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社会价值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竞技体育社会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竞技体育社会价值

竞技体育社会价值范文1

体育发展,使体育对新闻传播媒介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新闻媒介也将体育、特别是诸如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体育活动作为提高自己声誉的重要手段。由于体育备受重视并通过新闻传播而家喻户晓,企业界便纷纷借助体育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身价。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只要看一看大型体育活动场地周围的广告牌及企业界对资助体育活动越来越感兴趣便可知其中的奥妙,其目的均是想借助体育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最终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霍英东通过资助体育事业而名声大振;1984年初健力宝公司通过走体育这条路而使自己几乎占领20世纪80年代全国体育饮料市场。体育赞助已引起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已涉及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体育和体育新闻的固有特性及社会的需求心理

体育活动的特征及其社会地位。随着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体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参加体育锻炼、观赏体育表演、关注体育动态的人的比例不断上升。体育升值来源于它自身的特性:

激励性。体育具有强烈的激励性,是除了战争之外,最能激励民族情感的社会活动。例如,在亚运会、奥运会举行的日子里,举国上下几乎都在关注着中国运动员的表现。

凝聚性。体育有着极强的凝聚力。一场足球比赛,在体育场周围就凝聚着数千数万人,至于通过电视观看的人数则无法统计。地球上有1/3的人通过各种形式观看第29届奥运会,一个时期内全球都在议论奥运会。

欣赏性。体育是健与美的综合体,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精华的展示场,人类在体育场上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展示自己。正因为如此,人们在欣赏体育表演时,无论是对力量、速度、技巧、智力还是形体,都表现得如痴如梦。

竞争性。竞争是体育的固有特性。争强好胜是人类的本性。在和平时期,人类便通过体育活动来决定谁强谁弱。

多样性。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其他没有被列为奥运会的各民族不同形式的体育项目,更是层出不穷。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人的不同爱好,把更多的人吸引到体育事业中来。

连续性。体育的连续性表现在多方面,一场比赛有选拔赛及初赛、预赛、复赛、半决赛、决赛等;一项赛事,连续进行多届,例如奥运会,每四年一届,已经进行了一百年。由于其连续性而使竞争越来越激烈,连续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体育的上述特性使之在某个特定时空里成为人们注意力的中心,并被社会和传播工具广泛地运用。在当今社会,没有任何一项活动能像体育这样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并被新闻媒介快速、广泛、全面地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正因为如此,它成了企业界的“宠儿”。

体育新闻的特性及其社会地位。体育的社会影响是通过新闻传播辐射给社会的,是通过新闻传播产生的。这种以体育活动为新闻主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便是体育新闻。它是新闻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新闻范畴。新闻的特性使之产生特殊的社会效应,即信赖性效应、快速性效应、轰动性效应、全息性效应、选择性效应、导向性效应。这六方面的效应使新闻传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传播受体的信息需求心理。社会是新闻传播的受体,即接受信息的群体。传播受体希望从传播中获得什么呢?综合起来,大体可称为“五求”:

求力,即思想动力。从传播中获得精神力量,这种获得包括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和短期的、立竿见影的。长期的可称为精神教育,短期的可称为精神激励。例如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英雄主义的教育,使传播受体受到人生观、世界观的熏陶,从而坚定信念,形成精神力量,为了一个明确的信仰而奋斗。短期的精神激励,能使传播受体产生必胜的信心,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奋勇向前!例如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赛前激励,军队长官对士兵的战前动员等。这两种教育除了接受口头传播外,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传播媒介的传播,而新闻传播是其中的重要渠道之一。

求乐,即娱乐的满足。传播受体从传播中获得娱乐。例如欣赏电视中的体育节目和娱乐等。

求新,即信息的需求。任何一个人,都希望更多地尽快了解自己周围的新鲜事。这种满足,只能从传播中去得到。这是人们除娱乐之外对传播的第二大需求心理。这种信息需求心理因文化素养的不同而不同,文化素养较低的人,往往偏重于娱乐需求。

求名,即扩大知名度。通过传播工具的作用,扩大覆盖面,并随着传播的不断加强而不断扩大影响。这种需求在政界和商界表现得更为强烈。因为,他们迫切需要社会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因而充分利用传播工具来“鸣锣开道”。

求利,即经济效益。如果求名是社会效益的话,求利则是经济效益了,而经济效益是通过社会效益来实现的,于是,有远见卓识的实业界人士便充分利用传播工具的桥梁作用,通过媒介将自己传播到社会上去,让社会接受自己,从而取得经济效益。

体育新闻对经济效益提高的可行因素分析

体育活动已成为社会和传播工具关注的对象,但如果忽视体育新闻这个载体,便使整个新闻链失去了中心环节,体育活动的经济效益便无从产生。因此,引起新闻传播机构对体育的兴趣,是体育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新闻传播机构对体育活动感兴趣的主要因素包括:

技术因素。高档次的体育活动是吸引新闻传播的主要因素。其道理是显而易见的。高水平体育活动的来源,一是招徕外地高水平的体育团体;二是提高当地体育技术水平,一个体育水平不高的地方,是很难有高水平的体育队伍光顾的,当然也不会引起新闻传播机构的兴趣。在争夺观众和新闻传播机构的竞争中,只有高水平的体育活动才能稳操胜券。

工作因素。包括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和现代化的通信工具。现代化的体育设施是举办高水平体育活动的物质条件,而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则是将体育活动传播出去及吸引新闻传播机构的物质条件。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如果没有现代化的通信工具,无异于聋哑人。

服务因素。良好的服务能极大地提高服务对象的积极性。给新闻传播者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能刺激他们更多地传播信息。条件服务――给新闻传播者提供采访条件是最基本的服务。每个体育场要有固定的记者采访席位,其位置处于最佳角度。可是我们的许多体育场馆根本没有记者席位,记者来了,或是满场跑、或者只能站着、或者打游击,极大地影响了新闻传播积极性的正常发挥,当然也就影响了体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正常发挥。体育活动组织者必须在办事机构中设立新闻管理部门,一般称作新闻委员会,统一协调新闻传播工作,包括发放证件,举行新闻会等。会不仅在活动开始前要举行,当活动中出现有价值的新闻时,要及时举行会,为记者提供更多的采访机会。资料服务――一次大型的体育竞赛,有许多赛场,一个赛场中有许多运动员,一个记者不可能到达各个赛场采访,在一个赛场里,不可能同时了解所有运动员的情况,为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组织者必须为记者提供详尽的资料。以前的资料要求只需一个最终结果,这对于需求欲越来越强烈的新闻受体来说早已成为历史,他们需要的是全方位的数据。同时,必须为记者提供监视设备,使他们在新闻中心就能观察到各个场地的情况。对于比赛结果,以前只要求在比赛全部结束时提供,如今则要求每场比赛结束时便要提供。记者们有了众多的、丰富的资料,便可发出更多的新闻稿件,得利的当然是体育组织者们。但是,我们一些体育活动的组织者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甚至连秩序册也舍不得为记者提供。生活服务――记者们的工作节奏很快,因此,搞好记者的生活服务,为他们提供一个较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一些大型比赛活动均采取有偿服务,而在省一级的或省级以下的体育活动中,往往对新闻单位采取无偿服务措施。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无偿服务终究会被有偿服务所代替。既然是有偿服务,就一定要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各种要求。

结束语

体育的经济价值来源于它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随着文化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竞技水平也将不断提高,体育的广告利用价值也就会越来越高。体育组织者如果充分发挥了新闻传播机构的作用,体育的经济价值将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毕雪梅、贾静:《体育新闻学概论》,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王大中、杜志红、陈鹏:《体育传播――运动、媒介与社会》,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李红、王静、张珍:《试析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6)。

5.熊永新:《个性、独立、创新――从世界杯报道看网络媒体新闻业务发展》,《现代传播》,2002(5)。

竞技体育社会价值范文2

【关键词】社会经济加速转型期 高职教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018-02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时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成熟和完善,企业的数量、规模、效益和竞争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崛起了一批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企业入选世界500强的数量快速上升,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持续发展,中小企业发展更为突飞猛进,企业国际化取得突出进展。但随着企业的不断转型,其面临的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管理升级和转型的熟练技工和高端技术人才缺乏问题日益凸显。有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30.7%的企业认为“缺乏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当前妨碍企业转型的最大困难。高职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扮演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我国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经济快速转型的现实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为了不断适应这些新的要求,同时解决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的高职教育必须大力加快改革的步伐,不断深化体制和办学模式的改革,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

一 转型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定位模糊不清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其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只有准确定位,发展方向才会合理、有效。

第一,教育制度照搬普通高等院校,进入改革误区。我国高职教育建设初期,只是模仿普通高等院校的办学模式和教育制度,没有自己的特色,在学习普通高等院校的办学模式时,将一些东西直接照搬过来,没有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加以转变和调整,使得高职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进入误区。

第二,办学模式效仿发达国家,但难以深化。在30多年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模仿美国的CBE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加拿大的学分互认模式、奥地利的“模拟公司”模式,但由于缺少相应的政策扶持,并未能使这些模式得以有效而深入地开展。

第三,培养理念崇尚技能,忽视理性和人性。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先后出现了“基础理论够用为度”、“针对岗位设置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等创新理念,但笔者认为这些理念的主旨过多且崇尚工作岗位操作技能,而忽略了理性、价值性和人性。高职教育虽然是职业教育,其本质不同于社会上五花八门,追求短、平、快的上岗培训班、考前冲刺班,其教育核心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育人,而且是不同于中等层次的职业学校的高端育人,离开了育人这个目标,高职教育就会因为追求功利和短期效益而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

2.高职教育体制改革遇到“瓶颈”

第一,现有领导体制缺乏活力,影响效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体制,国家和政府既是举办者又是管理者,这样的体制带来了机构膨胀、职能不清、用人机制缺乏活力、管理效率低等弊端,严重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第二,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影响办学质量。高职院校在等、靠、要国家投资为主的体制下,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目前,很多国家示范职业院校,在硬件和软件上的投入动辄上百万、上千万,这些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但由于国家投入有限,并非所有职业院校都得到了同等的待遇,虽然这几年国家对高职教育大幅度投入,但比例还是远远不如美国等发达国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大众化,优质高职教

育资源需求激增,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效果和办学质量;和国企改革一样,高职教育出现了很多社会力量办学,但规模小、基础弱、地位低、发展不平衡,而其中不少利益集团为了追求市场效益,一味扩招,招到学校后直接送工厂和企业,并美其名曰校企合作,但却是严重违反办学规律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3.相关制度规章有待健全

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产业升级的技术人才,离不开到企业去实习、实训,甚至需要企业直接参与到院校的教育教学中来。但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企业对院校伸出的“橄榄枝”并不特别感兴趣。美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的职业教育与企业能成功有效地深度合作,有赖于国家财政税收倾斜、职业准入体制等有力支持。如德国先后制订了《职业教育法》、《高职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规;1962年美国制订了《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方向; 1984年法国颁布《高教指导法案》等,所有的这些法律措施,都从根本上保证了各国“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政府还设置有专门机构管理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确立了一整套完备的人事保障机制。这些机制对校企合作的双方都有约束力。而我国正是因为缺少这样健全有效的政策,导致校企合作仅是学校“一头热”,校企合约遍地开花,但却是有花无果,仅是为了完成上级评估指标形式之作。

4.办学规模过大

我国高职教育近两年出现了办学过热、商业化运作非常严重的现状,很多的资本团体看到了高职教育中的利润空间,积极投资开办各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也越来越多,学生的招生规模也越来越大,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高职教育质量的下降,这些都是我国高职院校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办学规模过大,对我国高职院校的长久发展不利,因此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加以引导和限制。

5.教师队伍职业素质和技能有待提高

职业教育需要大量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既会教书又能操作示范的师资,根据职业教育专业的多样化以及多变性,需要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3,加拿大的社区学院的兼职教师占88%,德国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比重很大,有的高职类技术性强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教师。拥有一支职业技能过硬,职业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与教学的重要保证。而事实上,我国高职院校师资多是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有实际工作经历的少,缺少从生产一线来的技术骨干,兼职教师的比例很小。

二 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办法

1.改革现有办学体制,实现多元化办学

要加快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就要从实现多元化办学这一理念上下工夫。我国的高职教育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在人才配备上、办学理念上、管理制度上、专业设置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办学模式不先进,办学体制单一的问题。新时期,我国的高职教育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以及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合作开展多元化的办学,同时创新办学理念,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人才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办学格局和办学体系,利用高职教学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利用地方企业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通过开展多元化办学,可以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跨行业、大规模、多功能的综合性骨干职业技术院校,使之做大、做强,提高质量和效益。

2.建立激励机制,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必须依托“双师型”师资队伍,如果没有一批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师做后盾,高职教育就会失去其本质特色,就会办成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相关部门十几年前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双师”目标,要求教师既是技师,又是教师,但由于教师日常教学和研究任务繁重,导致了“双师”仅停留在拥有资格证书,而没有实操经验阶段,虽然历经十多年,但“双师”工程推进仍较缓慢,以笔者为例,虽然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是由于每周授课任务均在20节以上,假期还要做课题研究,到企业锻炼的时间根本无法保证。所以,我国高职院校的改革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真正拓展“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渠道,在时间上、政策上给予保障,采取“走出去”的措施,选送教师到国内外企业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管理,建立“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对“双师型”教师要给予政治上关怀、工作上关心、生活上关照、情绪上关注,使“双师型”教师能安心稳定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做贡献。

3.行业参与,政府主导,政策护航,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实现真正共赢

高职院校的培养与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社会的一切资源,这就需要学校进一步深化与地方企业的合作,通过与企业间的深入交流,实现资源的互动与共享,地方企业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一定的技术与设备支持,充分开展和建设教学实践基地,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技术优势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真正做到学校、企业、学生共赢。

竞技体育社会价值范文3

    为了保障破产企业实行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根据《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2001年2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68号令),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破产企业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应当按照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互助,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

    二、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累计缴费年限男不满25年、女不满20年的,应当按照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由个人一次性补足应缴费用后方可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

    因企业破产而提前退休的人员,累计缴费年限男不满25年、女不满20年的,补缴费用时提前退休年限对应的企业缴费部分,由破产企业补缴。

    三、为了减轻破产企业实行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按以下办法为其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一)预提补充医疗保险资金。以企业破产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为基数,按破产企业实有退休人员数以及全部退休人员实际年龄距本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的年限进行预提。企业预提的补充医疗保险资金应当一次性足额缴纳到所在区、县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区县按照规定时间上缴到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并纳入市社保财政专户管理。

    补充医疗保险资金从企业破产财产变现收入或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中预提。国有破产企业,预提资金不足部分由同级财政补足。

    (二)补充医疗保险资金的使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不含起付标准以下的部分)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补充医疗保险资金支付50%;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支付范围内(不含门诊1500元以下的部分)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补充医疗保险资金支付60%.四、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在移交社会化管理前由单位办理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手续,移交后由户口所在街道社会保障事务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如汇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并到区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审核结算手续等。

    五、外商投资企业中方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后,除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互助待遇外,享受本企业的补充医疗保险待遇。

    外商投资企业也可参照破产企业实行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补充医疗保险的标准预提费用并一次性足额缴纳到所在区、县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后,对其退休人员的补充医疗保险实行社会化管理。

    六、已经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应按市里的统一部署,在规定时间内到街道社会保障事务所办理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手续,并从次月开始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互助和补充医疗保险的相关待遇。

    七、本文件自2002年5月1日起执行,以往与本文件规定不一致的,以本文件规定为准。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财政局

竞技体育社会价值范文4

关键词:校园;极限运动;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24-01

随着民俗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发展,极限运动也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并在最近几十年里发展迅猛。现在中国的城市街头、公园、广场,时常可见一些戴着头盔、身着运动装、护膝护腕的青少年娴熟地表演着轮滑、滑板,时而还做出一些很“炫”的动作。他们参与的便是一种已逐渐流行起来的时尚体育运动——极限运动[1]。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挑战自我、挑战运动极限和生理等欲望的不断增强,极限运动逐渐扩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尤其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由此也就诞生了校园极限运动。极限运动也正在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社会文化的象征。校园极限运动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它对大学生的身体体能,心理素质,竞技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把校园极限运动和校园极限运动的社会价值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极限运动

(一)极限运动的定义及特征

因为极限运动是发展的并不是很成熟,所以目前国内对极限运动的定义尚未有统一的说法。不过这些概念都是大同小异。例如朱红香[2]认为极限运动是指人类在于自然融合的过程中,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身心潜能,向自身挑战的娱乐体育项目;李丁认为极限运动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充分、完全地发挥自身体能与技能,并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发掘自我身心潜能,向自身挑战的娱乐性项目。除了追求竞技外,它更强调参与和勇敢精神、在跨越心理障碍时所获得的愉悦感、成就感。同时它还体现了人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而又强调绿色环保、生态平衡的美好愿望,因此被誉为“未来体育运动”。

根据极限运动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极限运动具有这些特征:个性化运动的特征、亲近自然的特征、挑战和惊险性的特征、大众运动的特征。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校园极限运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还有利于学生竞技能力的提高,更突破了传统体育的局限性,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是对校园体育的补充。

(二)校园极限运动的发展

极限运动进入中国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一些极限运动的爱好者凭借着对极限运动的热爱坚持着,并发展和影响了一批年轻的爱好者。很多极限运动已经成为学生的体育课程或选修课。以往以竞技为主的体育课程比较简单,内容枯燥,很难达到锻炼效果,而滑板、攀岩、独轮车……这些似乎与学生无关的体育项目都出现在体育课上。极限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在开展极限运动的时候,除了考虑时间,空间,场馆因素外,还要考虑设施和环境等问题,保证一定的安全性。但是由于校园里面资金、场馆、资源、设备的限制,我们可以开展的极限运动并不是很多。只有像轮滑、攀岩、小轮车等这些容易的项目可以进一步的开展。

二、校园极限运动的社会价值

(一)校园极限可以提高学生身体体能

极限运动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很多青少年都把参加校园极限运动作为挑战精神极限、挑战自我、忍耐极限和运动极限的标志。参加校园极限运动能锻炼人的自身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等,并在人们超越自我极限中,检验人的智慧与力量的乐趣。这对学生提高自己的身体体能素质是很好的方法。如攀岩运动的惊险与人的力量的再现;轮滑运动的灵敏与人体平衡力和协调力的展示;自行车越野运动使人的意志力和耐力得到很好地锻炼。

(二)校园极限可以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

极限运动不仅可以使锻炼者的反应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得以改善和提高,还可以使其性格开朗,情绪稳定,而这些都是对人的智力具有促进的作用。校园极限运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冒险性,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极限运动带来的惊险、技巧和刺激,也能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等良好的品质,对培养良好的自信心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很大的帮助。

(三)校园极限运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当今学校体育正处于大改革的浪潮中,其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教学目标都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材内容突出娱乐性,趣味性,科学性,终身性和使用性。极限运动虽然开课时间不长,但是已是一项非常受欢迎,极具教育价值的体育课程。而且现在学生的压力都普遍加大,极限运动是精神减压的有效手段。一些调查结果表明:在紧张的现实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学生,感觉极限不断提高。他们需要发泄压力、寻求刺激、释放能量,极限运动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这一需求。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

三、结语

以上这些就是对校园极限运动及其社会价值的一些介绍。校园极限运动有很多实际可行的社会价值,极限运动进入课堂教育是大势所趋。因为极限运动发展不是很成熟,所以不可避免地在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需要高校体育工作者及管理决策层的共同努力来克服之,有必要在极限运动的场地建设方面加大投入。我们期待越来越多高校在体育课的教学改革中,将极限运动引入课堂。

参考文献:

竞技体育社会价值范文5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田麦久教授言辞恳切地指出,环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要从社会学与训练学这样两个维度来设立我国竞技体育2008年的发展目标。这一二维目标应分别定位于大力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和坚定地立足于国际体坛的第一集团。二者互补共强,缺一不可。只有科学设立 2008年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才会正确地引导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准确把握竞技体育的社会定位

田麦久指出,在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中,竞技体育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的现代社会价值。这一功能主要表现为: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求;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展示国家(地区)的综合实力;促进社会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等等。中国运动员雅典参赛的结果牵动着无数海内外华人的心。2004盛夏,亿万华夏子民通过电视画面激情地注视着雅典奥运赛场上几十次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为杜丽、为刘翔、为张怡宇、为女排而庆贺、而欢呼,正是竞技体育社会价值生动有力的展现。

但与此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竞技体育又永远只是中国体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整个国家发展和民众生活中,更只是一个非核心的构成因素。发展竞技体育,必须要注意摆正位置,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协调:在体育事业内部也必须努力促进竞技体育和建身体育的协调发展。

积极倡导“享受竞技”

享受竞技,享受奥运,是人类竞技体育理念的一大亮点。田麦久认为,从人类高层次的需求来看,享受奥运与参赛奥运同等重要。竞技体育是人类对于自身运动能力的挑战,是人类对健与美理想的追求,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展示。观看优秀运动员竞技场上的表演,无论是激励和惊喜,还是期待与失望,都饱含着情感的起伏,都是人生难忘的经历。参与竞技,观赏竞技,是真真正正的人生享受。享受奥运是体育的升华,是文明的进步。

田麦久表示,对每一个体育事业的从业者来说,尊重对手是我们必备的竞技品德。这里既包括欣赏强者,也包括鼓励失利者和赞扬失利者。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中,韩国柳承敏赢了中国选手王皓.许多中国观众在为王皓惋惜的同时,也在为柳承敏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的斗志和精湛的技艺而喝彩,表现出高尚的竞技品德。

努力完善竞技体育发展环境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的辉煌战绩是我国竞技体育事业举国体制的巨大胜利。国家的严密组织,资源的统一调配,社会的积极参与,民众的有力支持,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主要特征。但有一种观点认为,建立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不应该再继续保留了。

对此,田麦久认为,正如同市场经济并不只属于资本主义一样,举国体制也并不是只属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可以发展适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中国竞技体育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许多国家的有识之士都在研究和准备学习中国培养优秀选手的体制。我们的任务是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继续改进和完善优秀运动员培养体系的运行机制,使其更适应社会的进步,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另外,田麦久强调,对公平竞技的崇尚和追求是现代体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在公平的环境和条件下参与竞技,竞技的结果才有价值,竞技的过程才有魅力。对于当前我国一些体育竞赛中,冒名参赛、以大充小、私下交易、黑哨官哨等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事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饬,坚决地维护公平竞争原则。要不断地与使用违禁药物的丑恶现象做最坚决的斗争,要加强对裁判执法行为的法制监督,努力为实施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

竞技目标要有弹性区间

在雅典,中国队确确实实曾经有过夺得金牌总数第一的机会,也确确实实只差一点点就会仍然留在第三的位置上。对此,田麦久的结论是,在雅典奥运会的比赛中,中国队无论金牌数第一,还是第二,亦或第三,都是可能的,也都是正常的。美、俄、中三国总体竞技实力之间,已没有不可逾越的巨大鸿沟。中国军团在雅典大赛成绩的最恰当的定位应该是,明确地立身于由世界三强组成的第一集团。而这一判断应该对设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参赛目标有所启迪。

田麦久表示,在一个综合性的大型比赛中,影响运动员比赛结果的因素很多。对任何一个参赛者来说,其中都有一些因素都是无法控制的,如对手竞技水平的变化,裁判的执法行为等等。所以,主观地硬性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一定要得第一或者第二,常常会干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正常发挥,所要求必须完成的指标也常常难以完全实现。因此,设立竞技目标时,正确的、聪明的做法是确定一个适宜的弹性区间。将经过艰苦的努力有较大可能完成的弹性区间目标定为参赛目标,既能对参赛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又为非可控因素的干扰留下了调节的空间。

北京奥运:坚定跻身第一集团

竞技体育社会价值范文6

关键词:武术;本质;价值取向

1引言

《中国古代体育史》指出:拳击、拳术、兵器武艺、摔跤、手搏、擒拿格斗等实际上就是从最原始人类的这种徒手或手持石片互相格斗中发展起来的。追本溯源,武术的技击本质来源于原始人的正当防卫,伴随朝代的变迁、文化的熏陶,武术的技击本质属性逐渐显现出来。在竞技体育激烈竞争的推动下,很大程度为了迎合或是适应时代的需要,武术也逐渐向竞技体育靠拢,在转型期间难免遗漏武术的本质,这对武术多元化发展极为不利。本文结合价值取向的理论概念,以当代大环境为背景,浅析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及其对小学生武术教学的影响。

2当代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

武术源于原始时代的生存自卫活动,是搏斗经验的提炼和总结。武术源起日常生产活动、军事活动、巫舞等的相互锤炼,这对于准确把握武术本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武术的起源、文化内涵、发展历程、技法原理、功能等方面,当代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仍然是技击性。当代武术的发展态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受竞技体育潜移默化的干扰所出现的竞技武术,不断追求技术动作的高、难、美、新,使武术的发展与表演、行为艺术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武术所呈现的一体多面的发展态势,不同程度上掩盖了武术的本质。《中华武术拳械录》一共收录了1600余个拳、械、对练的拳谱,可见武术拳种繁多、拳理复杂,所涉及的内容之多唯有技击性才能将各个拳种的本质特征概括出来。基于以上几点,当代武术本质的价值取向为技击性。

3武术技击本质的社会价值

武术的内涵丰富、意义深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特征,又具备了东方文明所具有的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较集中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世界体育领域的智慧结晶。3.1技击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中国武术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加之现代文化理念的熏陶,使武术与艺术、体操、传统医学、宗教、传统美学、兵学等等有着难以割舍的相似性,在某些方面甚至难分伯仲。倘若不懂得武术的本质以及技理技法,很容易混淆甚至扭曲武术的内蕴。本文之所以将武术的技击本质放在一定的高度,是因为只有技击才能作为武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关键点。正确认识一个事物应以事物的本质特征为切入点,这样查验事物才能把握咽喉。此为武术技击社会价值的的重要一方面。3.2把握武术技击本质有利于武术套路的掌握武术段位制进中小学的推广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指出段位制的推广重点是校园、队伍和制度建设是关键。由此可见,学校武术的教学是关键,而教学方法的选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正确把握武术技击本质为教学的合理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教授或习练武术时有针对性的将每个技术动作的技击原理整理清晰,掌握好每一个技术动作的路线、发力时机(统称为技理技法),这对于武术套路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这也是优秀的武术教师必须要掌握的教学方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太极拳里的斜飞势除了讲求出手走弧线、棚劲等,最主要的是体会用肩靠的感觉。在对练时将每个技术动作的攻防技击讲解到位,那么在单练时更能深刻、清晰的揣摩到技术动作的发力点、动作路径。3.3武术技击培可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竞争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竞争意识缺失的社会将是一个陈腐、衰败、缺乏生机的社会。现代社会中,竞争更加激烈、尤为突出,如果只是把物质财富的追求当成人生全部目的去竞争,定会造成精神的萎靡、道德的沦丧。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其历史博大精深,包含了形式多样的技术技能、知识内涵。学习武术不仅需要有不断探索知识的欲望,还需要不断从各个方面弥补自己的不足,做事认真、执着。武术练习要求常年不懈,它对意志品质有多方面的考验:练习武术要不断克服身体疼痛及精神考验,练习套路要克服枯燥乏味的消极情绪,以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言败的品质。遇到困难时,应学会自我调节,培养勇敢无畏、坚忍不拔的意志。拥有正确的竞争观念是现代学生应该具有的心理素质。技击性应当与打架斗殴区别开,弘扬技击性并不意味着宣扬武术“伤人”的特性,而是普及一种打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合理运用技击原理的前提下,通过“打”与“被打”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反应能力等等。

4武术价值属性对小学生武术教学的影响

“武术进校园”、“武术段位制进校园”时下武术圈炙手可热的话题,此不同程度上对武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原有教学组织形式基础上,需始终贯彻武术技击理念,一招一式都应普及技击内涵。虽然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比较困难,但是此方法可以起到引领作用,在帮助小学生理解技术动作的同时更能准确的掌握此项技术,可以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

5结语

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使其能够绵延五千年依旧展现着青春活力,这始终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随着各方面利益、环境、竞争压力等的冲击,使武术的本质特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武术本质特征的价值取向依旧要立足于现实,秉承着亘古不变的技击理念,不应因社会的发展而摒弃其本质的东西,相反在不变的宗旨基础上,却应当适应时代的潮流,重新审视、定位武术,推陈出新,为其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普及推广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中小学武术教育可以以此为依托,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武术技术动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