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根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命的根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命的根源范文1

摘 要:发端并繁荣于西方的自尊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己经日益成为中国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并已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但由于缺乏对自尊内在本性的反思,自尊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本土文化和人们的现实生活,致使自尊的研究过程及成果仍然外在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没有完整地呈现出自尊对于人生命本质和生活状态的核心作用,更没有建立通过自尊意识的成熟改变人生命质量的现实途径。因此,本文力图采用求“根”问“质”的独特视角,从人的生命性出发来理解自尊的内在规定性及自尊对于人究竟具有什么意义这一问题,把自尊的本质界说为“人通过对象而实现的自我保护的精神欲求”。

关键词:自尊;自我保护;生命需要

人为什么要有自尊,自尊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尊是怎样产生的?笔者认为,只有明确自尊的起源,才能理解自尊的本质及对于人的意义,而只有从人的生命本性出发才能揭示自尊的起源问题。自尊源于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的本质,维护和保存自己。自我保护的形式,从总体说有物的和精神的两种。自尊是自我保护的精神欲求,是人所特有的。因此自尊起源于人保护自我存在的特殊形式,包括自尊的生理机源和心理诉求,生理机体的兴奋和满足状态时自尊存在的物质前提,人独特的心理诉求则形成了自尊内在的人性内涵。

一、 自尊起源的逻辑起点

自尊起源的逻辑起点在于生命的本质,即维护和保存自我,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提出了这样的命题:“每个人自在的事物莫不努力保持其存在”。“一物竭力保持其存在的努力不是别的,即是那物的现实本质”。“竭力保持其存在的努力,并不包含任何确定的时间,而是包含不确定的时间”。被罗素誉为本世纪法国最伟大哲学家的柏格森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绵延”,“是入侵将来和在前进中扩展的过去的持续推进”,[1]即自我创造。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研究证明,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的本质在于维护和保存自己,达尔文早在1859年就指物种是“通过自然选择或者说生物在求生中适者生存的形式”[2]进化的,不仅各个从简单到复杂物种间的进化是物种延续自身的结果,一个物种的改变都是维持自身存在的智慧。总之,自尊出自于人的生命本性,是维护和保存自我存在的生命欲求。自尊源于人试图保存自我的生命需要,这种需要是包括一切生命在内在的永恒的限制本质。

二、 人的精神的自身保护

人的生理本能表现了个体自我的保护的心理倾向,但人与其他一切生命的区别在于人的自我保护不仅来源于生命需要,还来源于人特有的精神需要,这种精神需要是由人脑赋予的主观加工意识和能动建构的能力,他使由此获得了人自身的独特性而最终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近代数理科学家帕斯卡尔论证了精神世界所赋予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是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的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3]自尊不是一切生命自我保护的常有方式,它是人所特有的,包括人脑思维的基本成分如认知判断、情感体验和意向调控,反映着个体自我保护的主动性和主观性。精神的自我保护把人同其他维持和延续自我的生命方式最终区别开来,创造着生生不息的社会文化和人类文明,也在社会发展和文化润泽中促进人生命的成长,人因此享受着生命的丰富性并拥有了“万物灵长”的高贵。

三、 产生自尊的两个生命前提

作为人特定的心理现象,自尊并非人自然的产物,只是当人作为人而存在的时候,即只有当人作为关系性存在的时候,人才拥有自尊。人在生命初始是以本能反应外界环境的。在它的世界中没有自己也没有他人,更没有自己与别人的区别,因此也就没有自尊。随着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个体的社会认知能力也开始出现(如依恋等),其最初表现是在意熟悉的人(抚养者,主要是母亲)对自己的态度,并根据环境及人的状况表现自我的情绪体验。对于个人整个生命历程而言,这就是最简单、原始的自我保护,意味着个体自尊的萌生。由此可见,自尊形成于“我”与“非我”意识的建立,即个体能够稳定区别自己与世界的不同,并因这种区别而产生情绪反映和行为变化。一旦个体确证了自己周围世界的不同,人就开始以所有努力企图弥合这种由意识造成的不和谐;然而人只能部分地消除“我”与“非我”的冲突,于是人注定要陷入永不停息的自我确证之中。自我确证的实质是人追问自我存在意义的过程,无论其形式如何,“人是这样的一种动物,他们毕生都在努力使自己相信其存在不是荒谬的”,[4]他们毕生都在确证自我的合理性与价值性。在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自尊构成个体人格的核心,是个体生命存在状态的机源。由于自尊的存在,人作为个体其存在才可能具有价值性和意义性,人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自尊的这种特性又源于人另一个生命的前提:只要活着,个体的人总要面临挫折和死亡,任何人都无法逃避。挫折来源于外界,他人他物与自我产生的冲突有时被个体体验为某些特定的伤害,挫折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暂时否定;死亡来自个体本身自然,是对每一个个体都必然存在但又不明确何时存在的“永久否定”。挫折和死亡都是对生命的否定,由于不能实现生命的永恒存在,人就只能以自尊的方式保存它自己,这种努力便是它真正的本质,人企图永远保存自己体现了一切生命的本性,它形成了以自我认可为中心的人的整个实践过程和结果,形成了人最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叔本华认为,所有的生命都只能是悲剧的,因为万事万物均受自然法则的支配。自然的法则只是我们在自己的意念冲动中最直接感受的力、物质、残忍、无目的和或多或少的无方向,自然萌发出自身无数个体的显现,随后又不留任何痕迹地将它们重新聚合起来,一切存在者无不归属于这个永恒轮回的过程。(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伯格森:《创造进化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页。

[2] 威尔・杜兰特:《:探索的思想》,[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生命的根源范文2

无可否认,道教养生学是承继道家养生学而来的,没有道家养生学,就没有道教养生学。道家养生学根源于《道德经》、《庄子》的养生理论,甚至包括秦汉乃至魏晋玄学,如《吕氏春秋》、《淮南子》等文献所蕴涵的养生思想。而道教养生学则是吸收了道家思想,发展为注重生命、追求长生的养生思想。虽然二者共同尊奉《道德经》、《庄子》为主要经典・而且都尊崇“道”的观念,但是内涵、旨趣和追求实有很大不同。道家学者注重养性或修性方面。而道教学者注重养命长生方面。这样粗略区分,不能被片面理解为修性和修命的截然对立。道家学者也不排斥长生久视,道教也明确提倡性命双修的炼养途径。总之,道家养生学和道教养生学关系十分密切,二者既不可混同,又不能截然分开。

道家养生学体现在养性、养气、主静、制欲等方面,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道家养生学认为,养生在养性。在《道德经》中老子就开始探讨人性和养性问题,不断启发人们思考人的本性、本质,如何区别于动物的质的规定。虽然老子未直接提出“性”或“人性”的概念,但从中可以深刻体味到老子关于人性和养性的独到见解。庄子也承袭和发挥了老子的思想。他们强调人性具有自然性和超越性。所谓自然性,是指人的本性具有其原始性、先天性,自然而然、不待人为的特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第9章),“抟气致柔,能婴儿乎?”(《道德经》第10章)就是这种自然性的体现。道家养生学摒弃儒家关于人性善恶的论辩,老庄讲究人性的超善恶性、超道德性,提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道德经》第38章)。从自然性、超善恶性的人性观出发,老庄提出以“固性”、“全性”为宗旨的养性说,否则将“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老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哲学中“气”的概念,“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43章),“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游乎天地之一气”(《庄子・至乐》),突出了“气”的根源性特征,所以养气就有了养生学意义上的根据,体现了“气”的根源性和普遍性。在哲学范畴动和静上,道家突出静的地位和作用,在养生实践上普遍倡导主静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道德经》第26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常乃久”(《道德经》第16章),肯定了“静”的重要性,并且提出“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第16章)六字养生要诀。道家主张制欲。欲与养生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道家养生特别注重对欲望的控制。“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道德经》第3章),认为多欲是扭曲人性、损害生命的根源,通过对欲望的控制,调节身心,满足健康需求,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道家养生学主要体现在以上四种养生主张,为中国养生学营造了一个基本的概念系统和养生思想文化氛围。

相对于道家养生学,道教养生学主要特征是对生命的尊重。主要体现在长生不死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珍视生命观念以及丰富多彩的养生实践三个方面。

作为,道教将道家经典神格化,给予某些概念和命题以神学的理解和发展,甚至和人体相对应,促成道家养生学向道教养生学的顺利过渡。道教是以长生不死和飞升成仙为主要目的,道教养生首要的问题就是诞生思想,“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于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汉书・艺文志》),所以,追求神仙长生不死、超脱物外就成为道教养生学的精神动力。方法上提倡“形解销化”,即通过炼养使肉体蜕化成仙;另一面依于“鬼神之事”,即通鬼神。因此,道教养生具有的目标。尽管葛洪在《抱朴子》中才明确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命题,早在道教经典《太平经》中就较多表现了强调尊重生命的养生思想。“夫人者,乃天地之神统也。灭者,名为断绝天地神统,有可伤败于天地之体,其为害甚深,后亦天灭煞人世类也。”(《太平经合校》卷40)虽然天地生人,但人与天地的关系,首先还是注重人类维持生命的方面。道教养生学提倡贵生,即首先要尊重生命,维持生命的存在,所以道教养生随着道教的发展也愈益重视与养生有关的道教医学。许多道教人物也是著名医学家,如孙思邈、葛洪、陶弘景等,近代如陈撄宁。道教养生学的突出特征是具有丰富多样的养生实践。养生方法除丹法外,有守一、存思、守窍、导引、按摩、叩齿、咽津、房中、服气、胎息、辟谷等。其中丹法又包括外丹和内丹。外丹即炼丹术,为中国养生学的瑰宝,被视为化学的先声。而内丹以人体自身为炉鼎,通过对精、气、神的内炼使人体寿命得到延长,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生命的根源范文3

事实价值观,是人关于外在世界的伪真价值观,指元伦理学中的自然主义。其根本的命题,是从事实引出价值的本源、价值的根据。它不仅把价值与事实等同起来,而且要根据事实解答价值问题。但事实作为事实本身,它不是价值,更不可能充当价值的根据。事实在事实上的事实性,即它的有限性。有限性的事实,不可能成为与终极差别相关联的价值根据的设定者。事实价值观,对象化在人身上则为肉体价值观。肉体价值观首先将肉体与价值的差别抹去,再用肉体的生存性来规定价值的内涵,从肉体的生存中引出价值的根源、价值的根据。它是一种伪真价值观:基于对肉体和价值的同一性信仰,而且是价值向着肉体同一而非肉体向着价值同一的信仰,肉体成为价值根据、价值本源的承诺者;全部价值观念——意识、精神、文化——的规定性,无不以肉体生存的事实性为内容;人在价值论上,仅仅被当作肉体生存者。他的一切生成性活动的目的,指向肉体生命的生存本身,而不是把人创造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者。另外,在价值论上,事实价值观构成逻辑虚无主义的根源一;肉体价值观成为逻辑虚无主义的根源二。

关键词:事实价值事实价值观肉体价值观逻辑虚无主义差别指向力终极差别

在哲学史上,是斯多葛派最早把伦理的善与价值(axia)相区别。他们将“有用的东西”、“值得渴望的东西”理解为有价值的。“价值作为哲学的中心概念开始被使用、传播在19世纪末的德语文化圈的思想界中。”[1]希腊语“axia来自形容词axios。axios本有‘与……相当’、‘与……有同样价值’的涵义。因此,axia即某物内含的有用性。此物和拥有与己相当程度的有用性的其他事物是可能交换的。在这点上,价值同‘价格’的意义相近。”[2]一个事物有用,当然是在一定范围内才成立。而且,物的价值即与物相当的有用性。这个与物相当的东西,给与物以有用性。物的有用性,源于其本身的个别性,源于物自身与它物不同的差别性。所以,差别性的物,规定着物的个别价值。但是,物的差别性来自何处呢?

物与物的差别,或物的自在本性,由物的意识主体来确立。价值是“明确地被意识到的、能作为判断内容的东西。”“它在寻求妥当性中向我们逼近,但作为相对于我们的价值,是由我们对妥当的对象承认、拒绝、或各种价值评价而成的东西。”[3]没有意识物的人,物的价值因其丧失了差别性的根源而不可能呈现出来。是有差别指向力的人最终使物的差别性成为现实的差别性,即物所呈现出的有用性。离开主体的“选择基准”[4],物的价值就无从诞生。一般意义上关于物的有用性的规定,只因为是物在向差别性的人打开自己才获得了价值的规定性。这样,价值一词内含的“与……相当”除了向人唤起物的差别性之外,还向人启示了物的差别性的根源——人的差别性存在。所谓价值是相对于人而言的这句话的意义,就表现在其中。人关于世界的价值论言说,是通过规定物的差别性来展开规定者的差别性、人的差别性。

以上关于价值的词源意义的一般分析,使我们得出如下结论:价值,是差别性的人关于物的差别性的规定。物从人获得的差别性,构成其有用性的根源。物的价值同物的差别性相关联,同时和人的差别指向力相勾结,它向人打开一个由差别性与相关性构成的世界。所以,人关于价值论的言说,最终都必须置身于个别价值相的言说,必须借助人的差别性指向力展开个别价值相的在场空间和它们之间的区别。

价值论是关于价值的本源、价值的根据、价值的展开方式的理论。在关于价值论的思想史上,由于没有把价值论的探究植根于逻辑论,没有追溯价值的终极根据,出现了以事实、肉体(人的存在所背靠的事实)为价值本源的理论。前者称作事实价值观,后者为肉体价值观。它们以价值的非本真样式展开价值的本真言说,是一种伪真价值观。价值逻辑论,以伪真价值观为论述起点,目的是为本真价值观的开启消除障碍。

一事实价值观

事实价值观,指元伦理学中的自然主义。其根本的命题是从事实引出价值的本源、价值的根据,它不仅把价值与事实等同起来,而且要根据事实解答价值问题。[5]“根据自然主义,伦理的言明在一切关于经验事实的言明上并没有减少其内容,因而能翻译成后者。”[6]用事实的言明代替伦理的、价值的言明,以此给出价值生成的根据,乃是所有自然主义伦理学的理想。将伦理学“科学化”,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伦理学中的价值问题,以科学知识论建立逻辑价值论,从而在最终意义上遗弃价值论的言说,成为现代分析伦理学的目标。

英国伦理学家穆尔,在其《伦理学原理》中把善的性质比作黄色的性质。人能够用认识黄色的方法说明善。[7]不过,20世纪上半叶关于颜色的研究表明,黄色是光的一种客观特性,依靠颜色的色泽度、光亮度和饱和度,可以对之加以具体的解明。但怎样以此阐释善的性质呢?

由于不可能从事实性的言明中推出价值性的言明,逻辑实证主义者只有提出价值情绪说,以此为价值论的开启给出回避的理由。A·J·艾耶尔在《语言·真理·逻辑》中说:“在命题中伦理符号所表达的并没有在其命题的事实性内容上增加任何东西。”[8]关于伦理上的善恶陈述如同发音的语调和句子的感叹号,这不会为文章的意义带来什么新的东西,只对表现说话人的感情有作用。

企图从事实引出价值的事实价值观的结局,必然是价值情绪说。因为事实不是价值,情绪也不是一种现成性的事实。把价值同人的情绪联系起来,用人的情绪给出价值的根据在终极意义上是不可能的。在情绪和价值之间,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何况,情绪本不可能加以经验性的言说,以不可言说的情绪去言说价值,暴露出自然主义者最初抱着的价值不可言说的信念。

事实价值观集中体现在伦理学中,这源于伦理学始终没有将价值同伦理的善相区别。“价值一般是在与道德的关联中被当作问题提出,甚至将道德价值认定为最重要的决定性价值。”[9]现代分析哲学家们,继承这种对价值和善不加分别的传统,误以为关于善的观念的分析就能代替对价值本身的分析。其结果当然是无的放矢。价值不是伦理的善,斯多葛派哲学家如是区别。按照我们前面关于价值一词的语义分析,价值是物的有用性;物的有用性来自物的差别性,物的差别性由人的差别性指向力或人规定差别性的能力给与。这在根本上同逻辑相关而不是与伦理的道德相关。价值之所以是价值,因为它不是事实,因为它同事实存在终极的差别。事实价值观,表达的是一种关于世界的事实性言说信仰,而且是一种没有终极根据的信仰。认定天地阴阳气之类的事实性在者,这不可能言明人的存在、人的共在、人的同在的价值,不可能开启作为意识生命而存在的人、作为精神生命与他人共在的人、作为文化生命向终极者同在的人。

事实价值观内含如下的信仰:“从事实导出价值、从陈述性的东西引出规范性的东西”[10]在逻辑上是可能的。这种可能性的前提为:事实与价值的同一性和以事实代替价值的合理性,从而抹去关于世界的价值性言说,即人关于世界的差别性言说。具体地说,这种抹去的工作开端于物和人的差别处,进而将事实价值化、物人化。

在价值论上,事实价值观构成逻辑虚无主义的根源一。

根据事实价值观,逻辑虚无主义,相信世界只由事实性在者构成而不由人的主体活动生成,相信没有关于世界的逻辑性言说和差

别性言说。不仅世界中的物与人没有差别,而且物的差别就是人的差别。一切价值论在逻辑虚无主义者看来毫无意义。人关于物质自然的在、自然生命的生长、肉体生命的生存的差别性规定,在逻辑上不存在终极的根据。由上帝承诺的终极差别,对于物质界、植物界、动物界甚至整个人类无效。这样,逻辑虚无主义的展开方式为物的人化。它包括物质的人化、生命的人化、肉体的人化。

广义的物概念,指物质自然、自然生命、肉体生命,这也是事实一词的真正涵义。广义的价值概念,唤起的是作为价值给与者的存在者、共在者和同在者。物的人化,即事实的价值化,目的是为了以物的差别性代替人的差别性。所谓事实与价值不分,实质上是物与人无差别,人这个差别性的存在者丧失给与差别性的能力。

物的人化观念,把物的事实性之在理解为人的价值性存在,进而以物质的物性、植物的生长性、动物的生存性规定人性。在人的心理逻辑和物理逻辑、生理逻辑、生命逻辑之间没有根本的差别,并且,是后三种逻辑相的规定性规定着人的心理逻辑相的内容。动物的生存延续本能、植物的生长本能、物质的在的本性,就是人的人性的全部内涵。

作为逻辑虚无主义的一种展开方式,物的人化和作为的一种展开方式的人的物化,仅仅在出发点上有差别。前者以物性为人性,后者以人性为物性。由于物的人化必然通过人的物化来实现,所以,逻辑虚无主义与在言说内容上出现了相同的地方。[11]不过,两者发生的根据却不同。物的人化,根据物与人无差别的信念即逻辑虚无主义;人的物化,依凭人的过去时间观即。

二事实价值观的非价值性

法哲学家拉德布尔夫,属于新康德派成员,在其《法哲学》中说:“当为命题只能由其他当为命题给出基础使之得以立证。正因为如此,终极的当为命题是不可能证实的,如同公理一样不能证明只能确信。所以,和终极的当为命题关联的、相对立的主张,即相对立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在相互争论、对抗的时候,人们用科学的一义性来解决它们,这在先是不可能的。科学考察的是可以教人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但无能教人应干什么。”[12]这里,拉德布尔夫不仅指出科学对于价值问题在逻辑上的有限性,而且认为价值论中的“当为命题”同“终极的当为命题”相关,是终极的当为命题给出一切个别的价值观的立证基础。

科学告诉人物质界、植物界、动物界是什么,它无法为此提供更多的为什么的解释。它甚至对于人是什么这个事实性命题只能做出非本质的描述。因为,人是什么,在根本上不属于事实性命题而属于价值性命题。

事实价值观这种价值论上的科学主义形式,在面对价值问题时同样有拉德布尔夫所说的有限性。事实作为事实本身,因为它不是价值,更不可能充当价值的根据。事实在事实上的事实性,即它的有限性。有限性的事实,不可能成为与终极差别(“终极的当为命题”)相关联的价值根据的设定者。在另一方面,当我们言说物的价值的时候,实质上是言说此物在相对于被言说前的又一种功用或又一种差别。这种差别,唤起人的注意。不过,人关于物的差别的意识,却取自于他相应的差别意识力,是人的差别指向力言说出物的差别、物的价值。

人的差别指向力,根源于人的差别性存在。人的差别性存在,由终极差别给与。只有终极差别关于人的存在的差别性承诺,才使同在者全体相互差别。在此,价值的根据在人的差别指向力,在逻辑上由终极差别设定。价值的根源,显然不在事实上,相反,是价值本有的差别性决定着事实的事实性。

一个事实与另一个事实的差别,其根据在于差别的规定性。因为,事实给与事实的,只能是又一个有限的事实。事实的个别性作为事实的共性,来自于终极差别通过人的差别指向力即人的逻辑能力的承诺。终极差别在逻辑上,使一个事实差别于另一个事实。

事实价值观这种伪真价值观本身的成立,建立在事实与价值的差别基础上。从事实引出价值,以事实规定价值,其最低条件在于事实与价值的差别。否则,事实怎样去承诺价值呢?而把事实和价值区别开来的恰恰是价值。价值本来意味着差别。价值在逻辑上先于事实。它既把自身同事实分别,又给与事实之间以差别。事实之间的差别,和事实与价值的差别,无不背靠着价值。这在本源论上可以称为事实的价值性。

还有,事实在事实价值观中,即使能够给与以价值什么,其所给与的至多也不过是事实性的事实,而不可能是价值性的价值。事实无力像价值那样充当差别性的承诺者。

三肉体价值观

事实价值观,是人关于外在世界的伪真价值观,它对象化在人身上则为肉体价值观。

肉体价值观首先将肉体与价值的差别抹去,再用肉体的生存性来规定价值的内涵,从肉体的生存中引出价值的根源、价值的根据。人作为肉体的在、它的生长、生存是人的意识的中心和人与他人共在的目的,同时是人这个同在者全体向上帝同在的基本意向。

按照肉体价值观,肉体的差别性是人的价值差别性的给与者。人与人在价值上的差别,自始至终是肉体生存者之间的差别。肉体这个事实性在者——人的身体,是人的价值根据的所在。人作为人就在此诞生、成长、终结。为了生命的自我保存,每个人都有相应的自然权利,“就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13]这里的人的“天性”,无非是人作为肉体生存者的生存。它和动物这种肉体生存者在根本上没有区别,甚至可以等同于植物的自然生命的生长。另一个唯物论者拉美特利,在其《人是机器》书中指出:我们尊重他人的钱包和生命,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财产、名誉和我们的身体。[14]个人的身体的自我保存,构成人生的全部主题。人和人的差别,只不过是肉体生命体间的差别,但在肉体价值观看来,这是人和人在价值上的差别。

肉体价值观以肉体的生存规定人的价值存在,使之成为逻辑虚无主义的根源二。依照我们关于逻辑的语义阐释,逻辑承诺价值的差别性以终极性,它为肉体和价值的终级差别设定边界。逻辑虚无主义,在肉体价值观中表现为肉体与价值的终极边界的消失,或者说是抹去两者的差别。边界消失后的肉体,在肉体价值观中充当价值的给与者和承诺者。肉体生存化为价值的根据。

由于价值同终极差别的内在关联,由于终极差别是自在永在的上帝和人作为承受者的差别,那么,肉体价值化的结局自然是人的上帝化。人“将像上帝一样,认识善恶”[15],充当善与恶差别的判断者。肉体在人的价值存在中、在肉体价值观中的功能,根本上是承诺者的功能,类似于终极差别的给与机能。终极差别的给与,表现为上帝在下的言成肉身的努力。不过,对于肉体价值观而言,上帝不过是一个同人一样的肉体生命体。

肉体价值化这种人把自己上帝化的方式,通过人的意识生命的上帝化、精神生命的上帝化和文化生命的上帝化得以展开。人的意识、精神、文化在事实性上的三位和在以肉体生存为目的的一体,即上帝的三位一体,人性即上帝性。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于:肉体价值化对于肉体与价值的差别的终极根据的取消,耶稣基督在以肉体为价值本源的肉体价值观中被取消。他的灵生及受死后的复活,由于没有圣灵的根据只有肉体的根据,因而是一种无根据的根据。无根据的耶稣基督,在肉体价值观中没有存在的必然性。这正好是肉体价值化所盼望的结果。

肉体价值化为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化为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的本质。这样,人的上帝化所带来的,必然是人的肉体的上帝化,因为人的差别性存在由其肉体生存所规定。肉体的无差别本身,导致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的无差别。它的事实性,使其在上帝化中代替了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的生成性。这样,意识所意识到的,除了同样的肉体事实性外将不会有差别,精神的创造沦为一种事实向另一种事实的转换活动。至于文化生命这种人自觉自己的心灵的产物,也降格为一个事实性在者。

“如果人是他自己的上帝,那么,他就能为所欲为而对审判无所畏惧。……他应当崇拜和侍俸他自己而不是创造者”,[16]不是承诺终极差别和价值的上帝本身。人在自己的上帝化中已经登上了上帝的宝座,代替上帝给与自己的生存以终极合法性。人在肉体生存中作为事实性在者的无差别性,使其对自己在肉体价值化的行为中的差别承诺成为空洞的承诺。肉体因人的上帝化,而堕落为肉体自身的价值根据和生存边界。人顺从肉体的欲望,行各样污秽的事,“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堕落,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诡诈、恶念;又是谗言的、诽谤的、憎神的、不逊的、傲慢的、自夸的;他们还是捏造恶事的人、背逆父母的人,是无知、无信、无情、无慈悲的人。”[17]保罗在此列举的人的罪,都是根源于人的上帝化或肉体的价值化的信仰。只要不信上帝在三位一体的承诺中所承诺的人与上帝的终极差别,在逻辑上,人就无法避免上帝化自己的必然性;一旦人上帝化了,人的肉体及灵魂所行的一切过犯便找到了最终的合法依据。

因为,肉体的价值化和人的上帝化所带给意识生命、精神生命、文化生命是同一事实性的规定——人的肉体生存性的规定,人在价值论的意义上被创造为一个虚无性的在者,他的精神活动将围绕生存的事实而展开,他的文化最多不过显现为关于肉体如何生存的非价值性理念体系。总之,肉体生存占领了人的全部意识空间、精神家园和文化传统。人在价值论上的存在样式——意识、精神、文化——只是肉体生存的不同表达。所以,逻辑虚无主义,实质上以价值的虚无化为特点,其说到底是在为肉体生存主义辩护。

四肉体价值观的非价值性

肉体价值观是这样一种伪真价值观:基于对肉体和价值的同一性信仰,而且是价值向着肉体同一而非肉体向着价值同一的信仰,肉体成为价值根据、价值本源的承诺者;全部价值观念——意识、精神、文化——的规定性无不以肉体生存的事实性为内容;人在价值论上,仅仅被当作肉体生存者。他的一切生成性活动的目的,指向肉体生命的生存本身,不是把人创造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者。

肉体价值观,通过肉体的价值化、人的上帝化来实践其伪真的价值理想。说它是伪真的,因为它不是本真的,不是价值根据的终极承诺者,更不是价值本源的给与者。由肉体价值观所带来的事实上相互差别的世界,实质上是一个在价值论上毫无差别的世界,因为肉体价值观通过肉体承诺给价值的只是作为事实性在者的肉体。在肉体价值观所生成的世界图景中,肉体的生存,既是中心又是边缘,既为目的又为手段。

价值本来代表逻辑承诺的差别,或者是人通过逻辑承诺的差别。价值概念,内在地要求差别性而不是同一性的规定性。一个对象和其它对象如果没有差别,它就谈不上什么价值;一个对象如果无能唤起人的差别性意识,它也没有价值根源。价值这个概念,一方面同对象的差别性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同人的差别指向力相关。是人主观的差别指向力,赋予一个对象以独特的价值。不过,人的差别指向力又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

在谈论逻辑这个概念时,我们发现:逻辑内含有终极差别的涵义,还一般地讨论了终极差别与价值的相关性。[18]按照我们前面的言说,只有终极差别才是一切价值所唤起的差别性相的终极承诺者。由上帝借着三位一体的承诺所建立起来的人与上帝的终极差别,即逻辑的内在规定性。人作为终极差别的承受者,因此具有了差别指向力或赋予对象以价值的能力。

但是,肉体价值观,从抹去肉体与价值的差别开始,通过肉体的生存性规定人的价值和差别指向力,以此企图实现对人的意识世界、精神世界、文化世界的差别性的规定。其结果,在根本上不仅没有给与它们以差别,反而是以肉体的生存性把它们统一为同一性的肉体世界。人的生成性世界,堕落为以肉体的生存性为内核的现成性世界。人在这种现成性的事实性规定中,丧失了自己作为与物的差别和作为一个类与植物、动物的差别。其中,动物的肉体生存性,一跃成为人的人性。

此外,肉体价值观这种伪真价值观,因不可能在价值论上承诺价值与肉体本身的根本差别,其承诺本身实际上与价值没有关系。价值承诺的差别性,在肉体价值观中的不可能性,使肉体价值观关于价值的伪真承诺在终极意义上和价值无涉。和价值不相关的肉体价值观,当然同差别也不相关,因而无关于终极差别。也可以说,肉体价值观,仅仅承诺了一个在终极意义上无差别的世界(包括对人自身的承诺),一个以肉体生存为主体的无价值世界。所以,肉体价值观,是非价值性的伪真价值观。

另一方面,人和人肉体上的相互差别,根源于给与差别的价值本身。人与人之间在肉体上的生理同一性能够显明出差别,只是因为各人所背靠的价值的差别性。各人按照自己对终极差别的信念向他人言说出自己的个体性,即他在人类中的终极差别性。俗话说,相随心变,在价值逻辑论中即肉体的差别取决于它所依托的价值的差别。肉体自身,并不能给出人和人的差别性,尽管有人在生理上有缺陷,但那造我们的那一位从来没有承诺过在肉体上何为人的完全的形象;相反,他要求我们追求的是一种价值上的完全和他的身量,满有他的信仰。肉体,不但不能给与价值以差别,而且自身的差别还得自于价值承诺的差别。人的言说与书写,不过是这种差别承诺的表达方式。

注释:

[1]岩波讲座卷9《哲学·价值》,111页,细谷贞雄文“价值与主体”,岩波书店,1971年。

[2]同上,27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

[3]同上,转引自213页,此段为韦伯关于价值的定义。

[4]同上,293、353页。参看上山春平“价值研究的课题”一文;尼采将价值同道德相关联起来阐释,并在生命价值逻辑与生理价值逻辑两个层面上展开全部价值逻辑图景,这一方面带来了价值与个别价值逻辑相的混乱,另一方面致使各种个别价值逻辑相之间的界线模糊。由于作为至高价值根源的生存意志在生命世界(植物界、动物界、人物界)中的有限性,由于人借助成长为超人的神化和由此而来的与神圣世界的分隔,尼采必然陷入虚无主义的相对价值论。他在《权力意志》258节中说:“我的主要学说是:没有任何道德现象,有的只是关于现象的道德解释。这种解释本身的根源在道德之外”(214页,伦敦,1924年)。这个之外的根源,就是以生存意志为核心的权力意志,解释者的生命和生存意志。尼采关于道德价值与生理学价值的相关性问题,参看日本学者原佑的论文“价值的转换——尼采”一文(岩波讲座卷9《哲学·价值》,134—139页,岩波书店,1971年。

[5]岩波讲座卷9《哲学·价值》,11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岩波书店,1971年。

[6]同上,87页。碧海纯一文“事实与价值”。

[7]同上,48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

[8]同上,转引自95页。关于价值情绪说,碧海纯一在其论文“事实与价值”中有较详尽的讨论,参看从89—99页。

[9]同上,134页。

[10]同上,257页。关于事实价值观在逻辑上的不可能性问题,参看同书中粟田贤三“与价值问题”一文。

[11]虚无主义与过去时间观的关系,我将在另外的文章中作详细的讨论。

[12]转引自岩波讲座9卷《哲学·价值》,43页,山下正男文“价值研究的历史”,岩波书店,1971年。

[13]霍布斯:《利维坦》,97页,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14]《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118页,商务印书馆,1982年。

[15]《创世纪》3:5。新国际版(NIV),密歇根,1984年。

[16]WarrenW·Wiersbe,《要公义》,23—24页,伊利诺伊,1977年。

生命的根源范文4

在今天,物质不灭似乎已经成为绝对真理。人们在这个前提下,去找寻意识的根源。殊不知,意识的真正根源是物质可灭!

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实际上物质不灭并不是绝对真理,人类无法检验所有的物质,就如同无法检验所有的星球,看是否有生命一样。人们的检验范围是有限的,检验的精度也是有限的,不是绝对的精确。所以那些灭掉的物质可能在人类的视野之外,也有可能从人类的眼皮底下溜了过去。由于过于微小而无法被检测出来。

我们知道,如果物质不灭,那么物质之间只存在转化的关系,那么也只能产生转化的力。这样,这些物质无论如何转化,始终是物质,不可能成为意识。绝对的物质就如同一池纯净水,怎么起浪也不可能产生意识。

如果物质可灭,那么就有产生的关系,和消失的关系。产生的关系和消失的关系与转化关系完全不同。他具有产生意识的前提条件。那些不灭的性质,最后表现为土壤,那些可灭的性质,最后表现为种子。这样,生命就诞生了,意识的征程也就开始了。人们开始懂得了什么叫。对于即将失去了,会觉得珍惜。

意识是怎样从物质可灭中产生的呢?首先可以将物质的不灭和可灭分开来进行。

对于具有物质不灭性质的物质,可以叫做不灭物质。对于具有可灭性质的物质,可以叫做可灭物质。不灭物质之间有力的作用,可灭物质和不灭物质、可灭物质和可灭物质之间就会有另一种作用,这个作用就是意识作用的根源。拿人类的意识作为例子的话,人和石头之间的作用,是可灭物质和不灭物质之间的作用,比如人觉得石头很美,某些石头具有价值等等。人和人之间的作用,就是可灭物质和可灭物质之间的作用。比如情感、爱等等。物质的可灭和不灭,与人作为例比就是:对于人而言,生和死就是感情的基础,没有生死,就没有感情;对于物质而言,可灭可生是意识产生的根源,是生命产生的根源。

物质不灭和可灭不是绝对分开的,而是一个事物的正反两方面的性质。所以现在必须将可灭物质和不灭物质加在一起,他们是一个东西。那么有人就会问,既然加起来,那么石头也有意识吗?回答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种性质和作用,只是强和弱的。石头表现的不灭性强,可灭性弱。虽然对于单个石头而言,这个作用忽略不计,相当于,没有意识,但是,对于所有的土壤,对于整个大宇宙而言,这种微小联合起来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相对于单个石头,他的作用就非常可观。这就是为什么从土壤中可以孕育出生命的根本原因。对于人而言,单个的人的意识作用非常强,是长期的可灭作用持续的结果。

那么物质不灭的作用和可灭的作用真的有不同吗?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以下现实就知道了。

生命的根源范文5

1、抓三违良言入耳三冬暖,保安全苦口婆心万人安。

2、绳子断在细处,事故出在松处。

3、年关节日到,思想不溜号。

4、安全是生命的延续,违章是生命的终结。

5、事故来源侥幸,安全在于勤警,多说一句消灾,少讲一名胜遭殃。

6、宁可听到骂声,绝不听到哭声。

7、火工生产危险大,遵章作业就不怕。

8、违章是事故的根源。

9、安全不抓只看,等于养虎为患。

10、要想收入高,首先安全好。

11、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

12、挂钩不检查,容易放大滑。

13、“三违”不反,事故难免;一时麻痹,终身残疾。

14、嘱亲人遵章作业,盼归来幸福团圆。

15、处处小心,安全是金。

16、隐患猛似虎,安全高于天。

17、安全是一切财富之本。

18、安全是效益的基石,隐患是事故的根源。

19、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20、重视安全,幸福之道。

21、高产贵在连续,安全贵在坚持。

22、班前常喝酒,事故时时有。

23、千条路,万条路,迈好安全第一步。

24、顶板管理最重要,安全支柱不可少。

25、安全为天,事故不添。

26、安全讲诚信,就是对生命作承诺。

27、我不伤害他人,我不伤害自己,我不被人伤害。

28、安全是企业发展的血液,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障。

29、苍蝇不叮无缝蛋,事故专找大意人。

30、最珍贵是生命,最幸福的是安全。

31、安全天天讲,工作记心上,遵章又守纪,平安回家去。

32、靠前指挥法得当,不打安全糊涂仗。

33、安全警钟天天响,违章指挥你别想。

34、安全是人类最踏实的朋友。

35、只有做到“三不伤害”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36、工作上宁可千日紧,安全上不可一时松。

37、工作一马虎,就会出事故,经济受损失,个人受痛苦。

38、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

39、违章留下永远的悔恨,安全鼓起幸福的风帆。

40、隐患猛于虎。

41、干一辈子煤矿,抓一辈子安全。、

42、效率成就品牌,诚信铸就未来。

43、建设节约型企业从我做起,节约就是效益节约就是增效。

44、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45、自我提升,良性竞争。相互欣赏,相互支持。

46、强化竞争意识,营造团队精神。

47、以厂为校,以厂为家,互相学习,互相关怀。

48、培育礼仪员工,创造团队精神。

49、爱护公物,珍惜资源,勤俭节约,共同发展。

50、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

生命的根源范文6

或生存或毁灭,只在自己的一念。

——题记

生存与毁灭,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熟悉是因为它的平常—平凡而正常;陌生是因为它现实的残酷,真实的凝重。

自从我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骆驼祥子》后,让我深刻感受到现实残酷的命运。同样的封建社会,用样的遭遇,同样的命运,为什么它们的结果相差甚远呢?为什么它们有一个人生存下去,而另一个人却自行毁灭呢?为什么它们对生活的态度不同呢?

在从沙皇的封建统治社会到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从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一步步地走来,经历多少个风雨,通过多少场战争,才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从而慢慢的生存下来。但是如果没有人来建设社会,那我们人类又将会又怎样的命运呢?是生存还是毁灭?

其实,答案很简单。或生存或毁灭,只在自己的一念。

一位是二十年代的底层劳动市民,一位是三十年代的低层阶级市民;一个人坚持,一个人幻想;一个人付出,一个人颓废。就是这样的两个人,他们的命运不同,草率的选择颓废是人生最大的失败。他们就是保尔和祥子,同样的社会,描绘着不同的人生。你说,我们现在的人应该怎么做,像保尔那样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还是要象祥子那样苟且偷生。堕落?

对于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还有无奈,但也感到钦佩。我佩服他以前的坚强,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幻想的他,可是他最终没有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会是因为社会的黑暗或是个人因素,使他变得堕落。

对于保尔他是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的影响下,从自发战斗走向自觉战斗,在战斗中他懂得了不平等生活的社会根源,懂得了想要旧世界必须成为“勇敢坚强的阶级弟兄”和“坚决斗争的钢铁战士”。他认识到,一个人只有和祖国联系在一起时,才会创造奇迹。从而便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百折不挠勇于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那种正气凛然。气宇轩昂的精神正是他的代表——勇气是生命的光辉。

这两个事例也正体现了我们现代化社会的根源,也说明了我们社会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人,而另一种则是只知幻想而不知用行动来承担。虚伪的人。对于我们来说,生命很有限,想落后,想退缩,不想承担一切。无所事事,很简单,可是让我们努力是否觉得很痛苦。很无聊,不管干甚么事都不想去做,只想休息只想安闲的呆在那。如果我们在当时的社会中,而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还会活下去吗?问问自己,我们还有甚么理由活下去,这样的懒惰,就是在社会上浪费资源,知道吗?——生,不能成为丧失尊严的理由,死,不是生命的句号。

生是一种责任,而颓废并不是解脱,想继续生存下去,还是想让别人看不起,就在于自己的决定和自己坚定的信念,去选择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