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1
摘 要:东北“二人转”起源问题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这一方面的论文和专著颇为丰富,但是起源问题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当前研究结果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认为“二人转”的起源是源自于满族文化中的萨满歌舞和东北大秧歌;另一方面认为是源自于说唱艺术莲花落。笔者个人倾向于前一观点。拙文力图从时间、发源地和原始功能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二人转”的“源”与“流”。
关键词:二人转;起源;萨满教;东北大秧歌
俗话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二人转”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东北民间艺术形式,同时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在艺术领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二人转”的起源问题,学界始终争论不休。有些学者认为是起源于说唱艺术莲花落,有些学者认为是起源于萨满歌舞和大秧歌。那么究竟哪种艺术形式是“二人转”的起源,哪种艺术形式是“二人转”的流变呢?拙文将从以下是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莲花落、二人转和大秧歌的产生时间
要想弄清楚一件事情的源头,首先我们要清楚他们的产生时间。“莲花落起自隋唐,它是由僧侣们宣讲佛经时演唱的音乐《莲花》、《散花》演变而来的”[1]。宋代开始流行于民间,清朝达到鼎盛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而“二人转”则兴起于清朝的嘉庆年间,时至今日也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从时间上看,毫无疑问,莲花落的兴起时间比“二人转”要早很多,可以说是艺术史上的“老前辈”了。但是,如果仅仅因为兴起的时间比较早就说成是其产生的源头,这样的理由未免太过牵强。况且两者之间时间差距很大,这其中包含了诸多变数,更是让人难以信服。如果一定要说时间上的优势的话,似乎东北大秧歌这一同为东北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更容易成为“二人转”产生的源头。因为二者产生的时间相近,且同为东北地区的艺术表演形式,因此更加具有说服力。
二、二人转、萨满歌舞的发源地
探究“二人转”的起源,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域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以往对“二人转”起源问题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个问题,即“视野狭窄,很多东北地方的研究者总是把对二人转的起源的研究限制在东北的范围之内。”[2]。对于这一观点,笔者不是十分认同。如果以往的研究中存在着“视野狭窄”的缺陷,那么认为“这是一种带有浓重乡土情节和东北地方特色的阐释”同样也割断了东北地方的研究者与其他地区研究者之间的联系。如果任意妄为地割裂了事物的整体与局部,结果必然会破坏事物的前进与发展。我们并没有片面的强调“二人转”仅仅属于东北地区,与其他艺术形式完全割裂,只是在论证其源头的过程中,抓住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方向,找到了“二人转”所产生的“摇篮”而已。
再者,说到“二人转”,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反映出――东北“二人转”。因为它就是一种产生于东北地区的地方特色艺术表演形式,因此被冠以东北这一地域名称。还有学者认为“二人转”的产生是由于闯关东的移民带来的说唱艺术“莲花落和传入东北的山西柳腔相结合并不断东北化的产物”[3]。这一观点,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正是由于闯关东所带来的说唱艺术莲花落和山西柳腔,才有了“二人转”这种艺术表演形式?那么,在闯关东之前,东北地区就没有自己的艺术表演形式了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们都知道,自古以来东北就有其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萨满歌舞和东北大秧歌。既然我们已经有了自己本身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又何必舍己求他、舍近求远地抛弃自己原有的东西,把别人的东西变成是自己的“根”呢?李映先生在讨论“二人转”的源流问题时曾提到过,“历史上作为东北地域的主体民族――满族,及其创造的东北地域的主体文化――满族文化,以其强烈的地域性和民间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二人转的‘基因’和‘胚胎’,滋养了二人转的产生和发展……这个‘主体地位’决定了满族文化是二人转的源而不是流”[4]。同意这一观点的还有杨朴教授,他认为“二人转从萨满那里最重要的借纳是‘生命复活’原型的表现……二人转的生命创造和生命复活原型来源于萨满跳神。而生命创造和生命复活的原型是二人转保留和发展了萨满跳神的方法、形式和技巧才得以表现的”[5]。以上两位学者的观点一直认为萨满歌舞才是“二人转”的真正源头。
三、莲花落、二人转及萨满歌舞的原始功能
探究“二人转”的“源”与“流”,我们还可以从莲花落、二人转及萨满歌舞这三者的原始功能的分析比较中得出一些结论。因为莲花落是隋唐时期僧侣宣讲佛经时演唱的音乐演化而来的,因此最初演唱的时候带有一定的化缘性质。“所以它逐渐演变为乞儿和艺丐卖唱谋生的方式”[6]。由此可见,莲花落最初的原始功能是乞丐行乞时所唱的歌曲。而“二人转”却大不相同。古时,东北地区虽然幅员辽阔,但是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物质文化生活十分匮乏,因此,当时逃荒、开荒的人很多。由于长期的劳动使大家都感到十分乏味,所以劳动之余,大家会在一起开开玩笑,互相打闹,甚至高兴的时候还会唱上两句。“‘二人转’最初就来源于田间地头,那种动作,扔手绢、转扇子、互相打情骂俏,表现了东北人民那种豪爽粗放的性格”[7]。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二人转”最初的产生就是为了给在田间工作的人们带来欢乐,是人们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具有娱人功能。同样具有娱人功能的还有满族文化中的萨满歌舞。“萨满祭祀中,人们为了通过祭祀达到祈福等目的,想方设法让各路神仙满意,为此,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人得到了满足和,神灵必然也是愉悦的。因此,可以说萨满祭祀主观是娱神的活动,客观上起到了娱人的效果。……萨满跳神集音乐、舞蹈、演唱于一体,自然就成为人们借此获得娱乐的方式”[8]。可以说,萨满歌舞既能娱神,又能娱人。通过莲花落、二人转及萨满歌舞这三者的原始功能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二人转与萨满歌舞的原始功能极为相似,而与莲花落则大为不同。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二人转”起源于满族文化中的萨满歌舞这一论证更为可靠。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东北“二人转”起源于萨满歌舞和东北大秧歌。当然,我们不能全盘否认莲花落在“二人转”的发展过程中毫无作用,但是分清“二人转”的“源”与“流”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二人转”,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2][3][6]刘红侠,刘文峰.二人转的起源[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6,(2):39,39,39,40.
[4] 李映.满族文化与东北二人转-下-也谈二人转的源流问题[J].戏剧文学:50.
[5] 杨朴.再论二人转与萨满跳神[J].戏剧文学:28.
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2
【关键词】《勒俄特依》;彝族史诗;哲学思想
宇宙的起源是什么?人的起源是什么?人和自然的关系,和人的关系是什么?在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中,人类最初的疑问构成了哲学的萌芽。古代社会,人类的认识水平很低,不能回答上面的问题,故而先民用奇特的构思和想象,丰富了早期人类的精神世界,这就是神话和史诗的诞生。《勒俄特依》作为彝族创世史诗,不仅包含了神话、传说、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它还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彝族先民智慧的结晶。史诗《勒俄特依》以“创世”为主线,叙述了宇宙的起源和人类的迁徙等,其结构庞大、气势雄伟、内容丰富,显示出其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一、朴素的宇宙观
关于宇宙的形成,原始宗教中有各种各样的神灵创世说。宇宙指的是物质世界,是自然万物的总称。彝族先民认为,“宇宙”指的就是天地。彝族先民关于天地起源、发展以及自然万物存在的宇宙观,其中包含着四项典型内容:一、“化生型”宇宙观;二、“创造型”宇宙观;三、自然演化的宇宙观;四、宇宙原始结构说。《勒俄特依》中的宇宙观是“自然宇宙观”,认为天地是由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质演化而来。
彝族先民认为,最初的宇宙无天又无地,是混沌的状态。现在的事物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后来才有的,是后来发生的。这是彝族朴素的辩证的宇宙“发生”观。《勒俄特依》在《天地演变史》章节中开篇就讲到:“远古的时候,上面没有天,有天没有星,下面没有地,有地不生草。……上下阴森森,四方昏沉沉。”
这里描绘的是一个混沌的世界,是一个混沌的宇宙,是一个“天地混沌如鸡子”的时代。混沌的宇宙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着的。《天地演变史》中写到:
“一天反着变,变化极反常;一天正着变,变化似正常。天地的一代,混沌演变水;天地的二代,地上雾蒙蒙;天地的三代,水色变金黄;……天地的九代,下界遭毁灭;天地的十代,万物毁灭尽。此为天地演变史”
彝族先民认为,万物都是由变化演变的过程而来。运动和变化是天地万物形成的过程,这里包含着彝族先民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勒俄特依》认为,“水”乃是万物的始祖,由水才演变了其他的万物。“水”生万物说,世间万物都是由水演变而来。它把天地万物的形成归结于“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相对于创造型宇宙观中的“神”创万物说,《勒俄特依》更显示出彝族先民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念。
《开天辟地》章节中,恩体谷兹让众神仙去开天辟地,“阿尔师傅啊,膝盖当砧磴,口腔当风箱, 拳头当铁锤,手指做火钳,制成四把铜铁叉。”四把铜铁叉交给四仙子去开辟东西南北四方。结果,“风从东方吹进来,从西方吹出去。水从北方流进来,从南方流出去。”接着,“丝惹低尼啊,请来阿尔师傅来,将那四个铜铁球,制成就把铜铁帚,交给了九个仙姑娘。拿去扫天地。把天扫上去,把地扫下来。”《勒俄》还谈到几个仙小伙利用铜铁斧去“造地”。《开天辟地》中写到:“一处打成山,做牧羊的地方;一处打成坝,做放牛的地方;一处打成田,做栽秧的地方;一处打成坡,做种荞的地方;一处打成哑口,做打仗的地方,一处打成沟谷,做流水的地方,一处打成山山凹,做安家的地方。”从此大地上有了树木、流水、平原、动物。
这里的神人“开天辟地”和创造万物,还不同于后来宗教有神论的神创――无中生有的“创造”。这种劳作和生产劳动一样,这些神是是被夸大和神化了的人。更多的是赞美人的力量,劳动的力量。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
二、对生命和人类起源的朴素看法
彝族先民认识世界和人类认识世界的顺序是一致的,都是先天地后人类。《勒俄特依》并没有秉承大多数神话的人类起源神造说,而是采用了较为合理的自然演化说。
首先,彝族先民认为,万物源于雪。《勒俄特依》中写到:“天上掉下泡桐树,落在大地上,霉烂三年后,升起三股雾,升到天空去,降下了三场红雪来,九天化到晚,九夜化到亮,为成为人类来融化,为成祖先来融化。做了九次黑白蘸,结冰来做骨,下雪来做肉,吹风来做气,下雨来做血,星星做眼睛,变成雪族的种类,雪族子孙十二种。”
彝族先民认为人类来源于“雪”,不同于“神创说”和“化生说”,彝族先民关于人类的起源是一种“物质变化说”,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它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其次,彝族先民把生命和人类的起源看做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自然演化的结果,并且提出人和猿是同祖的关系。《勒俄特依》中详细地叙述了猴类进化的过程。猴进化到第九代阿吕居子的时候,“形状虽象人,叫声似猴音。树叶当衣穿,野果当饭吃,有眼不看路,有嘴不吃肉,有手不做工,如熊掰树梢,如猴爬树顶。”,在这里为我们展现了原始社会类人猿的生活画面,也就是人类的早期生活。《勒俄特依》为我们展现了人类起源的正确的思想意识。
三、《勒俄特依》与彝族的自然生态观念
在彝族先民的宇宙观和生命观中,体现了一种“人和大自然是兄弟”的自然生态观念。这是彝族先民在漫漫岁月中,在与大自然的斗争生存中得出的经验和领悟。在“万物有灵观”的支配下,彝族先民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本为同源体,《勒俄特依》中雪生十二子,就说明了人为动植物同源共生。彝族先民把自己熟悉的动植物作为人类本源而加以亲近,彝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也说明了这一点。
《勒俄特依》洪水漫天地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惩戒人类的与否与是否保护动物相关。《洪水漫天地》章节中记载:“恩体谷兹家,派遣阿格叶库臣,身除魔器,手拿套猪绳,赶头黄脸独野猪,来到地上方,将土翻还原,居木长子将他捉,居木长子啊,长子说大话,说要将他杀;次子说哽话,说要用棍打;居木幺子啊,幺子说话留后路。”长子和次子都因为要伤害这头猪而死亡,最后只有幺子居木武吾(阿普笃慕)生存下来。后来通过动物的帮忙,居木武吾与天上恩体谷兹的女儿联姻,人类得到了繁衍生息。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人和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是兄弟,要在相互依靠、相互帮助中生存。
“人和大自然是兄弟”,这一思想启迪了一代代彝族人的生态观。于是,彝族就产生了敬天敬地的天地观,敬山敬水的生态观,敬动植物的自然观。彝族把各种动物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而加以保护,把山水视为灵物,这种敬畏自然的思想在彝族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至今,彝族地区保存着人和自然相处的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种“人和大自然是兄弟”的观念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彝族先民在《勒俄特依》中对宇宙的发生、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以及人类的起源的观点都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其所强调的人类和大自然是兄弟的自然生态观念,也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勒俄特依》的很多观点还不是依科学为根据的,但较之历史上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已经是很先进的了。
【参考文献】
[1]王天玺,李国文著, 《先民的智慧:彝族古代哲学》, 云南教育出版社 , 2000.4,第55页冯
[2]元蔚译,勒俄特依[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第3页.
[3]《勒俄特依》,冯元蔚,4-5页
[4]《勒俄特依》,冯元蔚,14页。
[5]《勒俄特依》,冯元蔚,15-16页。
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3
最新关于精选《物种起源》读后感范文 今日,我读了《物种起源》,这本书是达尔文写的。是达尔文论述生物进化的重要着作。《物种起源》大概是19世纪最具争议的作品,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本书中详细描述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物种起源》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但毕竟整本书也就是在探讨物种的问题,这是假设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
在这本书中达尔文的观点是遗传变异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这点我十分同意他的想法。生物有进化,物种也有变化,本不是达尔文首先发现的;进化学说,也不是达尔文创立的,在他以前已有着漫长的历史。可是达尔文加上他观察所得的新材料,总结和发展了进化学说,提高了它的科学性,彻底击毁了科学思想界中的宗教统治,建立了生物学的真正基础。在解释万物及生命起源的时候,所有的理论都是要靠信心来理解的,也既是说,都是信仰。要理解不相信上帝的信仰,应当是需要更大的信心,需要克服更大的障碍,因为这些信仰里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未知因素。
我认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很适合我们中小学生阅读,我们还应当学习达尔文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最新关于精选《物种起源》读后感范文 我看的这本书,是讲了达尔文的一些故事和一些物种进化和万物怎么来的的事。
很久以前的时候人们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万物,直到一个天才的诞生,他就是“达尔文”!
达尔文,确定了世间的万物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在一开始,地球是上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每个微生物各变化成一个物种,还有一些是原来的一个物种变异(进化)成一个新物种,那么变异是怎样产生的呢?那得说到生物的一种神奇的功能“遗传”,达尔文说:“生物的变异并不是一生下来马上就能变成那个样子,而是通过遗传,把变异的样子一代一代地累积下来,变成最终的样子。”
你在动物园看到的各种马,可能就是一种马进化出来的,还有,最早的长颈鹿脖子并不是那么长,而是长颈鹿想吃树上的叶子给一点一点给拉长的。
看完这本书,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
最新关于精选《物种起源》读后感范文 我买了一本由达尔文着、舒德干等人译的《物种起源》,这是一部影响人类科学发展进程的绝世经典,我一直希望能一睹这本百年巨着的风采,终于有闲暇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一番。
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以丰富的研究资料,严谨的科学论述,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引人入胜的文笔,向全人类庄严宣告了物种发展的伟大理论——进化论。在此之前,人类有关物种发展的认识一直笼罩在唯心主义宗教统治的阴霾中。人们认为人类以及地球上的各种生命都是至高无上的神明所创造的,神主导一切!各个物种都是孤立的,其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在那个年代,违背教会之难,难于上青天。但乌云遮不住真理的光芒;黑暗无法阻拦人类追求真理的脚步。总有那么一批坚持真理的人,不畏教会等反对组织的压迫,坚持真理,经过几个世纪,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真理终于战胜谬误,人类终于见到了科学的曙光。达尔文就是这样一个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努力的人。
书中主要探讨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生命的起源?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该书中描写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达尔文相信所有的物种都是由简单的生命单位演变而来,但最初的生命是怎么来的呢?一个不常被人提及的事实是达尔文认为它们是被创造的。
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4
——引子
你的年华里是否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你的流年是否有念念不忘的故事?你的生命里是否有铭记不忘的曾经?我想我们都有的,那是怎样最初的美梦,我最初美好的东西都印在骨髓,刻在心上。
无休止的梦境,某些美好总是周而复始的上映着。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想一定是思念太深了,才会在梦中见到。我从来不愿去诉说我的相思,我的思念。我不敢说,我怕触碰到回忆,怕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我不用说,我不思念,因为在我睁眼的时候,那些美好总会不期而遇的倒映在我眼前。
我一直相信这世上有许多自己掌控不了的东西比如情、爱、思念……情由心动,爱由心生,心生思念,思念缠绕我的心间,在我的心中围成一片海……
假如思念是有力量的,那么我的思念一定力可扛鼎。假如思念是有温度的,那么我的思念一定骄阳似火。假如思念是有时间的,那么我的思念一定遥遥无期。假如思念是有空间的,那么我的思念一定囊括宇内。
假如思念是有长度的,我的思念一定鞭长莫及。假如思念是有高度的,那么我的思念一定高处不胜寒。假如思念是有宽度的,那么我的思念一定广袤无垠。假如思念是有深度的,那么我的思念一定悬如幽渊。
有首歌这样唱:“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不知道那些有什么好的,不知道那些有什么留恋的,却是这样无法压抑的思念,去想念。
有首歌这样唱:“思念是一种病”。人都患有相思病,明知很多不可能,却还是一厢情愿的厮守,思念是一种病,只是会想念过去的一切的神经病。
有首歌这样唱:“思念不听话,自己跑出来”。距离没有用,思念很重。即使一个天涯,一个海角,即使天各一方,思念仍在继续。
思念是一个人的事,它无关两个人的情爱,思念是一个人的事,它无关距离时间空间。思念是一个人的事,它无关过去现在将来。思念是一种病,是我无法治愈的顽疾。究竟我的过去,我的流年,我的生命中会有多少人,会有多少事,总是能长流在岁月的洪荒中。
那些经久不衰的老歌,那些好久不见的故人,那些转瞬既逝的旧景,那些突然变化的事物,就这样从微不足道成长成弥足珍贵的。它无休止的重复在我的梦中,是我的牵挂,是我的怀念,是我无法压抑的相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最相思,我的思念有多长,它长到我的生活中,重复到我的美梦里。我的思念有多远,它远到我视线看不到的地方,穿越连绵不断的高山,一望无际的大海。我的思念有多久,久到我忘了时间的行走,它定格在我呼吸的每一秒。
是谁曾在生命里惊鸿一瞥,是谁曾在岁月里唤醒陌路,是谁曾在流年里浅唱离别。思君念君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我们总是在怀念过去的美好,留恋逝去的最初。岁月飞逝的有多快,快到我们忘记了时间的行走,有多美好,美好到我们忘记了珍惜的可贵。
我的相思是一首诗,;它轻吟我消散的童话。我的相思是一曲歌,它浅唱我逝去的美好。我的相思是一幅画,它描绘我曾经的故事。我总是在思念的时候,拿起从前的东西看着发呆,思绪飘向远方,飘向有我们美好记忆的开始,那里是相思的起源,是我们记忆的源泉。
我在思念,思念过去的故人,思念曾经的光景,思念逝去的美好。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生命总要经历离别,有多少的时过境迁,有多少的人去楼空,有多少的曲终人散,有多少的物是人非。
我们真的要过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思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我的相思,我无法压抑的情思。谁曾经引诱的情丝,谁曾经了痴子的目光,谁曾经在心里激起层层的涟漪,在心里幻化出相思的红豆。我的相思开出一朵朵花,盛开在春天的整个花园里。
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5
关键词:发生学;娱乐文化;游戏本能;审美娱乐;图腾崇拜;原始巫术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
娱乐文化是怎样产生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几百年来,中外艺术史家提出许多很不相同但又互有联系的观点。由于人类早期的原始思维具有综合性和混沌性,这必然使娱乐文化的起源具有多元性。从发生学来看,中国娱乐文化有自己的内在发生机制,也有其成为独特民族文化的内在发展逻辑。
一、原始生产与中国娱乐文化的产生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发生观念去考察:娱乐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劳动直接创造了人,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正是因为有了劳动,人类的祖先才得以从动物界分化出来而形成真正的人,之后才能有艺术的创造。人的“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只是由于劳动,由于和日新月异的动作相适应,由于这样所引起肌肉、韧带以及在更长时间内引起的骨胳的特别发展遗传下来,而且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以愈来愈新的方式运用于新的愈来愈复杂的动作,人的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在这个基础上它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地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1。
中外许多艺术史家都对娱乐文化产生于人类劳动作了论述。德国艺术史家毕歇尔通过研究人类早期艺术发现,在人类原始部落那里,他们的每种劳动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总是十分精确地适应于这种劳动所特有的动作节奏,他们的简单音乐作品都是从劳动工具与其对象接触时所发出的声音中产生出来的。而且,为了更好地符合劳动的节奏,原始人开始想办法改变劳动工具,这样就产生了乐器。比如,击鼓在原始民族的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而在其中某些民族那里,至今仍然是主要的娱乐工具,弦乐器也是属于这一类。因为最初的音乐家都是以击弦来演奏的。最常见的是笛子,它的演奏往往伴随着人们的协同劳动,这是为了使劳动具有准确的节奏。特别是集体劳动,他们劳动的动作频率产生了劳动节奏,劳动节奏直接促进了音乐和舞蹈的产生。又比如,在古代的劳动中,是由一个人工作还是由一群人工作,决定了歌曲的产生是为一个歌手还是为整个合唱团。在这些场合中,歌的节奏总是严格地由生产劳动过程中的节奏所决定。所以,毕歇尔得出结论,人类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劳动、音乐和诗歌是极其紧密地互相联系着的,它们的组成是“三位一体”的。这一点
在中国古籍中早有许多记载。如《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了原始人在劳动中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场面:“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三人”载歌载舞,为了生产劳动的收成而唱,有舞有歌有诗,并且用了生产劳动的器具,很明显与原始劳动有关,而其中所反映的原始宗教气息,也与祈祷谷物丰收有关。对于这一问题,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谈到我国汉代著作《淮南子·道应训》中记载的原始人劳动场面“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时,也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唷杭唷’,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2
除了原始劳动带来了歌舞娱乐以外,中国古代许多其它娱乐活动的产生,也印证了文学艺术产生于劳动的观点。比如,球类游戏最早产生于人类用石头猎取野兽和保卫自身,然后渐渐地向“无功利”的娱乐性方面发展,产生了石球运动。弓箭、赛马、斗牛、角力、投掷、爬杆、跳高、跳远、捉老鹰等比赛或者游戏作为娱乐项目,古代民间中流行的杵歌、纺绩歌、浣纱歌,包括现在还流传并且盛行的采茶歌、打柴歌、秧歌等,都来源于人类的早期劳动生产,是人们在劳动之中或者劳动之余放松身心的娱乐。在原始歌咏中,许多歌咏在内容上都反映了劳动的场面,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歌唱了原始人狩猎的生活。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收集了许多远古时期中国人劳动的诗歌,如《周南·芣苜》、《豳风·七月》、《周南·汉广》、《郑风·叔于田》、《周南·葛覃》、《召南·驺虞》等。在《周南·芣苜》中,田家妇女们边劳动边唱歌边起舞:“采采芣苜,薄言采之;采采芣苜,薄言有之。采采芣苜,薄言掇之;采采芣苜,薄言捋之。采采芣苜,薄言袺之;采采芣苜,薄言襭之。”
复踏的曲调,重叠的章句,悠扬的音韵,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在春日里劳动妇女的欢娱心情,飘飘袅袅,若远似近,忽断忽续,有着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是一首典型的远古社会的民间“流行歌曲”。同样,我国民俗节日的产生和节庆娱乐的起源,自然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不管是春节,还是中秋节,都与古代的农事活动有关。丰富多彩的节日娱乐,不仅记载了我们的祖先对农业生产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也记载了他们对大自然风调雨顺带来的丰收喜悦和感恩心理,或者对消除自然灾害的愿望和祈祷。
二、娱乐文化产生的心理逻辑:“游戏本能”到“审美娱乐”
唯物辩证法认为,文化的发生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发生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都处在复杂生成的不断变化中。从发生学的方法来看,中国娱乐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也有其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即从“生物变异”到“心理需求”的逻辑,我们必须从其动态过程来考察这些复杂的发生发展问题。所以,在坚持劳动生产带来了娱乐产生的逻辑前提下,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娱乐文化的产生和人们对娱乐的需求存在于人类本身的生物性之中。
席勒曾经论述了人类之所以有生物性的“游戏本能”的原因。席勒认为,游戏是原始人中“自然的游戏”,即原始人“生命力的自我表现”。虽然早期原始人所处的环境十分艰苦,但作为具有强烈动物性的原始初民,他们的生活却不单调。在食可果腹,风和日丽的时候,原始人的生物本能会支配他们去干各种我们现在称之为“娱乐”的活动,其中包括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嬉戏,游戏活动的产生是原始人精力过剩的表现。席勒写道:“人的想像力也有它的自由活动和物质游戏,那时想像力并不涉及任何形象,只是无拘无束想入非非,以此为乐。既然这种幻想游戏决没有任何形式参与其间,既然它的一切魅力全在于毫无拘束的一连串画景,这种游戏,虽然只是人类特有的,却纯粹是属于人的动物生活方面,而且只能证明人已经从外界的感性事物的强制中解放出来,却还不能以此推断他具有独立的造型能力。虽则这种自由思索的游戏依然属于物质游戏的一类,而且可以用纯粹的自然规律来说明,但是想像力一旦企图创造一种自由的形式,便立刻从这种物质的游戏飞跃到审美游戏了。”斯宾塞对此也有明确论述,他认为,人类游戏之所以会产生,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劳动的闲暇时间里“剩余精力的自然发泄”。原始人为了生命体完善的需要,为了在劳动之余放松身心,就会产生从事“无益”的动作的渴望,这有利于保持原始人的生命活力。“我们发现,时间与精力并没有完全被用于满足直接需求。由于每一个具有智力的生物都服从这一条规律,即当它的器官停止活动的间隙比通常时间长时,就变得格外易于活动。于是,当环境准许模仿时,对器官活动的模仿也就轻而易举地代替了真正的活动。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游戏”4。从席勒、斯宾塞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动物包括早期人类那里,支配其行为的是动物本能,而最基本的本能就是“游戏本能”。这种最原始的追求的“寻欢作乐”冲动,也就是席勒说的“生命力的自我表现”。从中国古代原始壁画或其它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严酷的生存条件下,原始人也有轻松的时刻,他们在阳光下追逐,在风雨中跳跃,显然是追求获得强烈的生存。这应该是娱乐文化起源的最原始阶段,也就是“游戏”阶段,我称之为“自发阶段”。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毛诗·序》中,非常明显地谈到了这种原始人类的“游戏本能”:人们娱乐有许多直接来源于关于“性”的生物性表达,即男女天然的相爱及其后代繁衍,由此又产生了两性为取悦对方,尽情表现自己的“特点”与“美好”的民俗性娱乐形式。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依德认为,文学艺术(包括娱乐活动)的产生来自人的“本我”,即人的“性本能”的需求,“美的观念植根于性刺激的土壤之中”,美和吸引力“首先要归因于性的对象的原因”,也是人的望的“移位与升华”。人们写作、唱歌、作画等这些艺术创造,都是为了取悦自己所爱,满足或者虚幻地满足自己对性的生物性渴求。
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自身“游戏本能”的进化,人的各种感觉和意识渐渐地丰富、深化起来,人在和自然的关系中逐渐发展出生命理念和生活情感。如此一来,人与动物由生物性自然因素引发的游戏(娱乐)活动便出现了本质上的分化,我把这种分化称之为从“本能游戏”到“审美游戏”的发展,或者说是娱乐从“自发阶段”发展到“自觉阶段”的分化。这种娱乐的进化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是人作为生产的主体,在生产中根据一定目的及选择而确定的“物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5。正是在这个自觉的审美娱乐发展阶段,人类的娱乐活动形成了基本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面貌和特征。先前以满足生理需要的随意性的游戏活动开始了审美选择的过程,经过人类长期的审美选择、提炼而逐渐形成较为有条理的,人类主动编排的身体动作组合——即“娱乐方式”,人类也能够简单地制造专门用来娱乐的工具。在这个过程里,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劳动能力的提高,逐渐把娱乐从劳动的附属地位变成为相对独立的,人类有意为之的活动。也就是说,人类娱乐从“自娱”发展到了“娱人”,从“非功利”发展到了“功利”,从田间游戏和剩余精力发泄发展到了独立表演和精神取乐,而且有了娱乐形式上的诸多讲究和多种多样的种类,表现出了不同阶层的娱乐兴趣,并且由此孕育了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这样,娱乐活动经过长期历史过程的不断的复杂进化,形成了各个民族特有的完整性的娱乐风俗、娱乐习惯,导致了民族娱乐文化的产生和定型。这个过程可以简示为:
原始劳动本能娱乐(自发阶段)审美娱乐(自觉阶段)娱乐文化(文化建构阶段) 。
三、中国娱乐文化发生的其它要素
对于中国娱乐文化发生的研究,需要把中国娱乐文化的发生看作一个系统过程,一种多样化的内容“建构”, 以此来探讨中国娱乐文化产生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由来及其相互关系。由此,除了以上两点外,我们认为中国娱乐文化的形成还有其它几个非常重要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的因素。
(一)图腾崇拜
原始人类由于对人类如何存在的无知和对神秘自然界的敬畏,普遍认为某种动物或者植物是本部落或氏族的祖先,与自己有血缘关系,他们把这种植物或者动物作为崇拜与信奉的对象,作为本民族的标志。原始人的万物有灵观念是原始图腾的重要因素。原始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灵魂的,把自然现象人格化,而且这些可怕的灵魂无时不在地支配和惩罚着人类,这些可怕的灵魂需要人类的敬仰与祭祀。这又形成了他们对自然界的顶礼膜拜,由此而带来了对这些自然神的敬拜和祭祀的表演仪式,这些形式自发地形成了原始人最初的娱乐形式。很典型的如我们熟悉的四川广汉 “三星堆”遗址。在这个遗址中,我们看见了远古的人们如何因万物有灵观念而导致图腾崇拜,又由此产生了文化与娱乐的原初表现形式。古代蜀人的图腾崇拜以蛇崇拜为主,但又是多元化的,他们还把太阳、鸟、鱼、树等自然物作为他们的崇拜对象,而由崇拜而致载歌载舞和取悦众神的表演仪式。在《吕氏春秋》中,也记载了不少原始歌舞形成和表现的形式,其中原始宗教的意味相当浓厚。《诗经》中的“颂”歌,也是图腾崇拜的仪式之歌。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楚辞》中也大量描写了这类图腾崇拜产生的娱乐现象。在《离骚》中,屈原写到了许多远古的图腾崇拜现象:“启《九辨》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九歌》也是一组表现远古中国人图腾崇拜而产生“娱以自纵”的诗歌,采用的形式本身就是民间祭祀神灵的乐歌形式。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原始图腾舞蹈的形式。如北方鄂伦春族的虎舞,西南地区侗族的蛇舞,彝族的金竹舞等。而且,在原始社会里,图腾歌舞者一般要化妆、纹身、戴假面具(我们现在还在流行的所谓“假面舞会”就是这么来的),并配有特定的歌曲。舞者不仅仅代表个人,而且代表着本部落群体、祖先和图腾崇拜物。最典型的原始歌舞正如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所描绘的:这是个糅合了歌、舞、剧、画、神话、咒语为一体的极为炽烈的礼仪活动过程。那情景是“如火如茶,如醉如狂,虔诚而蛮野,热烈而谨严”,鼓乐齐鸣,人人口中念念有词。
图腾不但催生了中国人最初的歌舞乐,而且还带来了丰富的娱乐形式。最典型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因对“龙”“凤”图腾的崇拜而直接产生的以“龙”“凤”为重要标志的中国娱乐文化。在远古时期,特别是对“龙”的图腾形成了龙舞,接着产生了玩龙灯、龙船、龙技等歌舞和竞技娱乐活动,进而形成了深刻影响中华民族心理和生活的“龙凤文化”。“龙凤”图腾的娱乐内容和方式的发生与发展,是中国娱乐文化发生与发展的一个典型的历史映象,甚至是中国人民族性格的艺术概括。如今,“龙”就是我们原始人到现代人一成不变的图腾崇拜。在我们的节目中,舞龙、唱龙、玩龙成了必备节目,在被称为“现代中国人的狂欢节”及“集中国人娱乐之大成”的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中,“龙凤文化”及其娱乐几乎成了联欢晚会的重要节目,而且也成了中国娱乐文化在海外的一个象征。
(二)原始巫术
关于艺术、游戏(娱乐)起源于巫术之说,最早提出来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和弗雷泽。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经过对原始人艺术的分析,指出原始艺术和游戏起源于原始巫术。“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古代的野蛮人让这些幻象来塞满自己的住宅、周围的环境、广大的地面和天空”6。进而产生了艺术与游戏活动。弗雷泽还把巫术分为“模拟巫术”和“交感巫术”两种,认为两种巫术形式对游戏(娱乐)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巴赫金在他的对话理论中也强调了民间的狂欢节及其娱乐活动起源于巫术仪式,它最直接地产生了人类的娱乐活动。这个过程的演变为:
图腾宗教或巫术狂欢仪式游戏活动娱乐文化。
但原始巫术与图腾祭祀在歌颂神灵时人处于完全附属的地位不同,原始巫术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是原始人幻想靠特定的动作影响或控制自然界,使其符合人类的某种意愿的“功利”活动。
中国远古长期巫风盛行,人人皆信巫术。《说文》谓,那时朝廷上下,官方民间“好巫觋祈祷鬼神歌舞之乐,民俗化而为之”,《吕氏春秋》记载:远古的某个时候,天气多风而阴霾,万物散落,果实不结。有一个叫士达的巫师便用五弦琴弹琴以驱阴气,以定群生。《周礼·春官》中,记载了对抗大旱的巫舞,“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以跳舞唱歌来求雨。在此活动中,巫师也就是一个能歌善舞者,他们施行巫术,企图以巫术来打败敌人,或者将不祥之物(如疾病、恶鬼)赶走。这些巫师的行巫表演,就是中国古代歌舞、戏曲的直接来源之一。这在《山海经》、《尚书》、《诗经》、《楚辞》中也多有记载。《尚书》中记载远古的歌舞也在于“巫”的作用:“歌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诗歌名篇《九歌》,也形象地记录了原始巫术对于中国人最初的游戏和娱乐意识的形成所取的作用,其中所表现的“祭祀之礼,歌舞之乐”殊为壮观。王逸在《九歌章句序》中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九歌》所运用的表现形式本来就是当时民间流行的巫歌神舞形式,这类巫歌神舞既是祈神的巫术,又是老百姓的娱乐,可以认为是当时的“大众娱乐文化”。这类神巫故事的“表演”,也被王国维视为中国歌舞戏曲的源头。“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是则灵之为职,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乐神,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已有存焉矣。”7又如我国彝族的摔跤就产生于一种祭山、祈雨、禳灾的巫术。远古巴渝人的击鼓焚山,烧龙祈雨的巫术风俗带来了地域色彩鲜明的巴东歌舞。在中国的节庆娱乐中,有许多游戏和娱乐形式都不同程度地来源于巫术。春节里放鞭炮取乐,其来源就是原先的一种用爆竹驱恶鬼的巫术。在古籍《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爆竹作为巫术的作用。云南傈傈族有“刀杆节”,其中最受欢迎的娱乐方式是“上刀山、下火海”的游艺表演,表演相当惊险刺激,其产生也来自于驱神赶鬼的巫术。其它如元宵节玩带有巫术思维甚至鬼神色彩的节庆娱乐活动已经恒固久远地形成了中华民族娱乐的文化传统。显然,巫术思维作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至今仍然无时无刻地表现在我们现实生活的民俗娱乐及文化消费活动之中。
(三)部落战争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论到舞蹈的起因时,把原始舞蹈分成“摹拟式”和“操练式”两种,这两种舞蹈的起因都与战争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摹拟式舞蹈“能给予的最高价值的,无疑地是那些代表人类感情作用的摹拟舞蹈,最主要的例如战争舞和爱情舞”。“摹拟式舞蹈的后一种形式实为产生戏剧的雏形,因为从历史的演进的观点看来,戏剧实在是舞蹈的一种分种。”还有操练式舞蹈,“恐怕舞蹈对于原始部落的人是惟一的使他们觉着休戚的相关,同时也是对于战争的最好的准备之一,因为操练式的舞蹈有许多地方相当于我们的军事训练”8。席勒也谈到了这一点,在远古人那里,“甚至武器也不仅是恐惧的对象,而且是享乐的对象;精雕细镂的剑鞘比起屠龙杀敌的宝剑并不减色”。
追溯中国娱乐文化的发生,我们也能够看见,许多娱乐形式的发生都有原始部落或者氏族的征战原因。在中国古代,那些因英雄崇拜产生的原始艺术或者娱乐活动,也大多是来源于人与人或者人与鬼怪的战争。远古时期产生于巴渝的著名舞蹈“巴渝舞”也能说明问题。巴渝舞起源于古代巴人的战舞,《尚书·大传》记载:“武王伐纣,至于南郊,停止宿夜,士卒皆欢乐歌舞以待旦。”又载:“惟丙午,王逮师,前师乃鼓鼙噪,师乃临,前歌后舞。”《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渝人“天性劲勇,初为汉先锋,陷阵锐气喜舞。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远古时候产生的巴渝舞对后世的巴楚地区甚至中国人的娱乐活动和娱乐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大武舞是中国古代舞蹈中祭祀及重大庆典活动时的宫廷舞蹈,是西周时宫廷盛大的娱乐活动,其舞蹈动作直接模拟巴渝舞。几千年来,在中国各地一直流行的民族民间舞蹈,许多都有巴渝舞的深刻影响。“重庆学者考证,江南地区的‘盾牌舞’、湘西地区土家族的‘摆手舞’、重庆地区巴人后裔的‘踏蹄舞’,都是巴渝舞的变种”9。再如长期流行的娱乐形式如投掷、蹴鞠、射箭、围棋和象棋赛马、拔河等,其产生都与战争有密切关系。蹴鞠的产生来源于战国时期的训练兵士,《荆楚岁时记》记载:“蹴鞠,黄帝所造,在练武士、本兵势也”。古代战争的连年不断使各朝代的将士们创制了围棋和象棋来训练自己的军事思维和作战能力,这类“弈局”的娱乐方式更是战争的战略战术的搬用。我国的“国棋”围棋,它的发明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诸候割据称雄、战争连年不断的先秦社会使谋士们创制了围棋来训练自己的军事思维。而象棋更是战争的缩影,帅、车、炮、马、兵等在棋盘上列阵相对,大开杀戒,最后必须分出胜负。正是由于这么多的娱乐形式都与军事战争有密切关系,所以,中国传统娱乐文化很多时候一改中国人和谐中庸的处世之道,带有天然的争强好胜的色彩,又隐含着较深的谋略之术,无不显示了古代战争对人们的娱乐文化和娱乐心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0.
[2]鲁 迅.门外文谈[M]∥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75.
[3]席勒.美育书简[M]∥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2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斯宾塞.心理学原理[M]∥蒋孔阳.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史:英法美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124.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6]朱狄.艺术的起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31.
[7]王国维.宋元戏曲考[M]∥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4.
生命最初的起源范文6
艺术的起源
艺术是什么?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题却也最不容易回答,就像美是什么,在它不是以一个问题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会觉的它从来不是一个问题,甚至它都不能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因为这太简单了。当你看件漂亮衣服时,你认为这是美的;看见一个五官端正、皮肤白皙的女孩,你认为这是美的;或是一个不漂亮的女孩,但她做了一件助人为乐的事情你也会认为她是美的。我们在遇到这些与美有关的具体的事例时, 我们不认为理解美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但在要求你正紧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免有点茫然。在生活中,有太多关于艺术、美这些抽象概念的具体事例,并且它们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的进化、发展而不断丰富,所以我们对它们并不陌生,但也仅此而以。我们对于艺术的起源、本质,甚至是艺术的定义,迄今为止都还没有一个共认的定义。
当我们要认识一件事物的本质时,我们通常要先弄清它的起源。正如我们研究人的本质时总会先提出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命题来。只有弄清艺术的起源,才可能认清艺术的本质,才能懂得今天艺术存在的意义。但艺术的源头在哪儿?它离我们不免太过于遥远,我们只能根据一些零星的考古实物进行研究、分析、推理,这其中不免有很多主观上的猜测。19世纪末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穴艺术和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了原始艺术的存在,壁画上这些形象生动、写实的牛、马等动物的形象是人类至今发现的最早的艺术作品,距今有3万多年。它们刻画精湛,形象生动,科学家推测在此之前一定还存在着更古老的原始艺术。这些原始艺术的发现让我们对艺术起源的认识有了客观的认识依据。因考古发现有限,我们对于艺术起源的探索也充满着限制,相信之后的新的考古成果一定会将艺术的起源再向前推进。
原始人类为什么要画这些画?按照马斯洛理论,人们只有在满足了生理需求之后才转而为精神上的一些高层次的需求。艺术不能吃不能用,还耗时、耗力,这样无功利的东西对于物质匮乏的原始人类显得可是有些奢侈。人们甚至还不能解决吃住问题的时候艺术究竟为什么会发生呢?对于艺术起源的问题历代的哲学家、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对它进行探讨,形成各种各样的观点。主要有模仿说,由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是关于艺术起源最古老的的理论;游戏说,也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巫术说,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劳动说,由俄国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提出;表现说,由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依德提出。
每一种理论都从一特定的角度对艺术的发生作出了解释,但都不能完全说明艺术发生的原因,只能互相补充。但从以上诸多理论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原始人创造的‘艺术’,虽具备艺术的形式,却不具备艺术发生的动机。他们对于艺术的思考其实是模糊的,即他们不是为了艺术才进行艺术的。我们可以这样说,艺术是来源于非艺术的。这种非艺术是带有强烈的目的性的,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被创造出来,不是用来审美的,实用才是他们创作的初衷。崖壁上的每一个图案、每一种颜色都是一种符号,是具有象征意义、实用功能的。当人类还不能理解、控制大自然的时候,他们就通过想像的方式与之沟通,艺术就是这沟通的载体。原始人对于艺术的理解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艺术有着天壤之别,他们创造艺术的目的不是要去产生能使他们愉快的形像,而是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有超常规力量的重要实践工具。因此,原始社会时期艺术最重要的是其思想观念和要求;现今我们是看艺术形象能否引起人们的精神愉悦感。
我们只有仔细地分析诸种因素,研究它们之间关系,才能较为深刻地把握艺术起源的问题。不管是哪种理论,艺术的产生一定是因为人们的欲求、需要、意志和情感等,并且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
设计的起源
设计的起源基本与人类的起源同步,要比艺术的起源早上万年,这是因为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从形式上来看是一种纯粹的造型艺术,但它的产生是做为人们的精神寄托的实用目的而开始的,经历了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通过劳动向前慢慢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设计最初产生时只是满足人的实用功能,从发生角度来说,它产生的原因比较明了,它因人类的需求而产生。
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当人类的祖先需要坚硬的器具来砍砸树木或刮削兽肉,就创造了石器工具;因为需要耐高温的容器来烧煮食物,就发明了陶器、青铜器。当然,这些实用工具都是经过上千年、上万年的发展才逐渐被人类摸索出来的。在这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人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双手越来越灵巧,在制造和改进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史前人类的审美意识也在形成与发展,他们对于美的感受日渐丰富和细腻。
设计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人类打制的第一块石器。打制石器是人类最早的造物活动,它最初以“有用性”为目的,原始人最初打制的石器一般是就地取材,从河滩上、岩石区捡石块,打制成合适的工具。早期打制石器只是在在石头的一边敲出或尖或扁的形状来,以满足砍砸刮削等实用功能,石头大部分保留了原有的形状。这时原始人类还没有有意识地对石器进行外观上的造型,以使它具有形式感,完全是以实用功能为目的,石器工具粗笨无定型。到了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磨制石器。工具种类越来越丰富,功能分化越来越清晰,石器制作也更加精细,人们还懂得了选择合适美观的石料,比如玉来做装饰物等。这一时期的石器外形根据实用性来加工,并且明显加入了一定的造型意识,石器变的光滑匀称而规整使石器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这时已完全看不到石头原有的形状。新石器时期的钻孔技术也相当发达,一些磨制过的兽齿将其钻孔并串连在一起而制成完全装饰性的项链。这一时期的原始石器开始注重装饰性,这也就使得石器生产进入了工艺生产的层面,而具有了艺术创造的意义。这些生产、生活等实用器具在千万年中不断发展,设计从诞生之初就有着强烈的自身特征,即功能主义特征。原始人类为了更好地维持生命,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抗衡中,完善了脑与手的合作关系,由最初的直接从自然中获取工具到制造工具,以满足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设计的发生不如艺术的起源那样的神秘,它因为人类的需求而产生。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艺术起源与设计起源都来自于人类的需求,艺术是源于人们的精神需求,作为人们的精神信托,让原始人类有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勇气去面对未知的世界;而设计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是人类离不开的面包。所以艺术与设计是同源的,都来自于人的需求。
艺术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人的内在的精神冲动,既人们的欲求,需要,意志和情感等,这是一种生命本质的表现。艺术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的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设计是人类通过外在行为,即社会实践活动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维持生命。人类的实践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丰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实践的过程中,人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生产力得到提高,人的精神需求包括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艺术与设计也随着人的意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