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书阅读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外书阅读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外书阅读计划

课外书阅读计划范文1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场所,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至关重要。首先,在班级里进行环境布置,在教室设计一块交流展示牌,定期展示学生的读书笔记。每月进行评比,评出优秀的作品,推荐到校报上发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自从我在班级设计了交流展示牌后,我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有了很快的提升。其次,制订班级阅读计划,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给学生推荐一定量的课外读物。根据学生读过的书,举办一些读书交流会。如,“三国人物评论会”“西游故事会”“我最喜爱的故事”……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语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再次,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实行资源共享。我校的每个班级配有书橱,但基本是摆设。我在班级里举办了“课外书展览会”“人人捐一本书”等系列活动,发动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和其他同学共享,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二、选择有内涵的书籍,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但是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很多学生只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外书籍,却忽视了书籍的内涵。又因为家长给孩子阅读的东西偏重于教辅资料,使学生失去阅读兴趣,读不到真正应该读的书籍。因此,指导学生选择什么样的课外读物,帮助他们激发阅读兴趣,亦成为当前重要的话题。

首先,要指导学生选择有益,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如,根据课文来介绍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去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小学生必读书目推荐一部分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选择有趣味性的课外书。宇宙的奥秘,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海底世界的趣闻,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强烈的阅读愿望。

其次,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五年级学生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因此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合理地运用朗读、默读、速读、精读乃至背诵等方法阅读课外读物,要指导学生学会摘抄好词佳句,进行积累。要让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还要让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我们可以将自习课设计成阅读课,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早晨和中午的时间来阅读课外书。

最后,要安排恰当的阅读量。每个学生的精力是不同的,有些学生接受能力强,他们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阅读量可能要大些,内容要深些。相反,有些学生就可能少些,内容肤浅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三、家人共同阅读,打造和谐氛围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好课内的东西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看课外书;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不够重视,花大把的钱去装修富丽堂皇的客厅,舒适豪华的卧室,却不为孩子提供一个宁静温馨的阅读环境;还有的家长为孩子选书有很大的盲目性,只凭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为孩子选书,较少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意愿。针对以上问题我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来指导家长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

1.多渠道提高家长认识

通过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家长对阅读课外书益处的认识,将班级的阅读计划告诉学生家长,让家长明白课外阅读的益处。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让家长看到学生的进步,从而愿意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2.观看学生的读书成果,改变家长观念

邀请家长观看学生的“读书评论会”“我最喜欢的故事”“我最喜欢的诗歌朗诵会”等课外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让家长意识到孩子并非学好书本知识就可以了,从而支持孩子购买课外书。

3.“亲子阅读”,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

指导家长和学生进行“亲子阅读”,让孩子和家长共同进行阅读。在阅读时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在阅读时,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在阅读时,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课外书阅读计划范文2

受网上一群爱读书的朋友的影响,我决定从今年开始,带领我的孩子们一起读书。开学伊始,我制订了一系列赠书细则(学校几乎没有图书),只要达到我的某个条件,就能获得我精心挑选的图书一本。很快,全班几乎每个同学都获得了我的一本甚至几本课外书。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我精心策划的结果。可一段时间过后,我发现这些孩子对这些课外读物并不感兴趣。每次问他们课外书读得怎么样了?好看吗?有收获吗?他们总支支吾吾。许多孩子得到课外书后,随便翻几页,发现没意思就丢在一边了。我知道每个人兴趣不同,喜欢的书自然也不同。于是,我让他们将各自获得的课外书放在教室拐角处的桌子上,同学间互相交换着看。不需要任何手续,只要不把书损坏就行了。尽管如此,还是很少有人问津,一摞书孤独地躺在那儿,像是被遗弃的婴儿。都说求知欲是儿童的本能,这群孩子怎么了?百思不得其解后,我终于找到了原因:

没有阅读的习惯。全班29个孩子几乎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监护人大多文化程度很低,根本谈不上阅读引导。在学校,老师由于受自身素养、学校条件和教育功利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很少引领孩子读课外书。

阅读能力较低。他们虽然高年级了,可大多数学生阅读能力只能达到中年级甚至低年级水平。而我买的课外书大多是高年级段甚至超过这个学段的。这让他们读起来感觉很吃力,于是便失去了阅读兴趣。

轻易得到的东西不懂珍惜。为了初步实现让每个孩子至少拥有一本课外书的目标,我采取“滥奖乱发”的政策。我奖励书的标准很低,别人眼里再差的学生在我这儿都能得到一本课外书。这样轻易获得的东西,他们当然不珍惜。

以上诸多因素的合力,使这些急需精神营养的孩子错过了一生中最美妙的阅读时光。看着这群迟迟不肯走上阅读之路的“犟龟”们,我心急如焚。

寒假转眼过去,痛定思痛,带着新的计划再次上路。我将女儿小时候读的课外书全部背到学校,同时又驮去一大堆我家常年订阅的《读者》《意林》《哲思》等杂志。每周专门拿出一节课时间读书给孩子们听。每次限定3本。我总是从3本书中挑选最精彩的片段,读到最关键时戛然而止,然后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你自己阅读”。然后将书借给本周积分(有详细的积分细则)前三名的同学。前三名看完后交给排名四、五、六的同学,以此类推。不愿意看的同学跳过。全班轮完后书归还给我。每次,我还根据书的薄厚限定在每位同学手里停留的时间。到期必须下传。别说,这招还真管用。常常看到一些孩子拿到书后,总是争分夺秒地去看,常常在课堂还偷偷瞅上几眼。看来真应了那句老话:书非借不能读也。

这样每周借出去三本,虽吊起了孩子们的胃口,却无法满足大多数孩子的读书欲望了。这岂不是违背了我推广阅读的真正目的了。别急,书不够,杂志凑。凡是想读书,而此时没有书可读的孩子,可以无条件到我那借杂志一本,而一本杂志最多只能借阅两天。转眼间,我的杂志又成了抢手货。杂志属于浅阅读,阅读能力差的同学比较喜欢。常有一些同学,放学时到我那借杂志,第二天一早就忙着找我换新的。我总故作惊讶地问:“这么快?看完了?”“没有,我挑着看的。”孩子总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关系,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不喜欢的可以跳过。”其实他们怎么看并不重要,哪怕只是随便翻翻,闻闻书香的味道,总胜过整天和电视待在一起。

我简单地计算了一下,每位同学即使每周只看两本杂志,按一学期20周计算,期末结束时平均每人可以看40本,外加每周发下去的3本课外书(当然并非每个同学都看),按人均每人每月只看一本的量计算,一学期下来,每人看5本。40本杂志+5本课外书,这个量已远远超过他们前5年课外阅读量的总和。知足了!

课外书阅读计划范文3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提高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目前,有一些老师已经认识到课外阅读和写作文的重要性,但他们虽有认识,却仅仅停留在课本内容上,对于课外一些读物的涉猎却少之又少。我们知道课外阅读对于中学生相当的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曾在 2001 年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这个标准中就非常清晰地规定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数字和数目。这反映出,我国现在已经开始转变语文教学方向,即从语文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地向以语文素养为核心的教学目地转变。根据国家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课外阅读越来越重要。所以,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我们也必须响应国家的政策从思想上重视课外阅读,必须把课外阅读对中学生作文能力和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提高到一定高度上来。那么,我们如何来处理这个问题呢?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一、中学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新课改明确规定初中生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涉猎各种类型的课外读物,阅读总量不能少于260万字。这就告诉我们,以传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教学目标的旧观念必须改变,转化为以语文素养为核心教学目标的新观念。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就必然要花费许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学习上,必然会影响到课外阅读的时间与精力,同样也不利于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养成。再加上中学语文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学侧重于对教材的理解,不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影响到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态度。因此,要想把课外阅读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效结合起来,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时中学语文教师还应该与家长进行沟通,改变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消极态度。

 

二、中学语文教师要把写作作为目标与指导,以写促读

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能力较强、阅读量大的学生相对会积累更多的语言与技巧,其写作能力往往要比阅读少的学生要强。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写作作为目标与指导,以写作来促进学生的阅读。为此,中学语文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鼓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语言积累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学生写作能力有效提高的前提条件。但是学生的语言积累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单纯依靠课堂教学与学生对教材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鼓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

 

2.老师要让中学生学会精读与泛读,要把对经典的精读作为重点。我们的学生有许多的课外书籍可以读,但是,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完。所以,作为老师就必须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分别书籍,一定要让学生掌握精读与泛读,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作品,进行精读;还要指导中学生进行泛读;以此来激励中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面,扩大自己的眼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当然,老师还要锻炼中学生的阅读速度,目的是让我们的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便于有效地精读和泛读各种课外书籍。

 

三、激励学生把阅读课外书籍当作写作的基础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课外阅读是增强中学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搞得好,对于中学学生的写作有很大帮助,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很可能得力于课外阅读。”因此,我们得出,阅读课外书籍对写作的影响很大,一旦学生把阅读课外书籍看作是写作文的基础,就很有可能迅速提高写作能力。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必须在教课时指导学生将写作和阅读课外书籍连接起来,用阅读课外书籍来指导写作。我们可以利用下面的两种方式来完成:

 

1.指导学生要历练文字,把握好语言的文采和词语。文字是组成文章的基础,写好作文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把文字运用好。但是,我们要想运用好文字绝不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讲课就能实现的,必须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知识面,要阅读大量的书籍。利用阅读书籍来掌握文字的运用,利用阅读书籍来积累辞藻和词句搭配,准确地掌握词句的真正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指导学生以阅读课外书籍为基础来锤炼语言文字,着重锻炼语句和文章的文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指导学生精炼地构造文章的框架,使文章脉络清晰。写作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还包括精练的框架,清晰的脉络,这就增加了习作的难度。想要培养中学生精炼的构造文章的框架,就必须要求学生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例如:精读名家散文,通过精读,理解文章的结构框架、方法和技巧。当然,我们在读了这些名作之后要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利用模仿来提高能力。

课外书阅读计划范文4

一、推荐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刚接触课外阅读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性地向学生推荐他们感兴趣的课外书籍,把他们带入课外阅读的神圣殿堂。

开展此课题后,我发现班里学生的课外书少得可怜,而且多是作文之类的书,针对这种情况,我给班里每位学生寄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在信中,我把我的一些想法、做法告诉家长,希望家长同意以班级为单位,购置课外书,结果95%的家长都同意了。得到家长的同意后,我开始在网上精心挑选课外书籍,针对三年级孩子的特点,我挑选的书以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儿童文学为主,还有少量科普、中外名著等。这些书一到,孩子们争相阅读。每个星期结束后,我让学生把自己读完的课外书拿出来,再和别的同学交换看。

教学中,本人也经常依据教材特点,让学生以收集资料为目的,开展课外自主阅读。如在教学以“世界遗产”为主题的单元前,我让学生借助资料或网络,去搜集与我国“世界遗产”有关的资料。这一搜集过程,其实就是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一种激发和培养。

利用教材内容,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及时向学生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一课时,在课结束时,巧设悬念,小木偶拥有了人类所有的表情后,在小木偶的身上,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欲知精彩后文,请大家去借读《小木偶奇遇记》一书。学生被这一悬念激起了浓厚的兴趣,一星期后,我在班里调查,发现很多孩子已经看完了这本书,有的还正在看。

针对教材特点,向学生介绍原著,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卡罗纳》一课时,在这堂课接近尾声时,我问学生知道这篇感人的文章选自哪部书吗?学生回答《爱的教育》,我补充介绍《爱的教育》,激发阅读兴趣:(幻灯片出示)《爱的教育》这本风行全球,是脍炙人口的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使得全世界各国都公认此书为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而争相翻译出版。《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说教,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平凡的日常生活。《爱的教育》以娓娓动听的语言和生动感人的事例,启迪人们要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爱师长。这样的补充介绍,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交流感受,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

记得三年级上学期刚开展大量课外阅读时,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有一天,女儿(我班的学生之一)突然对我说 :“妈妈,我也想看《冒险小王子》(班里订阅的书籍)。”我好奇地问:“为什么突然想到看这本书呢?”她说:“因为我今天听戴文海说这本书很好看,他还讲了一些精彩的地方给我听。听了他讲后,我就迫切地想看。”听了女儿的话,我突然灵机一动,为何不让孩子们在班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呢?说干就干,拿出一节语文课,我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课外读物中的主要内容,谈你认为精彩的部分,谈自己课外阅读的感受和收获,讲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

课后,班里看课外书的身影多了,但一堂课的收效是有限的,此后我还经常举行这样的活动。有时,我也会讲讲自己的阅读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欲望。

三、树立榜样,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很容易放任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在开展本课题后,我会留意班里哪些学生课后或中午喜欢课外阅读,发现一次,我就会在班里大加表扬一次,同时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有时发现爱看书的孩子作文或小练笔写得好,我会在班里范读他的文章,并向学生灌输这都是爱读书的功劳这一思想。

课外书阅读计划范文5

一、课外阅读如此重要,那学生们是否在进行课外阅读?

1、大部分初中生经常看课外书,43%的同学平均每2周去一次书店,29%的同学每周去一次。只有6%的同学很少去书店,在被调查人中,占了小部分。说明在当今社会里,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许多学生都积极地从课外书中汲取新知识。但是,有些学生不经常看课外书,认为忙于学业、游戏,没有时间。

2、现在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面很广。体裁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小说,因为小说贴近生活,但对诗歌、散文等也有一定的阅读量;内容上,文学、历史、地理、军事,包罗万象。另外,外国名着对农村初中生吸引力较小。对中国名着、名家精品的阅读还不够一定的数量。学生接触名着的机会比较多的是在暑假中的电视剧场,阅读整部名着的人较少。

3、大部分学生是自己挑选课外书。可见,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课外读书比较理解、支持,也不会干涉孩子选书的自由。但有一部分学生的书是由家长、老师挑选,排除师长“参考”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些学生对读书缺乏主动性。学生挑选的课外书主要集中在辅导书上,否则得不到家长的支持。

二、调查结果表明:表明的现象

首先大语文教育观尚未确立。大语文教育观要求改革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建立一个课堂内外相互结合的新的语文课程体系,实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但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和教师未能真正确立这一点,对课外阅读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重课内灌输,轻课外阅读。

其次,有些学生家长往往认为课外书是“闲书”,读“闲书”是不务正业,会影响考试分数,因而对学生看“闲书”也大多持否定态度(当然,这也有唯恐学生缺乏分辨能力而误入歧途的考虑),也给课外阅读设置了障碍。即使“通情达理”的家长,这也往往局限于让学生读“作文选”之类,岂不知这不仅无益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反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

除此之外,一些学校忽视语文环境建设,没有一定的图书配备,加之社会上公共图书馆的开放率低以及影视作品的冲击等,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外阅读的开展。那么,怎样才能改变目前的现状,切实开展好课外阅读呢?

三、如何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

1、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互补作用

一方面,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自己的阅读天地,可以自由思考,自由发表见解,使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内化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从而既拓展学习的空间,积累写作的素材;同时又可以自觉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知识与方法加以实践应用--印证、对照、比较、揣摩,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形成,达到“不待老师教”的目的。

另一方面,通过课外阅读又可以促进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学习一些阅读的方法、技能等,寻求一把开启阅读天地的金钥匙,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强化课堂教学,做到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内,2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2、有助于落实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要求

语文课外阅读以其实践性、自主性的特点,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带来的不足,同时又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健全的人格,从而使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的目标共同指向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怎样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

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既具有内在联系又各自独立。因此,必须把课外阅读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进行认真的组织与科学的指导,从而实现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最优化,促进语文教育教学效率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1、制定计划,统筹安排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必须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紧密配合,统筹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包括课外阅读的目的、要求、步骤、方式、书目等,以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是开展好课外阅读的前提。

2、加强引导, 推荐书目

初中生兴趣广泛,感情充沛,但自制力不强,分辨能力较差,课外阅读上易受情感的支配,往往沉湎于武侠、言情小说,或迷恋于情节离奇的卡通读物,也有一些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缺乏读书的兴趣。

3、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培根说过,有的书浅尝即可,有的书可以狼吞虎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课外阅读的指导很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效果,浏览、精读、略读、读书笔记,必须从实际出发,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切实解决“怎么读”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而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方法的指导既可结合课堂教学进行,也可开设专题阅读方法指导课。

课外书阅读计划范文6

要改变这一状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了解原因,然后才可“对症下药”,通过调查,发现导致后进生的阅读能力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观念落后,忽视阅读 许多学生家长和学生长期忽视课外阅读,认为只要会考就好。

2.兴趣不浓,主动性差 据了解,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有部分学生甚至从不阅读课外书,把时间浪费在电视和做游戏上,缺乏阅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3.书源偏少 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学困生家里几乎没有藏书,或者没有合适的书,学校的图书室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在数量而未在质量上进行图书配备,大大影响了孩子的阅读量。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不可能读到比较多的优秀图书。

4.缺乏指导,阅读效果差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阅读时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这样一来,即使是认真读过几本书,也往往是囫囵吞枣,收效甚微

如何提高后进生阅读能力,针对以上存在的原因,下面浅谈几点做法:

一、以身作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途径之一。要想培养后进生的阅读兴趣,主要取决于老师的教学。如果老师能及时发现、奖励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优点,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听老师的课,从而爱上这门课程。要想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教学尽可能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

怎样以身作则呢?课外时间,利用语文组开展“美文诵读”和“每天一诗”的读书活动,我经常与后进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感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的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跟学困生讲自己当年读书情景,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

二、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只凭兴趣是绝对不行的。有的学生遇到生动的情节就认真地读,枯燥的就走马观花;有的学生不懂得积累,然后运用到写作上。要想阅读有效,要做到以下四点:

(1)选择适当的阅读的方式,阅读方式有精读、略读、跳读、浏览读、美读、研究读等。

(2)学会划、圈、点。

(3)不动笔墨不读书,要边读边思考。

(4)多摘录、多写体会。

三、密切配合学生坚持读书

家长要和老师互相配合,多指导学困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善于读书,多积累课外知识,在平常多引导他们要做到: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定要读完,不能半途而废;二是定时,选择的书一定要定好时间把它读完,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时间及阅读能力,制定出一个读书计划。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及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四、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

教师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减少书面练习,努力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阅读所教的课文,也可阅读课外的书报,还可每周划出一、二节课时作为阅读课,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

五、在班级设立图书角

通过调查, 发现学困生的课外书很少,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教室内设立图书角,让每位学生捐2本好书,半个学期换一次,供学生借阅。同时要经常向家长宣传让孩子多看课外书的重要性,让家长多买点课外书给小孩看。有些家长不知道买什么书,同时也为了避免买到一些不良读物对学生的影响,所以老师可以列出一些刊物名称供家长参考,使每位家长所购买的书能少而精,从而使家长花较少的钱让子女看更多的书。

六、因人而异采取相应的评价机制,展示阅读成果

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学困生也不例外。后进生性格内向的,可以适当多加提问,对其的每一滴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多多的鼓励。后进生中聪明活泼类的,可利用其爱面子这一点多加刺激。同时,根据学生的喜好,有目的地提供课外读物。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朗读比赛”、“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我的读书方法”及出黑板报、手抄报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总结读书结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