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节日知识竞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节日知识竞赛范文1
关键词: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因素;途径
在西方文化强势进入我国的形势下,传统节日文化正受到巨大的压力。寻求有效的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障有深远意义。幼儿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障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需要幼儿园、社会、教师、家长等的共同努力。
一、幼儿园的关注是实现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价值的基本途径
1.幼儿园要举办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活动
在我国传统节日时,幼儿园要根据节日特色举办精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营造中国特色的节日氛围,向幼儿宣传传统文化特色。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爱上我国传统节日。在活动的准备工作中,教师应当充分做好调研工作,不仅要考虑传统文化特色,还要考虑用何种形式呈现,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欲望。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从幼儿的生理特点、接受能力出发,适应幼儿的审美情趣。教师要在活动现场,向幼儿进行耐心讲解,营造轻松活泼的节日氛围,增加与每位学生互动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班级里多才多艺的小人才,班级自导自演一个小节目,还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手工创作评比竞赛的活动,让班里每位儿童都参与进去。这样不仅激发了教师和儿童的节日热情,还促进了儿童对于传统文化节日的理解。
2.幼儿园要在日常教育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内容
幼儿园应当在日常教育中注重熏陶教育。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内容范围较广,而且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教师要将其隐形地放在日常教育当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节日的知识,运用讲故事的形式传达出来,在课堂创设情境时,可以将传统文化节日作为大背景。
3.幼儿园要顺应幼儿生理特点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幼儿有着十分明显的生理特点,学习兴趣是影响他们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果他们对某项任务不感兴趣,那么就不会去有效完成。而且幼儿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自控能力较差,活泼好动,喜欢集体活动。教师要充分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渗透进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内容。例如,教师在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时,安排一些游戏环节、知识竞赛等,表现好的同学有奖励。这种方式增加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动力,增加传统节日文化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社会的帮助是实现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重要力量
1.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支持
我国教育部门曾经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文件,明确强调了幼儿园教育在儿童基础教育当中的重要价值,提出要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来引导幼儿感受我国传统文化,从幼儿开始就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增强国家人民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文化保护意识。我们应当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去执行。幼儿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幼儿学科知识点上的掌握,而是培养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习意识。传统文化教育是促进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工具,因此,要将幼儿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活动之中。从现在的情况进行分析,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积极号召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开发调研工作,鼓励研究者进行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深入分析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教育相结合。
2.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手段的宣传作用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传媒手段多种多样,而且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传媒手段已成为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幼儿本身就对画面、乐音等很敏感,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电视、电脑、手机等增加传统节日文化宣传的内容。例如,媒体可以专门制作一些儿童喜爱的节目形式,精心制作一些动画、公益广告等,还可以在传统节日期间,专门开设与儿童观众的互动节目,通过媒体宣传,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吸引儿童家长与儿童一起参与,增加节目感染效果。
三、家庭参与是促进儿童传统节日文化意识的坚强后盾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共同参与的活动。父母对于孩子的思维、行为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与当中,家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父母要与幼儿园保持紧密的联系,积极配合幼儿园系统的教育工作,在语言上和行为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而且特别爱模仿自己喜欢的事物,或者有新鲜感的事物。如果幼儿感受父母特别热爱传统节日文化,那么也会与父母一起接受传统节日。这就要求幼儿家长要先热爱传统节日,树立正确的节日文化价值观念,并认真了解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背景、风俗等。然后家长再根据对幼儿心理特点的了解,运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传达传统节日文化。
传统节日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工具。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有利于保障国家在未来发展中的民族凝聚力,有效地保护我国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不良渗透。幼儿作为国家的未来,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其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需要传统文化的辅助。因此,国家、社会、幼儿园、家庭等要发挥自身的独特力量,促进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沈婷.当孩子与古老大节相遇:传统节日文化园本化的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
传统节日知识竞赛范文2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 学生 道德教育
现在情人节、圣诞节在商家大力宣传下,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而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习俗被淡化。很多节日都流于形式,甚至仅仅变成一种吃的节日。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如果我们连自己的节日都不了解,没有感情,那意味着文化记忆与传承的中断。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向孩子传播节日文化,让孩子们在节日文化的熏陶中了解历史、了解祖国的文化传统,养成良好的美德。
一、让孩子了解什么是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等众多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一般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的。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这些传统的风俗体现了亲情、团聚,以及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民族礼仪等。历代的文人墨客们,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古往今来,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了太多的人文内涵。人们格外珍重这些节日的到来。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让孩子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加强对学生传统情感教育的前提。
三、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的学生存在着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学习懒惰,诚信缺失,考试作弊;有的学生“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攀比成风;有的学生不注重言行举止,把粗鲁无礼当作个性等等。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长此以往,必然会对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思想道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下面谈谈我校是如何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
1.营造节日的校园氛围
每当传统节日快要来临之际,我们学校都会针对传统节日文化展开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晨会课、班会课等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再通过黑板报、校园广播台和教学楼门厅里的橱窗等在校内进行宣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每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传说、风俗习惯等,让学生时时感受浓烈的民族传统文化氛围。
在校内举行传统节日文化的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开展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文诵读活动,为美丽的校园增添了浓浓的文化韵味。
2.利用课堂渗透节日人文教育
在《国学》课上通过对杜甫的《登高》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词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由来、象征意义、重阳节的节庆活动,让学生知道敬老日的由来,感受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逐步养成尊敬和关爱老人的好习惯。
3.在实践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由于许多传统节日小学生是在家里度过的,所以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净化与升华。在节前学校先与家长沟通,提出活动要求,分别给孩子和家长布置任务,指导家长有目的地开展活动。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人们的年俗庆祝活动异常丰富多彩。春节不仅仅是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那么简单。它更是人们对过去的一年,一家人劳动和生活的总结回顾,以及做出对来年的计划和打算。人们还要利用春节的闲暇走亲访友,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亲情、友情和乡情,这也是春节的一件大事。可近些年来,“年”味却越来越淡。因此,我校在寒假来临之际,让学生在家里和长辈们学着做馒头、包饺子,让学生感受到春节的饮食文化;学剪窗花体验民间艺术文化;收集春联,张贴春联了解春节的诗词文化;学生将一系列的活动拍摄成照片、录像,写体验日记。再通过上网、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了解春节的由来及习俗,在开学后与全班学生分享春节的传说,朗读、背诵有关春节的诗歌。这些活动,使学生更深地领略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豪感。
再如例如端午节,利用班会活动课,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带领学生包粽子、缝香袋透过碧绿的粽叶,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演一演端午的传说: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报国无门,他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故事的演绎让学生更深地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传统节日知识竞赛范文3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德育课程;对接
思考来自于一学生的清明节日记:清明节到了,老师让了解清明节来历与习俗。问妈妈,妈妈不知道;问爸爸,爸爸不清楚;爷爷奶奶呢,能做的就是带全家去上坟。可上坟时看到的是香火弥漫,点香磕头的场面。既老套又不好玩,真是郁闷。(节选)
日记引发深思: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今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加之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的断层,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留住我们的根”这一工程显得是那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纵里寻它千百度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的确,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儿童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体现时代精神。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寻根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对接的前提。
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二、惟有源头活水来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今年是清明被列入法定国假日的第一年。可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一个心情比较沉重的日子”、“怀念与悲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
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①追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②郊外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③跟随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④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辩驳,铮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正因为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弘扬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维护环保成果的精神,光大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们过了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清明节,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既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礼。
又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总把新桃换旧符
比较洋节日,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小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
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令,组织各种类型的班际、校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
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千树万树梨花开
继承传统不等于匍匐在传统脚下,更不能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
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创新节日文化内涵。如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展开辩论,就重阳节是否和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整合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并尝试过一个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日。
通过调查访问、专题研究等方式,探究西方洋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尝试过西方洋节。通过专家讲座,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中国节日不敌洋节的原由,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传统节日知识竞赛范文4
1典型引导一片
病区设立意见箱、意见簿,每月不定时对患者进行座谈,征求患者意见,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根据患者的反馈,每月评选出一名护理明星进行表扬,并给予奖励。同时,根据患者对个别护士的投诉或抱怨,对其进行谈心、教育,通过各种正面与反面的典型案例,引导护士规范服务。再者,积极开展病区患者电话回访,不仅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对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的健康管理,而且为创建优质人性化护理提供了很好的努力方向。
2创新引航一生
2.1创新体制,实行人性化的护理管理
一方面,对护理人员排班模式进行尝试性改革,根据病区不同时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合理安排班次,这种弹性排班制不仅满足患者需求,而且改善了护理人员的超负荷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完善监督机制。特聘请病区的部分患者或家属为护理质量监督员,定期召开护患沟通会,倾听患者心声,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建议,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2.2创新载体,重视病区的文化建设
传统节日知识竞赛范文5
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古诗文作为传统文化的关键载体,是学生了解并掌握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对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三方面阐述了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包括教学形式与内容的丰富、作者思想和生活的关注以及专题教学的组织等,最后以实际教学案例进行了具体的剖析,这对于现阶段初中生传统文化水平的提升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
初中;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教育
一、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价值与意义
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键载体,其中的精神内涵对初中学生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首先,能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深切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怀,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充分体现了作者为国奉献的赤胆忠心。其次,传统文化学习能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在困境中仍体现出的乐观积极的思想,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这种轻松愉快、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的写照。最后,古诗文中的民俗文化和节日文化学习,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充分抒发了中秋节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这些古诗文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使得我国传统节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不至于被淡忘。
二、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1.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丰富的古诗文教学形式和内容是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前提。在教学形式上,可以多组织一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竞赛内容包括古代文化、对联比赛、成语接龙、名言名句默写、文言文常识和讲典故比赛等。在古诗文教学中适当地穿插这些小竞赛,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通过竞赛来深入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能较为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特长,丰富他们的课余活动。在教学内容上,除了常规的授课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读名著名篇,如《诗经》《礼记》《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并根据自己的感想来写读书笔记,相互交流。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暑假时间来了解家乡的文化古迹、名胜风景和名人轶事等,并写出调查报告,在教学之余进行分享和交流,如此一来,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关注作者思想和生活,帮助学生领悟传统文化内涵。对古诗文作品的学习离不开对作者思想和生活的解读,每一部作品的诞生都与作者的生活境遇和思想情感密切相关。在古诗文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作品置于作者的生活背景下去了解和考查。例如,杜甫作为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称为“诗圣”。因为杜甫经历了唐代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所以和“诗仙”李白相比,杜甫的作品更多地体现出了对百姓生活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的诗作沉郁顿挫,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充分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诗言志,即古诗文体现着作者的内心感情。所以,要学习好古诗文,一定要先对作者的思想和生活进行关注。
3.组织专题教学,加强传统文化渗透。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时间,组织一些专题教学,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充分表露了爱国诗人屈原的伟大情怀。教师可以在端午节临近时,组织“走进屈原”的专题读书系列活动,对屈原的重点作品进行分类阅读,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屈原的生平经历,对屈原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古诗文名句进行分析,对其中的文化故事进行研究等,如此一来,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才能全面、具体,教学效果才能显著而持续。
传统节日知识竞赛范文6
1、准备限量小礼品:向各班派发端午节海报,普及端午知识,派发端午节礼品。
其中包括:包粽子的方法学习纸条一张;小粽子一个;端午节贺卡一张,香囊艾叶菖蒲适量。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派发若干份,让同学们在端午收到惊喜,感受惊喜,从而加深同学们对于端午以及其他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给端午增光添彩。
2、端午节知识竞赛:
过端午,端午知识当然必不可少,我们准备收集一些关于端午的小常识,编集成海报,一份张贴于校门口,另外以班级为单位分发,让同学们过端午,知端午,过一个充满知识趣味的端午节。以抢答的方式对端午节进行知识问答,答对题数最多者可获奖品——粽子一个。
3、端午节问卷调查:
根据海报编10道左右关于端午知识的知识问答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调查,看看同学们对于端午知多少,也可以由此向同学们普及端午知识。
4、号召有条件的同学端午观看赛龙船庆(录像也可)。
去看一次赛龙舟。看着一支支龙舟在湖面上激起层层的水花,鼓声震天,激动人心,桨手们以整齐划一的动作推动龙舟矫健地前行,似一条条真龙欲一跃而起,情不自禁的跟着龙舟的节奏心潮澎湃,那是民族的力量在激扬。
5、自制粽子
端午的主角粽子在东汉就已有出现,但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从前的粽子是以粟为主要原料,不添加其余馅料.但在讲究饮食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之下,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粽子,不论是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有用白粽子、小枣粽、豆沙粽、八宝粽、鸡肉粽、鲜肉粽、椒盐豆粽、莲蓉粽、栗蓉粽、咸肉粽、蛋黄粽等。
如果粽子给端午节带来了清香,那么包粽子是其中最真切的气息。
在家里,可以提前几天买回新鲜的粽叶,端午节的上午就能和父母在浅浅的夏日中体验包粽子的乐趣了。亲手用翠绿的粽叶包裹好一颗颗米粒,再用绳子扎起所有的祝福与希望。过去,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让屈原免受鱼儿的伤害,寄托他们对一个伟大的灵魂的哀思与纪念。而现在,四川的人们正在遭受着地震带来的身心的痛楚,可以将包好的粽子和一串串千纸鹤赠送给社区中四川籍的居民,用一颗真挚的心给他们安慰,送上我们的关怀,送上我们对四川人民的信心。
在学校,可以利用社团活动时间,让同学们跟着指导老师学做粽子,知道粽子的原料和做法。联系好厨房的师傅,包好的粽子可以提前作为端午节的小礼品之一,送给同学,尤其是住在宿舍的同学们。
6、留下悬艾叶菖蒲,配香囊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