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命的本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命的本真范文1
但是,直到某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有的学生积累了很多东西,然而不是很快遗忘得无影无踪,就是在关键时候不能灵活地应用,或者在表情达意的时候言不由衷,丧失了那种来自生命的真诚和激情,丧失了对世界和生活的洞察和明悟。
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语文教学是不是就是记诵之学?是不是就是满足于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搜罗和占有?学生在痛苦地积累之后,是不是一定会羽化成蝶,翩翩翱翔于文学和思想的天宇?学生在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之后,是不是丢掉了某些可贵的东西?
这让我想起尼采所说的隐喻:“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三十岁上山,历十年下山而变成一个孩子。”“经过精神三变,具有创造性本能的孩童成了‘查拉图斯特拉’似的思想者,他成为超人内在意蕴的最终隐喻。孩子是尼采克服虚无主义的希望。”[1]“孩童是天真而善忘的,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游戏,一个自转的旋轮,一个原始的动作,一个神圣的动作,一个神圣的肯定。”“为了创造的游戏,生命需要有一个神圣的肯定:此刻精神有了自己的意志,世界的流放者乃又重回到自己的世界。”[2]这里尼采给我们出示了一个人成长为超人的模式,那就是找回童年的梦想,发展儿童般的新生和创造本性,复归儿童般的无畏和纯真。
一
老子曾言:“抟气致柔,能婴儿乎。”[3](72)“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4]李贽明确地提出“童心说”……我们不得不思考:学生在语文积累的过程中,是否丢失了儿童那生命的本真呢?
老子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5]“为学日益”即是说学习知识要不断积累,日益完善,形成丰富的知识系统。而“为道日损”是指从主观、客观等方面将精神自由生成过程中的障碍一一剪除,以期“我”与自然的沟通便捷,与道合一,实现艺术与人生的最佳状态。
如果只是“为学”,能够增长知识,但同时也会添加“有为”的不自然心态,丢掉本来智慧的光明,从而虚伪百出,忧烦自己和别人,难以真正获得人生的智慧和幸福。语文教学的积累学习,应是“为学”与“为道”相辅相成。在为学的同时,千万不可丢失了我们对生命本真的坚守。“为学日益”,同时又要“为道日损”,抛弃我们在日常积累中对这种积累的知识的权威迷信,砸碎我们束缚生命本真的枷锁,丢掉我们在积累中可能形成的虚伪和做作,葆有对世界真善美的敏感和好奇,葆有智慧的个性思想和创造性,葆有对真善美的真诚共鸣和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
为什么有的“厚积”却不能“薄发”呢?这是因为我们太注重语文积累的表面化、功利化,而忽略了对语文积累纵深层次的开掘和转化。或许,当学生的语文积累真正与学生的生命本真发生共鸣,真正与学生对宇宙人生奥秘的追寻相关联,真正与学生情感思想的成长需要相契合,才会真正融入学生的血液之中,转化为学生精神生命的营养。
封建时代有不少人将《四书》《五经》记得烂熟,但就是不解其意,更无个人独特见解。这样的积累再多,也只能成为头脑中的信息垃圾,而不能转化为智慧的结晶。多少这样的“饱学”之士最终成为泛黄史册中的一粒可悲的烟尘!我们不能忘记迂腐可笑的范进之流,鲁迅笔下孔乙己式的读书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但最终毫无用处,乃至落了个可悲的下场。倘若生命的本真已然丢失,精神之树必将衰颓。
一生酷爱阅读与文化积累,他的阅读积累总有一颗跳动着的热诚的心,总是联系现实生活、中国实际,重新审视、思考,“重估一切价值”,总是把阅读积累与自己的崇高的理想和追求结合起来。相反,如果只会像赵括一样熟读《孙子兵法》,而不能创造性地加以理解和运用,甚至只把阅读积累当成自己升官晋爵的敲门砖,丢掉了一心为民、为信仰的本心,那么又岂能成长为一位大智大勇、心怀苍生的政治家?又怎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最终的胜利?
由此可见,语文积累必须和学生的人生思考、文化品格的塑造、有关自然社会的洞察乃至理想、信仰、追求密切联系起来。
二
那么,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积累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其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鼓励生成性的积累。积累的内容应该精选。我们应该精选古今中外优秀的文章,尽量让学生汲取上乘的营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生成性地完成积累,而不是死记硬背一堆文字垃圾。首先,这些死记硬背的东西,由于大脑没有进一步深入加工,而会很快被遗忘。有的学生,今天学习了,过两天就忘却了,造成了时间的巨大浪费。其次,死记硬背积累的东西,不能够很好地加以应用。有的学生虽然会背诵,但常不能够把字写正确,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深刻理解它的意思,只是记住了它的发音,于是就想当然地加以“发挥”了。最后,死记硬背积累的东西,会成为学生大脑中的信息垃圾。由于不能理解,不能应用,学生思想很容易形成教条主义,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反而会淤塞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创新思想的巨大障碍。
我们应该让积累成为智慧的火种,让积累的东西熊熊燃烧成为学生生命的智慧火炬,照亮灵魂的暗夜,照亮回归精神家园的路途。
其二,语文积累是一个长期工程,切不可用强功利性让语文积累成为痛苦的回忆。在语文教学中,有时为了应付考试,而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东西,这对老师,对学生都是一种痛苦。这是对学生积累学习的一种误导,定然让学生对语文积累不胜其烦,从而在心理上排斥语文积累,使积累流于形式而难以获得真知,而且难于转化提升。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多样的有趣的积累方式,以及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三,积累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联想和想象,使积累走向学生的生活体验,使积累的东西变成学生活生生的知识或体验,才能将这种积累逐渐转变为学生深层的积淀,从而成为学生阅读写作应用的源头活水。任何知识都不是现成的,学生在积累学习时,都必须重新在头脑中进行建构,而不是机械的现成知识的叠加。
其四,语文积累中,老师首先要重视积累,并加以文化思想、哲学、文学、社会等面的梳理和联系,并融会贯通,然后点拨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积累与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成长、与学生的健康向上的情感升华、与学生思想的开掘和飞跃、与学生的深沉的生命体验紧紧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深沉的生命精神需求层面上加深积累的厚度。
一言以蔽之,莫在语文积累中丢失了生命的本真。我们要让学生在语文积累中体验生命激情的喷薄,体验世界生生不息、文化的辉煌灿烂,葆有生命那片素朴的真善美,摈弃一切浮华和虚伪,“像一群怀乡的仙鹤,夜以继日地飞回它们的山巢”(泰戈尔语),飞向精神的家园,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审美人生的一片无尘的蓝天,让生命的本真自由诗意地飞翔。
参考文献:
[1]张红霞.重建价值之维的“儿童”隐喻解读――尼采“超人”论与李贽“童心”说之比较[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2):57.
生命的本真范文2
静水流深
文/赵万里
以往的岁月里,我曾经向好几位书法大师求过墨宝。每次,当宣纸铺开,笔墨调匀,大师问我要什么字时,我总是说,我喜欢“静水流深”的意味。每当这时大师们总会歇下竹管,良久不语。这份静默,让我隐约感到了一种深度。然而,不知为什么,每次大师们留下的,都不是“静水流深”这四个字。我多少有些遗憾,却没有深想。
直到前不久,我向一位同龄朋友再次讨求这四个字时,他才坦诚地说:我不敢写这四个字。
这让我着实吃了一惊。
中国的书法,博大精深。朋友说,但凡弄墨之人,对汉字都怀着一种深深的敬畏。一般说来,有多深的功夫,多深的悟性,才敢写多深奥的字。而“静水流深”一句,初觉陌生,可凝神细想,心底便觉有一种涌动,是什么呢?一时难以琢磨透彻,又怎么能轻易落笔呢?
落拓不羁的那些年,生命渴望被一句格言惊醒,一句真正从我的血脉心魂里流淌出的叮咛,于是我开始寻找。那一年,我从海上漂泊归来,经了一夜的水路,清晨走上甲板,蓦然一惊:那是怎样阔大无边的静啊,全然不见了想象中的惊涛狂澜……
静,让水焕发出了生命原初的博大与深邃;静,让我感受到家乡大平原那安详坦荡的呼吸……
静水流深。
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深刻地感知到了什么是生命的际遇与契合,我心底的泉眼涌出了这一句生命禅。
朋友不禁也被我的“凡人格言”所触动:是啊,“静水流深”这四个字,字面很是宁静,绝没有伸胳膊蹬腿的张狂,排列在一起规矩自然,不显山不露水,不虚张声势。即便有大家风范,遇上这样的字也不敢轻易挥毫。有道是:一枝竹管安天下,锦绣心机卷里藏啊!
我感动于朋友的会心。
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一段独白:……左手研墨,右手卷一册汉简来读。读至心通了,墨浓了,蘸好了笔,这时面对着那张白纸的感觉,真像是要去茫茫宇宙中投胎。这日子该多么有滋味!
我又想起一位诗友从黄河边归来时说过的话:我们的母亲河并不总是奔腾咆哮的。在黄河的中游有一段,看上去就是凝滞不动的浑浊的泥浆,然而,连搏击过激流的黄河船夫,也不敢在这里放船,因为河心是活的,没有谁能说清它究竟有多深……
我还想起那些有渡河经验的人,在涉水之前,总会习惯地随手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量水深。水花溅得越高,水声越是响亮,河水也就越浅。那溅不起多大水花,听不见多大水声的河水,必定是深不可测的……
我就这样想着想着,心中便又一波波地涌动了,那阔大无边的静啊……
静,就是生命的完满;水,就是生命的本源;流,就是生命的体现;深,就是生命的蕴藉啊……
[赏析]
生命的本真范文3
《道德经》有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所谓“圣人”,是把天道拓展入自己性情的人。“为腹不为目”为我们指引了这样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充实内在,去繁就简,抱真守一,方为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都由“道”派生出来,“道”被稀释到万物的千态万象表现当中。如果被纷繁复杂的生命的千态万象所迷惑,甚而沉溺其中,则对于“道”、对于生命本真的探求来说,可谓舍本逐末。现在的社会有太多让人迷失的东西了,“五色、五味、五音、难得之货”等等欲望的重复提出与满足,会让我们瞎了心灵的眼睛,再也找不到生命的核心。
如何才能一窥生命本真的庐山真面目?佛教引导我们:“万法归一”,就是说答案就在人自身,我们自身就有无价之宝,只是因为妄想、执着,我们忘记了。其实万法都可以归到一点上,所谓“归一”,就是回归自性、回归真我。抛弃那些虚妄无用的东西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何谓“真我”?就是纯粹的我,纯粹的生命。生命的支点又是什么?是心!“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道法之所系,惟“心”而已。所以要让生命纯粹,我们的“心”必须纯粹。
“纯正不杂”是一种“纯粹”。其实人的真心本自具足,“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在生命的初始,我们都与万物融溶,没有分别心。只是随着红尘涌动,真心逐渐被虚妄的杂念遮盖。放下分别心,吹糠见米,属于人类的最纯粹的心性就会浮现出来:根绝妄念,不妄动,以最平正的心态认识到“人”这种生命体不过是生命整体中的一部分,不应该、也没有任何理由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在别的生命面前,都应该按照生命本身的规律发展。
如果人类自认是“万物之灵”,那也只能敦促我们意识到“人”在生命系统中负有更深重的生态伦理责任。人之存在,该是为其他生命、生命整体的更美好的存在而发挥作用,而不是在生命系统中予取予夺,成为生命系统的毒瘤。
“纯粹”的第二要义是“朴实、简单”。生命系统外现出来的是不同生命体的万态万象,如果没有入道,那么一定会被这纷繁复杂的外现之相压垮。但事物总处在阴阳相生的巧妙平衡之中!大道至简是不变的真理,战胜复杂的途径,就是使用简单。不要被欲望、“五色”牵着你走;身处生命的万花筒中,眼睛可以向外看,但心却要随时内守,坚持自性、本真。
纯粹的人,是简单的人,无分别、无自我。在他心智中,只执着地认为,只是作为生命整体组成一部分的人类,一定要去爱其他的生命体,爱生命整体。这种执着不一定带给你常俗所认为的成功、成就,但一定会使你离生命的本真更近,让你的生命俯仰无憾;而当你活出的是一种无憾的生命,什么样物化的成功又可以比拟?!
“纯粹”虽然是我们生命的最初状态,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多数人会渐渐失去赤子之心。真心本自圆满,不假修行,需要修的是遮盖真心、本性的那些杂念。“纯粹”之“纯”和“粹”体现的是结果,必是有中间的过程的。“纯粹”是历经不断的“粹炼”,而至百炼成钢。
生命的本真范文4
以上可见作品的构思是以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为精髓,结合当代专业音乐创作技法及多媒体声像技术,挖掘打击乐的“本真主义”表现潜力,多角度、多方位的表现人性本真。借助于传播媒介――声音和光影,使人们的审美观念从单一性走向多样性。
多媒体影像的制作中由于打击乐的演奏具有很强的表演性且本作品使用的打击乐乐器品种繁多,本身就在舞台上构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因此除了与作曲家的沟通,早早的从现场排练跟进,揣摩演奏与音乐、音乐与影像、影像与演奏的关系于是决定利用影像和声音的互动来表现部分章节,这也是科学技术与原生态音乐激情碰撞之后带给我们的火花。这种介入方式赋予了音乐更强的生命力,希望多媒体传播媒介映衬后的音乐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感动、更多的思索。
《本真》(“前卫与本真的对话”后简称本真)共分四个乐章,其中第二乐章“苍”主要表现佤族的原始社会形态的生活场景。在深入沧源佤族地区采风时仔细观察了距今3500多年的沧源崖画,灰色的石灰岩石壁上画有赭红色的画图,当地的佤族人称为"染典姆",意为岩石上的画。这些图像多有一定的中心内容,其中有狩猎、放牧、舞蹈、归家、娱乐等内容,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先民们生产、生活的各种场面。图像生动,造型简洁,风格粗狂,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于是本章节的影像设计以崖画元素为主,用动画的表现形式为主。动画(Animation)一词,源自Animate一字,即“赋予生命”“使……活动”之意。广义的来说,把一些原先不具生命的(不活动的)东西,成为有生命的(会动的)东西影像,即为动画。动画――“ANIMATION”是一个美好的概念,它让静止的东西动了起来,让没有生命的东西有了生命。动画可以让原来静止的崖画图像动起来,使原来先民们祈求丰产的仪式,打猎收获,成群舞蹈为了转祸为福,供奉、祭祀和崇拜的仪式场景更加直观和生动。
生命的本真范文5
【关键词】庄子 道家美学 诗性生存
18世纪末的施勒格尔说:没有诗,就没有实在。同一时代的荷尔德林宣称: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而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的人生观、宇宙观中,就已闪耀着诗性的生存智慧,至今仍带给我们深刻的反思与开悟。
一、道家美学的诗性意味
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是其时代的投影,是庄子对他所处历史时代所采取的人生态度,高扬个体人格的独立以生命的自由为己任的庄子肯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当个体为追求社会伦理的种种目标而疲于奔命时,生命本身的欢乐、自由必被破坏,生命的真实完整必被剥夺”。从上一世纪末至今,人类越发面临精神家园的失落。西方学者一再叩问: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席勒曾哀诉:“美丽的世界,而今安在?”一时间,生命的失重与无奈,主体的无着落,使人陷入深深的思考。最终,我们把它归结到美学上。
中国美学与西方根本的不同便是对现实人生的关照,它始终追求一种诗性的生存。在这点上,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美学为我们打通一条道路,那是一条清明澄静,充满美学,写满诗性的人生哲学,通向人类精神家园。中国美学向来极推崇生命,它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生命的诗化。“超越世俗不等于脱离现实,因为超越的真正意义在于跨越和超过,亦即精神追求上高于所要超越的对象,而所有高人一筹的追求都将意味着必须全面涵盖众人之所讲求。”我们知道,美学的价值在于它的终极追问,就近使现实真正诗化。历代文人佳土所不懈追求的也正是这种境界。
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不期然地与艺术精神相通。道既是中国古典美学本体的起点,又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
首先是老子提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但老子的人生关照以其祸福计较太多,而演为阴柔权变之术。到庄子时期,虽也顺着老子的思想发展下去,但他又有所超越,把它发挥到一定高度。庄子是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人生,用审美的态度来对待人生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更富诗意的生存智慧。道家较之儒家,是富于思辩性的,是形而上的,但其出发点及其终极关怀,依然是落实于现实人生之上,在道家尤其是庄子手中成就的是艺术的人生,诗性的生命智慧。庄子从“气”看人之生死问题,《庄子・知北游》: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生命作为一种真实的存在,只不过是匆匆的一瞬,我们无法挽留它,我们无法拒绝死亡。因此,道家能超然看待生死之事,而着重追求生命的诗意。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挽歌》中写道: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与道家精神契合。《红楼梦》中有:“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也正是明眼人道破的一句箴言。人更应该活出生命的质量而不至于顾虑重重,当我们以一种适当超于物外的心境看取变故时,便能获取诗意的、审美的感受,便能走向人生的至善至美,至真至纯。
道家美学的自然、诗意、本真,恰恰照亮了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之途,为我们的走向指引了某种可供参阅的图景,为我们拨开迷雾,更好地迎接人生中面临的一切。
二、现代人的生存与道家美学的引领
“现代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它以其快速的信息渠道传播着知识,充塞着人们的感官;人类也因此摘掉了想象的翅膀,一步步走向平面化生存。感官欲望的满足是以剔除灵魂的自由想象为代价的。经济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为启蒙知识分子所激赏的现代性进程,纠结着权力、经济、文化种种问题,其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
那么,在当前,许多事物都趋于商品化,冲击着各种领域,也包括人的精神与心灵,充满了焦灼、迷茫与困惑。以致偶尔会有人觉得所作所为,甚至生命都没有了太多“意义”。于是,在忧虑与无奈中仿徨,并努力寻求着所谓的“超脱”方式,不约而同奔向了死亡。但庄子面对妻子的离逝,鼓盆而歌,飘然远游。这份面对亲人去逝时的态度。许多人看来似乎是不近人情,实际如果进一步看,那是参破生死玄机的至高人生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还有他对有限生命在无限天地中的悲剧命运的深刻炽烈的感受、忧患:“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渗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这份超然与达观,实在是一种现实之上的诗意与洒脱。对于人生,对于生命,对于自我及他人,都有很好的指引作用。现代人却异常脆弱,面对困境,许多人便轻意毁灭了生命。生命已不复存在,其他一切的一切也便无从说起。只有鲜活的生命才是壮美的,才成就了诗性的人生智慧,从而走向生命的和谐与最高境界。
在今天,或许诗意的生存仍是由哲学家和艺术家给出的理想。理想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它的可行性和实践性,而在于它的引导性和导向性。在于它能够在旧的理想破灭之后,能够继续引导人类精神向前走。在于它能够把迅速堕落、误入歧途的人类导向正路。“生”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尤为重要的,生者无人愿提及死亡。然而,“人既生,也必将面临死亡,惟有参透死,才能确立觉醒的人生,摆脱客观的桎梏,回复本真的自然”。死亡是无从选择的,所以只有超越生死才是真正与道合一,体现道之永恒性,使生命得到升华,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在精神上,老庄实现了绝对自由,与道为一:在现实中,老庄返朴归真,顺应自然。
意义在过程,在给人们一种向往。毫无疑问,当人连向往都失落了的时候,那该是一片怎样不堪的天地?当有一天生命变得毫无意义可言时,更好的方式是选择与道家美学相契合的超然与理性,是一种诗性的生存,这不仅是空中楼阁般的想象,而是我们理当不断求索的生命大自在,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与良好的归宿。这不仅是生存应有的,惟美而适合的最终走向,也是中国美学一直致力的坐标,是我们的文化与世界对话、接轨的必经之路。
三、结语
生命的本真范文6
关键词:人物形象;人文关怀;自强不息;本真;苦难
史铁生是当代著名的作家,其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作者以回忆和对话为主要的叙事手段,在作者的回忆往事中使人物“复活”,以平实的语言文字发掘个人记忆,来展现白老汉的典型农民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广大普通老百姓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态,凸显民族性在那种久经忧患而坚强不屈的特征,深入挖掘社会生活的真实本质和生命的本真,从农民内部精神世界去探讨农民顽强的生存意志,领略历史的悠远与生存情境的苍凉。本文将以白老汉这一形象为立足点,揭示这一形象的文学价值、文化内涵以及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平凡人生价值与人性的探讨,探讨史铁生塑造人物形象的特色和对人物命运的人文关怀。
一、顽强不屈的农民形象塑造
作者通过叙述白老汉的点点滴滴的琐事来塑造人物形象。白老汉,姓“白”,陕北方言话里“白”发音“破”,英语里“poor”就是穷,也许因为他穷,大家就叫他“破老汉”。破老汉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穷”,或许因为他那颗零零碎碎的牙,那根稀稀拉拉的胡子,尤其是他的嗓子像破锣。然而白老汉虽穷,志不穷,忍辱负重地生活着,用他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生活,用他的歌声表达对生活、生命的执着,以坚定的信念对待理想幸福的忠贞不渝,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三七年入党,跟着打仗,打到广州,革命胜利后本该享受英雄待遇安度晚年,但破老汉带着对故土亲人的依恋回到故乡。回望他三十年的故乡生活,只有贫穷、艰难、孤独,漂泊半生。他年轻时因家里穷,到处奔波、打短工,当过吹手(吹唢呐),“破老汉是绥德人,年轻时打短工来到清平湾,就住下来了”,①过着贫穷和艰难的生活。后来妻子死了,儿子也因没有送礼给医生,儿子病死了,家里只有一个六七岁的孙女留小儿,相依为命。与牛群为伍,与“我”为伴,独自抚养孙女留小儿。为了从小失去爹娘的孙女留小儿,白老汉心里最惦记的是给留小儿作绒线袄子。虽有太多的苦难,但他依然乐观向上,从容面对生活的不幸,放开喉咙高声唱信天游,走到哪里信天游就唱到哪里,悠闲自在,人群中传来开怀的笑声。人性是美好的,即使在这样一个压抑人性的时代也散发出人性的善与美让这苦涩的生活充满了甜美。
二、在苦难中自强不息
史铁生以平实的文字刻画了人物的命运,书写生命的哲学和生活的本质,这种坚忍达观的哲学观念造就了这一代农民的顽强生命力,他们忍受痛苦,植根于广阔的大地上,正如大地的坚实、拙重,用坚忍的人生态度享受痛苦中的幸福。恰如巴柔所说:“一切形象源于自我于他者的关系,他者形象投射出塑造者自身的影子,是后者空间的补充和延长。”②小说中“我”对破老汉的讲述与对自己插队故事的讲述交织在一起,“我”讲述破老汉的故事时表现出明显的高于对自己插队故事的讲述热情。破老汉是和“我”一起放牛的同事,他教会了“我”怎样放牛、怎样爱护牛,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让“我”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正是由于两人间因工作关系产生特殊情分,在“我”与陕北农民破老汉身上发现更多的相同的东西。“我”是一个被身体病痛折磨的人,“清明节的时候‘我’病倒,腰腿疼得厉害。那时只以为坐骨神经疼,或是腰肌劳损,没想到会发展到现在这么严重”。“可就在那年冬天,病厉害了。”“那年冬天‘我’的腿忽然用不上劲了,回到北京不久,两腿萎缩”。②看到日渐萎缩的两腿,承受的是巨大的肉体与精神的双重苦刑。对这样一个刚刚在人生道路上起步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残酷和艰难的事。此时破老汉对“我”便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意义。破老汉,年轻时曾有过不平凡的经历,道路坎坷。丧妻失子、困窘年迈的他帯着幼小的孙女留小儿过生活。这位精神和心理遭遇巨大痛苦的老人,一向积极乐观,一天价的唱歌,虽然嗓子像破锣。透过破老汉的忍辱负重,给了“我”鼓起勇气,将一切不幸和苦痛深埋于心底,坚韧不屈地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白老汉以其朴实坚韧的人生态度,启发和震撼了已陷入无尽的痛苦深渊中的“我”,让“我”懂得了该如何面对生活以及生活所带来的一切苦难,教会了“我”如何克服困难和走出人生的困境,鼓励“我”坚强的活下去。白老汉喜欢唱歌,《信天游》“红丹丹开红艳艳”的旋律在小说中先后出现了3次。如果我们把这首歌看作是白老汉故事的主旋律,那么它表现了破老汉为代表的底层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困境的警醒和关怀。
三、用坚韧诠释生命的本真
生命的本真就是以良知和正义面对现实、面对人生,勇敢地活着。积极面对一切的困难,为活着找个理由,接受痛苦时的坚忍,学会坚忍和豁达,保持平淡、宽容、平静、感恩,以强烈的精神感染力去打动人心、升华人的心智世界。在那个苦难而特殊的岁月,在那人心被扭曲、历史被颠倒的年代,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经验和视角,重新审视原始生命状态下,中华民族如何在压抑中奔突,如何在那精神和物质极度匮乏的处境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重负中挣扎、逆境中崛起的心路历程和精神苦旅。③在中国乡村,有这样的一位忍辱负重而自强不息的农民,白老汉凭无所畏惧的精神,打不败的信念,过着平淡自由的生活,独守古老的人生准则——勤劳致富。以忠诚、坚毅、重人情轻财物的传统人格对抗浮躁实利的现实人生,对真善美的永恒价值的守护,寻找人生意义的支点,极力寻找生命的出口,显示出一种悠远、苍凉的人格魅力。白老汉平淡苦难的一生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民的共同命运的真实写照,我们看到这一代人为青春、理想献身的悲壮和与命运抗争的不屈不挠的奋斗历史,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史铁生用自己的智慧谱写着这代人壮美人性,呼唤国人树立自强、自控、自救的文化意识,努力在关注社会底层、关注弱者中融入自己对人生复杂性的独到理解。白老汉依然积极乐观地面对苦难,追求理想和幸福,拥有一颗朴素善良勇敢的心,是这样的心灵超越了苦难,坚守住了人道主义的精神家园,在喧嚣的俗世中求得灵魂的升华和精神的超越,求得人性的完全和美好,使人重新回到坚实的大地,领悟生命、存在的本真。(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注释:
① 史铁生.史铁生作品集(第1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6.第116页.
② 巴柔著.孟华译.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7.
③ 史铁生.史铁生作品集(第1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6.
参考文献:
[1] 史铁生.史铁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8.
[2] 洪子城.中国当地文学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3] 樊星.当代文学新视野讲稿[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