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宏观经济学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宏观经济学会范文1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宏观经济学理论高度抽象
与一些应用学科相比,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该学科运用经济模型的分析方法,抽掉次要因素、规定典型环境以突出主要经济变量关系。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假设之上的。在这一基础之上,该学科大量使用数学工具进行逻辑上的抽象推理,将经济社会中各种不同的经济现象抽象为单纯的数学符号。
2.宏观经济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宏观经济学理论产生于现实经济生活,指导并反作用于现实经济生活。然而,宏观经济学是资本主义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经验总结,它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抽象和概括,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历史背景差异很大。因此,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应该结合本国的国情,有选择性地对其中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加以借鉴和吸收。有一些理论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资源条件、市场体系发育程度的差异,在我国目前是行不通的。
3.宏观经济学派别林立
西方经济学是在 16 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从它产生到现在历经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革命以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派别林立、观点各异的特点。宏观经济学由众多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构成的,庞大的体系和林立的派别在丰富和完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同时,也给初学者造成了众多疑惑与费解。
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改革
1.充分认识案例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
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就是按照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以案例为教材,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及集体讨论,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环境,使其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实际问题和实际社会环境,从而会在复杂条件下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其将来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案例教学最大特点是它培养学生的实务性和创新性,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最需要的。它是将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有效桥梁。但是,仅仅分析一些经典案例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宏观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选编本土化案例教材尤为重要。案例的选择一方面要以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另一方面选取的案例必须具有说服力、现实性、代表性和时效性。在案例教学当中应少讲重在学生讨论,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
2.采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采用启发诱导的办法,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对于宏观经济学,启发式教学尤为重要。在教学当中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循序渐进、不断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这样使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变为积极思考,帮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一些结论的教条,学会思考问题,培养思维技巧,达到开设宏观经济学最主要的目的。启发式教学还包括介绍学生阅读一些从现实经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的经济学读物,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另外,还可以通过布置课下作业引导学生学习,并及时得到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从而更好的组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小测试,这些小测试的成绩可计人平时成绩,以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防止考前突击。
3.其他相关课程的支持
作为经济学各专业基本课程之一的宏观经济学同样也需要其他课程的知识和理论支撑。随着经济学的迅速发展,经济分析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一些模型推导和问题求解,数学方法作为一种工具在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另外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因此,在开设宏观经济学课程之前,应开设数学和经济学基本原理等课程。数学思想在追求精确和理性的经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数学高度的抽象和严密的逻辑,有助于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素养。部分数学专业课程,包括数学分析、随机过程、常微分方程等,可作为选修课有效补充经济数学未能达到的内容。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学启蒙课,可以对经济类一年级的本科生进行先入为主的教育,帮助他们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框架,为他们后续系统学习经济学的知识打好基础,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宏观经济学会范文2
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学采纳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学教育体系,即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以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材相互区别,本科生教育涉及初级和中级课程,研究生教育涉及高级课程。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学教育的规范化、国际化,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差距,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初级宏观经济学是继初级微观经济学之后所有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学生的经济学入门课程,它也是一系列后续主干课程如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等的理论基础,其作用承上启下、其地位举足轻重。初级宏观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强、知识涉及面广、抽象程度高却又与现实联系紧密等特点,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数都会反映无论是理解内容还是完成习题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付出比同期其它经济管理类课程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学开设定位明确的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背景下,进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积极探索无疑具有广泛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研习、教学初级宏观经济学的体会,拟在教材选择、内容确立和教学实施三个方面展开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论述。
一、教材选择
关于教材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学生的反馈意见很通俗、却很在理:遇上一个好的老师是学生的福分,但不是每一届学生都有这样的福分,其实,如果有一本好的教材,老师也就不那么重要了。目前国内图书市场上已经有数也数不清的宏观经济学本土教材,但称得上优秀者恐怕凤毛麟角,大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定位不明确,初级、中级搅合在同一本书里,两个级别的内容都没有讲清,两个级别的要求都没有达到。幸好近十几年来,国内出版社大量翻译、出版了由国外著名经济学家撰写的教材,业已涵盖宏观经济学的所有三个级别,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常见的属于初级层次的就有9种,见表一。与本土教材相比,上列外版教材具有定位明确、内容翔实、体例活泼、印制精美等等优点,更容易被宏观经济学的初学者接受。笔者认为,在现阶段缺乏科学合理的本土教材的情况下,从表一中选择一本作为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指定教材或指定参考书,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
上列外版教材在中国影响最大的是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的《宏观经济学》、斯蒂格利茨、沃尔什的《经济学(下册)》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而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应该是曼昆的那本,如该书中译本第4版封三所介绍的,前三版的中译本自1999年出版以来一直是国内选用最多、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材。笔者在本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一直采用这本教材,每一届学生几乎都会有同样的反映:曼昆的书是经济管理类教材中自己平时还想翻翻看看的一本。
二、内容确立
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课程内容必须在两个层面加以确立,一是课程的主要理论框架,二是课程的主要特点。
(一)课程的主要理论框架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授课对象通常是低年级的本科生或专科生。经过中小学阶段学习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零散的经济知识,同时,基于若干年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对宏观经济的某些方面已经有所感受。但是这些知识只能称为经济常识,而绝不是作为经济学专门学科的宏观经济理论。因此,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理解并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实现从经济常识到科学理论的质变。结合授课对象和教学目的,再综合参考表一所列外版教材,笔者认为一门保质保量的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应该具有表二以模块结构表示的主要内容。如果课时较少而不得不对上述内容作出删减,可以略去模块5、9、10、13。
(二)课程的主要特点相对于确立课程内容,把握课程特点可能更加重要,因为这直接决定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初级经济学不像中级以上经济学那样注重理论逻辑性、注重定量分析,而是更加重视经济学直觉的培养,也就是一个经济学道理能否尽量用大白话讲清楚。初级宏观经济学也有模型,常用的模型见表二,但是阐述同样一个经济问题,初级课程主要使用举例、类比方法,以文字描述和不带数量的图形模型作为工具,回避使用微积分,中级课程主要使用逻辑推理方法,以方程描述和带数量的图形模型作为工具,一些地方开始使用微积分。这是每一位从事经济学教学的教师必须领会的不同级别经济学的重要区别,而且需要一以贯之地指导日常教学。
三、教学实施
选择教材、确立内容之后,为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需注意专业术语的规范化问题和经济数据的本土化问题。
(一)专业术语的规范化学生在学习初级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掌握、理解、记忆常用专业术语非常重要。然而,同一个经济学英文术语有不同的中文译名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些译名不仅在表一所列外版教材之间互不相同,而且也与国内媒体上时常出现的名称不相同,这种情况令宏观经济学的初学者深感困惑。笔者将常见的中文译名不统一的专业术语整理成表三。经济学需要学以致用,处在中文语言环境下,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中文专业术语。每逢一个专业术语,在教师首先讲解准确含义后,三个步骤应该完成,一是学生掌握英语原文,二是教师介绍常见译名以便学生参照,三是教师给出建议译名并解释理由以便学生记忆。笔者给出的建议译名见表三的建议译名栏。
宏观经济学会范文3
上世纪90 年代,美国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对美国经济学教育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Siegfried et. al. ,1991)。[1]该调研指出美国经济学项目的改变仅在于对学生数学和技术层面训练的加深,而这些训练却未必能培养学生用经济学方法发现和解释问题的能力。调研认为当时的经济学教育并未达到培养学生获得理性探寻真知的思想习惯的目标。Neilson(2010) 遗憾地指出,[2]尽管距调研已有20 年之久,Siegfried et. al. (1991)所指出的问题并未在美国经济学教育界得到根本的改变。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对经济学和经济学教育的反思之声日盛,较为有特色的是2009 年10 月成立的新经济思维机构。该机构将经济学教育改革列为重点项目之一,并资助了2013 年的经济学公开课程计划。该项目汇集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家的经济学者,共同探讨与改革本科生经济学教育,以期使经济学教育贴近现实,且兼具包容性与复杂性。
反观我国的经济学教育,虽然通过学习西方经济学教育模式,我国经济学教育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却少有学者对西方经济学教育进行深入反思或关注西方自身的反思与批判( 张世春,2004[3];李俊慧,2012[4])。近几年,我国学者对于经济学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介绍西方经济学教育或对比中外经济学教育(王红(2005),[5]王淑梅、赵鑫和纪流河(2010),[6]丁刚和罗暖(2010),[7]齐晓辉(2011),[8]张文龙和余锦龙(2011),[9]高越(2012),[10]刘汉宾(2013)[11]等);二是基于我国经济学教育现状探讨我国经济学教育本土化或改革( 李冬艳(2011),[12]程远(2012),[13]马先标(2012),[14]姬超和颜玮(2013)[15]等)。其中,较多文章仅为对国外经济学教育正面的概括性介绍,缺乏微观层面的调研或数据支撑,并且,对于经济学本土化的探讨主要涉及使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现状进行分析,而非对其理论适用性的探讨。简言之,相对于学习西方教育的思潮,我国学者对西方经济学教育的反思与批判之声式微。
由是可见,我国经济学教育界尚缺乏对经济学教育现状的有效评估,以及对国外经济学教育者的反思与批判的有益思索。鉴于评估与思索应建立在对经济学教育现状的了解之上,我们对我国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了调研,以弥补国内此类文献的缺失。具体而言,课程结构包括专业学分安排和课程设置两方面,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三类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定性课程。之所以未涉及数学和计量类课程内容的调研,是因为其内容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在调研中,我们力求避免价值判断,以期客观地反映我国经济学专业的教育现状。
因我国高校众多,本调研选择了985 或/和211 大学中的十二所大学,包括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调研专业仅限于经济学专业,其他授予经济学学位的专业不在调研范围之内。从统计意义上看,虽然所选大学相对于全国整体的经济学本科教育样本较少,但通过这些大学可以了解我国经济学教育一般现状,做为评估我国经济学教育的有益起点。调研资料皆来源于各高校近三年的专业培养方案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20]-[31]
在这十二所高校中,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皆按经济学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可在第二学年或第三学年选择经济学作为专业方向。如南京大学的学生可在第一学年末从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和国际贸易五个专业中填报专业志愿。清华大学仅设置了经济与金融专业,并无单独的经济学专业,因此,我们将选择其专业中的经济学部分作为代表进行调研。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和厦门大学皆设置两个经济学项目,武汉大学设置了经济学专业和经济学基地班;复旦大学设立了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方向专业;厦门大学设置了经济学专业和经济学本科国际班。我们对这三所高校所开设的两个项目都进行了考察,因此本调研共涉及15 个经济学项目。
二、课程结构
(一)学分安排
各高校都对学生获得经济学学位设定了最低学分要求。为了便于学分对比,我们将各高校所设置的课程分为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学科大类/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方向性/核心课程、专业与跨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类教学五类。表1 列出了各高校对不同类别课程的学分要求。大部分学校将数学类课程列为学科或专业基础课程,有些高校将其设置为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在表1 中,我们用括号注明其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中所包含的数学学分。
十二所高校要求的学位学分均值为155. 5 学分(标准差为14. 2)。对获得学位总学分要求最高的是吉林大学;最低的是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和厦门大学(国际班)。除去实践类教学的学分,课堂教学学分的均值为142. 7 学分(标准差为10. 2)。对课堂教学学分要求最高的是中国政法大学;最低的是厦门大学(经济学国际班)。
各高校对专业必修课程(包括数学课程)和选修课程(包括跨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安排存在较大差异。对专业必修课程学分要求最高的是浙江大学;最低的是武汉大学。对专业选修课程学分要求最高的是武汉大学;最低的是厦门大学(经济学)。必修与选修课程学分要求的差异可反映出不同高校的学生安排自身课程结构的自由程度选修课学分越高,学生自由安排课表的程度就越高。
(二)课程设置
我们主要关注于除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之外的专业课程设置。总体而言,各高校都较重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安排,且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如:
第一学年:经济学原理(微观、宏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政治经济学;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中级微观,中级宏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它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少量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大部分高校在第一学年或第二学年,也将会计学或/和管理学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
不同高校对宏微观课程的设置和时间安排会略有不同。如厦门大学将经济学原理安排为一个学期的课程,其他高校(若开设该课)皆为两个学期的课程。东南大学和复旦大学只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并未单独开设原理课程。东南大学将两门课程都安排在第二学年,而复旦大学分别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和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只有浙江大学开设了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
一些高校将线性代数安排在第二学年开设,且各高校对数学程度的要求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吉林大学和武汉大学(经济学)要求C 类数学,其他高校(包括武汉大学基地班) 要求A 类或B 类数学课程;(2)厦门大学(国际班)、复旦大学(数理经济学方向) 和中山大学都开设了数学分析课程;(3) 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和浙江大学八所大学开设了数理经济学课程,其中厦门大学和浙江大学将该课程设置为必修课;(4) 有些高校还开设了其它数学类选修课程,如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数理经济学方向)开设了随机过程、动态优化等课程;南京大学(学术型)开设了应用随机过程、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课程;清华大学开设了实分析课程;武汉大学开设了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统计实践课程。独树一帜的是厦门大学(国际班),开设了大学物理C 课程,并被列为专业必修课。
除上述课程外,各高校所开设的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多有重叠,主要差异体现在课程标签为必修或选修。在专业必修课方面,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开设了12 门;东南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10 门;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经济学)开设了8 门;清华大学和厦门大学(国际班) 开设的最少,为4 门。大部分高校在第四学年仅开设1 门至3 门的专业选修课程。
在双语教学方面,所有高校都不同程度设置了双语课程。此类课程开设最多的是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国际班)。中山大学的所有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必修课程均采取中英文分班授课;厦门大学(国际班)在介绍中称采用全英文教学经济学本科。
三、课程内容
(一)微观经济学
各高校皆指出微观经济学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复旦大学在课程介绍中写道: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应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弄清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 . ,还应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总体而言,各高校所讲授的内容较为一致,并且,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延展、深入以及数学程度的加深。如南京大学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内容包括消费者行为、需求、厂商与生产理论、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完全垄断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寡头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外部效应与公共产品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包括最优化的数学表达;经典的需求和生产理论;不确定下选择;一般均衡与福利分析;不完全竞争模型与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外部性与公共用品。
就教材而言,各高校普遍使用的和参考教材包括六本:曼昆的《经济学基础》;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哈尔R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其中,曼昆的《经济学基础》通常作为经济学原理课程教材。各高校教材的使用也有所交叉,如南京大学将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作为微观经济学原理的参考教材,而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经济学)将其分别作为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参考教材和使用教材。
此外,有些高校也会使用其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所编写的教材,如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分别采用刘东、梁东黎和史先诚编写的《微观经济学教程》和李建琴、史晋川编写的《微观经济学教程》。
只有浙江大学在第三学年开设了高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所有高校皆在第二、三和四学年开设有关微观经济学某一领域及其应用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比较普遍的课程包括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信息经济学、劳动力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此外,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法经济学课程。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开设了有关行为和实验经济学课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吉林大学开设了卫生经济学。比较特别的课程是山东大学的品牌经济学,吉林大学的创业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和非赢利性组织机构经济学,以及复旦大学的能源与气候变化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
各高校对宏观经济学原理的课程教学安排较为一致。中国政法大学和浙江大学在宏观经济学原理课程中加入了经济学流派的介绍。相对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思想更具有多元性。如清华大学在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介绍中写道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最具有争议,最为紊乱,但也是最具有兴奋点的学科。. . . . . 在不同答案的背后,则是不同框架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因此,中级宏观经济学一方面与微观经济学课程相同,是原理课程的延展、深入以及数学程度的加深,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不同高校对不同宏观经济思潮的侧重。总体而言,大部分高校都偏重于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但比重安排略有不同,而浙江大学则主要侧重于新古典经济学思想和数理模型的训练。
此外,宏观经济学更注重政策分析。吉林大学和复旦大学都指出经济学教育应立足于我国国情,不应简单照搬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如复旦大学写道:尽管宏观经济学已具有很多自然科学的特征,但它归根结底是一门社会科学。各国的经济运行千差万别,. . . ,因而简单地照搬西方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南京大学也强调了在课程中应加强对中国现实经济运行的理解,能够使学生建立初步顶天立地的研究思维,并在课程中加入了中国转型经济专题以及结合中国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的案例分析。山东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也开设了有关当代中国经济的课程或研讨课。
就教材而言,各高校普遍使用的和参考教材包括七本:曼昆的《经济学基础》;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和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其中,曼昆的《经济学基础》通常作为宏观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
相异于微观经济学,更多的高校采用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所编写的教材,如,复旦大学使用袁志刚、欧阳明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浙江大学分别使用叶航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教程》和何樟勇、宋铮编写的《中级宏观经济学》作为其宏观经济学原理和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材;南京大学采用了梁东黎编写的《宏观经济学》作为其宏观经济学原理的教材。
与微观经济学教学安排相同,除了浙江大学在第三学年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外,其他高校在第二、第三和第四学年皆开设有关宏观经济学某一领域及其应用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较为普遍的课程包括发展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学,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区域经济学等课程。一些高校也开设了研讨类课程,如厦门大学(经济学)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专题和中国政法大学的中国现行经济政策与理论探讨课。
(三)史学类及其它定性类课程
首先,各高校对史学类课程(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以及名著导读类课程) 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对史学类必修课程要求最高的是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厦门大学(经济学),皆开设了四门必修课程。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未开设史学类必修课程。另外,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二门至三门的选修课程。中山大学开设的史学类课程最少,只有一门经济史的限选课程。
从内容上看,除了《资本论》导读明确指明所授内容外,各高校对于其他课程的内容安排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在于课程内容和教材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主讲教师。以中国经济史为例,中国政法大学所讲授内容的时间跨度为自秦汉到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则将课程的重点放于近代。
在史学类课程中,复旦大学的外国经济思想史和北京大学的中国经济思想史较具特色。复旦大学的课程主要从经济学范式转换的角度对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发展进行阐述和解读,并且在课程中加入了我国古典思想对重农学派和斯密经济思想影响的探讨,将无为和道法自然的思想与西方自由放任的思想相联。北京大学的课程主要探讨夏商周以来中国人对于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欲望无限性的永恒矛盾及其解决方法,包括先秦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商鞅、韩非子以及商家学派等经济思想,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经济思想。
在其它定性类课程方面,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经济学) 和中山大学皆开设了经济法课程,其中厦门大学(经济学)将该课程设定为必修课程。武汉大学(经济学)开设了社会学、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的选修课程。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经济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经济学方法论的选修课程。所有高校皆未开设经济哲学课程。
从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对不同项目的课程安排可以看出,定量课程要求的提高会伴随着定性类课程的缩减与淡化。该趋势在西方经济学教育中也有所体现。
四、结论
本文调研了我国十二所高校15 个经济学项目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比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首先,各学校对学生获得学位的最低学分要求存在差异。获得本科学位总学分要求的均值为155. 5,课堂教学学分(除去实践类教学)要求的均值为142. 7。对课堂教学学分要求最高的是中国政法大学,为157学分;最低的是厦门大学(国际班),为125 学分。总体而言,各高校对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同质性。
宏观经济学会范文4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应用型本科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基本情况
西方经济学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改革开放后,我国资源配置方式逐步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西方经济学也开始引入中国,并开启了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在我国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地位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分为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西方经济学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理论体系庞大,概念抽象,晦涩难懂;前提假设条件严苛,理论性强,实践应用性较弱;数理性强,对数理知识的要求较高;函数图形多,经济模型复杂难懂。
二、学情分析
民办院校存在多方面的弱势:与公办院校相比在软硬件方面有较大差距;社会对民办院校存在偏见;民办高校学费比公办高校高三倍左右等等。这些弱势导致民办高校在高考生中缺乏吸引力。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招收的一般是本二批次的学生,但过本二线20分以上的考生一般不会选择民办高校,所以民办高校能招到的只能是刚好过线的考生。这部分考生能达到招生计划的六成左右,剩余四成需要降分录取,每年降分的幅度一般是线下10分左右。因此,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特别是数学和英语等公共课比较薄弱。而西方经济学课程数理性很强,经济模型都是以函数图形的形式呈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困难重重,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很多学生遇到困难后出现厌学情绪,随后选择放弃学习。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比较强。
三、当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困境
(一)课时紧张,案例教学使用较少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大一下学期开设微观经济学,大二上学期开设宏观经济学。由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每学期一般都有实训实验周,所以教学周只有16周,每周3课时,微观和宏观总课时都是48课时。而在公办本科院校,这两门课程的总课时都是64课时。所以我们的课时非常紧张,而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多,理论体系庞大,由于课程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的讲授要花去大量的时间,进行案例分析的时间少之又少。如果没有把基础知识讲明白,一味强调要增加实际案例分析,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案例,无法用专业知识专业眼光来分析案例,案例分析的意义将不复存在。所以教师存在两难境地:如果花较多时间在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上,留给案例分析和经济热点讨论的时间就会被压缩;如果强调课程的实践性,增加实际案例讨论的时间,又导致理论讲授时间不足,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够透彻,难以用专业经济学知识来分析案例。
(二)课程抽象,前提假设严格,实用性不强
2019年4月,哈弗大学著名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宣布不再讲授经济学原理(即西方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但也并非一边倒的褒奖,很多学生和业内人士对这门课提出过意见,甚至抨击:“学了一遍经济学,依然无法真正理解真实经济体如何运行”;“理性经济人、完全竞争、完全信息等前提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似乎完全不适用”;“复杂而庞大的经济系统,往往直接被教材上的几个方程简要带过。”国内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那么,西方经济学课程是否还能为中国当前及未来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及创新服务呢?
(三)考核方式不合理,无法起到激励作用
闽南理工学院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考核构成比例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中考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成绩占总成绩的50%。由于是大班教学,每个课堂人数一般是80人左右,教室里的座位几乎都会被坐满。期中考试采取随堂考方式,每个学生紧挨着坐,监考老师也只有任课老师一人。这导致期中考抄袭率高,考试成绩水分很高,期中考平均分达到了90分左右,考试结果严重失真。而由于期中考成绩高,期末考所占比重又较低,导致学生对期末考不重视。例如,一个平时表现一般的同学,期中考90分,平时分80分,按比例加权后,期末考只需考36分,总分就可以达到60分。这样的考核方式无法起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作用,只会促使学生投机取巧,引起信息经济学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四)学生学习积极性低,部分同学存在厌学情绪
西方经济学课程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而我们大部分学生数学底子不好,逻辑推理能力也比较薄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困难重重,很多学生碰到困难干脆就放弃了学习。而且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实践活动很多,特别是大一学生。按学校规定,大一要上晚自习,但是过多的学生活动占用了大量的晚自习时间,导致学生无法利用晚自习时间巩固白天课堂所学知识。同时西方经济学每次课间隔时间较长,上新课时,很多学生已经忘了上次课所学知识,以致知识碎片化越发严重,学生难以构建西方经济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四、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精简理论,主次分明,增加案例教学
由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在课时的安排上不可能增加理论课的课时,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会继续保持48课时不变,甚至将来可能还会减少理论课课时。所以在讲授过程中无需做到面面俱到,而要在把握总体理论框架的前提下,做到有主有次、详略得当,抓重点有条理地进行讲授。由于课程理论体系庞大,这就需要教师有选择地进行精简。根据课程体系结构,生产要素市场、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开放经济学,这几章内容可以放弃课堂讲授,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自学,与老师保持沟通。消费者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不确定性和风险、不完全竞争市场、失业和通货膨胀这些章节可以选择简略地讲授。剩余章节作为重点讲授。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力争花最少的时间把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讲明白讲透彻,要进行系统化的讲授,把握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讲授效率,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巨大的考验。有些教师建议拿出某些章节让学生轮流来讲授,这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也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但是这不适合民办本科高校。由于本课程理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我们的学生很难讲明白,最后不仅把宝贵的课时给消耗掉了,而且讲课的学生和听课的学生都没有把理论知识和理论体系搞明白。所以就本门课程来说,传统的教师讲授法还是至关重要的。案例分析及经济热点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并在学生讨论后进行总结点评。案例分析能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分析经济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一举两得,并能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增加经济学综合仿真实训教学
经济学综合仿真实训,是针对经济学专业教学特点而设计,旨在创造一个接近现实经济的教学实践模拟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由于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具有理论体系庞大、数理性强、概念抽象等特点,学生难以运用专业的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训,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流程,并能有意识地搜集和分析各项经济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验证经济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本实训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营过程,营造真实的经济环境,让学生体会现实中的厂商、政府和消费者之间经济行为。本实训集实战性、操作性、体验式于一体,通过情景模拟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微观经济运行与宏观经济调控。闽南理工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工程专业在2019年上半年的认识实训中首次进行了宏微观经济学综合仿真实训,此次实训主体是2018级的大一新生。这批学生刚学完微观经济学,还没有学宏观经济学,所以实训效果欠佳。建议等微观和宏观经济学都学完后,经管类所有专业开设为期一周的经济学综合仿真实训,以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改革考核方式,设置期末考最低达标线
为防止学生投机取巧及对期末考的不重视,应设置期末考最低达标线,如55分,期末卷面成绩过了55分才可以加权平时分和期中成绩,否则以期末卷面成绩为最终成绩。在平时考核中,要加强对课程实践活动的考核,如每周经济热点学生轮流播报情况,案例讨论中的学生表现情况都可以计入平时分。期中考采取小班考试,学生座位隔开来防止学生抄袭。期末考可增加应用类题目的考核,减少识记类题目的考核,以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宏观经济学会范文5
关键词:IS-LM模型;教学技巧;经济学内含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平台课,一般院校均安排在大一下或大二上开设这门课程。由于此时学生刚刚接触专业知识,再加上课程本身有较大的难度,“文科生怕它的数学应用,理科生怕它的复杂理论”,学生普遍对该课程有畏难情绪。本文选取该课程的的一个重要知识点——IS-LM模型,从授课的角度分析该知识点在讲解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试图总结出一些可以让学生正确理解并轻松掌握课程内容的讲授技巧,希望这些技巧能够对课程的学习者提供帮助,对讲授者提供启迪,并能灵活运用到西方经济学其他章节的学习中去。
1 IS-LM模型简介
IS-LM模型被认为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标准阐释,用来考察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及收入决定问题的基本框架,它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该模型,要求学生在准确、细致地掌握IS曲线、LM曲线以及IS-LM模型的相关概念与性质的基础上,学会熟练地运用公式、函数、图形以及逻辑推理进行分析、推导或相关的计算。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要加深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又要提高经济学学习中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本知识点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挑战。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IS-LM模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碰到以下问题:由于没有弄清各种符号的经济学内涵,因此面对一连串的数学推导无从理解,或是因对公式一知半解或是误解,更是将简单理论复杂化,派生出一大堆新的疑问;由于太执着于经济学中数学的推导,忽视了经济内含的凝练,使得数学应用与经济学理论脱节;由于未将模型与经济意义很好的融合,也没能将模型应用于实践,理论无法指导实践,两者严重脱钩。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技巧,希望对教学能有所帮助。
2 IS-LM模型的讲授技巧
2.1 厘清模型中使用符号及其经济学内涵
IS曲线和LM曲线都是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IS曲线代表产品市场的均衡,满足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由于字母I代表Investment,S代表Saving,因此通常教学中都会将IS曲线上的点解读为“I=S”,“投资=储蓄”。但是,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样的解读为后面的逻辑推理和模型应用带来很大的困扰,学生会往往深究投资与均衡国民收入、储蓄与均衡国民收入以及投资转化为储蓄等问题而百思不得其解,偏离了曲线本想表达的经济学内涵。因此,本文建议在讲解IS曲线时,一开始就向学生传递这一思想:“I=S”源自于“C+I=C+S”,无论在两部门、三部门还是四部门经济中,I代表产品市场的总需求,S代表产品市场的总供给,“I=S”表示产品市场“总需求=总供给”,而非简单的字面意义“投资=储蓄”。相信这一符号概念的厘清对于后面分析、推理的顺利展开将起到非常好的铺垫作用。
同样的思路,LM曲线代表货币市场的均衡,满足货币市场上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字母L代表Liquidity,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源自于对流动性的偏好,因此,L表示货币需求。此处值得一提的是,在解释货币需求时,必须强调这是人们对拥有财富形式的一种选择,若想以货币的形式持有财富则表现为对货币的需求。字母M代表Money supply,表示货币供给。LM曲线表示满足货币市场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
此外,在该模型中,还有两个重要的参数符号必须反复强调,以期学生能在理解模型及其应用时没有障碍。一个是投资函数I=e-dr中的重要参数d,表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系数;另一个是货币需求函数L=J-hr中的参数h,表明货币需求对于利率的敏感性系数。学生必须深入领会这两个变量的经济学内涵,才能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有很好的把握。
2.2 始终围绕经济意义和经济学逻辑有效使用各种数学工具
本知识点使用较多的数学工具来进行模型的证明与运用。在讲解过程中,必须始终围绕经济学含义来展开,否则,所有的函数和图形等将失去意义。以下以IS曲线的推导为例,来说明各种分析工具的展开与经济内含的把握。
IS曲线反映在满足商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通常情况下这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即利率下降的过程中,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会增加,反之则反之。建议在运用数学工具推导函数及图形之前,首先进行经济学逻辑的推导,并尽量梳理出推导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逻辑推导过程: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总供给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在此过程中,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投资增加量取决于投资对于利率的敏感性系数(大多数教材用d表示);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量取决于投资乘数KI,此推导过程既清晰了利率变化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也明确了决定该影响的主要因素d与KI。
接下来的模型构建,函数推导以及两部门的四象限几何图形推导,其实都在证明以上逻辑推导并进一步量化,最终的结论都必须与逻辑推导相吻合,并能用经济学意义来解释。
例如,通过构建函数模型,解得IS曲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该表达式显示,决定IS曲线斜率为 ,即 ,所以,影响IS曲线斜率的因素是KI和d,这与逻辑推导的结论完全吻合。
2.3 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
经济学的模型除了说明理论本身的经济学内涵外,重要的是将理论模型运用到实践中,并进一步指导实践。借助IS-LM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搭配及其效果。以宏观财政政策为例,在该模型的理论框架内,在满足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条件下,宏观财政政策(以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为例)的传导机制为:
政府购买支出增加总需求增加Y1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投资减少,产生挤出效应总需求减少Y2。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最终取决于Y1与Y2的差额,挤出效应越大,政策实施效果越弱。在整个传导过程中有三个关键步骤:其一,政府购买支出增加总需求增加Y1,Y1的增加取决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的大小,且与KG呈正相关;其二,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利率上升的幅度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系数h,由于一定幅度的货币需求增加量,若h取值越大,利率变化就越小,挤出效应就越小,政策实施效果就明显;其三,利率上升投资减少,产生挤出效应,投资的减少量取决于投资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系数d,d越大,一定幅度的利率变化,投资变化量越大,挤出效应就越大,政策实施效果就越弱。
从传导过程的分析不难看出,宏观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效果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K,h和d。如果通过财政政策乘数,以及通过图形结合IS、LM曲线的斜率判断的结果应该和以上逻辑推导是一致的。但函数和图形终究只是分析工具,传导机制理论的理解是关键,只有对理论理解透彻,才能在使用任何分析工具时都能牢牢抓住其经济学内含。
3 小结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推导严密、数学工具应用广泛的基础理论课。函数、图形与大量模型的应用,一方面使得经济学理论更具有规范性,也使学科本身富有科学性,但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也因此而变得“晦涩高深”。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始终清楚地认识到,所有的数学工具并不是经济理论学习的最终目标,它们的作用是为了进一步论证经济理论,并使之量化与精确化。所有函数、模型、图形的经济学内涵才是我们学习的精髓!
参考文献:
[1] 丁卫国,西方经济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24-2
43.
[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74-5
05.
[3] 邹薇,宏观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60-199.
[4] 李海明,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新探索[J],西南大学学报,2011(3),112-116.
[5] 方福前,IS-LM模型的新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4(8),46-51.
[6] 孙华妤,IS-LM模型中政策乘数的解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1),53-56.
[7] 张宝贵,财政政策效应分析中IS-LM模型的运用误区[J],统计与决策,2006(9),38-39.
宏观经济学会范文6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家;理论;回眸
[中图分类号]R-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126-02
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爱德华•黑斯廷斯•张伯伦是20世纪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杰出影响的人物中有代表性的一位。1927年他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时,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垄断竞争理论》。1933年他以这篇论文为基础,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一书。与此同时,英国的琼•罗宾逊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张伯伦与罗宾逊的这两本微观经济理论专著,系统阐述了垄断竞争即不完全竞争理论,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理论中厂商理论的基础。在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中,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进行了分析,系统提出了所谓垄断竞争理论。该理论的基础就是他创造的所谓产品差别概念。
琼•罗宾逊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她深受马歇尔经济学的影响,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状况有其独到的深入的分析。她的著作与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并列被认为是不完全竞争理论方面开创性和经典性的著作,但就具体分析范围和目的来看,他们是很不同的。罗宾逊受了斯拉法的启发,在她的著作中,几何分析工具的使用占有突出地位,分析使用范围比张伯伦的更广,也更概括。她直接从垄断均衡进行分析,使用边际分析方法分析利润最大化行为,这种方法后来成为对各种市场结构中的厂商均衡分析的标准分析工具。
纳特•威克塞尔是瑞典学派的主要奠基者,代表作有《利息与价格》(1898年发表)及后来的《国民经济学讲义》。他在这些著作中,深入细致地阐述了后来被称为威克塞尔累积过程的理论,为后来的瑞典学派经济学家提出宏观动态均衡理论奠定了基础。虽然该理论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几乎同时出现,但是他们所作的研究是各自独立的。威克塞尔的积累过程理论从本质上来说,是动态货币均衡理论,试图用所谓自然利率与实际利率的一致与否来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与破坏,这也使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统一起来。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英国经济学家,他和李嘉图被西方世界并称为少有的善于经营并获得成功的经济学者。凯恩斯曾在英国剑桥大学的皇家学院学习经济学,同时兼任国家互助人寿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和一家投资公司的负责人。由于成功经营着私人企业,他拥有巨额财富。他最主要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几乎包含了他全部的经济学说,也使他成为自20世纪直到目前,仍然具有重大作用和影响的西方经济学家。
2 诺贝尔经济学奖及有代表性的获奖者
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不在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中,而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但其评选标准与其他奖项是一致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1969年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
20世纪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1970年美国人保罗•萨缪尔森的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学提高到新的高度。1971年乌克兰人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的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理论为经济学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1974年奥地利人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与瑞典人纲纳•缪达尔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的互相依赖现象。1975年美国人佳林•库普曼斯深入研究了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1979年美国人西奥多•舒尔茨,开创性地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1981年美国人詹姆斯•托宾,进一步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探索。1983年美国人罗拉尔•德布鲁,提出了帕累托最优理论,创立了相关商品的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存在定理。1986年美国人詹姆斯•麦基尔•布坎南将政治决策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1987年美国人罗伯特•索洛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经济增长理论。1992年美国人加里•贝克尔将微观经济学理论扩展到对于人类行为的分析上,包括非市场经济行为。1995年美国人小罗伯特•卢卡斯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1996年英国人詹姆斯•莫里斯在信息经济学领域尤其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经济激励理论做了重要探索,美国人威廉•维克瑞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作了开创性分析。1998年印度人阿马蒂亚•森对福利经济学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做了重大突破。
进入21世纪以后:2003年英国人克莱夫•格兰杰与美国人罗伯特•恩格尔对储蓄和消费的关系、汇率和物价的关系以及短期和长期利率的关系等的研究,在经济学领域有着非凡意义。2005年美国人托马斯•克罗姆比•谢林和德国人罗伯特•约翰•奥曼通过博弈论分析促进了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2006年美国人埃德蒙德•菲尔普斯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使经济增长理论正式确立。2007年美国人埃里克•马斯金,被誉为当今国际经济学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大师。他在现代经济学最基础的领域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美国人罗杰•迈尔森对博弈论有独到见解。著有《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及《经济决策的概率模型》。犹太人莱昂尼德•赫维奇则开创了经济机制设计理论。2010年美国人彼得•戴蒙德和戴尔•莫滕森,以及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提出的“搜寻理论”解释了看似矛盾的高失业率与高空缺率同在的现状。授予诺贝尔奖表彰他们在解释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方面所作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家贵,吉萍.西方经济学家在宏观经济学上的若干共识[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1).
[2]黄国桥.凯恩斯笔下的重商主义与古典经济学[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