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全球化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范文1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

 

(一)弱化了国家经济主权

 

近几年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不断提高,国际经济法也承受了巨大冲击。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国际经济组织对于会员国主权管辖的各项事务开始发挥作用,全球化的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合,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最佳分配降低生产成本。要想使运营风险降低,就要将一些国家的丰富资源运用到其他国家,这使得主权国家的资源重组能力和领土管辖权逐渐弱化。如今,许多国家都成为跨国公司的合作伙伴,国家主权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弱化,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组织。

 

(二)发展中国家走向边缘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处于平等地位,各国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机遇是大于挑战的,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是挑战大于机遇。发达国家开始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迈进,而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因此,他们开始寻求更广泛的合作,与发达国家的交流不断加深,许多发展中国家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国际经济组织成员中也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身影,国际秩序开始朝着更加全面和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经济法律规则不断完善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跨国公司为了降低贸易风险、增加经济效益,出台了许多经济法律和规则,为保证交易的公平、推进跨境交易提供了保障。这样一来,就改变了国际经济法占主导地位的状况,形成了崭新的经济运作局面。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法律规则,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国内的经济法规更加符合国际要求。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经济法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和完善对外经济贸易法制体系

 

在进行外贸体制改革时,要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在满足调整需求和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的基础上,逐渐降低关税,做好配额管理工作,对于国外产品要平等相待。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国家标准,完善技术型贸易措施体系,对产品的安全和卫生做好检查,防止有毒生物通过贸易渠道入侵。面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我国要采取有效的反倾销策略,保障我国企业在国外市场的合法权益。为了使各个企业的外贸经营权逐步放开,我国要实行外贸经营资格登记制度,让中介组织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完善对外经贸体系。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外对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在符合世贸组织标准的前提下,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和完善外贸法制体系。

 

(二)完善外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

 

在利用外资时,要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制定合理的外资政策,使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对于外贸、银行、保险、旅游等服务行业,要逐步实现有序开放,对外国投资企业也实行国民待遇,完善外商投资准入政策,逐步取消对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要积极鼓励跨国公司参与到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造当中来,增加对出口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合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引入的外资用于基础设施、生态和环境保护、老工业基地的建设以及服务类产业的发展方面,合理利用好国际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还要重视对外债的全口径管理工作,强化对外债的检测,加强对短期资本的监管,将外债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改善债务结构,建立和完善权责统一的债务机制,降低债务风险。

 

(三)实行“走出去”战略

 

我国要鼓励更多专业水平较高的企业去国外投资办厂,对于国外的市场和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带动产品和技术出口,使国内的生产能力逐渐向国外转移,培养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合作的能力、经济全球化的适应能力。深化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的稀有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保障“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和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为保险、税收、法律、出入境、金融、外汇等领域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另外,对于境外投资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其内部管理体制,做好对对外投资的监管工作,有效预防国有资产流失。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国际经济法受到了较大冲击,国家主权被逐渐弱化。针对这种情况,我国要认识到经济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充分认识国际环境的前提下,从我国国情出发,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完善对外贸易体系,力求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经济全球化趋势范文2

作者:房杜文章出处:时间:2006-8-22

baidu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影响、趋势及对策

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它的本质是以投资、贸易、金融、技术、人才自由活动与合理配置,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经济一体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全球化,一是经济区域化。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以其各自独特的方式成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两个轮子,推动着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在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跨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或可以实现较大利益的商品,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最终将增加产品总量和生产规模,使各国受益。基于此,各国在当代经济交往中,一直在追求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全球化以其广泛性,接近经济一体化的理想状态,但恰恰由于全球化这种一体化方式涉及范围太广,各个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性使各国对一体化的基本考虑往往难以形成共识,无法实现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而区域化以其多样性蓬勃发展,卓有成效地推动经济一体化在局部地区的发展。

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全部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以比较优势基础的国际格局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趋势。比较利益的普遍存在,是传统国际贸易的基础,也是后兴起的跨国投资的基础。

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影响

1、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并为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全球化和区域化都从不同领域和范围推动了上一世纪已经兴起的科技革命进程、全球范围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安排内的科技开发分工。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中已成为关键;二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安排实现了高新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扩散和转移;三是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主的新技术将逐步与传统工农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周期。

2、全球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全球化和区域化在相关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实现了产业的重组,并购企业跨越国界、洲界和产业界限,各种虚拟的经济形式如雨后春笋,使经济的二元特性具有了新的涵义,以万亿美元计数的虚拟经济使机械化大工业变得如此渺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从GATT到WTO,从APEC清迈宣言的相互货币支持到欧元启动,世界已经创造出了130多种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方式。全球化和区域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结构。

3、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深刻的影响。

各国、各地区间经济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状况使全球化的进程只能是次优安排附加一系列例外。区域化方式虽然基本上解决了体制内的最优安排,但由于它严格的排它特征,使之与非成员之间又形成了新的贸易与投资壁垒。但从总体上和发展进程上,经济区域化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性补充,而且在结果上,区域化最终将促进全球化,已有的区域化实践已经证明,区域化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扩大了成员间的贸易,其进一步的结果是随着相互间市场的开放,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和最优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增加对区域外产品和生产的需求,到这时,区域内经济就需要跨越区域界限与区域外经济交流,或者是扩大区域化的范围以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

随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数量将在区域内和全球范围内同时增长.由于生产的跨国特征与全球经营,使全球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将更大面程度地依赖于贸易。

贸易与投资相互促进,二者又与全球化和区域化相互促进。为追求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出现了各种区域化与全球化方式,区域化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为贸易与投资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秩序,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贸易与投资的发展。随着全球化与区域化的不断完善,贸易与投资的相互促进将表现得更为充分。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影响、趋势及对策

区域化和全球化要求金融自由化,也将导致金融风险加剧。为满足和适应生产与贸易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各国普遍在金融领域逐步放松管制,开放市场。金融自由化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演进,国际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活动为生产与贸易带来便利的同时,国际金融的风险也同步增长。相对于软弱无力的国际金融监管,如果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危机再次发生极有可能。

区域化通过区内优惠安排实现了区内较为充分的合作,但却造成区域之间的激烈竞争,竞争不仅表现在生产领域和市场范围,而且还表现在优惠安排的攀比与竞赛,这最终必然导致区域组织间差别的缩小,竞争的结果使其中一些组织消亡,而另一些组织则在不断壮大,作为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更接近全球化。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多次磋商,乌拉圭回合、GATT向WTO的转变,虽然有种种不尽人意之处,但还是完成了向一揽子贸易自由化的过渡,这构成了本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坚定基础。

经济的不均衡性将会随着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发展而更加突出。在全球化与区域化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发达国家及其跨国企业,以其明显的竞争优势,通过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重组,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利润和超额利润,由于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以及新技术革命的深化,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生产国际化,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战略选择与回旋余地极为有限。并且,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未能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制则进一步加大了南北差距,世界经济的不均衡性将更加突出。

应对之策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以其深刻的影响作用于各国经济,那麽,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该如何作为,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首先,应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包括贸易依存度和投资开放度,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为微观经济主体进入国际市场创造宏观环境。

其次,推进我国经济法制改革,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尽快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体系。

第三,努力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改进技术和管理,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进入能力和占有份额。

第四,建立风险防范意识和机制。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使各成员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都受到挑战,面对较为频繁的外部制度的影响,内部制度冲突的机率与风险不断加大,存在着管理环境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这在短时期内是必然的,要注意形势研究及时提出对策。

第五,随着参与全球化、区域化的加深,在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领域都将有相当规模的交流,我国将更多地融入越来越自由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但由于我国金融体制还不健全,在这一进程中,我们要始终注意风险的防范和危机处理。

经济全球化趋势范文3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区域物流;发展趋势;应对措施

一、经济全球化下区域物流的发展趋势

随和我国区域物流服务的快速发展,区域物流也呈现出新兴的发展势头。

1.物流规模在扩大,物流市场逐渐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家本身的物流中心以及配送中心在实际的运作期间不仅仅是要服务本国,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余国家对物流提出的要求。为了推动本国的经济发展,每一个国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占据世界前茅,能够成为中心所在。此外,为了能够让物流服务全球化、区域化,企业就应该考虑到自身的规模,以此来提升规模效益。在扩大规模的模式选择上,可以使兼并,也可以是重组,同样也可以是联盟与合作。

2.服务功能在延伸,物流服务逐渐优质化

随着现代社会倡导高效化、荣兴华以及过氧化的趋势,在选择物流服务上,客户已经不再将物流成本看成为唯一的标准,质量与服务的重要性凸显了出线。为了占据主动,获取优势,就需要企业做好服务功能的拓展,能够将服务质量提升到更高的台阶上。

3.多式联运成为区域物流活动的特点

在拓展一体化区域经济的活动范围的时候,就应该将以往不满足物流要求的方式摒弃,采取多式联运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让物流活动降低成本,同时也具备了提升物流活动效率的优势,因此,在运输中,多式联运已经成为了首先方式之一。

4.绿色物流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虽然物流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城市环境产生影响,比如噪音、污染物排放等,也包含了生活与生产当中不能正当处理的废弃物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许多国家尤其是受到严重污染的(pm2.5)中国在治理环境提出了新要求,也就是所谓的绿色物流。对于绿色物流而言,主要包含了:第一,对于物流系统的污染做到有效的控制,在物流方案的选择上,应该根据物流系统与活动的规划与决策选择污染相对较小的方案,比例:近距离配送方式的选择、夜间运输等;第二,建立生活废料和工业废料的物流处理系统,针对交通流、交通量以及污染的发生源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形成相对应的绿色物流体系。

二、经济全球化下区域物流的应对措施

就上述区域物流发展趋势的分析来看,除开政府恰当的引导外,还需要市场化的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同样,物流协会的协调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区域物流,其应对措施如下:

1.政府的作用在于管理和推动

第一,政府部门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部门和权威机构,负责物流产业发展的研究、制定与协调等,促使各个部门和谐发展。建立出与贸易标准像负荷的环保标准,并且衔接到国家物流通用的标准体系之上;第二,以实现国家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快对现代物流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才有利于仓储业和运输业转变成为现代化的企业模式,从而将物流的供应能力提升。另外,国内、国外物流经验的借鉴,也可以针对性建立评估体系,但是,目前的国内物流发展还需要国外先进经验的强大支持,同时也不可以忽视区域内的经验。无论是机构制定的决策,还是政府的决策,都应该注重实施之后所取得的评价与反馈效果,才能够在实践环节做好经验的总结,然后将区域物流发展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最大限度的提高。

2.企业作用在于运作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企业才是物流运作的主题,而物流的需求也来至于企业,并且也关系到其市场的成熟性,并且推动物流运作的还是企业,所以,区域物流发展提速的实现,就需要物流企业制定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拓展物流服务市场,努力提升物流服务的整体水平;建立出战略性联盟,实现网络资源之间的共享;开展信息化建设,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做好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等。

3.物流协会的作用在于协调

充分发挥物流协会的作用要紧跟形势,非政府间的横向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做好区域物流行业协会的组建,推动物流协会之间的相互合作。同时,还需要在物流协会增强本身的操作能力外,也需要强化自身同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另外,与企业的合作对于物流协会本身而言,其作用也不容忽视,所以,企业成果就应该成为成败的唯一检验标准,如此,才能够帮助企业成长,将其转变成为企业物流所需要的生产力,从而服务于区域物流。

参考文献:

[1]敦蕾.经济全球化的区域物流研究----以河北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12:23-34

经济全球化趋势范文4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财务管理理论创新

一、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我国企业在21世纪初面临的最重大的经济环境变化就是我国正式加入了WTO,它标志着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不断创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并发展下去。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世对企业财务管理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金融市场变化对财务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对财务管理有着直接影响的是金融全球化。加入WTO后,我国将逐步放松外资金融机构准入的范围和区域限制,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必将对我国的金融市场、企业的筹资和投资产生极大的影响。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资金供给的增加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为我国企业筹资、投资和规避风险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组合方式。金融创新丰富了金融工具品种,拓展了金融服务范围,同时也派生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表外风险等新的风险,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如何规避风险,将成为人世后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经济结构变化对财务的影响。人世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一方面,加入WTO后,我国的产品可以在WTO的成员国(或地区)中享有多边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这无疑将使我国企业增加跨国经营活动,从而对企业跨国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人世将对我国原有的一些受保护的部门及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产生较大冲击,而一些具有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已形成规模经济且技术成熟的部门则将从中受益,这必将影响到我国企业资金运动的方向及规模。企业内部重构时的资产剥离、并购时的资本运作、破产时的权益清算等,都将成为财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人才环境变化对财务的影响。加入WTO后,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企业如何留住优秀人才,甚至吸引国外管理人才流人,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在企业经营国际化的进程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不但要精通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知识,而且必须具有全局观念和组织协调能力,有敏锐的洞察力、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人员还远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提高人员素质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使传统以物质形式的资本为主要内容的配置结构改变为以知识资本为主的配置结构。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财务管理理论必将拓展出全新的领域,表现出与传统财务管理完全不同的新特征。

(一)无形资产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点。知识经济使技术成为企业生产要素的核心,专有技术、专利权、商标、商誉和信息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据统计,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高达60%~80%。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它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无形资产管理必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财务管理方法日趋网络化、虚拟化。知识经济拓宽了经济活动的空间,改变了经济活动的方式,使之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化、虚拟化特征。容量巨大、高速互动、知识共享的信息技术网络,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企业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网络上。另外,随着经济活动数字化、网络化的加强以及新的媒体空间的开辟,信息处理将更多地在媒体空间上虚拟实现,这必然要求财务管理更加适应经济网络化、虚拟化的发展。

(三)风险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新的世纪里,由于受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媒体空间扩大、产品寿命周期缩短以及无形资产投入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必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另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高新技术为内容的风险投资在企业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日趋上升,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性,使企业的投资风险不断增加,这些都使风险管理在财务理论研究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经济全球化趋势范文5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发展;新趋势

现阶段,各国经济活动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即逐渐超越国界范围,即商品、技术和信息等均不再局限于本国范围内流动,而逐渐扩展至其他国家。该种新趋势的出现直接影响着各国多方面的变化,国际关系是变化的其中之一。因此,本次将深入探究两者之间新趋势的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述

20世纪末期,T丶莱维首次提出“经济全球化”一词,从字面意思理解来看,是指世界各国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即从本国逐渐扩展至全球范围;从宏观层面理解而言,具体是指各国生产要素跨越国界的范围并构建成为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经济整体。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国内外学术界并未形成一致性地观点,但多数研究者一致认同起源的时间为20世纪,而具体年代时间并未达成一致,本文认同国外研究者塞拉斯丶比纳的观点,即将世界货币体系作为缘起的标志。关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学术界观点也不够明确化,但大致划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该发展趋势能够为各国发展带来持续性地动力;另一种观点认为该趋势影响各个国界均衡性地发展,致使贫富差距的拉大。笔者认为各国应客观性地看待以上两方面,通过调整本国政策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二、经济与国际关系发展的关系分析

从客观层面分析而言,国家关系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文化、交通等,而发挥主要影响力的是经济。两者之间表现为同步性的关系,一方面,财富欲求促使了国家调整经济政策以及行为,通过向外扩展的形式达到目的,于是使得国际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另一方面,各国国际关系的变化成为了不同国家对外做出经济活动的催化剂,使得国与国的关系更为密切。从总体而言,虽然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各个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不可否认的是各国资源的流动使得竞争力不断增强,只有不断提升本国的竞争实力,才能够把握发展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1.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促使国际关系民主化

过去,强权政治时代各国不断发展过程中,一些国家妄图借以经济发展的渠道垄断国际事务,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政治霸权的趋势。但伴随着国与国生产要素的不断流动,使得各国之间联系逐渐密切化,而且一国只有做出对外做出民主、自由的外交方针,才能够吸引更过国家生产要素流入本国,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如果仍保留过去强权政治的对外政策和意图,那么该国可能被排挤于全球化的趋势之外。从以上分析可见,经济全球化能够为各国发展提供更多地平台和机会,同时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民主化。

2.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合作与竞争并存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在于各国生产要素流向国外其他国家内部,不同国家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入和流出促使其搭建起长期合作的关系,而且为了能够不断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多数国家制定出长期合作和沟通的对外方针和政策,而且国际范围内形成了合作的主旋律。但从另一方面分析而言,由于对外市场的扩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各个国家均希望通过扩大国外市场推进本国发展,但流入国需求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致使流出国之间形成了无形的竞争;另外,还有一些国际大国基于其较高的政治经济地位,希望通过该形式以实现政治上的垄断和控制,于是出现了合作和竞争并存的现状。

3.国际关系呈现经济政治双化倾向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地发展促进了各国范围内多方面的共同发展,表现在经济中政治方面而言,呈现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是经济关系政治化加强,二是政治功能的经济化发展。一方面,各国在生产要素不断流入和流出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矛盾或者冲突,缓解这些冲突的根本在于各国政府的介入,即通过国家出台政策以及制定政治解决方案以解决该问题。于是在该趋势之下,为各国政治对话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于是出现了经济关系的政治化;另一方面,国家内部出台和制定的政治制度和方案等往往需要依托于经济途径和手段得以实现,例如为了与其他各国进行政治上的合作,采取经济上合作的形式,即政治功能经济化发展。

4.各国外交关系呈现新特点

经济全球化促使各国外交政策不断调整,为了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外交关系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其一,外交新目标逐渐形成。通过国际经济合作以促进共同发展是各个国家现阶段对外发展的根本,因此,目前各国制定的外交新目标大多为保持国家和平发展以及政治经济等安全;其二,外交实施范围逐渐扩大。为了能够吸引更多地生产资源流入国,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时往往从多边协调和合作方面制定政策;其三,逐步实现外交过程的民主化。各国公开透明化地外交使得一国内外交人员需要与其他国家的相关人员更好地沟通,而且外交过程平等性地接受国民的监督。

5.国家间多极化发展趋势复杂化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和联系的经济联合体,同时也是共同发展的联合体,新时期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关系等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且在不断地变动和重组之中,合作和竞争仍未国家间发展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各国逐渐构建出“世界网络”,使得政治与经济朝着多重化、多极化、分散化地方向发展,一些国家出台和颁布了新的规定、制度等,国家之间以及本国内安全问题也呈现出新特点,使得国际新秩序逐渐构成,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变得复杂化。

总之,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新趋势,新型趋势为国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为各国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难题。一国要想在该趋势下更好地发展,需要客观看待当前的发展形势,顺应趋势发展的方向,不断地审时度势,同时尽量避免负面化因素的影响,以经济发展带动多方面的共同发展。(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作者简介:卿中思(1986~)女,本科,学士,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学,成都创源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董岩.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发展新趋势[J].北方论丛,2012(3):115-116. 

经济全球化趋势范文6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制度性一体化 功能性一体化

一、经济全球化

1.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但是总结过往学者的研究成果,经济全球化有着这样一层本质的含义,即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相互联系,并逐渐形成全球的经济统一体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的这样一个过程。具体包括有三个阶段:贸易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起始阶段,时间跨度从19世纪一直到冷战结束;生产的全球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在跨国公司的推动下,贸易扩大到世界范围。伴随着贸易的全球化,世界贸易对国际金融体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与生产全球化一道催生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因此,经济全球化也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世界各国的经济都融合到国际的大循环当中,对外贸易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的比重大大增加,跨国公司在生产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外国货币在金融市场上大量流通,形成了世界货币,并且资本也在国际上加快流动,先进的通信工具与发达的交易网络将世界经济与金融市场联接为一个整体。

2.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原因

政治经济学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分析,得出了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内在原因,即:

1)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也使得一国的市场无法容纳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于是对利润的要求,迫使商品走向世界市场,从此由贸易全球化开始,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企业的逐利行为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原因。不断的新市场是企业低成本高利润运作的良好途径。各个国家由于采取了不同的政策,造成一种结构性的市场失灵,但是跨国公司可以实现内部化的优势,将产品在地成本的国家生产,在高利润的国家售卖。这就促进了经济向全球化转型的加速。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相近的几个国家,为了获得区域内的经济聚集效应和互补效应,为促进生产要素和商品在一定区域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互补为宗旨而建立的跨国性的区域经济集团。按照各个组成国对区域经济的调节与干预深度,可以分为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关税同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等几个部分。

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原因

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80年代获得飞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原因。分别为: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要求通过区域联合的方式来增强竞争力;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客观上需要经济走向联合;竞争的加剧,促使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来进行贸易保护。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1.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发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不同的两个范畴。区域经济一体化属于制度性一体化,而经济全球化属于功能性一体化。具体地:

1)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于相邻并且经济结构相近的国家,是一种制度安排。是区域范围内的国家突破了国家的界限,以国家出面签订的协议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含有政治因素在内。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自发的市场行为,超越了的概念,不含有政治因素。因此,经济全球的政府干预程度最低,这也决定了其缺乏区域经济一体化那样的政府间的相互协作。

2)经济全球化是由企业带动的一种从下至上的微观经济行为,有人称之为是企业逐步走出原有国境的离心运动;区域一体化则是由政府出面商定的,是从上而下的一种政治经济行为,有人称之为企业主体在协定框架内的向心运动。因此,经济全球化又是功能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又是制度性一体化。

3)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理论依据也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关税同盟理论及产业结构相似理论等。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论则来源于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等。

2.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作用

(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绊脚石”。从本质上来说,区域化是区域主义的表现形式,全球化则是多边主义的表现形式。区域化行为认可或者默认“歧视原则”;而全球化则倡导“非歧视性原则”。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和结果都是相冲突的。区域化的核心在于强调区域的利益,通过区域间的各个国家的相互合作与协调,共同建立对区域外的一致壁垒,增强了区域内国家与区域外国家的对抗能力。因此,不论是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机及内部协调机制来看,还是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球化的影响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只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作用。这种客观的机制导致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冲突。

(2)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正如矛盾的双方,既有不相容之处,亦有共容之处。这共容之处就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尽管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也有着深刻的矛盾,但是两者的目标和方向却是十分一致的,它们在本质上都强调生产要素、产品、服务的跨国界配置,最终都将是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由单个国家向多国家的融合。

由于世界上国家众多,绝不可能同时实现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一体化,更不用说更深层次的生产一体化与金融一体化。通过地域上相近、制度上相似国家和地区的首先联合,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为由分散的国家组成一个大经济体的可能性极小,但是由几大区域经济体来进化成经济全球化就相对容易一些。譬如说,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最终将形成全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并且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可以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逐渐扩展。

另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还为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提供了范例和模式,这也会有助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未来的经济全球化是什么形式?包括一些什么内容?区域经济一体化都已经或正在进行着尝试和探索。在这其中,尤其是欧盟所做的巨大努力,正在为真正全球化指明了方向,并且提供了较为可行的路线。

因此,经济全球化过程首先是在各经济区域实现的。正是有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才有了实际的、超出国界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本质上,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不同的只是区域范围大小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讲,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又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以世贸组织所提倡的经济全球化和众多区域组织倡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本质上都是促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即将世界经济打造成一个超越国界的国际间经济分工,并将世界经济变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的一个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对经济全球化起到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内部实行生产要素、资本的自由流动,不断深化了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分工,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全球贸易、生产和金融的一体化过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也努力在整个世界贸易中追求好处,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地区内的贸易只占三个成员国贸易总额的40%,所以尽管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歧视性”规则,但是其仍然加速了世界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

并且,区域经济组织还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指导,这样,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将会得到更多的限制,其积极的作用将会得到弘扬,从这个角度来说,经济全球化的努力,也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健康发展,最终有利于经济形态走向更高级的经济全球一体化。

参考文献

[1]田素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第4期.

[2]华民,王疆华,周红燕.内部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12).

[3]薛誉华.区域化:全球化的阻力[J].世界经济, 2003, (2): 51-55.

[4]赵海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区别及联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09).

[5]袁经荣,康东升.试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