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形势很严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形势很严峻范文1
1.当前的经济现状需要关注欧盟和美国
当前全球的经济都是在面临着一个很严峻的过程和考验,全球经济的再次的发展和腾起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当前阶段这样的发展是有可能停滞的,实际上那些重要的世界的经济体、那些发达的经济体的实际的增长的都将要面临一个下滑的危险,那些不稳定的不够确定的因素都是在很明显的增加的。而这些都将是中国的经济保持平稳的不断的发展而要面临的挑战。那么面临当前的经济形势,面对这样的挑战,中国就需要密切的认真的关注世界的经济形势的不断的变化,尤其是关注中国的两个最大的贸易的伙伴欧盟和美国的实际的经济的变化和发展的情况。欧洲的经济形势由于债务危机的发展和蔓延,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困难的时期,而美国当前在削减财政赤字和控制债务过快增长方面,也将要面临着重大的政策的一个挑战。所以当前的形式必须清醒的认识,必须要看到全球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特征的急剧增长,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都有了负面的影响,必须给予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这样才能在面临这样严峻考验的时候抵御经济贸易风险,保证中国的国际贸易的稳定和当前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
2.有效抵御经济风险的措施
2.1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问题的政治化。看到当前的经济状态,各个国家都是要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一定的挑战的,而且可以清晰的看到其中一些国家面临这些问题的挑战会是更加的危险,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当前比较重要的事情。那些比较严重的国家也是更加的受到关注。他们不得不展开财政措施,实行财政的紧缩计划就是一个当前措施,还要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社会的实际的福利,这样的状况下,怎样去做好社会的整体的公众的工作,使所有人形成一定的力量来应对挑战确实就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个关键的时候就需要反对那些以邻为壑,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为,因为可以看到这种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把经济问题政治化的做法不但伤害了别的国家,也严重伤害了自己。所以不管什么样的经济形势下都是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团结和合理的措施的,绝对不能把经济问题和贸易问题政治化,这样只会把问题变得严重,需要注意的是经济的问题就用经济的办法和措施去解决,关键是不能改变问题的性质,只有认准本质才可以找到最好的解决的办法。
2.2要增加信心,同舟共济,妥善应对危机。按照当前的形式的分析和市场的情况来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前危机的严峻性和挑战性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当时的世界经济总体保持了增长态势,世界各国特别是G20国家的政府能够及时采取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危机,使得危机能最大范围地得以控制,经济复苏从而能在较快的时间内得以实现。但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国家的财政的确是存在很大的困难的,更严重的甚至已经出现的经济的负增长,而采取货币的政策松动的余地也不大。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就必须要有自己的针对性的策略和方式,要具有灵活和远见的政策分析,做好宏观的经济的调节和调控,保证所有工作实行的力度和方式的进度顺利进行。我国需要做的就是团结整体的力量,做好形式的分析和经济的分析,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应对危机,全球的经济的发展是需要国际共同的合作,国内就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办法,要有信心要有团结,共同迎接艰难的挑战。
2.3增强市场的信任度。国际的形式的发展需要认真观察实际的市场的效果,那么不管做什么应对危机的策略和措施都是需要关注市场的反应的。这就需要从市场出发,做好各个方面的监督和观察,要严格的杜绝政府的各项措施和市场的实际的实行之间的落差,这就需要把政策更好的实施,关键点就是我们一定要把政策承诺准确地转化为具体的宏观经济调控行动,增强市场的信任度,在一定意义上,市场的信心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增强市场的信心和信任度才能更好的做好市场的调控作用,做好市场的调控才能不断的把经济的发展带上来,增强人们对于市场的信誉,保证经济的平稳的发展是要靠市场的和国家的调控的,所以增强市场的信誉度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关键的。
2.4把短期的经济刺激政策和中长期的财政整顿计划有机结合。虽然财政的措施不可能立马见效,但是从长远的方向来看这是比较有效的措施,财政的整顿就是关键的。国家财政的不稳定必然会导致国民经济的不稳定,所以一个稳健的财政政策是实施良好的经济政策的重要前提,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当前的这样严峻的世界经济的形式下,最关键的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的促进经济的增长,因为只有不断的稳定的经济的增长才可以保证稳健的财政的措施的实行,需要做好短期的经济的策略的刺激增长,更要做好全面的财政的中长期的协调,这样两者的结合和配合的使用,才是最有效的面临严峻的经济风险最好的解决的办法。
2.5应用国际贸易法的保护,加强经济的发展。重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造成的损害和冲击,制定应对政策和措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与修改,维护我国正当的国际贸易权利,防止一些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和解释权实施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参与国际性与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的运行与管理,利用国际组织稳定与维持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磋商与合作关系,防止一些贸易伙伴国单方面采取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我国国际贸易造成的不确定性风险;通过某些削弱贸易伙伴国在国际贸易领域、某些意识形态领域的垄断解释权与使用权,防止这些国家利用民主、人权等意识形态工具实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企图和可能性,同时积极主动地改善我国在这些领域的不足。这些领域的不断改善对于中国的当前的面临的贸易风险是有一定的实效的,所以当前的形式不但要使用国际法律的贸易保护来维护正确的国家的经济的权益,也要发展国家内部的这些方面的不足,为做好抵御贸易风险做好全面的准备和更有利的支持。这就需要在经济的增长的时候时刻关注经济的发展,时刻把握整个经济的发展趋势,在国家贸易方面做好国际法律的保护和自身政策的不断的完善的支持,这样面对任何挑战都可以更好的应对。
经济形势很严峻范文2
关键词:经济形势;中职生;就业
一、中职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3年中职生就业工作即将拉开序幕。笔者以广东省某职业学校为例,据统计,2011年、2012年一次就业率分别为95%、96%,2011年、2012年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7%、98%,尽管就业率总体水平较高,但仍不能达到100%就业,这既有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企业发展失利的原因,也有我国求职人数的逐年激增、宏观调控下经济增长的放缓的原因,这些,使得我国明年应届中职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少难题。
(一)动荡的国际经济形势。
当前,美国次贷危机无疑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转手,全球经济持续动荡,并呈肆虐蔓延之势。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整体下滑对中国的经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毋庸置疑地影响到学生就业,同时也在非常现实地拷问着中职毕业生自身的应对能力。
(二)热门行业的人才需求严重缩水。
外资金融机构遭遇了海外金融危机的正面冲击,就业岗位直接受到影响。不仅房地产、建材等建筑行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外贸、汽车、航空、酒店餐饮、旅游度假,以及媒体、影视、文化等行业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三)企业的招聘门槛提高。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出于人力成本和人才储备的考虑,纷纷在提高招聘要求、降低薪资水平的基础上招收应届中职生。
(四)毕业生的“好用率”下降。
在招聘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自身素质不高、动手能力比较低,另一个方面学校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导致企业在人才的选择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二、 造成中职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就业城市的相对集中,中职生的择业偏好仍很严重。
以广州、深圳和西部,以及二级中小型城市为例:中职毕业生偏向于广州、深圳等热门大城市,西部、二级和以下的中小型城市很少有人问津。
(二)中职生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存在不少缺点。
首先,简历太长,虽然精美,但是没有用人单位需要的内容。现在中职毕业生的求职简历越来越长,也越来越精美,但是对相关职位的了解却不是很清楚,甚至不知道具体职位的要求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据一位资深高管说,一位工作多年的中层领导的求职简历都不会超过一页纸,而中职毕业生却动辄七八页,试想,人事部门哪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发现其中的亮点?其次,证书很多却缺少系统性。求职者在求职时很多都具有证书,并且还不少,但是专业性不精,关联性不强,没有系统性,有些与求职岗位要求根本没关系。第三,对企业文化和职位的具体要求认识不够。盲目的四处出击,没有重点的求职,成功的几率很少,公司招聘员工是希望能马上上手并担当起岗位职责。面试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显示,很多应聘者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同行业的发展近况不是很清楚,诸如此类的问题明显造成求职成功的阻碍。第四,面试应聘中紧张、缺少逻辑性或者不知如何讲话和听话是很多求职者的致命缺陷。面试官面试时的每一句话都有一定的含义的,因此,中职毕业生一定要清楚通过这个问题,知道面试官想知道什么。只有投其所言,拟定符合逻辑的回答思路才能成功。
(三)招聘单位用人标准盲目抬高。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并非高学历的人才是“人才”,在现实的竞争环境中,做事的态度是第一位的,而做事的能力则只居第二位。只有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可谓“人才”。现在就业岗位缩水,就业人数递增,通常一个职位只要求中职生,在收到一大堆简历中却有不少本科生、研究生,更加加剧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其实,“大材小用”与“小材大用”的结果一样可悲,职业岗位如果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必然会造成人才的不合理利用。
(四)名校效应与专科生的困惑。
由于中职学校设置的专业和大学设置的专业种类重复较多,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大学毕业生又不惜择业“低就”,而用人单位对学校名气与品牌还是比较看重的,从而导致中职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的冷落。
三、中职生应如何面对这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认识到中职毕业生自身原因不可推卸。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中职生在实际生活中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
(1)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2)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失去信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冷静思考,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争取在下次中取得胜利,迎接新的挑战。相信一句话:平平淡淡的一生干不出什么丰功伟绩,只有不断在挫折与困难中磨练,你才会成长,才会使你的人生达到生命的制高点。
(3)了解哪些是朝阳行业,哪些是夕阳行业。尽管整个就业环境不容乐观,但2013年国内还是有不少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如汽车、会展、专业服务(职业咨询、财会、法律等)等人才需求逆势而动,呈现上升趋势,这些行业接下来还会逐步走得更好。相反的,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转化到实体经济中,2012年金融业、纺织、钢铁、石化、汽车制造业、造船业、建筑业、房地产、旅游业、服务业以及玩具业等行业均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家发改委日前表示,纺织行业所受影响尤为严重。在外贸行业,由于美国在建工程的萎缩,家具、卫浴、五金等产品的出口企业也举步维艰。
(二)中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改进方面。
中职学校要主动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广泛拓展就业渠道。坚持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就业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将就业指导与服务贯穿于三年的学习、生活的始终。学校应多渠道收集需求信息,采取大小型招聘会相结合的形式,精心组织“双向选择”活动,使之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毕业生的供需信息在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之间及时有效地传递和交流,为毕业生求职、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提供方便。针对毕业生的求职心态,中职学校要大力加强毕业生就业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观念,摆正心态,客观定位,选好目标,多些务实,少些浮躁,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从而有的放矢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
(三)减少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过大的收入差异。
如果某些行业的工资水平过高,那么,出于“同工同酬”的考虑以及攀比心理,中职毕业生必然会首选这些工资水平较高的产业或提高在其他产业就业时的期望工资。在不能满意的工资时,中职毕业生必然继续进行工作搜寻,从而导致短期失业中职毕业生的增多。除了工资水平外,收入差异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社会保障和收入,因此应该增加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水平的可变性,改革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某些福利收入显性化和规范化,增加这些产业收入的透明性。同时,扩大时会保障的覆盖面,为在其他产业,尤其是那些在具有非正规部门特点的产业就业的劳动者提供保障,减轻由于社会保障等制度设计引起的收入差别,从而增加其他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吸引力。
当前就业形式的严峻问题愈加严重,成为全社会的焦点,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各方面因素,因此需要全社会去认真分析造成当前就业难的具体原因,才能有效解决政府、中职毕业生自身、企业、学校等就业难问题的心病。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更应该时刻关注当前经济形势与就业信息,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分析了解哪些是朝阳行业,哪些是夕阳行业,正确投身适合自己的行业中。
(作者单位:广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梅,王秀荣.如何提升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职业教育研究,2011,(5):160-162.
[2]陈新祥,杨志伟.中职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0,(1):155-157.
经济形势很严峻范文3
贸易盈余――迅速逆转为赤字:去年中国共消费2.45亿吨石油,其中进口9100万吨,平均进口价为每桶29.6美元。假设中国石油消费量年增幅为20%,今年的消费量将为2.94亿吨,其中43%都将进口。如果今年的石油平均价格为每桶39美元(今年迄今为止已创出近50美元的历史纪录),那么,中国的贸易盈余就会锐减74亿美元。因此,我们需要将中国经常项目盈余的预期从以前的183亿美元下调到100亿美元,占中国2004年GDP的比例从1.2%降至0.6%。这将导致中国今年的GDP增幅下降约0.6个百分点。
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CPI将升至7%高点,紧缩政策会持续更长时间:与贸易领域相比,当前经济形势下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更让人担忧。中国国家统计局从未公布过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具体组成部分和相应的权重,但我们估计燃油所占比例约为3%―4%。现在国内燃油价格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但略有时滞(当然,政府可以下令阻止燃油涨价,从而保护社会稳定)。如果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停留在每桶40美元以上,我们预计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就会增加0.6~0.8个百分点。再考虑到运输成本和电力价格等一些非直接因素,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会导致中国通货膨胀率增加1.2~2.0个百分点。在我们看来,油价持续高涨会抵消食品供应改善带来的价格下滑,最终导致通货膨胀率上涨。当前,我们预计2004年底中国的CPI指数会较上年增长6.5%,但如果下半年油价一直保持在每桶40美元以上,CPI指数就会升至最高7%。
通货膨胀率如果达到7%,几乎可以肯定政府会上调利率。我们相信利率正常化既有必要也很有可能,油价飙升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这种可能。油价上涨会给本来就处于瓶颈期的行业带来更大压力,尤其是电力产业。货币管理当局将被迫在更长时间内倾向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立场。
全球市场需求――出口增幅很可能趋于缓和但仍处于可控状态:目前很难衡量油价对全球经济增长和需求的影响。今年的平均油价为每桶37.5美元,较2003年全年平均油价高出6美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这个增量会导致经合组织国家2004年GDP增幅下降大约0.2个百分点。从成本方面来看,油价上涨估计会导致经合组织国家整体CPI指数上涨0.7个百分点,导致美国通货膨胀率上涨1.0个百分点。综观全局,形势非常不利,但仍处于可控状态,所以,我们现在并不太担心中国出口会大幅下滑。以美元计算,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5.7%,我们预计下半年增幅约为20%。总而言之,全球经济增长和需求仍然表现强劲,也比我们原先的下半年预期更加平衡。但油价为这种状态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
经济形势很严峻范文4
一、全球经济放缓和通货膨胀并存
(一)欧美经济降温
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笼罩在衰退的阴影之下。2007年第四季度美国GDP增长率仅为0.6%,全年GDP增速为2.2%,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新的经济数据表明,次贷危机的影响已经从金融市场传导到实体经济部门。
欧洲的金融机构大量持有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所以在次贷危机爆发后也遭到重创,使欧洲的信贷活动受到限制。加之美国是欧洲重要的出口市场,美国经济降温,特别是消费需求下滑,使欧洲外部需求减少。去年第四季度,欧盟经济由三季度的0.8%放缓至0.5%。
(二)全球通胀压力没有减弱迹象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美国通胀压力不断加大,2007年11月美国CPI同比上升4.3%,创一年来的最大升幅,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月度CPI同比升幅保持在4%以上,表明高通胀有长期化趋势。
欧洲的通货膨胀形势也日益严峻。受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影响,自2007年9月以来CPI涨幅已经连续数月高于欧洲央行2%的警戒线,并在2008年1月份达到3.2%,为1999年欧元启动以来的最高纪录。
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货膨胀形势也很严峻。俄罗斯通胀率已经从2007年8月的8.6%上升到2008年1月的12.6%。进入2008年后,受国际能源和农产品价格急剧上涨的影响,印度通胀率也再次上涨,到2月份已经达到4.35%。
二、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前通胀压力得不到缓解的根本原因
之所以出现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放缓并存的局面,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与之相关的供需不平衡。简单的讲,就是一方面,由于金融资产过度供给和需求不足,导致美国和欧洲经济明显放缓,另一方面,由于投资和内需增长强劲,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继续快速增长,造成初级产品需求旺盛和供给不足,形成持续的通货膨胀压力。
(一)近年来世界经济扩张有两个火车头,即建立在资产价格上涨之上的美国经济增长和建立在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之上的新兴市场经济增长
2001年后,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国中央银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房地产、股票以及其他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使华尔街的实力空前壮大,获得了巨额会计利润。美国的金融机构利用这次机会实现了一次在业务规模和利润水平上的大飞跃,从而使金融服务业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与此同时,房地产和股票等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刺激了私人消费,直接拉动了经济增长。
在美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新兴市场国家也经历了一次经济快速扩张。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崛起,意味着近30亿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消费升级、能源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需求猛增。与美国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资产市场不同,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实体经济,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和生产能力扩张。
客观地讲,究竟这两个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哪一个对近年来的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更大很难量化。因为美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已经非常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经济运行的复杂性超越一些表面的统计数据。但很显然,新兴市场国家投资和生产能力的扩张,以及基于此之上的经济增长,对非洲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为明显。例如,非洲经济增长能够达到数十年来的最快水平,主要是因为新兴市场国家需求的增长。从这个角度看,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的广度是空前的,已经超越了发达国家。
(二)近期初级产品价格的上升及其带来的通胀压力主要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增长
美国经济的高增长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高增长都增加了对初级产品的需求量,但是从增量部分看,后者无疑大大超过了前者。在经历了制造业转移后,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上主要依赖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人均物质消耗绝对量较大,但增量较小。而且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近期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对初级产品的需求量基本稳定。但新兴市场国家则完全不同,经济增长意味着对更多的初级产品需求。
首先,新兴市场国家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很多国家还处于“重化工化”阶段,所以经济增长必然意味着物质消耗量的提高。
其次,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意味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建设新的道路、市政工程和公共设施,对矿产品和能源的需求大幅度提高。
最后,新兴市场国家消费结构升级增加初级产品需求,例如亚洲国家居民逐渐改变以谷物为主的饮食习惯,增加了食物中的肉类的比重,这些国家居民的汽车保有量也在增长,增加了对石油的需求。
总的来说,建立在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基础上的美国经济繁荣,并不是近期世界初级产品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而建立在实体经济扩张基础上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则对初级产品价格上涨起到了主要推动作用。
(三)美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表现的差异性造成世界经济在降温的阴影下继续受到物价上涨的困扰
虽然美国经济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但是其经济增长的基础毕竟有很大区别,这是为什么出现“脱钩理论”,即世界经济增长与美国“脱钩”,的重要原因。目前的世界经济形势表明美国经济走势的确和其他国家经济走势并不同步。
当前的美国经济降温始于房地产价格下跌以及由此引发的次贷危机,可以被认为是由一场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放缓。到目前为止,这场金融危机对其他国家实体经济的冲击程度,和该国金融机构持有的美国次级债相关产品的多少直接相关。欧洲的金融机构持有大量美国次级债券,所以在次贷危机爆发后也遭到重创,实体经济降温的幅度也比较大。由于日本金融机构相对保守,在次级债相关产品上的投资不多,所以金融系统受到的冲击要小于欧美国家,实体经济受到的冲击也比较小。而新兴市场国家远离华尔街,受到的影响直到目前还没有明显显现。
很显然,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风险主要影响了经济增长建立在资产价格上涨之上的美国以及部分欧洲国家,而对于经济增长建立在实体经济增长之上的新兴市场国家直接影响较小。所以目前世界经济“滞”的风险主要集中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并没有停滞的风险。2007年中国、印度(财政年度)、俄罗斯和巴西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1.7%、8.7%、8.1%和5.2%,明显高于同期美国、欧盟和日本2.2%、2.9%和2.1%的增长率,很清楚的显示出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依然充满了活力。
经济形势很严峻范文5
【关键词】出口;金融危机;出口退税;对策
【abstract】at the end of 2007,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happened in usa has given rise to a panic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s, making the global economic become worse. in 2008 and the first quarter of this year, the gross export in china declined severely. as a country having a high degree of dependence on export, china must have a deep clairvoyance about the great changes in current global economic situation. accordingly, this article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decrease in export and then, provides pertine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export;financial crisis;export tax rebates;countermeasures
2008年10月份我国出口额同比增幅低于20%,11月份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仅为-2.2%,出现7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国家信息中心研究报告预计,2009年我国出口将大体保持2008年的规模,进口比2008年下降5-10%,导致“衰退型顺差”扩大,使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但与总出口对总产出的实际贡献下降相背离,出口总量下降对总产出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明显减弱。截止到2009年5月,我国第一季度的出口形势也已知晓,如何在今年下半年和未来几年内恢复我国出口大国地位,保持中国经济增长高速增长,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1 我国出口整体形势分析
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形势仍很严峻,进出口贸易额相抵,进出口贸易总额4287亿美元,贸易顺差623亿美元,同比增加209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额2455亿美元,同比去年第一季度下降19.7%;进口贸易额1832亿美元,同比去年第一季度下降30.9%。第一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18亿美元,同比去年第一季度减少56亿美元。具体形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截止到2009年4月):
1.1 出口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出口的贡献要远低于最终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6.1%中,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仅仅是-0.2个百分点,而最终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则达到4.3个百分点,最终投资对经济的贡献为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大大高于投资与净出口的贡献,充当了第一驱动力,成为支撑gdp增长的中流砥柱。
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我国对外贸易开始出现明显的好转迹象,2月份出口增长额是-25.7%,3月份达到-17.1%,形势仍然严峻。虽然整体趋势下滑,但是,从月度环比状况看,我国出口下滑趋势在收窄,我国各主要的经济指标出现了较好、向上、积极的迹象。单从采购经理指数(pmi)上来看,我国经济在今年第一季度捷报频传,这有可能成为扭转全年整体出口的良好开头。
1.2 出口产品的整体结构: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幅下降但在出口产品结构中的比例上升势头明显,其中机电产品出口累计1981.28亿美元,同比下降21.22%,但环比增长逾四分之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累计982.50亿美元,同比下降23.1%,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29%。其中,3月份当月出口274.5亿美元,同比下降20.8%,为连续第5个月同比下降(图1所示)。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我国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出口增长减缓并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纺织品出口202.15亿美元,同期下降15.2%;服装出口315.0亿美元,同期下降6.6%。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量大幅度下降。其中钢材出口持续低位运行,净出口量迅速下降47.8%,钢坯和粗煅材下降96.8%。农产品出口量下降显著,玉米出口量下降88.9%,大米下降12.5%。
1.3 出口贸易方式: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599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4.6%,降幅大于同期一般贸易降幅5个百分点,但较前两个月加工贸易进出口总体降幅收窄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374.2亿美元,下降20.5%;进口2619.9亿美元,下降28.7%;其项下累计贸易顺差75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6%。(表1、表2)
1.4 出口的国别:到2009年4月份,中美双边贸易进出口大幅下降,进出口总额85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8.9%,占同期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4.32%。其中,我国对美出口626.8亿美元,下降15.7%;自美进口231.4亿美元,下降17.4%;累计实现对美贸易顺差395.4亿美元。截止至今年4月,我国对欧盟进出口贸易持续下降。我国与欧盟双边进出口贸易总值达到102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9.8%,降幅低于同期我国外贸总体降幅5.1个百分点,欧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我国对欧盟出口674.9亿美元,下降22.1%;我国自欧盟进口350亿美元,下降15.1%;累计实现对欧盟贸易顺差334.9亿美元。截止至4月,中日双边贸易降幅居前3大贸易伙伴之首,日本从我国最大进口来源地位置回退至次席。中日双边贸易额为645亿美元,下降23.15%,降幅列前3大贸易伙伴之首,分别高出同期我国与欧盟和美国的双边贸易降幅3.4个和8.8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0.7%。其中,自日本进口348.0亿美元,下降29.6%,被欧盟超越退到我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位置;对日出口297.0亿美元,下降16.2%。累计贸易逆差51.0亿美元,下降71.9%。(表3)
2 我国出口增幅下降的原因分析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了对宏观政策的协调,各国联手应对危机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全球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出口增幅出现大幅度下降,是全球金融危机等国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国际上,金融危机还在发展和蔓延,世界经济短期内明显复苏的可能性不大,美欧日经济很可能在底部震荡一段时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多。
首先,外部需求严重萎缩。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冲击是外需下降。我国外贸依存度较大,尤其是对美国出口的依赖程度高,在美国消费疲软及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负面影响下,出口受到严重冲击在所难免。受发达国家衰退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进出口下滑,贸易收入下降,外来投资减少,经济面临的困难还在加剧。世界贸易组织(wto)年初曾预测,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下降9%,将出现二战以来最大降幅。再加上国际市场价格持续下降,贸易额降幅可能更大。
其次,国际贸易融资困难。目前,全球流动性紧缺尚未有效缓解,金融机构纷纷收缩信贷规模,各国贸易融资条件普遍恶化,国外进口商和经销商资金压力加大,纷纷采取减库存、压订单等方式规避风险。据出口普遍企业反映,国外进口商订单短期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同时,由于进口商贸易融资困难,出口企业收款延长,收汇风险上升,出口坏账增加。由于这场危机,如果进口商要求把信用证支付改为托收支付,即期付款改为远期付款、拖延付款,甚至赖账,出口企业将无能为力。再加上国内银行为防范风险对出口企业慎贷、惜贷等现象普遍,贷款规模迅速收缩,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有效缓解。对于出口商来说,贷款规模收缩导致企业流动性资金减少,现金链断裂影响支付,这将引起连锁反应。原本融资已经相当困难的出口企业无法回笼资金,资金链断掉就有可能使我国出口企业面临严峻的财务危机,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第三,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据2009年3月份wto审核成员国应对金融危机措施的报告,过去几个月各国贸易限制措施显著增多,主要是提高关税、设置非关税壁垒、滥用反倾销措施等,中国是主要受害者。贸易摩擦出现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扩展,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从反倾销等传统领域向反补贴、技术壁垒的新的形势延伸,从具体产品层面向宏观经济政策、体制层面发展。今年一季度,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25起,其中反倾销18起,反补贴1起,保障措施3起,特殊保障措施3起。目前,世界各国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许多国家可能进一步寄希望于贸易保护转嫁国内就业矛盾。
(2)国内方面,人民币对美元快速升值、劳动力成本提高、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家降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等因素也造成我国出口增速放缓。
首先,部分出口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制造成本和环保成本急升的困境。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汇率改革以来,以外贸导向为主的生产型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主要是以下问题:(1)劳动力的短缺与人力成本的提高:我国沿海地区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和外商投资出口型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其赢利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廉价工资。随着新的《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企业要依法为工人上“三险”,支付加班工资,造成企业人力成本普遍上升,也导致了制造成本迅速提高。这对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出口加工企业影响尤其突出,(2) 制造成本的急剧提升。近年来在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高涨的推动下,国内市场相关产品如石油、煤炭、金属和农副产品等价格也大幅上涨,出口企业成本加大。综合计算,由于原材料及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国内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了20%至30%,成为推动企业成本上升的第一因素。(3)环保执行力度的加大和环保成本的提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节能减排法的实施,各级政府开始强化环境保护的执法和惩治力度,污水处理、废气回收净化等强制性环保措施成为企业运行的先决条件,对排放不达标企业和环境违法企业实施限期整改、依法关闭等措施,从根本上加大了污染企业的环境违法成本。
其次,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出口企业经营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出口增长深受制约。从2007年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开始,尤其是2007年11月份以来人民币升值呈现出加速之势后,我国的出口企业,尤其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受到较大的冲击,产品竞争优势下降。人民币的加速升值不仅导致出口企业承受汇率变动的风险,而且迫使出口加工企业压力陡然提升,直接影响到出口加工工业的利润。伴随着人民币的汇率升值,同样美元的收汇转换成人民币的数字在急剧下降,同时这个数字还直接冲销了出口企业的利润。
第三,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直接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我国自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多次调整。实施出口退税制度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明显改善,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型产品的出口,工业制成品成为出口的主要商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逐年增长。2006年9月和2007年,按照保护国内资源、缓解贸易摩擦、鼓励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原则,国家取消了对大部分非金属类矿物产品、煤炭、金属陶瓷等商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对钢材、陶瓷、纺织品等低附加值加工贸易产品和完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了对重大技术装备、生物医疗产品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些措施推动了我国企业在加工贸易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然而政策的出台却造成了我国出口增长的明显减缓,这些都减小了我国出口商品的规模和数量。从2008年12月1日起,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上调377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约占中国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这是2004年以来中国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涉及税则号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出口退税的降低将直接提高相关企业的成本和定价,影响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相当部分的出口企业利润减少。
此外,我国出口退税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出口退税率调整过于频繁,对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退税率不合理,不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出口退税周期过长也是突出问题,长达数月的出口退税周期,令出口企业无法及时利用这笔资金。因此,要进一步规范出口退税制度,以达到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目的。
3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口相关对策分析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深,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稳定,同时也增加了中国经济的外部风险。外需明显放缓、人民币升值、贸易融资困难、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内外综合因素的作用,将继续影响我国的出口。中国的出口形势依然很严峻,为帮助国内出口企业度过难关,改善我国出口贸易困境,应当主要从出退税、汇率稳定和国家金融政策支持等几个方面积极应对:
第一、国家应加强出口退税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出口退税制度作为国家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此政策的频繁变动,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长期规划,更无法避免由此所损失的制度稳定性与可预测性。因此,要依据我国对外贸易长远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来规范出口退税制度,加强出口退税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出口生产企业能根据稳定的出口退税制度合理规划其生产经营活动,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全局。从长期来看,这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带动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此外,国家还要适时加大出口退税政策的执行力度。目前我国出口退税是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的,按计划分配,带有极强的计划性。这与出口贸易市场化相矛盾,也使得国家退税政策不能及时兑现,对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有重要贡献的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的出口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出口退税在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过程中的调控力度。
第二、国家金融政策性支持。国家目前的一些金融优惠政策集中于大型央企,一般中小型出口企业难以受惠。在当前出口企业新订单数量明显减少的背景下,政府在金融方面应考虑给予中小型出口企业适当的扶持,应加大向出口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和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协调金融部门切实改善出口的金融环境。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改善企业融资担保条件,发展资本市场。尽快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开拓新型融资方式建立融资租赁市场。健全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等措施,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另外,政府作为主导建立一个由政府、商协会、企业三位一体的应对国外贸易壁垒的工作机制。
第三、优化出口结构,实现出口战略转型。我国外贸的根本出路在转型,高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这就需要在巩固和发展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基础上,逐步转型升级,按照节能减排目标控制“两高一资”的产品出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尽管我国的出口产品现在具有低成本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延,人工成本、制造成本不断上涨,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和环境等因素综合影响下,产品的价格优势将愈来愈小,甚至有可能被挤出部分市场。金融危机或为中国经济转型创造了良机,出口增长模式的转型才能实现。出口企业接受金融风暴最好的洗礼方式,就是迅速抓住机遇,进行更快更充分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最终化“危”为“机”。
第四、出口企业做强品牌转内销。当前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下,我国出口产品在国外已经失去了价格优势。在此情况下,出口企业需要把眼光更多地转向国内市场,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采取做强品牌转攻内销市场的策略,摆脱在出口市场低价竞争的僵局。从宏观背景来看,我国经济结构也正在进行大的结构调整,扩大内需被提高到了与出口、投资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地位,出口企业加大投入转型做内销也就顺理成章。尽管这种转型决非易事,不仅需要较高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人力支持,企业还会面临较大的转型风险,但有所作为总胜过坐以待毙。
第五、多元化地开拓其他市场,努力开展国际化经营。出口市场的调整是目前外贸出口企业着重考虑的办法,而且,调整的步伐要在稳健中尽量加快。在当前我国出口产品居前三位的贸易伙伴欧盟、美国、日本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必须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开拓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市场。外贸企业为缓解出口压力,应摆脱单一贸易依赖,考虑更加广阔的出口渠道。放眼全球,近些年来,拉丁美洲、南亚、东盟、南非、东欧等国家和地区出现飞跃式发展,这些市场拥有蓬勃商机,经济充满活力,进口需求越来越大,值得中国外贸出口企业更加关注,把这些活力市场纳入本企业的出口市场考虑范围,适时调整自己的出口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开展国际化经营。
参考文献
[1] 龚红莲,刘博韬.规范出口退税制度.优化出口商品结构[j].中国财政,2008(13),p72
[2] 杨品杰,孟迎迎.中国当前出口形势分析及相关对策[j].经济师,2008(12),p29
经济形势很严峻范文6
今年最后一场全疆性的大型招聘会“2008年秋季全疆人才交流大会”,11月9日在新疆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来自全疆(包括兵团)330家用人单位提供了8500个岗位,两天吸引了1.2万余人入场交流,18.8%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本次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与去年同期相比少了一成(原来预计岗位数上万个),上万人的求职者中有8成是应届大学毕业生。
“适合我们的岗位太少了,我是学财会专业的,转了三圈也没找到有合适的用人单位。原来好多人说学财会好找工作,只要是个单位就要有财务人员,结果一看,根本不是这样的,招财会人员的岗位就不多,即使有招聘财会专业岗位人员,但是又要求很严,必须是要有工作经验的,而且要男生多,这样对我们来说,条件太苛刻。”从石河子大学赶来的小王和她的3个同学对记者说着找工作的不易。招聘现场,类似小王这样处境的求职者为数不少。
某企业招聘主管说,往年到年底,单位要提前招聘储备一些岗位人员,但是现在就不同了,我们压缩到岗位人员最少化,比如:原来办公室文员就负责文字材料,及一些零星的工作,而现在要求不同了,文员岗位人员还要兼顾别的后勤保障等岗位的一些工作,这样等于原来2个岗位的人员现在一个人来干,所以招聘岗位就比原来要少2~3个,这也是企业应对危机困难的一种办法。
招聘企业骤减
新疆人才市场市场部负责人尹志刚:“去年同期还有180家企业参加招聘会,今年一下就少了20多家。1500多名应聘者中还有300余名准毕业生。”企业招聘需求疲软让本已进入招聘淡季的人才市场显得更冷清。
在新疆人才市场11月第一场招聘会上,以往人满为患的招聘会,如今少了很多招聘常客,不少展台前空无一人。与往年不同的是,虽然离毕业还有8个月时间,明年才毕业的准毕业生提前在招聘会上跃跃欲试了。
“现在的就业形势比我想像中严峻得多。”明年才毕业的新疆大学科信学院准毕业生张红敏告诉记者,为了提早给自己找个“窝”,在校期间,她就拿上了秘书资格证书、计算机过级证书,但还是事与愿违。
与张红敏的求职心态不同,多数在校生是奔“赚工作经验”而来的。天山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张强和好友刘明义也在寻觅岗位,与他们同来的还有七八位同班同学。张强说:“一定要在毕业前找份工作,哪怕是先在单位实习,也能锻炼一下自己。在毕业前抓住机会去企业做实习生是毕业后正式‘进门’的捷径。”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余名应聘的准毕业生,他们普遍认为,在企业的实习经历,是日后求职简历上的一大亮点。
企业信心不足,招聘岗位缩水
除了招聘企业数量下降外,招聘岗位也不如以前。一位业界人士表示:企业以往都会在10月份制订明年的招聘计划,但因为经济形势不明朗,很多企业暂缓制订计划,坐等观望。
在招聘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产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房产市场整体不景气,公司业绩受到影响.为了降低成本,对销售人员的招聘已从去年同期的30多人减少到10人。
在人才交流会上,往年的招聘大户房地产企业却难寻踪影,去年还有将近10家房地产企业参加秋季人才交流大会,而今年记者在人才市场转了两圈,也才找到3家房地产企业,而且营销岗位需求明显降温。
新疆通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现场招聘负责人刘喜梅告诉记者,现在公司营销人员相对比较稳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不再迫切。
“我们现在要在小区售后方面做文章,更加需要的是电工、水暖工这些技能性岗位,尽管也在招聘管理人员,但主要考虑的是人事储备,能否招聘上都没有抱太大希望,能招上最好.不能招聘到就以后继续再招。”刘喜梅说。
对此,新疆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房地产行业整体不景气,楼盘销售量下降,为保存实力大多数房地产公司不再扩大规模,人才需求量也就相对减少。
尹志刚告诉记者,企业参展数量减少主要是各企业投资信心不足造成的。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日趋谨慎,大多数企业都放缓了扩展新业务的步伐,减少了招聘计划,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一些岗位的需求量。一些行业性不强的职业减幅明显。目前,首府企业对文职类、财务类岗位的需求已从去年的前五位,分别下滑为倒数第二、第一。而准毕业生的加入,将增大就业压力。
免费大型招聘会,场面惨淡
为进一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切实服务与各用工单位的实际需求,11月15日,在新疆大学北校区(工学院),新疆青年就业服务中心勤工俭学部举办“2008新疆各校勤工俭学人才推介会”,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求职机会。但是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并没有多少企业参加招聘。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看到这次招聘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为兼职、全职两种。以促进大学生兼职、实习、就业、社会各类流动劳动力再就业。
据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年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推介会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各族青年学生,增强广大在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为了满足各企业单位的短期、长期用工需求,丰富企业的活动内容,最终提高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间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是,整个上午的招聘会并没有吸引到过多的企业参与。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陈峰对记者说:“今年参加了很多招聘会,一般都是组织方热情,用人单位基本上不感兴趣,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在内地上学的好多学生也开始回来找工作了。就业压力很大。”
从新疆大学本部赶来的大四学生张涛说:“我原本不打算考研的,后来看到就业压力大,就参与了考研的队伍,希望过上几年这样的形势应该会有好转。但是目前我的压力太大了,因为是中途打算考研,担心准备不充分考不上,后面也会失去工作的机会,所以现在只要有招聘会我就参加。今年参加了好几个招聘会,简历投了一大堆,都没有音信。”张涛显得很无奈。
链接:近日,在天津举行的“全国200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上,不少毕业生表示,今年的工作要比预期想像的难找,他们已经降低了自己的求职愿望,不再过分要求专业对口,并可能会选择去基层或中西部地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