”,就促使美国年轻妈妈慷慨解囊;而同样的产品在日本的广告是“宝宝更舒适了”,这才能打动日本妈妈的心。由此可见,企业要做到的便是适应文化的需要。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社会习俗、准则和禁忌,销售者在制定促销计划之前需要研究不同国家消费者判断及使用产品的方式,而这项研究往往会使他们感到惊奇。例如,法国男人使用化妆品和美容品相当于其夫人的两倍;德国人和法国人比意大利人吃更多的有品牌的包装通心粉;意大利儿童喜欢用面包片夹巧克力条作零食。而坦桑尼亚妇女不会给孩子吃鸡蛋,因为怕他们变秃头或者体虚。

消费风俗、道德规范、语言文字和审美标准等,都深受消费者文化底蕴的影响,每一位消费者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感受着不同的种族文化和区域文化。文化不同,人们的审美观,以及生活方式便有很大差别,从而左右人们的购买和消费行为。国际营销活动中,不小心触犯“文化禁忌”,其结果往往是惨遭失败。例如,我国一家外贸公司出口胶鞋鞋底的花纹恰好是阿拉伯语“”(真主)的变体字,这不仅使我们在经济上蒙受损失,还在当地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在国际营销活动中,我们不能未加可否地便使用本国、本区域环境中养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来分析处理别国、别区域遇到的市场营销问题。

2.创造文化的营销方式

众所周知,“适者生存”是自然界演化的一个法则,同样这也是企业营销活动的法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对于环境束手无策,企业要做到的不仅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另外还要运用自己的经营资源去影响和改变营销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活动空间。

当我们能够将自己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带到另一国家并且被当地居民所接受时,我们便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很大的市场,并且该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的便是美国的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两家快餐店可以说在今天已享誉全世界了。他们凭借的便是自己统一的标准化的经营风格,他们这样做了,很幸运,他们也成功了,于是我们在中国也能看到来自美国的小丑和KFC。当然他们在将自己销往别国的时候,也多少采取了一定的本土化措施以适应当地人的口味。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KFC和美国的KFC又是不同的。KFC在美国只是繁忙工作人们充饥的好去处,而在中国,去KFC成了一种时尚的高品位的消费,就像我们前面所说到的,我们去KFC更多的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国文化。在中国,他的文化价值要远远超出于它的实际价值。同样,西方人为什么能对中国的唐装青睐有加呢?我想他们在唐装华丽外表的背后看到的一定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根据以上分析,文化成为现代营销理论的重要观念,并且已经成为采取适当的营销手段和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的依据。这种文化指导下的市场呈现出浓厚的文化气韵,它作为一个营销理念,不仅从新的角度激活了营销市场,同时提高了人们的品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科特勒市场营销教程》.华夏出版社.2001

营销文化范文2

关键词渠道渠道冲突文化环境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营销渠道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越来越被看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战略要素。于是,有了“渠道为王”、“得渠道者得天下”的说法。

西方学者对营销渠道的理论研究较早,主要集中在渠道结构和渠道行为两个领域,而渠道冲突是行为领域的一重要研究对象,因为任何渠道有合作也有冲突。透过国外渠道冲突及其管理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界定在相对成熟的市场体系内,或者植根于超级组织体内部来进行(Michman和Sibley,1980)。即意味着对渠道系统进行研究时,只重点研究组织和成员自身的行为,包括竞争、冲突、合作以及关系等,而忽视了宏观环境(如经济、文件、政治、法律、社会价值观等)。有的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但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更缺乏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这也直接导致了许多以典型西方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为基础的营销渠道理论在地理和文化上的局限性。事实上,营销渠道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中,它们必须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运作,而这些外部环境又时时影响着营销渠道管理。这些环境因素很多,其中一重要因素就是社会文化环境。西方学者对于我国市场的具体环境研究不多,这需要我国的研究人员自己来认真研究各环境因素。

1渠道冲突的内部因素研究

渠道成员之间要进行合作,矛盾或冲突就难以避免,SternL.W.和EL-AnsaryA.就说过渠道合作与渠道冲突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谁也离不开谁。企业要做好自己的渠道就必须认真研究渠道冲突。国外对渠道冲突的定义有很多,比较权威的是LouisW.Stern和AdelI.EI-Ansary(1996)提出的定义,他们认为渠道冲突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某个渠道成员发现其它某个或某些渠道成员正在阻止或妨碍自己完成目标。

导致渠道冲突的原因有很多,如传播误解,渠道成员不同的目标和有分歧的专门化功能,以及联合决策过程的失误;不同的经济目标,渠道成员不同的意识形态;不恰当的渠道结构;不同的感知、领导风格、销售付款条件和目标等。许伟波总结了企业渠道冲突的根源主要来自于客观成因、直接成因、环境成因和现实成因4个方面(见表1)。新晨

2渠道冲突的环境因素研究

营销文化范文3

相信很多家庭在选购家居建材时都遇到过类似的烦恼:健康、环保、家、幸福、爱、高端、时尚等宽泛的概念频繁出现在营销过程中,让人无从选择。其实,这是在进行所谓的“文化营销。

随着人们对生活格调的追求、看重品牌价值的消费者肯定会关注其品牌文化。没文化,何来格调呢?于是,商家看准了大众的消费心理,大力推行文化营销,旨在提升品牌格调,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如今,我们被商家各类文化营销方式“狂轰乱炸”,总觉得“文化营销”已是陈词滥调,尤其是在家居建材行业,消费者被泛滥成灾的家居文化营销弄得“累觉不爱”。

何谓文化营销?作为竖立产品个性,赋予产品灵魂的方式,文化营销是有意识地构建企业的个性价值观并寻求与消费者的个性价值观匹配的营销活动,在现今时代显得更为重要。企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将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加以提炼,创造出某一具有核心价值理念的概念,通过这一理念向目标客户传播产品或服务所包含的功能取向、价值理念、文化内涵、时尚观念、科技知识等,从而激发心理共鸣,力求价值观的认同,促使客户购买。

如果前面提到文化营销的定义还不够直白,那么上个世纪90 年代格兰仕微波炉利用“文化营销”成功培育市场的案例就能更为直观的表达文化营销的含义。

从一个十几个人的小作坊,到成为世界最大的微波炉生产企业,格兰仕仅用了短短七年的时间。奇迹是如何创造的?格兰仕的成功,取决于文化营销战略的成功。为了快速拓展市场,公司确立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营销”策略,即通过长期、大规模的消费引导,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公司斥资数百万元在全国150 多家新闻媒体上开辟“微波炉菜谱500 例”栏目,指导消费者做微波炉菜肴,吸引了全国各地微波炉消费者的极大兴趣,效果非常明显。格莱士微波炉利用文化营销手段进行整合营销,在企业和消费者两者之间巧妙地找到了价值匹配点,赋予产品灵魂,不仅培育了市场,更培育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从而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如果现代的家居建材企业能够找到和消费者契合的价值匹配,相信也能和格莱士一样轻松运用文化营销占领市场。

成功的文化营销让文化与产品和谐相处,但若文化被生硬地嫁接到产品中,反而有品牌绑架了文化的味道。原本“文化营销即是文雅的喊叫”却变成了变了味道的“吆喝”。那么该如何“文雅的喊叫”是目前家居企业最为头疼的。

营销文化范文4

[关键词]文化产业;品牌营销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3-0083-02

1品牌的力量

品牌是企业及其商品的符号,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可,通过对品牌的认可体现出来。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而符号消费正是建立在满足人的自我实现的基础上对文化符号的体验,进而满足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对精神享受的要求。”

人们对知名品牌商品的迷恋,演变成“商品拜物教”,即商品带上与其无关的魔力,身份高贵的感觉与拥有时髦商品神奇地联系在一起。比如最新的电子产品出现,人们争相购买。

企业财产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而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品牌建设包括品牌意识、品牌定位、品牌延伸、品牌传播与品牌维护等方面。圣贤老子云:“三十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此言概之:“有”给人带来益处,“无”则发挥了功用,即越看不见的东西,越是有价值的。文化企业品牌蕴含的文化,作为无形的、看不到的事物,是企业的魂。

例如,百年老字号对品牌的追求,诠释了优秀企业对品牌包含的质量文化、审美文化与顾客文化的追求,历经岁月洗礼,老字号的品牌与声誉在百姓心中培养了忠诚度。百年老字号对品牌文化的务实维护,带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中国文化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相比起步较早发达国家的文化企业,中国的文化企业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成长中的产业会遇到成长的烦恼,中国的文化企业应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地及时发现问题,高效地解决问题。

21品牌意识不够,缺少国际性文化企业品牌,缺乏相应的带头人文化产业关系国家战略,整个国民经济面临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产业升级,我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创造强国,短缺在于:一是没有品牌;二是产品附加值太低,处于产业链的末端。缺失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品牌,进而缺少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人物,缺乏创新性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企业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品牌的所有权不属于国家和政府,而是属于企业自己,资产可以买卖流动,品牌所有权是可以交换的,品牌所有权的流动变化不是国籍的变化,而是企业所有权的变化。对此,多数企业的品牌意识还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22品牌战略缺乏,品牌文化含量不够

现今文化企业对品牌的定位、传播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仍停留在品牌宣传的初级层次广告上,即只关注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的宣传上,而没有提升到文化境界和魅力的忠诚度。

由于政策导向、营销机制、融资模式,民众对文化产业重视不够等原因,导致我国目前文化企业发展还处于较低级的局面,大多数文化企业规模较小,品牌传播缺乏持续性,一些企业只做有形产品,不愿把钱花在无形资产上,不愿投入资金规划和传播品牌,广告营销活动没有长期规划,三心二意,营销效果大打折扣,文化企业品牌难于成型和发展。加之近年来国际上各大文化企业集团抢滩投资中国文化产业市场,我国文化企业知名品牌较少,高科技新型文化企业品牌更少。

3中国文化企业如何传播与维护自身品牌

品牌是企业及其商品的符号,是企业信誉及其产品质量的“代言人”;同时也承载着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所以,优秀的文化企业应以这两方面为基点塑造、传播、维护企业及其产品的品牌。

31品质过硬,诚信服务

经济活动是有关信任的游戏。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的传播依靠消费者的口碑和宣传,广告虽是品牌宣传的主要方式,但广告主要塑造产品的知名度。而品牌的深度依靠消费者的口碑。

很多产品不是主要通过广告、市场营销得以风行的,例如,星巴克、Google、Facebook、iPhone以及微信、小米。优质的产品让用户从看门人切换到推荐者、传播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未付酬的推荐和传播。推荐者不是在利益压力下的“要我传播”,而是在无利益压力下的“我要传播”。

32挖掘中华优秀文化与创意相结合

一旦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给养,结合时展特征加以延伸阐发,不忘本才能开拓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发展。

文化商品首要属性是文化的承载,文化是一种再生资源,永不枯竭的资源。可以重读一本书,反复看一部电影,基于这样的特性,文化商品的营销需要新颖,要使消费者相信,他们需要消费一下这种商品,才不会与时代脱轨。但创意不是任意而为,只有产生与消费者心心相印的对接,才能保障其接受的有效性,针对不同性别、年龄、个性与学识的消费者,创意也应该有所不同。2014年“腾讯微信新年红包”就是现代通信平台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经典案例。

33重视品牌的长期战略,传播正能量品牌文化

好莱坞的经验,就是人性共鸣的题材。美国的畅销书产业与电影产业就是一个产业,美国很多影视材料来自畅销书,像《哈里・波特》,根据电影里的场景做成主题公园,能够继续盈利;好莱坞很多电影故事都是历史上有传播基础的,像《泰坦尼克号》、《珍珠港》、《乱世佳人》等。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源于好的故事、好的内容。

五十年磨一剑!宜家的价值远远超过其精致又便宜的沙发和书柜的家具连锁店,其背后是一整套难以仿制的高效精良的产业运作系统――品牌、设计及销售渠道的“一体化品牌模式”。宜家的成功不仅在于它整合了商流、物流,而且它整合商流、物流的核心理念――生活方式。正如英国一家媒体对宜家的评价:它不仅仅是一个店,它是一个宗教;它不是在卖家具,它在为你搭起一个梦想。在人们心中,用宜家IKEA已经像吃麦当劳、喝星巴克咖啡一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宜家实行的是自有品牌战略,所有商品都是宜家专利OEM委托定制的,它独立承担产品在流通中的一切风险。品牌核心能量的形成从来源上可分为五种:管理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权力优势、市场优势。所以,卓越的品牌来自强大品牌核心能量。宜家品牌的真正核心是让顾客成为品牌的传播者,而非硬性的广告。

参考文献:

[1]蔡尚伟,温洪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12

[2]厉无畏创意改变中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125-126

[3]吴伯凡产品统领一切,品牌,战略靠边站[EB/OL].wwwMBAClubcn,2013

[4]刘峰宜家――卓越的品牌[EB/OL]cn,2007

[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2009:135

营销文化范文5

文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一般认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实际征服自然的物质生产能力;精神文化是指人们的知识水平、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容。文化是影响人们行为(包括消费行为)最核心的因素。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消费者的需求有很大差异,企业必须重视这些差异,实行差异化营销。同时,企业也应考虑到文化的动态性和发展性,特别是当今的世界已成为一个开放性系统,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由此造成了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对许多产品的需求差异正在缩小,甚至变得相同或相似。因此,企业也应考虑采取适当的无差异营销,实行标准化生产。总之,在跨文化营销中,企业既要“存异”,也应“求同”。

二、“存异”———适应性策略

文化适应是指企业的决策要适应社会文化的特点。文化适应的基本前提是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并主动适应这种差异。为此,企业必须具备两方面的知识,即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具体知识是指某种文化存在的一些显而易见的特点,如一个国家的人们信仰什么宗教,有什么清规戒律,有哪些禁忌,受教育程度,风俗习惯等,这类知识是容易学习和预料的。抽象知识则是一种充分理解和体会不同文化之间微妙差别的能力,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这些在不同文化之间有很大差异。如果企业确认自己的产品面对的消费者的文化与本土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而又无法改变时,就应采取文化适应性策略。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文化因素是很多的,这里主要就产品的特点、语言文字、审美观、技术标准、包装和标签等问题进行分析。

(一)产品特点

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可能存在不同的需求特点,这是由于地理、经济、生活方式、等差异造成的。如日本人住宅狭小,欧美人的住宅宽敞,销往日本和欧美的地毯规格就应有所不同。就摩托车来说,亚洲人主要用做交通工具,美国人用于赛车或玩乐,加拿大人用于放牧。用途不同,上述不同消费者对摩托车的性能、结构等需求就不一样。日本的本田摩托很好地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世界各地的销路都很好。再如,中东地区气候干燥,容易出汗,那里的消费者喜欢气味浓烈、易挥发的香水,含油脂多的化妆品无人问津。我国出口到热带国家的农机具,由于气候炎热潮湿,往往脱漆,影响了产品的声誉。这就要求企业对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购买能力、产品用途和产品的使用环境等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以便准确地确定产品的质量、结构、功能和特点,从而非常深入地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

(二)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要素之一。从市场营销角度看,国际市场上语言文字的种类、使用范围、使用习惯、语言歧义、语言禁忌和语言敌视很容易使买卖双方产生沟通障碍。即使同一种语言文字也可能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涵义,如西班牙使用的西班牙文和南美各国使用的西班牙文,就有很大差异。产品外销时,一定要注意语言文字的准确性。这方面最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错误。一是忽略一词多义。有时同一个字、词在不同的语言文字中意思可能相差甚远,使用不当,就会闹出笑话。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推出“NOVA”型雪佛兰轿车。“NOVA”的英语意思是“神”,而西班牙语的意思是“跑不动”,结果该型车在南美西班牙语地区根本销售不出去。二是直译不当。我国某企业出口的“芳芳”牌牙膏,被翻译成英文“FangFang”,该词在英文中有“毒牙”之意。试想,谁愿使用“毒牙”牌牙膏!三是习惯用语考虑不周。有时,同一个字、词除了其本身的含义外,还有一些习惯性所指。如我国有些产品使用“金鸡”牌,出口时译成英文“GoldCook”,而“Cook”在英语俚语中是“色鬼”、“不正经的男子”之意。对语言文字的选择和利用,是市场营销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必须首先了解目标市场的语言文字状况,选择消费者容易并乐于接受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使用不当,会阻碍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和认识。如果存在语言敌视和语言禁忌,更要慎重对待,以免触犯消费者。

(三)审美观

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阶层的人们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审美意识、审美方法和审美习惯。企业不注重审美观的差异,就难以设计出适合不同国家、不同习俗的产品,也难以使广告和包装发挥作用。这就要求企业的营销活动既要符合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审美观,又要按消费者的审美需要开展营销活动。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色彩的喜好和禁忌不同。欧美人以白色象征纯洁,中国人以红色象征喜庆,东南亚人普遍厌恶绿色,因为它是疾病的象征。美国是化妆品生产大国,但其化妆品在日本的销路却较差。究其原因,是美国化妆品的色彩不符合日本人的审美需求。在美国,人们普遍认为,皮肤略为深色或稍黑是富裕阶层的象征,因为只有富裕者才有较多时间和金钱享受日光浴,皮肤才较黑。因此美国人崇尚深色化妆品。日本人属东方皮肤类型,审美中以肤色白为美,因此也就不乐意使用美国的深色化妆品了。同样,对同一种图案、标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也不一样。我国的一些产品喜用动物或花卉等作为标识,出口时受阻,就是这个原因。大象深受印度、东南亚人喜爱,法国人则认为大象懒惰。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但在穆斯林地区不受欢迎。日本人厌恶荷花,意大利人、美国人不喜欢。企业的营销人员必须熟悉并重视这些差异。做到有的放矢,使自己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特别是在许多国家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消费动机中求美动机占据重要地位的情况下,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四)技术标准、包装和标签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不同,产品政策不一样,对产品的材料构成和技术标准等要求也不一样。如美国政府对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食品所含色素、清洁剂中磷酸盐的含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尤其是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多年来是公认的上乘佳品,但近年来对日本的出口却越来越困难,原因就是因为该产品中含铅量太高,不符合日本食品卫生法安全标准。因安全和其它原因,许多国家对产品的包装和标签也有严格要求。英国排斥法国牛奶,因法国是按品脱而不是按公斤制进行包装。加拿大政府规定进口产品的标签、说明书要同时使用英法两种文字。各国对产品的材料构成、包装和标签的总的要求是安全、精确、可信,不能产生诱导现象。经济越是发展,企业越是要重视社会市场营销观念,使自己的产品既符合各国政府的规定,满足全社会的利益,又满足消费者的利益,这样才能为自己营建一个和谐的营销环境。

三、“求同”———标准化策略

适应性策略实际上是差异化营销策略。此策略虽然适应面广,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但实施的难度较大,而且会增加企业的产品开发改进成本、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从而导致企业向消费者索要高价。企业实行标准化策略,向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提供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容易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降低成本和价格,促进消费者的购买,增强企业竞争力。除此之外,企业实行标准化策略还可能基于以下原因:

(一)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借鉴

文化具有动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社会的民主化、自由化,文化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世界的日益开放,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借鉴。所有这些都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需求变得相同或相似。典型的例子如可口可乐、牛仔裤在全球的流行,麦当劳快餐店在中国落户等。再有,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消费者总体生活水平的差距。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标准对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影响较大,导致后者对前者消费模式的仿效。美国哈佛大学的西奥多•李维特就曾指出:“世界正成为一个共同市场,不管人们居住在何方,他们都要在这里寻求相同的产品和生活方式。环球公司必须忘记国家和文化间的特殊差异,而集中精力满足世界性的需求趋势”。

(二)改变文化,创造需求

现代营销观念是以顾客为中心的观念。在该观念指导下,企业应适应,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面对市场,企业并非只能完全被动地去适应它,也可以主动地去改变它。事实上,企业对因文化因素造成的营销障碍并非完全无能为力。企业可以有意识、有计划地促成文化的变化,主动介绍和提倡新产品、新思想、新观念、新生活方式和标准,促使其它文化背景的消费者改变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从而接受相应的产品。日本人原没有吃面食的习惯。从五十年代开始,美国企业在日本大力宣传推广面食,并最终让日本人接受了面食制品。这是改变文化创造新需求的典型例子。

营销文化范文6

作者:余芳 单位:福建省永安市供电有限公司

在电力企业中直面客户层的营销文化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在最外层的,这一层虽然是最底层最简单的文化组成,但是其也是直接面对客户的,对电力企业的日常营销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直接是企业的形象层。在这一层的电力营销中,应该构建完善的服务文化,加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友好的联系与沟通,维护客户与企业固有的关系,并且进行潜在客户的开发,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获得企业的收益。程序流转层。程序流转层也就是营销文化的中间层,这一层主要是营销方案的制定以及现场的侦查活动。在这一层的营销之中有着相关的制度以及行业的标准,这些都是需要营销人员特别注意的,在这一层的营销文化需要有专业的行业素养以及个人服务热情,要进行细致的工作,对于客户的服务在任何一个环节都要特别的注意,不能够出现失误。因为可能一个失误的出现都直接会影响最后的投入运营,造成客户对企业的不满意,从而对企业的形象造成影响。营销文化核心层。营销文化的核心层也就是营销文化体系的最内层,这个层级是整个营销文化的最关键的地方,直接是营销文化的形成的地方。在这个层级中,需要企业对员工的思想做一个有效的引领,帮助员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营销氛围,让企业的员工因为企业的信念而凝聚起来,在心中形成一个小小的宇宙,从而在工作的时候信心百倍又充满活力。当然这个层级的文化也是整个电力企业营销文化的灵魂部分,它能够积极的推进企业的营销,在获得企业利润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对于电力企业也是一样,营销文化的建设能够让企业内部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从而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优势。做好企业文化分析,准确定位营销文化任何一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的文化,虽然有的企业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体系,但是企业文化就像是一种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统一的着装,统一的口号等等这些都是企业的文化内容。所以在电力企业中也是一样,在营销文化的建设中首先要考虑到企业的整体文化,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营销文化的准确定位。营销文化需要根据个性化、差异化等不同的因素来进行构建。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电力企业所处的地域,企业的历史背景等等,从而让营销文化有个好的定位,具有深厚的内涵以及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总体来讲,在电力营销文化的定位中在除了坚持优质服务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具有特色化的电力营销口号,在这些口号中需要有感恩、感谢一线员工、感谢客户、创新、高科技、尽责等等文化因素,从而让企业营销人员形成一股巨大的凝聚力,以共同的信念与企业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构建电力营销文化体系,激发企业内部活力电力营销文化的建设需要一个成熟的体系作为铺垫,从而更好的发挥营销文化的作用。所以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应该建构三层的电力营销文化,通过对核心文化、流转层文化以及外层文化的构建,让企业内部充满生机与活力,让企业的员工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从而促进整个电力企业的蓬勃发展。当然在具体的构建中,在核心文化层需要引导企业的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企业内部找到认同感与归属感,还有奋进感,从而不断的激发自己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其次,在流转层文化的构建中,需要培养出一流的营销队伍,提高整个营销的方案制定能力,提高业务质量;最后在营销文化的最外层应该构建起客户的文化,优化员工的服务意识,并且让营销文化充满员工的内心,从而更好的给客户带去服务,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打造营销品牌,增强营销团队的战斗力品牌也是一种文化,品牌效应不管是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电力企业中也是一样,一个好的品牌总能够带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够让员工的营销的过程中更加有自信。所以,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在营销文化的建设中也应该不断的进行品牌文化的创设,不断的树立典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以此来增强企业营销团队的战斗力。并且在营销团队之中,还应该树立典型,对于那些营销做得好的员工要进行奖励,让他们去主动积极的帮助其它的员工,一起来让企业的营销做得更好,从而不断的增进企业的绩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营销文化体系,通过文化的力量来推进企业的不断发展,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并且取得效益,这是当今电力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所以,电力企业一定要认真的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积极的营造企业的营销文化,为电力营销创造良好的氛围,组建一支优秀的营销团队,从而促进企业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