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分析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平台经济分析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平台经济分析报告

平台经济分析报告范文1

【关键词】经济学 人才培养目标 实验课程体系

1 构建经济实验课程的必要性

1.1保证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属点,不同的培养目标其课程体系的构架是不一样的。根据我们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应该是“应用型”的人才,也就是培养应用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应用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应当突出实验教学环节,因此要研究经济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

根据研究发现,经济学人才的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需要的是既能够做实际工作的人,如从事营销、文秘、管理、会计等具体工作的人,同时又希望这些人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撰写经济分析研究报告。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普遍需要“既能做又能写”的双重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市场供需矛盾特别突出。然而按照经济学专业的老培养模式,是着重于培养宏观理论型或者研究型人才。它根本不能满足“既能做又能写”的要求。另外,老的培养模式所培养的写作能力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实证分析能力比较差,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分析工具及方法手段进行分析论证,导致撰写不出具有一定深度的经济研究分析报告。我们认为,经济学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缺陷,正是我们培养“应用型经济学人才”的突破口。因此,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就应当围绕着培养“既能做又能写”的应用型人才去探索的。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除了保留必要的传统基础理论课程体系之外,应当加大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设置好经济学实验课程体系,以保证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2 构建经济学人才素质和知识的需要。人的基本素质是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实践中的潜移默化不断形成的。作为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大体上应当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品德、心理、创新和协调。首先是品德素质,品德是指人的品质,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高校的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无论是毕业后继续深造也好,或者是从此开始走上实际工作岗位也好,乃至设计自己的未来前途也好,都必须要有远大的抱负,否则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实践证明,凡是建功立业者,无不是树立了宏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而换来的。其次是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经济学应用型毕业生口后从事经济和管理工作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从事每项工作都有好有差,结果有成功也可能有失败。因此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经得起市场经济变化的考验。然而目前高校的学生往往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经受不住挫折的考验,在挫折来临时报容易走极端。因此,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教育,不断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完善他们的人格。再次是创新素质。就是要培养擅于发现问题的头脑。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流动无国界,跨国文化交流频繁,作为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就应该具备及时发现问题并能捕捉有效信息的头脑。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要重视其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分析能力的培养,为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是协调素质。就是要培养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是现代经济生活成就的基本保证,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在这方面是比较缺乏的。由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长期生活在独往独来、缺乏交往的孤辟环境里,性格比较好强,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为此要对他们加强协调合作素质教育,向他们传输沟通、宽容、合作、协调和双赢的团队精神理念,为他们今后的发展铸造成功的基石。以上这些素质的形成,除了加强教育之外,还可以通过开设经济实验课程,在实验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中提升他们的基本素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

经济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仅仅具有基本素质是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还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我们认为,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应当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牢固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政策法规知识。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要求培养学生拥有基本的经济素养和经济学视觉,通过扎实的基础理论学习,使学生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表象把握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知识,必须根据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变化有选择、有区别、有重点地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就是培养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我们认为,数学、外语和计算机技能是培养经济应用型人才的“三剑客”。如果学生缺乏这三种技能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研究、分析和创新的能力。数学模型看不懂,外文文献不能阅读,计算机不会操作,如何去捕捉经济学学术前沿知识?如何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和沟通?此外,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经济管理技能,了解经济运行过程,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了解政策法规是培养应用型经济学人才必不可少的知识,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不同时期经济方针政策以及地方的经济状况应当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对经济运行进行判断和分析。以上知识的集合,往往是集中体现在实际工作之中。因此要通过开设经济实验课程,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消化、巩固和提高各种知识水平,使知识的合理构成转化成为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硬本领。

2 经济实验课程体系构成的设想。传统的经济学专业主要是以理论课程为核心,强调的是专业知识面宽又厚,研究能力强又深,适应性广又范,几乎没有考虑去研究开发经济学实验课程问题。因此,对于去研究探索开发经济学实验体系的构成问题就更加无人问津了。而在当今高校大力提倡培养“四种能力”的背景下,实验课程在全国高校呼而欲出,文科类专业要向理工科专业看齐,纷纷开出各种各样的实验课程,特别是实践性比较强的管理类专业模拟实验蓬勃发展,而与经济学类相关专业的实验也逐步开始起航。但唯有经济学专业的实验问题使各高校成为了难题,因为至今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实验课程的确是不知从哪个方面去开拓为好,经济理论课实在难以谈及实验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都在摸索之中。根据前面述及的人才培养目标,当今我们培养的是应用型经济学人才,这种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要具有较强的业务操作能力,这种能力是贯穿于每个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活动之中,最终体现在每个劳动者工作的成效上。因此,学生在学校就应当通过实验对这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训练和培养。

如何构建经济学实验课程体系呢?在既没有前人经验

的借鉴。也没有现行模式可循的情况下,只有靠我们在教学中去摸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去完成或者去开创先行,这是一项既艰苦又神圣的事业。经过我们研究。经济学实验课程的开发也不能离开它本身固有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经济学既是一门研究关于资源配置的高度抽象的学问,又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说。之所以说它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学问的学科,是因为资源所包括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既有自然资源,如矿山、天煞气等,又有人力资源,如劳动力等,还有信息资源,如经济信息、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这样经济学就要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研究经济人对资源的选择行为及其经济后果;之所以说它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说,是因为它既能够帮助我们治理国家,推进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够管理企业,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够进行家庭理财,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由此可见,经济学理论是既能解释经济现象,又能被经济现象所证明的真理。这样,我们认为经济学实验课程体系大体可以由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经济验证性实验课程和综合经济分析实验课程三大类构成。

2.1 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是指利用经济理论去解释经济现象的一种实验课程。这种实验课程是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出发,去寻找经济理论依据,说明经济现象存在的道理。比如一张百元人民币掉在路上,在没有人看护的情况下,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过路的人捡走。这个现象至少可以用两个经济学原理去解释它:一是用需求定理去解释,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需要人民币进行消费,而且当路人捡走人民币时也不用花费什么代价,就可以使手上的人民币数量大增,所以他把人民币拿走了;二是用稀缺资源原理也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因为人民币对于一般人来讲是属于稀缺资源,多胜于少,人人都想得到它,而且所拥有的人民币越多越好,所以在没有别人看护的情况下,第一个路过的人就会把它捡起来占为己有了。

根据老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教师在组织这类经济实验课时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教学组织方式;一种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通过选择恰当的经济现象去探索经济理论,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认识;另一种是教师在讲述经济理论原理之后,列举出与原理有关的经济现象,让学生进行讨论,由学生自己去找出经济现象的本质,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原理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通常是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因此又把它称之为同步实验课程。

平台经济分析报告范文2

(天津城建大学,天津300384)

摘 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工程经济学”课程为载体,将研究性教学与讲授式教学对比,指出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范围,选取项目财务评价模块,分析了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的组织和设计,并指出了有效实施研究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工程经济学;卓越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26-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规定了卓越工程师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其中工程实践能力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只有将这些培养要求渗透于课程改革,一是渗透于教学内容的改革,二是渗透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探索符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规律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必经之路,研究性教学恰恰以训练和培养能力为出发点,因此,研究性教学成为“卓越计划”着力推行的教学方式。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方案选优、项目评价等工程经济分析能力,这正是工程管理卓越工程师必备的工程实践能力之一。因此,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诉求的“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不仅要研究和构建基于工程经济分析能力的教学内容,而且要注重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那么,如何将研究性教学应用到“工程经济学”课程,不仅关系到学生工程经济分析能力的培养,而且关系到工程管理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文章对比分析研究性教学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得出“工程经济学”适合采用研究性教学的模块,选取财务评价模块,分析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的组织和设计,最后指出研究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研究性教学与讲授式教学之比较

研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习知识与研究问题相结合,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在思考、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应用和更新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团队交流与合作学习过程中形成和提高素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有显著区别,见表1。

由表1可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对学生获得知识很有益处,但很难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推进研究性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应然要求。

二、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范围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局限性,研究性教学也不例外。倡导研究性教学,并不是以其为主,而是从实际出发,积极采用以发挥其固有的优越性。应该看到,两种教学方法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在课程教学中缺一不可。适合采用研究性教学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见表2。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经济平台课程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应用工程经济学理论进行方案选优、项目评价的一门实践性较强课程,故“工程经济学”适合采用研究性教学。但由于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涵盖了相当的经济理论和经济评价知识,这仍然需要讲授式教学,使得学生尽快掌握基础理论和知识,为研究性教学打下基础。根据各教学模块的特点,研究性教学在“工程经济学”课程中的实施范围见表3。

三、研究性教学的组织与设计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体系,按照教学专题内容的性质和教学方式划分,主要有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教学。文章重点分析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的组织和设计。

项目财务评价模块,是一个知识应用模块,经过此模块教学,学生应能针对具体项目开展财务评价,所以该模块适宜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新设法人建设项目”为例开展示范教学,组织过程如下。

(1)简单讲解财务评价的概念和基本步骤。

(2)描述实际案例工程的背景、基础数据,提出要求:①讨论基础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基础数据编制财务评价辅助报表;②讨论财务评价辅助报表与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③讨论如何应用Excel软件把报表之间、数据之间衔接起来形成信息流;④讨论建设投资借款在不同还款方式下利息计算公式,讨论量入偿付法的本金偿还额确定;⑤讨论如何应用Excel财务函数来计算评价指标。

(3)学生分组,每组限定4-5人,自由组合形成讨论小组,参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把基本理论和知识点串接起来,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给予一定的课内讨论时间,更多需要学生课外讨论完成,在此期间,学生可以随时寻求教师的帮助。

(4)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己分工内容,收集和整理财务评价相关的资料,初步形成财务评价知识架构,提出分工内容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5)小组讨论。各组学生集中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应用EXCEL软件编制财务评价辅助报表和财务评价基本报表。最后,梳理财务评价思路,串联基础数据、辅助报表、基本报表、指标分析计算等信息流,结合定性分析,撰写财务评价分析报告,得出结论。

(6)课堂交流和点评。各小组推选代表,在教师主持下,讲解案例报表编制、报表间信息流、评价指标计算、不确定分析和财务评价分析报告,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7)布置课程设计,进一步加强学生应用EXCEL进行财务评价的能力。

在财务评价模块开展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最好结合课程设计的内容进行,可弥补财务评价模块课时不足状况。通过此方式开展教学,首先,可增加该模块的趣味性和真实性,激发学生探求问题解决方式;其次,增加了讨论、文献检索、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协作等能力;最后,案例教学结束后,穿插课程设计,进一步加强了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

四、研究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要有效实施研究性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角色更新

从表1可知,研究性教学中教师从教学主体、教学控制者变成教学组织者、参与者,从讲授知识点变成设计工程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所以,教师必须从观念、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更新。

(二)教学环境创设

研究性教学过程要开展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而现在教学多是大班授课,少则两个班,多则四个班,阶梯教室坐得满满的,分组讨论难以进行,所以应启动小班授课制和讨论式教室建设计划。研究性教学虽然以教室为中心,但已延伸到网络平台。讨论式学习遇到问题,如不能及时沟通,会影响学生讨论进度和热情,虽然有QQ、Email和飞信等现代化的通信工具,但存在沟通零散,信息集成效果差等缺点,课程网络平台建设刻不容缓,在该平台上不仅教师可进行课后辅导、材料发放、重点问题讲解,而且学生组内可进行在线交流、知识分享、提交成果等。

(三)研究问题的设计

平台经济分析报告范文3

一、YF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现状

YF公司是一家从事铸锻件生产和销售的制造业企业,于2005年8月建成投产,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规模较大的现代化、专业化铸锻企业之一,生产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于2008年一次性顺利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拥有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的质量管理理念,且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同时进行持续、系统的优化和改进。

(一)YF公司质量成本管理职能划分

为了明确责任归属,YF公司质量成本管理实施总经理负责制,划部门分工实施。各部门职责如下:

1.总经理。负责审阅质量成本综合分析报告;直接听取质量部门对产品质量的监控情况汇报,负责仲裁和解决重大的产品质量问题。

2.质量管理部。负责质量成本的综合分析,撰写质量成本综合分析报告;与财务部门设计记录质量成本数据的原始凭证;制定质量改进措施,落实对应的质量改进计划。

3.财务部。负责制订年度质量成本计划;组织各部门收集质量成本数据,并进行统计、核算;进行质量成本核算,编制质量成本报表,进行质量成本经济分析,出具质量成本财务分析报告。

4.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负责收集与本部门有关的质量成本数据。

(二)YF公司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流程

1.收集、统计数据。每月月末,YF公司各相关部门于对质量成本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收集和统计,并填制相关统计报表,经本部门主管负责人审核后报送至财务部。各相关部门收集的数据主要包括与质量成本相关的试验检验材料领用、办公用品领用、固定资产折旧,设计成本损失,内部报废产品等,经统计后,按照要求填制《预防成本明细表》、《鉴定成本明细表》、《内部损失明细表》、《外部损失明细表》。

2.质量成本核算。质量成本核算采用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相结合的方法,财务部在收到相关部门收集到的质量成本相关数据和资料后,对质量成本进行明细核算,登记质量成本台账,编制《质量成本明细账》和《质量成本构成项目汇总表》,完成月度质量成本报表工作。

3.质量成本财务分析。财务部根据月度质量成本报表相关数据,编制《质量成本财务分析报告》,涵盖各项构成指标、相关指标的变动分析和说明。每季度末,财务部将《质量成本明细账》、《质量成本构成项目汇总表》、《质量成本财务分析报告》一同报送质量管理部。

4.质量成本综合分析。质量管理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评价,每季度,质量管理部在收到财务部报送的《质量成本明细账》、《质量成本构成项目汇总表》、《质量成本财务分析报告》后,对质量成本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发觉典型问题及应引起注意薄弱环节,并对以往所采取措施或质量改进项目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形成《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报送总经理审阅。

5.质量改进。质量管理部根据《质量成本分析报告》,制定预防与纠正措施计划,并监督各相关部门执行。

二、YF公司质量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成本事前预测不充分

事前预测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重要程序之一,它对企业后续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YF公司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质量成本过程控制,但对质量成本的事前预测不够充分,对历史质量成本管理数据分析不足,忽视了质量成本计划对后续管理的指导意义。

(二)质量成本核算系统不完善

YF公司虽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成本管理流程,但受ERP系统固有限制,尚未实现系统自动归集质量成本信息,大量数据通过各相关部门收集和统计。

1.成本会计科目未按质量成本核算理念划分。YF公司目前按照标准成本法的成本核算理念进行会计科目设定,未按照质量成本核算理念进行重新划分。在实际执行中,通过人工统计的方法进行系统外核算,由于信息收集工作量大,统计人员质量良莠不齐,核算信息准确度有限,财务复核难度大。

2.内外部损失成本核算内容不全。内部损失成本仅包含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品损失、停工损失、质量事故处理费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内部损失成本涉及的内容更广,如设计损失成本等。

(三)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

在质量成本考核方面,YF公司仅局限于质量成本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未建立产品质量成本与薪酬挂钩制度,导致员工对质量成本管理不重视,无法发挥其真正作用。

(四)未形成企业全员参与

YF公司为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专门设立了质量保证部,负责质量成本的综合管控和分析,并会同财务部共同进行质量成本核算。但许多人认为质量成本管理仅是质量保证部与财务部的职责,未意识到质量成本的形成是各个部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全员参与。

三、YF公司改进质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质量成本预测管理

依据产品以往的质量成本数据及其变动情况,预测质量成本,提出切实可行的质量目标。由财务部门主导,根据公司质量成本历史数据、公司内外环境发展变化情况,对未来质量成本目标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估,编制质量成本计划、制定质量成本控制标准。

(二)建立有效的质量成本核算体系

1.加快质量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以ERP 操作系统为平台,建立成本数据库,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建立质量成本预算管理子系统、质量成本核算子系统与质量成本绩效考核子系统等分析体系,最终实现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信息化与科学化。

2.重新定义质量成本会计科目设置。借助ERP质量成本核算子系统的搭建,重新设定质量成本相关会计科目,可设置一个“质量成本”一级科目, 下面分设“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5个二级科目,推动质量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持续进行。

(三)建立质量成本控制考核体系

此外,应将质量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挂钩,健全与完善质量成本奖惩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注重奖惩的时效性,才能充分激发全员质量成本控制的热情,更合理的控制质量成本,减少剩余质量的耗费。

(四)提高质量成本控制意识

统一思想认识,从上至下需了解质量成本知识,从根本上提高质量成本意识。同时,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培训,尤其针对财务部以外的相关部门人员,从而协助做好质量成本管控工作。

平台经济分析报告范文4

关键词:技术交易;成果转化;运作管理

随着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我国技术交易规模稳步扩大,技术市场日趋活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效率也逐步提高。但是技术交易的市场化运作还有待加强,应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实现其快速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黑龙江省依托高校、研究机构众多的资源优势,借助政策驱动,科技成果不断增加,伴随着科技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2],技术交易市场不断活跃。

1黑龙江省技术交易市场现状

“十二五”以来,黑龙江省持续加强技术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技术市场服务理念,健全技术转移机制,推动技术市场发展,在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搭建技术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强化技术转移在大众创新创业中的实践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技术交易的规模和水平稳步提高,技术交易总量增势明显。龙江技术市场已成为集聚多方资源,结合科技推广、技术交易、科技评估、科技中介服务、科技会展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成果交易大市场。2012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0亿大关,提前三年完成“十二五”目标。201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1.21亿元,共成交技术合同2134项,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67.97万元[3]。

2黑龙江省技术交易市场化运作管理问题

2.1黑龙江省技术交易对经济促进的区域性差异较大。部分地区技术交易对经济促进能力较弱。部分经济发展较弱的地区技术成果需求较低,而且技术成果对经济提升能力较差。2014年,哈尔滨市登记技术合同1005项,占全省的47.09%,占全省的30.41%;大庆市登记技术合同81项,占全省3.8%,从技术合同成交额分析,排在我省技术交易前六名的是省本级合同登记站、哈尔滨、大庆、绥化、齐齐哈尔、牡丹江,合计占全省成交额的99.51%。

2.2部分产业技术交易活跃度较低。2014年,在社会经济目标构成中,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能源生产、分配和合理利用、农林牧渔业发展、其它民用目标成为主要目标,成交额占全省总成交额94.07%。其中,以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为目标的技术合同占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44.58%,所占比重位居各类合同之首;能源生产、分配和合理利用的技术合同占全省成交额的36.85%,位居第二位;农林牧渔业发展技术合同占6.39%;其他民用目标占6.25%。数据说明一些行业参与技术成果的转化的热情较低,尤其是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能力较弱,与我省农业大省的地位相差较大。

2.3公共财政支持的计划项目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共有582项各级政府科技计划项目通过技术市场转移、转化,成交金额17.56亿元,占全省总成交额14.49%。各类计划项目中,地市县计划占计划内项目成交额的80%以上,达81.38%。各级政府科技部门公共财政的投入项目的转化率有待提高。

2.4技术交易分析机制不健全。技术交易的数据不完整、报送体系不健全,缺乏对数据质量的有效控制以及对区域、行业的技术交易数据的更新,缺少技术交易数据的实时监测、深度分析,缺少对经济走向、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预测预警。

3黑龙江省技术交易市场化运作对策

3.1建设技术交易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激励机制;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增强技术市场的供应能力;提高技术成果的评估能力,控制技术成果转化的风险。

3.2丰富、完善黑龙江省技术交易市场机制。支持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参与主体以多种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技术成果推广平台,通畅技术成果供求双方的信息渠道;完善技术市场的配套组织,为技术成果的交易提供金融与法律等专业的保障。3.3建立技术交易数据统计分析制度。发挥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网络作用,在各省科技局、高新区、技术交易密集县市及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设立技术交易信息采集点,不断更新技术交易和行业区域数据库,完善技术交易统计指标体系。

3.4建立公共财政支持计划项目成果转化长效机制。国家公共财政投入的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转移和扩散是技术转移的薄弱环节,政府计划项目应建立从立项到转移的有效机制,加强过程监管,强调转化成果。

3.5构建技术交易大数据的预测预警系统。研究技术成果转化的评价机制,制定基于数据量化的技术成果转化评估体系,打造一个基于技术交易数据挖掘的全省智能经济分析系统,实现技术交易的总量、分布、模式等方面的动态调控,准确预测和定位全省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共性和急迫性的技术需求,为发挥技术交易调控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决策咨询。

4结论

综上所述,技术交易市场化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对我省技术交易市场存在的差距与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技术交易市场化运作过程管理,完善激励制度,进而提升技术交易市场化程度,促进科技成果快速高效转化。

参考文献

[1]黄晓艳.让技术交易更加市场化[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4.1:78-83.

[2]薛富宏.黑龙江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平台经济分析报告范文5

【关键词】 高校; 内涵发展; 财务分析; 内部报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党的“十”报告强调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将发展重心逐步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到内涵建设上,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任务,这种转变给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提高学校的运行效率,科学地评价高校内涵建设的资金投入和使用效益,合理地评价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高校财务分析工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需要不断创新。

一、高校内涵发展对财务信息的要求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主要是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内涵建设与发展,需要合理的经费投入作为保障;有限的经费是否科学地使用,需要细致地会计核算和深入地财务分析,为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的财务信息。如何将日常会计核算所汇集的大量资料转化为高校管理决策所需信息,满足高校内涵建设和上级主管部门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高校使用的会计核算体系是为满足学校的综合管理需要和依据会计学内在规律所建立的,并不是单纯为某一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而设计,财务提供的信息往往需要通过分析和转换,才能成为信息需求者的各种有用信息。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与建设要求高校的管理更精细化、运行更科学化、投入更讲求效益、产出更突出质量,这需要财务工作者对会计核算资料进行深入透视与剖析,通过财务分析,将会计信息转化为满足高校内涵建设发展需求的管理信息。

就目前高校内涵建设和发展的新形势来看,财务分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正确分析学校财务运行和财务管理状况,直观地反映高校内涵建设的综合实力,为学校领导当好参谋;其次,可以及时掌握高校内涵建设的投入和效益情况,为学校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资金管理,优化支出结构,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体的数据支撑;最后,有助于财政部门、教育行政管理等相关部门正确把握高校内涵建设状况和发展趋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高校财务分析现状

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熟知,许多高校的财务部门也在积极开展此项工作。但是,目前高校财务分析的深度、广度和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十分理想,高校管理者和财务人员要更新观念,做好财务分析,满足新时期高校建设发展的需要。

(一)45所高校财务分析情况解析

我们选取了某省45所高校(其中本科21所、专科24所)报送的2012年年报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在报送报表时所做的财务分析与说明内容和格式都不统一,各校财务人员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做。概括起来45所高校的财务说明和分析内容可分三类:学校的基础情况、财务基本情况和部分财务指标分析,具体内容整理后列于表1。

表1中的第二部分财务基本情况主要是当年的收入、支出详细情况和资产与负债情况等。部分高校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进行了学校五年的经费收支趋势分析,反映了高校的发展状况;仅个别学校对三公经费、内涵建设情况、年度化债情况和生均培养成本进行了专项分析;约55%的高校进行了简单的财务指标计算,内容多为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自有资金增长率等,但是对计算出的指标数值没有更进一步的对比分析。总体说来,财务分析报告主要从“量”的层面完善地反映了学校当年的收支状况,但是对支出结构的合理性、资源配置的科学性等“质”的层面分析较少,缺乏对高校的财务状况和办学成果的综合评价。尤其是针对内涵建设的投入、产出状况,尚未作为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二)财务分析中存在的困难

在目前高校注重内涵发展、着力提高办学质量的环境下,财务人员开展财务分析工作,还面临着诸多困难。

1.财务分析工作力量薄弱

目前的高校财务工作,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重核算、轻分析的倾向。一方面,学校领导甚至财务部门的领导对财务分析工作重视不够,财务部门的人员编制偏紧,忙于应付日常核算工作;另一方面,也缺乏既懂会计知识又熟悉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且能熟练掌握经济分析各种方法和手段的高水平财务分析人员,致使财务分析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很多高校财务部门将核算工作做得井井有条,日常核算出来的会计信息却主要是编制报表向主管部门报送,向学校管理层报送的也基本上是同一套报表,部分学校辅之简单的收支情况等财务分析,大量的财务数据沉睡在会计档案中。

2.内涵建设经费内容难以准确量化

学校进行内涵建设,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并对投入经费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高校内涵建设涉及高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各个方面,但是具体内涵建设经费包括哪些内容,怎样从会计信息的角度进行合理的量化目前还缺少明确的界定,在现今的会计核算体系中也没有相应的科目或成熟项目单独归类反映,高校财务人员对内涵建设经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造成经费核算口径和范围不一致,不仅降低了评估指标的可比性,更加影响高校内涵建设经费投入的科学性。

3.基础数据不能满足财务分析的需要

在明确财务分析的核算范围后,还需要掌握和搜集相关的会计数据与管理信息,为财务分析提供详细、全面的基础数据。目前高校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置明细账,分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服务支出和对个人家庭补助支出等科目,其中商品和服务支出设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31个明细科目,用于核算高校的日常运转支出。而高校内涵建设涉及师资、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投入及运用情况的指标资料包含在日常的运转支出中,需要把内涵建设经费从日常运转支出中分离出来,这一过程耗时耗力,往往还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目的,满足学校管理的需要。在财政部2009年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虽然增设了教学支出、行政支出、科研支出等一级科目,但明细科目的设置仍然采用原有的模式,使经费支出更加分散,增加了经费核算的难度。

4.数据分析表面化

目前许多高校的财务分析多数是进行季报、年报分析,以学校整体的大收大支为主要分析对象,分析重点通常是资金的收入与支出总量及构成、预算执行情况、资产负债率等内容,而对许多特殊性项目支出、支出结构是否合理、配置是否科学、指标值的优劣等方面进行的财务分析很少,没有很好地发挥财务分析的决策支持功能。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方面的管理,不仅要进行相关财务指标的论证分析,更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因素分析,科学评价内涵建设经费的投入规模、运行状况,揭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高校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5.指标分析结果缺乏参照值

高校在财务分析过程中通常需要计算相关的财务分析指标,但是得出的指标值缺乏可比较的标准值或对比值,很难对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江苏省政府在2011年出台的《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强化高校对内涵建设的投入,本科院校内涵建设支出比例不低于25%,高职院校和专科院校内涵建设支出比例不低于20%。这仅仅是一个可参照的最低指标值,而高校的内涵建设涉及日常活动的各个方面,比如债务控制规模、教师结构、教学资源投入比例、支出结构等,对这些关键指标计算出的指标值缺乏外部可比数据,对所分析问题难以进行科学的判断,难以及时发现问题,不利于高校优化、改善支出结构,不利于高校内涵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三、创新高校财务分析的路径

创新高校的财务分析工作,需要高校财务部门和主管单位双方共同努力。

(一)高校的创新路径

1.夯实基础

(1)充分认识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高校的财务工作正逐步从核算型向分析型、管理型转变,出具客观、真实、科学的财务分析报告是新时期高校财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财务分析报告,高校领导可以了解到资金使用状况,使用效果,是否完成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预期目标等问题。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财务分析不只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报送的,也是学校管理所必需的。通过财务分析,发现会计数字背后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对高校领导正确决策十分重要。

(2)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

高校财务应该设立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并配备高素质的财务分析人员。目前,高校都十分重视教学科研队伍的建设,但对于财务队伍建设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高校财务部门应借鉴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内培外引,建立起具有财务业务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为核心的财务梯队,以满足当前学校管理需要,不断提高财务工作水平,提高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使财务分析工作真正发挥决策支持的作用。

(3)细化会计基础数据

内涵建设经费的核算,对会计信息的设计提出了更详细的要求,需要按照类别尽可能细化,增加数据核算的准确性。根据高校内涵建设发展的特殊要求,对内涵建设经费核算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形成项目与科目相结合的二维核算方法。将项目的各项收支细化到明细科目中,通过项目与科目挂靠,就可以反映该项目在运行过程中投入的资金和产生的各类费用,比如核算重点课程建设经费,可以建立单独的项目,根据实际支出内容拆分放入办公费、差旅费、材料购置费等明细科目中,方便内涵建设经费核算。同时,还可以依据内涵建设经费内容构建独立的项目核算体系,区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投入、学生培养质量提高等模块,下设更加详细的项目内容来核算经费支出,使会计信息的核算更加方便,具有针对性。

2.创新工作

(1)建立基于内涵发展的内部报告体系

内部财务报告是高校根据内部财务管理的需要和内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进行设计,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日常核算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目的在于满足学校相关决策需求、控制战略实施而编制的信息报告。目前高校向外报送的会计信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这些无法满足内涵建设财务分析工作的需要,因此需要增加反映内涵建设基础数据的内部报表,建立高校的内部财务报告体系,为决策者提供更可靠和全面、科学的信息。比如,编制教师学生人数统计表,项目经费收支结余表,债务变动情况表,资产、图书投入支出表,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表等,以弥补基础数据不全面、财务分析内容狭窄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使用的财务软件,基本能够满足编制内部报表的要求,在制定所需的报表模板后,随时能够从财务系统中提取数字,提高了财务分析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建立基于内涵发展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财务指标的计算是对基础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处理,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高校资源的使用和收益状况,以便正确、合理地评价内涵建设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行高校内涵建设财务分析,需要建立一个多目标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应该包括财务综合实力指标、财务运行绩效指标和财务发展指标三个部分。

1)财务综合实力指标。财务综合实力是高校经济规模和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反映了高校资产规模、财务状况及多渠道筹集资金的能力。通过对财务综合实力的考核,可以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和办学条件,衡量高校内涵建设经费投入的保障能力。

学校自筹经费,包括教学、科研、对外服务、对外投资以及从社会各界获取的各类赞助与奖学金等款项。学校自筹经费占总收入比例指标反映高校除财政拨款外,多方筹集教育资金,拓宽收入来源自我发展的能力。

2)财务运行绩效指标。运行绩效就是根据投入与产出的社会经济效益原理,对高校财务运行效能、效率、效益等多种产出形式进行综合评价。运用绩效分析指标,科学地评价高校教育资源的使用状况和收益状况,准确地衡量资本的投入与产出,以便正确、合理地评价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情况,为高校调整和配置办学资源提供参考,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根据高校的现实情况,运行绩效指标应该主要包括:生师比、教学仪器设备占当年设备购置支出比例、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资源、各项内涵建设经费支出结构比例、内涵建设经费占当年总支出比例、资产负债率和贷款风险系数等。

根据内涵建设经费的内容,分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投入、教学质量提高、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科技平台建设等模块分别进行核算,核算各模块支出占学校内涵建设总支出的比例,可以反映高校内涵建设的投入结构,推动学校内涵建设的合理化发展。

3)财务发展指标。财务发展指标从纵向的角度反映高校内涵建设经费的投入趋势,对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期。如建立内涵建设经费支出增长率指标,反映高校内涵建设经费的增长速度,指导高校的内涵建设经费投入,在不断提高增长质量的基础上稳步增长。

(二)主管部门的创新路径

1.制度规范

高校内涵建设,涉及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建设成果、学生及培养质量等各方面。目前,不少高校没有开展对内涵建设的财务分析,即使开展也是按照各个学校自己的理解尝试着进行分析,从内容到形式都存在很大差异。主管部门应该给予界定和规范,这样才有利于财务分析的开展。

首先,高校主管部门可借鉴上市公司的管理经验,对财务报告报送的内容进行规范。如现阶段,可规定高校报送的财务报告应该包含财务报表、说明(或附注)、基本财务分析,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将报表的审计报告纳入到报送内容之中。

其次,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专家和有经验的实际工作者,制定详细的内涵建设经费支出规范,界定清楚高校内涵建设经费应包括的核算项目,如人才引进经费、人才培养经费、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教学、图书设备购置等内容,是否应该纳入内涵建设经费核算?如何分门别类地归入各个项目?同时,上级部门也应该与时俱进,将内涵建设的经费投入项目反映在预算科目中,以便高校在编制预算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年度预算中安排相应的项目预算,这样不仅保证了内涵建设的经费投入,而且增强了经费支出的控制力度,更加明确了内涵建设经费的核算范围。

2.技术支撑

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不仅仅是计算出各项指标数值,更需要将这些数值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评价各项指标的优劣,对纠正出现的偏差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纵向比较是通过学校历年的指标数值对比分析,了解学校内涵建设的发展情况,这种比较容易实现;而横向比较则需要将本校的财务分析指标值与其他学校的指标或同类院校的平均指标进行对比。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校的财务报表尚未步入向全社会公布的阶段,因此,学校往往无法获得其他学校的指标,也无从掌握各种指标的平均值。

一方面,高校的主管部门可以选择有共性的、重要的财务分析指标,区分不同类型或不同层次的高校,通过分析一定时期高校的基础数据,计算出可参照的最高值、最低值或者指标平均值,以便为高校财务分析提供参照对比值;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权威机构测算、制定并公布财务评价的标准值,如2009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教研究中心了《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首次对教育部的直属高校进行绩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选取了72所高校2006—2008年三年的数据,初步筛选了14项投入指标和16项产出指标进行数据分析,最后运用“产出/投入”数学模型分别算出高校n年产出以及投入综合指标得分的算术平均值,代入模型所得比值计算高校n年的绩效得分。从该研究可以看出,主管部门为高校的财务分析、绩效评价提供参照值,或者说提供财务分析与评价的技术支持是可行的。

在对高校财务分析有比较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主管部门则可以组织所管理高校统一开发或购买财务分析软件,减轻财务分析人员数据查询和统计工作负担,让他们将时间和精力更多放在财务计算结果的分析之上,更好地为高校决策服务。

【参考文献】

[1] 佚名.中国高校及在校生人数均居世界第一[DB/OL].http:///news/edu/,

2012-03-27.

[2] 王树岩.论中国普通高校的内涵发展[J].辽宁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1-7.

[3] 瞿振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3(2):12-13.

[4] [美]查尔斯·亨格伦,格里·桑顿,威廉姆·斯特尔顿.管理会计教程(中译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5] 应望江,李泉英.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45-50.

[6] 张先治.财务分析理论发展与定位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4):81-86.

[7] 史为业.财务视角下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投入探析[J].教育财会研究,2010(12):17-19.

平台经济分析报告范文6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认真监测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准确把握全区的经济运行态势,按月对主要国

二、制定了二九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年初,在认真分析二八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指标体系,并制定了二九年各项国民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区政府名义下发。在《**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市发改委编印《2009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三、结合区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四、加强上级投资项目的管理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对在建的浑沙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第一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等国债项目进行监督管理。特别是对2008年新增沼气联户和2009年新增户用沼气和农村饮水安全等共3个新增项目进行了严格监管,定期调度和检查,多次到省市进行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今年3月迎接了国家审计组对我区浑沙灌区项目的检查,我区项目监管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同时深入基层开展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循环农业项目、农民增收情况、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流通市场等多项农业和农村经济分析与调研工作。

五、针对今年项目工作形式和任务,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做好重点项目工作

1、完善协调机制,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区级领导对包扶项目的协调、促进力度,定期召开重点项目联席工作例会,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涉及到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涉农关系、配套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问题,确保推进签约项目切实落地开工建设。特别是要确保推进:投资2.6亿的邮政物流项目、投资7.7亿的沈阳国际展览中心项目、投资2.3亿沈大高速南互通立交工程项目的等一批对投资具有强势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建设,以保证投资持续的、较快的增长。

2、提高项目审批力度,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与相关部门加强联动,发改、规划土地、环保、城建等部门加强协调,推行一站式、保姆式的服务,开设一个窗口、一个科室、一个公章的快捷审批绿色通道,共同推进项目立项、土地、环保、施工的办理。健全保障机制,为重点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六、围绕推进经济快发展,着力抓好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和调度工作

1、重点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是市、区两级政府经济工作的重心工作,为此,今年上半年在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上注重下达计划、跟踪听汇报、下单位调研、逐个单位调度、统计排名通报,具体做法和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市对我区下达的固投任务计划255亿,将全区固投任务下达到各承担任务的25家指标单位,并结合固投进展情况,每月制定并下达月度固投计划;二是实行逐月深入基层进行固投调度办法,推动我区固投指标呈现较快增幅;三是掌握和监控全区固投进度状况,根据每月深入基层调研督导情况,及时汇总形成全区固投分析报告,并报区政府;四是适时召开固投调度会。针对全区指标单位出现的困难和矛盾,及时为政府提出措施和建议,由区政府适时召开调度会,推进全区固投工作;五是全力调度和抓好一季度“开门红”和半年双过半指标任务。按照区政府布署的一季度实现“开门红”要求,结合今年固投255亿任务,提出一季度固投力争8亿,必保7亿目标,并在年初经济工作会与全年计划一并下达一季度计划。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一季度我区实现固投7.04亿,同比增长95.8%,使固定资产增幅在全市排名第一,实现区委区政府“开门红”目标。4月份以来,我们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双过半”布署,全力抓好固投工作,截止5末,我区已上报固定资产投资43亿,同比增长23.9%,预计到6月末,我区可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亿,同比增长43%。

2、立足促进经济发展,做好投资审批工作。09年审批工作继续实行网上备案制和核准制。在投资项目立项审批工作,我们坚持和贯彻了以下原则和指导思想。一是坚持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环境保护建设的原则;二是立项审批注意调整投资方向,改善投资结构,加大投资力度;三是坚持做到经常性的深入基层进行督查,加大监管力度,保证审批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指导目录,符合市场准入和经济规划;四是审批突出保障我区开展主导产业发展,推进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城市化建设,加快工业项目发展,推进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发展。截止5月末,完成全区审批备案核准项目45项,审批项目计划总投资达13亿元。

七、以投资工作为服务平台,切实为‘保增长’做贡献

按照区委、区政府“保增长、促发展”总体要求,结合应对金融危机,以做好投资工作为服务平台,切实为‘保增长、促发展’

做贡献。

1、强化为项目审批服务力度。坚持立项审批原则,简化项目审批环节和审批手续。在受理立项工作中,始终坚持做到:凡手续齐备的企业或投资人,当场予以办结; 对手续不全、缺少要件的办事方,耐心说明解释,保证当事人清晰政策要求;对缺少相关其他职能局批件的情况,及时与相关局沟通,帮助办事人从速从快办理。

2、切实保证招商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在项目审批工作上,我们按照区里要求,实行项目立项‘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为我区招商项目切实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推进招商项目从速从快落地开工。截止5月末,为美国都乐、国药物流、中国邮政物流、华盛冶金、华盈环保、鲁博厨业等一批苏桃线上招商项目办理立项手续。

3、协调市发改委推进我区大项目建设。按照区政府安排,我们积极协调市发改委推进我区大项目建设,3月份为推进金钱松路早日开工建设,用3个工作日办理该项目批复;为我区天燃气项目协请市发改委办理前期工作函,推进项目办理进程。4月份为沈阳谟水电站项目,协请市发改委进行现场勘验,促使该项目尽快完善前期手续。

4、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力做好‘进企业、解难题、保增长’工作。按照区政府及我局安排,落实‘进企业、解难题、保增长’具体布署,徐继国局长、徐仲春副局长、田敬伟副局长带领9位科长每人负责一个企业进行帮扶指导,积极为拟开工项目建立“绿色通道”,目前已经有12个签约的重点项目已经完成了立项手续,积极帮扶谟家电站项目做好前期的手续工作,协调市发改委能源处的领导勘验现场,完善项目报批手续;承诺帮助亿金机械和天通电器厂项目协调贷款,解决项目引进设备和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

八、县域经济工作完成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一是沈本产业大道工程,施工单位已进场,北沙河大桥下部正在施工;二是金钱松路工程,土地、环评、立项手续以及道路、排水、桥梁的规划设计已完成,并实施了部分路段征地、拆迁工作;三是苏桃路西延线工程,现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正在积极争取省城建资金;四是城区污水处理厂工程,现主体工程已完成85%;金山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今年计划投资8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4亿元。

2、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一是“中”字头等重点招商项目取得实质进展。中国医药集团东北区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一期项目立项、环评已完成。沈阳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正式奠基;二是赴日、韩、新加坡、香港等地招商成果显著;三是一批在谈项目成功落地。今年以来已有沈阳诗香味食品等项目正式签定投资协议。中方砂轮、辽宁大通公路工程两个项目已摘牌。

3、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是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项目,今年计划改造高精铜带生产线,建成东北最大的有色金属加工企业;二是沈阳电力设备产业园项目,开工准备基本到位,已有企业进园开工建设;三是娃哈哈荣泰食品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

九、认真做好物价管理、监督检查和价格认证工作,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

1、加强价格收费监督管理和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

积极完成市物价局成本调查监审分局布置的生猪收购成本、利润表,生猪批发成本、利润表,生猪销售屠宰成本、利润表,生猪出售环节成本、利润表的填报及上报工作。对我区上半年生产的生猪、蛋鸡生产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常规调查,并形成分析上报市物价局。

2、价格认证工作

3、价格检查

(1)开展涉农收费和价格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主要对农村小学义务教育收费、农民建房相关收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农机监理收费、畜禽产品检疫收费及殡葬相关收费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情况看绝大部分单位能够按政府规定执行,对个别单位违规收费的及时进行了纠正。

(3)加强了市场价格监督检查。一是燃油税改革期间,对我区各加油站经销的汽油、柴油价格进行了检查,并督促价格调整及时明码标价、按政府规定执行;二是配合家电商品下乡活动,做好宣传工作,对家电下乡商品价格进行了检查,并免费给经销商经销家电下乡商品专用价签共计2000个,促进了家电下乡明码标价工作。

(4)价格咨询和价格举报工作。目前我们受理群众价格咨询和举报12件,其中区纠风办转来3件,市价格举报中心转来3件。无论是来访和来电,坚持做到热情接待,耐心解答有关价格政策,对群众反映的有关价格问题,做到认真调查核实,及时处理和反馈,通过我

们的工作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缓解了一定的价格矛盾,对促进和谐与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下半年工作主要任务

1、继续监测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全面完成2009年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2、积极开展调研和进行全区宏观经济分析,做好半年及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积极做好“十二五”规划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3、建立区重点项目区级领导包扶责任制。一是强化帮扶的31个重点项目责任制,加大重点项目的督导和问题解决力度,。二是对污水处理厂、金山电厂扩建、中国燃气、金钱松路等重大推进项目,制定推进方案,明确目标,力争早日落地开工建设。在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做到“四抓”。即对在谈推进项目抓落地、签约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建设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达产达标。

4、进一步提升和完善项目管理的手段和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规范投资项目新开工条件,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联运机制,加强新开工项目统计和信息管理,强化新开工项目监督检查,建立月初调研、月末督查制度,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服务意识及工作效率,切实从源头上把好项目开工建设关,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继续做好固定资产投资调度工作。强化对全区25家固投指标单位调度,确保按计划完成分解安排计划。与统计局、区考核办共同加强对固投工作考核,按月度进行评比排名通报。

6、保证项目审批服务效率,推进我区大项目迅速落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