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

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学生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语文教师经常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些浅薄的看法。

一、小学的习作教学不能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习作就是生活,既然是生活,就应该是与学生切身相关的,是他们耳熟能详的东西。现在的教材在习作设计上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课余生活”,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介绍家乡的景物”,这些习作都是要求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挖掘可写的素材,也是和学生自身息息相关的,他们自然有话说,有事写,也愿意学,愿意写。

二、习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积累、学以致用的能力

前面我们说“习作就是生活”,不错,但如何“让生活变为习作呢”?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学会积累。习作教学和阅读教学是分不开的,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并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会积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我就给班上的学生每人发一本课外阅读记录本,要求学生把自己每天所看的书上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来,三年级开始还要求学生学会写自己的阅读心得。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记录生活。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有限的,再加上年龄小,他们不可能和一个成年人一般有生活阅历,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要想让学生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这就要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经常组织学生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并养成以日记、笔记等各种方式记录的习惯,为写作积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题材。长此以往,何愁学生写作时会“无米下锅”呢?

总之,作文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事,而是要长期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而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要明确训练点,增强训练意识,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水平才会不断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树亚.让习作教学回归“儿童立场”.小学教学设计,2009(10).

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范文2

一、积极创建阅读环境,为阅读提供坚实保障

区内14个课题实验基地校分布在城市与农村,横跨城区小学、镇中心小学、村级小学三个层次(见上表)。受学校硬件、资源的影响,各基地校之间显得极不均衡。鉴于此情况,区教育局、学校大力投入图书室建设,积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坚实保障。

二、潜心研究,构建指导体系

1.开设阅读课,积极保障阅读时间。

有了阅读资源,什么时候读,这是很重要的。为充分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一是各基地校根据校情,每周开设1~2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或者利用班会活动时间作为课外阅读活动时间;二是学生自由阅读时间必须落实,减少书面作业,增加自由阅读时间,让学生充分自由地阅读课外书。

2.教研跟进,构建多形式阅读指导课型。

既然开设阅读课,教师的指导就必须跟进,以此有效保障学生阅读习惯养成和能力提高。实验中思考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为构建多种指导课型,全区、校际和基地校三大层面积极学习与探索,目前,已经成型的指导课型如下。

第一大类:课内外阅读融合课

紧紧围绕该子课题研究目标,我们在实验中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研究整合为一体,探索具有使用价值的方法与策略,让学生课内外阅读有机融合,努力实现课内得法、课外使用。因此,课内外阅读融合课成为此项研究的主打课型。该类课型根据指导目标又分为主题阅读课、“有法”的阅读课、走向作者和原文的阅读课三种小课型。

①主题阅读课。这是较常见的课型,指导教师根据教材文本在内容、形式、表现手法、抒感等方面的表达特点,确定相应主题,然后引入与主题相符的课外阅读。如航天小学陈明丽老师执教的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感受浓浓的父母之爱”主题阅读》,航天小学陈燕萍老师执教的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思乡古诗词曲”主题阅读》等。这类阅读指导课既兼顾了课内阅读教学,又将学生引向广袤的课外阅读,在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培养上发挥了较大作用。

②“有法”的阅读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练习。如北关小学肖静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课内得法,课外沿用》,北关小学刘小玲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交流》,均是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出有效的阅读方法,并在课外阅读中加以运用。

③走向作者和原文的阅读课。它的特点一般是以教材文本为出发点,激发学生阅读作者其他书籍、原文或整本书的兴趣。如航天小学向秀琼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安徒生童话故事集》,育才小学刘红、赵正凯两位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名著阅读〈三国演义〉》,北关小学程大易老师执教的六年级《鲁滨孙漂流记》等。

第二大类:课外阅读指导课

这类课型主要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切实增大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终身学习能力。该类课型根据指导目标,又分为群文阅读课、读法指导课、师生共读课、阅读赏析课四种小课型。

①群文阅读课。就是在时空有限的阅读课上,呈现与某个议题相关的多篇文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立体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进行多方面言语实践。如高桥镇十字学校骆诗梅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神话故事群文阅读》等。

②读法指导课。这种课型的重点是阅读方法指导。如笔者执教的五年级《学习阅读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同济小学帅月娟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师生共读〈雾都孤儿〉》,重在“粗读加精读”方法训练,航天小学刘正霞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看绘本,画结构,知脉络》等。

③师生共读课。如高桥镇高桥小学张华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师生共读课《笑猫日记》,航天小学潘贵强执教的四年级师生共读课《我的母亲》,航天小学段华执教的二年级《窗边的小豆豆》等。

④阅读赏析课。“欣赏”即为发现美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课型,因为可以接收到很多信息,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北关小学贺亚辉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品析》,航天小学胡应强执教的六年级《调皮的乐趣》等。

3.加强研训,保障指导体系的正常运行。

教师的研究能力直接决定了指导体系的正常运行和课题成败。因此,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极其重视师资培训,主要采取区内研讨课、交流、竞赛、“请进来,走出去”等研训形式。通过基地校、实验教师的不懈努力,我区小语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持续提升,指导体系得以正常运行,为学生课内外阅读正确导航。较大型培训活动统计如下:

三、优化阅读,展师生风采

我区“指导小学生学习语文课内外阅读方法策略体系”的建立,促进书籍成为实验教师和学生的密友。师生假期阅读、好书推介会、读书汇报展、主题读书活动、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我区学生在阅读天地中汲取营养与力量。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4月22日,同济小学课题实验班的钟亚妮同学在“书香遵义‘我与书,成长的故事’”全市电视演讲大赛中,喜获小学组第一名。这次演讲大赛是“书香遵义”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之一,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旨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培养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范文3

关键词:三年级 启蒙习作 几点尝试

前言:通过近几年对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听、说、读、写。从口头语言表述向书面语言的转变,然而,学生一方面渴望表达自己所见、所想,另一方面书面语言没有积累,想说、会说的话不知如何用文字来表达,容易产生“怎么写”、“写什么”的困惑。《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心里话、真话、实话,写自己亲身经历中所见、所闻的事情,写出对观察的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段话为我们指导三年级习作教学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我在三年级教学实践中采用看图写话和日记的形式,引导学生入手习作。下面我就三年级启蒙作文谈谈我的几点尝试。

一、看图写话引路,学写日记来尝试,写想说的话。

三年级学生生活经历较少,大多数在监护人的引领下进行活动,但是天真活泼。这样虽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形象思维仍占主体作用。如何才能引领学生发挥自我能力,我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看插图,如《灰雀》一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槐乡的孩子》一文中的孩子的劳动的场面等。找出在文中描写的词语和句子,边读边想。在家里请家长协助孩子,在看动画片的同时,适时引导。再准备一本日记本,我让学生试着在日记本上写自己每天的经历,学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新鲜事;还鼓励他们将自己喜欢的图片贴在日记本上,在图片的旁边写上一段话。

二、以日记为铺垫,丰富学生的语言。

三年级学生语言积累少,会产生怎么写、写什么而犯难。我通过学习课文重点段落,指导课外阅读,来帮助学生积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积累词句的基本技能。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在教学中,如《灰雀》一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槐乡的孩子》一文中的孩子的劳动的场面;《风筝》一文中孩子们放风筝的快乐情景等。找出在文中描写的句子,边读边想,再摘抄在日记里。在阅读过程中,摘录一些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片段,写进自己的日记本,鼓励学生背诵优美的句子和片段。早读前5分钟轮流背读自己前一天积累的句子和片段。

三、写观察日记,写所见所闻所想。

三年级的学生通常会自言自语,自得其乐,这就是他们身上富于想象的特点。孩子们的童年是梦的季节,这时候往往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孩子愿意把这些心里话说出来时,不论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小学生习作练习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小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素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引导他们在习作时要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习作中发展和提高作能力,把习作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一样东西,让学生爱写,并能通过习作正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

四、适当评价点拨,激励写日记的兴趣。

平时收看学生的日记尽管是多么幼稚、可笑,只要是真实的,我都加以表扬。因为简短的话语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说真话,诉真情”的条件,强调是什么写什么,想什么说什么,不虚假、不矫饰。激发学生写想象日记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把各学科结合起来,有机地结合想象,可以是写异想天开,学生可以畅想生活中的事物、未来等,写出自己既奇特又合理的想法和幻想。就这样,我想学生们会悄悄地爱上习作的。在进行习作教学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要我习作”转变成“我要习作”,以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和心理情感中发展提高。经过近半年的时间训练,学生的习作有了一定的起色。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总结探索,使学生的习作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倪海霞用真情浇灌习作之花——小学三年级作文启蒙教学的点滴体会《小学教学参考》

2、冯嘅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初探-新课程研究(作文教学)

3、张震跃浅谈小学三年级习作-课外阅读:中旬

4、找到窍门写活语文书里的故事——浅谈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教学-阅读与鉴赏上旬

5、浅谈如何优化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新课程(小学版)

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范文4

一、发挥舌体操在聋生语音训练中的根基作用

1.舌体操可以帮助聋生建立完整的语音体系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载体。舌体操的重要作用就是在把一个个不同的语音区别开来的同时,又把一个个相同的音联系起来,最终形成语音体。尽管有时候聋生对舌体操中的某个部位方法掌握不了,但是只要让其知道每个音之间是有区别的,他们便可以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使用各种方法把某个音和其他音区别开来,以达到发准每个音。另外,总有一部分音素,它们或者在发音部位上,或者在发音方法上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只要聋生发出和发准了其中的一个,就可以借助舌体操的归类体系推广到其他的音素,进而建立完整的语音体系。

2.运用舌体操锻炼聋生的发音器官

用舌体操来锻炼聋生的发音器官是设计舌体操的初衷。虽然聋生在训练之前也会喊一些无意义的音节,再加上吃饭、喝水等动作,发音部位也得到了锻炼。然而聋生仍然不能有意识地控制发音器官却是事实。我们在编排舌体操时就是把音素作为贯穿始终的线条,主要训练聋生正确的使用发音器官和发音方法。在分节教给聋生舌体操时,尽量让他们摆正发音部位,做好发音动作。如果暂时学不会,可先学体操,用体操动作帮助聋生做好发音动作。这样有意识地让他们正确运用发音器官,可以对发音部位的肌肉及神经控制能力有良好的锻炼。等到聋生熟练掌握之后,就可以不用意识来控制,达到自如发音的目的。另外,伴有音乐、节奏感很强、动作扩张的体操对身体锻炼也有许多好处,特别是在紧张学习之后做一遍舌体操,可以起到多重作用。[1]

二、发挥语文课堂的作用,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

语文课是聋生学习语言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精心策划教学过程,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聋生创设学习语言的环境,使聋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语言,发展语言能力。

1.设计紧凑、高效、轻松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进行的,为了不致使聋生觉得枯燥乏味,在设计每堂课时根据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聋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制订一个符合聋生认知规律的最好的教学方案。使其学得轻松,学得灵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设计有利于开发聋生多种感官功能的学习活动,调动聋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在一年级下学期时我们有意识开始培养聋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年级学的大部分是简单的一两句话,而且这些句子结构简单,句式固定。我们先隐去句式中某一成份,进行内容的替换,训练聋生学习“提问”,然后再换其他句子成份提问。经过反复的训练,调动了聋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及时引导聋生再联系实际生活说句子、写句子。三年级已进入较长的句子、句群教学,聋生能从简单的提问,发展到联系文章前后内容的提问,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聋生参与学习,学会学习,又为他们提供了表现的机会。[2]

2.在作文教学中发展聋儿的语言

学生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人生独特的看法见解,生活处处是语文,关键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并养成勤于思考动笔的好习惯。生活杂记,让学生做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收集写作素材。写身边小事,写自己的朋友、亲人。读后随笔,要求学生课外阅读边读边想,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随时记下阅读感受。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形成个性化的阅读。有感而发是聋生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聋生虽然身心缺陷,但他们的观察力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活动,让聋生感受生活、享受生活、有言要发,拓宽作文训练的渠道。让聋生在生活中,展开联想与想象,尽情放飞自己的梦想,有感而作,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3.加强课外阅读,发展聋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根本的目的是提高聋生的整体语文素质。目前,聋生课外阅读量极少,严重制约了他们说话、写话(作文)能力的培养。从三年级开始我们把重点转移到课外阅读和写句能力的培养。如果能使语言活动与聋生兴趣需要相适应,依据聋生的兴趣及个性精心设计语言活动过程,就比较容易吸引聋生产生兴趣。这是激发聋生积极主动地去感知语言现象,努力探寻和总结语言规律的必要条件。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延续,大量的阅读,对于聋生来说,既可丰富词语,又可广泛地学习语言的表达方法,提高语言能力,还可以开阔聋生的知识面,帮助他们掌握读书方法。

三、生活体验是训练口语的必经之路

生活多姿多彩,在聋生的世界里,同样有许多有趣的事、精彩的活动。在生活中对聋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基本方法有如下两种。

加强发音训练和汉语拼音的教学。生活中充分利用聋生的视觉、运动觉来进行发音说话的技能训练,进行呼吸练习、共鸣腔各种拟声语的练习等,使学生懂得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这样,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有了一个基础。汉语拼音是语言训练最起码阶段,它是学生识字正音和掌握有声语言、局面语言的工具,必须把好这一关。

视话要求做到联系反射和运用实物。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一张嘴巴。这是最生动的实物。通过发展聋生的视觉感觉性,使他们能观察说话对方嘴巴的动作,来了解别人所说的言语。这里所说“了解”是经过数百次的反复练习,使聋生从模糊的感知提升到真正的理解,教师要把所说的词语用自己嘴巴的动作充分地显示给聋生看。每一句话要完整,文理要通顺,应从整句为主,避免单音、单字,就是教名词也要用整句话。[3]

四、走“融合教育”之路,挖掘聋生的语言潜力

对有残余听力的聋生,将他们送入相应学习水平的健听学生班上课。从2006年起,我们学校相继送了8名聋生进入健听班学习。这8名聋生,在健听班上课、学习,生活、住宿时间则和聋生在一起,在健听班听(看)教师上课,剩余时间,则由我们聋教教师对其进行个别辅导。通过实践,这8名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很快,有5名聋生基本能够靠看口型用口语和我们进行对话,写出的句子比较通顺,接近于健听学生的语言。这些聋生语言能力发展的成功,充分说明了“融合教育”在聋生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今后,对部分有残余听力的学生,我们会继续走“融合教育”之路,充分发展和挖掘他们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丽君.听力障碍儿童语音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11).

[2]季佩玉,黄昭鸣.聋校语文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范文5

课外阅读兴趣阅读能力聋生课外阅读是聋校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大纲》明确规定:“要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并明确指出“要组织和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指导学生怎样阅读,检查阅读效果,举行交流活动,逐步培养他们阅读兴趣和习惯”。

课外阅读不仅可使聋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而且更有助于巩固课内学习的语文知识,不断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读写的能力,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还能使聋生获取高尚的精神生活,并学会热爱生活。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学生在课外读得越多,他就越重视一切知识,尊重智力活动,尊重教师,尊重课堂教学,也就是尊重他自己。”由此可见,作为一名特教语文老师,指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聋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对于聋生而言,阅读的目标首先是提高汉语水平,其次是获取信息和知识,达到教育熏陶的效果。教师通过直接讲解、讲故事等途径让聋生明白阅读是生存的需要,认识阅读的作用,同时以聋生感兴趣的文字材料来激发起聋生阅读欲望,让聋生爱读乐读。

选择一本适合书,对于激发聋生阅读的兴趣,往往事半功倍,老师及家长在帮助聋生选择阅读材料前,要广泛涉猎,了解聋生的喜好,确定有益其身心发展的书籍,创设阅读条件,这样聋生有书读,读得有趣有味。

聋生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不同,阅读欲望和兴趣大相径庭。教师引导聋生热爱读书,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感受作者的情感,触摸生活,发现美好的事物,陶冶情操。

只要激发聋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聋生的阅读习惯,使聋生潜心阅读,陶醉于阅读,那么就在发展聋生阅读能力上走出最坚实的一步。

二、指导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一般是学生独立阅读,但教师要注意运用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引导学生读文字书,克服“走马观花”的不良习惯。低年级的聋生可以看一些带图的字、词、简单的句子或故事情节简单的儿童读物。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文化知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应让学生多读一些书报。如果聋生到了中、高年级仍然只爱看一些带图的简单故事,对于故事的内容只是一目十行地看,这样对他们知识的汲取,获取高尚的精神生活都无济于事,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去阅读。例如,:阅读报纸,先要通看所有的版面,略知基本内容,再抓住适合自己阅读部分进行重点阅读。

2.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边读边思考。聋生阅读时爱看热闹,不能去品味文章所讲述的问题。在聋生初阅读前教师可先阅读一遍,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如果学生阅读后能较好地回答出所提出的问题,说明其做了细致深入的阅读。这样坚持下来就可使学生逐渐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帮助阅读。由于聋生听力的缺陷对于较深层次的词汇不易理解,为了提高聋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应该教会聋生使用各种工具书,如《小学生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聋生使用后,就能自行解决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拦路虎”。这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阅读水平。

4.指导学生学会记读书笔记,提高阅读质量。随着年级的升高,应该指导学生学记读书笔记、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一些不理解的片断或句子,可向老师请教。摘录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或片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另外,读后写写心得体会,这对于写作文有很大的作用。

三、推荐和指导聋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给中国的文化市场也带来了活力,图书、杂志丰富多彩,同时一些内容不健康的读物、盗版书报充斥市场,这些都制约着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别是聋生由于生理缺陷造成他们的鉴别力和分析力都较差,而模仿力却特别强,因此要向学生推荐一些内容健康,语言文字优美,有教育意义,科学知识性强的书籍。学校的图书馆要向聋生经常开放,教师、家长,都可多给他们买可读性强的书籍。同时,还要根据聋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推荐一些合适的课外读物。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可推荐些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小学生拼音报》《小葵花》《小红蕾》等报刊,中、高年级的学生可推荐文字性的图书、杂志、报纸。

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和课内学习相结合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要从课内带课外,充分发挥讲读教学对课外阅读的作用,指导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课外阅读,用课外获得的知识促进课堂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本人按整体设计教学法进行: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分段讲读、部分探究,深入理解;最后统观全文,整体理解,把握中心和表达方法。可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灵活运用此法,首先初读文章,边读边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各种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扫除障碍,从整体上先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再按顺序,逐段分析,边读边想,想想每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最后从整体上统观全文,在以上的基础上容易明确文章的中心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外阅读还与作文教学紧密配合起来。例如,三年级上学期有篇作文要求写一个熟悉的人,选择这个人的一件事,通过这件事反映这个人某一方面的优点。在学生写作文之前,向学生推荐一些写人的读物,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学习写作的方法,学生在写作文时,就觉得有章可循。

五、开展读书活动,交流心得,检查效果

为了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总结阅读收获,促进学生认真而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应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交流心得,诸如:定期进行读书笔记展览,召开小型故事会,书面性测验与合成智力竞赛或作文比赛等。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还能增长知识,交流思想,培养聋生的竞争意识。

课外阅读是提高聋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激发聋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聋生的阅读习惯,对聋生进行科学严格的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使他们运用阅读的方法去汲取更多的知识,最终发展聋生语言能力,促进聋生社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周小兵,吴门吉,王鹏.怎样教阅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三年级课外阅读训练范文6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课外阅读 有效切入 策略措施

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尤其是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它不仅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还能加深小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与感悟,找到英语学习的捷径。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外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与重视,学校作为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主战场与主场所,使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与意义。因此,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其英语学习与运用能力。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如何有效切入课外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运用英语能力,这成为目前广大英语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提出不同阅读要求

大部分学校开设英语课程主要都是在小学三年级开始的,而每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水平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一主要因素,并根据每一学段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课外阅读要求,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检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教师可以制定适宜的符合小学生感知、认知水平的课外阅读教学要求,具体如下:

起始阶段(3年级):图片辅助并提供注释,理解单词及简单句,能自行阅读简单课文。歌曲与chant等。

发展阶段(4、5上年级):通过文章上下文,猜测与推测相关单词在句中的语境意。对不重要的单词大胆跳过,让学生认识到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僻词是很正常的事,不用惧怕,勇敢地阅读下去即可。能根据阅读素材的相关内容回答与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有一定阅读速度。

提高阶段(5下、6年级):结合文章上下文,理解句子,培养学生运用英语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阅读速度有一个质的飞跃,能依据阅读素材的相关内容解决较复杂的难题,会阅读简单英语周刊。制定这些阅读要求之后,教师就能对自己所设计的阅读练习做到有的放矢,进而有助于课外阅读教学的实施与开展。

二、创设良好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小学生的课文阅读教学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由于小学生具有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强等特点,因此创设出良好的阅读情境对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及提高学生阅读效率有很大的帮助。面对小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显得十分必要。教师可以选取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阅读材料,例如将《新概念英语》中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选取那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可以首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阅读,如“怀特先生去中国做了些什么、他最喜欢的中国食物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文章学习的预热,然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场景模拟:怀特先生在吃饭的时候与服务生之间的对话。利用这种情境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情境,除了教师针对阅读材料进行场景再现,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所要展示的阅读材料以更丰富有趣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利用这种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三、建立课外阅读阵地,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吸收信息的质量与数量往往决定着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水平,成功的英语教学应当依赖于大量语言材料与语言实践。为学生建立课外阅读阵地,有益于教师课外遇到教学的切入与开展,教师可从这几方面入手:

1.利用教室建立图书角,放置各式各样的儿童英语读物或报刊(如小王子英文版),这些读物的选择应当符合这些条件:语言地道、生动有趣、简单易懂,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西方文化与人文情怀,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经验。

2.网上阅读。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注入活力,为学生建立一个英语课外阅读学习资料库,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学习与阅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的习惯。此外,教师还可建立班级QQ群或微信群,随时分享或推荐一些经典读物给学生,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魅力。

3.定期开展英语阅读活动,对学生近期的阅读成果及阅读经验做一个及时评价与肯定,鼓励学生继续阅读,让学生在教师与学生的肯定中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让学生轮流讲述或朗读自己感兴趣的小故事或小短文,编写英语周报等,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与学习中深深地爱上课外阅读学习。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是一个长期、持续、反复的训练过程,不能急于一时。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或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阅读教学活动,以此促进学生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红梅.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的有效切入[J].新课程导学,2014,06:72.

[2]闻雯.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4,02:70-71.