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阅读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阅读培训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一年级 阅读能力 现状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84-01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通过阅读学习,小学生可以理解文字的字面意思,发现文字背后的情感,对学习内容有更为深入地理解。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具有自主获取语言信息的能力,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实力的提高。于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做好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反思教学问题,开发教学策略。
1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现状
1.1小学生缺少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校门,学校的一切学习活动对于他们都是陌生的。在走进学校之前,大多数小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学习习惯还完全养成。一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爱打、爱闹、爱玩的阶段,就其自我控制能力来讲,他们很难自觉地安静下来去读书。大部分一年级小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也没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这就使得许多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零,给教师的阅读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
1.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形式单一
要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开发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仍然青睐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在课堂中引导小学生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逐字逐句地对文章进行讲解。落后的阅读教学模式抹杀了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也限制了小学生的阅读思维,不利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与提高。阅读教学方法单一,对于一年级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来说是一道障碍,更不利于小学生阅读学习观的建立。
2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2.1培养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一年级的小学生,需要从拼音开始学习,从拼音地掌握到汉字的识记,还需要一个过程。在一年级的学习阶段,他们刚刚开始正式接触汉字,接触文章。在这个时候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做好读书选择,是促进他们阅读能力形成的第一步。书籍,是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物质保障,促进书籍作用的发挥,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在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小学生阅读的量,更要关注他们头脑中的收获。组织小学生在学校图书馆或者书店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通过自主高效阅读去扩展阅读面,有利于小学生阅读之旅的开启。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们不能要求太高。引导小学生精心选择喜爱的书籍,鼓励他们坚持读完,分享自己的读后感或者观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为小学生推荐一些童话故事书或者基础的科普类书目,促进小学生爱上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自主阅读行为中去提高阅读能力。
2.2加强阅读与思维训练整合
阅读行为,不仅仅是看完文章中的文字,而是要与文字进行互动,针对阅读内容进行思考。阅读行为往往与思考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做思维运动,会让小学生逐渐摸索出正确的阅读方式,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思维训练活动,加强阅读学习行为与思维运动行为的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讲解《小松鼠找花生》的时候,教师可以一改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阅读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引导小学生去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课文的讲解,而不是让学生在自己的讲解中对文章进行阅读。以学生的阅读代替自己的讲解,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去启发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思考,会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流畅度,也会让课堂更加生动。在课堂一开始,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先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去思考小松树一心要找的花生身在何处。在朗读过后,让学生一起讨论,自由发言,促进课堂氛围的热烈,也让学生积极思考。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小学生阅读时的思维是活跃的,阅读是为了解决问题,发现信息,而不只是阅读。将阅读教学活动与思维训练进行结合,会让小学生的文字感悟能力提高,也会让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质量提升。
2.3加强阅读与看图训练的整合
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要远远好过于抽象思维能力。与文字相比,图片对于他们有更大的吸引力,在二者之间,他们对于图片的理解力更强。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发挥图片在教学中的作用。将阅读教学与看图训练结合起来,有利于阅读教学过程的形象化,也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去了解文字的大概内容。在阅读前,让小学生针对图片内容进行讨论,有利于调动其好奇心。
比如在讲解《夏夜多美》的时候,教师先引导小学生文章的插图,让他们对自己所看到的东西进行描述。图片的形象性以及小学生正处于夏季,他们的描述会十分真实,想象力也能得到发挥。这时,教师再引导小学生进行文章阅读,有利于他们将图片中的信息转化为文字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快速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要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尽可能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去开发小学生的阅读潜能。引导小学生将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享受于阅读活动中,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小学生阅读培训范文2
一、小学Pascal语言培训与辅导的定位应有别于中学
众所周知,以前的中学Pascal语言培训与辅导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培养奥赛苗子。而小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学习能力较弱,因此,他们参加Pascal语言培训主要的目的还是要掌握基础性的知识。例如,掌握Pascal语言基本知识,开发编程潜质,培养学习计算机编程兴趣等。当然,让小学生参加一些竞赛也可以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竞赛能力的培养。但总的来说,让学生形成扎实的Pascal语言基础,保持长久的Pascal学习兴趣应该是小学Pascal语言培训与辅导的主要任务,这也是进入中学继续深入学习Pascal语言的首要条件。
二、小学Pascal语言培训与辅导的材料应有别于中学
由于年龄上的差异,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处于发展初期,与中学生相比明显偏弱;数学知识相对浅显,知识面不广;英语的识读理解能力不如中学生强。所以在Pascal语言培训材料的选择上,不能照搬中学的,应该根据小学的特点进行内容筛选,形成适合于小学阶段学习的Pascal语言培训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更实际、更圆满地做好Pascal语言培训与辅导。
三、小学Pascal语言培训与辅导的方式方法应有别于中学
相对于中学生,小学生在学习的品质上存在很大的弱点,这些弱点是由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决定的,也是我们辅导教师不能改变的现实。因此,小学Pascal语言培训与辅导的方式方法应有别于中学,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多种的培训与辅导方式,为小学生学习Pascal语言分解难点,理解重点,达到培训与辅导的目的。
鉴于上述思考,我们在小学生Pascal语言的培训与辅导实践中具体做法如下:
1.记——注重Pascal语言中英文指令(单词)记忆
在Pascal语言中,如保留字、标识符、数据类型、运算符和函数等,有很多陌生的英文单词,如果疏于记忆不熟识的话,对于读程序、编程序将会带来很大的障碍与困难,久而久之,会丧失学习Pascal语言的信心。因此,在培训中我们非常重视对Pascal语言中英文指令(单词)的记忆,通过集中记忆、分类记忆、程序环境记忆等多种方式,帮助小学生熟识Pascal语言中英文指令(单词),扫除学习障碍,提高理解程序的能力和学习自信心。
2.读(讲)——提倡学生讲读Pascal语言源程序
在培训与辅导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没有问题,算法设计也没有问题,但自己尝试编的程序错误率很高,分析原因,可能对Pascal编程结构与规则理解不深所致。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们在培训过程中提倡学生讲读Pascal语言源程序。对于一些经典程序,我们让学生相互讲、上台讲,讲程序的结构、计算机执行过程,在讲读的基础上来理解Pascal语言的源程序,以逐步架设算法与源程序之间的桥梁。
3.编——养成良好编程习惯,体验编程成功的快乐
Pascal语言编写的程序具有结构严谨、格式优美、流程清晰的特点,但是用Pascal语言进行编程,却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来不得一点马虎,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点错了,都会影响到程序的编译与运行。所以,我们在Pascal语言培训时,要求学生一丝不苟,严格按照Pascal语言规则编写,书写形式上要求结构成对输入,执行语句缩进书写,以便于阅读,同时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在编程内容上,先通过对照经典程序,编写类似例子的程序(仿编),逐步过渡到自己设计算法独立编程,编译运行验证,充分体验到编程成功的快乐。
此外,在实际培训辅导过程中,我们还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对培训教材进行的筛选,删除了一些对小学生来说数学难度较大的内容,同时也调整了小学阶段的Pascal语言课程内容,力求在不影响Pascal基础培训的前提下舍繁就简,在实际提高小学生Pascal语言编程能力上做文章。
小学生阅读培训范文3
关键词:阅读中的问题和策略 读书氛围 兴趣的培养
一、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客观方面来讲,由小升初的压力巨大。为了能让小学生顺利进入重点中学,导致小学生承受着过重的学业负担。为了能够取得良好的入学成绩,在学校与家长的监督与压力下,小学生每天都在与教科书、辅导书、作业、习题甚至试卷打交道,而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间少之又少。从主观方面来讲,许多小学生并没有正确认识到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而是认为课外阅读是在浪费时间,只要好好学习学校设置的课程就好。这就大大降低了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不认真对待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只是在敷衍了事。他们把语文阅读时间用于数学、英语的巩固练习。在这种消极态度的影响下,大多数的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地进行阅读,并没有较大的兴趣。当然,学生阅读能力低下,不会读书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小学生所处的环境缺少一种读书氛围
我县中小学,都有自己图书馆,县城学校还有政府提供的两个大型图书馆。可以说我县图书馆还是覆盖到了每个乡镇,能满足学生读书要求。即便有的地方图书馆相对简陋,也能够给学生提供阅读的图书。一些小学生的家庭有专门的书房或者有一定量的藏书。学生读书条件不错,可能够到这些地方借阅的学生寥寥无几。
(三)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不佳,阻碍了语文阅读能力提高
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比较低下的,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课后大量布置练习,顾不上课外阅读。大面积学生课堂学习一塌糊涂,对文章没有多少感悟。其次,在考试之风的影响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都会将文章肢解成一道道习题,课堂上没有给予孩子读书方法。这也大大降低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老师地讲解,没有时间通过自主阅读获得。而对于课堂之外的阅读,因为与考试无关而不受教师的重视,学生也自然不会去读。因此学生课外阅读效率极为低下。
二、课外阅读的途径
(一)注重读书氛围的营造
首先,要丰富学校的图书资源,购置新书,特别是增添学生喜欢的书目。当然营造校园良好的读书氛围也不可缺少。教师要带头读书,并把自己读书所得与学生分享,以达到感染学生作用。这要作为学校的日常工作,坚持开展下去,甚至要有配套的制度作保障。语文教师在班主任配合下,在每个教室里建造一个图书角。班主任利用家长会,动员每个家庭在自家营造读书氛围。其次,学校要保证每周都有一节阅读课。同时,开展阅读汇报会,习作大比赛等活动,使学校里形成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些有利条件,从而鼓励他们进行更多更广泛的阅读。
(二)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他们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对自己进行必要的自我认识与教育。我校很多小学生没有阅读兴趣,更感受不到课外阅读带来的快乐。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样道理,只有小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如我在教《》一课时,先让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课文背景。课堂汇报时,学生饶有兴趣,说个滔滔不绝。我顺势向学生推荐与此内容有关的书目。学生课后主动寻找这方面的书并自主地阅读起来。这不起眼的做法,却是一部分学生读起书来。因此,教师应积极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建立一种“我要读”的意识,而不是“要我读”。再如我向学生推介一些故事书,让其读完后,说说收获。事后学生谈的头头是道,娓娓动听。这样的做法又带动了学生课堂主动阅读,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只有当小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寻找到乐趣时,他们才会努力寻找更多课外阅读的机会,才能在课外阅读中感受到阅读带给他们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我们不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外,应放手让学生阅读,尊重他们的读书感悟,不要人为给孩子设置读书障碍。小学生是爱看书的,只不过是当阅读变为教材内容,受考试因素的影响,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放松的状态下全身心投入到阅读中去,享受作品带来的快乐。
(三)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小学时期是小学生形成一个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其读书能力的最佳时间段,因此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共同指导与监督。然而,不少家长由于工作时间以及自身能力的限制,他们为孩子做出的指导是非常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的同时,还要做好家长的培训与辅导,争取家长能够陪孩子一块读书。当然,我们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不能局限于简单的任务布置,而是侧重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阅读方法的指点。学校的语文阅读课,是培养孩子最佳的课外阅读时间。我们要让孩子把课堂学到的阅读方法用在课外阅读上。如何利用好这间课,把学生阅读做的最好,值得思考。
那么,小学生如何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到课外阅读的兴趣,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效结合起来呢?为此,我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善于激发小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不断进行鼓励,增强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信心。我在教课文《景阳冈》 一文时,就武松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跃跃欲试,争先阅读发言,读书兴趣大争。在学生汇报完武松的个性特点后,我顺水推舟,将小说中鲁提辖等人物引出来。我立即推荐学生课后阅读《水浒传》,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兴奋不已。我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心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课外阅读教学,从而促进整个阅读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小学生阅读培训范文4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现存问题 应对策略
一、引言
没有课外阅读的童年像是只有黑、白颜料的调色板,单调无味、毫无跳跃感。只有保持课外阅读这种良好的习惯才能帮助小学生树立远大目标、获得多姿多彩的生活、拥有大胆前卫的创新意识。但是,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许多弊端,及时处理才能帮助小学生意识到课外阅读的益处。
课外阅读可以说是最直接、最方便的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方式,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汲取知识的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具魅力的个性特点;在积淀文化素养的同时帮助小学生身心发展;扩展小学生知识面,打破课堂内容学习的局限,开阔思路;打破传统的单一阅读形式,实践寓学习于玩乐的新课堂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配合下给小学生带来课外阅读乐趣。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1,知识搜略的目的性较强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许多家长意识到竞争激烈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从小抓起,尽可能让小学生能学习到更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在未来即将面临的人才竞争中不被淘汰。问卷调查中45%的家长在学校学习之余,安排学生参加课外培训班,除此之外,在家里也要求学生看家长选择的书籍。以为了在老师面前展示、在其他家长面前炫耀等目的,强迫孩子按家长的指示学习,存在着只用学习某种知识就只学习某种知识、其他知识一概不看的错误课外阅读方法。带有较强知识搜略的目的性学习,会导致小学生产生课外阅读的厌烦感。
2,课外阅读书籍与小学生实际年纪不匹配
经济的向前发展也改善了人们的消费方式,进而促进了小说、游戏等产业的发展。在问卷调查中,12%的家长发现小学生有偷偷购买游戏书籍和小说书籍,男同学则倾向于含有打斗场面和血腥插图的游戏书籍,而女孩子则是侧重于含有校园情爱和叛逆思想的校园小说。这种与小学生实际年龄不匹配的课外阅读书籍也是现在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之一。小学生由于年龄有限,是非黑白的辨别观念欠佳。因此,这不仅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有可能使小学生作出异常举动,危及生命安全。
3,课外阅读自主意愿薄弱
部分小学生课外阅读自主意愿薄弱,存在着按老师和家长的要求阅读课外书籍的现象。在调查问卷中,13%的小学生家长表示学生从来不会主动说要买课外书籍,每次开展课外阅读都是在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下进行的,而且绝对不会有多看的现象。
小学生课外阅读自主意愿薄弱问题会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造成小学生身心疲惫。一味的只为完成家长或者老师的指定的任务的课外阅读,会限制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形成。
4,课外阅读形式单一
调查问卷对象也将农民工家长纳入了调查范围之内,综合不同阶层的小学生家长的报告反映出有10%的家长认为小学生课外阅读形式单一是由于以下因素:1,对于课外阅读的形式上存在传统的陈旧思想,认为学习知识就应该从书本得来;2,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无法提供除书本以为的阅读形式;3,由于担心依靠数字媒体进行课外阅读会转移小学生的学习视线,在家长不注意的情况下偷偷的玩娱乐游戏。
小学生仅限于书本的课外阅读形式,没有能够吸引小学生眼球的闪光点。会削减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习变得枯燥无味。
5,课外阅读浮于表层
调查中我们发现20%的家长认为现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浮于表面的现象。许多小学生只懂得课外书籍的知识,而不懂得举一反三,不懂得换位思考,不懂得逆向思维,只知道对已有的课外知识僵化应用。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1,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辅导小学生,无法引导小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2,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没有进行深层思考和实际,也没有及时的找父母老师解答;3,老师没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和解答。浮于表面的课外阅读限制了小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应对策略
1,以阅读兴趣为前提,增广阅读面,
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强这一点,可以用提问或讲故事的方式去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让小学生主动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长此以往就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慢慢引导小学生的阅读内容向名篇佳作上发展。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指导
转变教师和家长偏差的观念,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支持力度。从家长角度上来讲:1,加强阅读的习惯,给小学生榜样的作用;2,增加家庭藏书量,扩展小学生的阅读面;3,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引导小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上来讲:1,学校应该制定有助于展开课外阅读的政策,支持教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2,教师应该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给小学生示范作用;3,教师应该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搬到其它地方,寓学习于玩乐,让小学生无负担的阅读。
3,公开鼓励各种课外阅读形式,制定相应鼓励制度
家长和老师应该公开鼓励各种课外阅读形式,不仅仅只将阅读的形式局限在书本阅读上,小学生可以借助电子书阅读,也可以在数字化学习软件的帮助下展开课外阅读,连同鼓励制度,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4,自由组织课外阅读小组,分享阅读中的趣事
引导小学生自由组织课外阅读小组,在交流中增加课外阅读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在小组中互相分享阅读中的趣事不仅可以引发同组同学的课外阅读兴趣,还可以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5,课本知识为媒介,引进相关课外知识
教师教学不能只拘泥于课本知识,要学会教学延伸,将课外阅读的相关知识带进课堂学习中来,借助游戏助学法、故事助学法,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让课堂学习成为小学生的只是增长乐园。
6,借助社会力量,让课外阅读走进生活
借助政策力量,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建设书店、书城等课外阅读设施,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借助传播媒介,在广告、报纸、数字媒体上宣传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借助经济力量,向贫困地区小学进行义务捐书的活动。从社会各个方面出发,帮助小学生改善课外阅读环境,为课外阅读提供便捷,让课外阅读进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四、总结
正视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问题才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帮助小学生从课外阅读获益。(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肖文斌;谈谈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于指导[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
小学生阅读培训范文5
上网:网民比例高、上网活动偏社交娱乐
“三个学生,两个上网”。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青少年网络普及率在2010年达到60.1%,本次调查也发现,中小学生上网比较普遍,三分之二的中小学生平时会上网,而2006年时只有一半的中小学生上网,上网比例六年来提高了13.6个百分点。
中学生成为上网“主力军”,小学高年级学生是“生力军”。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上网比例也逐步提高。八成左右的中学生上网,比例比2006年略有提高;六成左右的小学4~6年级学生上网,比2006年提高两成;在1~3年级的小学生中,也有三分之一在上网(见图1)。
“蹲家上网”最常见。91.8%的中小学生主要在自己家里上网,而在学校机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不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相关调查也指出,青少年上网环境正在优化,从网吧逐步向家庭和学校转移。上网环境偏家庭化,一方面是由于电脑在家庭中已经很普及,根据统计部门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在北京,2010年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104台电脑(其中接入互联网的84台),每百户农村家庭中拥有64台电脑。同时,社会对网吧的监管力度也不断加强,教育部规定学校周边200米内不得开设网吧,规范了学生上网环境。
小学生爱玩游戏,中学生重社交。中小学生网络利用的重点是社交娱乐,网上学习、看新闻的不占主流,说明中小学生对网络的利用尚在较浅层面。玩游戏和聊天交友是中小学生上网最常做的两项活动,其次是查找信息、娱乐和辅助学习,上网看新闻、购物、写博客的学生较少(见图2)。
中小学生上网活动总体偏社交娱乐,但不同年级的学生各有特点。小学生重娱乐,七成左右的小学生上网常玩游戏;中学生重社交,近六成中学生常上网聊天交友。
阅读:自己买书自己看,小说漫画是最爱
小说、漫画和童话书居中小学生“看书排行榜”前三甲。阅读书籍是学生课外生活的重要部分。从类型看,小说、漫画和童话是中小学生最常看的课外书类型,分别有36.8%、25.4%和21.6%的被访学生平时常看这三类书籍,这确实符合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阅读习惯。
分年龄看,童话和漫画是小学生的宠儿。其中,纯真烂漫的童话书最受小学生欢迎,四成左右的小学生常看童话书;图文并茂的漫画书居第二位,三成左右小学生常看漫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对文字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提高,小说取代童话成为新宠,五成以上的中学生常看小说;而漫画书地位没有撼动,仍有近两成中学生常看漫画。
自主购书是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来源。中小学生在阅读上具有较大的自由选择权,课外读物主要是学生自主购买得到的。42.1%的被访学生所看图书是自主购买的,19.2%是向图书馆借阅的,15.0%是父母或学校指定购买的。
看电视:最爱动画片,但国产的除外
小学生痴迷动画片,中学生移情娱乐节目和电视剧。总的来看,动画片是中小学生最常看的电视节目类型,但这主要以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动画片的痴迷作为支撑。在小学1~3年级学生中,高达82.1%最喜欢看动画片,该比例遥遥领先于其他节目类型;小学4~6年级学生仍最爱看动画片,55.7%表示爱看动画片;而在中学生中,动画片的地位迅速下降,娱乐节目和电视剧成为热门,三分之一表示喜欢看娱乐节目和电视剧。
国产动画片:“想说爱你不容易”。动画片是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中小学生对国产动画片的评价却不高,19.6%明确表示不喜欢国产动画片,49.5%认为一般,33.9%表示喜欢。进一步询问不喜欢的原因,小学生觉得国产动画片形象不好看,中学生觉得国产动画片情节不吸引人、题材陈旧没创意。这说明小学生重形象,中学生重内容,而国产动画片无论是形象还是内容都与孩子们的期待有一定差距。
课外班:六成学生参加,减负还需落到实处
课外辅导培训,在孩子的眼中,可能不能称之为“课余”生活。调查显示,近六成中小学生参加了包括文化科目辅导、兴趣特长培训在内的课外班。毫无疑问,上课外班已经成为学生课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外班的内容以传统的课程科目辅导为主(如外语、奥数等),文体兴趣班次之,而参加科技班(如制作模型等)的最少。外语、补习、奥数是学生参加最多的三大类课外班,分别有19.5%、11.5%和10.9%的被访学生参加(见图3)。
低年级学生参加课外班的最多,分别有七成小学生、五成初中生、四成高中生参加。从内容看,小学生参加最多的是外语班,其次是绘画、体育等文体兴趣班;而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增大,参加补习班的最多。
小学生阅读培训范文6
1、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纷沓而来,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阅读海量的信息,并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因此只有良好的语感,才能准确、及时和迅速地把握自己所需信息。语感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加紧训练,通常在步入初中以后,各个学科往往让学生喘不过气,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语文语感的重要性。
2、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四种,包括听、说、读、写,这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平时阅读的积累,阅读的时候语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语感需要通过感知、领悟、把握语言的直觉,在长期规范化的语言训练中逐渐培养形成的,如果不具备相当的语感,就难以在阅读上体会内容中语言精妙之处,没有办法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语感教学中语言技巧和基本知识的培训,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必要前提。
3、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要求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传统的学习方法,也要提高教学方法的科学性,譬如将“朗诵”和“序列化训练”相结合,这两种方法的融合,必须找到其中的突破口,才能够让两者结合起来而不至于脱节。小学生的口腔肌肉运动还没有定型,语言习惯的可塑性比较大,在这个时期进行语言培养,可以让学生在传统的“朗诵”中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同时兼顾情感体验和知识积累,这对于教学改革中的其他理性化训练工作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分阶段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可以讲小学语文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年级-2年级,第二个阶段是3年级-4年级,第三个阶段是5年级-6年级,这三个阶段展开学生语感培养的方法如下:
1、第一阶段的语感培训。这个阶段的学生刚开始接受系统性语文教育,对于书面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相对有限,因此语感培训重心应该如下:
(1)识字和写字,包括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笔顺规划、间架结构、汉字形体美态的学习,只有具备识别文字和撰写文字的能力,才能够开始学习书面语言,进行综合的阅读和写作。
(2)阅读,有三种方法,一是默读,譬如每分钟让学生默读300-500个汉字,然后逐步加大默读量,提高默读的广度和速度;二是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心思想,并在阅读上掌握词语和句子;三是阅读寓言、成语故事等简单的课外读物,扩展知识面,四是朗诵儿歌、故事、谚语等,体会语言的情感韵律。
(3)造句,应用在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和句子,将自己感兴趣和想说的话写出来,学会用句子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以及对事物想象时迸发的思想感情。造句是和作文有机结合的一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将话表达得更加具体,可尽量多造复句和长句,另外也要注意造句的选材,提高造句的新意,引导学生多联系实际进行造句,这样才能够提高造句的思想内容。
2、第二阶段的语感培训。这个阶段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课程目标,计划性地展开语感培训,奠定扎实的语感基础:
(1)引导想象,让学生学习用语言文字表达某种画面或者描述某种意境,建立起文字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譬如“看图学词”、“看图学文”,另外是引导学生将词语与生活的实物联系起来,譬如《我多想去看看》中的“升旗仪式”一词,教师要为学生讲解红旗中符号的涵义、升旗的意义、升旗的方法,在这些拓展性的知识中引入“庄严”、“壮观”、“伟大”、“民族”、“团结”等词语。
(2)追问探索,遵循一定教学程序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掌握和理解句子的意思,譬如句子“我一次比一次进步”,要理解第一次的水平和第二次的水平,然后引导学生对两次水平对比,就能够理解“进步”的意思。
(3)对语感的培养进行比较琢磨,掌握在文章句子中具有渲染力的词语,可引导学生将文章精彩词句的摘录到笔者本上,加强对词句意义的掌握程度,同时要求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体会。
3、第三阶段的语感培训。这个阶段是建立在前两个阶段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这个阶段是巩固阶段,同时也是小学与初中的过渡阶段:
(1)运用语感的基本特征,用形象性、抽象性的方法概括事物,一方面是识字和写字,培养其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和主动识字的习惯,起码要认识两五百个汉字,会写两千个汉字,并懂得利用字典和词典独立识字。另一方面是掌握独立阅读理解的能力,能在阅读之后简单复述文章的中心思想,并说出对文章的感受体会。
(2)写作,要求学生通过对身边事物的留意,用书面表达的方式,具体写下所见所闻和感受想象,同时注意文章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3)口语交际能力,学生要清楚详述自己的所见所闻,生动讲述故事,学会用语言打动别人,并在交际中掌握“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