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范文1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挑战有多方面,特别是IS-LM-BP分析框架的前提条件在中国是否能够逐步具备,财政金融政策要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性能,需要依靠微观经济主体对政策变量的反应程度以及通畅的传导机制。 

一、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金融政策的效能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囊括了内、外平衡两部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了避免内外平衡之间产生冲突,有必要调整政府宏观经济的思路。从封闭经济条件下到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与作用机制已经有较大的改变。到现在为止,开放经济条件下,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仍然是分析与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力的重要工具。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理论中指出,浮动汇率制度中,比较有效果的方法是利用货币政策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固定汇率制度中,可以使用财政政策这个有力工具实现国民收入的增长。从目前世界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试行短期的浮动汇率,大多数国家施行的财政政策是固定汇率制度,我国现在施行的是在有管制的前提下浮动汇率。一般情况下,需要达到一定就业率的国家充分利用财政政策是最佳的方法。然而,实现就业率的前提下,还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才能稳定经济政策。由于这一点涉及到需要实现内、外平衡,需要调控财政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问题。在这种条件下,国内的需求量满足就业量视为内部平衡,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净流出与贸易出超保持均衡状态视为外部平衡。由此可以看出,解决内部失衡的有效工具是财政政策,解决外部失衡的有力武器是货币政策[1]。 

二、全球经济调整对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的挑战 

目前的全球经济处于失衡与调整的过程中,中国宏观调控模式过于重视调整内部平衡会面临较大的冲击。国际游资的投机性以及国际间经济被动传递,都会面临严峻的挑战,从而造成中国财政金融政策产生内、外部矛盾。 

首先,我国现在市场调节人民币汇率正在逐步完善,人民币的升值在面对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产生很大的压力。同时,人民币升值会对出口部门产生不利的影响,出口产生波动也会影响到国内需求,使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进一步加剧。顺差虽然使国际储备数量保持增长,通过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放大而扩张国内信贷量,促进国内需求增长,但由于通货膨胀以及经济过热的状态下,顺差会使国内的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政府必须要政策调节顺差与汇率。 

其次,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信息传递的速度、质量与数量都有很大的增长。在信息化时代下,微观经济主体增强了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具有趋于理性的预期行为,会影响到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效果,甚至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反应会使宏观经济政策变得完全无效。为了改善二者之间动态不能保持相同的情况,政策需要建立宏观经济政策信誉。政府要遵循经济规则用信誉改善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预期行为,由动态不能保持相同转向动态相同的合作形式。所以,政府要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避免微观经济主体预期模式对信誉产生冲击。 

再次,WTO组织的多边规则约束了中国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WTO组织约束国际收支调节,不允许采取直接管制办法,禁止直接补贴原则,不能随意提高关税的方法限制进口,调节国际收支运用汇率与外汇管制要符合WTO组织规则。另外,针对国内财政、金融、科技、税收、环保等方面的实施方式也要符合WTO组织的要求与规范。可以看出,中国加入WTO组织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受到了一定的约束,因此,中国要改变宏观经济调整的模式,适应WTO组织的规则与要求[2]。

 

最后,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发展中国家是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方式实现积累知识、技术来提高国际竞争力。积累知识、技术是循序渐进的,提高国际竞争力需要不断创新技术,在漫长的实践中积累而成。在全球知识信息量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如果通过诱致性变迁机制来实现知识积累,则不能适应全球知识信息量发展的需求,需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知识增长速度,重视科技与教育的增长模式。全球竞争以知识为基础,就需要中国财政金融政策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实现知识与技术的快速积累。 

三、中国尚不完全具备采用IS-LM-BP分析框架的前提条件 

中国在宏观经济分析一直存在着一些争论,每次争论的焦点就是把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宏观调控实践如何相结合。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是追求完美的市场经济理念,在宏观经济分析与宏观经济政策观点上,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存在质疑,而对于发展中国家需要谨慎运用这种经济学理论。这种抽象的均衡关系模型可以起到借鉴使用,但在实践中则会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与研究,通常采用IS-LM模型及其扩展形式IS-LM-BP分析框架。但是,IS-LM-BP分析框架需要有完善发达的市场体系、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市场化,对利率具有灵敏反应等等。如果中国不完全具备这种条件而采用这种框架研究中国宏观经济,会导致结论错误的情况发生。 

中国现在的市场制度还不够完善,非国有企业属于微观主体,能对市场价格信息反应比较灵敏,国有企业虽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但在行为上还是比较依赖市场与政府,是不完全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微观经济主体,可以看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非国有企业是体制外企业,而国有企业是体制内的企业。微观主体能够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理性反应,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还需要畅通的政策传导机制。中国现在的利率可是说是由政府来确定,对市场资金的供求情况并不能真实反映,利率传导机制不存在市场化,IS-LM-BP分析框架就失去了研究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财政金融政策面临的挑战比较严峻,传统的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存在很大的制约,需要灵活借鉴全球经济金融政策的经验,总结出适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与金融政策。 

    参考文献: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范文2

应该说,就短期来看,我国目前的通货紧缩已基本停止。尽管按照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口径计算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仍是-0.8%,但2002年下半年按月度环比,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到了2003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上升0.4%。这是当前总需求增长的一个自然结果。

在另一方面,从长期趋势的角度思考,2001-2002年价格总水平变动的性质及其影响值得认真分析。过去两年当中我们基本上有1%的通货紧缩,而且生产资料的价格指数,包括投资品的价格指数这两年在多数时期也是负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甚至是一3%--5%。但这似乎并没有阻碍投资进一步地增长。这和一般的逻辑分析是有差异,一般理论认为,价格总水平下降,预示着生产能力的过剩,人们预期的投资收益下降,投资水平就会下降。而当前的情况似乎并没有显示出这样的关系。这就需要分析当前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应该说在1996-1997年,通货紧缩刚刚发生的阶段,当时主要是由总需求的萎缩导致的。因为当时采取了宏观调控政策压缩总需求,特别是银行的坏账高到一定水平之后,货币当局紧缩了银根,采取各种方法控制不良贷款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信贷的萎缩”,出现了“银行惜贷”一类的现象。那时的价格总水平下降,是典型意义上的通货紧缩。但是物价水平下降还有另一原因,即生产率的提高。这种由提高生产率而引起的价格水平下降,严格意义上应称之为成本下降型的价格总水平下降,而不是货币意义上的通货紧缩。我国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在技术能力、体制效率的提高方面初见成效,遂使各种产品单位成本逐步下降,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包括价格的竞争,迫使价格随成本下调;这样一种价格水平的下降有其积极、健康的因素,而且不一定会阻碍投资的增长和总需求的增长。这种现象并非仅是我国刚刚发生,历史上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当中也经历过类似的阶段。因技术进步、效率提高、成本下降,出现过价格总水平长期持续下降。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相机抉择

现在应该提出的问题是我们过去几年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否应该进行调整:在民间投资已经有了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政府投资应该做怎样的调整?16%的投资增长率在没有通货膨胀甚至还有一些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可说是已经高于正常水平。尽管2002年的投资增长还谈不上过热,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它还具有恢复的性质。但是现在需要我们密切关注下一步投资增长的趋势。在可预见的将来,投资增长的几个因素还都存在:第一,目前协议外国直接投资增长率仍高达30%以上,外资的增长今明两年还会保持较高的势头,世界上各大跨国公司向中国投资的意向依然非常强劲。第二,国内受经济形势逐步向好的鼓舞,投资者对未来预期进一步乐观,投资将会进一步增长。如果这种势头在2003年继续保持下去,政府就应开始考虑适当减少政府投资,以抵消非政府投资过快增长的效应,至少今年政府安排的投资总量不应在2002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保持相同的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逐步减少政府投资的比重。

2002年虽然淡不上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预期也基本不存在,甚至在上半年还有一些轻微的通货紧缩,但是应该看到一些局部产业已经出现过热的迹象。比如说2002年我国的钢铁生产从上年的1亿5千万吨提高到1亿8千万吨,而冶金工业投资的增长速度非常快,达到53%,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该产业就很可能在一定阶段出现生产能力的过剩,这显然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此外,房地产业,在最近几年大规模提高住房信贷的同时却有更多的房产商感到资金紧缺,这种现象,也值得警惕。所以,尽管我们现在还谈不上经济过热,还谈不上有什么泡沫,也应该对经济进行及时的“微调”,防止一些问题的产生。

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基本作用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在短期的经济波动过程当中“拾遗补缺”、“多退少补”--当民间投资少的时候,政府就多投一点;当民间投资多的时候,政府就少投一点,以保持总供求之间的平衡,减少经济波动,使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增长是由市场、企业、民间的活动而决定的,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仅在于防止经济衰退或经济过热,在总需求不足、增长率下滑的时候,“托住”经济(严格说来不是什么“拉动”经济),使市场的各种因素得以“复苏”;而在总需求过大的时候,则是压缩需求,使经济“冷却”下来。从政府决策者的角度来说,不要认为政府可以在没有民间投资和消费增长的情况下支撑长期的增长;从企业和个人的角度来看,也不要指望只要政府投资,经济就一定会高增长。

正是因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只在于拾遗补缺,因而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需求调节政策,即根据总供求关系的特定状况,来确定采取哪一种特定的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是增加政府支出,还是减少支出,增加多少,减少多少,还是依然如故。是否采取一种政策调控,力度大小,决定的标准就是总供求关系的状态,而且作为一种短期需求调节政策,其判别标准就是总需求的大小是大于潜在总供给,还是小于潜在总供给。而不取决于供给方面的因素,不取决于政府应不应该投资一类的制度因素,政府投资是否有效率一类的微观效率因素。宏观经济政策所追求的目标是总量平衡、稳定增长的宏观效率。这样上种总量调节政策,当然只能是一种短期政策,即根据当前(今年)的总供求关系,来决定当前(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它不解决体制改革问题,也不解决长期经济发展问题,而只解决短期内的总量平衡和稳定增长问题,并因此而为长期稳定而有效的经济发展做出特殊的贡献。“”版权所有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范文3

证券投资实验教学通过对宏观经济与证券市场之间联系的动态实景揭示,让学生在过程中以更广阔的视角去思考并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投资实践中依托自身的操作感受会根据资本市场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探索证券市场对宏观经济情况如何反应,把脉宏观经济发展的态势和情况,接触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结合自身的知识不断充实完善,作出创新性的思考。对学生进行分组,每4~6人一组,分别对一些重要的反映宏观经济的数据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分析,比如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消费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失业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商品总值、社会总投资、工业用电量等,了解并尽力把握一段时间宏观经济的大概动态演变趋势和波动规律,结合证券市场上指数波动的情况和相关板块证券的市场价格波动,自发组织组内讨论和研究设计,给出初步的研究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各组形成的结论实验报告统一在班级进行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宏观经济指标与证券市场的关系进行辩驳、归纳、总结。

二、货币、财政等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

证券投资实验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了解宏观经济政策,了解国际国内经济政策如何服务于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会如何对资本市场进行干预和传导。资本市场不是一个“孤岛”,其运行有着本身的发展规律,并且要对实体经济扶持和支撑,在特定宏观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又会对证券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对学生进行分组,每4~6人一组,针对目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其政策意图进行解析,比如M2增速、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财政投入、税收等,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变动的时点以及一段时期以后变动的趋势和方向,结合证券市场上指数的情况和相关板块证券的市场价格波动,自发组织组内讨论和研究设计,给出初步的研究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各组形成的结论实验报告统一在班级进行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的关系进行辩驳、归纳、总结。

三、产业发展和证券市场

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需要包容性强、吞吐能力大的资本市场用社会的资金转化风险投资,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资本支持。产业发展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提供服务和支撑,强大的产业发展又会为资本市场注入活力和动能。证券投资实验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对资本市场投融资体系、市场环境、体制机制等与产业发展的要求衔接起来,既要把握资本市场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也要了解产业发展如何传导资本市场。对学生进行分组,每4~6人一组,让各组分别选取一个产业进行产业调查和分析:调查产业发展的过程与生命周期,调查国际国内竞争力和产品技术,调查产业链条的稳定性和产业进入退出壁垒,调查产业内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调查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和产业未来的发展机遇。各组自发组织组内讨论和研究设计,结合产业板块证券的市场价格波动,给出初步的研究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各组形成的结论实验报告统一在班级进行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产业发展与证券市场的关系进行辩驳、归纳、总结。

四、公司微观治理与证券市场

公司治理是中国微观经济领域最重要的制度建设,中国资本市场应成为推进中国公司治理建设的强大力量,成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公司的温床。证券投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将公司微观治理与资本市场建立深层次的联系,理解资本市场的价格波动是围绕投资标的价值估值进行波动的,倡导并树立学生价值投资的观念。按照产业分组,给每一个学生指定该产业内一个上市公司进行调查分析,主要通过公开的数据信息平台,搜集整理该上市公司经济区位、行业地位、经营战略、产品管理、经营能力等基本情况,搜集并对比分析其财务指标,研判其未来发展的风险和机遇,给出投资的建议对策。各组进行组内的讨论及策划,在教师指导下,公开进行上市公司投资推介。

五、技术分析和投资策略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范文4

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V”型曲线的右端,诸多宏观经济指标都呈加快上升势头。面对这种情况,经济政策转型需积极应对国际挑战,审慎处理国内关系,推动宏观经济政策首先从刺激转向稳健,进而到紧缩。

应对三大国际挑战

从国际形势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增长将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在这次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的产业结构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国际市场供求格局的新变化。在金融危机之前,原有的世界供求格局中,美欧发达国家生产并出口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则大量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高科技产品。

全球金融危机打破了以往的供求格局,在去杠杆化作用下,美欧国家纷纷改变高负债的消费方式,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由此不断压缩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需求。同时,为了改变长期贸易赤字,这些国家还加大了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力度。

这种变化从两方面给中国带来了压力。一方面中国业已形成的以外需为目标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短期甚至长期内要稳定增加出口越来越困难,因为中国生产了太多世界发达国家目前要减少甚至停止购买的产品;另一方面,为提高中国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鼓励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业也遇到来自美欧等发达国家的挑战。

在危机中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越南、印尼、洪都拉斯等利用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开始向美欧等发达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大有替代中国之势。因此,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遇到“高端”排挤和“低端”挤出效应。

其次,世界经济回暖后,由于大宗商品特别是资源性产品涨价,使得中国经济发展成本有进一步提高的风险。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大经济体纷纷采取刺激性的货币政策,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

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这些流动性正沿着产业链不断向实体经济传递,最终必将引起石油、铁矿石、铜、铝、大豆、植物油等大宗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中国是资源短缺型国家,在经济发展方式没有实质性转变之前,经济增长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性产品。

大宗资源性产品涨价,会明显增加中国的投入成本,给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更大的压力。

再次,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中国经济政策转型面临考验。在金融危机爆发时,美欧经济下滑,他们需要中国的合作与帮助,对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相对宽容。

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与复苏,美欧发达国家国内需求上升,经常账户得到改善,势必会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贸易保护,由此将提高中国的出口阻力。就目前而言,发达国家对中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特殊保障条款和技术壁垒,还有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

面对不断加强的贸易保护,我们企图延续危机前以及危机中所实行的政策安排,恐怕越来越难。

比如,针对美元贬值,中国面临两难选择,如果选择紧随美元贬值,不但会使中国既有的外汇储备相应贬值和蒸发,而且还将遭到世界许多经济体的强烈反应,他们会采取更加强烈的措施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如果较大幅度实行人民币升值,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短期内将受到很大打击,直接影响数以百万计的劳动力就业。

谨慎处理国内关系

从国内形势看,当前中国经济政策转型面临四大关系需要谨慎处理。

第一,流动性过剩控制与既有投资刺激计划的关系。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3万多亿元,但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加了13.05万亿元,贷款发放了9.63万亿元。按道理,实施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回收多余的资金是正确的,也是应该的。

但是,既有的4万亿投资计划怎么进一步落实,是中国经济政策转型遇到的难题。如果紧缩过快、过紧,势必会形成半拉子工程、烂尾工程,造成许多不良贷款。

第二,以政府投资打头的经济增长与以民间投资和社会消费为主体的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出台以投资打头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个计划有效地替代了外需下滑,实现了经济的较高增长。

正常的经济增长不能过久、过强地依赖政府推动,必须依靠市场力量,让民间投资和社会消费成为增长的主体。问题是,危机过后,政府何时退出,民间投资和社会消费何时能及时、有效地接替政府去推进经济增长,这是我们急需处理的新课题。

第三,保平稳增长与防通胀的关系。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要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很显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就必须有适度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过快、过强、过密的收缩经济政策,势必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带来困难。

相反,防止通胀,是要实行适度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面对CPI、PPI已经由负变正、通胀预期正在形成的态势,如果过慢、过弱收缩经济政策,通胀程度势必会从轻度转化为中度甚至重度。

第四,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一般而言,短期增长与长期增长之间既是相辅相成的,又是矛盾的。因为,当短期增长中的许多因子恰好是促进长期增长中所需要的元素,此时每个短期经济增长相加组成长期的经济增长。但是,当短期增长中许多因子是不利于未来增长的元素的,此时短期增长将抑制长期增长。

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总量增长,盲目增加投资,结果造成产能进一步过剩,甚至上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这不利于长期增长。在经济政策转型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组合,才能使短期增长与长期增长相吻合,这是本次金融危机过后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如何转型需要选择。

是从强刺激政策首先转向稳健政策,还是直接转向紧缩政策;是采取强紧缩还是弱紧缩政策;还有,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上,是同时收紧财政和货币政策,还是先紧缩一个方面,都需要科学考虑。

当前,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快车道,但还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宏观经济政策应首先从刺激转向稳健,进而到紧缩;即使是采取紧缩政策,密度不要过高、力度也不要过大。在政策转向过程中,最好先采取单边政策选择,然后在经济全面持续过热时再采取双边紧缩政策选择。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范文5

关键词:货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风险

一、货币国际化与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国际化是一国家货币的职能延伸到国外,一国货币被他国官方(包括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及私人广泛使用,在他国或国际间发挥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储藏手段的职能。一国货币被用作国际货币,其职能与其作为一国国内货币的职能有所不同,在官方领域往往被用作钉住货币、储备货币、干预货币,在私人领域常被用作贸易结算货币、外汇周转货币、金融投资货币及在国外流通使用的替代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简而言之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货币国际化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国际化,它对该国际货币发行国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收益的同时必然产生相应的风险。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综合经济实力的逐渐提升,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声誉日渐提高,人民币已经在我国周边地区获得了广泛的使用,其国际化进程已经开始。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分析

人民币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实现自由兑换,外汇管制、贸易保护会逐渐减少,我们在获得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各种收益的同时,也会面临着由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风险,如何防范、处理这些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而产生的风险是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巨大挑战。一般而言,一国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力以及独立性减弱风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经济开放型不断增强,特别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会越来越强。人民币国际化后,央行在货币发行和管理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民币在境外流通的数量不断加大,这就意味着不受央行货币政策控制的人民币数量在增大。当境外人民币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效力。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执行,会受到国际生产要素流动以及其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冲击,使得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力大打折扣,甚至是逆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而行,给国内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的风险。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最终会实现汇率的自由浮动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汇率和资本流动状况成为改变经济传导机制的重要变量,国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人民币国际化将减弱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效力以及独立性。

(二)资本大规模进出带来的风险

对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行,我国的资本管制壁垒会越来越少,资本最终将实现自由流动,一定量的资本流动有益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投资资本的流入,可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资金的需求,又会为我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大量、频繁的资本流动,特别是投机资本的流入会给我国经济稳定带来巨大的风险。由于货币管制壁垒的撤除,国际上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等可以通过货币兑换直接传导到国内。

(三)货币替代的风险

货币替代是一种强势货币驱逐弱势货币的现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以及国内的金融管制放松后,我国将可能存在货币替代的风险。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日益开放以及人民币汇率、利率市场的市场化的深入,人们被压制的对美元等其他国家货币的需求就会爆发出来。特别是当宏观经济形势不稳定时,人们就会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各种避险工具将手中的人民币资产转换为其他国家的货币,发生货币替代行为。另外,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也会存在银行巨额不良债权的风险,金融系统大量的不良资产将会影响人们对人民币的信心,从而刺激人们获取外币以及外币资产的愿望和动机。随着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进程,我国居民可以购买和持有外币以及外国金融资产的制度障碍将被消除,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交易成本也将大大降低。同时,人民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后,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联系将更加紧密,金融市场发育日趋成熟,投资品种日趋多样化,居民的资产选择渠道变得更为多样和丰富。这种情况下,将提高居民对金融资产价格的敏感程度,从而提高居民对外币的需求弹性,带来货币替代的风险。

(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着“特里芬难题”的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着“特里芬难题”的风险。中国向其他国家提供国际储备资产的责任是通过国际收支地位的削弱来实现的。如果一个国家需要增加其国际储备资产,那么它须保持国际收支的顺差。如果美元等其他储备资产不能满足该国的需要,而且该国愿意持有更多的人民币,中国必须通过收支赤字来提供人民币资产。中国越是通过赤字方式提供人民币资产,其国际收支的地位就会更加脆弱。但是,如果中国有持续的赤字,将使持有人民币流动性资产的国家不愿意持有更多的人民币资产。

(五)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进入阻挠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进入阻挠是现有国际货币对人民币成为一种国际货币进入国际市场的阻挠行为。一种新的国际货币的诞生会影响到原有国际货币的利益,这种国际货币就会对新的国际货币产生“市场进入阻挠”。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国际货币体系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并且主要集中在货币本位制、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等方面,国际货币体系由单极化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挤压、排挤等非正当竞争手段阻挠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国际货币市场,美元仍居主导地位,美元独霸国际货币体系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可见,与日元、欧元等货币一样,人民币国际化必然会遭受美元的“驱逐”,汇改以来人民币持续高估、人民币兑美元被迫升值便是美元挤压人民币的最好佐证。

三、结束语

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我国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应当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充分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将带来的风险,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黄梅波.货币国际化及其决定因素[J].大学学报,2001,(2).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范文6

关键词:价值投资者;宏观经济;投资

一、价值投资者眼中的宏观经济效应

巴菲特曾说过,“如果你几个小时不能皈依价值投资,那么也许你一生也无法再理解。”价值投资从公司基本面出发,强调价值低估,然后发展到护城河之下的成长性,包括投资者行为自我限定如能力圈等。

价值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研究持不太支持的态度。一些经常被引用的大师说的话,巴菲特说:“我不会有一毛钱的投资是基于宏观经济预期的,我也不认为投资者应该基于宏观预期而买卖股票。”巴菲特说:“不要指望投资者从今天所看到的东西影响其投资策略。我们的投资者应当基于以下因素:第一,即使知道经济总体的发展趋势,这并不意味着你就知道股市会如何发展演变;第二,投资者不可能在选股上比别人优秀很多。股票只有在持有相当长时间之后才会称得上是个好东西。”巴菲特说:“我们将继续忽略政治和经济预测,它对许多投资者和商人来说是十分伤神的事情。30年前,没人能够预见到越南战争的升级、两大石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苏联的解体以及国库券的收益率在2.8%和17.4%之间波动。”“所有这些重磅炸弹级的事件都没有在格雷厄姆的投资原则中留下任何痕迹。”

作为一个基本面型的研究者、投资者,经历了国内投资市场2004-05年大熊、2006-07年大牛、2008年大熊、2009-12年大幅震荡,时间越长,对价值投资的也越信奉,对有护城河的成长型公司在长期的表现也深表赞同,但对价值投资与宏观经济研究的关系也产生了怀疑。

二、以美国市场为例

巴菲特生长在美国,百多年来的美国经济增长验证了巴菲特的判断。市场经济、辅之以美国的社会政治体系,宏观经济对美国的长期的价值型投资者来说,或许不那么重要。当然,巴菲特或许是对美国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体系的深刻理解,所以认为宏观经济研究不重要。在中国资本市场,只关注公司基本面、不在意宏观经济变化这个假设,却不那么显然。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但全球200多个国家,能进化到成熟的市场体系的并不是太多。中国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走市场化道路的时间不过20多年,宏观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包括行业政策、法律制度,不仅仅影响短期的经济总体,还影响长期的经济表现。从行为研究的角度看,美国的市场经济、包括资本市场,是一个成功者,而看到美国资本市场成功的投资者就效仿,认为在其他国家也能达到同样的目标,则存在bias,survivor bias。宏观经济政策,尽管在巴菲特或者传统的经济理论来说,是短期行为,但在发展的市场体系中,或许是长期路径的新起点,比如阿根廷市场、日本市场等。

三、以中国市场为例

研究国内的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政策,不能取代在国内做投资分析的公司基本面研究,但若能理顺国内的这些宏观因素,包括市场经济参照系的美国的类似因素,可以少一些想当然,多一些对其背后假设差异的理解,或许更有利于我们避免落入一些理论简化的陷阱。当然,做一个应用题都很难,更何况投资上的理论联系实际。

研究过程中,看到诸多的宏观数据,市场天天关注货币宽松程度、信贷规模、降息与否、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CPI等,同行、同事都在讨论这些,也就不可避免的参与其中,也时时被各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困扰。与其被困扰,不如花点时间搞清楚其逻辑体系,避免假设和逻辑上的陷阱。比如:即使是同样的宽松货币政策,国内的政策实施和美国的不一样。那么,研究美联储、研究国内央行的货币政策,从中可以看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差异,以及差异导致更大的不同的宏观经济效果、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及对投资的借鉴意义。最近看的两本书可以部分参考到,周其仁《货币的教训: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国内少有的对央行行为做分析的书和报告;及《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尼古拉斯・拉迪)。财政政策的差异更甚,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的透明程度、支出的程序差异就可以看出,财政政策的对比会更加艰难。

四、结论

仅仅用教科书的理论、用传统的市场经济的理论、用大师的观点来解释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经常误入歧途,需要不断积累不同投资市场在前提假设上存在差异的经验,加强逻辑分析,最后提高自己的判断力。

长期来看,投资盈利或许来自在能力圈之内、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刻理解、和对公司的估值判断,但理解宏观经济的假设和逻辑,或许能帮你避开很多投资陷阱,远离似是而非的投资机会。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拉迪.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J].

[2]周其仁.货币的教训: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J].

[3]余秋玲,朱宏泉.宏观经济信息与股价联动――基于中国市场的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