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经济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区经济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区经济分析范文1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100-02

一、改革以来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数量增长特征

改革以来,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数量日益增长,1997年,农村劳动力到外省就业人数为1 488万人,2003年这一数字为4 031万人,增加了2 543万人,增长1.7倍,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及其增长情况(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蔡、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2005年,183页。

在全部跨省就业农村劳动力中,进入到东部就业的数量远远大于进入到中西部地区的数量,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跨地区①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较大部分集中于东部地区。不仅如此,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东部聚集的趋势依然突出,2005年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为10 038万人,其中流入东部地区的就业比重高达70.3%,并且在中西部地区已转移农村劳动力中,有多达4 077万人进入到东部地区,约占中西部地区已转移劳动力的45%(国家统计局 2006)。2006年,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为10 568万人,其中转移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比重为70.1%,因而,随着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东部地区的外出农村劳动力主要选择在本地区内就业,而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则主要外出到东部地区就业。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数量在不断增加,其中的较大比重就业于东部地区。这似乎表明,对于中国各地区而言,农村劳动力如果较多在某一地区转移就业,则将会促进该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从而形成与其他地区明显的经济差距。因此,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东部地区就业必将快速推进东部经济增长,从而导致其与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日益拉大。如果上述结论成立,则农村劳动力的跨省转移就业将是促进中国地区经济差距不断强化的重要因素。下面将对此进行实证检验。

二、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促进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及说明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跨省转移流动性较强,就使得相关的数量统计以及流向统计比较困难,缺乏长时期的连续统计,因而不能形成时间序列分析。这样,考虑到可利用统计数据的可得性及特征,这里将运用面板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的跨省转移数据将用1995―2000年间30个省份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数据表示,其中,1995―1997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数据库》,其余来自《中国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网》,重庆数据并入四川。地区经济差距将用30个省份1995―2000年的人均实际GDP变动情况表示,相应数据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重庆数据仍然并入到四川。

2.计量模型的建立和结论

一般地,用面板数据建立的模型通常有三种,即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当数据中所包含的个体成员是所研究总体的全部时,即个体成员之间的差异可以被看做是回归系数的参数变动时,则固定效应模型就是个合理的面板数据模型(高铁梅,2006)。由于这里将检验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因而样本数据包括了所有省份,所以应当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这里将使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来进行分析,这样,给出面板数据模型的表达式:

yit =i + xit + it i = 1, 2, …, N; t = 1, 2, …, T(1)

(1)式中,y为各省市的人均实际GDP,x为各省市的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入数量,i表示截面,t为时期。为误差项, α、β为待估计参数。将相关数据代入此模型中,得到表3的估计结果:

根据表3的估计结果来看,模型的解释程度很高。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跨省转移确实对流入省份的经济增长形成明显的促进效应,但对不同省份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从模型本身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则转移到东部省市的农村劳动力越多,对东部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和突出,从而加速东部经济增长,相应地,转移到西部省市的农村劳动力越少,则对西部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小。这样,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跨省转移到东部省市,将明显加快东部经济增长,并形成与西部省市的经济差距。所以,农村劳动力的跨省转移促进了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

三、本文主要结论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但由于劳动力再配置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别,导致其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促进效应是有差异的,即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要强于对西部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应导致了东西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拉大。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再配置也是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动,根据现有文献资料看,农村已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多是年轻人且具有一定教育程度,但是由于地区间人力资本流动方面的调查统计资料十分缺乏,因此无法进行具体分析,这将是本文分析的缺憾,因而,本文所作的分析仍然是初步的,需要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蔡,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孔泾源,胡德巧.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张晓峒.计量经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地区经济分析范文2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区域趋同 异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地区经济出现了飞速发展的局面,但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很不均衡,东部地区的上海、深圳等地经济增长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的很多地区如、青海等地则经济发展缓慢,这种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对全国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那么从长期来看,我国地区内部经济增长的趋势是怎么样的呢,是经济增长趋同呢,还是经济增长趋异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拟运用Barro 和Sala - I - Martin 趋同模型,分析我国地区经济的条件趋同状况。通过在回归方程中加入适宜的解释变量,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进行实证检验。并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规律以及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理论基础

趋同是由英文“convergence”翻译过来的,它又可以被称为经济收敛。β- 趋同可理解成与时间序列相关的趋同假说,即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它又分为绝对β趋同与条件β趋同两种形式,本文主要分析条件趋同状况。条件β趋同认为各区域的产业结构、投资率、人力资本条件、技术水平等结构变量存在显著差异,认为不同的经济体具有不同的稳态,每个经济体都收敛于自身的稳态,距离自身的稳态越远,其增长速度也越快。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新古典方法来分析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状况,该方法通过回归分析,计算初始人均收入水平在一定时期增长的β趋同系数,所谓β趋同系数,是指低收入地区逐步接近高收入地区的速度,估算模型为:

式中,代表经济区域,和分别为i区域期初和期末的人均产出或收入,和代表期初和期末时间,为观察时间长度, 为误差项,为常数,系数β为趋同的速度,为相应的回归系数,分别为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地区投资水平、地区制度水平、人口增长率以及区位条件。,则意味着初始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高于较高收入的国家或地区,从而经济存在趋同现象。β值越高,则表示趋同的速度越快,若β值为负,则表示地区经济不存在趋同。

3.研究区域选择、时段划分和数据选择

本文将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划分为东中西部三类地区。用地区的成人识字率、FDI/GDP、制度指数(制度指数=0.2非国有化率+0.4市场化程度+0.2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0.2对外开放程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代表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制度水平、地区人口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将区位条件设为虚拟变量,东部地区赋值为1,中西部地区赋值为0,以此来考察区位条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选取1991年、1999年为初始年份进行时段划分。

三、实证分析

1.条件趋同分析

地区经济分析范文3

1.1采区现状

千秋煤矿二一采区为二水平下山采区,采区内工作面开采采用双翼下行、顺序开采,标高为+50~-350m。对应地面标高+502.7~+646.5m,采区采深521.5~923.2m,平均采深722.4m。其中二一采区西翼大部分已经回采,东翼上分层已开采,下分层小部分已经回采。二一采区共有四条下山:二一采区轨道下山巷道,担负二一采区材料、矸石运输和进风;二水平胶带运输大巷、二一采区胶带下山巷道,担负二一采区煤炭运输和进风;二一区缆车下山巷道,担负二一采区人员运输和进风;二一采区专用回风下山巷道,担负二一采区总回风。四条下山均布置在煤层中,其中二一采区缆车下山沿煤层底板布置,其余三条下山沿煤层顶板布置。

1.2煤层赋存条件

本井田含煤地层为义马组,含煤两组,3~5层,上部为一煤组,含1-1煤、1-2煤。其中1-1煤被剥蚀殆尽,1-2煤局部可采。下部为二煤组,含2-1煤、2-2煤和2-3煤。2-1煤和2-3煤在+230~+250m合并为一层,合并后统称2-3煤。二一采区开采煤层为2-1煤和2-3煤,在采区深部2-1煤与2-3煤合并,合并后统称2-3煤,煤层倾角11~14°,煤层开采标高+50~-350m。2-3煤合并后全煤层厚5.59~37.48m,平均厚16.29m。其中:纯煤厚3.89~33.26m,平均厚13.81m。含夹矸一般6~7层,夹矸以砂岩、泥岩及炭质泥岩为主,结构复杂,属较稳定型厚煤层。二一采区剩余可采储量3593.7万t。

1.3地质条件

二一采区位于义马向斜北翼、千秋井田的南部,基本构造形态为一简单的单斜构造。地层产状平缓,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11~14°,局部发育小褶曲,主要是来自底板的起伏,给回采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并不大。二一采区西翼有一宽缓、不对称的向斜,向斜枢纽倾伏方向330°,倾伏角9~14°,即该向斜枢纽由浅部向深部S30°E延伸,对煤层厚度以及产状影响较大。煤厚自西向东由厚变薄,煤层基底起伏不平,对回采有一定影响。

1.4冲击倾向性测定

2009年,煤科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岩石力学实验室对千秋煤矿二煤层及顶板冲击倾向性进行测定,综合判定二煤层具有弱冲击倾向性,但下部分层处煤层具有强冲击倾向性;二煤层顶板具有弱冲击倾向性。

2采区巷道损坏情况

回风下山断面形式为梯形断面,锚网索喷支护;其余三条下山断面形式均为拱形断面,锚网索喷+36U型钢支架支护。受两侧采空区悬露的大面积巨厚砾岩和采动影响,四条下山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巷道顶部网兜现象十分明显,两帮掬出,巷道底鼓,支架折损,巷道断面收缩变形严重。在矿井正常生产过程中,四条下山维护工程量巨大,维护频繁。特别是二一采区缆车下山沿煤层底板布置,巷道位于软弱煤层中,巷道围岩稳定性较差,围岩松动圈范围大。原巷道顶部多为疏松破碎的煤体,易冒落,所以在多次维修施工中均采取不动巷道顶板扩修的形式进行,扩修难度大,支护效果差。在二一采区缆车下山维护过程中,采用超前卸压、棚后让压和锚网索喷+壁后注浆+36U拱形支架相结合的复合支护技术,根据实测的巷道位移时间序列数据可知,巷道变形量有了一定的减少,但效果不明显,依然常有煤炮发生,支架变形,卡缆脱落,底鼓严重,给正常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随着采深的不断增加,矿压显现愈加强烈,开采条件急剧恶化,矿井面临发展困境,技术改造势在必行。

3技术方案分析

千秋煤矿为冲击地压灾害严重矿井,二一采区下山煤柱属于高度冲击危险区,现有三条下山均布置在煤柱内,存在随时发生冲击可能,本次对二一采区进行技术改造旨在解决这一问题。根据二一采区地质条件,本次采区技术改造设计在采区下山煤柱两侧采空区下底板岩层内布置下山巷道,利用二水平现有生产系统进行采区下山开拓,采区下山仍然位于采区中部,采用双翼布置工作面,走向长壁采煤法。

3.1改造方案

考虑矿井实际情况,本设计提出三个采区下山巷道布置方案。方案一:两岩一煤巷道布置。该方案在采区下山煤柱东侧采空区下底板岩层内布置新轨道下山、新胶带下山两条运输巷,将采区原轨道下山(沿煤层顶板布置在煤层中)改作采区回风下山。三条下山从西向东依次为:回风下山、胶带下山和轨道下山。回风下山与胶带下山平面间距244m,胶带下山与轨道下山平面间距40m。采区新轨道下山布置在2-3煤层底板以下10m岩层中,巷道长度为1330m,倾角13°,通过采区上部车场与二水平轨道运输大巷连接,构成采区轨道运输系统。采区新胶带下山布置在2-3煤层底板以下10m岩层中,巷道长度为1409m,倾角13°,下部与采区下部车场和采区延伸下部车场连通,上部与二水平胶带延伸大巷直接连接,形成采区胶带运输系统,并通过甩车场与二水平轨道运输大巷连通。采区回风下山利用采区原轨道下山巷道,向下延伸与采区技改后下部车场和采区延伸下部车场连接,并对采区原轨道下山上部回风联络巷进行修护,在原轨道上山上部车场构筑风门,构成新的采区回风系统。工作面上下巷通过采区中部车场、联络巷分别与采区3条下山巷道连通,形成独立回风系统,以满足通风要求。方案二:三条岩巷同侧布置。该方案在采区下山煤柱东侧采空区下底板岩层内,布置轨道下山、胶带下山和回风下山三条巷道,从西向东依次为:回风下山、胶带下山和轨道下山。回风下山与胶带下山平面间距40m,胶带下山与轨道下山平面间距40m。采区轨道下山、胶带下山布置同方案一。采区回风下山布置在2-3煤层底板以下16~18m岩层中,设计长度1248m。方案三:三条岩巷两侧布置。该方案在采区下山煤柱东侧采空区下底板岩层内布置轨道下山、胶带下山两条巷道,在采区下山煤柱西侧采空区下底板岩层内布置回风下山巷道,从西向东依次为:回风下山、胶带下山和轨道下山。回风下山与胶带下山平面间距420m,胶带下山与轨道下山平面间距40m,胶带下山与采区下山煤柱平面间距20m。采区轨道下山、胶带下山布置同方案一。采区回风下山布置在2-3煤层底板以下16~18m岩层中,设计长度为1344m。

3.2两条岩石下山距煤柱距离估算

以方案一为例,根据《采矿工程师手册》要求,岩层下山距离煤层底板不小于8m,考虑千秋煤矿目前现场实际,回风下山将暂用原来煤层巷道,胶带下山和轨道下山选距离煤层底板10m层位,必要时可通过石门连接。两条岩石下山均布置在二一采区东翼工作面采空区下方,两条岩石下山多数区域处于低应力状态,但是在岩石下山每次穿越工作面区段煤柱区域段必定存在一定的应力集中,为了尽量减少现场工作量和下山煤柱对岩石下山的影响,特对两条岩石下山距离煤柱合理距离进行初步计算。根据千秋煤矿21141工作开采现场微震实测数据和地表钻孔探测的岩层分布结构分析,得到了下山煤柱区覆岩空间结构如图1所示,且二一采区为从东向西煤层深度逐渐增加,因此,采区东翼位于底板内的岩石下山在一定范围相当于已有上解放层。根据估算结果,二一采区东翼距离下山煤柱177m,开始出现采空区增压,即自煤柱位置至177m处采空区留有的底煤,受到上覆岩层的压力逐渐增加,并形成采空区增压区(工作面采空区在走向和倾向均存在增压原理),设计岩石下山位于底板内,考虑十六采区开拓、炸药库、绞车硐室等多方面因素,决定设计岩石下山巷道距离煤柱60m,且两条岩石下山间距40m,因此,最东侧岩石下山距离煤柱约100m,虽然压力较高,但是可以满足现场开采实际。

3.3方案比较

通过上述方案比较,方案一利用了采区原有一条巷道,技改工程量最小,工期最短,初期投资最小,部分巷道能重复利用。方案二、方案三采区三条下山均布置在岩层内,稳定性好,采区下山煤柱回收难度大,技改工程量大,工期长,初期投资高,二水平大巷和井筒运输压力大。综合比较,本次采区技改采用方案一。

4技术改造效果分析

1)采区胶带下山与采区轨道下山均布置在岩层内,稳定性好,后期巷道维护量小,维护成本低。2)利用采区原有一条巷道回风,能有效减少技改巷道工程量,缩短技改工期。3)采区二分层工作面联络巷可以利用上一区段联络巷道,减少了区段工作面掘进工程量。

5结语

地区经济分析范文4

关键词: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经济发展

一、引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中存在多种不确定性,所以要正确使用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有效提取信息是生活中决策的关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它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的发展程度以及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研究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常有必要。

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三个重要的分析方法。本文针对200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除港澳台地区外)的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先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和判别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

二、文献综述

目前,针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很多,随着研究地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定量方法被引入进来。吴玉鸣在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行政区划的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提出实施第三产业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梁晓俐对全国30个行政区划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根据因子加权综合得分进行分类排序,得到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地域分布。这几篇文章都只是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序,并没有很好地进行分类,不利于看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情况。陈佳、吴润衡、刘喜波先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针对200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除港澳台地区外)的26个主要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王维、李仕明、肖磊先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分析。这几篇文献使用的数据都已经比较陈旧,不能反映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文对全国2006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所选的经济指标做因子分析,科学有效地缩减指标规模,得出三个意义较为明确的公共因子,再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到各地区经济发展层次分布状况,最后用判别分析方法看所选方法的判断准确性。

三、样本数据

本文选取了2005年全国地区23个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年鉴2006》):年底人口数(万人);就业人员(万人);职工人数(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商品房销售额(万元);竣工房屋面积(万平方米);房屋住宅销售面积(万平方米);职工平均工资(元);旅游外汇收入(百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各地区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各地区货运量(万吨);各地区客运量(万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元);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元);城镇居民全年最终消费支出(亿元);农村居民全年最终消费支出(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外商投资总额(亿美元);税金总额(万元);利润总额(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

四、统计分析

本文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一)对原始数据的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1、KMO检验与Bartlett球度检验(见表1)。KOM值是用于比较观测相关系数值与偏相关系数值的一个指标,其值越逼近于1,表示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本样本的KOM值为0.792,适合因子分析,而且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而且,Bartlett球度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也说明适合因子分析。

2、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利用SPSS提取了三个因子,因为未经旋转的载荷矩阵中,因子变量在许多变量上都有较高的载荷,为了使因子更具直观含义,所以运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旋转。因子1包括年底人口数、就业人员、职工人数、地区生产总值、房屋住宅销售面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地区货运量、各地区客运量、城镇居民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农民居民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利润总额和工业增加值,主要反映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所以可以命名为经济总量因子;因子2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商品房销售额、竣工房屋面积、职工平均工资旅游外汇收入、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外商投资总额和税金总额,反映的是全社会各方面收入情况,可以命名为收入因子;因子3只有各地区货物周转量这一个变量,这个变量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命名为经济发展因子。

3、因子得分函数。根据因子得分矩阵,可以得到因子得分函数:

(二)对综合得分数据的聚类分析

对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3-6类的聚类分析,类间距离为类间平均链锁法,样本间距离为欧式距离平方法。通过对比发现分为四类是比较恰当的,能够体现各省市经济发展的快慢情况。分成四类时:北京和上海属于第一类;江苏、浙江和山东属于第三类;广东属于第四类;其他属于第二类。我们分析不同类的地区时同样采用指标平均值。

通过分析各类均值结果,可以得出各类地区所选取的经济指标方面发展的水平情况,综合分析就可得出各类地区的发展水平。

(三)对各类进行判别分析

因为本身所选的样品就比较少,所以没有从中抽调一些分析,这样我们可以用交互验证的方法来判别聚类效果优劣(见表2)。

表2显示了交互验证结果。可以看到该判别函数的准确率为100%,交互验证的结果和自身验证的结果完全相同,因此该判别函数是较为稳定的。

五、结论

应该说本文的分析结果对于宏观地考察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对各地区制定和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是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

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因子l包含了全部信息的65.136%,这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经济总量的增长。

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的载荷较高,所以投资热问题是我们一直比较关注的;人口因素的载荷也是比较高,说明人口因素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交通运输量相关指标的载荷很大,这说明交通在经济发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从目前来看,各个城市都比较重视交通的发展。

因子2反映了一个我们现在比较关注的问题――城乡差距问题。此外,商品房和住房指标的载荷也很突出,说明2005年我国的房地产业的发展非常突出,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房地产仍然是非常热门的。

从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2005年,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是广东;其次是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发展中等的是北京、上海;其他省份发展相对比较慢。

从判别分析的结果来看,以上分类的结果是比较理想的。

地区经济分析范文5

从2007年到2012年,广西地区的生产总值在短短的5年中,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8%,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财政收入的提高。除此以外,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金融结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等多方面多出现了平稳快速的增长,最多的年均增长为51.9%,最少的年均增长也达到了18.3%。这种经济数据的增长和翻番,说明了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良好,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市场前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省市官员的管理下,企业的发展有了良好的保障和基础。通过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在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为社会贡献了GDP,促进了广西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随着一批大型工业园区的建成,广西地区在冶金、石化、机械等关系到人民生活的产业上逐步发展和壮大,通过自主创新,打造出一批行业内领先的企业。通过道路铁路的建设,为地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建立桥梁,圆满完成西气东输等国家的战略实施建设。由于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广西地区的农牧业是支柱型产业,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农牧业的发展并没有减弱的趋势,相反,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产品的质量和销量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除此以外,广西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结合了文明生态的理念,通过技术上的支持和产品上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造福于子孙后代。

2.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及其选取原则

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能够充分反映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而评价指标在不同的地区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要合理的选择评价指标。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系统性和全面性,评价指标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的总体状况,满足系统论的有关观点;第二,客观性和可比性,评价指标应排除主观上的干扰,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保证经济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客观性,提高指标的横向可比性;第三,科学性和可行性,指标的制定必须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又要和当代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

3.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因子分析

3.1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

伴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分量分析法也开始不断发展,逐渐健全和完善了因子分析法,为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因子分析法是利用数学公式,对有关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在运用因子分析法时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就是确定具体的因子模型,只有确定了因子模型后,才能分析全部变量和变差,从中确定公共因子的作用大小,分析变量和变差之间的联系,这往往通过公共性大小就可反映出来。因子分析法能多元分析法的延伸,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做到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的步骤如下:

(1)建立原始数据矩阵。因子分析法是对相关矩阵进行的数学处理,必须将原始数据通过矩阵的方式反映出来。比如现有A个地区,B个评价指标,于是在建立原始数据矩阵时就需要建立 这样的矩阵。

(2)对原始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常用的转化方法有Z-scorc法。

(3)求出标准化矩阵的相关矩阵R。

(4)对相关矩阵R求解特征值,然后根据所求解的特征值确定相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

(5)计算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利用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确定主因子的个数,根据每个主因子的信息贡献率确定相应的特征数,其大小由指标间的差异确定。

(6)说明因子含义。

(7)估计因子总得分值。

(8)计算总因子得分估计值。如果总得分越高,则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就越好。

3.2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因子分析简要计算过程

对广西地区的经济数据分类计算和整理。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利用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R。R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如下表2所示。通过表2,我们可以得到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三大特征根,它们分别是6.665,1.755,1.026,选取这三个特征根时,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5.871%,满足了累计贡献率达到85%的原则,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对主分量编号,分别为F1,F2,F3,针对这三个主分量,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然后对各个因子载荷进行有关处理,比如在结构上进行简化,这样经过处理后的载荷因子在反映数据时更加明显和清楚,在提高简洁性的同时,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在表3中,主成分方差分布在0.725到0.941这个区间内,而主因子能够对这个分布情况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在主成分方差和主因子之间建立了联系,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能够及时对数据进行检验,保证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的效果。

将主因子对应下的数据和变量数据相乘,就可得到主因子的得分,分别计算F1,F2,F3的得分。然后根据各因子的信息贡献率,确定相应的加重全数,这样得到的分数就是综合因子得分,减少了因子之间因差异性造成的分数差距,提高了总得分的科学性、合理性。计算公式如下:

F=0.706F1+0.186F2+0.108F3

通过这个总得分的计算公式就可计算出因子得分和K-means聚类,为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3.3综合评分简要分析

综合总得分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表4,可以看到南宁市的总得分最高,而贵港市的总得分最低,由此可见,对于广西地区来说,南宁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最好,而贵港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法,对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分类的标准是严格按照综合得分的高低划分,在第Ⅰ类中只有南宁和柳州两个城市,作为广西的省会城市,南宁的发展受到了格外的重视,而柳州是重工业基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在第Ⅱ中,都是新兴城市和旅游城市,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第Ⅲ类,虽然具备发展潜力,但是发展步伐较上面的城市来说不是很快;第Ⅳ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与其他城市相比存在不小差距,应找到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的全面、快速、持续、健康、良好的发展。

4.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

4.1广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梯度有所变化

在广西地区,传统观念一般认为有三个社会经济发展梯度。第一梯度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第二梯度是具有工业实力,经济逐步发展的地区;第三梯度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的梯度也出现了变化。第一梯度凭借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仍然在稳步发展,第二梯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到了切入点,抓住经济增长点不放,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经济呈现迅猛发展,不断缩小和第一梯度的差距,第三梯度也找到了经济发展之路,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呈现了良好的势头。但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坑洼效应”,有关政府应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出台优惠措施,加大人才和资金的引入力度,在减小地区差异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只有这样,广西地区的整体社会经济才能发展。

4.2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搞好战略定位和措施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广西地区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放眼于未来,制定合理的战略定位和措施,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利用东引西联战略和南北钦防等战略,吸引沿海地位的企业进驻广西,一方面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引进人才,为广西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除此以外,广西应不断创新和探索经济发展的新道路,优势重点继续发展,薄弱环节及时改善,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另外,广西应注重铁路、港口、旅游、边贸这四个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全球经济迅猛发展这个契机,打造出新的广西,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提高广西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

地区经济分析范文6

关键词: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战略分析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看,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而民营经济又是县域经济的主导经济。自改革开

放以来,宜昌市夷陵区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民营经济以其灵活的机制和旺盛的生命力展示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科技进步、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民营经济已成为夷陵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宜昌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于湖北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推进现代化进程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鄂西地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一)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1、内部优势分析。(1)丰富的自然资源。夷陵区素有“矿产之乡”、“石头王国”、“桔都茶乡”之称,磷矿、石墨、花岗岩、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在省内乃至全国占有优势;盛产粮、油、烟等农产品和柑橘、茶叶、桑蚕、天麻等经济作物。此外,夷陵区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长江“三峡画廊”西陵峡,被誉为“活化石”中华鲟、震旦纪、寒武纪地址剖面标准点等,都是世界级旅游资源。(2)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08年6月底,夷陵区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共有1474家,比去年同期增长5.96%。2007年,全区民营经济缴纳税收8亿元,占全区工商税收的75%,经济总量占全区经济总量的87%。其中,9家企业被纳入全省成长型中小企业,稻花香、均瑶集团分别进入全省100家民营企业发展排头兵企业和全省100家重点中小企业。全区共有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省级以上知名品牌和名优产品17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4家,税收过千万企业16家。

2、内部弱质分析。(1)思想观念落后。表现为3个层面。在社会公众层面:由于交通条件和区域意识的限制,人们习惯于闲散的生活方式,追求小富即安,创业投资意识淡漠。在政府层面:主要是体制和管理上的落后,多头管理体制导致政出多门,民营企业主遇到问题得不到政府有效、及时的服务;政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战略规划;个人和部门利益驱使导致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在企业家层面:部分企业领导与管理人员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缺乏大局意识与长远眼光,造成企业“寿命短”、“长不大”。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储备上明显落后,存在3缺,即缺管理人才、缺技术人才、缺营销人才。(2)产业结构不合理。2007年夷陵区GDP为88.04亿元,其中3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06年的18.9∶40∶41.1调整为18.9∶41.4∶39.7,可以看出:首先,产业链短。工业结构过轻,主导产品以酒、水、奶为主,存在市场准入门槛低、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竞争激烈、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其次,工业化发展滞后,基本属于资源开发和资源加工型。再次,工业关联度低。具有一定规模和气候的企业少,产业带动力不强。最后,第三产业落后。从统计资料来看,2007年第三产业发展不升反降。从所占比例分析,第三产业发展落后、缓慢。(3)要素制约。一是土地要素。目前,未利用土地只有12894.6公顷,仅占总面积的3.77%。二是资金要素。融资渠道不畅,企业发展缺乏资金。由于民营企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优质企业偏少,形成了企业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境地。三是信息要素。缺乏集中、有效的信息渠道,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缺乏沟通的渠道。

(二)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1、机遇。(1)区域发展加快。随着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及世界旅游名城的步伐,广泛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主动涌入,招商引资工作将得到进一步推动,此外,夷陵区作为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坝库区移民受援区,加强与对口支援地区与部门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在促进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上具有明显优势。(2)政策环境改善。近年来,夷陵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和优惠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确立了政策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如加快现代农业、工业等优势产业发展,提升房地产业、旅游业、商贸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的政策。

2、威胁。(1)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由于能源危机与次贷危机的影响,国家加紧加大调控力度,土地供应审批日趋严格、金融调控越来越紧,宏观发展环境进一步紧缩。(2)周边县市高速发展的挑战。市辖区内的宜都、枝江、犭虎亭,省内的潜江、仙桃、大冶等周边县(市、区)咄咄逼人的高速发展态势,对夷陵区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挤出效应”。夷陵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固定资产增长速度、社会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长速度、效益指标和环境保护投资等方面与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

二、鄂西地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根据夷陵区的实际情况,发展县域民营经济应坚持大中小并举,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重,农村城镇兼顾,优先发展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以点带面,滚动发展的原则。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

(一)在规模上做大做强,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块状经济”

县域民营经济要依托县域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形成“块状经济”的区域特色产业,带动规模经济、知识扩散、技术创新等诸多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效应。像浙江义乌小商品、宁波家电、温州皮鞋、嵊州领带等“块状经济”很值得中西部地区县域民营企业学习。要坚持增量优化与存量调整相结合、资本运作与科学管理相结合,集中力量扶持一批民营企业壮大规模、提高素质,引导民营企业尤其是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实施低成本扩张,尽快形成规模经济,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二)在特色上做专做深,积极发展特色县域民营经济

县域经济的本质就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生命力主要在于自己的特色。民营经济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的区位特色和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区域板块经济,进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小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为大企业进行产品配套等方式,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民营企业群体和专业市场。同时,加强骨干民营企业和名牌产品的评选和推介工作,形成规模品牌效应。

(三)在载体建设上下大力气,推动民营经济实现聚集化发展

各类经济园区在聚集人才、引进技术、传递信息、吸引资金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平台和载体。要依托现有的经济园区,把发展县域民营经济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结合起来,搞好基础设施和各类批发贸易市场建设,吸纳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园区发展,进入批发贸易市场经营,带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和民营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四)在拓展空间上下工夫,提高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民营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各项改革过程中的推动作用,积极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承包、租赁、合资、合作、参股等途径,参与国有经济的改革重组,在盘活资产存量,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同时,也使民营企业获得发展所需的条件,取得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支持民营企业从事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社会事业、农业产业化、高技术产业的建设和经营。大力发展外向型民营经济,加强合作,鼓励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优势骨干企业和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稳步走出省门、国门,进行跨区域投资,扩大市场空间,挖掘发展潜力。

三、鄂西地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战略措施

(一)构建有力的外部环境支持系统

1、优化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在完善基层政府行政职能基础上,改革审批制度、简化审批手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优化法制环境,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健全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设立民营企业法律援助机构。加强法制监督,加大对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三乱”等不良作风问题。优化市场环境,整顿市场秩序。坚决取缔走私贩私、制假售假、侵权盗版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活动,规范民营企业的经营行为。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使民营企业在税费征收、土地使用、项目技改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享受同等待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打破行业垄断,允许县域民营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承包以及租赁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

2、拓宽融资渠道,突破融资瓶颈。政府应加大对县域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针对民营企业自身特点的金融产品创新,建立多元化金融政策和金融服务体系。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积极推进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债权融资,提高县域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通过企业入股、社会筹集和政府财政支持等方式,建立贷款担保基金,完善民营企业互保联保机制。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提高民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建立适合县域民营企业特点的信用机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国家、省、市、县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意识地实行信贷政策倾斜,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对产品适销对路、信誉度高、经营业绩佳、知名度广、规模较大的县域民营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开展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质押试点,进一步培育、发展农村资本市场,推动各类资本流动和资产重组,突破民营经济的融资瓶颈。

(二)创建和谐的内部环境支持系统

1、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实现从家族化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县域民营企业提供咨询和指导,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设立县域民营企业网站,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县域民营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为职工交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费用,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明确企业家的权利与责任,强化企业监督和约束机制,逐渐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分离。逐步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民营企业真正走上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决策理性化的发展道路。

2、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综合竞争能力。有效地开展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培训,逐步提高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依托大专院校、各类培训机构和企业,重点举办法律法规、管理知识、劳动技能和专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组织企业经营者参观考察、培训深造,丰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借鉴外地的先进管理经验。面向社会引进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积极探索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模式,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实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改变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规模,全面提升县域民营企业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立凯等.湖南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EB/OL].湖南统计信息网,2007-05-21.

2、穆德俊.关于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J].经济论坛,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