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作分析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作分析方法范文1
关键词: 电子信息系统; 兼容分析; 电波传播; 选址
中图分类号: TN9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11?0151?04
0 引 言
电子信息系统需要在某区域选址时,只有与周边原有无线电设备间互相影响最小,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工作效能,因此应充分考虑与周边原有各类无线电设备间的电磁兼容问题,通过系统间电磁兼容分析,得到有效的电子信息系统选址,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兼容工作。
对于上述电子信息系统选址的系统间电磁兼容问题,需要采用系统间电磁兼容分析预测方法[1?3],同时结合地面附近电波传播算法[4?7],对该系统间电磁兼容问题进行分析,用于指导电子信息系统选址。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及电磁波传播预测模型的电子信息系统间电磁兼容预测方法,为电子信息系统选址及系统间电磁兼容预测分析提供一种分析方法。
1 电子信息系统兼容工作分析思路
电子信息系统间兼容工作分析的基本思路为:基于电子信息系统内发射机的发射特性、接收机的接收特性、发射和接收天线特性以及选址位置等,建立用于仿真分析的数字模型;选用合适的电波传播模型和算法,结合选址位置所处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分析计算出多个电子信息系统工作时,大功率发射机在高灵敏度接收机输入端口产生的干扰信号大小;再依据电磁兼容判决准则,判断电子信息系统间的发射与接收之间是否存在电磁干扰,从而进一步得到选址优化设计方案。
若存在干扰,可以根据电磁兼容判决准则确定的最小干扰电平,计算出满足兼容工作的区域,即:发射信号从发射机开始在各方向上经过一段距离的衰减后,对于该距离以外某接收机的干扰可以忽略不计。再根据兼容工作区域进行选址优化。
2 建立电子信息系统兼容分析模型
2.1 电磁兼容判决准则
工作分析方法范文2
关键词:项目;前期工作;持续
中图分类号:E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项目前期工作是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的管理,保证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和按期竣工,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对于企业来讲,应认真制定公司发展规划,加强项目谋划,增加项目储备,同时加大项目前期投入。对于具体工作人员来讲,首先要弄清楚前期工作程序及内容,要做到心中有一盘棋;其次要注意处理好与政府主管部门等方面的关系,为项目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再次要随时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发展趋势,及早应对;另外要注意将各项工作统筹安排、合理交叉、超前进行,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一、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性
1、前期工作是防范风险和项目取得成功的保障。前期工作是一个项目的酝酿阶段,准备的越充分,以后的工作就越顺利,就能为项目的实施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反之,以后的工作越艰难,甚至无法进行。
2、前期工作是提高效率和收益的首要措施和重要保证。项目选定后,通过系统的市场调研,全面了解国内、国际市场情况,可使项目产品品种、规模定位更加准确,项目建成后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几率更高,同时也可使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的项目尽早被发现,及时调整转向,杜绝无谓投资的发生。
3、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有利于项目早上马。通过扎实的项目前期工作,提高储备项目质量,达到可研水平,可持项待批,相机而上,避免因前期工作滞后而受到国家或行业有关政策调整的限制。
二、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具体内容
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也就是项目前期决策工作,从引言中可以看出前期决策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针对项目分析和研究其可行性,这是为如何决策提供的一个主要依据。所谓可行性研究,是指在项目投资决策前,通过具体调查、收集、研究和分析拟要建设项目的经济、技术、工程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情况和详细资料,对可能拟定的所有方案包括技术和建设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专业的比较论证和技术经济分析,从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
在科学预测和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讨论和分析研究项目的建设可能性和可行性、项目的经济有效性和合理性、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从而为是否应该投资和如何投资该项目提供依据,并为项目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可靠的科学决策依据,从而为项目的开发打好基础。
三、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重在建轻前期、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没有认识到前期工作是项目建设的基础,没有前期就没有项目。
2、有的单位不清楚项目运作程序,不会或不愿意做项目前期工作,不是准备好项目等机遇,而是机遇来了找项目。有的刚有了上项目的初步想法,就急于找领导、找部门要求上项目,而不是首先认真研究相关政策,搞好可行性研究,看上去跑项目的力度很大,但前期工作没有做好,直接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有的甚至走了弯路,错失良机。
3、有的单位在前期工作中急于求成,寻求捷径。又舍不得投入前期经费。没有认识到前期经费是前期工作的必要保证,投入了前期经费,做好了前期工作,项目不一定会成功,但不投入前期经费,做不好前期工作,项目一定不会成功。
三、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方法与途径
从融资角度看,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是有效利用社会资金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中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又是项目前期工作中的重要阶段。
1、认真编制好项目建议书,做到理由充分,依据准确,基础资料全面。通过对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发展趋势及基础条件等方面进行初步的评价和研究,为项目的可行研究提供最基础的资料和数据。
2、科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避免或减少项目决策的失误,提高投资综合效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尽管因不同的项目有所差异,但以下几点是相同的:一是具有一定深度的技术内容;二是有比较详细、准确的投资费用;三是充分研究分析市场需求情况,确定项目将来经营的多种条件,预测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及其适应能力。
3、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工艺技术路线优化为主线,用经济指标进一步优化方案。
(1)不断完善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在项目的投资决策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行性研究未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国家有关部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先后做了一些规定,原国家计委和建设部于1993年4月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2版),在指导我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实现项目决策科学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前期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中,主要包括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等5项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主要存在两类问题:一是评价指标不合理,二是财务内部收益率存在局限性。另外,生产寿命期的选择对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也有一定的影响,项目生产周期越长,计算出的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就越大,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好。
(2)风险分析应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强调的重点内容。当前,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已由法规性文件予以固定下来,国内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设有风险分析专篇,而对一般工业项目的风险分析却重视不够,尤其对市场、投资以及经济效益方面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项目的影响程度分析预测不够,导致许多项目实施后实际数据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出入很大。简单地依据方案内部收益率和还款期的大小进行决策,容易导致失误,因此当前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风险分析,重视风险分析的结果是市场经济下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所必须。
(3)正确对待市场与价格的预测。对于一个具体建设项目特别是经营性项目,市场和价格是项目存在的关键。财务评价的敏感性分析中,对经济效益影响最敏感的因素无疑是产品销售价格,往往对产成品销售价格或原材料、外购外协件的采购价格稍作变化,项目就可能从不可行变成可行,一种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将使可行性研究报告变为可批性研究报告,因此,市场和价格的预测在经济评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走向和价格高低往往成为项目经济上是否可行的决定性因素,预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四、结束语
建设项目的成败主要体现在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上,项目前期工作是控制项目规模和投资的关键环节,而前期工作的重点一般放在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的决策阶段。综上所述,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中的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是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晓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设施[J].中国工程咨询,2006(12):20-21.
[2]宏江.加强政府机关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对策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10(2):23-24.
工作分析方法范文3
关键词:农垦土地;土地管理;方法
前言:目前,农民对国家关于土地相关法律法规的不了解,给土地管理工作造成不便。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农村土地权限职责划分不明,阻挠了政府对土地的管理工作。
一、土地管理工作的现状
(1)在广大农村地区,村民、村主任土地承包商等都觉得自己拥有土地所有权,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概念认识混淆不清。违法、违规用地在一些地方尤为严重,地方领导干部将利用土地审批权谋取私利,在土地的管理权据为己有,私自做主,认为自己拥有土地的审批权。私自经营土地,认为土地管理办法过于繁杂、程序繁琐、审批困难。
(2)农民不愿意交出土地,普遍认为被征土地的价格偏低。当征收土地价格与与市场价相差不大时,农民才愿意被征收土地。政府没有制定或者建立长期有效的保障机制,以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3)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政府在征地过程中,迫使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民的生活面临艰难的境地。政府没有及时补偿征地所支付给农民的费用。相关政府机构的征地政策得到没有落实和贯彻。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挪用了发给农民征地的补偿,农民在失去土地并没有得到补偿的情况下,会引发农民对政府机构的不满,给土地管理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4)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农民在逐步的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或升级,调整后的土地产值随之提高,补偿的费用也相对提高。然而土地计算方法不统一、不科学,所以不能准确的计算出土地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土地的潜在价值,对被征收的土地造成一系列的经济损失。对土地价值评审的参考因素过于简单,缺乏相关的土地价值检测标准。政府制定出的补偿标准与农业市场调整后补偿标准相差太大。导致政府相关机构对人民群众没有信服力,极大的降低了征地政策的执行和贯彻力度。
(5)土地开发缺乏科学的指导规划。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下,城市化建设会占据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的开发没有科学的指导规划,造成对土地破坏和浪费。资本的流向主导着土地的开发,土地开发商利用土地交易牟取暴利,致使商业住房、公共建设用地的价格不断飙涨。普通民众难以购买土地开发而来的商业住房,不科学规划又会造成土地闲置和浪费。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形成恶性的循环,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6)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权限划分不明确。相关土地管理办法在实际的土地管理中显得相形见拙。从国家土地直接管辖到地方间接管辖的土地,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管理问题。如土地的管理权、使用权、经营权等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合并到土地的所有者身上,土地使用权的所有者占据了管理权和经营权,将使用权扩展延伸,完全忽视了政府机构对土地的相关所有权。
土地所有权的纠纷层出不穷。如在土地的使用权方面,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同一块土地上都觉得自己拥有使用权。在相关政府机构与集体组织之间,出于土地巨大利益的关系,都想从中分一杯羹。还有开发商与开发商之间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上的纠纷。
各个政府部们之间对土地的管理审批权限交叉重叠,存在着一块土地多个部门管理,或者没有相关政府部门管理某一块土地。有些地方政府对于地区开设建设用地,收取一些不合理的费用。
二、土地管理工作的方法分析
(1)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办法,使土地得到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利用开发土地是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使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明确各个政府机构对土地的管理权限,明确土地使用权、土地经营权、土地管理权等权限的划分。
(2)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可以安排关于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讲座,走方基层调查民众对土地法律法规的了解。注重加强对土地所有权方面的的讲解,增强民众对土地各方面权限的了解与认识。增强民众对土地使用、土地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认识, 在土地审批权和土地所有权方面,国家集体意识深入贯彻到民众当中,增强义务观念,要做到在民众中达成形成土地是国家、集体所有的共性认识。为了避免执法人员违规违法,就要加强各级土地管理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政策的培训。把促进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联系起来,与时俱进。灵活运用土地政策,做好每一项土地细节管理和土地政策执行工作,让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3)制定科学使用土地的规范。在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管理等方面,应该注意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计划和安排,这些工作都属于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范畴。为了防止和杜绝建设用地无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就要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配套衔接协调工作。以免造成规划用地不科学、不合理的的规划,实行科学的管理办法,注重人性化管理规划。土地工作在保证权力的基础上,也应该履行应尽的责任,责任划分详细具体,落实到个人。
(4)依法对使用土地不法行为进行治理,防止一些社会恶意势力利用土地制造事端。落实土地租用政策,在进行土地监测管理过程中,由政府相关领导机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土地承包给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或者运作效益高的机关单位,这样收取的租金可以带来一定的回报。承包租用的土地政策还可以解决农村人口失业问题,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种植出更多优良的农产品,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促使地区民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
(5)投入更多的资金在土地的管理工作中,设置一些专门的土地管理部门。各级政府部门面临着众多的土地管理工作,应接不暇,肩负着土地管理的各项职责,每一项土地管理工作都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土地管理任务繁多的基础之上,又牵扯达经济利益问题的纠纷,给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带来的困难。所以,各政府土地管理部门,针对自身的情况,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土地管理工作。还可以组织农民成立相关的土地管理工作机构,减轻政府的土地管理工作,也可以对政府土地管理工作形成监督和促进作用。
(6)统计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土地信息,创建一套切实有效的土地管理运作机制,以适应现代化的土地管理工作。设立专门的土地管理专项基金,一方支持地方土地管理工作,一方面对地区的土地盈利上缴入库基金,由专业的人员进行资金的流动管理,并公开基金收支明细,实行透明化运作。对于土地收益的部分,主要由政府来计划安排使用,由民众来监督和评审工作。在对土地进行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可以修建农村土地种植、土地开发、土地经营的基础设施,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更好的开展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但相关政府土地管理机构,不得从中收取用于基础建设的额外费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管理工作与民众的生活、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在政府的土地管理过程中,必须保证管理工作的信息内容公开化和透明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公众参与土地的管理工作和帮助政府履行管理职责,协助政府工作。政府与人民相互配合,即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能创建出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办法和机制,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宏森.浅谈我国土地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中国科技投资,2013,(36)
[2]白璐.基于适宜性原理的河南省耕地利用强度分析[D].2010.
[3]黎世兵.时态GIS与工作流技术在城镇地籍管理中的应用[D].2010.
[4]彭利峰.胜利油田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2010.
工作分析方法范文4
【关键词】水政监察;工作内容;方法和技巧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利益看的越来越重,追求利益的行动和心理也越发强烈,于是发生了许多沿河乱搭、乱建建筑物、抢占河堤违章种植和擅自取用水资源等现象,这都对水资源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在多次禁止之后依然不见好转,这给当前的水行政执法造成了巨大的难度和产生了很多的矛盾,上面这些问题将严重危害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怎样进行水政监察工作,能够让水行政执法工作可以更加符合新时期的发展,能够构建和谐水利建设,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更加快速的向前发展,是当前水行政执法者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水政监察工作的方法与技巧就非常重要,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讲解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技巧,来解决问题和矛盾,下面就水政监察工作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水政监察工作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水政监察工作必须要能够科学严格的执行科学发展观,能够依照我国的基本国策要构建和谐水利,牢固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的宗旨,要能够服务我国的经济建设,为我国能够高效快速的发展为主要内容来展开工作。水政监察工作通常要做好下面这三项工作,首先要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宣传教育。其次就是进行日常管理与行政工作。最后就是要申请强制执行。一般情况下我们知道管理与被管理、执法与被执法通常是一对矛盾体和互生体,是相对统一的。要求我们在管理与执法的过程中需要一步一步的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经过此种宣传和教育希望能够使的普通大众可以自觉的遵守涉水法律和法规,能够在日常巡查过程中不断的强化行政管理,将所有的违法行为与案件尽量将其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执行假如一些个人仍然屡教不改的话,而且那些严重违法和违规者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进而可以让某些人得到相应的警示与震慑作用。
二、水政监察工作要有具体的工作目标
进行水政监察工作必须要有具体的工作目标,而其最优的科学目标就是要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对水政监察工作实施合理长效管理、和谐管理、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依照此种工作的最终目标,需要制定合理有针对性的方针:标本兼治、专群结合、综合治理、长效和谐。我们在进行水政监察工作标本兼治和专群结合的工作需要从两方面来进行,首先要综合考虑到水政监察工作当前的客观环境与现实条件,而且在做具体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能够从实际出发,追求实效和稳步推进。其次要在水政监察工作过程中不断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并要在执行工作的时候要依法进行工作,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完善各项制度,能够不断对水政监察工作的执法体制进行创新,推进综合执法,能够在水政监察工作时严格执法责任,确立起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依法治水体制。
三、水政监察工作的方法与技巧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的实施水政监察工作,必须要不断的总结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找到最优的方案并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实践,能够根据实际的水政监察工作来科学合理的进行改进与完善。
1、水政监察工作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水政监察工作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对社会进行大力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普法宣传的作用,能够在舆论上一直对不法分子进行持续的打击,可以营造出一个比较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此是水政监察工作必须要重视的技巧,一定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能够在日常的水政监察工作中起到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对违法违规中那些初犯和偶犯者一定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水政监察工作者一定要注意方法,切实做好日常的水政监察工作。
2、要将水政监察工作中遇到的违法违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水政监察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所有的问题都是由小问题发展而来,因此在日常的水政监察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将遇到的一些小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事态扩大化。水政监察工作者能够在平常工作中可以见微知著,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发现的问题绝不姑息,能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对水政监察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千万不要在形成大的问题的时候再进行处理。
3、水政监察工作要善于通过多渠道、运用多手段解决问题
水行政执法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可谓是复杂多变,仅靠有限的手段是远远不够的,有些问题只有通过借助其他手段,才能够达到解决的预期目的和效果。对热点、难点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首先要进行集中处理、综合整治。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其形成的具体原因,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要善于通过办好典型案件扶正祛邪、伸张正义,打开工作局面。治乱用重典,快刀斩乱麻,对屡教不改、严重违规的人员,决不姑息迁就,坚决予以打击。
4、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根据所要解决问题的对象、地点大小环境不同,要相应地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方法。先解决重点问题,后解决一般问题;先解决新问题,后解决老问题;要注意触类旁通,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再逐步解决一类问题。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提高执法队伍素质,确保依法行政。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思想、法规、政策、纪律教育,加强与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联系,预防职务犯罪,从而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通过剖析典型案例等形式,使业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要注重研究水政执法工作的特殊规律,用以指导工作实践,逐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有效性和可预见性。
5、严格依法办事,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完善体制,健全机制
每一件案件,都要符合有关规定和程序的要求,依法办案;每一件案件,公正执法,廉政执法,都要经得起检验;每一件案件,公平执法,文明执法,都要经得起上级和人民群众对队伍素质的考验。根据水利事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增强干部职工开拓进取的团队意识,加强与上下级之间联系,积极推进综合执法和联动执法。在干部管理体制上,引入优胜劣汰、选贤任能的竞争机制,在全系统内实行干部轮岗和相互交流,以避免办腐败案、人情案,杜绝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进一步调动执法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6、水政监察工作要确保办案经费,消灭监管工作死角
增加执法机构办案经费,保障执法人员正常办案费用,彻底摆脱办利益案,消灭工作死角。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进行行政责任追究;对以权压法、说情扰法的,给予处分,使执法免受干扰,从而依法行政,维护法律的尊严,从根本上解决行政处罚到位率低的问题。
四、结束语
水利监察工作必须要注意工作的方法和技巧,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能力。水利系统应培养一支具有高度政治责任心和使命感,熟悉各类法律、精通水政业务且反应快速的水政监察队伍,使水利建设得到保障,水利工程及水利设施得到保护。对水行政处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加强对水行政执法队伍的监督制约,规范水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通过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责任和评议考核制度,明确责任、分清职责,确保执法人员执法的公正、合法和高效。
参考文献:
[1]王华中.浅谈水政监察工作的方法和技巧[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01)
工作分析方法范文5
关键词:消防;消防法;监督机构;执法;措施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new "Fire Law", fire departments responsible for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fire, fire prevention, fire protection,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organizations such as function. But as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ublic fire control work is also expanding, the fire supervision agencies will also appear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usual work, such as job responsibilities are not unified, efficiency is not high, few researchers also corrupt duty problem, therefor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f fire supervision and law enforcemen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grass-roots fire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in law enforcement,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ettlement measures.
Keywords: fire; fire law enforcement; supervision mechanis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D922.14
消防机构是国家的一支重要的行政执法力量,执法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度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对民众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影响极大。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对广大消防监督人员的工作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虽然消防监督机构执法人员在工作中一直有执法为民的意识,也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在基层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实际情况,对工作中的现状和相应解决措施进行以下探讨。
一、目前基层消防监督机构执法工作现状分析
1、基层消防监督机构执法目的不明确
在基层消防监督机构执法人员中有很多工作人员执法目的不明确,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连最根本的为谁服务的问题都不太清楚,缺泛应有的法制观念,自身的法治意识不强,对法制化建设也不太重视,在监督执法过程中,对待老百姓通常采用常见的四招“冷、硬、横、推”广大群众对此心存不满,使得各基层消防监督机构总是会接到无数次的投诉电话或举报信件。
2、基层消防监督机构执法程序不规范
基层消防监督机构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只重实体,对执法程序不够重视,操作中也不规范,有些执法人员把执法程序看作是多余的,不按正常流程办事,别人给点好处,就帮别人进行暗箱操作,在执法中不公开、不透明、不公正的手段比比皆是,还有些执法人员不但不注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有些还故意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乱收费、乱罚款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也使广大群众饱受劳苦,提及基层消防监督机构执法人员,大家都反响十分强烈,严重影响了消防监督机构执法人员在人民心中的美好印象。
3、基层消防监督机构监管力度不强
基层消防监管力度不到位。消防执法过程中长官意识太强,对于消防处罚裁量完全由他们的个人喜好来决定,滥罚现象时有发生,事后又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不能为执法过程提供有效的执法过程,容易出现错误。
二、目前基层消防监督机构执法工作问题存在的原因
1、基层监督执法人员整体素质低下
基层监督执法人员整体素质低下,无论从职业道德意识、思想水平、监督执法业务能力,还是对法律法规的认识,都与执法的实际要求相差较远,不太理解执法的精神实质。还有极少数执法人员甚至对加强执法队伍执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理不采,导致个别基层消防监督机构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制度长期没有落到实处。少数执法人员执法态度恶劣,个人实用主义态度强硬,动不动就用打、砸、罚来对待。
2、基层监督执法人员法治意识淡薄
基层监督执法人员工作面广,任务繁重,但实际执法人员严重缺编,使得执法人员在执法工作中的压力加大,有些消防监督员为了减轻自身工作压力,竟然在执法中抱着无所谓的工作态度,缺乏必要的法治意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从而导致执法效率低下,执法水平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3、执法队伍执法监督不到位
执法队伍执法监督不重视,不能很好的正确地去对待平时的监督权,没有认识到执法监督的重要性,只是做表面文章,太过重视形式,没有实质的去开展、去进行。对于基层消防监督人员往往都存在本位主义思想,即使有些地方做得不到位,上级主管部门也会尽可能的做到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导致消防执法中事后监督管理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执法监督名存实亡。
三、改进和加强基层消防监督机构执法工作的对策
1、执法为民,增强执法人员的法纪观念
在具体执法过程中,要加强执法人员的法纪意识,要有为民执法的思想,在监督执法时要以人民的意志和要求为执法标准,一切要从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切实保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以满腔的热情为人民群众服务,把人民群众的一切看成比自己的一切更重要,把人民群众的高兴和赞成看成是执法人员工作好坏的标准。再就是要执法中要坚持公正执法观念,要重视执法中的操作程序和流程,要讲究执法中的证据意识、权利保护意识和时限意识,确保消防监督执法中运用程序的规范,并改变特权思想,尊重人民群众的权益,做到公平、公正的行驶消防监督权利。
2、加强各方培训,提高执法监督水平
基层消防监督人员的监督业务水平有待加强,要因地制宜,定期进行执法培训活动。在进行各方培训时,要从基层执法人员的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去设计培训的项目和具体措施。积极开展各个岗位的培训,要做到内外结合,点面兼顾,一定不能只是任务型的,或者是走过场,而应把基层消防执法人员的培训纳入全年工作计划中去,与当时的新形势、新任务相结合,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求实,尽最大努力提高执法监督的质量和水平。再有就是要通过严格的考核标准和训练,大力提高一线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再就是要规范执法活动,严格落实各项制度的规定,从日常执法,到内务管理及执法时的言行举止都得一切从来要求。要切实抓好公共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及档案建设的工作,把一切管理和执法制度尽可能的规范起来,形成统一、有序的执法监督机构,打造严格的执法平台。
3、加强消防监督执法,确保公正文明执法
确保公正文明执法是公安基层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最根本要求,也是执法工作的生命线。面对目前基层消防监督人员对法律法规的不明确,在执法过程中又容易产生偏差,因此就要明确每一项执法程序和法律责任,确保执法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争取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严格把关,层层落实。同时,应建立健全的制度,设立警务公开栏和监督台,让群众参与监督和评议,广泛征求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并能做到公正、公平、透明的执法,杜绝违法和以法代罚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l]卢磊.浅谈如何加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 [J]. 科学之友,2012.06.
工作分析方法范文6
本文通过双证融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将职业标准与岗位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发出一套符合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针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支持职业资格认证的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将国家的职业标准与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结合起来,对高职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为广大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因此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到课程改革的范畴是必须而且是必要的。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是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这种思想源自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它是通过对现实的职业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在工作过程导向模式下,由于课程的开发是在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遵循人的“职业成长规律”——即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发展过程而开发的,这种课程开发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完成工作岗位的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这一点看,它的目标与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双证融合培养模式的目标是一致的。以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课证融合为途径推进双证制度,课程标准涵盖职业标准,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2.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始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是在内容上紧紧围绕职业活动所涉及的工作过程对课程进行重组,其开发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开发思路
课程体系开发的出发点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培养人才质量的基本规格和主要要求,是评价和检查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依据,也是深入思考教育思想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结合国情和区域经济特色,根据市场需求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以行业为依托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是指通过行业、企业专家访谈会确定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专家和专业教师按照学生的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和顺序,并对其进行描述。
学习领域转换是在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准确确定和描述所对应的学习领域,给出学习目标、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要求、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学习评价方法和基准学时要求,并将学习领域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职业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进行时间上的排列,得到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计划,完成学习领域设计。
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实施体现,是课程方案的具体化。学习情境设计的合理性要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反馈进行验证,实施一段时间要对所设计的学习情境重新整理,检查所设计的学习情境是否达到了学习领域的目标要求。同理,对学习领域的设计也需要一个不断反馈、不断调整的过程,通过具体的实施,检查所设计的学习领域是否使学生达到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中所要求的行动能力。
3.课程体系开发的步骤
3.1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信息系统开发、实施、部署、维护、使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我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主要面向“武汉?中国光谷”核心圈和武汉都市圈区域信息化服务和信息系统开发行业,并辐射全国相关行业密集地区。
3.2 职业描述
基于上述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对《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等相关职业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华中地区特别是“武汉·中国光谷”及武汉“1+8”城市圈内企业对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的岗位要求、顶岗实习学生反馈意见及毕业生调研回访、行业专家访谈会等方式确定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及职业岗位主要有四类:信息系统研发、信息系统实施部署、软件公司技术支持、信息系统管理维护。
3.3 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
通过到企业调研,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交谈,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的各个层面进行分析,得到社会、企业对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并与相关企业专家合作,参照国家相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对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描述。
3.4 学习领域设计
学习领域构建要求将典型的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处理,使其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技能系统建构过程的要求。对图1所列出的典型工作任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归纳、概括。下面以信息系统研发工作岗位为例,针对该工作过程进行学习领域设计。要胜任信息系统研发这个工作岗位,知识起点是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也需要相应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和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因此,将信息系统研发岗位学习领域分为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是完成信息系统研发的核心学习领域。当前编写程序的软件开发平台为Java和.Net两大平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Net方向作为专业学习领域的平台。根据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信息系统研发的工作过程可分为: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写程序、信息系统测试、信息系统维护六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