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学就业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数学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数学就业方向

经济数学就业方向范文1

数学系跨专业考研的三个方向

1、应用数学领域也是数学系的,这对学习数学的学生有利,它将来的研究方向就是利用现有的数学理论,如计算数学、数学物理等;

2、金融经济领域.这个方向容易就业,不容易考研,竞争的压力更大;如果想从事经济学研究,发奋研究,向诺贝尔奖冲击;

3、电子信息领域,可细分为两方面:1、电子领域,这个专业也是容易就业,考研也不难,因为压力比较小;2、信息领域,因为数学系的研究方向成就了信息安全的研究。

(来源:文章屋网 )

经济数学就业方向范文2

关键词:数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高就业率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出现的日益严峻的就业困难现象就是由于很多高校没有及时关注社会发展需要,不能有效结合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状况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此,数学专业的学生要想实现高就业率,就应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数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进行专业的合理设置

随着经济的社会的快速进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兴岗位和新兴行业,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些岗位和行业逐渐消失。我国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对专业目录进行了四次修订。这不但能够使得高等学校人才满足经济发展要求,而且因为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周期性,并不能及时适应社会需求,存在滞后性,所以在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矛盾。高等学校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将区域经济发展和就业作为导向,对专业结构、学科进行调整,加强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对人才培养模式加以优化,确保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升,实现较高的就业率。

数学在本质上属于基础性的学科,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从上世纪的中后期来,现代数学朝着综合性方向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应用数学在管理、工程、经贸、金融、生物学、医学、图形处理等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很多高校的数学专业都根据社会的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此专业进行了设置,比如在清华大学的数学系中进行信息和计算科学专业、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的设置等,专业设置的合理性是确保人才培养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保障。

二、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

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够对学生就业起点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确保其质量,努力提高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在通常情况下,数学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也就是所谓的低能力培养阶段和高能力培养阶段。在前两年中主要是对专业基础课进行教学,重点对数学知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讲授,确保低阶能力得到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强调知识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贯穿能力培养,其主要形式为课堂教学。而高阶能力的培养过程主要是指学生在有了一定专业基础知识以后,对其进行一定选修课的教学,使其知识框架得到丰富,在这一过程中,选取教学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师首先应对学生的个人兴趣、知识水平以及就业意向有深入的了解,确保选修课平台的完善,对不同层次学生需求加以满足,这样才能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来进行知识能力的提高培养,实现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

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从当前数学类学生的就业状况来分析,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所引人的人才的实践能力,所以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在学生的研究能力、认知能力、管理能力、教学技能、开发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教学培养的良好方式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应对学生职业意向加以考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加以培养。对于有意从事教学工作的学生,应安排一定的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除此以外,还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观摩机会,努力提高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方面的能力;对于那些有意进行深造以及从事科研的学生,应积极进行导师制,让具有丰硕研究成果的教师来对其加以指导,注重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而对于其他学生,则应积极为其联系相应的实践基地,为其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毕竟课堂的教学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所以除了在实践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锻炼和学习时间、空间以外,还应进行第二课堂的指导,比如,课外的科技活动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四、积极进行职业指导,实现毕业生的合理分流

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了大众化的教育,所以大学生也需要转变自身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地域中期望值应进一步理性,努力提高毕业生的管理能力和应用分析能力与。当前所出现的人才过剩局面在本质上属于结构性的失业,而不是所谓的绝对性失业。这样,就业指导就重要重要的意义,其不但能够满足社会个体的发展需要,而且能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应注意两方面:第一,职业指导应在学生整个大学生涯中进行贯穿,注重其实用性和科学性,确保学生能够逐步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形势以及求职的基本技巧,树立实用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第二,职业指导应突出其个性化,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其特质和个性,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完成,确保毕业生的合理分流。比如:数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从事金融行业、教育事业、IT行业、管理行业、物流业以及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等,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尽早选定就业方向、做好职业规划,并朝着目标不断努力,那么学生毕业就可实现就业。就业率的提高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其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专业设置合理,对学生能力进行多方位培养,突出职业指导,在这样对就业产生影响的多种因素中,学生综合素质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高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应积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高就业率的实现。

四、结语

在当现代社会中,对高校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数学专业的学生只有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才能在毕业时就实现就业。所以,作为一名数学专业的学生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此外,学校也应针对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及时进行学科和课程的科学合理调整,加大相关学科教学力度,使得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谢薇薇.试论高校就业率考核的利弊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7(3):117—118.

[2]丛珊珊.改革开放3眸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演变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9(4):62—64.

[3]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7(1):88—91.

经济数学就业方向范文3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收费的并轨和大学的持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国外,上世纪40年代初以来,数学尤其是应用数学的一些思想和方法受到了重视和发展,到上世纪后期,数学作为一门技术已经从国防、科技、生产管理、政府管理、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后台走向前台,许多应用数学软件(如,Mathematica,Matlab,SAS等)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使得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地位在生产实际、科研以及经济管理等领域中越来越重要。我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继2000年开始数学学科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招生后,在2005年开始数学学科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招生的,而这时扩招后的就业压力刚好显得十分明显,所以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还需要适应就业的需求。作为工科院校,我们不能沿用上世纪80年代数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必须探索在新形势下的培养模式,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环节、动手能力、实际技能的训练与培养,真正体现出数学不只是一门重要的理论学科,而且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实际的技术,即探索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方法。在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实践、重视应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共识下,根据我校的实际,借鉴已有的经验[1-3],确定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专业培养模式的定位为一个基础,两个发展方向:即培养学生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这里既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统计,近世代数等经典的数学理论,也包括运筹学,数学建模,优化算法设计,离散数学等现代应用数学基础理论,依此作为两个发展方向的强有力的支撑;在方向的选择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取软件工程方向或数理统计与金融方向:在软件工程方向通过开设数据库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课程和相应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开发研究能力;在数理统计与金融方向通过开设现代统计分析,西方经济学,保险学与保险精算,银行货币学,数理金融等课程及相应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用现代数学理论与方法处理金融领域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该专业开设数学软件实验的课程,开设加强学生数学软件使用能力的实验课程,力求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模式与培养计划

根据专业模式与方向的定位和学校培养计划的总体部署,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按照适应学科理论与专业方向理论、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培养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和实践环节五部分。通识教育主要是科学与文化、公民与社会、民主与法制、文学与艺术类对全校所有专业都要求的能力的培养,这里既包括了文化艺术修养、公民法制意识的培养,也包括了外语、计算机使用能力的培养,也是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普遍要求,特别在新的计划中把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对人才的普遍要求,把数学建模课也列入通识教育的范畴;学科基础课主要包括经典的数学理论,主要是从事相关专业的必备的理论基础和必备的素养,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经典的三基,以及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计算方法、运筹学几门应用数学基础,以培养学生数学理论和数学应用的基础;专业基础主要根据专业方向的要求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和随机过程等软件工程和数理统计与金融两个方向都需要的基础;专业方向课分别包括了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软件工程方向的前沿课程和现代统计分析、西方经济学、银行货币学、数理金融等数理金融方向的现论;同时还开设了近世代数、泛函分析、拓扑学基础等数学专业的现代基础课程,使学生的数学修养有较大的提高。然后再经过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及课内实验与独立开设的实验等相应的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达到既有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又有软件工程方向或数理统计与金融方向的必要知识,还具有应用数学方法的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以及较熟练的使用数学软件和必要的外语交流能力。据此,我们对2005版的培养方案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先后形成了2006版、2008版、2011版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计划。

三、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要实现培养出适应现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只对课程的设置进行重组,而不进行实质的改革是不够的,必须对教学的理念、教学的方法与教学的实践环节进行彻底地改革,强调大众教育与通才教育意识,尽量做到一专多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过数学的专门教育,能将数学的思想、方法用于科学技术领域,特别是软件工程和数理统计与金融领域。因此,在系统的数学知识和专业方向的教学中,应注意应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面向科技领域、面向实际生产领域,了解数学在军事科技、工农业生产、行政管理、经济经营以及金融等领域的重要作用。课程体系的改革也不应只停留在形式上,应该构成从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到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以及计算机编程求解和软件的应用、开发能力的训练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把素养、素质教育与创新意识、能力培养融于整个教学体系中。这就要求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把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融解于实际问题教学、实际案例教学之中,使得到多年实践的数学建模的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加强实践环节不应仅仅停留在计划上、口头上,而要把实践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不要只停留在课本知识的验证和实际情形的模拟上,而应该加强实践教学跟实际生产的结合,让学生到生产实际、社会实际中去调查、去学习,发现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案,特别是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我校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安排一周的认识实习,通过参过软件企业、培训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实习基地使学生对这些企业有所了解,促进学生尽快地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进而制定自己的学业规划。在大二第二学期末学生根据自己的规划选取学习方向,大三开始分方向教学,在大三第二学期末安排三周的专业实习,分方向进行,软件设计方向的学生到软件设计相关的企业、培训机构实习;数理统计与金融放行的学生到政府统计部门、保险、证券及银行等金融企业实习。在大四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企业的要求和需要,学生可以选取到就业意向的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实习时间根据需要确定,其余学生按培养计划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三周的毕业实习。这些实习环节有力地保障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实践。我们在数学和应用数学教育的基础上,选取与之有着紧密联系的两个交叉的应用学科软件设计和数理统计与金融作为专业方向,一方面是为了达到宽口径、分流培养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满足这两个领域人才对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的要求,因为要在这些领域做出开创性的工作或者解决一些目前面临的问题,没有坚实的数学基础作后盾在现在的形势下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学时的分配上,基本按照通识教育占40%,学科基础占30%,专业基础占15%,专业方向占15%,实践环节融于各部分之中,而且实践环节的学生不低于总学时的25%,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方向的教育中实践环节应有较大的比例,应避免理论教学时数过多,影响实践教学的情况的发生,在教学计划中适当地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增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学生可在所选方向上自由地选课,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长,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四、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经济数学就业方向范文4

关键词:数学类专业;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85-02收稿日期:2016-08-11

基金项目:2015校级教改重点资助项目(15JGY24)。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研究成果的检查和总结。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对某一课题做专门研究,巩固、加深、拓宽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毕业设计多数高校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设计后学生将走上工作岗位或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学习,毕业设计的完成关系到学生下一阶段的工作和学习。

一、数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大学数学类专业毕业生是指高校里以基础数学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与统计、运筹学等)为主要专业学习方向的学生,他们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着数学类专业招生、办学等关键问题。过去数学类专业因为枯燥、难学、就业面窄等原因,少有学生愿意报考。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数学已延伸至各个行业和范畴。在大学的数学学院里,除了基础数学专业,大多数还设置了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概率与统计精算、数学与控制科学等专业。数学类专业在就业和考研上有着很强的优势,如今已经成为学生高考时热衷报考的专业之一。由于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多行业和单位更青睐于数学类专业的毕业生。比如,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需要一大批懂数学的软件工程师做相应数据库开发,还有经济学的很多问题都需要用非常专业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因此数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可从事软件开发、科研数据分析、金融保险等行业。

数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看似一片光明,可实际就业情况与我们的展望有一定距离。一方面,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495万,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699万,2014年毕业生人数继续走高,达到727万,2015年应届毕业生高达750万人。全国本科毕业生普遍就业压力大,就业困难。数学类专业作为基础学科,在人潮拥挤的就业市场中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在数学类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理念上,我们更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学生虽然数学基础扎实,可从事其他行业工作时,知识储备不足,实践能力差,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不高。因此,我们要结合市场需求,在抓好数学基础教学的同时,采取对数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开展实用性强的毕业设计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实用性强的毕业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用人单位要求的相关专业知识,并使学生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具有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二、大学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1学生不够重视

被安排在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和学生找工作、考研复试的时间相冲突,学生在找工作、考研的双重压力下往往选择在毕业设计上投入较少的精力和心思。本来需要将近一个学期才能完成的毕业设计,很多学生最后都是用较短的时间拼凑而成。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写作水平低。虽然毕业设计能占据多达10个学分,并有专门指导教师负责,而且毕业设计不通过是无法获取学士学位的。从这些制度上看,学校对毕业设计是很重视的。可实际上,很少听说有学生因为论文不合格被取消毕业资格。并非学生的毕业设计都做得很好,而是如果毕业设计不及格学生就不能毕业,那就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就业率,因此老师一般不会在毕业设计上“为难”学生。学生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一般不会看论文。一是因为在时间上,毕业论文6月份才答辩,而这时学生工作基本都已经找好;二是许多单位根本就不重视论文,因为若要了解学生的理论修养,他们觉得看学生的成绩单更直接。因此,学校和用人单位的态度也是促使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度不够的因素。

2师资力量有限

我国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生源不断扩大,而教师队伍增速相对较慢。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少,而学生人数过多,有时一名教师指导学生多达二十人。指导教师精力有限,指导学生人数过多,无法对每个学生毕业设计实施有效的监管和指导。

3毕业设计实用性不强

绝大多数本科生毕业设计的题目由指导教师拟订,学生自主选择。指导教师也是从学校毕业再进入学校教书,往往没有社会实践工作的经验。尤其是数学类专业属于基础学科,毕业设计的题目往往存在过于陈旧、理论性强、与实际脱轨等问题,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学生对这些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题目,只是为了完成毕业设计而设计,为了交上毕业论文而写论文。

三、数学类专业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数学是基础学科,数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仍从事数学研究工作的只是极少数,大多数学生工作或考研都选择与数学相关的其他行业,比如计算机、保险、金融等,虽然他们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但从事其他行业工作时需要弥补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实践能力不强等缺憾。针对数学类专业学生在就业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需要构建毕业设计与就业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锻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

1加大毕业设计的宣传力度

一方面,可以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开展毕业设计动员大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毕业设计不仅对毕业成绩以及能否取得学位有影响,同时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人生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开设与毕业设计相关的系列讲座和培训,比如检索、查阅、使用文献的方法,为学生后续做毕业设计铺好路基。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毕业设计在思想上有所重视、在行动上有所准备。

2严格筛选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决定毕业设计的质量。虽然学生是毕业设计的主体,但是指导教师给出怎样的备选题目,用什么样的方式指导学生,能否给学生方向性、预见性的建议,都决定着毕业设计能否顺利地完成。因此,担任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对于学院筛选出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指导教师,一方面要求他们从选题入手,选题实用性要强。数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时可以选择学科内容的延伸,例如:利用所学最优化理论,要求学生设计出外出购物的最优路径、出外旅游的最佳路线、公交车中间间隔的最佳时间,等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建设,指导教师不仅要有高的学术水平,更要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对所指导的每一个学生认真负责。

3结合学生毕业去向有针对地开展毕业设计

从大四第一学期开始,校园招聘会和一些用人单位的宣讲会就在学校展开。到大四第二学期开学,一些学生已经签好工作,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也已经结束。可以结合学生毕业去向和研究生报考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有方向性地进行毕业设计。数学类专业学生报考经济金融方面的研究生,毕业设计的题目可选择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问题,如随机矩阵在投资组合模型上的应用、市场经济中的蛛网模型等。毕业生工作去向是银行、保险、物流业等,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也很多样,如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决策模型、货物配送的优化问题等。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根据工作行业开展毕业设计,有利于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弥补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足的缺憾。对于继续深造学习的学生,提前熟悉了解将要学习研究的方向,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4鼓励学生进行校外毕业设计

如果学生在签约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流程,学习如何把生产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与所学专业知识相联系,通过所学知识构造合理数学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校外毕业设计,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相关工作岗位,就业适应期大大缩短。校外毕业设计也存在学校监管不到位、校内指导教师对这些学生关注不够等问题。为保障校外毕业设计顺利进行,需要学校和单位及时沟通,校内指导教师、学生、单位三者密切联系,相互支持,合作完成。

5指导学生掌握一种计算工具

计算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革命时代,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大学生应该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必备的生存技能来学习。数学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不能只做纯数学纯理论的研究,而应开展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课题,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必然要用到计算机,指导学生掌握一种软件或计算工具,比如Matlab、Mathmatic、Lingo、SAS等,它们对学生继续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6团队指导共享资源

结合现有教学科研团队的人员、研究项目课题、实验优势等,组成指导毕业设计教师团队。教学团队由一名负责人和若干名指导教师组成。负责人对团队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和工作协调,指导教师对所负责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形成既分工又合作的教学圈层结构。这样的模式,既可以实现优质指导教师和教学资源共享,又能深化学生的责任观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数学类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模式的实现,在培养学生扎实数学功底的同时,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缩短就业适应期,提高高校数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艳高校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误区及解决途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0):41―45.

经济数学就业方向范文5

金融专业到底做什么

提起金融,人们常会将它与经济、货币和银行联系在一起。实际上,金融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到银行、保险、证券市场、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广义的金融,包括与货币有关的一切经济活动,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金融。说句题外话,无论是否选择这个专业,懂点金融知识也是有必要的。

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搞不清金融学和经济学有什么区别。可以这样理解,经济学比较宏观,它包括金融、国际贸易、财政、税收、保险、会计、统计等相关学科;相对而言金融学比较微观,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和运作,例如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与外汇的买卖,股票、债券、基金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和国际货币结算等。应该说,金融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学科分支,也可以说,金融学要比经济学更实用些。

学金融可不是容易的事

本科阶段金融学的主体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经营学、投资银行学、国际贸易、保险学、证券投资学、金融衍生工具、金融经济学、现代货币理论、国际货币制度概论、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实务等。

学习金融学的同学们在本科阶段除了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接受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比如分析、预测股票和外汇价格的变动,掌握时机买卖证券赚取利润的技巧等。金融学专业一般学制为四年,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学习金融学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经济学和数学。经济学为金融分析提供了最为基本的思考模式,数学则为金融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工具。比如说,经济学中有关人是理性的基本假设决定了金融分析是以主体利益或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而数学中的概率统计理论则为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很好的刻画工具。因此,学好西方经济学和高等数学(至少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是学好甚至用好金融学知识的基础所在。

如果单从纯粹的文理分科来说,大部分与金融投资有关的专业都应列入文科(财经类专业)。在很多高校里,其他财经专业的数学课程开设的是相对简单的经济数学,而金融类专业开设的则是高等数学。金融学对数学的要求可真不低,报考的时候就要了解这一点。

另外,毕业生进入证券投资、证券及保险相关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因此,良好的英语、数学基础以及计算机应用技能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对数字比较敏感,同时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学生更适合选择金融专业。需要提醒的是,从事金融工作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承担投资风险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压力。

就业前景那是没说的

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金融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到75%,是毕业三年内就业最稳定的行业之一,也是大学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

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银行及金融系统。除了商业银行、股份制商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以外,还有几大主要去向:

中山广场是大连市的金融中心

一、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些是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其局限在于,要进入这几个行业主管部门难度较大,本科生想进入很难。

二、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风险性很大的金融公司。这样的公司赚钱相对较易,短期回报较高,如果想在专业方面有所发展,有所建树,这一行业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该行业对学历的要求一般要达到硕士学历,相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个人投资管理、金融运营能力要求更高。

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等。如果有在银行、证券的从业经历,进入到金融租赁、担保行业中应该更有作为。

四、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精算是非常吃香的。

五、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六、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等。在上市公司证券部工作也是不错的,但它对财务、产业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七、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等。

想找一份好工作还需努力

中国加入WTO后,所有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都面临着外国巨型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巨大挑战。这就加大了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加大了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需求,它给予了金融专业强大的发展动力。

就业机会增多并不意味着是对所有毕业生而言,大部分机会更多的赋予了高层次的金融人才。懂外语,有丰富的金融经验的人才,特别是真正懂得国际金融和现资知识的高端人才尤其走俏。

事实上,由于连续多年考生对金融学的趋之若鹜,以及金融行业对金融本科生实用性的质疑,使得业内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已经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尤其表现在对本科生的需求上。

如果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尽量多掌握一些专业相关技能。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如果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业面会更广,就业层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

金融专业分数高

目前我国开设金融学专业的院校共有300多所,专业设置总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专门的财经院校,如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另一种是综合性大学里经济学院或金融学院下设的金融学专业,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等。另外,一些师范类院校也开设了金融专业,如华东师范大学的世界经济博士点在国内最早培养国际金融方向的博士生。

开设金融类专业的院校尽管在办学层次、培养水平、专业特色、录取批次之间都有差别,但从历年报考的情况来看,金融类专业录取分数一直是居高不下。好的专业院校大都集中在二本以上,名校的金融专业尤其难考。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吸引了许多“状元”

部分开设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辽宁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暨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清华大学、苏州大学、中山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金融学重点学科分布: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找准目标挑学校

除了院校层次和分数以外,在报考时院校的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也是不可忽视的。不同的院校,在专业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设置上,或多或少会带有自身的特点。

北京大学作为数一数二的名牌大学,金融专业非常优秀,经济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都有金融专业。

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是全校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就业方面的传统强校,学校非常注意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就业去向多为外资企业。

武汉大学的金融毕业生在申请出国深造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但由于地域所在,前往招聘的国际知名企业偏少一些。

经济数学就业方向范文6

邱宁(南京财经大学招生办老师):金融学专业与金融工程专业的区别较小,这两个专业师出同门,都属于同根生的经济学学科门类,专业基础课大体相同,都要求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和方法。但是,金融学专业历史久远,主要是研究资金融通方式、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职能与运作的专业。国内传统的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两部分,研究理论问题、质的问题较多,知识多属文科范畴。金融工程专业是金融学中的新贵。我国对金融工程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对此类人才的培养和需求显得较为迫切。2002年,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等四所大学在国内高校中首先招收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金融理论、现代数理工具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较注重数学和计算机在金融产品及衍生品技术开发、资产定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数理技术、量的问题较多。因而,金融工程专业一般只招理科生,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

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业务和管理工作;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资产定价、金融风险管理、金融产品设计等工作。

前者属工商类,后者属经济类

邱宁(南京财经大学招生办老师):财会专业与财政学专业都是财经类中带“财”字且引人注目、较为看好的专业,但两者的学科门类、培养目标等并不相同。财会专业一般指会计学、财务管理等,学科大类属于工商管理类,而财政学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大类。财会专业主要侧重于培养会计、审计、财务、投资、金融等方面管理的专门人才,就业涉及面广,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可具体到某个会计事务所,单位不论性质与大小,都有用武之地,是“吃百家饭的”。而财政学专业主要侧重于培养财政资金分配、政府预算、资产管理、资本运作、税收规划与咨询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利用财政税收来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调节收入分配,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和监督,就业面向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层面需求要多一些。从这点上来说,该专业培养的是国家税务部门的“会计”,是“吃公务饭的”。就职业特点来说,财会专业人士的特点以按部就班、忠于职守,以逻辑的头脑、对数字的敏感性而著称,性格内向些、思想保守些也无妨。而财政学专业人士的特点则在于精通税收理论与实务,在强调“核算”能力的同时,擅长灵活把握与策划财力保证、关注横向协调等方面。

前者研究基因,后者学制药

褚惠萍(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书记):南京师范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从生物技术专业延伸出来,其前身是生物技术的生物制药方向,2008年升格为生物工程专业并开始招生。这两个专业的最大区别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习与生物相关的技术知识,课程相对来说偏理论,毕业生拿理学学士学位,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的科技人才。近一半优秀学生通过保送或考研进入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继续研究生学习,也会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医药、化工、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生产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

生物工程专业偏重于生物医药方向,主要培养与生物制药领域相关的生物工程科技人才。前两年的基础课程和生物技术类似,但后两年的专业课主要与药学相关,比如药事管理、生物制药等课程,所学知识应用性更强,毕业生拿工学学士学位。毕业生能够在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等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相关产品、工艺及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工作,也可在商检、药检、药事、海关、工商、税务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前者是传统的中文系,后者高等数学、计算机等课程都要学

骆冬青(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葆嘉(南京师范大学语言科技研究所所长):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汉语言专业的区别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就是传统的中文系,在我国起步较早,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校都开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该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汉语言专业则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2001年6月成立的,国内目前只有南京师范大学开设有该专业。这门专业本应叫“语言科学与技术系”,是在当时的普高本科专业目录框架内设置的,旨在培养语言科技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汉语言专业(语言信息处理方向),但由于国家规定的专业名称中没有“语言科学与技术专业”,因此就采用了“汉语言”这个名称。该专业招收文、理科学生,一般每年招收20人左右,以理科为主。目的是用科学的手段来研究语言,以语言学为本,沟通计算机科技、应用数学和认知科学等相关学科。学生要修读语言学、计算机、认知科学、数学等专业。目前南京师范大学设有该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后培养点,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广,可以从事软件开发、网站研发方面的工作。

前者强调应用,后者注重研发

周华(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党总支书记):生物医药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制药工程专业与药学类专业的相同点在于同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就业前景好。不同点在于所属的学科门类不同,培养方向也有侧重。制药工程专业属于工科专业,学生毕业后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药学类专业属于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被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目前开设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及药物制剂四个专业方向,其中药物制剂方向的毕业生也可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制药工程专业以工程应用研究为主,专业学习主要围绕药物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药品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依托学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试点高校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打造“卓越制药工程师”。大四时,学生将进入大中型医药企业接受工程实践方面的训练。学生就业后大多进入知名药企,从事医药企业的工程技术、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等领域的工作。药学类专业偏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以新药开发为主。专业学习围绕新型药物设计制造、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新剂型开发和药品质量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依托江苏省药物研究所、江苏省中美转化医学研究院等学科平台,学生毕业后可胜任新药研发、药品质量检验及药品临床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前者偏化学,后者偏物理

徐蔡余(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主任):在研究领域方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顾名思义,是研究材料中种类非常丰富的一个大类――有机高分子材料(橡胶、塑料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水泥、混凝土材料)以及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制方法,另外本专业也着眼于一些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研制以及材料改性方面的研究,例如如何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韧性、使用寿命等。

在课程设置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四大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和设备等基本理论课程,相比较而言更偏向于化学方向,尤其是有机化学和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则有很多物理理论的课程,如固体物理、量子力学、材料物理等,比较强调对原子物理结构的认知,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物理基础和求知欲。

在就业方向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和在化工、汽车、电子、医药、航空等国有及外向型企业从事研发和管理工作,如陶氏化学、京东方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与金属材料相关的大型传统机械制造类企业(汽车、航天、船舶、重工业)、电子类制造业、建筑类行业、特种材料制造加工单位、环保检测行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一些特殊的认证类机构等。

前者强调金属的提炼,后者注重金属的使用

马立群(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冶金工程专业关注的是金属产业的前期过程,主要是从矿石中冶炼提取金属与合金,包括黑色冶金的炼铁、炼钢、轧钢和有色冶金的炼铜、炼铝、炼锌等,偏重于化学知识的运用。就业一般面向黑色冶金行业的炼钢厂、炼铁厂、设计院等,有色冶金行业的铝业公司、铜业公司等。目前冶金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很好。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关注的是金属产业的后期过程,主要是将已经提炼出的金属与合金进一步进行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形变处理和腐蚀防护,使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注重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应用的结合,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均有所涉及。就业一般面向金属、机械、汽车、化工等与金属材料相关的行业。

前者偏应用,后者重理论

张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主任):这两个专业相当于信息家族中绝代双骄的“两兄弟”,名称相近,却大不相同。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信息处理系统分析、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等方面基础知识的人才,具备通信系统、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信息处理以及航空、航天、民航等领域的专业应用技术,能够独立设计、开发专门化信息处理系统。

上一篇老人托管

下一篇对生命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