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

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范文1

【关键词】校园景观设计气候植被生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及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各大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对于大学校园景观的营建也愈加重视。大学的校园除了能够满足日常的教、学、研活动以外,更应该重其对环境的美化作用和生态效益。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校园可以为师生提供愉悦身心的学习环境和体验自然、生态教化国民的场所,从而提高大家的生态意识。

大学校园,早已不再仅仅是供天之骄子们学习求知的园地,它更是当代大学生们生活、娱乐、运动、交友、彰显个性的天地。一所大学的校园环境,整体景观往往是这所大学留给众人的第一印象,它可以体现出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风格,展现出学校的风貌和特色,表现出学校的整体环境建设和空间格局分布,是整个院校对外的门面,是全校师生生活、教学、科研、工作的场所,是学校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本文着重运用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到校园规划设计的工作中,探索能够适应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的思想,指导学校走“以人为本”的环境生态化,符合学校建设百年大计的新型景观型校园之路。

一、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综述

21世纪是回归自然的世纪,随着城市的进步,现代化交通的发展与城市地域不断扩张,加剧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渐渐成为了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人们渴望绿地、渴望森林、渴望回归自然,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校园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同样重视景观生态建设,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已成为今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

1、校园规划设计的特点

校园是育人的环境,它应是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它应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1]。校园规划设计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环境,使它既有视觉效果,又会使置身于此环境者产生心理联想,它尤如一个无声的课堂。在这大自然的课堂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高度的启迪感[2]。它们对学生的道德、品格、修养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中良好的教育环境、自然环境,能满足他们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心地平和、情感端正、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根据校园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功能区,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师生服务。

2、景观型校园的特点

校园建设具有学校性质多样化、校舍建筑多样化、师生集散性强及其所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各不相同等特点。校园的绿化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精心施工,才能显示出各自特色,并取得优化效果。

(1)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2)校园道路系统完善、便捷,步行空间与非步行空间关系处理得当。

(3)与学校的人文历史和发展特点相适应。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众多,其绿化除遵循一般的园林绿化原则之外,还要与学校性质、级别、类型相结合,即与该校教学、科研及实验生产相结合。

(4)能融合统一多样性的校园建筑。

校园内的建筑环境多种多样,不同性质、不同级别的学校其规模大小、环境状况、建筑风格各不相同。校园绿化要能创造出符合各种建筑功能的绿化美化的环境,使多种多样、风格不同的建筑形体统一在绿化的整体之中,并使人工建筑景观与绿色的自然景观协调统一,达到艺术性、功能性与科学性相协调一致。各种环境绿化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使整个校园不仅环境质量好,而且有整体美的风貌。

(5)生活服务娱乐设施齐全,方便师生购物与休闲。

(6)整个校园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采取先进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污染、垃圾 、污水排放等进行监控,污水、垃圾等有害物质的收集与处理符合国标。使校园内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活环境[3]。

二、景观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内容

1、规划设计思想

这是以现代社会生活和人为根本出发点,注重并探寻人与环境有通过环境景观布局,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景为主,其保健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建筑自然生成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景观型校园[4]。

2、规划设计原则

(1)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

植物是生命体,每种植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特性,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以本地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多年引种和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

(2)体现景观型学校的原则

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5]。

(3)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生态景观规划上考虑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化,空间组织与规划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的活动空间;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空间中设施的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的创造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关注人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布置景观,并赋予文化内涵的思想情感;植物配置选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各种消除疲劳的芳香植物[6],让人们在繁杂的学习间隙享受到宜人的景观环境,身心得到休养;能够利用地形、配置色块及色叶植物,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营造人性化的空间,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性发展。

三、校园景观设计的决定因素

1、气候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风向和日照时间、日照强度。这些自然界生物的能源反过来影响自然的生态,从而影响了校园景观条件。

2、植被

气候影响植被的选择和利用,每一种植物有其独特的形状、外观、颜色和质地。在研究它们的特性时把设计理念与实际的视觉效果结合起来,形成独特、适宜的景观效果。

树和草是校园景观中必不可少的。树木能加强建筑群的整体结构感,可以按其高度、形状、木质、颜色、果实和花来选择栽种,或者视地形、季节变化、树的寿命及保养的难易程度来安排。

3、环境适宜性

设计树木和草坪都要考虑生态问题。在树木的选择上要避免使用单一树种,苗圃尽量多样化。

4、校园的面积、布局与周围环境

利用景观学中的数学公式,可以合理分配场地。公式包括建筑物的预测使用空间、停车场、运动场、服务场地的面积等,根据地形进一步调整设计方案。

5、规划

景观规划设计对于具有多项任务、多种用途的校园来说,它可以防止功能不当、不合理的现象,但只要合理规划,每一种缺陷都可以避免。

6、风格

无论是校园整体景观还是局部景观,风格的选择是设计的一个决定因素。从风格上讲很少有单一形式的。各部分景观表达形式各不相同,风格上的多样性也具有教育价值。

总之,高等学校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校园景观设计是高等学校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景观设计的功效与主体建筑的功效相比,具有特殊性。校园景观设计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其独有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因此,必须以生态的理念、自然美的观点、因地制宜的思路以及将之与学校的基本建设规划设施同步进行的原则,使校园景观设计功效得以充分体现。

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范文2

1现代小区的特点和规划设计要求

1.1规模大、设备全

现代小区是由多栋、多层的群组楼体构成的,除了住宅楼以外,还需要配备相应的健身场地、超级市场和医院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以满足小区客户的休闲、娱乐、和生活需要。

1.2合理布局、统一规划

随着社会对市容关注程度的增加,以及房地产发展的要求,现代小区的规划必须要协调统一,坚持布局合理、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和综合开发的原则,这样才能让小区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保证小区的整洁美观。

1.3光照要求高

现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光照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楼层墙体可以使用彩色粉刷,窗户和阳台也更多的使用玻璃制品,以促进光照的变强、变广,这样才能满足处于阴面的人和其他植物得到充足的光照。

2现代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2.1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

现代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首要问题是对项目定位的确定,只有定位正确,才能让设计丰满起来。现代小区的组成部分主要是人,服务对象也主要是人,这就要求小区园林景观在设计规划时要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和行为感受进行充分的考虑。因此,在设计规划前期要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和特征进行全面的调查,听取用户的意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民主的作用,并在在研究调查的基础上合理设计,避免出现由于设计师的个人主观思想对设计造成影响。

2.2园林设计规划中的植物规划与配置

目前,我国的住宅小区在园林绿化方面主要包括专用绿地、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和道路绿地等。根据小区所处的地理环境选择适合生长、便于管理的植物是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设计初期,要根据小区的文化氛围对基础花草和树木种类进行确定,然后再对美观和节能等因素进行考虑。不同的设计内容要具有独特的内涵,并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规划出适合的小区园林景观。

3.应用绿化技术、提高小区的绿化面积

我国小区的绿化面积是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规划的,小区的开发商有时会为了自身利益将绿地作为商业用地使用,这就会造成小区的绿化面积减少。现代小区的园林设计规划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应用现代绿化技术,不断提高小区的绿化面积,促进小区建设朝节能型、环保型小区发展。

3现代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框架

3.1小区平面设置

园林景观设计规划包括自由式、混合式和规则式等几种。我国现代小区的楼群和道路多使用规则式的布置形式。这种形式中广场、水体、园路等设施会按照图案的形状布置,并存在一条明显的主线,这样能给人一种明快、整齐的感觉。而自由式的布局相对灵活,能够充分使用迂回的园路对居住室外空间进行分割,并通过自由的植物配置,给人活泼、自由和富含自然气息的感觉;混合式是规则式和自由式的结合,不仅布局灵活,还整齐统一。通过园林的道路、建筑、广场的布置,达到和周围楼群的协调一致。

3.2小区园路设计

现代小区的道路需要主次分明、引导性强,并方便车辆的进出和人们的行走。道路在宽度上不仅要适合交通,还要满足安全的考虑。园路规划在路面铺装和宽度上和其他小区的道路不同,并较多使用迂回曲折、线性流畅的形式分隔空间。通过小区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园林景观,同时,园路还负责连接建筑景点、花架、亭廊等各个景点的任务。另外,从游览、休闲的角度来说,园路安排要以环状为主,以避免死胡同或回头路的情况。

3.3小区屋顶生态设计

在建筑越加密集的城市中,屋顶绿化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效的空间绿化方式,通常会出现在高密度建筑群中。屋顶绿化要求建筑物具有较高的防渗透要求和承载力,因此,一般的建筑只能在中浅根系的花灌木和地被等。这基本上也能满足绿化的效果,但是在生态多样性上太过单一。如何更加高效的发挥绿化生态的作用,建立一个生态多样性的空中绿化系统,是园林景观设计者的重要课题。

3.4其他小区配套设施

小区在配套设施选择中,可以使用体现质朴、自然特点的休闲座椅,让人更加贴近自然。在空间的开合处,可以使用形式多样的铺地,以丰富小区的环境基调。在局部位置可以放置一些健身器材,以方便居民的健身锻炼需求。小区园林景观在规划设计时的功能分区要明确,各种服务设施的空间互不交叉,因此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4结束语

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范文3

(一)生态系统完善

1、加强生态优势

从整体上把握校园现状的生态优势,进行适当改造和引导后,形成一个功能合理、景观优美的新的生态构架,原有地形地貌尽可能保持,减少土方量;原有水系要有序引导疏通;原有植物,尤其是大树,尽可能保留并养护好,避免施工时的伤害。绿化的比例须达到规范要求,方能强化原有校园生态所具有之优势。

除了尽量保持原有的地形和山水态势外,随着对生态研究的扩展,天空这一元素亦被引入,“缺乏天空的生态系统是不完善的。”人们视平线前上方45度的视野内若无法看到天空,是不符合自然的生态设计。因此设计师需精心考虑教学楼及宿舍楼前方的景观生态环境。国内外著名大学的主要教学楼与宿舍区都重视室内采光与楼间距的控制,尽可能保证在主要教学楼的正南方有大面积的宽广地带,保证充足的日照及开阔的天空视野。

2、创造人工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校园

校园建设中所创造的人工景观必须与保留、改造的自然景观相呼应、协调,形成完整的大景观构架,即天人合一。

校园景观设计的出发点不应是繁复的人工堆砌,清新的空气比人工景观造型本身更有实用价值,大量供氧植物的配置令空气清新,使学生不易因缺氧而贪睡和疲惫,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校园四周应尽可能以高大植物加以围合,以植物墙遮挡校园外喧哗的社会环境,以利于内外空间的划分,适当在校园入口处点缀爬藤月季、蔷薇等开花的攀爬植物和花灌木,以色彩强化校园重点部位。坐在校园内部小游园座椅上晨读是学生的最爱,如果所看到的是广阔天空自然为最佳选择。复习疲惫时凝望天空少顷是眼科专家一致推荐的舒目良方,广阔的天空对疏解疲劳的确有神奇的妙用。小游园如坐落于高地或视野广阔之处为最佳,设计者在规划时需详细考察地形。若地形受限,小游园前方有遮挡建筑,仅能“以遮回遮”,整齐的绿篱可收束散乱的心续,但绿篱至少距离座椅三米以上,以免产生压抑。学生在自修疲惫时以凝望绿篱调节身心。绿篱若过于密实,仍会产生压抑感,在修剪上齐中有透,虚实呼应最为上乘。

(二)功能组织合理

校园的功能分区一般分为:校前区、教学区、行政区、文体区、学生生活区、教职工生活区、生态林区、湖泊水体区、科研生产区、后勤区等。

其构成形式可分为全集中型、主集中型、分散型等。校园的外部环境空间包括校前区、入口大门、功能各异的广场、庭园、人行道与车行道、山地、水面、绿地、运动场、展示场、试验场、露天剧场、屋顶平台、屋顶花园等等,其中广场、庭园、露天剧场、展示场等是流线中的“亮点”,吸引学生停留、驻足,并由点带线,引导整个流线。通过道路、广场、绿地等环境元素组织、协调、沟通、运作,对各种功能进行梳理,供学生学习、交流、生活、运动、游戏、种植、饲养、劳动。线、点、面的结合讲求丰富、变化,避免横平竖直式布局,而由各种美观多变的曲线、直线相结合,正向、斜向相搭配,产生丰富的景观视觉效果,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需求。

景观的设计完全可以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调整对同学之内心世界产生引导。在教学楼旁的景观设计必定是全校园最有序的设计,整齐修剪的林荫道,带有竖向拉伸感的植物,厚重的植物色彩,易使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受到场所精神的约束,快速进入严谨认真的学习氛围中。

(三)景观特色明显

校园应充分利用本校地形、水面的优势,并巧妙运用校园外的景观造景、借景,做到崇尚自然,独特,同时,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一定的艺术水平,具有较高思想内涵,优先人文、张扬传统文脉,并融入现代精神。

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山水地形富于变化,至今仍不失其名园风采,是学生散步读书、锻炼身体、修身养性的场所。清华大学的清华园和近春园,其中的“水木清华”和“荷塘月色”等景点,由于利用地形优势,植物配置得当,加上朱自清先生所写的“荷塘月色”名篇,成为吸引万千学子、具有无穷魅力之校园景观。

每个校园都有自己的人文历史,新建校园有自己新的奋斗目标,在景观设计上应充分彰显这些个性特色,突出校园精神。可通过景观造景如雕塑、碑刻、小品、标志物等来表现校园人文。校园小品宜简炼含蓄,留给学生多一些思索,多一些想象空间。

校园环境规划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

生态是环境景观设计永远的主题,尊重、注重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校园自然景观资源,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相互补充,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校园生态环境是最根本的原则。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实现向自然适度索取与最优回报间的平衡,共生、共荣、共存、共乐、共雅。

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中国的清华、北大,几乎所有的名校都有着令无数莘莘学子骄傲的校园环境,以校园中固有的山坡、河流、湖泊、凹地、绿地、树林等自然景观作为校园景观环境格局的构架,是建成优美校园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尽量利用原有地形和植被,少动土方,也是减少投入,获取高效益的有力手段,从而营造出一个山青水绿、天蓝云卷、草木迭翠的生态校园。校园景点宜以植物造景为主,且以乔、灌、草复层绿化为佳。

(二)延续性原则

1、与校园总体规划相吻合景观环境规划应在校园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应是校园总体规划的延伸和拓展,必须强化校园总规的原则和特色。

2、与校园建筑应有机结合,融成一体,追求建筑“长”在自然环境中的意境。

(1)内外空间交流,绿地可局部伸入室内,延伸至室内空间。

(2)制造一些通透性好的半开敞的“灰空间”,如门厅、门廊、廊架、亭阁、平台等。

(3)在硬质景观(广场、硬地、铺装等)中采用与建筑物相同或类似的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的延伸处理。

3、原有山林坡地、水面应尽量让其自然融入校园环境中,使绿色楔入校园环境,自然景观延伸到人工景观中。

4、与校园的历史文脉相延续,相拓展。

(三)人本化原则

校园的特点是学生相对单纯一一年龄、文化背景大致相同;使用规律比较简单一一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为主;组成的元素较为完整——象个小城市,五脏俱全。

校园的建筑、景观环境都必须以使用者为中心,以他们的行为作为模数和参照,形成完善、安全、舒适的、供师生学习、交流、聚散、步行休闲、文化娱乐、夜间照明及生活的系统。

1、空间分割合理

中心区轮廊明显,方位标志突出,道路直达便捷,色彩对比强烈,视线走廊通透、聚焦。

户外学习空间幽雅、安静,用植物围合成半封闭空间,有可停可歇的坐凳、亭廊、花架等设施,夜晚照明好。

2、尺度舒适、安全、方便管理

教学楼教室边南北向的植物应以低矮为主,形成宽敞明亮的采光环境。所有室外家具和设施必须符合大、中、小学生尺度和行为模式。

主、次干道分明,休闲步道1.5-2.0M左右即可。水边宜建生态性驳岸,可设缓坡草地深入水中,水深处的平台、桥梁一定要设防护栏杆(高1.10M)。如人造水池,水深宜少于0.6M为宜,水中步石为安全起见,在中、小学不宜设置。喷泉水景不宜多设,过于喧哗,且难以养护管理,运行成本也高。

3、可识别性强

由于使用者定期更换(每年都有新生入学),来访者众多,建立识别特征(易于辨认、找路)、结构特征(方向、主次等)、景观特征(主楼、雕塑、主广场等)、标识系统(指示路牌、建筑物标牌、公厕等公共设施标牌)也是必需的。

(四)人文性原则

校园景观环境应能体现各种人文精神,能最大限度地强化激励学生、教师职工的内在精神特质,潜移默化,感染人的情绪,提高人的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完善人格,保持学校蓬勃向上、清新、净美的气质。一般可运用以下方法将校园精神渗透到物化的环境之中。

1、环境风格的建立

充分利用校区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环境,创建风格浓郁的环境特色,是建立富有精神内涵的校园环境的重要方法。

2、历史环境的保护与纪念环境的创造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将这些历史反映到校园环境中,利用反映校史的建筑、雕塑、碑刻、纪念林地等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校园精神。在学校扩建和改建中,尤要注意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场所和建筑实体,并让新的空间和实体与原有空间和实体相呼应,可设置一些纪念性环境,如杰出人物、教育家的雕像、纪念园、纪念林、壁画、纪念亭、展示廊、小品等来突出文化内涵和传统精神,激励学生。

3、现代精神的融入

在设计中加入能反映现代学校教学宗旨、鼓励学生向科学高峰勇敢攀登的现代精神,体现学校前进的朝气是必不可少的,可用一些抽象的、现代感较强、质朴或现代的材料制作雕塑或标志物。

(五)景观性原则

景观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展示,运用视廊、节点、边界、路径、地标、景区、开放、半开放、闭合的空间、主要视点等相关设计元素,运用借景、组景、透景、隔景等设计手法,将天、水、气、山、地、绿引入校园,形成布局紧凑,张驰有致,富于节奏感、韵律感,简洁大方而又丰富多变、引人入胜的校园空间效果。

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范文4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求;步骤

1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要求

1.1 科学依据;在任何园林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依据有关工程项目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要求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关系到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很多,有水利、土方工程技术方面的,有建筑科学技术方面的,有园林植物的,甚至还有动物方面的生物科学问题。所以,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首要问题是要有科学依据。

1.2 社会需要; 园林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要反映社会的意识形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与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1.3 功能要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者要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活动规律和功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创造出景色优美、环境卫生、情趣健康、舒适方便的园林空间,满足游人的游览,休息和开展健身娱乐活动的功能要求。

1.4 经济条件;经济条件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依据,经济是基础。

2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步骤

2.1 接受设计任务,基地实地勘察,同时收集有关资料

设计方与业主初步接触时,要了解整个项目的概况,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特别要了解业主对这个项目的总体框架方向和基本实施内容。总体框架方向确定了这个项目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绿地,基本实施内容确定了绿地的服务对象,这两点把握住了,规划总原则就可以正确制定。另外,业主会派熟悉基地情况的人员陪同总体规划师至基地现场踏勘,收集规划设计前必须掌握的原始资料。此外,还要在总体和一些特殊的基地地块内进行摄影,将实地形状的情况带回去,以便加深对基地的感性认识。

2.2 初步的总体构思及修改

基地现场收集资料后,就必须立即整理、归纳,以防遗忘那些较小的却有较大影响因素的环节。在进行总体规划构思时,要将业主提出的项目总体定位作一个构想,并与抽象的文化内涵,以及深层的警世寓意相结合,同时,必须考虑将设计任务书中的规划内容融合到有形的规划构图中去。

构思草图只是一个初步的规划轮廓,接下去要将草图结合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补充、修改。逐步明确总图中的入口、广场、道路、湖面、绿地、建筑小品和管理用房等各元素的具置。经过这次修改,会使整个规划在功能上趋于合理,在构图形式上符合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美观、舒适。

2.3 方案的第二次修改,文本的制作包装

经过了初次修改后的规划构思,还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方案。设计人员此时应该虚心好学、集思广益、多渠道,多层次,多次数地听取各方面的建议。不但要向老设计师请教方案的修改意见,而且还要虚心向中青年设计师们讨教,往往多请教、讨教别人的设计经验,并与之交流、沟通,更能提高整个方案的新意与活力。

最后,将规划方案的说明投资(框)估算,水电设计的一些主要节点,汇编成文字部分;将规划平面图、功能分区图、绿化种植图、小品设计图、全景透视图、局部景点透视图,汇编成图纸部分。文字部分与图纸部分的结合,就形成一套完整的规划方案文本。

2.4 业主的信息、反馈

业主拿到方案文本后,一般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给予一个答复。答复中会提出一些调整意见:包括修改、删添项目内容,投资规模的增减,用地范围的变动,针对这些反馈的信息,设计人员要在短时间内对方案进行调整、修改和补充。

2.5 方案设计评审会

作为设计方,项目负责人一定要结合项目的总体设计情况,在有限的,一定的时间内,将项目概况、总体设计定位、设计原则、设计内容、技术经济指标和总投资估算等诸多方面内容,向领导和专家们作一个全方位汇报。汇报人必须清楚自己心里了解的项目情况,专家们不一定都了解。因而,在某些环节上,要尽量介绍得透彻一点,直观化一点,并且一定要有针对性。在方案评审会上,宜先将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阐述清楚,然后再介绍设计布局和内容。设计内容的介绍,必须紧密结合先前阐述的设计原则,将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作为设计布局和内容的理论基础,而后者又是前者的具体表现。两者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切不可造成设计原则和设计内容南辕北辙。

2.6 扩初设计评审会

设计者结合专家组方案评审意见,进行深入一步的扩大初步设计。在扩初文本中,应该有更详细、更深入的总体规划平面图、总体竖向设计平面图、总体绿化设计品面、建筑小品的平、立、剖面(标注主要尺寸)。在地形特别复杂的地段应该绘制详细的剖面图。在剖面图中,必须标明几个主要空间地面的标高(路面标高、地坪标高、室内地坪标高)、湖面标高(水面标高、池底标高)。

在扩初文本中,还应该有详细的水、电气设计说明,如有较大用电、用水设施,要绘制给排水、电气设计平面图。在扩初设计评审会上,专家们的意见不会像方案评审会那样分散,而是比较集中,而更具有针对性。设计负责人的发言要言简意赅,对症下药,根据方案评审会上专家们的意见,我们要介绍扩初文本中修改过的内容和措施。未能修改的意见,要充分说明理由,争取能得到专家评委们的理解。

2.7 基地的再次踏勘、施工图的设计

在园林规划设计步骤中,我们谈到过基地的踏勘。这次所谈的基地的再次踏勘,至少有了点与前一次不同:①参加人员的范围扩大。前一次是设计项目负责人和主要设计人,这次必须增加建筑、结构、水、电等各专业的设计人员;②踏勘深度的不同,前一次是粗勘,这一次是精勘;③掌握最新、变化了的基地情况。前一次与这一次踏勘相隔较长一段时间,现场情况必定有了变化,我们必须找出对今后设计影响较大的变化因素,加以研究,然后调整随后进行的施工图设计。

现在,很多大工程,市、区重点工程,施工周期都相当紧促。往往最后竣工期先确定,然后从后向前倒排施工进度。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人员打破常规的出图程序,实行“先要先出图”的出图方式。一般来讲,在大型园林景观绿地的施工图设计中,施工方急需的图纸是:①总平面放样定位图(俗称方格网图);②竖向设计图(俗称土方地形图);③一些主要的大剖面图;④土方平衡表(包含总进、出土方量);⑤水的总体上水、下水、管网布置图,主要材料表;⑥电的总平面图、系统图等。同时,这些较早完成的图纸要做到两个结合:①各专业图纸之间要相互一致,自圆其说:①每一种专业图纸与今后陆续完成的图纸之间,要有准确的街接和连续关系。

另外,作为整个工程项目设计的总负责人,往往同时承担着总体定位,坚向设计,道路广场,水体,以及绿化种植的施工图设计任务,他不但要按时,甚至提早完成各项设计任务,而且要把很多时间,精力花费在开会、协调、组织、平衡等工作。尤其是业主与设计方之间,设计方多施工方之间,设计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更不可避免。往往工程规模越大,工程影响越深远,组织协调工作就更繁重。

从这方面看,作为项目设计负责人,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设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具有极强的工作责任心和优良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更好地担当起这一重任。

2.8 施工图预算编制

严格来讲,施工图预算编制并不算是设计步骤之一,但它与工程项目本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有必要简述一下。

施工图预算是以扩初设计中的概算为基础的。该预算涵盖了施工图中所有设计项目的工程费用,其中包括:土方地形工程总造价,建筑小品工程总价,道路、广场工程总造价,绿化工程总造价,水、电安装工程总造价等。

根据本人的设计项目所得经验,施工图预算与最终工程决算往往有较大出入,其中的原因各种各样,影响较大的是: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的增减,工程建设周期的调整,工程范围内地质情况的变化,材料选用的变化等。施工图预算编制属于造价工程师的工作,但是项目负责人脑中应该时刻有一个工程预算控制度,必要时与造价工程师联系、协商。尽量使施工预算能比较准确反映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状况。事实上,某个工程的最终效果很大程度上由投资控制所决定,本人认为项目负责人有责任为业主着想,客观上因地制宜,主观上发挥各专业设计人员的聪明才智,平衡协调在设计环节中,做到投资控制。我们相信,整个工程项目建成后良好的景观效果,是在一定资金保证下,优良设计与科学合理施工结合的体现。

2.9 施工图的交底

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范文5

关键词:景观工程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7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本项目以打造滨水生活和生态休闲,以及环境优美,气氛和谐的河滨景观绿地为目标,将徒骇河建设成为时尚之河、文化之河、幸福之河。营造徒骇河世界运河文化风情走廊,以配合聊城市打造“运河古都”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升聊城特有的滨水景观特征和文化价值。

1工程概况

徒骇河位于聊城东昌府区东部,是聊城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两城一河”战略的提出,徒骇河,这条位于古城边缘的天然河流,一跃成为城市新的发展轴心。她既是城市主要的开放空间带,重要的滨水生活游憩区,更是城市最重要的生态廊道,挈领城市生态网络,提升城市景观格局。徒骇河景观工程南起南外环路,北至高速公路北,全长约17公里。一期工程从北段橡胶坝至陈口路,长度约4.4公里,本项目即对其进行规划设计。

2总体设计理念

本项目的规划主题定位为:“凤舞水城,约会世界”。以水为脉,构建城市生态网络。以滨河绿地和步道为特色景观肌理,和沿岸城区交融共生,如翔鸾舞凤,寓意吉祥美好的幸福生活。结合世界运河文化博览主题,将一系列不同主题的滨水核心空间有机串联,营造徒骇河世界运河文化风情长廊,以提升聊城独有的,时尚活力的滨水景观形象,实现河流与城市共兴。

3主要设计手法

3.1拉近

利用桥头、道路尽端等位置,开辟滨水活动空间,引导游人和附近居民到达河滨地区。

3.2推远

基本以景观带的城市滨河路为界,将机动交通隔离在景观带,在内部建立步行优先的游览系统,减少对河滨地区的压力。

3.3联系

通过主体景观节点、地形建立视线通廊,沟通景观带内的视觉联系。

3.4交融

利用水系连通处、交通干道的绿化带等,建立河流与城市之间的绿色廊道。在景观风貌的处理时与周边的城市用地统筹考虑。

4整体结构布局

结合主题定位和场地特征,本项目总体规划布局定位为“一轴两带,三区四景”。

一轴,即徒骇河水系主轴线。在保留徒骇河原有自然形态的水体空间基础上,通过水景景观线、岸线景观线、城市天际线的营造,结合水上活动,形成城市水系景观与生态主轴线。

两带,即西岸时尚人居景观带和东岸自然休闲景观带。

三区,由北至南分别为城市门户景观区、自然休闲风貌区、艺术活力运动区。通过滨河空间的分段主题设计,营造既有机连续,又各具特点的城市滨河景观走廊。

四景,即西岸的时尚水街,与东岸的河晖迎宾、巨龙小镇、艺术水岸。结合各国运河风情元素,通过功能、地标、界面、氛围等要素的处理,形成东西辉映,风情互补的标志性景观核心园区,给游客以全方位的世界运河文化体验。

5分区详细设计

5.1河晖迎宾——城市门户广场

本区域位于东岸光岳路侧,为徒骇河景观第一印象区。规划上呼应光岳路地形特点,采用大弧线的构图手法,在河滨营造一个气势恢弘,形态优美的迎宾广场,给游客以令人难忘的滨水公共空间印象。结合简约稳重的德国景观设计元素,在入口布置一系列的跌级水景、弧形柱廊、音乐广场、亲水台阶等,形成简洁大方,收放有序的景观中轴线。其中,凤城余韵——音乐喷泉表演广场是该区核心景观。

通过厚重的德式柱廊、优雅的古典灯柱、奔放的旱地喷泉,围合成一个圆形的表演舞台,以打造滨水标志性空间,满足城市庆典、政府开放日、市民活动、文娱表演等公共使用需求。

德国景观充满理性主义色彩,本区景观设计从宏观大气、理性规则的角度去把握整体。广场两侧,规划大片花田绿地,采用宁静素雅的德国风情花卉如德国鸢尾、薰衣草、矢车菊等,配合弧形树阵和灯柱,以及点状林下休憩空间,以营造令人愉悦的自然景观体验。携亲朋好友,漫步在花海草坪之间,阵阵花香拂面而过,令人心生陶醉。光岳桥两侧,阵列灯柱、规整花田、主题雕塑相互渗透,形成有节奏的阵列景观。桥右侧的动感花园则采用自由灵活的几何线条进行巧妙的组合,营造趣味游戏空间,并与滨河活动带融为一体,推动城市活力向河边延伸。

5.2时尚水街——英国风情酒吧街。

本区域位于徒骇河西侧,城市门户广场对面。利用原有青年渠及开挖的岛屿进行地形改造,形成集休闲、购物、餐饮、游乐于一体,气氛活跃,风情独具的英国时尚水街。在空间形态上,水街环水而建,与城市门户广场遥相呼应,在功能和氛围上既各具特色,又互补联动,成为整体。

在风情定位上,本区域结合西岸规划的英伦小镇,营造英伦特色的滨水休闲和生活风情,为沿岸居民提供一个时尚欢乐,闲暇舒适的滨水游憩场所。功能布局上,水街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北部为钟楼广场区,利用游客中心、商业走廊、下沉广场、滨水平台,围绕钟楼层层展开,形成特色风情广场。其中,英式钟楼为景观标志建筑,游客可在此登高远眺,徒骇河美景与水街秀色尽收眼底。中部为带状商业区。各种特色商品、时尚小店形成购物回廊,结合屋顶露台、观景天桥、戏水广场,营造热闹的,令人兴奋的时尚休闲商业氛围。南部为风情酒吧区,围绕弧形的岛屿南端,规划组团式风情酒吧群。走廊,露台,喷泉,植物,卡座,木栈道,与建筑自由穿插组合。错落有致,气氛温馨。游人们可在此彻底放松身心,享受半日闲暇时光。华灯初上,音乐悠然而起,晚风带来迷人香气,沁人心腑,使徒骇河成为欢乐之河,不夜之河。

结合水上游憩规划,在水街南部规划活力蓝湾——中心游船码头。码头对应城市道路主轴线而建,配套集散广场、码头栈桥、流动花园、景观柱阵等,形成标志性港湾景点,将西岸的水街、市民广场、滨水游步道等公共空间连为一体,并与东岸在空间形态上互相呼应,形成开阔的湖面和开合有序,简洁大气的整体空间格局。

5.3巨龙小镇——德国风情小镇园。

利用原有东昌路与利民路之间的巨龙公园,延续北段简约自然的德国景观风情元素,将本区域改造升级为一个特色鲜明的德国风情小镇园。作为规划中的德式住区配套,她营造了一个具有文化特色的,有趣味的、有活力的、自然滨水的公共环境。

在空间格局上,巨龙小镇以原公园的巨龙雕塑为中心,划分为南北两个园区。北边为德国风情小镇园,它顺着河堤路东侧修建,在设计手法上采用简约的折线布局,提取典型德国建筑与城市空间元素,特色商店、艺术广场、游戏平台、休憩草坪相互穿插,形成连续而又富有变化的滨水休闲小镇。小镇东侧为宽阔的林荫绿地,树影婆娑,自然小丘、花海草坪点缀其中,一条步道蜿蜒而过,营造天然的绿色屏障和舒适的林下活动空间。西侧则是变化多样的滨水休闲带,小型游船码头、木栈道、湿地小岛、自然水岸依次展开,形态上与岸上活动空间相互对应,环境氛围动静相间,轻松怡人。

巨龙广场南边为文化会所区,结合原有建筑,规划在南边新增文化会所,作为会议、培训、接待等的配套设施。建筑上采用提炼的德国风情元素,并通过成片林地与公共活动空间相分离。同时,本区域北部东昌路为聊城重要的城市商业街和核心交通节点,因此,在东昌桥两侧规划整洁的弧形景观带,喷泉雕塑、花田树阵,环绕河堤路展开,在提升城市交通节点景观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优美自然的主题园区入口氛围。

5.4艺术水岸——荷兰风情运动园

本区域位于徒骇河东岸,利民路与陈口路之间,原本为不事雕琢的自然河岸。作为聊城二中和周边社区重要的滨水活动绿地,本区域在尽量保持原有自然特色的同时,引入荷兰大地艺术景观元素,结合运动主题,营造了一个极具艺术氛围的运动休闲公园。

在设计构思上,本区域融合大胆而浪漫的荷兰艺术理念,采用多种自然手法,表现大地艺术景观。螺旋形的步道,盘旋于小丘而上,恰如梵高笔下那自由的花朵、奔放的云彩和蓝天,完美演绎了浪漫的大地景观。孩子们在这里或自由奔跑,或踩车滑翔,甚或滑草而下——在感受大地艺术的同时,尽情释放着欢歌笑语。

规划布局上,在滨河绿地布置带状的球场、亲水平台与活动广场,则是流畅的活动水岸,滨河绿地,小岛,木栈道巧妙穿插,形态优美自然,给市民以多样化的活动空间选择。陈口桥下,规划弧形音乐广场,延续大地艺术景观风情。点状的景观风车,顺着河岸而布,形成优美的风车阵列,如同一幅风情独特的荷兰大地艺术画卷,徐徐展开在游人面前。

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范文6

关键词:城市河湖;景观设计;生态建设;河湖规划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city modernization, the higher demand to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people also, also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on construction rivers in the city and new content, these are urgent need to the design of urban river channel design breakthrough the bottleneck,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new derivative function,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urban lakes landscape design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of lakes and rivers landscape design were discussed through several aspects of the problem, put forward the landscape of lakes in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he colleague reference.

Key words: urban lakes; Landscape desig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lakes

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自古以来,城市大多因水而起,因水而兴,也常常因水而衰,城市的发展往往与其毗邻的河流水体息息相关。人类也把河湖水系当成享受生活的一个重要元素,喜欢在水边安家落户,喜欢营造山水园林。现代社会,我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河湖水系的效益越来越明显。水系能蓄纳、排泄洪水,能提供水源,同时也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水系是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兼有环境、水利、社会等多种效益。随着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水系生态和自然景观受到严重破坏,制约了水系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功能的发挥。由于人们对城市河湖的环境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对水系的治理和建设工作蓬勃开展开来。此外,近年来河湖治理的思路和理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只考虑泄洪、输水那种单一的模式,变为考虑生态景观、亲水性、文化性等综合性问题。

1.城市河湖景观设计中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在一个城市的发展中,水利工程不仅仅是满足城市防洪和用水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美化城市并且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水利建设应以体现城市的特色风貌,反映地方文化及体现开放、发展的时代精神为规划设计的基本点,立足山水园林文化的特征创造具有时代感的、生态的和文化的景观。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应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化原则。把握人与自然的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使之具有很高的园林艺术观赏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的融合。

二是坚持自然化原则。造园方式上要依地就势,追求自然古朴,体现野趣。既要考虑到工程的要求,又要考虑景观和生态的要求,不能简单地把园林设计搬到水边来,要依照地形特点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三是坚持整体性原则。把城市河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段相互衔接、呼应,各具特色,联成整体。并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要求,建设一些与城市整体景观相和谐的河流公园,使城市河湖周边的空间成为最引人人胜的休闲娱乐空间。

2.生态建设对城市河湖景观的要求

城市河湖是以人居民为主要对象进行服务的事业。城市河湖产生的“生态效益”是从改善人体生理健康的角度服务于人类;“安全效益”是创造减灾条件为人类服务;“景观效益”是从改善人的心理机理和精神状况上服务于人类;“游憩效益”则是从改善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质量上服务人类。总的目标是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实质上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生态问题。

优质的空气、阳光、水及通风条件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21世纪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前提条件。城市综合资源的集约开发和利用, 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水因气起、气由水生,一个良好的水循环过程势必带来良好的人聚环境。建设城市生态型水环境总的来说要考虑城市河流中滨河带要能反映本地独特的景观、历史、文化、风俗;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能提供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人胜,便于人水亲近等。

3.城市河湖景观设计探索

近几年,各地都十分重视水利景观,注重把城市水利与城市旅游、城市景观结合起来,在建设上不但超越了前几十年河道整治的模式,而且树立了新的理念,把穿城而过的河道当作城市的一个亮点,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将滨河带改造成为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场所,一个令当地人骄傲的地方。如将滨河带改造成为城市的窗口,成为游人必到的景点等。按照生态水利建设要求,在水利建设特别是河湖景观设计中,以下几方面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

3.1城市水利工程建设要与城市景观建设相结合

城市水利建设中通过路堤园结合,开发沿江景观带,实行立体绿化,整治堤防滩地改善整体环境,建成带状公园,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理念,对于促进城市亲水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生态品位,打造城市景观新亮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中,要从单纯的河堤防洪功能向休闲、游览功能转换,滨河应该成为市民、游客乐意在此驻足流连的城市公共空间。基于这种理念,景观规划对沿岸新建的建筑物要作出严格控制,即建筑高度不得超过建筑离岸距离,避免出现“岸上看不到水,水中见不到岸”的状况。河岸的休闲功能对沿岸绿地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沿岸要营造多层次的绿化效果,最大限度地增加滨水绿地的景深。

另外,要考虑到河流流经地段的文化内涵差异,对其滨河带采用的景观设计的手段也应有所区别。河段流经历史建筑时,可以考虑河坡上垂柳拂水等景致;河段流经住宅小区时,应有体现“人水亲和”、“人水相依”的景致。因为市民对于河流水域及其周边空间景观的要求是多样性的,所以规划设计者必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城市河道进行整治时,应提出对景观改造的总体设想。近年来,安徽省在城市水利工程建设中十分注重与城市环境改造相结合,如合肥、芜湖、黄山等一些与水为邻的城市,以城市水利建设为突破口,借水兴城,结合旧城改造、河道整治、道路绿化和城市开发建设,不仅提高了城市防洪整体能力,而且成为提高城市品位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河势顺了,水面宽了,两岸绿了,环境美了,城市也就亮了。

3.2河流整治过程中可利用水体的多样化来美化环境

自然界的水,以它的千姿百态与各种景观协调配置,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怡情悦性都有直接的陶冶和感化作用。同时,水作为一种资源,可以用来养殖和种植各种水生物,供人们食用,又兼有观赏价值。另外,水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有其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因此,水体的质量对城市整体环境质量至关重,水域景观在旅游景观构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开阔水面的区域将会变成深受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喜好的休闲地域,并构成了开放空间与水道紧密结合的优越环境。城市水利建设中必须对水体要格外珍视,一条有代表性的河流,其重要性完全胜过一般的道路。但目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着试图将城市河道填埋,变成汽车道路或房地产开发项目。而实际上占用河道面积开发房地产所获得的暂时利益,远远低于河道风景及其环境效益带给我们的增益。因此,我们在城市水利建设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水体的开发与保护。

3.3河湖景观设计中要注重与河岸亮化、绿化设计相协调

河湖景观设计过程中,通过亮化、绿化设计和水景设计之间的互相协调,互为依托,沿河两岸的建筑在灯光的照射下,高低错落,明暗相间,显现出建筑的独特美、艺术美,增强河岸的纵深感;河边的树木、花草、小品、庭园灯烘托出河湖的恬静、温馨。在具体规划中要按照沿河两岸被照对象的特征、功能、风格、社会历史背景及环境等因素来设计亮化工程,并将植物水岸生长的自然选择规律融人其中,塑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景观。亮化后的河岸、乔木、灌木极富层次感和美感,亮化后的草坪在两岸绿树的映衬和河水的倒映下,可以产生交相辉映、水天一色的效果。另外,不时变换灯光,与水平的、静静的河岸形成强烈的动静对比,使得整个河岸的空间活了起来,充满了生气。

4.城市河湖规划与发展的建议

4.1加大河湖绿化带的建设

坚持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宏观上把握绿化的整体效果。建设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充分发挥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中观上要突出重点,特别要以居民密集、位置重要的游园、绿带为重点,精雕细刻,建成风格各异的的园林景观。微观上要在树种的选择上,注重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结合,从保护自然和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角度,充分考虑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规律,并以绿带为纽带把风格各异的游园联结起来,建设完整的带状公园。

4.2河湖设置亲水景点

充分考虑与周围自然环境相结合,加大河道周边环境的整治。在城市河湖的建设中,应增强水的亲和力,在治理过程中,结合周围环境适地设置亲水景点,让市民接触并了解自然,通过改善水边环境和创造与众不同的景观来提高城市的愉悦感。

4.3注重水文化的内涵

城市河湖建筑物的建设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创造一种成为社会象征的景观印象,利用叠水、浪花、喷泉、水幕等展示水景,增强水利工程建筑物的艺术感,保护利用古代水利工程和古老建筑物,努力保护和利用体现首都历史和传统的水利工程设施。恢复古城原有的、因改造而覆盖的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