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夹具毕业设计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床夹具毕业设计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床夹具毕业设计总结

机床夹具毕业设计总结范文1

【关键词】高职;机床夹具;载体;课程项目;理实一体化教学

0 前言

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工业获得了飞跃性发展,整个制造技术不断升级,机械制造与相关接近专业应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规格,以适应机械制造企业的人才需求。

先进制造技术在各制造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急需大量掌握加工技术及工装设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紧密对接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学校必须根据机械制造企业对加工制造一线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实时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以行动为导向,设计教学情境,改革教学模式,并将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等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继续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增加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比例,加强实践教学场所的建设。教学管理与生产现场管理接轨,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进一步深入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建立健全以职业能力和岗位操作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因此,把纯理论课《机床夹具设计》改为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符合当前高职教育研究与改革发展的需要,符合当前市场对高职机械制造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课程标准的制定

1.1 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依据机械装备、工程机械、机床、汽车等制造企业中工装夹具设计与制造(维护、维修)等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而设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典型机床夹具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及基本知识内容,掌握机床夹具装调的基本方法,掌握专用机床夹具设计步骤的基本方法等内容。

1.2 课程教学目标

1.2.1 知识目标

(1)熟悉典型机床夹具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熟悉机床夹具中各种常用的定位元件与定位方法;(3)熟悉机床夹具中各种常用夹紧装置与夹紧方法;(4)熟悉机床夹具的夹具体和其它装置;(5)了解专用机床夹具的设计步骤。

1.2.2 能力目标

(1)查阅机床夹具设计的标准、手册、图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2)按零件加工要求合理确定机床夹具的定位装置的能力;(3)按加工要求合理确定机床夹具的夹紧装置的能力;(4)按夹具中的定位元件和夹紧装置要求确定夹具体和其它装置的能力;(5)能按零件加工要求完成设计一副中等复杂程度的专用机床夹具。

1.2.3 素质目标

(1)具备基本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正确做事,做正确的事;(2)具备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节约意识;(3)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达成目标;(4)具有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教学项目设计

在教学中以专用机床夹具为载体。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副专用机床夹具,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把知识内容溶入到教学项目中去,由老师单一讲授和学生单一听课的教学形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融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大大的提高。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块与项目设计。(表1)

表1 课程教学模块与项目设计

3 教学课时分配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总课时间为46学时。(表2)

表2 课程教学课时数

4 教学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结合现场操作、课堂提问、模块考核、技能竞赛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采分。各任务模块可参照表3进行评价。

表3 课程教学模块考核标准

5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步:演示:在第一个教学模块中打破常规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进入机床夹具拆装室,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职业教育招收的学生基本上直接来自普通高中。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接触到机械加工类设备及工装设备,更别说去进行操作。如果先进行理论教学,不仅增加了授课教师的讲解难度和授课时间,而且学生因为缺乏感性认识而难以理解。教师首先对选定的拆装课件进行拆装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教师对演示过的课件进行循序渐进的讲解。对其中涉及的机床夹具在各类机床上加工特定的零件及在机械制造中发挥的作用、机床夹具的组成、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夹具体及其它装置、夹具设计方法等理论内容进行针对性、分模块内容深入讲解。

第三步:实践:按课程模块进行,对课件进行初次的感官认知和相关理论讲解后,分组让学生根据机床夹具拆卸工艺流程对机床夹具实物进行拆卸,清洗后按机床夹具的组成归类零件,测绘各组成部分的零件,并画出一张完整的装配图。通过这一环节的练习学生对机床夹具的组成就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对机床夹具的整体结构就有一个清醒认识。再通过后续的模块练习和相关知识学习,以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训操作的较好结合,从而掌握知识与动手能力得到大大提升。

第四步:评价:整个课程教学按模块进行,学生的动手实践也是分模块进行的,在学生的动手实践过程中,找出不妥之处进行讲评,采用边修改边讲解的教学方法,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每一个教学模块内容完成后,对学生都有一个评价,综合五个模块内容就有总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达到促使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增强动手能力的目的。

6 结论

经过我院高职机械类专业班级的教学实践,本课程的教学模块内容与考核方案逐步完善。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动手能力普遍增强。实践证明,《机床夹具》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符合当前高职教育研究与改革发展的需要,能提升本课程教学效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拓.机械制造工艺学与机床夹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肖继德,陈宁平.机床夹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徐嘉元,曾家驹.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机床夹具毕业设计总结范文2

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我国比较优势产业,是劳动密集及智力密集型产业。而制造业的主体和基础是机床行业;2002年中国机床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国和全球最大的机床进口国。同时加入WTO以后,全球经济贸易的一体化,这对我国制造业的要求不断提高,各种技术壁垒已经阻碍了我国机床行业走向国际化。如何刷新今天的被动局面,积极的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赢得发展的契机,成为机床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在国外,机床改造已有较长的历史,在美国已有50多年的历史。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差异,机床的种类、性能、结构的繁杂多样,使机床的改造内涵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机床的翻修、改进、改装、改造、再生、再造。机床改造在汽车、机床、内燃机、航空等行业广泛应用,并批量投入生产。

一般认为:机床改造就是:利用最新的控制装置和进给系统使旧机床获得新生再造是一种较高的设备改造形式,国外称这种工程技术是把老设备“重新回到图板,以进行再设计,再制造,再鉴定的工作过程。通过全面改造设备主体结构和控制系统,引入最新技术,使机床达到现代化设计的新机床的水平,以满足现代生产率、精度、环静和技术标准。鉴于机床改造工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一般工厂用户自行改造。往往难于达到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

现代制造业的优化,除了信息化以外,还包括加工顺序的工艺优化、加工参数、切削刀具、热处理金属成型的优化设计制造,从而实现降低成本、高效益的运作,达到高标准、高规范的要求。

设计课题涉及到课题的分析、资料的查询、资料摘录,整理收集的资料。然后深入盐城市机床厂生产一线向使用者、设计者学习,从而了解所设计的产品的成本、生产效率、特殊用途、设计理念、以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的了解机床的外形、主轴箱的大致结构,并记录了如何有所改进,最后确定设计的方案。以及箱体的结构图,并进行相关零件的选型计算。此种机床的构造设计要求我们具备相当强的实践知识和经济意识因此考虑到:动力装置、电机的选用,优化的配置企业内部现有各种资源,真正做到资源最小化,提高产品精度,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要求,更好的服务于生产和经济建设。

本课题就是从培养我们的工程实践意识、经济意识,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出发,并结合机床厂的多年实践总结,该课题的设计由本本人单独完成,设计任务由指导老师作了明确指配:由于我负责该立式组合机床的总体设计和组合钻床主轴箱设计,故本人的设计说明书包括立式组合机床的总体设计和组合钻床主轴箱设计,附件有生产率计算卡、图的详细说明。

1立式组合钻床总体设计概述

1.1零件加工工序图

加工工序图是根据选定的工艺方案,表示一台机床上或一条自动生产线上完成的工艺内容。包括加工部件的尺寸精度、技术要求、加工时的定位基准、夹紧部位以及被加工零件的材料、硬度和在机床上加工前毛坯的情况。

本工序的加工内容是钻口面Φ14孔,要求在立式钻床上加工,以底面两销孔(上箱体为顶面)为定位基准,夹紧点位于第三轴孔和对侧的第二、四轴孔上。

在一个箱体上,因为有两个孔是不对称的,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辅助时间,减少设备,用一台组合机床来加工上、下箱体。在主轴箱上把所有轴孔都排成对称的,在加工时,把不应有的钻头取下就可以加工上下箱体,则该立式组合机床有16根主轴。

该加工孔的直径为Φ18mm,表面粗糙度,孔深分别为110mm、50mm、25mm。定位时以底面和两销孔为定位基准是合理的,这样定位精度高,易于保证各轴孔间的位置精度,故这种在立式组合钻床上采用“一面两销”的定位方法加工精度是较高的。

1.2零件加工示意图

加工示意图反映了机床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方法,并决定了浮动夹头或接杆的尺寸、刀具的种类和数量,刀具的长度和加工尺寸、主轴、刀具与工件间的关系尺寸等。合理的选择切削用量、并决定动力头的工作循环时间也是调整机床和刀具的依据。

1.2.1钻头的选择

加工时选用麻花钻由《量具、刀具标准》P290-JB781-65查得:

①钻110mm深的孔,用锥柄长麻花钻

d=18mm,柄部形式:BL=320mmL0=215mm

锥柄尺寸莫氏圆锥2号,L2=90.5mmd1=17.2mm

②由P282-JB780-65查得

钻50mm深的孔和25深的孔,用锥柄麻花钻

d=18mm柄部形式BL=320mmL0=215mm

锥柄尺寸莫氏圆锥2号,L2=90.5mmd1=17.2mm

1.2.2导向选择:

①由[I]P223表3-4和3-3及[Ⅱ]P63选择选择导向长度L1=45mm的固定式导套。

②导套配合的选择查[I]表3-5可知:

d用Db新标准为G7

D用D/db,新标准为H7/g6

D1用D/ga,新标准为H7/n6

(导套)

1.2.3主轴的选择

切削扭矩为1424.86Kg.mm

由[I]表5-10查得

d=B=7.5=25.22mm

按标准系列取主轴轴径为30mm

由[I]表可查得

主轴外伸长度L=115-15=100mm

D/d1=50/36

按杆莫氏圆锥号2号

(主轴)

1.2.4接杆的选择

选用B型(A型为加强型接杆)11号接杆

(连接杆)

1.3动力部件的选择

1.3.1动力部件的功率选择

动力部件的功率选择是根据所选的切削用量计算出切削功率及进给功率之需要,并考虑提高切削用量的可能性(一般提高20%)选择相应的动力部件。

切削用量为

V=13米/分n=230转/分f=0.16毫米/转

刀具耐用度验算

T=(

=181971.027分=3032.85小时

一天按工作15小时计算,刀具耐用度为202.19天,则切削用量选择合理。

切削功率由计算得:N=14×0.3733=5.227(KW)

取η=0.8则

N动>=6.53(KW)

6.53+(6.53×30%)=8.49(KW)

故选用10KW的电动机。

1.3.2主轴箱最大轮廓尺寸的选择

根据工件外轮廓尺寸和结构需要,选用1000×630×340mm的标准主轴箱,由于结构的需要在1000方向上再加四个导杆座,导杆座内径为Φ100mm,这样用来支承导杆的外形尺寸成为1200mm,外廓尺寸就成为1200×630×340mm。

D=36mmD1=30mmB型D2=50mmL1=110mmL2=30mm

莫氏锥度号为2号,L1选择由具体情况而定

1.3.3主轴箱钻模板工件等相互之间位置及尺寸

导向长为45mm,钻模板厚为35mm,加工终了位置时钻模板与工件相距10mm,切出长度为12mm,导向套与主轴箱间间距为30mm,采用活动方式钻模板。(如下图)

1.3.4动力循环的选择

动力头的工作循环包括:快进、行进、工作进给和快退等动作。

本机床采用“工进—快退”的循环,这是由机床总联系尺寸图确定后又重新修改的结果。

1.4机床联系尺寸图

1.4.1机床装料高度的确定

考虑到通用部件尺寸的限制和操作方便,装料高度可在850~1060mm之间选取,具体到本设计中取装料高度1000mm。

1.4.2夹具轮廓尺寸的确定

装卸工件是在机床外面完成的,夹具在装卸工件时可拉进拉出。由于结构限制,夹具与滑台做成一个整体是特制滑台。参考63滑台制造而成,导轨部分局部尺寸不变,最大外轮廓尺寸为1200×950×500mm。

1.4.3中间底座尺寸的确定

中间底座支撑着夹具体,按需要取长为1700mm.宽和高取坐标准值分别为1000mm和560mm。

1.4.4主轴箱各尺寸的确定

前面已经确定了其外形轮廓尺寸,根据[I]确定后盖为90mm,前盖为70mm(考虑作油池用)主轴箱体为180mm。

1.4.5滑台的选择

滑台的选用应根据工件的外轮廓尺寸和进给抗力,工作循环来确定。

进给抗力:

ΕP=300.5×14=4207(Kg)

由一部组合机床通用机床部件设计组所编写的指导教材直接查得用HY63B型滑台。行程为630mm,最大进给抗力为6300Kg,快进行程速度为4.2米/分。

1.4.6动力箱的选择

由[Ⅱ]可查得,选用TD63AⅡ型动力箱,电机型号为JO2-61-6。功率为10KW,驱动轴转速为48.5rpm。

1.4.7其它配套部件的选择

由一部组合机床设计小组所编指导资料查得与HY63BⅡ型滑台配套的其它部件为:

立柱:型号CL63A

立柱底座:型号CD63

由以上资料即可作出机床总体设计的“三图一卡”具体见图纸和该说明书的附录部分。

附件清单

序号内容备注

1组合钻床联系尺寸图B9912027-ZZC-80TA0一张(手工图)

2组合钻床主轴箱装配图B9912027-ZZCZZX-80TA0一张

3减速器箱体加工工序图B9912027-JGGX-80TA1一张

4减速器箱体加工示意图B9912027-JGSY-80TA1一张

5齿轮B9912027-ZZCZZX-80T-01A3一张

6齿轮套B9912027-ZZCZZX-80T-02A3一张

7导套B9912027-ZZCZZX-80T-03A3一张

8电机齿轮B9912027-ZZCZZX-80T-04A3一张

9盖B9912027-ZZCZZX-80T-05A3一张

10键套B9912027-ZZCZZX-80T-06A3一张

11手柄轴B9912027-ZZCZZX-80T-07A3一张

12套筒B9912027-ZZCZZX-80T-08A3一张

13油杯B9912027-ZZCZZX-80T-09A3一张

14叶片油泵B9912027-ZZCZZX-80T-10A3一张

15传动轴B9912027-ZZCZZX-80T-11A3一张

16轴B9912027-ZZCZZX-80T-12A3一张

17轴承盖B9912027-ZZCZZX-80T-13A3一张

18轴承透盖B9912027-ZZCZZX-80T-14A3一张

19生产率计算卡一份

目录

0引言1

1立式组合钻床总体设计概述3

1.1零件加工工序图3

1.2零件加工示意图3

1.2.1钻头的选择3

1.2.2导向选择:4

1.2.3主轴的选择4

1.2.4接杆的选择5

1.3动力部件的选择5

1.3.1动力部件的功率选择5

1.3.2主轴箱最大轮廓尺寸的选择6

1.3.3主轴箱钻模板工件等相互之间位置及尺寸6

1.3.4动力循环的选择7

1.4机床联系尺寸图7

1.4.1机床装料高度的确定7

1.4.2夹具轮廓尺寸的确定7

1.4.3中间底座尺寸的确定7

1.4.4主轴箱各尺寸的确定7

1.4.5滑台的选择7

1.4.6动力箱的选择8

1.4.7其它配套部件的选择8

2组合钻床主轴箱的设计8

2.1绘制主轴箱设计原始依据图8

2.2主轴结构形式的选择及动力计算11

2.2.1主轴结构形式的选择11

2.2.2主轴直径和齿轮模数的初步确定12

2.2.3主轴箱动力计算12

2.3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14

2.3.2主轴箱的和手柄设置17

2.3.3传动轴直径的确定:17

2.4主轴箱坐标系计算18

2.5主轴箱上变位齿轮系数的计算24

2.6绘制坐标检查图26

2.7主轴箱中轴的校核计算26

2.8齿轮强度的校核计算28

2.9其它31

2.9.1主轴箱中轴的支承轴承的类型选择31

2.9.2轴上零件的固定与防松31

2.9.3主轴箱体及其附件的选择设计32

2.9.4油的选择、密封件的选择32

2.9.5主轴箱的安装定位33

结束语34

致谢35

机床夹具毕业设计总结范文3

[关键词]毕业设计;数控技术专业;分层教学

毕业设计是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综合性、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最直接的方法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自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要求全省所有高职院校将毕业设计成果上传到世界大学城空间进行网上抽查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当前新形势下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选题过于单一,集中指导完成的质量和效果不够理想,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跨度时间过长等,并且有相当部分学生第二年还要用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继续做毕业设计,学校教务主管部门、二级学院和指导教师需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甚至影响了部分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因此,针对以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毕业设计分层教学指导的改革策略,以提高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一、毕业设计指导的研究现状

潘冬[1](2016年)在研究中指出学生生源层次不一,毕业设计选题单一,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脱节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分层教学的层次类型,并提出了其实施的保障条件以及分层教学实施过程。该研究虽然分析了生源的参差不齐,但未对学生入校以后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比较分析,忽略了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选题评估判断的主导作用;虽然提出了试件加工、CAD/CAM设计等模式的学习方法,但未深入研究适合试件加工、CAD/CAM设计、顶岗实习报告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与分层教学设计的关联性等问题;在师资条件保障方面,只分析了指导教师的人数、职称结构,但未深入分析如何提升教师的指导能力来保障毕业设计分层教学质量的问题。

陈桌平[2](2010年)从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教学资源短缺等分析了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毕业设计的教学安排、指导教师、毕业生和其他外部条件等控制要素,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对毕业设计有正确的认识;学校完善毕业设计制度,强化对毕业设计教学服务过程的监控;提高教师队伍指导毕业设计质量的能力;加大毕业设计硬件设施的建设与服务等。该研究虽然提出了毕业设计选题上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但未提出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性进行毕业设计选题;虽然指出了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学生因素,即学生重视不够,但未提出如何针对不同学习能力差异的学生进行选题分配与分类指导;虽然指出了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另一重要的因素——教师,但未针对某一具体专业在哪些具体核心能力方面提高教师毕业设计的指导能力。

吴佳[3](2016年)提出了分专业制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建立由指导老师、答辩专家、行业企业、专项抽查的多元反馈机制;推行毕业设计“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模式等,构建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该研究忽略了毕业设计主体,即: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未对学生的差异性提出相应的毕业设计选题、分层评估及分层指导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也未对指导教师如何提升分层指导能力进行研究。

叶如意[4](2008年)从毕业设计时间短、学生差异大及人数多、教学资源少、任务重等方面分析了高职毕业设计改革的原因,指出了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定位的不同,要求课程体系不同于本科的学科知识体系,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该研究虽然从培养过程方面提出了一些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措施,但是未对学生差异大、人数多、教学资源少等方面提出分层次解决毕业设计问题的措施。

张福峰等[5](2012年)针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三个层次:能独立完成新任务、能参照前面任务过程完成新任务、不能完成新任务。但该研究仅对某层次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教学普遍现象提出方案,未针对毕业设计进行分层教学指导分析。

针对某一课程分层次教学方面的文献较多,对毕业设计分层次教学指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例如,朱卫芳[6](2012年)提出高职课程分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确定分层教学的切入课程、采取科学的分层走班模式、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要求注重形成性评价等。张化雨[7](2014年)提出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要求教师在课程开展之前对学生自身情况和实际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在实训分层授课中提出“分类讲授-集体讲授-分类指导-分类训练-集体归纳”的操作步骤,通过分类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王春模等[8](2016年)分析了高职生源的多样化,指出了学生学业基础参差不齐,引入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三个基本理论,即“最近发展区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和“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指出了高职人才类型定位以及三种课程架构模式,在实施阶段提出了高、中、低三个层次的课程设置和考核标准等。

总之,现有文献针对毕业设计环节分层次的教学指导文献不多,而对于某一课程分层教学的文献较为多见,特别是近三年以来分类别、分层次的毕业设计指导文献较少。因此,研究一种适合不同学习能力层次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法以及相应的毕业设计题库及选题方法等是当前新形势下毕业设计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毕业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过于单一

从湖南省高职院校2015—2017届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的选题来看,有的是车削加工零件的选题,有的是铣削加工零件的选题,而对于既有车削加工,又有铣削加工,或者车铣复合加工,甚至多轴加工的零件选题不多,甚至有的选题仅在省教育厅技能抽考的题库中选取,要么仅仅只是车削零件,要么仅仅只是铣削零件,选题过于单一。因此,开发一套既有车削,又有铣削以及复合型的多轴加工零件分层分级的数控技术毕业设计题库刻不容缓。

(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从历届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来看,当学生领取毕业设计任务书以后,有相当部分学生没有按照任务书及指导老师要求的时间点提交相应的成果资料,集中辅导时甚至有的学生毕业设计任务没有进展,基本上是将毕业设计任务书放在一边,等着指导老师催促进行毕业设计,“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在集中辅导的3~4周时间里,有少数学生进展缓慢,甚至有个别学生利用这段时间玩游戏、看影视剧等,做一些与毕业设计无关的事情,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与完成进度。学生重视程度的不足既影响学生本人的顶岗实习与就业,又影响指导老师的教学工作,进而影响学院的总体工作安排。

(三)教师分层指导能力有待提高

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院为例,目前数控技术教研室共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国家级“技术能手”1人,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人,省级“技术能手”6人,高级技师5人,副教授2人,中级职称以上12人,获硕士学位以上7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78.6%,以青年教师为主。专任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在湖南省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在某一知识和技能方面造诣较深,但对于既能指导车削加工,又能指导铣削加工,同时又能指导车、铣复合甚至多轴加工等综合型、复合型的教师不多,教师分层教学指导能力有待提高。为了满足国家和军队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更高标准的质量要求,需要不断提升专任教师分层教学指导能力,这是确保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质量与效率的重中之重。

(四)机制体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学校虽然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例如,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2014年修订)、毕业设计月度检查制度、毕业设计问责暂行规定、优秀毕业设计评选办法(2016年修订)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与管理办法,并有一定的奖惩机制,但在新形势下,现有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毕业设计集中辅导3~4周的时间里出现的新问题:(1)指导教师安排教学任务,学生的自主性、随意性较大,造成指导效果不尽如人意;(2)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少数学生存在“毕业设计周可以好好放松一下”的思想,没有利用好集中辅导的“黄金周”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只能第二年继续做毕业设计,从而影响顶岗实习、学生就业、毕业证书发放、学校工作安排系列问题;(3)虽然在集中辅导周的安排中每天均有考勤,而且也安排了指导教师在现场进行辅导,但就如何有效进行质量监控、如何提升质量与效率等问题,需要创新工作方法。因此,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是否引入“巡视制度”相关政策的方法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并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管控。

三、毕业设计分层教学指导改革策略

在毕业设计分层教学指导方式上,创新工作方法,使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毕业设计,验证毕业设计分层教学指导方式的有效性,优化流程、完善制度,为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不同层次毕业设计题库的开发

调研数控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分析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明确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岗位核心能力。通过调研中国航发湖南通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航空企业,确定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群主要为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和多轴加工工作岗位,并且各岗位不是独立的,例如,根据零件特点数控车削加工工种中有铣削工序,数控铣削加工工种中有车削工序,多轴加工工种中有车削或铣削加工工序等。根据数控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特点,制订毕业设计选题的三个层次,要求层次的选择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确定并开发初、中、高三个层次的毕业设计题库,题库体现不同学习能力层次学生的需要。制定的初、中、高三个层次毕业设计题库为:①车削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与程序编制;②铣削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与程序编制;③复杂曲面(多轴加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与仿真加工。

分层分级毕业设计题库开发时要注意的问题:毕业设计题库虽然按照车削零件、铣削零件、多轴加工零件的初、中、高三个层次进行开发,但是三个层级之间不是完全孤立的。例如,初级题库中为车削零件,但不仅仅只是车削加工,而应该是以车削为主,同时要有铣削加工的部位,否则题目就过于单一;同样,中级题库中为铣削零件,也可以含有车削加工的部位;高级题库中则要以多轴(四轴或五轴)加工为主,同样也有车削或者铣削加工部位。这样避免了选题的单一性,同时体现主次分明、层次有序的特点,以适合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二)适合学生选题层次的评估与确定

在开展毕业设计工作之前二级学院要召开毕业设计工作动员大会,动员大会应由二级学院领导、指导教师(含企业指导教师)、毕业生等组成,主管领导、指导教师、毕业生等均应对毕业设计引起高度重视,形成统一共识。由于学生是毕业设计的“主体”,是毕业设计过程的“演员”,因此,分析“演员”适合演什么样的电影,是赢得“观众”的重要一环,只有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才能确保毕业设计有效开展。深入分析学生从入校以来的学业成绩、在校表现、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毕业设计分层选题的合适性问题,形成评价报告,确定学生适合何种层次的毕业设计选题,让学生的实际能力与选题层次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兴趣,形成“探索未知”的动力,在后续的毕业设计过程中,乐于积极探索、克服困难、挑战自我,为毕业设计任务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

(三)指导教师分层教学指导能力的提升途径

由于学生基础的参差不齐,对应的毕业设计选题应该是分类、分层次的,特别需要教师具备指导不同层次选题及不同学习能力层次学生的指导能力,即:教师既能指导车削、铣削、多轴加工零件等所需的工艺技术、制图能力、建模能力、仿真加工、夹具设计、机床操作等相关知识与技能。因此,指导教师需要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工作能力以及业务水平等方面不断提升分类、分层教学指导能力,确保有效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效率。例如,在理论知识方面,二级学院可定期召集相关课程的专任教师开展数控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在机床操作方面,教研室可组织专任教师学习数车、数铣及多轴加工机床的相关操作技能,或者教师跟班学习零件的加工与机床操作,以提升操作技能的指导能力;在业务水平方面,可由二级学院定期组织资深教师或者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开展毕业设计工作指导专题座谈会,分享指导心得体会,使青年教师或者指导经验不足的教师少走弯路,提高毕业设计分层教学指导能力。

(四)充分发挥“黄金周”集中辅导的有效性

毕业设计集中辅导是师生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的黄金时期,学生是否充分利用好毕业设计集中辅导的“黄金周”是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最佳时机,是毕业设计有效完成的关键要素。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在集中辅导的过程中,应督促学生高度重视、刻苦钻研、积极探索,使学生在集中辅导的“黄金周”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为了确保毕业设计有序进行、有效开展,在毕业设计集中辅导过程中,应引入相关奖惩机制,例如,对于态度认真、进展顺利、完成质量好的学生给予通报表扬,最后进行加分奖励;对于态度消极、进展缓慢、完成质量差的学生给予通报批评,最后进行扣分处罚,甚至留级处理。学院应制定严格考勤制度、毕业设计完成质量考核等相关制度,以确保毕业设计“黄金周”集中辅导的有效性。

(五)基于分层教学指导评价标准的制定

为了评定学生分层毕业设计成果的质量,结合数控技术专业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和不同层次的题库分层分级要求,应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分层分级评价标准,针对学生毕业设计分类选题的初、中、高三个层次,研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分别为“车削零件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铣削零件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多轴零件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最后根据学生毕业设计完成质量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等级。

(六)质量监控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为了便于毕业设计工作开展有效、进展有序,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效率。学校分管领导、教务主管部门是毕业设计“剧本”设计者,在制定毕业设计主体思想、框架、模板等相关规则的过程中,要充分衔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省教育厅)对毕业设计的要求与本校不同类型专业特点,定期组织召开毕业设计专题研讨会,研讨会要由学校分管领导、二级学院领导、教务主管部门、不同专业类别的指导教师(含企业指导教师)等组成,共同讨论并制定适合不同类型专业的毕业设计模板,做好顶层设计。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集中在指导教师与学生本人,同时应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毕业设计分层教学指导机制体制,有效监控毕业设计的工作质量。

机床夹具毕业设计总结范文4

论文关键词:毕业设计;学风建设;治学方略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最后一项教学内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近年来,安徽工程大学对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环节内容进行了修订,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了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学风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系统、全面、综合的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及训练,初步掌握产品开发、工艺革新、设备研制的方法和技能。毕业设计(论文)对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工程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毕业设计过程要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协作精神,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一、机械各专业毕业设计大纲

机械各专业毕业设计大纲要求大同小异,以下以机制专业为例进行阐述。

机制专业毕业设计大纲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接受工程师必须的综合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这些实际工作能力包括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专业外文资料阅读和翻译的能力;理论分析的能力;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实验、研究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技术经济分析和组织工作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论文和设计说明书的能力等等。

(3)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16周1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7.4%)。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树立良好的学术思想和工作作风。

二、影响毕业设计(论文)的学风因素

自评估和更名之后,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和要求都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从审题、过程监督到评阅、答辩、成绩评定循序渐进,一人一题的模式让更多有特长的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给毕业后不同去向的学生提供了宽泛的课题选择空间,为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或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训练平台。虽然如此,毕业设计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很多,如题目难易程度的合理性、题目的针对性、遇到问题学生心气浮躁、不能踏踏实实解决问题而过分依赖网络、老师监督辅导程度常常不到位、对提交成果的评判随意性大、没有统一的、相对明确的标准等等,这些问题表现在学生,而根源于教学管理和老师。老师的责任心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老师的治学水平影响学生的习得能力,要把好毕业设计这一关需要一套完整的治学方略,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在学校,学风的定义就是学习风气,就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学风是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它依不同特点的学校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学校全体成员的意志与行动,逐步地形成和固化,成为一种传统和风格。这些传统和风格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般意义上来说,影响学校学风的关键因素是学生、教师、学校环境、家庭和社会因素,其中学校环境、家庭因素和社会大气候我们无法左右,所以只能从自身做起,以身试教,做一个称职的老师。

毕业设计过程是老师和学生近距离一对一授课的过程,教师的工作是如何传播知识,如何能让学生很有效的接受知识。这个传播过程并没有很深奥的理论,但敬业是首要的,一定的基本技能是必须具备的。对毕业设计的任课老师来说,要达到毕业设计大纲规定的目标,老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职业技能:

(1)具备课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熟悉交给学生的课题,掌握课题的难易程度和完成的方法,懂得如何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督促学生阅读和翻译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指导学生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设计和计算;帮助学生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强化学生对课题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意识;总结提高、撰写论文和设计说明书的能力等等。

(3)具备良好的学术思想和工作作风,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上述要求不仅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也有做人做事方面的,所以要带好毕业设计,老师只有具备深厚的三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时刻关注专业的发展方向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培养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不仅在专业上要坚持教中学、学中教,不断进取,还要在做人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老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但是为师者不“真”,又怎能让学生学“真”?所以老师高尚的人格、整洁的仪表、和蔼的态度、丰富的学识、博大的胸怀、率先垂范、做出表率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良好的学风就会在这种互动中形成。

三、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治学方略

按词典的解释,治学就是研究学问,方略就是全盘的计划和策略,研究如何带好毕业设计,为学生上好最后一堂课而制订的计划和策略就是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治学方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安徽工程大学毕业设计现状,建议对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采取一些方略,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作为毕业设计中的一个环节,是经过很多学校考证了的,在各方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一个理想的实习场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是非常必要的。毕业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人说书本上的理论是没有用的,实际工作中一点也用不到。事实情况绝非如此。笔者和企业打交道20多年,设计的产品有发动机、卧式带锯机、农用机械还有工装夹具,最后落脚在防腐泵产品的研究中,到目前为止设计了几十个规格的产品都在使用中,还有的产品出口国外,最早的产品在线使用近20年了。这些产品的设计没有哪一个尺寸不需要计算,没有哪一个结构不需要找理论依据,只有在同类型产品不同规格系列化或者在仿制别人产品时才参照成熟产品的结构和尺寸做相应的放大、缩小或原样测绘,即使如此这也只是一条捷径,并不是设计产品正常的程序,一旦产品有质量问题就必须回归正常的设计程序查找原因,正常的设计程序必须要用到理论计算,而课堂上讲授的都是各学科的经典都是各种机械产品设计计算的基础。书本如何结合实际,关键就在如何把实际工程问题提炼出来,变成作业里面的已知条件,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或是一个实践问题,而是需要用系统专业的眼观观察实际的事物,需要在一定理论的基础上思考总结,最后找出理论公式与实际问题之间的结合点,把一些影响不大的因素忽略掉,把理论计算公式的假定条件作为计算结果的误差来源,最后用系数进行补偿,如此就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了。因此要想很好地运用理论就必须学到一定的程度,厚积才能薄发。同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知识,才能找出实际问题的关键点,而毕业实习正好是一个机会,为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提供了平台,所以毕业实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另外,通过毕业实习还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增强就业竞争力,也能加深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需要,培养独立进行资料收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开阔眼界及思路,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及酝酿设计方案,也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而目前缺少理想的实习基地,没有真正意义上实施这一过程,其中的原因很多,如果单方面依靠老师寻找实习基地,会涉及到学生安全问题、经费问题、企业的认可度等等,目前还有相当大的难度,需要学院和老师各方努力。  2.毕业设计

目前我院还没有完整的关于毕业设计课题内容的的具体要求和验收标准。笔者结合其他学校的经验,将几种类型的毕业设计内容和要求总结如下:

(1)机械制造工艺工装及设备设计方面的课题。

1)以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为主的课题,应提交:工艺路线和工艺卡;各工艺卡上必须按要求完整填写相关工艺参数,比如机床、量具和刀具的选择、切削速度、切削量的规定等内容;必要的工装图;毕业论文按学校规定的格式和字数撰写,其中必须有关于误差分析的内容。

2)以机械设备设计为主的题目,应提交:完整的设备结构总图和全部非标准零件图;毕业论文按学校规定的格式和字数撰写,其中必须有设备结构设计的详细计算过程。

毕业设计中图纸的要求:图纸大小在能清楚反映设备结构的情况下选择最小的标准图幅打印,标题栏明细表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格式填写,不可再用课程设计的简易标题栏和明细表;总图上必须标注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可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填写;设备上所有非标准零件都必须要画零件图(标准件如螺栓、轴承等能在专业商店购买,只要有型号就行,不需要画图),零件图图幅和标题栏要求同上,零件图上要合理标注尺寸、公差、粗糙度,技术要求可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填写。

(2)模具设计方面的课题。

1)冲压模设计:应是具有三工位以上连续模,或将三种以上简单工序进行复合的模具。

2)注塑模具设计:应是含有侧抽芯机构的中等以上复杂程度模具。

3)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应进行详细设计计算。

4)模具典型零件的选材及热处理工艺路线分析。

5)设计中典型零件应编制零件制造工艺规程卡片(该内容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删减)。

6)应用模具CAD软件设计的,应该对模具结构进行三维剖析,并有模具开合结构图。

7)必要时对设计方案和设计结果进行经济分析和环保分析。

提交结果包含:有完整的总装配图和所有非标零件的零件图。图纸内容和格式要求同(1);一份1万字以上的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论文里应有不少于3000字的文献综述和上面3)、4)、5)部分的内容。

(3)仿真、软件设计和实验研究类毕业设计内容及要求。以仿真为主的课题,必须提交仿真结果分析报告;以软件设计为主的课题必须通过程序验收,内容应符合软件工程规范,还应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与编码、测试等全过程;实验研究类课题学生要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包括调研、方案设计与决策、实验方法与过程、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论等的全过程),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实验要有探索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上述三类毕业设计工作量应至少完成1.2万字以上的设计计算说明书或论文。论文应包括3000字的文献综述、实验分析研究与结论等内容。

机床夹具毕业设计总结范文5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项目式教学、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62-03

数控技术作为机械产品自动化加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制造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高低。目前,大部分机械加工企业已经引入各种数控设备。为了满足制造行业的人才需求,数控技术专业也在各大高等院校大力发展起来。然而,数控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专业,不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工程实践能力。然而目前数控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大量采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的压制,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毕业后在岗位上不能很好地胜任工作,或者需要在岗位上重新学习后才能胜任。

项目教学法以激发主动探究和研究的精神及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而受到教育界的重视。项目教学法提倡在具体的创造实践活动中主动的学习,其突出优点是它使学生从传统的“满堂灌”的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渐使学生掌握教学计划中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从能力本位的角度对数控技术专业的项目式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相关探讨。

一、数控技术专业课程项目式教学培养规划及教学方法实施

(一)培养规划

数控技术专业在此从能力本位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在机械加工企业中进行数控机床的操作或机床设备的维护,因此对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教学安排也从他们的职业能力出发,课程的设计也主要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考虑。在此讲学生大专学习的三年分成三个阶段来培养,包括基础职业能力培养、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以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入学第一年,学生才刚进大学,对本专业还不是很熟悉,此时对学生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基础职业能力,一方面,让他们知道以后的大致就业方向,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另一方面让他们具有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会画、会看机械图、看懂简单的电路、会对计算机进行常规操作和程序的编写,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机械制图、CAD、金工实习、计算机基础、电工电子、C语言等。第二阶段,应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一些基本技能,以及一些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如:简单零件的工艺分析、常见软件的三维造型及数控编程,包括零件的铣、车等加工,同时获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机制工艺、CAD/CAM应用技术、数控加工及编程等。第三阶段,即在校最后一年,此时,应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能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复杂问题的处理,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复杂件及组合件数控加工、数控机床维修与调试、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二)教学方法实施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技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数控专业的教学过程以项目教学法的方式进行。项目教学法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通过项目的整合与选取,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用于教学内容的学习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也是项目化教学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以CAD/CAM技术应用为例,其教学要求为老师给定项目要求,学生做出具体实物。其中包括的内容有实物的尺寸确定、三维造型,工艺确定和数控加工成型及装配。其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实体及曲面造型模块、装配及运动仿真模块以及CAM模块。其中装配、数控加工模块是CAD/CAM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体及曲面造型模块是基础、且其学习内容相对简单。目前的教学方法都是首先逐个讲解CAD造型的基本方法,如拉伸、旋转、放样等,然后讲解具体的实体及曲面造型实例,最后在零件造型的基础上讲解装配和CAM模块的内容。实际上,这些内容通过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来供学生学习,如选择减速器设计作为课程学习中的一个项目,图1所示为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和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

(a)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b)减速器项目教学内容

图1

由图1,减速器项目的具体学习内容为:对于给定的减速器图纸要求,通过分析减速器有哪些组成零件、零件间的装配关系以及主要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来学习减速器各零件的CAD造型方法、有关装配和数控轨迹生成的操作。作为教学项目,减速器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实际应用价值高。减速器是典型的机械传动装置,其作用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矿山机械和冶金、化工机械等各种机械的传动。二是综合性强且难度适中。由图1可看出,减速器设计项目包括了各零件几何造型、装配及数控加工各方面的内容,将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中原本各孤立的模块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中学生已经接触过减速器的设计和绘图,但也包含一些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如齿轮标准件的参数化设计、箱体夹具设计等。三是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减速器的设计内容及组成结构比较熟悉,在前述课程中接触过减速器具体的实物模型,但如何利用软件进行减速器三维造型、装配和加工,是学生的兴趣所在。

在项目的实际选取中,还可以选择其他项目,如电风扇造型与装配、可乐瓶底设计与加工和锻模零件设计与加工等。这些项目均来自实际的产品,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将单个零件的造型设计、数控加工和产品总体装配内容联系在一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项目式教学过程的设计

选择好合适的教学项目后,还需根据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将这些项目应用于课程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图2所示为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图2 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

在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在分组和评估总结中直接参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更多的是组织者、咨询人员以及仲裁者的角色。而学生是项目和实施和完成者,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是项目教学过程中主体。以减速器设计项目为例,其具体的项目教学过程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学生分组和任务布置。减速器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有一定难度,可将学生分为5人一组。布置减速器项目的要求和具体任务。

第二,制订计划。根据项目的要求和任务,各组成员对减速器进行总体分析,明确减速器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利用CAD/CAM系统进行造型、仿真加工和装配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在教师的帮助下,各组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实施计划,并确定最终的计划。

第三,实施计划。首先根据计划准备好资料、手册等。减速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为:利用CAD/CAM系统软件对减速器中各组成零件进行几何造型,将造型好的零件进行装配,可先对传动轴部件进行装配然后进行总体装配,创建工程图并对箱体、端盖等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包括工艺分析和程序的编写)。项目完成后,小组成员进行项目总结并撰写项目报告。

第四,成果展示。对获得的成果进行展示,包括减速器装配动画、主要零件数控仿真加工等内容,如图3所示的减速器装配爆炸图。

图3 减速器装配爆炸图

第五,总结评估。可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进行项目总结,主要包括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和各种解决办法优劣性的总结,最后对各小组的项目实施结果进行检查评分。

三、教学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实施项目教学法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应紧密联系生产实际

数控技术课程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要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做到融会贯通,结合教学条件,可通过实际生产视频录像或者让学生参与生产实际,通过感性认识和切身体验来内化知识和技能。如学生对于数控加工涉及的零件装夹、加工工艺等知识比较生疏,往往不能很好地应用到教学实例中,此时,教师可利用通过多媒体教学中播放加工视频或者带领学生到实习工厂观察具体零件的数控加工过程,如箱体的数控加工中如何进行装夹和定位、夹具的形式,以及整个切削过程等来辅助教学。

(二)解决问题时采用“发散思维”

对于同一零件的几何造型和数控加工,通常有不同的实现方法。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考虑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这样学生通过较少的项目实例就可以学到不同的方法技巧,做到举一反三。如箱体零件造型有先整体造型再分割,箱座、箱盖分别造型的方式进行以及将箱座、箱盖共有部分集中造型,余下部分分开造型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中整体造型方式简单方便,分体造型方式相对较为烦琐。

(三)教师指导应恰到好处

和传统教学方法不同,项目教学法中学生应处于主动地位,即主要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来发现知识和提高技能,教师过多的讲解和指导会限制学生思路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容易使学生变得被动。因此,教师在指导时应把握好尺度,注重引导而不要过多对解决问题方法进行阐述。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到因材施教,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学生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观察,根据学生个人不同情况进行适当指导。

(四)构建合理的项目教学评价体系

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项目教学过程的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在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的评价、考核过程中,应加大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建立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可将考核指标进行分类,如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这样既考核学生的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注重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体现项目教学法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的宗旨。

四、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的项目式教学方法,包括教学项目的选取、项目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数控技术专业课程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实施项目式教学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已屡次获广西赛区多项奖励。实践证明将项目式教学方法应用于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尹珊波.基于项目教学法的CAD/CAM教学实践与思考[J].装备制造技术,2009(4)

[2]赵晓凤.项目式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学研究,2010(10)

[3]朱美娟.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反思[J].中国电力教育,2011(2)

[4]陈荣.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机械CAD/CAM课程改革初探[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

[5]戴裕崴,田美丽.CAD/CAM应用技术[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6]叶邦彦,刘建萍,张承忠,赵学智.面向数控技术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

[7]金桂芝.浅谈数控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

【基金项目】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改项目(2011JA06);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2JG281)

机床夹具毕业设计总结范文6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 relying on more than a decade of national practice base platfor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standards of production practice were reformed and innovated. Systemic vision of production practice with other practice, experiment, curriculum design and practice teaching was proposed, the interdepend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other aspects were found out. And through this research, practic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production process got implementation and validation, students received more efficiently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production practice.

关键词: 生产实习;工业工程;系统性;创新;应用

Key words: production practice;industrial engineering;systemic;innovation;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0-0226-03

0 引言

哈尔滨商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始建于2000年,通过培养方案的四次修订,使课程设置与实践环节设置逐步趋于完善,各类实习从形式到内容都作了相应的调整与完善,特别是生产实习,在国家级实习基地——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平台上,从2003到至今的十一年的实习过程中,使所培养学生符合培养方案中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生产实习既是对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

工业工程在美国是以实践为基础成长起来的专业,国外在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方面都非常重视: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美国的企业合作教育主要是增加工程实践环节,大学与企业保持长久密切的联系与协作,使学生有稳固的实习基地,目前已有1千多所学校,5万多个企业进行这种合作,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在英国实行一、二、四年级在校学习,第三年到企业实践的教学模式,使他们能在真实的工业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以保证学生受到较好的专业训练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德国,对生产实践环节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学生每次实习结束后,要写出实习报告,由实习单位写出鉴定,关键是实习完成情况和通过与否,是学生能否参加毕业考试的前提条件。通过考察国内外一些高校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后发现,我国各高校工业工程专业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及管理方面的课程占的比例明显偏大,而工程技术基础课程则相对较少,从而没有体现出工业工程专业工程的特点。

1 生产实习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思想上忽视 这是长期以来实践教学不能得到很好开展的主要因素,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生产实习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缺少科学定位,目前各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更轻视实习环节的倾向,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在对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形式、要求、时间安排等方面的设计上,缺少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与联系,从而相应引起实践教学内容重复、时间安排不合理、管理过程失控、实施目标偏差大、考核方式单一,缺少科学性等一系列问题,另外经费的倾斜力度也不足。以上因素都极大地影响了生产实习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对生产实习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因此对生产实习要有一个明确的导向。

1.2 各环节联系不强 众所周知,工业工程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都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实际服务于相应的理论课程或课程群,如工业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和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服务于机械制造工艺学这门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每项内容前后项之间、横向之间是否缺乏联系,当学生在某一环节中理解不到位时,应在下一环节中得到补充和理解,如果两个环节是脱离的、孤立的,就做不到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的效果,另外生产实习前后学期的各项实践环节的脱节,毫无关联,也是影响学生的动手及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1.3 管理过程松散 由于思想上的忽视导致整个管理过程不科学、不规范,缺乏生产实习的有效实施计划和管理文件,包括学生的请假制度、实习过程对现场观察的认真程度、实习文件提交的时间和质量约束等具体问题。

1.4 成绩流于形式 工业工程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各不相同,考核方式和内容也应有所不同,但仅有的这些不同还不足以遏制一些投机取巧的学生,如提交实习手册和实习报告等环节,给偷懒的学生提供了同学之间相互拷贝、在网上下载进行抄袭提供可乘之机,使最终的成绩流于形式,缺乏统一的评定标准,影响生产实习评定成绩的公平性。

2 生产实习系统性构建与实施

2.1 明确培养目标 世界各国的工业工程发展证明,工业工程只有满足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解决工业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保持其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其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效果的考核等一系列程序都必须遵循这一目标,以形成关键目标驱动下的教学模式。另外生产实习是学生毕业前的一次生产大练兵,其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岗位能力和磨合期的长短。在几次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不断增加实践环节的比例,调整生产实习的内容及时间安排,充分体现工业工程专业工程性的特点,达到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要求。

2.2 实施计划构建 生产实习在外地进行,除了正常的教学过程实施,还有学生的衣食住行,旅途和现场的安全等,从整个实习计划的制定、工作流程的设计到全面管理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如图1所示,其中实习规划的实施,是整个实习的主要工作,而实习规划的制定是关系到实习过程实施的关键。在整个实习管理和实践过程中,通过贯彻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达到提高实习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对相关专业的规定,以培养工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宗旨,管理手段的更新,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实习布置的内容,同时还受到企业历史与文化的熏陶。 “学习、创新、抗争、自强”的企业精神、一汽人“岗位就是责任”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抗压能力和耐力,都在影响着学生。人性及品格的培养,从不同层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生产实习内容的设计 本校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主要由实习(实训)、实验和课程设计三大模块组成,实习(实训)由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ERP实训、专业综合实习及毕业实习(集中或分散)等环节所构成,其中两周的生产实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在生产实习环节的安排上分为三个阶段。

2.3.1 在进入车间实习前,除了安全教育,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做大量功课,在金工实习的基础上,学生要掌握车间及产品信息,了解实习单位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组织管理情况;确定每个车间的典型零件、主要装配过程和主要实习内容,如在变速箱厂,以齿轮、变速箱箱体和变速叉为典型零件。在底盘厂,以转向节、十字轴、螺旋伞齿轮的加工,后桥总成装配线为主要实习内容。在发动机厂要预习连杆、曲轴、发动机总成的装配流程及工作原理等内容;教师用照片、ppt及板书讲解预备知识;对生产问题作出预测并结合工业工程专业的特点设定针对性的实习内容。

2.3.2 进入实习现场后,根据实习教程及实纲的要求,学生们按照分组,严格跟踪自己所负责的五个典型零件和一条装配线,在实习手册上详细的进行记录:每人绘出5个典型零件毛坯草图,并了解其结构;跟踪5个零件的五条生产线,掌握每一台机床的型号、参数、工作原理;记录生产线上每个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了解工序、工步、工位、安装、走刀等基本概念;掌握定位夹紧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如组合定位方式一面两孔,结合变速箱箱体的生产过程就会融会贯通。还要求学生记录一个典型产品装配工艺过程,如发动机、变速箱、减速器、后桥总成等;在所有过程中,观察工件的定位与装夹。除此之外,学生通过注意观察现场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能够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把企业的最新工程管理和机械加工融为一体。

2.3.3 每天实习结束,并不意味着同学们对现场所学知识的全部理解,晚饭后,要求同学们对当天内容进行消化理解,运用工业工程的理念去考虑、记录这一天漏掉了哪个工序或工步,什么时候、在哪里出现了问题,设备和人员是否还需要调整,怎样去做会更好等问题,晚上的讨论分成几个大组,白天现场的指导教师对应指导晚上的讨论,主要完成两部分内容:首先由某些学生将当天的工作流程和产品流程以提问解答、黑板绘图书写等各种形式展现出来,听取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不同声音,在争论中进行修改,当天的实习手册讨论更正后由指导教师及时批改发给大家,举一反三,不断强化。其次,教师还要利用讨论后的时间给同学们预习第二天的实习内容,使大家对新的内容有的放矢,收到了良好效果。

2.4 构建生产实习与相关环节的联系 三大模块中实习(实训)、实验和课程设计,如何更好地结合,一环扣一环的衔接,生产实习中,每个学生的5个典型零件在课程设计中选出一个继续完成该零件工序卡和工艺过程卡的制定,针对每一工序的切削用量、工时定额、加工余量、走刀长度等进行详细计算,并对其中一道工序的夹具进行设计;基础实验中,开始对自己的5个典型零件进行建模仿真,利用生产系统仿真软件对生产过程进行运行、验证;在专业综合设计中,针对实习中所记录的产品的总成,依次完成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生产计划制订、设备选型、人员配备、加工过程的质量监控、物流系统设计、车间及厂区规划方案设计,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经济分析,完成可行性分析报告。

专业课设施规划与设计实验中,对前述产品所设计厂区进行仿真设计,这是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的综合训练、真实训练,相关的理论教学、实习内容、实验过程、课程设计交叉融汇,形成一体,建立了各实践环节之间的系统性的有机联系。

最后一个实习环节是毕业实习,部分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指导教师安排,进一步跟踪生产流程,有的重返生产实习基地,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完成相应毕业设计题目,如一汽变速箱车间的设施布局及优化、螺旋伞齿轮主动轮生产线分析与设计等设计题目为企业流程再造与车间规划中提供了有价值的构想,使学生也对本科四年的所有实践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思路,并通过各设计专项技能以及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把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向工程实践转化,从知识积累向能力生成转化,最终实现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同时在招聘和就业过程中,实习基地的实习经历也彰显其优势和作用,在用人单位考察选聘时普遍得到认可,有利于直接获得就业机会,使该专业的就业率遥遥领先。同时在就业后的工作中学生也能够做到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在竞争中存在获胜优势。

2.5 不断创新,健全量化考核体系 目前各院校生产实习的考核大都是老师根据学生完成的实习报告情况做定性评价,很少有定性的评价依据,评价的结果随意性大,公平性差。建立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的生产实习量化的考核体系,客观评价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对问题的总结归纳与分析能力、文字表述及实践创新等多方面能力,用多侧面、有重点的科学的考核方法取代单一考核方式,采取现场表现观察;收工后的讨论问答;讲台展示记录;每天实习手册批改情况;由学生、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完成的实习鉴定;返校后提交的实习报告等多种考评方式,各个阶段以具体指标计入成绩,学生对全过程的每一环节都足够重视,争当优秀实习生,获取荣誉证书,使生产实习教学改革发挥最大效能。

3 结论

在与工业工程专业相关的生产、服务系统进行了探索与改革,通过十几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主要体会:

①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对实习过程中的流程,以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为前提进行重新的理论研究与整合;以企业生产为研究对象,对生产实习的核心内容进行创新设计。

②借助现有的硬件基础设施,运用系统仿真软件,建立研究对象的系统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各种生产系统分析和工程验证,使实习、实验和课程设计有机结合,紧密联系,达到实习内容的最优设计与改善。

③严格管理过程、提高实习质量,使考核过程贯穿于实习过程始终。

参考文献:

[1]贾国柱.高等院校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国内外比较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3):130-134.

[2]陈世平.国内外工业工程学科建设及专业教育比较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10).

[3]张绪柱.工业工程实验与实习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李军,张学龙,贵文龙.工业工程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科技,2011,148(12):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