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宏观经济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宏观经济的意义

宏观经济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市场信心 经济增长

一、导言

众多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都已经证明,长期经济增长需要各种客观条件的支撑,比如:劳动、人力资本等。尽管学者对各因素的重要性各执己见,但对这类因素本身的驱动作用却没有异议。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经济的增长仅仅依靠这些客观因素是不够的,很大程度上它还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市场信心。

其实,市场信心作为一种心理作用,很早之前就已经进入了经济学研究者的视野。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1929)曾经提到:“几乎一半的工业产量变动可以用心理因素解释”。而从理论上讲,市场信心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首先,消费者信心会影响到消费欲望,进而与购买力结合影响了消费需求;其次,消费者信心直接影响既定约束下的消费者决策(即收入中储蓄和消费各自所占的比例),这也会对消费者需求造成硬性约束。消费需求则会进一步的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宏观经济均衡。企业家信心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类似。

本文将市场信心分解为企业家信心(下文简称ECI)和消费者信心(下文简称CCI),进而用ECI和CCI以及GDP代表所研究的变量,通过回归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探讨市场信心与宏观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方向和程度。

二、建模与实证分析

以CCI和ECI的变化率为解释变量,经济增长用GDP的增长率表示,然后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引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固定资产总投资(I)、净出口(NEX)的变化率为控制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即dGDP=f(dC+dI+dNEX+dMCI)+ε,其中d表示指标的变化率或增长率,用本期值减去上期值的一阶差分除以上期值来表示,即dGDP■=■,其他变量也可依此类推。

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月度数据)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季度数据),依据国家统计局的GDP、C、I、NEX数据(季度数据),采用X-12法对其进行季节调整,受制于数据可获得性,数据期间是1999年1月到2012年9月,对于消费者信心指数采用3个月的算数平均得出季度数据,以上数据全部来源于中经网经济统计数据库。市场信心属于先导性的经济指标,因此模型中的自变量需要选择滞后期,这里选择滞后期为1,而其余控制变量采用当期值。待估计的方程为:

dGDPt=β0+β1dMCIt-1+β2dCt+β3dIt+β4dNEXt+ε

通过OLS法对方程进行估计。对于ECI,得出的结果是(括号内为系数的t值):

dGDP=0.0122+0.1740dMCI-1+0.2896dC+0.1763dI+0.0109dNEX

(1.9727) (5.0152) (2.7641) (2.7616) (2.9562)

方程的常数项、dECI系数均通过了t检验,dC和dI的系数也通过了t检验,方程整体的F统计量为9.0504,整体上是有意义的。R2=0.887,说明ECI的变化率对gdp的增长有一定的预测和解释作用,而控制变量的加入有效地避免了模型的设定偏误。

对于CCI,得出的结果是(括号内为系数的t值):

dGDP=0.0127+0.2117dCCI-1+0.3366dC+0.17155dI+0.006dNEX

(1.6377) (2.0656) (1.7335) (1.4206) (-0.4611)

大部分方程系数未通过t检验,整体上也没有通过F检验,R2=0.683。因为本回归方程和上一个回归方程的控制变量完全相同,不同的只是解释变量。如果仅仅是对控制变量做回归,得出的R2=0.676。可见CCI的引入没有显著地改善模型的拟合优度,反而引起检验上的各类问题,而ECI的引入使得拟合优度提高了31%,而各系数还都能通过计量检验。对比这两个方程,可以基本认为滞后1期的消费者信心无法解释和预测宏观经济增长,而滞后1期的企业家信心可以解释和预测宏观经济增长。

不考虑控制变量,在验证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后,以ECI为例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根据AIC或者SC准则,结合样本本身的自由度,得出滞后期选择为1最佳。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如下(对CCI的检验与之类似):

通过上表,可以得知ECI作为经济指标中的领先变量,可以预测经济增长的波动,但是经济增长的波动则不能引导ECI。而CCI和经济增长的波动之间相互独立,变量不显著说明其没有明显的因果(引导)关系。

三、结论及解释

通过第二部分的分析,本文得出了一个与传统经济理论不甚相符的结论:企业家信心会影响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企业家信心的影响却不显著;消费者信心和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关系。

一些经济事实可以帮助解释本文得出的结论:

首先,我国的经济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起到的作用远远强于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家信心会更多的包含政治因素,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这种政治信心甚至会超过对市场的信心。这样一来,政府的因素便削弱了经济增长对企业家信心的影响,使得经济增长对企业家信心的影响不再显著。

其次,我国的经济结构特殊。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所占的GDP的比重是70%左右,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消费信心和经济增长在统计上就会比较显著。而我国人均收入不高导致了消费不足。虽然我国政府一直在采取措施增加国民收入,从而刺激消费,但是长期以来,消费占GDP的比重仍然是偏低的。另外由于中国人习惯将收入储蓄起来,造就了较高的储蓄率,但却降低了当期消费。综上,消费对于GDP的影响没有发达国家那么大,消费者信心对于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得不显著。

总之,市场信心作为一项影响宏观经济增长的因素,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调整市场信心至与事实相符的状态也应该成为经济调控的一个目标:经济高涨时,市场信心应趋向冷静;经济陷入低谷时,市场信心也不能夸大所面临的困难。只有如此,国民经济才会更加平稳前行。

参考文献

[1]陈彦斌,唐诗磊.《信心、动物精神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金融研究》.2009-9,pp89-109

[2]吴文锋等.《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信号引导功能》.《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4-10,pp447-450.

[3]姜伟,闫小勇等.《消费者情绪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理论分析》.《经济研究》,2011-01,pp90-104.

[4]SydneyLudvigson“Consumer Confidence and Consumer Spending”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ume 18,Number 2-Spring 2004,pp29-50.

宏观经济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 房地产 价格波动 宏观经济 一般均衡 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房地产行业主要以土地以及建筑物为经营的对象,主要工作是从事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及维修。之后再到房地产的装饰和其它服务的集多种经济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基础性和先导型的产业,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可以间接和直接创造就业岗位,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并且可以带动上下游各个类型的行业蓬勃发展。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业正处在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并且已经成为一个支柱型产业,占据一席之地。但是,在房地产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不断上升的住房价格,为社会带来了居民住房难问题、住房供应结构畸形等后果,最后造成住房供求矛盾、金融动荡。随即产生的金融安全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这些问题的紧迫性以及重要性已经超出房地产业该怎么保证持续增长趋势的重要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的非理性上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为房地产行业跟我国整个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极为复杂的联系。所以,想要正确地调控房地产行业,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非常艰巨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例如:其他国家的房地产发展的具体实践以及面临的房地产危机,特别是刚刚过去的美国次贷危机,这就是真实的印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型期,城镇化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想要营造一个很好的房地产市场,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房地产行业。所以,需要深入地分析研究房地产业以及整个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可以实现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不断优化,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协调的发展下去,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

1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

1.1 CGE模型的构建

一般来说,市场出清、广大居民可以拥有最佳的福利以及企业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是一般均衡的根本性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房地产事业发展模式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变得颇具中国发展特色。CGE模型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生产、贸易、价格、机构模块以及社会约束等。

1.1.1生产和贸易模块

生产和贸易模块主要分析国内外产品市场的供需情况。主要分析国内外产品生产销售、销售流向等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关系。例如存在以下公式:

1.1.2价格模块

价格模块就是指各项经济指标以及各种物流之间的价格关系。主要的公式为如下(公式中,PEc是出口价格,pwec则是出口产品世界的价格,tec则为出口时的关税率;PMc指的是进口价格,pwmc是进口产品时的世界价格,tmc则是进口时候的关税率):

PEc= pwec(1-tec)e

PMc=pwmc(1+tmc)e

国内产出的国内价格计算公式如下:(PDc指的是国内产出的国内价格,PSc指的是活动供给价格,tic指的是间接税税率)

PDc=PSc(1+tic)

国内总产出价格公式计算公式如下:(PXc指的是国内总产出价格,QMc则是进口量,QDc指的是国内产出的国内供给量,Qc为国内的总共给量)

1.1.3社会约束模块

社会约束模块指的是社会多项因素之间存在的关系,呈现一种均衡的状态,例如家庭收支平衡,一般计算公式入下:(其中)YIt指的是一个家庭的家庭收入,EIt则是一个家庭的家庭支出,sht则是一个家庭的家庭储蓄率大小。

EIt+sht.YIt=YIt

国内产品市场供求平衡计算公式为:

Qc=QIc+QHi+QG+I

1.2 SAM跨墒平衡方法

SAM指的是社会核算矩阵,一般模型是X={Xij}。在构建上述模型之前,要充分地使用SAM跨墒平衡方法去处理初始时期不平衡的社会核算矩阵。被普遍使用的方法是最小交叉嫡法。按照相关原理的表示,目前我国需(下转第106页)(上接第104页)要全面地考察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活动。按照上述的方法以及原理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正确的调整,尽可能地做到平衡。

1.3 房地产价格的上下波动会对宏观经济造成相应的影响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房地产价格的上下波动会对宏观经济造成相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房地产价格上涨的部门产出相应的效益。跟房地产业密切相关的相关行业受到的影响较大,例如:钢铁制造行业。钢铁制造行业会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下降而下降,随着其上升而上升。而跟其关联不是很密切的其他行业影响则较小。但是对于金融保险业则具有明显的弹性,从产出以及投入很容易看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其次,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下降对国家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一般而言,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下跌会影响到国家的宏观经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国家宏观经济则会增加,房地产价格的下跌,国家宏观经济国家宏观经济则会降低。

最后,房地产价格的上下波动会对城乡居民实际收入造成相应的影响,但是影响不是很大,在房地产价格上涨时,就会对城乡居民实际收入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在房地产价格下降时,对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影响就不会很大。

2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在分析社会核算矩阵跨墒平衡方法的基础上,利用CGE模型的构建来对分析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大小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经过对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再根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得知房地产价格的高低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每一个行业的产出在一定程度上跟房地产价格波动趋势保持一致,同样跟其紧密联系的其他产业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房地产价格波动会影响到居民的收入,但是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已。所以,需要对房地产价格和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充分掌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借此促进我国的经济实现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忠东.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产出的关系――理论分析与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0(12):102-103.

[2] 梁云芳,高铁梅,贺书平.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4(03):322-323.

[3] 原鹏飞,魏巍贤.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及部门经济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定量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8(05):521-522.

[4] 陈涤非,戴国海.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宏观经济影响及货币政策应对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2,7(06):965-966.

宏观经济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佛教翻译 基督教翻译 比较

一、引言

简单来说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所传达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翻译对于两种文化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经常被比作文化交流的桥梁。当外来文化传入与本土的文化相接触时,翻译活动就自然而然的频繁起来。翻译活动的蓬勃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在中国历史上,有两次翻译与宗教传入密切相关,即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西学翻译,本文着重于从宏观的角度比较这两次翻译。

佛教传入中国后就迅速掀起了我国的佛经翻译的,并延续几千年。在此期间出现了一大批翻译大家,如罗什,玄奘等,中国的翻译理论也不断发展。佛经翻译还对中国文化也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反观基督教的传入,仅流行数十年即告中断。无论是从翻译的数量,经历的时间,还是参与的人数和被广泛接受的程度上来说,都不能与佛经的翻译相提并论。我认为可以从中国不同的社会背景来研究造成这巨大差异的原因。

二、佛教与基督教传入时的社会背景之比较

首先,佛教的传入正满足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东汉末年政府的腐败和紧接而来的战乱,广大农民生活无着落,看不到摆脱社会苦难的现实出路,这时佛教的适时而入正满足中国人民的精神需求。正如列宁在《社会主义与宗教》里作了关于宗教流传的原因的论述:“被剥削阶级没有力量同剥削者进行斗争,必然会产生对死后的幸福生活的憧憬,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张道振,2004:167)另外,当时在中国社会,统治阶级也迫切的需要一种宗教力量来安抚大众。统治者大力的宣传和支持佛教的传播使得佛教更快地被百姓接受。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都由少数民族统治,他们企图利用外来的佛教来消除汉人的民族意识。而在南朝,帝王也大都信奉佛教。最为著名的是南朝的梁武帝,他将佛教奉为国教,极大促进佛教的传播,进而推动佛经的翻译。

其次,当时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本身并不完善,给了佛教可乘之机。儒家思想虽然维持了政治秩序的支持,但不能解决广大百姓对人生和个体生命的问题。三国时期,当时的文人崇尚清谈之风,当时社会上有名望的竹林七贤就过着隐遁山林,批判礼法的生活。人们对怪力乱神的事也大感兴趣,喜欢探究超自然能力,希望长生不老。在这种背景下,强调个人对生命的追求的佛教就逐渐从外部渗入了中国。佛教所提出的因果循环给关于生和死的概念就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了。

反观基督教的传入,与佛教大不相同,对翻译所做的推动也十分之小。

首先,由于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文化交流不像汉代或者唐代那么频繁,社会对外来文化抱有一种防备的态度。几千年承袭下来的古老文明传统养成了中国人盲目自大的心理。大明王朝的君主自视为世界最高主宰,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代表,其他国家都是夷狄。在这种情况下,天主教各传教会是历尽千辛万苦和无数挫折之后才打入中国的,而这么多教会中,与中国知识阶层发生思想交流的教会是少之又少,更不用说高质量,大规模的翻译活动。

其次,在明清之际,宋明的程朱理学仍然占统治地位。中国当时受儒教影响崇拜的是一股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中国是一个宗教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结构高度融合的国家。在当时,这个以儒家扮演意识形态主角,佛教、道教和各种民间宗教扮演意识形态配角的有机结构具有高度的历史合理性、稳定性乃至同化力。它的存在既规定了天主教传播的形式,也限制了其传播的速度和规模。(阮炜,2002:3)。

而且在当时中国僧侣的地位很低。传教士要想抬高天主教的影响,只能改变初衷,采取“学术传教”的形式,通过大量的翻译活动,向中国引进了许多科技知识,如天文历法等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发现了西方和中国在科技上的差异,认识到国家要强大必须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在空虚的唯心理学和无用的八股文中找不到任何出路”(陈福康,2000:52)。如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就是为了学习西方的科技知识才加入了基督教会。他们与西方的传教士合译了介绍西方科学的作品。如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前六卷,李之藻与利氏等人合译了《同文算指》等书。于是西方的科技翻译而不是宗教的翻译在中国掀起了又一次。

三、总结

在中国历史上,两次翻译都是源于宗教的传入,第一次佛教的传入掀起了佛经翻译的,并且佛教文化很好地与中国文化融合起来。第二次的基督教传入,掀起了西方科技翻译的,但基督教的文化并没有像佛教那样中国化,也没有掀起圣经翻译的。从两者传入时的社会环境来看,汉末开放对外政策,统治阶级和人民百姓对外来宗教的需要都为佛教传入提供了便利条件。反之明清之际,闭关锁国政策等社会因素都给基督教的传入造成困难。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交流,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是由于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交流才兴起的,翻译的发展也是随着两种文化交流的深入而发展的。反过来,好的翻译又能促进文化的交流。翻译是不能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只有满足社会需要的翻译,才能最终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张道振.佛教翻译与中国本土需求[J].中州学刊,2004,(5).

[2]张荣明.中国的国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阮炜.西方与中国宗教、文化、文明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宏观经济的意义范文4

调查显示,虽然较多(61%)经济学家认为目前货币政策“偏松”,但认为未来6个月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应该“持平”的分别占64%和53%,比认为应该“上升”的分别高32和9个百分点。

对于货币政策调整的时间,有六成经济学家预计我国央行会在2010年下半年开始提高利率,其中预计在“2010年3季度”的占47%,预计在“2010年4季度”的占14%。这与经济学家对美联储加息时间的判断相一致,50%的经济学家估计美联储“2010年下半年”加息;认为是“2010年1季度”、“2010年2季度”和“2011年及以后”的分别占3%、23%和24%。

对于货币信贷规模,经济学家普遍认为2010年我国信贷仍将保持较大规模,以保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调查显示,近六成(57%)的经济学家认为2010年人民币新增贷款会在“7万亿~8万亿元”之间,而认为会在“7万亿元以下”和“8万亿~9万亿元”、“9万亿元以上”的分别占14%和15%、14%。而对于2010年第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占全年的比重,82%认为是“30%~40%”(2003~2008年这一比重平均为34%,2009年估计约为50%),其中认为是“30%~35%”的占47%,认为是“35%~40%”的占35%;而认为是“30%以下”和“40%以上”的分别占10%和8%。

尽管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的货币政策不应过早退出,但认为应采取综合配套措施,防止由于流动性充裕所带来的通胀预期增强和资产泡沫特别是房地产泡沫滋生等问题,并及时规避由此给银行系统带来的风险。

此外,对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学家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改变财政支出的重点,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转向教育、医疗、环保、社保、就业等民生和社会公共事业领域,转向扩大消费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和扶持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等方面。同时要注意加强预算管理,规避债务风险。

综合采取征收物业税、扩大土地供给等政策调控房地产。调查显示,对于调控房价最可行的手段,57%认为是“税费政策调控,开征物业税等”,55%认为是“扩大土地供给,打击囤地等”,53%认为是“调整供给结构,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50%认为是“取消二套房贷,首付比例优惠等信贷政策”,而认为是“改革现行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占30%。调查表明,要较好地调控房价,需要综合考虑和采取多项配套政策措施,协同发挥作用。同时,对于目前房价过高和增长过快的问题,经济学家还建议要把它放在国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大局中来妥善解决,首先是明确政府对于住房问题定位,明确政府在保障公民居住权方面需要承担的责任;其次是妥善解决土地财政的问题,即地方财政对土地收入的高度依赖。经济学家认为只有这样,目前备受关注的房价问题才能得到稳妥的解决。

因势利导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既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现实的演化过程,也是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目前我国出现的农民工将在城市打工所得收入在家乡所在地县城购买住宅安家的城市化现象,78%的经济学家认为这是“农民工的理性选择,应顺势加快县城发展”,67%认为这“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47%认为“有利于刺激消费”;此外,34%认为“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26%认为是“农民工的无奈之举,应加大农民工打工所在城市对他们的吸纳程度”,24%认为“有利于资源(如土地)节约和环境保护”。

同时,经济学家强调我国的城市化是一个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城镇等综合协调发展的过程,而且在此过程中需要认真面对由于大中城市和小城市、城镇之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的城市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战略安排,而不是应付一时的权宜之计,因此要切实解决由目前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所导致的“逆城市化”、“伪城市化”等问题;我国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统筹考虑城乡、区域、产业、人口等多种因素,不能片面理解为城市面积的扩大。

通过减税等措施促进民间投资的启动和增长。民间投资不足以及启动迟缓是目前困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结构性问题。对于促进民间投资启动和增长的措施,70%认为是“减税,降低中小企业负担”,58%认为是“规范和鼓励民间金融机构发展”,51%认为是“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流向实体经济”;此外,46%认为是“向民间资本开放石油、电力等垄断行业”、21%认为是“完善4万亿投资计划,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还分别有8%和5%建议“鼓励民间资本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和“扩大创业板规模”。

完善医保、加快城市化、提高低保收入标准、提高个税起征点等是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措施。调查显示,对于扩大消费需求主要应采取的措施,64%的经济学家认为是“完善医保,增加覆盖面”,比重居第1位;其后依次是“加快城市化进程”(61%)、“提高低保收入标准”(61%)和“提高个税起征点”(50%)。此外还有“加大转移支付力度”(39%)、“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减税”(33%)、“继续实施刺激汽车、家电等消费政策”(28%)、“加大消费信贷推广力度”(26%)、“加快老年产业(如养老院等)发展”(20%)、“公务员及相关事业单位职员加薪”(18%)、“派发购物券”(8%)等。

宏观经济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虚拟性;宏观经济。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不仅为城镇居民提供了安居乐业的居所,推进了城市化进程,也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导向性产业,其连带效应为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提供了契机。房地产业与钢铁、水泥、木材、玻璃、塑料、家电等上下游60多种产业直接或间接相关,据统计,每100元的房地产销售能带动相关产业170元的销售。另外,房地产业的发展也能促使一些新兴行业的产生、发展,譬如物业管理、法律咨询、房地产评估、房地产中介等等。

与此同时,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房价持续飞涨已经越来越偏离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普通百姓的收入水平,使之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全世界对金融监管以及房地产市场虚拟性的高度关注。虚拟经济是产生经济泡沫的根源,房地产泡沫也是由房地产市场具有的虚拟特性引发的。如何解释房地产所具有的虚拟特性,以及它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本文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一、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中对虚拟资本进行分析,提出“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作资本化。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一个资本会提供的收益,这样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1]493。生息资本的运动和信用制度的发展创造出了虚拟资本,包括股票、债券、汇票、不动产抵押单等,“所有这些证券实际上都只是代表已积累的对于未来生产的索取权或权利证书,它们的货币价值或资本价值,或者像国债那样不代表任何资本,或者完全不决定于它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1]494。

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但虚拟资本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获取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它不能直接作为现实生产要素或资本在生产活动中发生作用,而只是所有权证书,是“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反映着债权债务关系。“但是,作为纸制复本,这些证券只是幻想的,它们的价值额的涨落,和它们有权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变动完全无关,尽管它们可以作为商品来买卖,因而可以作为资本价值来流通。”[1]530当金融发生动荡时,虚拟资本的价格可以数倍于它们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也可以大大低于实际资本价值,甚至一文不值。

(一)虚拟资本对社会经济运行的积极影响。

1.加快财富的集中和资本的积累,促进资本的社会化进程。虚拟资本的出现改变了资本积累的方式,资金集中更加迅速、快捷,促进了资本的社会化,为高效率的社会化大生产奠定基础。

2.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虚拟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转移更加自由灵活,从而能表现出明显的优化资源配置的效应和导向性,带动了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在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

3.促进经济增长。虚拟资本的繁荣,能增加投资者财富,刺激消费增长,改变短期边际消费倾向,扩大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虚拟资本中的股票债券,如果绝大部分是生产性的,也有利于经济的增长。

4.促进利润率平均化。“信用制度的必然形成,以便对利润率的平均化或这个平均化运动起中介作用。”[1]5325.减少流通费用。“一项主要的流通费用,就是货币本身,因为货币自身具有价值。”通过信用,“A相当大的一部分交易完全用不着货币。B流通手段的流通加速了。……一方面,这种加速是技术性的;也就是说,在现实的、对消费起中介作用的商品流转额保持不变时,较小量的货币或货币符号,可以完成同样的服务。这是同银行业务的技术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信用又会加速商品形态变化的速度,从而加速货币流通的速度。”[1]541(二)虚拟资本对社会经济运行的消极影响。

虚拟资本如果发展过度,就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1.虚拟资本的过度发展会挤占生产部门的资金供给。在高投资回报预期下,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流向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如果流进虚拟经济领域的资金过多,就会造成实体经济部门资金不足,发展乏力,出现生产性投资的挤出效应。

2.虚拟资本是经济泡沫产生的根源。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和相关交易持续膨胀,与实际资本脱离越来越远,形成泡沫经济。经济泡沫的成分不断增加,人们对虚拟利润的追逐导致大量资金非正常涌入虚拟资本市场,人们热衷于炒作股票、期货等“金钱游戏”活动。

3.在虚拟资本的积累快于现实资本积累的情况下,生息的货币资本不仅不反映现实货币资本的积累,而且自我扩张,这样就导致了现实资本供求和生息货币资本的供求出现明显差别,生息货币的过剩或不足,不反映或不完全反映现实资本的过剩或不足,增大了调控宏观经济的难度。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成思危认为,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虚拟经济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2]刘骏民认为,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的价格系统,其运行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内在的波动性。[3]

二、房地产市场虚拟性的表现。

房地产市场具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二重属性,虚拟性是指房地产是一种虚拟资产,其特性介于普通商品和金融资产之间。具体表现在:

其一,以房地产的权属证书开出的汇票或发行的抵押证券实质上是一种虚拟资本。根据马克思的解释,房地产权属证书“实际上都只是代表已积累的对于未来生产的索取权或权利证书”,它本身没有价值,但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获取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诸如房地产抵押贷款以及抵押贷款的证券化(MBS)、房地产公司的上市融资、发行债券以及股票等有价证券(REITs),依托金融系统的循环运动使得这些房地产金融工具不经过实体经济的循环就可以取得盈利的经济活动,就是一种虚拟经济,这充分体现了房地产市场的虚拟性。

其二,资本化定价。作为不动产的土地,土地价格就是“地租的资本化”,它使土地资产成为一种具有虚拟资本属性的资产。实际上,在现代房地产投资、融资实务中,根据房地产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估价的收益资本化法仍是决定房地产投资的最主要估价方式,只是在估算现金流量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以求达到更好的预测效果。

其三,投资者并不直接参与生产和消费等实体经济活动。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房地产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品,由于对土地需求不断增加而土地存量不变,因此,从长期来看,房地产价格必呈上升趋势。投资者为了资产保值增值而取得房地产所有权,其投资的目的在于盈利,投资者并没有直接参与生产和消费等实体经济活动。

三、房地产虚拟性质与宏观经济。

房地产的虚拟资产性质使其成为联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纽带,它像一把双刃剑,对宏观经济发挥着正负两方面作用。郭金兴认为,在现代经济中,房地产是一种重要的虚拟资产,并且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其虚拟性也在不断增强,这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体现得尤为明显。经验表明,房地产市场波动并不一定会对实体经济造成破坏性影响。[4]刘骏民、王千也认为,实际上,一个发达而完善的房地产市场有可能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中起到稳定作用。[5]

(一)完善的房地产市场的积极作用。

1.促进金融市场扩大。房地产以其不动产的特点成为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重要抵押品,再加上房地产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等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也扩大了银行和金融市场的范围和规模。通过向银行抵押贷款,企业和个人可以获得资金用于房地产的生产、交易,而房地产市场交易的活跃进一步刺激房价上涨。抵押品价格的上涨改善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并吸引过剩资金流向房地产金融市场,进而使得信贷规模以及金融市场的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2.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房地产以及房地产金融市场既可以吸收大量社会过剩闲散的资金,从而化解实体经济物价不稳定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消化实体经济的风险;也可以为房地产市场上企业和个人的投资需求提供资金支持。

3.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房地产金融市场将资源从低效率利用部门转移到高效率部门,使社会的经济资源能更有效地配置在效率更高或效用更大的部门,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房地产增强资金的配置效应从而引导实体经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虚拟经济的资源配置功能越来越强,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所以说房地产这种虚拟经济成分适当的波动对实体经济是有益的,一方面它可以缓解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可以优化资金配置,为实体经济能更好地配置资源服务,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国民福利。

(二)房地产市场虚拟性的负面作用。

1.它是房地产泡沫产生的根源。一方面,在高投资回报预期下,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流向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价格飞涨,造成经济虚假繁荣,经济泡沫不断增加。同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资本市场管制放松以及先进通讯技术的应用使得资本流动更方便、更快捷,国际资本可以更容易地跨国界流向收益高的房地产市场,大大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另一方面,房地产和其他虚拟资产之间结构失衡,发展速度参差不齐,同样可能由于大量货币资金积聚于房地产市场而造成房地产泡沫。

2.房地产业与银行货币发行、金融证券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房地产波动通过货币供给和信贷总量等传导机制对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市场繁荣时,利率水平较低,贷款规模和信贷总量不断增加,居民收入预期增加,购房者对房地产的需求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加速增长;在加息过程中,人们对于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居民收入预期进一步增长。而一旦由于政策变动或投资者预期变化等原因引发信贷规模骤减时,购房成本增加,居民收入预期下降,便会抑制房地产需求,经济增速便会下降。同时房价的下跌也促使居民观望乃至抛售房产,进一步促进房价的下跌。人们对经济预期普遍持悲观态度时,如果投资者资金链断裂,就很容易引发金融危机。

因此,防止大量货币积聚在房地产市场,打击房地产投机,是治理房地产过度虚拟产生泡沫的关键。我国目前由于金融或资本不发达,投资渠道少,房地产往往被作为一种优质的投资品,在流动性过剩、资本逐利的本性推动下,就会引发房地产投机、房价迅速上涨的不良局面。而房地产又是对政策,尤其是对土地、金融、税收等政策依赖性很强的行业,资金松紧对房地产运行有决定性的影响。引起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就是贷款利率的上升和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从2004年6月到2006年8月美国基准利率先后上调17次,从1%上升到5·25%。利率上升使信用不好的借款人还款压力增大,违约现象大量出现;房地产市场降温则使借款人难以将房屋出租、出售,即使出售了房屋也不足以偿还购房贷款本金和利息,从而产生了商业银行贷款亏损等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了次贷危机的发生。

四、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及建议。

国人对住房有特殊情结。由于人多地少、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信用工具不断出新、超前消费意识形成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我国需求膨胀,且具有相当的刚性,再加上境内外投资、投机的炒作,尤其是当前我国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高涨,热钱正在快速进入我国,使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极不正常的状态。一方面,形成了虚假的房市需求,推动房价不断上涨,投资者购房时不考虑自己的真实消费能力,包括按揭贷款后的还贷能力,而是考虑投资收益和成本,只要房价涨幅超过银行还贷利息成本,投资性购房的需求便会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许多城市房子空置率很高,而中低收入人群越来越买不起房子,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从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看,目前我国存在着结构性失衡。房地产结构性的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同时并存:一方面,大量的商品房积压,这主要是因为开发商没有充分分析市场,对市场有效需求估计不足,过多投资高档住宅,导致了空置;另一方面,大多数居民的住房还十分紧张,普通住宅尤其是经济适用房供给短缺、增长缓慢。要解决结构性失衡,就需要增加开发经济适用房的比例,而且严格限制以经济适用房名义开发超大面积住宅或将经济适用房转变为普通商品房。由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还处于发育的初期阶段,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竞争的规则,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育,充分运用经济手段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抑制房地产投机或炒作。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第一,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先保证供应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同时,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准入机制,使住房保障制度真正保障买不起商品房和无力自行解决住房问题(包括无能力租市场价住房)的贫困家庭或中低收入家庭。

第二,加强对热钱的跟踪和管制,控制热钱大量流入房地产市场。当前人民币在境外压力下升值预期不断高涨,吸引大量热钱涌入境内,房地产尤其是豪宅是热钱投资的主要对象。所以,一方面要稳定币值尤其是预期;另一方面,要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的市场体制、金融制度以及货币政策等。

第三,增加投资渠道,使资金分流。采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建立房地产信托基金等措施,当股票、基金、债券以及抵押贷款证券化这些投资渠道发展后,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可以让投资行为转向购买虚拟房产,减少楼市的投资行为,也可以减少银行承受的金融风险。

第四,加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房地产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是个复杂的市场体系,政府应该有的放矢地制定地方房地产政策,而不能搞“一刀切”。同时,加强房地产市场分析研究,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完善市场监测分析和预警机制,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走势,及时发现市场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调控措施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正确引导房地产的投资和消费。

第五,加强税收、信贷等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调控作用。加强、调整房地产市场交易税收,加强物业立法。同时,货币政策制定者应该增加对发展中的按揭市场基本结构的关注,并提高信贷条件,加强对经营家庭债务相关的金融实体的监管,以保证其健康运行。

第六,充分认识房地产业的虚拟特性,综合考虑房地产金融问题,而不是单独从银行信贷管理、信托政策、企业债券或股票等金融工具的角度来考虑房地产金融。同时,进一步完善立法,使房地产企业股票发行和交易规范化,把企业通过股份制而筹集的资金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总之,解决住房问题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两者的密切配合。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市场的力量来使住宅商品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以实现供需之间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市场和政府两只手是互相配合的,政府应该更多地考虑保障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成思危。虚拟经济论丛[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14-20.

[3]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38、51.

[4]郭金兴。房地产的虚拟资产性质及其中外比较[J].

宏观经济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四万亿”计划;挤出效应;通货膨胀;长期经济增长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012

1引言

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了经济增速剧烈下滑的倾向,国际有效需求急剧下滑。到11月和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开始呈现负增长,我国的外向型经济面临极大风险,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使我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了快速增长,避免了经济的“硬着陆”。然而,“四万亿”投资计划带来的超大规模政府干预势必会对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和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2“四万亿”计划对短期国内经济的影响

21商品市场中

在商品市场中,不考虑利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投资是外生变量。同时,在短期模型中,价格具有黏性,不考虑价格变动。在消费需求内生化的计划支出函数中:

Ep=C+I+G+(X-M)=C0+MPC×Y+I0+(X0-M0)

政府支出G是外生变量,政府“四万亿”计划直接增加政府支出,进而增加计划支出,当计划支出等于产出、商品市场均衡时:

Ep=Y

将上式与计划支出函数联立,可得到:

Y=AP1-MPC,[其中AP=C0+I0+(X0-M0)]

假定“四万亿”计划使政府支出增加了ΔG,则产出增加ΔY=ΔG1-MPC,产出上升,将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规模。而且,产出增长量大于政府支出量,乘数效应扩大了“四万亿”计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

从“四万亿”投资计划的构成来看,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卫生与文化教育投资都有助于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减小城乡居民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MPC,扩大乘数效应,使“四万亿”计划的影响进一步增大。

22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中

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结合后,投资受利率影响,不再是外生变量,这里使用IS-LM模型进行分析,见图1。上文分析的商品市场对应IS曲线,在不考虑货币市场时,“四万亿”计划使产出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IS曲线向右平移ΔY=Y2-Y0单位。引入货币市场后,产出Y的增加导致货币交易性需求和预防性需求上升,货币总需求增加,而货币供给不变,货币供不应求,使利率上升,以压缩过多的货币需求,在图中表现为新均衡点E1对应的利率水平高于初始均衡点E0对应的利率水平。利率上升造成的投资减少挤出了部分产出上升,使实际产出增加量小于ΔY,为Y1-Y0,(Y2-Y1)代表了“四万亿”计划挤出的私人投资。

我国政府在实施“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同时,辅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减轻货币供不应求的状况,使LM曲线适当右移,减小利率的上升幅度,缓解挤出效应对私人投资的负面影响。

3在开放环境中“四万亿”计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由于我国对资本项目实施管制政策,资本不完全流动,资本流动性较差,所以BP曲线斜率较小,曲线较为平缓。同时,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国家对外汇市场进行监管、适时对人民币汇率实施宏观调控,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浮动汇率。特别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汇率制度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宽松的固定汇率制,因此在利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时假定我国采用固定汇率制。

设我国经济初始均衡点为A点,“四万亿”计划相当于一个强力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至IS′,此时国内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点为B点。B点位于BP曲线上方,利率水平较高,外国资本有流入倾向,刺激人民币需求上升,供不应求,有升值压力。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央行会增发人民币,吸入外币,等价于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人民币供给增加,国家外汇储备上升,于是LM曲线也会右移至LM′,最终LM′曲线与IS′曲线的交点C在BP曲线上,C点是最终的均衡点。与A点相比,C点处的产出和利率水平均较高。详见图2。

由此可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四万亿”投资计划仍能有效增加产出,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是,伴随着高产出,高利率可能吸引国际热钱进入我国,推动资产市场的泡沫膨胀,增加我国货币金融体系中的不稳定因素,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金融危机之后几年我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波动。

4“四万亿”计划对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

41利用静态AS-AD模型分析

在中长期模型中,价格水平在某一期内保持不变,跨期会发生变化。假定“四万亿”计划实施前我国经济位于潜在产出水平Y*,价格水平为P0。“四万亿”投资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都使总需求上升,所以AD曲线右移至AD1。AD1与AS曲线确定了新均衡点A,该点处的产出水平增加到Y1,社会价格水平上升到P1。所以在下一期,AS曲线的基点变为(Y*,P1),于是AS曲线左移至AS1,与AD1曲线交于B点。与A点相比,这时的产出水平下降到Y2,但仍大于Y*,价格水平由P1 上升到P2。所以AS1曲线将继续向左平移直到与AD1曲线的交点位于潜在产出水平上,这时的价格水平为P3,高于初始价格水平。详见图3。

因此,尽管从短期来看,“四f亿”计划可以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产出,使其高于潜在产出水平。但是从中长期来看,由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并不能改变长期经济增长要素,潜在产出不会增加,所以产出最终会回到潜在产出水平,而价格水平会有所上升,增加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

42利用动态DAS-DAD模型分析

假定初始状态下我国经济产出为潜在产出水平Y*,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胀率同为π。在动态模型中,总需求的表示式为:

Y=Y-1+δf+(m-π)

在第一期,“四万亿”投资使商品市场中的需求变化量f增加,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增长率上升为m1,因此动态总需求DAD曲线右移至DAD1,这一期内DAS曲线不变,与DAD1曲线交于点A,得到的产出水平上升至Y1,通胀率增加到π1。在第二期,由于产生了通胀预期π1,DAS曲线左移至DAS1,经过点(Y*,π1);总需求表达式中,Y-1由Y*增大为Y1,政府投资在第二期没有变化,f由一定数值减小为0,货币供给增长率仍保持在m1,综合以上考虑,总需求将有一定的下降,所以DAD1曲线会左移至DAD2;曲线DAS1与DAD2交于点B,这时产出水平由Y1下降到Y2,通胀率由π1增加到π2。在第三期,动态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都将继续左移。过多期之后,动态总供给曲线和动态总需求曲线将最后相交于潜在产出水平上,最终的通胀率将等于变化后的货币供给增长率m1,高于初始通胀率π0。详见图4。

图4基于动态AS-AD模型的分析

由此可知,“四万亿”投资计划和配套的货币政策将会引发中长期物价上涨,通胀率上升,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而且,由政府政策造成的价格波动将不利于我国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

5结论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恶劣环境下,我国的“四万亿”投资计划的确对短期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使就业规模保持在稳定水平,避免了我国经济的“硬着陆”,有利于保证国内社会的稳定。

然而,从长期看,“四万亿”计划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首先,该计划对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比重很小,而且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可能导致储蓄率下降,不利于人才、资本等经济增长要素的积累,对潜在产出水平增长的贡献很小;其次,计划的主要投资方向是住房、道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对第二产业的重视极有可能增加经济转型的难度,加剧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最后,政府巨额投资带来的政府赤字和通货膨胀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冲击,市场将需要很长时间消解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之,“四万亿”计划使我国在短期中较快地度过经济危机,但在长期中对提升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贡献很小,甚至有一定的负面作用,是一个救急的较为短视的政策。

参考文献:

[1] 王曦,陆荣危机下“四万亿”投资计划的短期作用与长期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 马瑜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以“四万亿”投资为例[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3

[3] 卫梦星“四万亿”投资的增长效应分析――“反事实”方法的一个应用[J].当代财经,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